实时收费系统范文

2024-03-14

实时收费系统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等监测指标,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对策。方法:调查前对监控员及全院管床医生进行2次培训,掌握填表要求,9月23日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03%。抗菌素使用率46.83%。细菌送检率7.16%。结论:加强抗菌素使用管理,提高细菌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送检率。

2009年9月23日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按自治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的要求,我院于9月23日对全住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包括抗生素使用及病原体调查,现总结如下。

结果

1.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03%。9月23日应查病例数406例,实查363例,实查率94.09%。各科医院感染现患率见表1。

表1 各科医院感染现患率

科室

调查人数

现患人数

现患率(%) 内1(心血管)

31

0

0 内2科

35

0

0 内3科

6.67 内4(传染科)

0

0 内5科(内分泌)

32

0

0 分院内科

29

6.89 普外科

31

12.9 骨科

42

0

0 外3科

29

6.89 妇产科

26

3.85 儿科

36

2..78 中医科

27

0

0 五官科

0

0 合计

363

3.03

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11例次医院感染中,上呼吸道感染及浅表切口感染各3例,均占27.27%;下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各2例,均占18.18%;胃肠道1例占9.09%。

3.抗菌素使用情况 调查363例患者中,170例使用抗菌素,抗菌素使用率46.83%。各科使用率见表2。170例使用抗菌素中Ⅰ联占79.41%,Ⅱ联占19.40%,Ⅲ联及以上占1.18%。 使用目的中治疗药用占62.94%(107/170),预防用药占18.24%

1 (31/170),治疗+预防用药占18.82%(32/170)。各科使用率情况见表3。

表2 各科抗菌素使用率

科室

调查人数

使用人数

使用率(%) 内1(心血管)

31

48.39 内2科

35

2.86 内3科

20.00 内4(传染科)

18.75 内5科(内分泌)

32

21.88 分院内科

29

48.28 普外科

31

26

83.87 骨科

42

33

78.57 外3科

29

27

93.10 妇产科

26

11.54 儿科

36

33

91.67 中医科

27

0

0 五官科

35.71 合计

363

170

46.83

4.病原体情况 被调查的3637例病人有26例进行了细菌学检查,送检率7.16%,共培养4例,一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株假单胞菌,2例大肠艾希氏菌。

5.切口感染情况 手术科室中有43例手术病人,清洁切口20例,占46.52%,污染切口12例,占27.91%,污染+清洁11例,占25.58%。清洁切口感染率为0,污染切口感染率为8.3%,污染+清洁感染率为9.1%。

总结

1我院虽然经过2次培训,仍然有医师填表不认真,出现逻辑错误。 2各地州科室设置不统一,组成不一样,对结果判定有一定影响。 3我院细菌培养率低。

建议

自治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组织的活动,不论开会或培训,能否以卫生厅名义发通知或文件,以此引起院领导高度关切。

博州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胡贤军

实时收费系统范文第2篇

城西水库是一座按大型水库标准管理的重点中型水库, 位于滁州市城区的西北部边缘, 紧靠滁城及津浦铁路。水库来水面积为168平方公里, 总库容8525万立米, 正常蓄水位29.0米, 正常库容4400万立米;汛期限制水位28.5米, 汛限库容400万;死水位21.0米, 死库容400万立米。枢纽工程主要有大坝、新老泄洪闸、放水涵洞等。老泄洪闸5孔最大控制下泄流量150立米/秒;新泄洪闸10孔最大控制下泄流量2463立米/秒;放水涵洞2孔, 主要为乡镇供水使用。水库运行安全与否, 关系到下游30万人口、40万亩农田、交通大动脉的安全。

2 城西水库洪水预报模型

城西水库洪水预报采用的是2002年由河海大学和2008年由滁州市水文局开发的两套系统。

2.1 河海系统概述

城西水库属于湿润地区, 坝址洪水预报采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

模型参数用人工优化与自动优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率定, 参数WUM, LU, C, IM, CI。一般都不敏感, 不必参加优化, 取一般常用值即可, WM与B有关, 但据物理概念WM为10 0-160 mm, 则B为0.1-0.4, 都不敏感, SM与EX有关, 据研究EX的变化不大, 可取定值1.5。CG可根据枯季退水资料直接求得, 也不必参加优化。剩下尚有K, SM, KG, KI, L, CS。K用于处理输入资料, 不是模型参数, 优化K, 用日模型;优化SM和KG, 用日模型, 可采用约束KG+KI=0.7。优化L和CS, 用次洪。SM受降雨在时段内被均化处理的影响, 日模型的值将偏小, 在次洪模型中应加大, 重新率定。

2.2 预报流域的划分、面雨量计算

根据流域的地形, 地貌, 河网分布情况, 在流域内选设4个雨量站, 用垂直平分线法求出流域各站所控制面积, 面积权重分别为:城西站0.13, 胡庄站0.42, 曹家坝站0.27, 方岗站0.18。城西站是雨量水位站, 按各单元加权平均法计算流域面雨量。

2.3 模型的率定和检验

模型参数的初值是以具有实测水文资料胡庄以上流域作为代表性流域, 经模型检验求得其参数后, 在分析参数地区规律的基础上将其移用于整个流域。把实测的1998年到1998年水文资料分两部分, 一部分为率定期, 另一部分为检验期。每一部分日模型有平、丰、枯年份资料, 洪水模型有大、中、小洪水资料。

流域模型参数如 (表1、表2) 。

2.4 水文局系统概述

采用分布式新安江模型, 考虑到降雨的空间不均匀性和流域特性的空间变异性, 按泰森多边形法将流域划分成许多单元块, 以雨量站为中心划分单元流域, 对每个单元流域作产流计算, 得出单元流域出口流量过程;再进行单元流域出口以下河道流量演算, 将每个单元流域的出流相加即得流域出口的总出流过程。水文局洪水预报系统以6个雨量站资料为基础, 各站权重为:城西站0.1, 胡庄站0.09, 曹家坝站0.28, 方岗站0.16, 红花桥0.2, 大北郢0.17。城西站是雨量水位站, 按各单元加权平均法计算流域面雨量。流域模型参数有24个:k I M, K K, B/N, W M, U M, L M, C, S M, E X K I, K G, C I, C G, C O, C 1, C 2, C S O, α, βI O, α2, β2, D I。

3 2008年至2009年两个系统运行情况

选择两年间分别有代表性大, 中, 小六次洪水进行分析见表1, 表2, 表3, 首先2008年7月29日至8月2日期间, 我市普降大到暴雨, 尤其集中在8月1日, 流域日平均最大降雨量达352mm, 其中方岗站点雨量450mm;五日流域平均降雨量达到426毫米。遥测站最大1小时降雨量65mm, 最大2小时降雨量109mm, 最大3小时降雨量161mm, 最大6小时降雨量216m m, 最大12小时降雨量352mm, 最大24小时降雨量450mm, 最大48小时降雨量514mm。实测入库洪水总量达到4856万方, 实测计算洪峰730m3/s, 发生在8月2日4:00。实测一天来水量3648万方, 三天来水量4285万方, 七天来水量4598万方。降雨其间水位从1日8点27.59m到2日8点半到最高水位29.71m, 水库滞洪库容1842万立方, 入库洪峰854m3/s, 出库流量250m3/s, 消减洪峰71%, 拦蓄洪水4768万立方。

通过两个系统对这次洪水预报和实测比较, 可知河海大学软件预报洪水总量较大, 峰值小, 峰现时间偏早;水文局软件预报洪水总量较小, 峰值小, 峰现时间准。两个系统对特大暴雨, 预报的准确度90%以上, 峰现时间误差一小时内, 70毫米以上两次暴雨, 洪水量, 洪峰, 精度80%, 峰现时间一小时内。70毫米以下三次暴雨;洪水量, 洪峰一次较好, 二次较差。峰现时间相差较大。

如表3, 表4, 表5所示。

4 二种洪水预报方法的比较

多年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城西水库拦洪库容的作用, 控制下泄量, 拦洪错峰, 可以大大地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我认为以下四方面问题有待引起重视和深入研究。 (1) 河海预报系统以2001年建的4个雨量站数据预报;水文局预报系统2006年新增雨量站后6个站雨量资料预报。两个系统对大洪水预报都较好, 差别不大, 但对小洪水河海系统预报洪峰及峰现时偏差较大, 说明雨量站的密度和代表性对系统预报效果有较大影响。 (2) 河海预报系统是以1990年到2001年的原始观测数据率定模型。水文局预报系统是以1985年到2005年的原始观测数据率定模型, 数据年限较长更具有代表性, 预报较高。 (3) 从上表可知两年来大洪水预报较好小洪水预报较差, 前期影响雨量Pa较大预报精度较好, 分析由于流域内上游二十多个小水库影响, 大洪水小水库已蓄满对径流影响较小。小洪水时被小水库拦蓄一部分径流, 对洪峰径流产生很大影响, 预报精度有较大偏差。 (4) 模型预报与实测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造成两者之间误差因素很多, 若针对一个单一因素, 它们是难以描述和预见的, 两个预报系统都有数据输入能力, 有人机交互式功能, 可以根据洪水实测情况对其中关键参数进行调整, 可积累经验, 提高预报精度。多年运行结果表明, 城西水库洪水预报具有较高的精度。洪水预报参数, 可根椐降雨大小, 土壤饱和度, 调整几个比较敏感的参数:张力水容量WM, 河网水流消退系数CS, 自游水容量SM, 河道汇流马斯京干法系数X。地下出流系数KG, 以提高预报精度。

摘要:为合理利用水资源, 控制下泄量, 拦洪错峰, 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 准确及时的做好水库的洪水预报意义重大, 做好洪水预报的关键是有一个好的预报模型。

实时收费系统范文第3篇

在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向新领域发展的过程当中, 越来越多出现的问题有待解决。在钻一些高难度、高风险的油井时, 尤其钻井的现场地质是那些构造相对复杂的地层时, 像那些井塌、井漏、井涌、卡钻、钻头事故等复杂情况会很容易发生。我国在钻井风险诊断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但仅仅局限于专家知识系统, 根本无法满足复杂的现场作业。钻井风险实时监测和诊断系统的基础是地质力学模型, 采取的方法则是利用钻井风险管理技术, 它以防止和减少钻井中出现的危险为目的, 实时对在钻井过程中所获得的综合录井参数以及水力学、地层压力等参数数据进行监测。并且把从中获得的实时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和处理, 以此对钻井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比较准确及时的诊断。

1 系统的工艺流程

钻井风险实时监测和诊断系统就是通过从钻井现场获得的随钻测量数据和综合录井数据, 并且和传统的钻井工程参数分析计算模型互相结合, 对钻井过程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的计算, 最后利用实时监测对钻井风险特征参数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 实时的监测和诊断那些将要发生的或者有可能发生的钻井中存在的风险。

2 系统的关键技术

第一, 通过计算机来对油藏或者盆地特定地层剖面应力和岩石力学性能的数值模型进行描述就叫做地质力学模型。而地层顶部、断层、空隙压力、应力大小和方向、以及岩石强度等众多参数的地质剖面都是地质力学模型的组成部分, 同时它还跟地质构造和区域地层有着某种连接。要想实时的对岩石强度、空隙压力和上覆岩层压力等多种地质刨面参数有更好的了解, 只需要认真分析一下岩石的地层刨面特性就行, 并且通过逻辑汇编的方式将某个区域的地层应力和岩石力学有关的信息进行组合, 就可以通过获得的这些数据参数进行钻井工作的指导。通过一些实际的钻井工作来看, 在那些比较复杂的开采、钻井和完井作业当中都有必要进行地质力学分析, 以此来使钻井的风险降低。实时的对地层岩石力学参数变化进行及时的更新在钻井作业当中, 同时利用开钻前建立的地质力学模型就能够完成实时对钻井风险因素的监测工作。第二, 和钻井风险有之间关系的地层力学参数和特征参数都是钻井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这些参数主要跟水力学、钻柱力学和地层压力等有关。在钻井的过程当中, 对影响因素的各种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计算, 同时根据综合录井数据综合分析钻进的状态, 以此让诊断结果和风险监测的可靠度和准确度有充足的保障。第三, 钻井风险监测是建立在钻井风险因素实时分析技术上的, 在开始钻井前综合分析一下各种风险表征参数, 通过综合录井现场异常预警方法来将各种表征参数的风险预警值确定。在进行钻进的过程当中, 通过现场采集的实时综合录井和井下随钻测量数据, 并用曲线形式浏览和回放那些表征参数, 对各种存在变化的风险表征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测, 一旦表征参数值达到或者超过风险预警值就会发出风险预警信号。最后, 在进行钻井的时候, 在地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根据采集得来的实时井下随钻测量数据和综合录井测量数据计算影响钻井风险的各种参数, 并将风险表征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 接着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中输入各种风险因素, 实时分析推理钻井风险, 诊断钻井过程中有可能或者正在发生的钻井风险的类型。

3 系统的实际应用

在西部凹陷潜山构造的油田当中, 它的钻井的类型为水平井, 设计的井深为4900米。建立一个通过从旁边发生过井漏的邻井获取的数据而制成的样本, 并且通过BP神经网络法及训练所建立的井漏样本和网络学习的结果来建立一个该井的井漏诊断网络模型。系统通过井漏诊断网络模型和井漏风险因素的计算结果显示, 在钻井的过程中在2821, 2825和2826米处有较大可能放生井漏, 当实际钻进到2825米处时果真发生井漏。通过现场的测试表明, 该系统可以运用到实时的钻井风险诊断当中。

4 结语

钻井风险实时监测和诊断系统是将风险诊断和监测结合到一起, 具有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特点, 能够在钻井的过程当中对钻井风险进行有效诊断和监测, 并且将钻井的效率大大提高和将钻井时间大大减少的一个系统。由于钻井风险实时监测和诊断系统是在非常准确的地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 因而它能很好的起到实时监测和诊断井下情况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有关的钻井风险实时诊断和监测系统仍处于初级研发阶段, 和国外先进系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跟钻井工程有关的技术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具有风险实时诊断和监测的先进系统。

摘要:在国内外不断发展的钻井综合信息采集技术和不断增加对随钻测量工具的应用的大环境下, 很大程度上将钻井施工决策的准确性提高了许多。钻井风险实时监测和诊断系统就是实时对钻井工程数据和随钻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并且在对井下钻井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测和一些诊断分析时可以结合多参数融合算法技术, 其目的是对钻井风险监测和诊断进行智能化和定量化。

关键词:钻井工程技术,钻井风险,实时监测与诊断,工艺流程,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 贾红军, 孟英峰, 李皋, 舒刚, 赵向阳, 魏纳, 宋巍.钻遇多压力系统气层溢漏同存规律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2 (03) .

实时收费系统范文第4篇

1 数据采集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技术

进行油田抽油机系统考察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系统控制结构的关注, 使系统能够更好的根据集散式功能的要求, 进行控制结构的优化。系统在操作的过程中, 要根据高精度传感装置的需要, 对传感器的质量实施分析, 使系统可以加强对敏感器件的关注, 提升对抽油机质量的控制性能。要根据抽油机装置的载荷情况, 对抽油机装置的电机进行研究, 以便电机所使用的电流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系统的操作人员要加强对冲程的关注, 通过系统运行流程的调节, 实现系统示功图的完善, 以便系统的各类参数能够实现运行质量的提升。在进行系统处理之前, 需要利用主机分析技术, 对具体的处理流程进行调查, 以便通信系统可以通过运行模块调节实现工作数据的有效处理。要加强对系统总站的关注, 使pc机的运行能够更大程度上提升对控制系统提供支持。要加强对报警信息的关注, 将报警信息同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实施统一处理, 以便系统信息能够得到更加规范的处理。要使控制系统拥有更加多样的信息处理能力, 以便油田抽油机在出现运行质量问题的时候能够得到必要的处置。

2 数据采集实时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

2.1 传感器的选取

首先, 进行系统质量控制的人员要将系统的选择作为一项基础性事务, 要根据已有的传感器的负荷情况, 对传感器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传感器既可以允许存在位移状态, 又可以保证具备流量传输功能, 也可以在电流的控制下实现传感器运行程序的调整, 使传感器能够以互感的形式进行运行质量的提高。要加强对测量环节的重视, 严格根据测量环节所得出的数据, 对传感器的选取方式进行明确, 使传感器能够更好的进行抽油机控制系统的操作。要加强对载荷信号的关注, 根据抽油机的运行需要, 对测量质量进行有效的判断, 使位移信号的处理质量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提升。要保证实时监控系统的安装过程具备足够的简洁性特点, 使测量活动能够通过测量模块的分析实现测量质量的增强。在进行具体安装的过程中, 要根据选取环节的实际状态, 对传感器的唯一情况进行判断和统计, 并以此作为传感器后续选取活动的技术性基础, 使测量活动能够充分提升传感器选取的科学性。

2.2 时钟电路的设计

要在处理实施控制系统的过程中, 将时钟的设计作为一项基础性任务, 另外, 要保证转换器能够适应时钟的运行需要, 使传感器的具体运行活动能够得到系统的正面影响。要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 将信息转化机制进行分析, 使处理信息的系统可以通过单片机的处理实现数字信号运行质量的增强。要加强对抽油机实际运行情况的关注, 并根据系统检测到的信息数据, 对时钟的具体设计思路进行调整, 使时钟的各项基础性信息能够得到完整的记录。要将已经掌握的信息进行完整的保存, 使信息的处理流程能够得到完整的控制。在实时控制系统的运营过程中, 要根据数据分析的情况, 对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使系统的实际运行能够满足时钟运行的需要。

2.3 显示电路设计

要在进行电路调节的过程中, 对调节设备进行正确的选择,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电路调节领域运用情况较多的设备, 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作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 并将系统的控制指令设置为22个字符。要在系统完成控制字符的处理之后, 对液晶显示器在初始条件下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解, 使控制系统的电路能够更好的适应多种条件下的运行环境, 提升电路的设计质量。可以通过控制字母的调节, 实现控制系统运行方式的转变, 并利用显示系统对控制系统的操作情况进行了解, 提升操作团队的控制质量。

3 系统的电参数和示功图的采集

在进行信息采集的过程中, 要根据油井的实际负荷情况, 对电参数进行研究, 以便系统的电压运行等级能够得到完整的保证。可以根据电流的互感装置, 对互感器的运行质量进行控制, 以便电压的调节可以同互感装置实现对接。要加强对电流情况的关注, 通过相关参数的调节, 实现抽油机运行质量的提高, 使操作团队可以更加准确的进行操作系统的构建。要根据操作开关的具体设置方位, 对电压的情况实施判断, 以便固定时间内的电流情况可以通过方向的不同进行效能判断。要在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 利用排出方法对影响信息质量的因素进行管理, 并且通过电压的有效调节实现信息资源的高质量转化, 使电压能够提升模块的控制质量。要使用芯片对已经收集的信息进行管理, 使信息的管理模块能够根据电压的实际状况进行电压信号质量的管理。可以使用网络资源对服务器的运行流程实施控制, 以便示功图的信息采集可以同传感器实现对应。

4 结语

监控系统是保证油田开采质量的重要系统, 深入的分析系统的重要功能, 并对组成系统的各类部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油田抽油机的运行质量。

摘要:油田抽油机的控制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油田的工作质量, 本文深入的分析了油田抽油机的监控系统功能, 并对系统的硬件组成情况进行了深度的调查研究。

实时收费系统范文第5篇

1 系统结构

1.1 系统硬件结构

本系统使用致远电子公司的S3C2410ARM开发板作为嵌入式流媒体服务器, 内核为Samsung公司的ARM920T, 用于该系统的开发板硬件资源有:6 4 M的S D R A M、6 4 M的Flash (有足够用于存储视频数据的存储空间) , 多个USB口 (用于连接USB摄像头) , 带DM900E芯片的10/100M以太网接口 (用于视频数据的高速流畅传输) 。同时使用主芯片为中星微ZC301P的USB摄像头用于视频采集, 之所以选取这款芯片, 是因为该摄像头CMOS传感器较好, 能保证画面质量。

1.2 系统软件结构

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ARM板系统初始化引导Bootloader, 基于2.4.18内核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R A MD i s k文件系统, 基于usb-2.4.31LE06的摄像头驱动, Spcaview/Servfox开源软件包 (用作流媒体服务器) 。Servfox建立在Web服务器之上, 它通过V4L接口API函数、MJPEG/JPEG图像压缩器和TCP网络传输协议完成了视频图像信号的图2流媒体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协议获取、压缩和传输。网页服务器使用boa-0.94.13。整个系统的软件结构图大致如图1。

2 系统的实现

2.1 移植摄像头驱动

由于linux2.4.18内核本身不支持z301P摄像头芯片, 所以需要在linux内核打上相应的补丁, 驱动程序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存的使用, 符合嵌入式的需要, 保证CMOS传感器兼容性良好, 这样图像转换速度较快, 保证摄像头画面的流畅度。驱动移植的主要步骤是: (1) 打补丁并进行部分驱动修改; (2) 进行内核配置:模块化选择USBSPCA5XX Sunplus Vimicro Sonix Cameras; (3) 重新编译内核, 生成镜像文件; (4) 驱动移植将产生的内核镜像、制作的RAM根文件系统、上述的三个驱动模块通过NFS网络文件服务[3]下载到A R M中。这里可以在A R M端写一段开机启动脚本来实现驱动模块的加载和设备节点的挂载, 便于后期的Servfox运行。这里的USB驱动程序的驱动程序的层次结构[5]为:USB设备驱动->USB核心子系统->USB主控器驱动程序。

2.2 建立Boa网页服务器

Boa网页服务器主要实现客户端浏览器的访问功能。主要的建立步骤如下。

(1) boa原始平台配置; (2) 修改Makefile文件, 配置交叉编译工具; (3) 配置boa服务器; (4) 修改boa目录下的boa.conf配置文件, 这个文件包含了boa服务器的许多选项, 需要仔细配置。其中包括了:Group和User、Script Alias的CGI、Server Name、Error Log等的设置; (5) 编译、移植服务器将宿主机上生成的boa.conf文件、index.html文件、img目录和mime.types文件放到ARM板的相应目录下。将boa, boa.conf以及上述文件也都下载到板子上去。这里同样可以利用脚本来建立boa服务器的各个目录并设置开机启动服务。

3 建立Servfox流媒体服务器

(1) Servfox/Spcaview的介绍;Spcaview是linux系统下用于实现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开源软件包。而servfox其实就是Spcaview软件包的精简版本, 实现了Spcaview的基本功能。本系统采用Servfox作为流媒体服务器进行构建。主要考虑到:Servfox的移植比较方便, 同时它本身适合于工作在ARM开发板上, 能较好地配合嵌入式Linux专用的spca5xx-LE网络摄像头驱动来完成视频采集。

(2) Servfox的工作原理:Servfox是开源的软件包, 支持基于Spca5xx驱动、采集原始jpeg图像的摄像头。Servfox流媒体服务器使用Video4Linux (V4L) 完成原始视频图像的获取, 然后把视频图像数据以JPEG的方式进行压缩处理后, 打包生成TCP包, 向网络发送。视频图像的获取是通过V4L接口实现的, 它是图像串流系统与嵌入式视频系统的基础, 配合合适的视频采集卡与视频采集卡驱动程序。V4L分为两层架构, 最上层为V4L驱动程序本身, 最下层为影像设备的驱动程。Servfox实际使用的就是最上层驱动程序, 即V4L的本身给程序员提供的API。程序逻辑调用顺序为:应用程序 (servfox) →Video4Linux驱动 (API) →Spca5xx摄像头驱动→摄像头底层硬件。V4L提供了如下主要的数据结构[5]:struct video_capability (包含摄像头的基本信息) 、struct video_picture (包含设备采集图像的各种属性) 、s t r u c t v i d e o_m m a p (用于内存映射) 、s t r u c t video_mbuf (利用mmap进行映射的帧信息, 实际上输入到摄像头存储器缓冲中的帧信息) 。

而主要使用的系统调用有:open ("/dev/video0", int flags) 、close (fd) 、mmap (void*start, size_t length, int prot, int flags, int fd, off_t offset) 、munmap (void*start, size_t length) 、ioctl (int fd, in cmd....) 。Servfox使用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压缩。Servfox默认的图像格式为V I D E O_P A L E T T E_J P E G, 它根据不同的palette值做不同的数据压缩处理, 返回压缩后的数据大小值, 如果是JPEG格式, 意味着硬件采集近来的数据已经做了压缩, 不需要再用软件进行压缩处理, 而除了VIDEO_PALETTE_JPEG以外的palette, 都需要进行编码, 所使用的函数为UINT32encode_image (UINT8*input_ptr, UINT8*output_ptr, UINT32 quality_factor, UINT32image_format, UINT32 image_width, UINT32image_height) , 其中UINT32 image_format为输入的palette值。

JPEG图像每幅都有自己的量化表和Huffman码表。使用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数据, 在获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它的特征在于它能实现渐进传输, 即先传输图像的轮廓, 然后逐步传输数据, 不断提高图像质量, 这样的特点比较适合视频监控系统。JPEG虽然压缩率不高, 但在IP网络中, 其他的运动图像压缩技术应用会因网络拥塞、延迟等原因而产生图像停顿、延时、误码等问题, 而JPEG码流基本不受网络的影响。

当Servfox采集到视频图像数据后, 将其封装为TCP包进行网络传输, 网络上传输的协议大致如下。

(1) Servfox流媒体服务器空闲时, 重复进行图像采集活动, 等待客户端发送获取图像帧的请求。

(2) 浏览器客户端初始化后发送图像请求, 与服务器交互建立TCP连接后, 并进入等待状态。

(3) 服务器判断收到的请求为客户端发来的图像帧请求信息后, 则回送图像帧信息头给客户端, 紧接着发送一帧视频图像。

(4) 当客户端收到图像帧头后会请求发送一帧视频图像, 接收完视频帧后, 显示视频帧, 然后再发送帧请求, 如此反复, 直到断开连接。

这是一个交互的闭环协议, 客户端用命令设置远程服务器的视频流参数, 而服务器端是多线程的, 可以同时连接多个客户端, 并且有一个帧刷新环形缓冲器在内存中, 用于视频流缓冲。

整个B/S交互过程如图2。

(3) Servfox的建立。

首先修改Servfox软件包的Makefile文件, 配置编译器选项和内核路径。然后执行make, 于是就产生了可执行程序servfox。执行在ARM开发板的服务器端运行servfox的命令为:s e r v f o x-g-d/d e v/v i d e o 0-s320x240-w7070其中:-d对应于视频采集的设备文件, -s对应于采集图像的宽度和高度-w对应于流媒体服务器端口号。

4 配置HTTP-JAVA-APPLET

为了实现通过浏览器来进行视频监控的目的, 还要在服务器端配置http-javaapplet。

(1) 进入spcaview目录, 把其中的httpjava-applet目录移植到boa服务器的主目录/v a r/w w w下, 并根据个人的需要对sample-index.html网页文件的html代码进行相应的修改。

(2) 为了使浏览器支持Java程序, 还需要安装JRE, 这里我们使用的是javasetup6u18-rv.exe。

(3) 安装完成后, 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如下地址进行测试。

http://219.228.60.20/http-javaapplet/index.html, 其中219.228.60.20是给A R M开发板分配的局域网I P地址, index.html是最终显示的网页文件。

综上所述, 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如下。

(1) 加载摄像头驱动。

(2) 加载boa网页服务器。

(3) 修改服务器IP地址, 以使所有局域网内的客户机访问。

(4) 运行servfox流媒体服务器。

(5) 通过浏览器对流媒体服务器进行访问。最终的实验结果如图3。

5 结语

本文设计的是一种基于B/S架构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具有一定的实时性、方便性和实用性。通过整个开发过程和调试, 发现影像视频图像清晰度和稳定的主要因素在于缓冲区的大小、视频帧的压缩算法。同时驱动程序和相关软件的移植质量的好坏也至关重要。

摘要:本文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介绍了Servfox流媒体服务器及Linux的V4L视频接口原理, 以及流媒体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视频通信协议。最终在基于Linux系统的ARM板上成功地了架设BOA网页服务器, 移植Servfox数据采集器;在PC机客户端安装JAVA插件后, 便可以通过浏览器实现视频监控功能, 与传统监控方式相比, 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和便携性。

关键词:monitoring,system,ARM,Linux,Servfox

参考文献

[1] 颜建军, 宋执环, 韩波.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机电工程, 2003, 20 (5) :55~57.

[2] 康凤, 廖婷.家用远程实时监控统的实现方法[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78 (1) :62~64.

[3] 刘昆.linux环境下宿主机与ARM开发板NFS服务的配置[J].科技资讯, 2008, 5:133.

[4] 刘春成.基于嵌入式linux的USB摄像头驱动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7, 28 (8) :1885~1888.

实时收费系统范文第6篇

一、系统工作原理

使用STC89C51单片机驱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芯片DS18B20, 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串行口传输到上位机, 由上位机负责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显示, 并用LED数码显示器来显示所采集的结果。上位机部分应用Python编写控制软件, 对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显示等程序进行了设计。

二、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原理图如图1所示, 此系统以STC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采用了数字温度传感器模块DS18B20[1], 将温度值信号传送给单片机, 单片机通过数码管将温度显示出来, 同时将温度值送往串口, 上位机接收数据同时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Mysql中。

三、软件设计

(一) 关于DS18B20时序的说明

由于DS18B20对时序要求比较严格, 这里笔者使用的单片机的晶振为11.0592Mhz, 基本延时程序笔者建议定义如下:

有了基本延时后, 就可以对DS18B20进行初始化, 单片机发出一个可以使得DS18B20复位的信号 (持续时间至少为480us的低电平信号) [2], 然后让总线恢复成高电平, 接收DS18B20发出的存在脉冲, 单总线一般有求接有4.7k左右的上拉电阻, DS18B20探测到单总线上的上升沿后, 要等待15us~60us的反应时间, 就开始发出一个持续时间为60-240us的低电平信号, 此即为存在脉冲。

(二) 使用Python开发简易上位机平台

这里给出Python指定通信串口号, 并设置波特率为9600波特, 并设定超时时间为0.5s, 然后启动该串口。Python中如果要接收来自串口的数据, 可以使用“data=ser.readline () ”读一行, 其中插入数据库代码如下:

01-06行代码实现了从串口接收代码, 然后通过使用03行的语句查找数据库最新更新的那条记录, 找到该记录后, 取出其温度值, 然后该值与串口传过来的温度值相比较, 如果两者不相等的话, 就执行07-09所对应的代码将数据插入Mysql数据库予以保存。

四、结束语

本设计利用Python和单片机实现了实时温度采集系统, 有效地将计算机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结合起来, 能够实现多路物理量的采集。可广泛应用到、仓库、机房、工厂、矿山等领域, 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实用性。

摘要:本文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 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块将采集的温度信息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处理, 然后单片机通过串口将数据发往上位机, 上位机接收到数据后显示输出并保存于Mysql数据库。

关键词:串口,Python,DS18B20

参考文献

[1] 刘如意, 常驰, 李刚.基于MSP430的温室多路数据采集系统[J].电子电路设计与方案, 2018.

上一篇:绅士淑女演讲范文下一篇:俗世奇人作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