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缘植物园林绿化分析论文范文

2023-10-31

攀缘植物园林绿化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不断提升,都为园林绿化工程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园林植物种植,是园林工程中最核心的一部分,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园林绿化工程的规模、数量也愈来愈大,要想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与观赏性,首先就必须要严格规范要求植物种植的技术以及施工方法。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园林植物种植技术及施工方法的一些具体探讨,不断推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植物;种植技术;施工方法;思考探析

园林绿化工程,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现如今,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快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生活工作环境的标准要求愈来愈高,对园林绿化工作中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植物种植技术以及施工方法的要求也同样愈来愈高。居住环境质量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1 园林植物种植的重要性分析

园林植物种植,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与整个绿化工程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在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下,两者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在这其中,园林植物种植实际上就是指园林植物种植人员根据园林内土壤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植物类型,以此来提升植物在园林中的存活率。实际上,这也是园林植物种植的重中之重。园林植物种植技术及施工方法,实际上也就是对植物种植的“二次加工”,主要工作就是日常的植物养护、周期性的植物养护以及一些养护条件较高的工作。
2 园林植物种植技术分析

2.1 灌木种植分析

在进行灌木种植前,需要先将栽种的位置标注清楚,在进行土壤开挖的工作时,需要提前设计预留好位置,在种植图纸上明确某些管道、线路的具体情况。在遇到土壤中有石头、水泥,或者一些其他的杂物时,一定要将这部分土壤更换一下,换上质量较好的土体。由于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灌木种类较多,使用的量较大,所以在养护方面,就需要更加仔细,无论是种植前,还是种植后,都需要及时进行浇水、施肥。灌木中一些幼树的生长,相比成年树来说较为旺盛,所以需要小幅度地进行修剪,在种植的过程中,将直立枝控制好,斜生枝的上方位置,需要在冬天的修剪工作中及时修剪到位,避免斜生枝长成直立枝。此外,可以利用疏剪的方式,将植物植体的干枯枝、遭到人为破坏的枝体、长了病虫害的枝体剪去。还有就是一些生长很好、较为健壮的灌木,需要摘去直立枝的树心,以此来帮助灌木早日开花。

2.2 乔木种植分析

园林植物种植中,乔木的种植,一定要把握好相关间隔的距离,一定要与周遭的建筑物、电线杆等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乔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倾斜、偏头的状况,保证乔木正常、顺利地生长。不同类型的乔木,其修剪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这需要根据乔木的具体品种来定。首先,要将断枝全部剪掉,在不影响乔木整体情况的前提下,利用断截、疏枝、抽枝等等方法,进行对应的修剪,剪掉乔木中的各类不健全的枝体。

2.3 球类植物种植分析

球类植物种植,相比于上述两种类型的植物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对比于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花花草草来说,其管理也要更为粗放一些。球类植物在种植之前,需要仔细观察球类植物表面是否存有霉斑的现象,并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存有少量的霉斑,可以先用湿纸巾及时擦除,随后利用甲基托布津溶液或者是多菌灵进行浸泡处理,按照消毒溶液包装上的要求,一般浓度的溶液在配置后,需要浸泡至少半个小时,捞起来晾干后,可以进行种植,之后的时间内,需要每隔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浇灌一次多菌灵药液。球类植物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在栽种的土壤里加入适当的肥料。球类植物的种植,实际上需要较多量的肥料,因为这些球类植物在开花的过程中,需要和耗费的营养物质会非常大,所以使用的肥料相对来说也就较多,如果肥料不充足,则会直接影响球类植物的开花质量。

2.4 草坪种植分析

草坪在大范围种植前,需要将之前土壤里所有的植物全面清除,特别是一些杂物。进一步提升土壤的渗水性、持水性,有利于草坪根基的建立。为了进一步防止草坪表面的踐踏、侵蚀,需要注意的是,土壤的翻新耕种的深度,要保持在35厘米左右。在草坪的场地平整后,开展排灌系统的安装,保证草坪的需水正常。地下管道需要提前安装,在将草坪剩余的土壤填平之后,再安装其他的部分。此外,在撒上一定量的基肥后,需要将消毒后的沙土及时覆盖上去,在腐叶上铺设草皮卷之后,利用压路机将其压实,浇水的过程需要待草坪内的水分自然性沉降后,再利用压路机进行镇压,令草坪的根部与土壤完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草坪的修剪大概15天进行一次,一般在草高的1/3处进行修剪,还需要注意草地的用水状况,在缺水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浇水。
3 园林植物种植施工方法要点分析

3.1 种植苗木的选择

园林植物种植中,一般情况下,在选择种植苗木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去选择那些顶芽较为饱满、根系较为发达、生长健壮、不存在失水现象,并且体态优美的苗木。与此同时,苗木主干上的叶子,一定要有足够的光泽,苗木的年龄一般来说是1~4年。在起苗之前需要灌水,防止土壤干硬而使得幼苗断裂,在起苗的时候,需要最大程度地保证根苗的完整,尽可能不去伤害到苗木的根部。在一些珍贵的苗木起苗时,可以选择土球起苗的方法,保证根系的稳定。

3.2 时间的选择

园林植物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选择植物的生长习惯来进行相应的种植。以西南地区为例,要充分考虑不同月份降水量和阳光的变化,选定适合园林植物生长的月份进行种植。而华北地区也要选择昼夜温差较小的月份进行种植,期间可以根据植物的特性,再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确定种植的时间。

3.3 园林绿化工程的地下建设

地下管线在埋设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地上的工作,比如各个管道的标记监控。特别是管道检修口的位置,需要及时装上截止阀,排水管的直径也需要大于管道的直径,雨水口的位置应当在园林内周边道路的两边位置。此外,还需要留出用水接口,根据设计方案的实际内容,选择合适的照明、监控安装。
4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之前就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结合当地实际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园林植物,考虑到具体的时间因素,科学、合理地规划园林的种植,利用先进、科学的技术与施工方法,最大程度地保证园林植物种植的质量,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作者简介:曹会娟(1989.7-),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的研究。

攀缘植物园林绿化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对园林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使得其体现出更好的艺术价值, 而且也是提升园林景观多样化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对植物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 主要是以周围的各种自然景观来作为基础, 然后通过合理的布置和增添来有效提升整个园林景观的艺术气息, 同时还应该起到一定的优化生态质量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可以引入一些不同种类的植物来不断丰富园林景观, 这也可以有效改善园林生态环境, 为整个园林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园林设计中充分应用植物景观可以使人们更加亲近大自然, 从而使人们更能够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起到了一定的环保宣传功效, 督促人们基金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2、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植物配置的措施

2.1、重视植物色彩的应用配置

在对园林进行植物配置过程中, 应该注意对各种植物色彩的搭配, 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了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而且还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 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例如, 如果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 选用种植大量的雪松雷植物就不太妥当, 因为深绿色给人一种非常严肃的感觉, 这与学生们朝气蓬勃的性格完全不符, 而应该选用一些色彩比较丰富的植物, 像红枫、银杏、卫矛、紫叶李或者是乌桕树等等。红枫叶叶色优美, 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银杏叶春天和夏天都是青绿色, 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而秋天则为金黄色也别有一番风味, 紫叶李的叶子则全面都呈现出紫红色, 将这些植物搭配在一起可以给人一种色彩斑斓的视觉享受。再加上一些别的植物种类、叶色多样的灌木, 园林绿化精神会更加让人陶醉。

2.2、强化植物功能的综合利用

在对园林景观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首次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植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观赏性以及隔音防尘的效果如何, 所以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应该选用不同种类的植物。通常情况下工业园区应该配置具有一定防火功能和抗SO2功能的夹竹桃, 在避灾场所还可以种植一定规模的草坪。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将人性化充分蕴含在对城市环境的绿化功能当中。另外, 还应该对植物和花的观赏性进行一定的考虑, 对各种花色以及树木进行最为合理的配置, 从而使其不仅起到装饰城市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而且还可以为整座城市添加更多的色彩和香味。其中观赏价值比较高的树木主要包括:栾树花繁密, 状若灯笼, 火炬树具有艳丽的花色。

2.3、观花植物与观叶植物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对植物颜色的搭配非常重要, 最好可以使观赏者不但可以看到颜色淡雅的叶, 同时还可以看到色彩艳丽的花, 这样的配置有效提升了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 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休憩场所。可以在城市的生态园林中种植一定数量的红叶李和红枫树等一些紫红色树叶的植物, 也可以从颜色深浅方面来进行着手, 这样可以从整体上体现出更加明显的层次感, 从而给观赏者创造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

2.4、植物配置的层次性

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 还应该对其层次感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将色彩和层次都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发挥出园林景观最大的艺术之美, 可以将其称作一件艺术品, 反之则会让人觉得杂乱和烦躁。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配置一定的常绿乔木、紫衫或者是杜松等, 并将它们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 从而可以使观赏者在欣赏到不同种类植物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各种植物之间所体现出来的层次感。

2.5、植物色彩的合理配置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植物色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 其主要包括双色配置、单色配置、类似色配置以及多色配置四大类型, 在这几种配置当中适用于大面积园林的应该是单色配置最为恰当, 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那就是单色配置容易形成大面积同样颜色的景观, 给人一种比较单调的感觉。双色配置主要是以两种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以达到一种色彩方面的相互补给, 从而使整体色彩体现出一种更加活跃的效果, 例如红色和绿色或者是黄色和大红色都可以进行很好的搭配。多色配置使将多种颜色的植物或者是花卉进行合理的搭配以给人一种欢快和活泼的感觉, 营造成一种喜庆和欢乐的氛围。类似色彩的合理搭配也可以发挥出很好的衔接作用, 主要用以一些过渡空间的使用过程中, 从而使得各个空间之间衔接地更加柔和和自然, 不会给人一种非常突兀的感觉。

2.6、结合植物季节性变化进行配置

由于植物随着季节额变化其枝叶和花朵的颜色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园林景观的收益和观赏性, 所以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还应该对植物季节的变化性进行充分的考虑。相比较而言, 北方的春天要比较南方的春天来得更早一些, 而秋天则会来得稍微晚一些, 植物的颜色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一定的变化, 就像降雨量和温度都会对花木的开花时间和生长周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样。

结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 开始不断追求美好园林生活环境, 这就充分体现出园林景观工程的重要性, 为了打造出更加优质的园林绿化景观, 就需要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从而更好地确保了整个景观工程的环保性和艺术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不再只是满足与对物质的需求, 在精神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对于城市整体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园林景观构造和植物进行最为合理的配置, 从而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加符合现代化审美的文化栖息之地, 有效提升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在园林设计工作中主要包含了景观布置、生态环境设计、植物配置以及色彩的合理搭配等内容, 只有对植物进行最为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搭配才能使得园林景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 李东霞.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J/OL].河南农业, 2016, (26) :1.

[2] 章徐.观赏芳香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与应用[J/OL].河南农业, 2016, (26) :.

[3] 刘威, 董幸利, 周芳芳.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 2016, (10) :185.

攀缘植物园林绿化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一、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特点与现状分析

1、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特点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内容, 园林病虫害发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备自身发展规律。一方面, 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温度普遍高于城郊, 给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带来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使病虫害发生周期延长, 另一方面, 由于城市园林工程是由人工建设而成, 在植物配置方面, 相比自然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当发生病虫害灾害使其自身调控系统较差。除此之外, 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大气以及粉尘等污染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病虫害的产生与发展, 使得现代城市园林病虫害问题成为园林建设中的普遍现象。综合以上分析, 当前在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存在防治难度大以及防治效果差的特点。

2、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现状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分布通常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 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 园林工程建设的开展打破了绿化植物的生长特性, 一部分反季节种植以及异地种植苗木将在无形中增加病虫害的传播范围。除此之外, 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 我国城市的废气废水、污染物排放对园林植物生长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园林植物抵御病虫害能力下降。近年来, 我国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 不断加大了对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研究, 但是总体来看, 其防治效果仍然无法达到预期。与此同时, 现阶段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中, 多以化学方法作为主要的防治措施与手段, 物理防治与生理防治方法应用较少, 化学防治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但是长此以往病虫害的耐药性将增强, 对于城市生态环境, 也将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 城市园林部门要重点关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病虫害防治典型问题, 运用多种综合措施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选择绿化植物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 许多苗木是从不同地区调运过来, 在无形中增加了园林工程建设中的病虫害传播范围, 这种人为的病虫害传播方式对园林绿化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 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 要进行科学的苗木选择, 并在产地做好绿化植物的检疫工作, 从源头上避免由于绿化植物检疫部门工作不到位造成的病虫害问题。除此之外, 选择尽量选择本地树种进行绿化种植, 对发现的病虫害进行及时处理。

2、科学进行栽培管理

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的病虫害通常是在相同树种之间进行传播, 如果在园林绿化施工中, 选用相同植物营造大面积绿化范围, 将在无形中使病虫害传播范围扩大, 而合理的植物搭配, 将使相同植物被其他植物隔离, 减少病虫害传播速度。同时, 通过植物合理搭配方式, 也有利于林业部门及时发现某一树种的病虫害问题, 并快速采取措施将病虫害问题进行解决。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 可以通过将乔木灌木等树种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 以此抵抗由病虫害再来的植物损害。除此之外, 要科学的进行施肥灌溉工作, 在确保植物健康成长同时开展合理的施肥灌溉工作, 注意各种元素之间的平衡, 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害产生, 如运用完全腐化基肥作为底肥, 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进行科学的灌溉方法与时间选择, 通过有效的施肥灌溉管控, 降低病虫害产生的可能性。

3、运用多种策略做好防治工作

首先, 可以运用机械或者物理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如利用病虫害的趋光性特点, 通过在现代园林中进行灭蚊灯以及防板等设备设置, 驱赶和消灭害虫。在有条件的地方才可以通过超声波热处理等方式进行种子与插条处理, 从植物源头进行病虫害消除。如在我国北方地区, 根据松毛虫下树越冬的习性, 可以在春季到来之前, 在树上进行塑料带捆扎, 有效减少春季松毛虫上树, 降低病虫害对植物造成的损害。在春季, 可以通过地膜覆盖的方式对植物起到增温保湿的作用, 同时, 地膜覆盖方式也可以提高地表的温度, 阻隔病虫害的出土。除此之外, 可以通过释放害虫天敌, 以及真菌防治等生物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这种防治方法, 既不会对人与植物造成损害, 同时也可以避免化学防治方法中, 病虫害出现的抗药性问题。但是在生物防治方法运用中, 需要与其它手段进行有效结合, 才能达到最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当前, 我国园林工程中的病虫害主要天敌有赤眼蜂及异色瓢虫等,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病虫害天敌昆虫的人工释放,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次数, 减少病虫害产生的密度。最后合力开展化学防治工作, 运用应用见效快以及选择性较多的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但是在进行化学药剂选择过程中, 应尽量选择低残留、低毒以及对人与植物伤害较小的药物, 使化学农药在发挥消灭病虫害的优势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毒副作用。

结语: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十重要并且十分繁琐的工作, 作为园林施工人员要基于病虫害控制特点, 从生物防治方法以及物理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方面进行灵活运用。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合理开展, 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得到更好发展, 为人类生存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摘要:我国当前城市规划过程中, 园林绿化的作用日益得到凸显, 城市园林工程建设需要运用大量的植物树木进行绿化施工, 如果不能对植物的病虫害做到合理控制, 将对城市园林绿化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病虫害发生现状出发, 对如何有效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希望为实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质量的提升发挥参考作用。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 程英芬.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和措施研究[J].河南农业, 2017 (11) :37+40.

攀缘植物园林绿化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一、植物造景作用

植物造景是指以各种自然植物群落的种类、外貌、层次以及结构等为基础, 如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灌木以及乔本植物等, 利用艺术手法, 对其色彩、线条以及形体等进行创作, 促进多样化综合景观的形成, 如街道—植物、建筑—植物以及山水—植物等, 并给予人们美的感受与联想[1]。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合理运用植物造景, 能够发挥美化生态的作用。同时, 在实际植物造景过程中, 结合园林设计的理念, 合理选择植物, 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空气净化效果。其原理就是植物可以对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进行大量吸收, 并将氧气释放出来。另外, 在植物造景中, 还可以选择夹竹桃等空气净化能力较强的植物, 如果园林中具备水源, 则可以种植一些平蓬草、荷花, 以此来获得更加空气净化效果。其次,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还应该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目前, 由于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各地区常常出现雾霾情况, 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园林本身就具有减少污染、净化空气、防尘防沙等作用, 若能够将植物造景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 则可以更好保护环境。最后, 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提高环境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例如, 某些企业会将园林景观设计在办公楼平台上, 其中, 植物景观可以将安静、舒适环境提供给人们, 有利于企业获得更佳合作或者是投资洽谈效果,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的植物造景

(一) 运用原则

首先, 立意鲜明原则。在对植物造景进行运用时, 要将主题鲜明表达出来。合理的使用艺术手法, 可以有效体现出想表达的地域风情与历史文化。其次, 色彩搭配原则。植物具有众多种类, 每种植物的色彩也是不同的, 有时单一色彩无法将心旷神怡带效果提供给人们, 但通过各种色彩的合理搭配, 则能够让人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因此, 要想将植物造景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 就必须遵循色彩搭配原则。例如, 在应用植物造景时, 果实、叶子以及花朵等的颜色都存在差异, 在经过适当搭配后, 既可以将丰富景观视觉效果提供给观赏者, 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季节交替。当前, 常绿植物与亮丽植物、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是主要的色彩搭配方式, 并且黄色的银杏叶、红色的枫叶以及白皮松等也经常被运用到色彩搭配中。再次, 协调原则。一方面, 和地形、环境相协调。地形与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给植物生长带来影响, 这也就使得在选用造景方法时, 必须对地形、环境进行充分考虑, 有效搭配地形与植物, 促进和谐景观的产生。例如, 若地势陡峭, 那么应该种植松树、银杏树, 充分体现出树木的遒劲、古老。另一方面, 层间搭配适宜。实现植物上下层设计, 还可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性。从高度层面看, 灌木要高于草本植物, 对各种高度植物进行合理搭配, 还能够给人独特感受。以太平花、侧拍以及含羞草为例, 应该依照侧拍—太平花—含羞草的顺序合理搭配[2]。最后, 遵循植物生长原则。植物不同, 其生长特性也存在较大差异, 这使得其对生长环境提出了不同要求。而只有在相应的生长环境下, 植物才能更好生长。通常情况下, 植物生长环境涉及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气候以及地理等, 而生长特性则包括成熟期、花色、花期、绿色期以及高度等内容。例如, 木槿、合欢等的适宜生长环境是盐碱地区。

(二) 具体运用

1. 空间划分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 区域不同, 其相应的主体也存在差异, 这主要是因功能、环境等的不同导致的。在整体设计上, 植物造景应该具备独特性, 也就意味着在运用植物造景时, 要对设计区域中植物的功能与生长规律进行充分掌握。同时, 还应该以空间分布规律为依据, 合理规划布局, 最好将区域划分成半开放与开放区间, 并结合植物多样化功能, 做好相应的选择与布局工作, 以此来为风景园林增添一种含蓄美。

2. 独立景观

独立景观是指不与周边环境相融的一种景观, 如建筑门前的花坛、道路两边绿化带等,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周边环境。通常情况下, 独立景观被运用在开阔地带, 独立性可以使其成为该区域中焦点, 这样, 不但能够添加绿化, 还可以促进遮荫的实现。同时, 对于公园、广场等场地而言, 独立景观的建造有利于改变其单调布局;还可以通过对各种类型的花朵组成绚丽图案, 以此来对花池进行装饰;绿篱的运用, 还能够将实现屏蔽、行车道分割等作用发挥出来, 并提高道路活力。另外, 在植物造景中, 草坪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事物, 其视觉效果较佳, 可以对其他景观进行衬托, 而且还能够将地面热辐射降到最低, 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3. 色彩鲜明

树龄增加与季节改变都会给植物形态带来一定影响, 并使其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特点, 这也就使得形象丰富多样成了植物造景突出特点。以西湖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为例, 从整体上来看, 其四季的景色可以概括为春绚丽、夏浓厚、秋绮丽、冬葱茏, 但每一处的景观还存在区别, 例如, 春季的景色可以通过苏堤、柳林、郁金香、樱花以及杜鹃花等特色花种呈现出来;夏季的景色主要包括荷花、竹林等;秋季的景色可以通过麻栋林、杉林等景物表现出来;而冬季的景色则由断桥雪景、赏花观鱼等构成。其中, 春季的景观主要包含绣线菊、樱花、杜鹃、迎春、海棠、碧桃、含笑以及玉兰等;夏季的景观则由合欢、睡莲、荷花、木槿、广玉兰以及栀子等构成的;秋季则能够欣赏到银杏、乌桕、以及枫香等景色, 并且还可以闻到淡淡桂花香;冬季的景观则有梅花、山茶、白皮松以及悬铃木等。总之, 西湖园林的不同植物景观都存在差异化的侧重点, 如色彩鲜明、青翠秀丽以及芬芳馥郁等。因此, 在具体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要想对植物造景进行合理运用, 可以借鉴西湖园林的经验, 并结合植物的季相特征, 设计出色彩鲜明、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4. 错觉与变化

一方面, 几何错觉是利用视觉方面的差异让人们产生优美视觉效果。通过对几何错觉、透视变形等手段的利用, 合理搭配相同或者是不同的植物, 并对色彩搭配效果进行充分考虑, 能够给予人们较大视觉冲击。另一方面, 植物不同, 其生长习性也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 在运用植物造景时, 必须重点分析时空变化的影响。例如, 在划分植物层次时, 必须保证下层植物的高度低于上层植物。若缺乏对植物生长习性的正确认识, 那么在造景时就会对植物进行胡乱搭配, 长此以往, 景观会逐渐变得难看, 无法给予人们美的感受。

5. 有效结合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不但存在植物与植物之间的搭配, 将植物与其他景观结合在一起, 也可以获得一定视觉效果。例如, 在运用植物造型时, 可以以建筑风格为依据, 合理搭配各种植物景观, 促进植物与建筑的融合, 使其呈现出优美景观。将水与植物结合起来也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造景方式, 如把柳树种植到小溪或池塘的附近, 柳枝随风飘动, 水面呈现出柳树的倒影, 在动静结合的作用下, 不但能够使二者相互映衬, 还可以给景色增添独特魅力, 有利于将良好生态环境提供给人们[3]。

综上所述, 将植物造景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已经成了一项重要工作。因此, 必须立意鲜明、色彩搭配掌握以及协调等原则, 并通过空间划分、独立景观、色彩鲜明、错觉与变化以及有效结合等, 加强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提高园林美感, 美化环境, 从而促进人和自然间的和谐相处。

摘要:目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 园林景观设计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这也使得植物造景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 本文将对植物造景作用进行分析, 并详细探究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的植物造景, 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 林晶晶.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研究[J].江西农业, 2019 (02) :64-65.

[2] 白杰, 钟晖.论述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空间组织作用[J].美与时代 (城市版) , 2018 (10) :103-104.

攀缘植物园林绿化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通过植物活体鉴定、植物图片鉴定等方式,对南宁市人民公园荫生植物园的主要植物进行调查记录,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进行落叶型、观赏特性以及科、属、种等数据的分类整理、统计及分析,对该地区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配置效果等现状进行评价,为南宁市人民公园荫生植物园进一步做好园林树木的配置、养护管理提出建议,为充分发挥园林树木的功能和效益提出对策。

关键词:南宁;荫生植物园;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荫生植物园概况

南宁市人民公园的荫生植物园建于1990年,是南宁市首家以展出荫生观叶植物为主的植物园。荫生植物园位于公园中南部,占地面积为5.73 hm2,水域面积为109 hm2。荫生植物园里种植着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荫生植物,比较名贵的品种有红宝石、绿宝石、喜林手、美丽凤梨、过山龟、叉叶、苏铁等。经过多年不断扩充完善,逐步形成了以荫生、水生、旱生三大类植物为景观特色的植物观赏园,集科普教育、休闲游憩、旅游观赏等功能为一体,是人民公园内众多景点中的精品。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荫生植物园主要植物的科、属、种组成

整理荫生植物园主要植物科、属、种数量的统计数据可知(见表1),共调查植物158种,分属于73科132属,其中包括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5科5属7种、被子植物64科123属147种,被子植物中有双子叶植物49科80属95种、单子叶植物15科43属52种。蕨类植物的科、属、种数量占总计科、属、种数量的比例分别为5.48%、3.03%、2.53%;裸子植物的科、属、种数量占总计科、属、种数量的比例分别为6.85%、3.79%、4.43%;被子植物的科、属、种数量占总计科、属、种数量的比例分别为87.67%、93.18%、93.04%。由此可见,在园内主要的植物群落中,被子植物科、属、种的数量大大超过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具有绝对的优势。

2.2   荫生植物园主要植物的落叶型统计

由表2可知,园内主要植物中有常绿树种60种、落叶树种10(10科10屬)种,分别占调查园林植物种数的37.97%和6.33%,其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比例为6︰1,常绿树种占明显优势,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在常绿植物中,有33种乔木、23种灌木,只有2种木质藤本。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公园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最佳比例没有定数。根据南宁市气候条件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公园主题定位为荫生植物园,因此园内主要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植物之间的比例(5.8︰1)较为合理。但调查发现,园内仅有乌桕(Sapium sebiferum(L.) Roxb.)和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2种秋色叶树种,且数量较少,导致园内秋色叶景观欠缺,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这也是南宁市各个公园植物景观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2.3   荫生植物园主要植物的观赏特性统计

结合荫生植物园的植物状况,植物的落叶型按照观形植物、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来进行分类统计(见表3),南宁市荫生植物园中有观形植物73种,占所有园林植物总数的46.22%,最常见植物有棕榈科的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H.Wendl.)、华盛顿蒲葵(Washingtonia filifera)、董棕(Caryota urens Linn.)、柬埔寨糖棕(Borassus flabellifer L.)、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H.Wendl.)等;观花观叶植物种数相近,分别占所有园林植物总数的25.31%和25.94%,其中最常见的观花植物有杜鹃(Rhododendronsimsii Planch.)、白兰(Michelia alba DC.)、菊类等;最常见的观叶植物有金脉爵床(Sanchezia speciosa J.Leonard)、春羽(Philodenron selloum Koch)、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 Liebm.)等;观果植物仅有4种,占比最少,为所有园林植物总数的2.53%,常见的有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南天竺(Nandina domestica Thunb.)等。

除以上统计之外,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还包括嗅觉感受,如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九里香( Murraya exotica L.)、白兰(Michelia alba DC.)等,这些花香植物能给人营造出另一种意境。南宁市人民公园荫生植物园观果植物相对较少,为展现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应结合部分区域园林景观的功能和特色,适当增加对观果植物的应用。

3   荫生植物园主要植物的种植现状及建议

南宁市人民公园荫生植物园分为荫生植物区、水生植物区、沙漠植物区,每个区域都根据主题要素与4个功能区与6种造景类型相互融合,创造了疏林草地、棚架植物、热带雨林、多浆肉质植物、水滨植物、小径植物等6种丰富的人造景观。虽然荫生植物园建园较早,植物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已具备一定的传统造景类型,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3.1   乔木层与灌木层缺乏合理的搭配与管理

由于生长态势良好,有些片区的高大乔木,如马尾松、南洋杉等已接近郁闭,但其下却仍然配置着喜光的灌木层,如美人蕉(Canna indica L.)等,再加上养护管理不善,导致景观的观赏性下降、灌木层的植物长势较差。因此,应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加强植物配置管理,满足植物对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的需求,协调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关系。

3.2   园内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

园林中的季相变化需要通过植物景观来营造,丰富的季相景观能极大地提升园区植物的观赏和科普性。但由于园区内秋色叶树种和数量较少,仅有2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秋色叶树:乌桕(Sapium sebiferum (L.) Roxb.)和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无法营造出秋色叶景观,导致园区内季相变化不明显,园内秋色叶景观欠缺,秋冬景观略显单调。因此,建议丰富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充分考虑植物在南宁气候条件下的季相变化,增加物候变化明显的植物种类,适当栽培落叶树种和秋色叶植物。

3.3   缺乏观果植物

适当种植具有丰富色彩、形态独特的观果植物,对于目前南宁市荫生植物园已具备大片区常绿植物的现状,不仅能起到点缀作用,还能营造出花果飘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特点。园内虽然已种植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和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等乡土观果植物,但所植不多,无法营造出硕果累累的景象。因此,应根据植园区的功能和条件,适当栽培观果植物,合理配置观花、观果、观叶植物的比例。

3.4   藤本植物较少

竖向空间的美化和绿化是公园植物造景的重要形式之一,公园的垂直绿化不仅能为游人提供休憩的荫蔽空间,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景观空间的丰富度、观赏性和趣味性。调查发现,南宁市荫生植物园的藤本植物种类单一,建议加大乡土藤本植物的栽植力度,将藤本植物与景观小品相结合,营造出兼具趣味性的遮荫空间,既可以呼应南宁市人民公园荫生植物园“荫”的园区主题,又可以提升公园的绿化空间。

作者简介:李莹(1995-),女,壮族,广西横县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资源及应用。

攀缘植物园林绿化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经济建设,同时还要关注人们对环境是否满意,是否能够满足人们自身的需求,要想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就需要加强园林景观的建设,对园林进行必要的管理,其中一个主要的措施是植物整形修剪,植物整形修剪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是本文的重点问题,下面探讨了植物整形修剪在园林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植物整形修剪的策略,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下能够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程度,更好的创建我国的园林工程,让园林的发展建设能够与世界水平相持平。

关键词:植物整形;修剪;园林管理;作用

1植物整形修剪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植物修剪工作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注重植被与土壤的关系,其工作重点主要包括,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培养良好的植物形态,调节植物生长时间,使各类植物都能够健康生长,有效抵抗病蟲害的危害,争取在细致谨慎的植物修剪过程中,充分使植物发挥其自身最大价值,形成独特的植物形态,从而增强其观赏价值。对于园林种植工作者而言,开展植物整形修剪工作时,其种植不同植物的最终用途是有巨大差别的,这就需要园林种植工作者在植物种植的过程中,按照不同的用途来选择最恰当的修剪方式,要对植物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对植物进行整形修剪,以达到最终使园林植物与城市环境相适应的目的。每种植物的习性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对植物进行整形修剪的过程中,要根据其树木自身特点,对于枝叶繁茂的区域多加修剪,反之,则少修剪。

2植物整形修剪在园林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植物整形修剪而言,有利于促进园林植物的良好生长,对植物造型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其观赏性符合相关规定,增强工作效果。具体作用为以下几点:

2.1有利于对植物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

在园林管理的过程中,植物整形修剪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主题的要求,对植物进行修剪与整理,合理使用先进的修建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与主题等,综合开展相关管理活动,在明确修剪工作方式的情况下,为植物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好的对其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工作机制。在整形修剪期间,需要根据植物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营养成分,使得植物的根系与树冠等结构得以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树干的良好生长,使得植物能够茁壮的成长。

2.2有效利用空间,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

在实施植物整形修剪过程中,要有效合理的利用空间,通过对植物的有效修剪,培养植物的各种形态,增强其观赏价值。修剪植物时,可以根据植物的发展形态,将对植物无益多余的部分修剪掉,并利用有效的科学知识,保证植物生长分布的科学性,最大程度利用植物生长空间,促进植物的最优观赏性。植物生长的形态要具有优美的艺术性,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就要求园林修剪工作者具有独特的审美视角,不仅要根据植物自身特性来对植物进行修剪,也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美观性进行艺术性的修剪。植物的形态可以是创新的、独特的,不要过分拘泥于传统的植物艺术形态,园林修剪工作者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对植物进行各种形态的修剪,达到植物形态的美观。园林修剪工作者可以突破树木传统的自由形态,将其塑造出三角形态,正方形态、椭圆形态等,增强其美观性,使树立能够协调的融入到城市环境之中。例如,在我国许多地区,在绿化的过程中会使用三角梅等植物,通过对植物自身特性的了解,修剪出的形态十分美观,更能很好的体现其观赏价值。

2.3协调园林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重视对植物的修剪以及整形,掌握必要的修剪技术,还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完善,让人们处在一个更加舒适与美观的环境中,由此可知,植物的修剪与整形技术与周围的环境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在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很多矛盾的出现都是与周边环境存在一定影响的,诸如地下管道的布局以及管道在排布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对植物的生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要让植物得到更好的生长,就需要加强对植物的整形与修剪技术的提高。

3植物整形修剪在园林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实施有效的整形修剪方法

(1)疏剪。对于植物枝叶较为稠密的区域要进行有效疏剪,使其营养能够均衡。如果在植物整形修剪的过程中,发现有枯枝、病虫害干扰的区域,应进行有效修剪,最大程度实现植物的健康发展。园林植物修剪工作者要使用有效的工具,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以达到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有效目的。(2)结合植物的生长情况。对于植物生长的季候要求,合理进行修剪工作,对于植物对于环境的需求,以及该地区的水文特征,都应进行深入的考虑,综合经验,对植物进行最合理的修剪,这样才能够保证环境对植物发展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保证其健康生长。

3.2制定完善的整形修剪工作方案

园林管理机构在对植物进行整形修剪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筛选最佳的工作方式,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创建多元化的管理体系,满足实际发展需求。首先,需要对植物进行分类,深入探讨植物的栽植要求,建立多元化的树冠与树干疏剪方案,使得年整形修剪工作符合相关规定。其次,在管理工作中,需要对观赏类型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控制,使用自然整形方式对花类植物进行处理,使用短截的方式对灌木植物进行处理,使其整形修剪符合规定。

3.3植物修剪技术在园林管理中应用的主要注意事项

(1)注意修剪的时间季节,根据园林绿化的要求对植物进行修剪。植物一般都具有休眠期和生长期,冬季是大多数植物的休眠期,在这一时期植物主要是续集养分、进行休整,等待来年春季的生长发芽,在这一时期的修剪被称之为休眠期修剪,且比较适宜进行重剪,这样就可以培养树冠的骨架结构,平衡树势。(2)注重植物的特性,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习性进行整形修剪。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有些植物在生长期适宜进行修剪,而有些植物却适合在休眠期进行修剪,这都是由植物的特性所决定的,若是违背了植物的生长习性,随心所欲的进行修剪,就可能严重影响植物的健康,甚至会导致其死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的建设离不开园林植物整形修剪工作的有效实施,对于植物必须进行时常的修剪,这不仅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还使园林景观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提高园林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促进城市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探究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几种基本方法及其应用[J].李美俊.现代园艺.2018(04).

[2]近自然“植物整形修剪技术”[J].米世雄.植物医生.2018(12).

[3]植物整形修剪在园林管理中的分析[J].朱晓宇.现代园艺.2015(04).

[4]整形修剪技术在园林管理中的应用[J].院程.现代农村科技.2016(14).

(作者单位:北京润安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上一篇:学生心理辅导情绪问题论文范文下一篇:城市生态园林艺术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