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声乐课教案范文

2024-04-24

少儿声乐课教案范文第1篇

二、教学目的: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的气息、发声和共鸣协调的配合。能较好的调控音色,运用声音的技巧,较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

1、学会呼吸

吸气要领

2、学会保持气息的练习

12 34 I 54

32 I 1 -- II

打嘟

3、寻找支点的练习

1 2 I 3 2 I 1 -- II

Hei hei

hou hou

hei

4、绕口令练习

1 1 1 2

3 3 3 5

6 1 7 6 5 4 3 - 把薄冰

北边搬

半磅白冰摆半边

1 1 1 2 3 3 3 5 6 1 5 4 3

宝宝背

爸爸搬

白冰摆满壁

5、演唱曲目:

《百中之歌》

四、教法:

讲授发,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

教案提纲

一、《百中之歌》

校园创作歌曲,C调。这是进行曲风格的校园歌曲,前一段比较抒情,第二部分比较有活力,有节奏的轻快的演唱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和轻快节奏的变化

解决方案:加强luo的练习。打下高位置基础,熟悉歌曲的进行曲风格。

教学过程:

1、 声音训练

练习曲,要求: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形式,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2、 新歌学习: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准和音色,咬字吐字的处理。

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

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对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 答疑:

1、 男女同学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 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

3、 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歌唱表演:男女同学进行演唱观摩,然后齐唱。

5、 布置作业:自己平时多注意声音训练要求

少儿声乐课教案范文第2篇

二、教学目的: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的气息、发声和共鸣协调的配合。能较好的调控音色,运用声音的技巧,较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

1、学会呼吸

吸气要领

2、学会保持气息的练习

12 34 I 54

32 I 1 -- II

打嘟

3、寻找支点的练习

1 2 I 3 2 I 1 -- II

Hei hei

hou hou

hei

4、绕口令练习

1 1 1 2

3 3 3 5

6 1 7 6 5 4 3 - 把薄冰

北边搬

半磅白冰摆半边

1 1 1 2 3 3 3 5 6 1 5 4 3

宝宝背

爸爸搬

白冰摆满壁

5、演唱曲目:

《百中之歌》

四、教法:

讲授发,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

教案提纲

一、《百中之歌》

校园创作歌曲,C调。这是进行曲风格的校园歌曲,前一段比较抒情,第二部分比较有活力,有节奏的轻快的演唱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和轻快节奏的变化

解决方案:加强luo的练习。打下高位置基础,熟悉歌曲的进行曲风格。

教学过程:

1、 声音训练

练习曲,要求: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形式,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2、 新歌学习: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准和音色,咬字吐字的处理。

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

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对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 答疑:

1、 男女同学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 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

3、 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歌唱表演:男女同学进行演唱观摩,然后齐唱。

5、 布置作业:自己平时多注意声音训练要求

少儿声乐课教案范文第3篇

任课教师:陈淑敏

少儿声乐教育有别于成人声乐教育,其根本在于少儿的生理、心理、理解力都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少儿声乐教育应量体裁衣制定更加适合少儿的一套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够事半功倍的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3、引导儿童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4、培养儿童独立识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 初级班:8岁—12岁

三、[教学重点] 培养儿童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吐字归韵、音准协调声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处理。

四、[教学难点]:

掌握头声和各个腔体共鸣的运用。

[拓展]:结合近期学习情况和儿童自身的情况指导、排练一些节目参加演出、比赛等,给儿童锻炼成长的机会。

五、[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

1、形体训练

2、发声练习

3、视唱、乐理

4、歌曲演唱

5、舞台表演

在少儿歌唱班中,形体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完整的歌唱表演除了有优美的歌声,还要有好的形体,包括肢体语言和舞台表现力。形体训练也可以提高少儿学习歌唱的兴趣,放松身心。

1、练声:

训练儿童正确的歌唱方法(包括:姿势、呼吸以及各个腔体产生共振的能力)、音量、强弱的控制及协调各声部音量的能力。 一. 发声练习: 1.气息练习:

1531 135153 | 135153 1 | 1 — || Du ——————————————

1 3 5 1 5 3 | 1 3 5 1 5 3 | 1 — || Du ———————————————

2.. 哼鸣练习:

5 4 3 2 | | — || 1 3 5 3 | 1 — || m _____________ m __________ 3,连音练习:

5 3 1 5 3 1 | 1 — || ie--ie--- ma---

方法与要求:

1、要求口腔和鼻腔同时吸气。

2、哼鸣时先由闭口唱再过渡到开口唱。

3、打开口腔根部,唱“ma”时,要求口型尽量打开。

4、注意呼吸和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曲都是一口气唱完,中途不能换气。

4. 打嘟噜练习

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 | 1 — ‖ 嘟----

1 2 3 4 5 6 7 1 | 2 1 7 6 5 4 3 2 | 1 — || 嘟---- 这一条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嘟噜”,是声音和呼吸结合的练习。要求完全放松的喉咙和嘴唇,练习时体会。 5. 哼鸣练习

3 2 | 1 — || m____________ 5 4 3 2 | 1 — || m____________ 6. 母音练习

5 4 3 2 | 1 — || a o a

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 | 1 — || mi _______ ma _____________

方法与要求:

1、喉部放松,保持气息的支持. 此条练声曲要求声音的线条感和气息的流动性,所有的音的位置要统一,共鸣要丰满。

2、注意口腔打开,下巴自然放松.

3、母音要规范,咬字要清楚.

4、声音连贯.需一口气唱完. 1 2 3 2 | 1 — || mi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速练习,目的是拓宽学生的音域,

则使喉部肌肉拉紧而喉门不开,太低则喉部的柔软性受阻碍,宜保持适中的姿势。

7、母音练习

1 3 5 6 | 5 6 5 3 | 1 — ||

2、教学曲目安排:

(1)、7月

14、

15、16《左手右手》 (2)、7月

17、18《马兰谣》 (

3、)7月

19、21《牧羊童》 (4)、7月

22、23《光荣少年》 (5)、7月

24、25《最美的画》 (6)、7月

26、28《游子吟》 (7)、7月

29、30《练字谣》

(8)、7月

31、8月

1、2《旋转的童年》 (9)8月

4、5《放轻松》 (10)8月

6、

7、8《大海啊故乡》 (11)8月

9、

11、12《花木兰》 (12)8月

13、

14、15排练、汇报演出

3、、与新生的首次邂逅

少儿声乐课教案范文第4篇

一、几岁学习唱歌最好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孩子们常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们,声带很稚嫩,如果在没有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去唱歌,会导致声带受损,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幼儿期歌唱器官特征:四至六岁学习声乐的孩子,他们的喉头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或不到一半,胸腔很小,呼吸较浅,多用头腔共鸣,听起来声音响亮、甜美而透明,这么稚嫩的嗓音就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此时如果家长急于求成、用声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今后的歌唱生涯,最好能自然发展。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孩子多欣赏音乐和学唱一些儿歌,让其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出一定的乐感,同时,也可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容,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及表现力。

儿童期从七岁开始学习声乐最好,这个阶段的孩子,能独立学习声乐技巧,并能基本控制好歌唱器官,对声音有一定的辨别力,对歌曲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这样在不断提高歌唱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有利于长时间地持续学习和发展声乐歌唱艺术。

二、初级训练时的现象

很多家长都说过:我的孩子唱歌跑调,节奏不在点儿上,像他这样的,能唱歌吗?其实儿童在初级阶段唱歌时,就存在着音准及节奏不稳的现象,起因很多,如:歌曲速度较快或较慢、节奏较复杂、音域太高或太低、对歌曲的熟悉程度等,都会影响到音准和节奏。

演唱歌曲的先决条件是音准和节奏,因此训练音准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视唱练耳。耳朵听不准音,就谈不上唱准音;演唱时跟不上音乐节奏,就谈不到表现音乐。因此,基础视唱训练和声乐训练要一同抓起,对音准、节奏有了准确的认识之后,在演唱歌曲时,才有可能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唱歌跑调还受其它方面的影响,如:歌唱气息支持不够、歌唱位置不够、换声点没有充分的准备等等,通过不断加强歌唱技巧的训练,才能正常地发挥出演唱技巧及演唱风格。

三、单项练习方法训练童声

儿童理解事物能力较差,没有概念性,但模仿能力较强,一味的模仿教师的范唱,必然会模仿出成人唱歌时的声音,模仿音色宽的容易压喉,失去童声的音色;模仿音色甜美的容易挤、压喉头,都会形成不规范的发声习惯。儿童对身体上的歌唱器官大多没有感觉,如对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管、以及唇、齿、舌、牙、喉等,基本上是模糊的,对控制身体各歌唱器官的能力更是比较差。

针对儿童声乐技巧的训练,只能以生活中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训练歌唱器官的协调及配合。运用单项练习来进行声乐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声乐技巧。例:歌唱呼吸练习、放松喉部练习,咬字吐字练习、歌唱时面部自然放松练习以及歌唱时的表现能力练习等,分别进行单项练习,学生会有更深刻的概念性,同时也能记住和保持住歌唱的正确状态,并在大脑中确定正确的信息记忆,在歌唱时可以有效地使歌唱器官协调配合,保留住儿童自然、明亮、甜美的音色,在高、低声区上达到声音统

一、位置统一的目的。

呼吸练习:最初接触声乐的儿童,不知道歌唱呼吸是怎么回事,开口就唱,把声音全部挤压在喉咙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更体会不到。如何运用气息呢?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回忆感受一下引导学生做一些表演,如快速爬楼梯或跑步后,气喘吁吁时的样子,模仿的基本像时,问他:现在你能说出身体的感受吗?你的腰部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你能边表演边发出声音吗?你能在唱不同音高时,同样使用上这些感觉吗?你的声音和腰部是如何配合的呢?儿童能把这些感受记得非常牢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声乐技巧的兴趣,又达到了学习声乐的目的。

咬字吐字练习: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需运用歌唱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歌唱语言的拼音是建立在生活语言拼音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加工(语言夸张的创造),而形成的歌唱语言的拼音规律。在儿童歌曲中,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歌曲,即欢快的和抒情的。在表现欢快歌曲时,要把声母和韵母作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单位互相拼合,在这样咬字吐字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把快节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如:《有这么一位好朋友》歌中“有这么一位好朋友,啦啦啦啦啦……”这个歌曲特点就是“快”,如何唱得既能跟上节奏,又能咬字清楚呢?对于歌曲中的每个字,声母咬的要准确、快速,声母咬完之后,马上与韵母迅速结合,立刻唱出每个字的韵母。在交代韵母的运腔过程中,无论是单韵母的拖腔,还是复韵母的拼合运腔,以及字尾的归韵、收声,唇、齿、舌、牙、喉、腭的配合动作都要非常轻巧、灵活、敏捷,这就需要嘴、口腔与意识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词、拖腔、归韵、收声的过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须要用“心”念字,在这个基础上演唱快速歌曲,就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表现抒情类的歌曲时,如在《大海的故事》这首歌曲中:曲调慢而有序,咬字时把韵头、韵腹、韵尾要交代得非常清楚,这就要在拖腔过程中,不急于归韵,过早的归韵就会出现沉重的鼻音,当在快唱完这个字的韵尾处时,再快速归韵,这样有利于歌唱声音的连贯和感情的充分表达,从而提高整部歌曲的完整性。

面部自然放松练习:在歌唱时要注意面部的自然放松,如果面部器官有歪、咧现象,同样会影响歌唱的声音及形象。一般来说,当面部保持微笑状态时,面部器官便会处在比较理想的位置,微笑时,笑肌被抬了起来。当笑肌随着微笑抬起后,口腔内部的硬颚和软腭也会同时抬起,喉咙在这种状态下也就自然打开,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歌唱状态。

四、注重自信心及歌唱表现力方面的培养

在儿童声乐教学中,需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要用温和的语言、甜美的微笑和他们沟通,教师的言行,甚至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声方法的掌握也是逐渐建立和形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不可用刺激性的语言,这样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对学习唱歌失去自信心。

少儿声乐课教案范文第5篇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艺术培训机构都教声乐,但是专业的少儿声乐培训机构却很少,想让自己的孩子到最专业的地方学习声乐应该怎样去辨别呢?少儿乐器培训辨别方法有:

一、专业的少儿声乐培训机构是以教声乐为主的机构。而像什么钢琴艺术中心、古筝艺术中心,某某艺术团等那里也教少儿声乐。本来就不是以声乐为主,肯定不是专业的机构。

少儿声乐课教案范文第6篇

一、几岁学习唱歌最好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孩子们常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们,声带很稚嫩,如果在没有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去唱歌,会导致声带受损,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幼儿期歌唱器官特征:四至六岁学习声乐的孩子,他们的喉头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或不到一半,胸腔很小,呼吸较浅,多用头腔共鸣,听起来声音响亮、甜美而透明,这么稚嫩的嗓音就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此时如果家长急于求成、用声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今后的歌唱生涯,最好能自然发展。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孩子多欣赏音乐和学唱一些儿歌,让其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出一定的乐感,同时,也可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容,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及表现力。

儿童期从七岁开始学习声乐最好,这个阶段的孩子,能独立学习声乐技巧,并能基本控制好歌唱器官,对声音有一定的辨别力,对歌曲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这样在不断提高歌唱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有利于长时间地持续学习和发展声乐歌唱艺术。

二、初级训练时的现象

很多家长都说过:我的孩子唱歌跑调,节奏不在点儿上,像他这样的,能唱歌吗?其实儿童在初级阶段唱歌时,就存在着音准及节奏不稳的现象,起因很多,如:歌曲速度较快或较慢、节奏较复杂、音域太高或太低、对歌曲的熟悉程度等,都会影响到音准和节奏。

演唱歌曲的先决条件是音准和节奏,因此训练音准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视唱练耳。耳朵听不准音,就谈不上唱准音;演唱时跟不上音乐节奏,就谈不到表现音乐。因此,基础视唱训练和声乐训练要一同抓起,对音准、节奏有了准确的认识之后,在演唱歌曲时,才有可能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唱歌跑调还受其它方面的影响,如:歌唱气息支持不够、歌唱位置不够、换声点没有充分的准备等等,通过不断加强歌唱技巧的训练,才能正常地发挥出演唱技巧及演唱风格。

三、单项练习方法训练童声

儿童理解事物能力较差,没有概念性,但模仿能力较强,一味的模仿教师的范唱,必然会模仿出成人唱歌时的声音,模仿音色宽的容易压喉,失去童声的音色;模仿音色甜美的容易挤、压喉头,都会形成不规范的发声习惯。儿童对身体上的歌唱器官大多没有感觉,如对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管、以及唇、齿、舌、牙、喉等,基本上是模糊的,对控制身体各歌唱器官的能力更是比较差。

针对儿童声乐技巧的训练,只能以生活中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训练歌唱器官的协调及配合。运用单项练习来进行声乐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声乐技巧。例:歌唱呼吸练习、放松喉部练习,咬字吐字练习、歌唱时面部自然放松练习以及歌唱时的表现能力练习等,分别进行单项练习,学生会有更深刻的概念性,同时也能记住和保持住歌唱的正确状态,并在大脑中确定正确的信息记忆,在歌唱时可以有效地使歌唱器官协调配合,保留住儿童自然、明亮、甜美的音色,在高、低声区上达到声音统

一、位置统一的目的。

呼吸练习:最初接触声乐的儿童,不知道歌唱呼吸是怎么回事,开口就唱,把声音全部挤压在喉咙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更体会不到。如何运用气息呢?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回忆感受一下引导学生做一些表演,如快速爬楼梯或跑步后,气喘吁吁时的样子,模仿的基本像时,问他:现在你能说出身体的感受吗?你的腰部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你能边表演边发出声音吗?你能在唱不同音高时,同样使用上这些感觉吗?你的声音和腰部是如何配合的呢?儿童能把这些感受记得非常牢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声乐技巧的兴趣,又达到了学习声乐的目的。

咬字吐字练习: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需运用歌唱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歌唱语言的拼音是建立在生活语言拼音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加工(语言夸张的创造),而形成的歌唱语言的拼音规律。在儿童歌曲中,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歌曲,即欢快的和抒情的。在表现欢快歌曲时,要把声母和韵母作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单位互相拼合,在这样咬字吐字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把快节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如:《有这么一位好朋友》歌中“有这么一位好朋友,啦啦啦啦啦……”这个歌曲特点就是“快”,如何唱得既能跟上节奏,又能咬字清楚呢?对于歌曲中的每个字,声母咬的要准确、快速,声母咬完之后,马上与韵母迅速结合,立刻唱出每个字的韵母。在交代韵母的运腔过程中,无论是单韵母的拖腔,还是复韵母的拼合运腔,以及字尾的归韵、收声,唇、齿、舌、牙、喉、腭的配合动作都要非常轻巧、灵活、敏捷,这就需要嘴、口腔与意识的功夫了。在咬字、吐词、拖腔、归韵、收声的过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须要用“心”念字,在这个基础上演唱快速歌曲,就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表现抒情类的歌曲时,如在《大海的故事》这首歌曲中:曲调慢而有序,咬字时把韵头、韵腹、韵尾要交代得非常清楚,这就要在拖腔过程中,不急于归韵,过早的归韵就会出现沉重的鼻音,当在快唱完这个字的韵尾处时,再快速归韵,这样有利于歌唱声音的连贯和感情的充分表达,从而提高整部歌曲的完整性。

面部自然放松练习:在歌唱时要注意面部的自然放松,如果面部器官有歪、咧现象,同样会影响歌唱的声音及形象。一般来说,当面部保持微笑状态时,面部器官便会处在比较理想的位置,微笑时,笑肌被抬了起来。当笑肌随着微笑抬起后,口腔内部的硬颚和软腭也会同时抬起,喉咙在这种状态下也就自然打开,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歌唱状态。

四、注重自信心及歌唱表现力方面的培养

在儿童声乐教学中,需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要用温和的语言、甜美的微笑和他们沟通,教师的言行,甚至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声方法的掌握也是逐渐建立和形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不可用刺激性的语言,这样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对学习唱歌失去自信心。

上一篇:四大面经合集二范文下一篇:书法班招生简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