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栽培调查研究管理论文范文

2024-01-25

牧草栽培调查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 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

对不同地势的气候变化调查发现, 高纬度地区的气候明显高于低纬度地区,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其总面积达到250万平方千米, 由地形可划分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峡谷区, 国内跨越的省份有: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分析需要对青藏高原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等方面进行分析[2]。

1.1 气温变化

在IPCC的相关评估报告中显示, 1990年全球升温率为0.45℃/100a, 2007年全球升温率上升了0.74℃/100a,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国的气温正在不对眼上升, 且气候上升率在0.6~0.7℃/100a, 可见我国气温变暖的情况依然不容忽视。相关数据表明, 青藏高原各个地区的近50年的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见表1。

(单位:℃/10a)

注:数据资源来源于网络。

1.2 降水变化

青藏高原占地面积非常广阔, 相对来说地形情况额非常复杂, 这也使得降水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2]。多数研究人员认为青藏地区的降水量有增加趋势, 在1970年~2010年见的降水量波动调查显示, 1994年之前具有减少降水的趋势, 而到1994年底开始则有降水量提高的表现, 但当2003年开始又呈下滑趋势。但从宏观上对青藏高原降水趋势进行分析发现总体依旧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见表2。

(单位:mm/10a)

1.3 相对湿度变化

青藏高原区域内相对湿度变化可以分为四个节点, 分别在1977年、1987年、2000年和2010年, 这四个节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977年之前相对湿度平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到1987年呈明显下降趋势, 到了2000年其相对湿度则有明显回升, 但当到2010年相对湿度又呈明显下降状态, 2000年以后则有所以上升。见表3。

1.4 风速变化

青藏高原最易收到西风急流的影响, 所以起风较为常见, 风速的变化易导致一些沙丘的移动, 造成生态环境的弱化, 对牧草的种植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从风速变化率的情况看, 平均的风速均有下降趋势, 但2001年前后开始风速有所回升, 且变化异常显著。见表4。

(单位:m/s/10a)

1.5 日照变化

青藏高原日照资源非常丰富, 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间都相对较长, 但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均有所差异, 主要表现在日照时间长短由西向东递减。近50年内青藏高原的提招时间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近20年内下降程度放慢, 尽管如此, 青藏高原日照变化率依旧非常明显。

(单位:h/10a)

2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牧草生产的影响

相关环境协会和可持续发展协会对相关气候变化和牧草生产进行影响方面研究发现, 气候的变化是决定牧草生产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3]。气候变化中变化首位的就是气温的升高, 研究对青藏高原气候环境进行模型预测发现, 当气温升高1℃~2℃时, 土壤中的湿度又明显下降, 而降水量则根据地域的不同呈不同情况的降雨。而气温升高时, 一段时间内的蒸发量则明显增加, 这是导致土壤湿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气温的升高由可以对植物生长季节进行相对的延长, 但是这不仅是针对牧草而言, 同时也是病虫害滋长的最佳环境, 所以若不借助外力杀灭病虫害的情况下, 对牧草的生长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对相关牧草生长样本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中, 发现由于大部分牧草的返青期在3月到4月间, 而随着年际变化, 牧草返青期相对提前了10~16d/10a, 有明显延长趋势。牧草样本中的黄枯期均在9月到10月间, 样本牧草黄枯期相对提前了3~6d/10a, 有明显的提前趋势。而对于牧草生长期的年际变化来看, 当气温高于5℃时, 部分牧草的生产状态处于优势地位, 所以对于青藏高原地区牧草生产来说, 气温高于5℃, 且维持一定天数时, 可以视为为牧草最佳生长期。当牧草生长期得到延长时, 表现为气温升高, 且升幅明显, 日照时数增加, 而降水相对减少。相关研究表明, 牧草生长期延长是由于黄枯期和返青期提前。对气候变化的五个主要变化率与牧草各个生长时期进行对比发现, 气温、降水等五个变化率是导致牧草返青期提前及退后的主要因素, 其中气温与牧草相关系数达到了0.858 (采用α=0.01信度检验所得) , 降水与牧草相关系数有0.841 (采用α=0.01信度检验所得) , 相对湿度与牧草相关系数有0.723 (采用α=0.01信度检验所得) , 风速与牧草相关系数有0.035 (采用α=0.05信度检验所得) , 日照与牧草相关系数有0.406 (采用α=0.05信度检验所得) , 由此可见, 牧草的生长期主要影响因素均来自于气候的变化。

结束语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牧草生长期有明显延长的影响, 从而导致牧草的黄枯期和返青期提前, 所以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牧草生产之间有非常大的关联性。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 气候变暖现象称为了不可阻挡的客观趋势, 对当地牧草的生产形成了一定影响。对牧草生产来说处理必要的技术、资金和管理意外, 有效利用气候资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对气候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于研究气候资源的主要规律。当气温升高时, 实施人工降雨措施, 实现节水、保湿、实现对牧草的灌溉。

摘要:本文主要对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展开分析, 分别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等方面进行变化率的分析, 从而研究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牧草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化,青藏高原,牧草,生产,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雪雁, 万文玉, 王伟军.近5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牧草生产潜力及物候期的影响[J/OL].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24 (04) :532-543.[1]赵雪雁, 万文玉, 王伟军.近5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牧草生产潜力及物候期的影响[J/OL].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24 (04) :532-543.

[2] 李林, 陈晓光, 王振宇, 徐维新, 唐红玉.青藏高原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差异性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3) :181-186.[2]李林, 陈晓光, 王振宇, 徐维新, 唐红玉.青藏高原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差异性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3) :181-186.

牧草栽培调查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玫瑰是蔷薇科, 在生长的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 不仅具有良好的耐寒性, 还具有耐旱性, 喜欢充足的阳光。因此, 玫瑰在通风良好的地理环境中栽种, 可以长势良好。玫瑰的茎上生长有很多的刺, 叶子是多皱纹的复叶, 为5片小叶至9片小叶组成。当进入到每年四月份的时候, 玫瑰会陆续开放, 有单瓣花和重瓣花, 颜色为紫色、白色和红色。

将玫瑰花用糖发酵之后, 就可以酿造为玫瑰酱, 也可以用于制作糖、药物、酒。用玫瑰还可以制作酥饼或者是甜羹。将玫瑰中的香精油提取出来, 还可以作为他用。玫瑰花还具有药用价值。用玫瑰花泡茶, 可以起到舒肝健脾的作用, 还具有理气解郁的效果。如果肝胃气痛、消化不良, 或者有恶心、干呕的现象, 就可以饮用玫瑰茶。玫瑰花的花蕾和花根都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 其具有活血止血的疗效, 还可以达到清凉利气的效果, 能够治疗肿痛、风痹等等症状。

玫瑰的栽培中, 可以采用嫁接的方法。玫瑰的生长季可以进行嫁接, 通常会选择在三月份的中旬、七月份的中旬。由于砧木的树皮剥离非常容易, 便于操作, 而且嫁接的成活率会很高。在进行嫁接的过程中, 要在砧木上做“T”形切口, 在接穗上将盾形芽片切取下来之后在切口处插好, 最好采用捆绑的方式定位。将接穗成活之后, 就将切口之上的部分剪除。大约3~5个月之后, 就会出苗。除了采用嫁接的方法之外, 也可以采用扦插的方法, 以野蔷薇或者没有刺的狗蔷薇作为砧木, 在每年的3~4月份开始扦插繁殖。但是, 与嫁接的方法相比较, 扦插繁殖的方法往往根系不是很旺盛, 而且玫瑰的生长寿命比较短。

2 万寿菊的栽培方式

万寿菊是菊科, 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 喜欢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具有非常好的耐干旱。每年的六月份至十月份, 万寿菊都会开花, 花朵很小, 为橙黄色或者是红黄色, 早在中国的古代, 万寿菊的嫩芽就会被当做菜, 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在饭桌上还会出现菊花鱼片、菊花肉等菜肴, 还有美味的菊花粥。菊花锅的制作中, 就是在菜肴中加入白菊花瓣。菊花还可以用于泡茶, 菊花的根和叶都可以用于制药, 可以用于补血、止咳, 还可以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菊花中含有多种成分, 除了维生素之外, 还含有氨基酸、菊甙和腺嘌呤等等。如果外感风寒, 就可以引用菊花茶, 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还可以用于醒脑明目。万寿菊的的药用价值非常多的, 诸如质量急性结膜炎、治疗偏头痛等等, 还可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万寿菊的栽培上, 可以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 也可以采用扦插的方法繁殖。如果是北方地区万寿菊的播种可以在二月份进行, 在播种的前一天, 将种子在30℃的水中浸泡6~8h, 之后将种子捞出在阴凉处晾干。在晴天上午10点钟左右, 就可以进行播种了。种子和细土拌在一起, 比例为1:10, 在苗床上播撒均匀, 之后用筛子筛过的细土将种子覆盖好, 覆土的厚度大约为0.5cm。当播种完毕后, 在上面盖上膜, 也可以使用小拱棚扣上。当万寿菊的苗长到高度为5cm的时候, 此时已经有两三片针叶了, 将万寿菊移栽。

3 百合的栽培方式

百合的花色很多, 采摘后可以用于煮汤, 可以起到清暑生津的作用。百合还具有药用价值, 能够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还可以用于清心安神。

百合的栽培上, 可以采用子鳞茎繁殖的方法, 还可以采用珠芽繁殖的方法或者子球繁殖的方法。子鳞茎繁。在栽种百合之前, 要分开子鳞茎, 要求各个子鳞茎都有茎底盘。在每年的九月份时, 挖浅穴度子鳞茎进行栽种, 行距 (25±1) cm, 株距 (28±2) cm。在繁殖的过程中珠芽, 需要经过两三年的发育之后, 就可以选择相应的繁殖方式。包括繁殖、子球繁殖等等, 成种球之后就可以进行移栽了。两年之后就可以收获了。一般百合的生长周期为五年左右。如果采用种子繁殖的方式, 就可以在九月份采收种子。将畦内的行距整理好, 10cm行距就可以满足要求, 要求沟的深度为3cm左右。种子种植完毕后, 就可以覆土, 盖上草。三年之后, 百合的苗长出来, 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花卉有很多种类, 其中的一些是可以食用的, 还能够起到药用价值。要使得这些花卉的作用得以充分开发出来, 就需要采用相应的栽培方式, 促进食用花卉更好地生长。

摘要:食用花卉属于是可以作为食品的花卉, 不仅是这些花卉的果实, 包括花卉的根茎叶都可以食用, 具有非常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论文针对食用花卉及其栽培方式展开研究。

关键词:食用花卉,栽培方式,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嫦丽, 兰玉倩.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J].现代园艺, 2016 (09) :42—44.

牧草栽培调查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榉树;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

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是榆科榉树属的落叶乔木树种。其树姿端庄,常作行道树,孤植或丛植于绿地内;适应性强,抗风力强,耐烟尘,是城乡绿化和营造防护林的良好树种;木材纹理细,质坚,能耐水,为造船、车辆、桥梁、建筑及室内装修、高级家具等的用材;榉树皮和叶可供药用。榉树在蒙城县有多年栽种历史且生长良好,是该县主要乡土树种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全县杨树纯林面积的不断增加(目前杨树已占有林地面积的82%左右),使得包括榉树在内的乡土树种资源越来越少。2012年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后,蒙城县林业部门明确指出,在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和植树造林过程中,要注重乡土树种的栽植,扩大乡土树种种植比例,一方面要保护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开发利用乡土树种,增加栽种效益,充分挖掘发展乡土树种的潜力。笔者多年来对榉树的育苗、栽植和抚育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榉树栽培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1 蒙城县基本情况

蒙城县地处淮北平原中南部,隶属亳州市,国土面积20.91万hm2。全县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少量残丘。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12d,年平均降雨量823mm,雨量多集中在6、7、8这3个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2%。全县土壤主要是砂姜黑土,分布较广,约占耕地的76%,其次是潮土,约占耕地的17%,主要分布在涡河沿岸,其它还有潮棕壤类、褐土类、石灰土类和棕壤类,约占耕地的7%,全县土壤呈微碱性,pH值7.5左右,适宜多种林木的生长。2004年调查,蒙城县种植的林木树种约100余种。榉树在该县楚村、立仓、乐土、庄周、城关、篱笆、王集、小涧、坛城、许疃等10个乡镇(办事处)均有分布,长势较好。

2 榉树的生物学特性

高达25m。树皮灰白色或褐灰色,呈不规则的片状剥落;当年生小枝棕褐色,疏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叶薄纸质至厚纸质,大小形状变异很大,卵形、椭圆状卵形,长3.6~12.2cm,宽1.3~4.7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面绿,稀带光泽,幼时疏生糙毛,后脱落变平滑,叶背浅绿,幼时被短柔毛,后脱落或仅沿主脉两侧残留有稀疏的柔毛,边缘有圆齿状锯齿,具短尖头,侧脉8~14对;叶柄粗短,长1~4mm,被短柔毛;坚果径2.5~4mm,网肋明显。花期3~4月,果期10~11月。属阳性树种,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肥沃的酸性、中性、碱性土及钙质土壤均可生长,深根性,侧根发达,抗风力强。生长慢,寿命长。

3 栽培管理技术

3.1 育苗

3.1.1 采种 在11月份当果实由青变褐色时,选择在结实多、籽粒饱满且无病虫害的壮龄母树上采种。根据培育目的不同,选择的母树形状有所不同,若培育用材林,应从树体高大、树形紧凑、干形通直生长旺盛的母树上采种;若培育风景林,应从树形优美,树冠开阔、叶色季相变化丰富的母树上采种;若培育盆栽植物,应从树体矮小和器官奇异的母树上采种。用剪枝法在地面收集种子。种子采集后先除去枝叶等杂物,然后摊在室内通风干燥处让其自然干燥3d,而后风选。为达到种子贮存条件,宜在室内自然干燥8d,种子发芽率高。

3.1.2 育苗地准备 育苗地选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每667m2施入基肥4 000~5 000kg。3月上旬,在准备育苗的田面上,做成长15~20m、宽80~90cm、高25cm的苗床,同时要做好土壤消毒和地下害虫除治工作。

3.1.3 浸种、消毒、催芽 将干藏种子浸水2~3d,除去上浮瘪粒,取出沉下的种子,晾干。用0.5%的高锰酸钾浸种30min消毒。在温水浸种4d后把种子放在4~8℃的条件下10d催芽。

3.1.4 播种 播种可采用秋播、冬播和春播,以春播最佳。春播宜在“雨水”至“惊蛰”时播种,最迟在3月底前完成播种。播种量160~180kg/hm2,条播行距20cm,覆土厚度0.5cm,盖草保持苗床土壤湿润,上盖地膜。

3.1.5 苗期管理 自播种到幼苗出齐期间,土壤湿度要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90%、温度保持在25~30℃。播种后25~30d,种子发芽出土,应及时揭草炼苗,并防治鸟害。幼苗出齐后,一是适时浇水,以步道沟内有少许积水为原则,保持苗木有充足的水分吸收;二是及时间苗,根据幼苗生长发育情况去弱留强,间苗一般要进行2~3次;三是松土、除草、施肥。苗木生长高峰期是7~9月,苗期每年应除草3~4次,每次松土除草后结合追肥,幼苗生长期以氮肥、磷肥为主,速生期氮肥、磷肥、钾肥混合,苗木硬化期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最后1次施肥可在8月上旬进行(苗木木质化程度高)。榉树苗期苗木多出现分杈,需及时修整。

3.2 栽植

3.2.1 立地选择及整地 榉树栽植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土壤,排水良好的立地环境,切忌排水不良,易季节性积水的立地。栽植前要将土壤深耕、耙碎、整平,施足基肥。根据栽植密度确定好株行距,开沟挖穴。穴的大小视苗木根系体积大小而定。一般穴的大小以苗木根系体积的2~3倍为宜。

3.2.2 栽植 1年生榉树实生苗定植株行距为100cm×100cm,栽植在3月上、中旬进行。栽植时将苗木放入穴中扶正,先回土至穴1/3处,再将苗干向上轻提,使根系舒展,再回土至穴2/3处,而后浇透水,再将穴土回满。回土时先回表土,再回心土,做到边填土边轻踩。1年生苗木栽植宜浅,栽植深度为苗木原根茎埋入土中0~4cm。苗木定植2a后,要隔行或隔株起苗移植,通过移苗、密度调控,扩大苗木的生长空间,密度调整到最适宜苗木生长为宜,移植过程中需注意苗木的保湿。每年都要根据立地条件、培育目的进行密度调整,通过合理的密度调控,保障树木有良好的营养空间,以利于培育良好的树形,提高苗木品质。

3.3 抚育措施

3.3.1 中耕除草 榉树大苗栽植地每年需松土除草3~4次。每次松土除草后,应将杂草覆盖苗木根际保湿保墒。通过松土除草,防止杂草与幼树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土壤透气性,利于苗木根系进行呼吸作用,并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土壤有机物的分解,促进苗木生长。

3.3.2 水分管理 3~4月对栽植地浇一次透水,促使根系和植株进入正常生长状态。11月份浇一次透水,以利于树木安全越冬。5~10月,当土壤干旱时应及时进行灌溉。进入雨季要控制浇水,梅雨季节及时排涝,防止长时间积水造成根系窒息死亡。夏季浇水最好在早、晚进行,每次浇水要浇透,防止浇半截子水和表皮水。

3.3.3 肥料管理 每年施肥3~4次,于4~8月份进行。施肥要结合苗木灌溉进行,在植株的四周挖穴或在种植行内开施肥沟,将肥料放入埋好。施肥掌握“前轻、中足、后控”的原则,即苗木生长初期,选用速效肥料;生长中期(速生期)施用氮肥;后期增施磷、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施肥量:l年生苗木,每667m2年平均施N、P、K分为7kg、4kg、5kg,腐熟有机肥1 600kg;2至多年生苗木,每667m2年平均施N、P、K分别为14~21kg、7~10kg、9~l0kg,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kg。

3.3.4 其它管理 (1)修枝。榉树发枝力强,顶芽常不萌发,每年春季由梢部侧芽萌发2~3个竞争枝,不易长出端直主干。为培育榉树通直主干,栽植后在苗木旁插一竹竿,将主干绑在竹竿上,防止主干弯曲,待主干枝下高达2m以上、胸径3~4cm时,去除竹竿。每年要进行抹芽、修枝,但修枝不可过度,否则进行光合作用的叶面积少,营养积累少,苗木生长慢。(2)纵伤。榉树树皮光滑,没有纵裂,紧包着树干,因此可用纵伤的方法,促进树干的粗生长。做法:待榉树胸径达3~4cm以上时,在每年春季榉树萌芽时,用刀对树皮进行几道纵切割,深达木质部。

3.4 病虫害防治

3.4.1 黄地老虎 黄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是多食性地下害虫,是危害榉树的重要害虫之一。1a发生3~4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苗,幼虫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防治措施:一是诱杀。用糖醋液或杀虫灯诱杀成虫。在第1代幼虫发生期的傍晚,将鲜草或菜叶在育苗地内撒成小堆诱集捕杀,用量30kg/667m2。二是人工捕杀。每天清晨,在苗圃检查,发现断苗后,可在其附近扒土捉虫,连续多次可减轻其危害。三是药剂防治。以在幼虫3龄前施药防治为宜,方法为:(1)撒施毒土。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适量水喷拌细土130~180kg制成毒土,每667m2撒施毒土25~30kg;(2)灌根。在虫龄较大、为害严重的苗圃地,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灌根。

3.4.2 大袋蛾 大袋蛾属鳞翅目、袋蛾科,其寄主多。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中挂在树木枝梢上越冬。以幼虫取食叶片,初孵幼虫自袋囊中爬出,群集于周围叶片上,后吐丝下垂,以丝撮叶或少量枝梗造囊护体,幼虫隐匿囊中,袋囊随虫龄不断增大,取食迁移时均负囊活动。3龄后,食叶穿孔或仅留叶脉。幼虫昼夜取食,以夜晚食害最凶。防治措施:一是人工除治。秋、冬季树木落叶后,摘除越冬袋囊,集中烧毁。二是药物防治。在幼虫危害期(6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用25%灭幼脲500倍液,或森得保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三是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昆虫天敌。大袋蛾幼虫和蛹有各种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如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要注意保护和利用。

3.4.3 斑点病 榉树斑点病的病原是真菌。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随着气温的上升,有时多个病斑相连,最后叶片焦枯脱落。该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温度适宜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即可萌发。当苗木生长进入雨季,若植株栽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相对稳定的高湿、温度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且病菌可反复侵染,若不加以重视,可能会使病害大发生。防治措施:一是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喷雾;二是通过密度调控,改善栽植地内的通风透光条件,破坏病菌孢子的萌发和病菌反复侵染的环境。

3.4.4 黄化病 榉树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是由于植株缺铁引起的叶子黄化现象,症状是嫩叶先黄化。防治措施:一是对轻、中度黄化的榉树,在其干基部钻若干小孔,将含有螯合铁的“绿亨铁王”药片按一定量施入,再封上小孔即可。这是通过树木导管的吸收将铁元素均匀输送到叶部,从而补充有效铁元素;二是对重度黄化的榉树,将铁元素营养液吊瓶挂在榉树主干约2m高处,直接给树木输液补充铁元素。三是对胸径6cm以上的榉树,在树干基部钻注射孔,深至髓心,而后将硫酸亚铁稀释液注入孔内;四是对榉树叶片喷施含铁元素的营养液,供叶片吸收铁。

参考文献

[1]佚名.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佚名.安徽省森林病虫害图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佚名.森林病虫害防治教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责编:张宏民)

牧草栽培调查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从水稻直播栽培的特征及技术要点、水稻直播栽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促进水稻直播发展的意见建议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稻直播;技术要点;推广;建议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60904.0025.003.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9-4 0:25:00

随着改革大潮的不断深入,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不断增多,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资料显示,直辖之初的1997年,重庆农业人口的占比达到80.5%,到2014年,农业人口的占比已经下降到59.3%[1]。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在农村的多为“386199部队”,导致农村老龄化、弱质化问题日趋突出,种地能力大大下降。在此背景下,農业的种植模式也更趋于简便、易行、省工、省时、有利于机械化的发展。

水稻直播是不进行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大面积水稻直播可节省大量劳力,缓解劳动力季节性紧张的矛盾,对实现水稻生产的轻简化、专业化、规模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下面就从水稻直播栽培的特征及技术要点、水稻直播栽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促进水稻直播发展的意见建议等方面进行介绍。

1 水稻直播栽培的特征及技术要点

1.1 直播稻生长发育特点

(1)直播稻由于播种期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缩短,生长期相对稳定。

(2)总发根节位减少,有效发根节位多,根系发达而浅生。

(3)总叶片数减少,中后期单株绿叶数多,功能期长,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提高千粒重。

(4)直播稻日生长量高于移栽稻,干物质积累多。

(5)直播稻易形成足够的有效穗数,且直播稻省去了育秧和移栽环节,无植伤、缓苗和返青期,前期生长条件优越,分蘖发生早且快,分蘖势强,低位分蘖成穗多,易形成足够的有效穗数。

(6)直播稻播种期迟,全生育期缩短,尤其是营养生长期明显缩短,主茎总叶片数减少,对形成健壮个体和高产穗群带来不利的影响。

(7)与移栽水稻相比,直播水稻存在着难全苗、草害重、易倒伏三大难题。

1.2 水稻直播栽培的技术要点

1.2.1 品种选择

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结合生产实际[2-6],直播稻除要求一般水稻良种应有的优质、高产、多抗等性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一些重要的生理生态特征特性:具有耐低温低氧发芽性,一般要求在11~13℃低温条件下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0%,并且种子在短期淹水环境下能保持较强的发芽出苗能力;根系分布深,活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以抗根倒;植株秆壁厚而坚韧,伸长节间长度比例适当,基部一、二节间相对较短。另外还要求品种在发芽出苗阶段及幼苗期对除草剂反应不敏感,并且苗期生长快,对杂草有竞争性抑制作用。2014年由重庆市审定,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热粳优35’符合水稻直播要求。

1.2.2 田块整理

大田平整后播种,播种前每667 m2施复混肥35 kg,然后以3 m开厢,厢开好沟后,施用除草剂防除杂草。

1.2.3 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4月上旬初到4月中旬,每667 m2用种量以 1.2~1.5 kg为宜,人工撒播或者机械分厢定量按规格播种。

1.2.4 田间管理

秧苗达2叶期时查苗间苗,进行匀密补稀。秧苗至2叶期防鼠。直播稻田间复水宜安排在2叶期进行,最晚不超过3叶期。3叶时用金稻龙除草施肥。够苗晒田,复水。施肥坚持氮、磷、钾配合和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则。施氮方式以底肥、蘖肥Ⅰ、蘖肥Ⅱ、穗肥之比为3-4-2-1为佳。

1.2.5 杂草防治

直播稻田草害发生一般有杂草发生时间长、发生量大、种类多和种群组合复杂等特点。永川区杂草种类有鸭舌草、野慈姑、马唐(白油草)、虾子草、野慈姑、水禾、鸭舌草、稗草(散脚稗)等。直播稻田杂草防除分非化学防除和化学防除2种方式。

非化学防除是指通过合理的耕作、整地、播种、灌溉、施肥和轮作及品种选用等农艺、生态措施来防除杂草,另外包括人工拔草和机械除草。化学防除是当前南方直播稻田的主导性除草技术“一封、二杀、三补”,具有较好的除草效果。“一封”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用除草剂处理土壤,进行封闭灭草,机播田只能采取播后封草;“二杀”指水稻出苗后2~3叶期,结合稻田灌薄水层,及时施用除草剂,灭杀水稻出苗后滋生的杂草;“三补”指在前期除草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在水稻5~7叶期排干田水后喷施除草剂,灭杀稗草、莎草等残留杂草。

2 水稻直播栽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水稻直播栽培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水稻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相比较,主要是技术操作非常简便,减少了育秧和移栽环节,节约劳动力成本,有利于全面推行机械作业,在管理良好的情况下又能增加产量,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唐建平在四川省华蓥市进行水稻直播与水育秧宽窄行栽培模式栽插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直播比对照增产55.36 kg/667 m2,种子用量多0.25 kg/667 m2,节约农膜1 kg/667 m2,节约人力投入150元/667 m2,直播田比对照总计增加收入300元/667 m2[7]。

2.2 永川区的气候、生态环境适宜水稻直播

永川区位于重庆西部,东经105°38′~106°05′、北纬28°56′~29°34′,年均温度17.9℃,雨量1013.6 mm,日照1334 h,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作物种植。从气象角度衡量适宜水稻直播栽培的面积可达2万hm2,过去全区曾自发推广水稻直播栽培0.23万hm2。

2.3 水稻直播同样能够保证高产

早在1983年土地刚刚到户的时期,农民非常重视土地,部分农户即开始了旱地种植“陆稻”,采取直播与育苗移栽的方式,获得了每667 m2产量350~400 kg的较好收成。1985年“农民之友”以《巾帼英雄有奇才》为题报道了永川高滩公社5村3社社员李国芳0.12 hm2水稻“直播”每667 m2产量突破500 kg大关的奇迹。后来,金龙镇的陆稻种植试验、示范成功,相关媒体给予了报道,重庆及永川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2007年,由于干旱极为严重,永川区三教、板桥、青峰、陈食、金龙等镇街无水或严重缺水栽秧,政府推行“抗灾、减灾技术”,部分田块或集中成片实施了“直播”、“打窝栽秧”、“割苗栽老秧”等方式,每667 m2产量也达到了400~500 kg。

近年来,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农村劳动力紧缺,农村耕地撂荒现象日趋突出的情况下,农业逐渐向轻松、简便、傻瓜化方向发展,各地自发实施水稻直播栽培。特别是今年,许多新型农业主体如合作社继展开了水稻直播栽培,包括人工点播、机械点播等多种方式,目前秧苗普遍长势喜人。数十年的探索证明,水稻直播栽培很有推广价值,完全可行。

2.4 水稻直播的推广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水稻直播栽培,省去了育秧和插秧两个最难机械化的环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就更容易实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水稻直播栽培,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是农业向轻松、简便、傻瓜化方向发展的需要,更是杜绝耕地撂荒、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永川区的农业机械推广、农田整治改造、交通网络建设、水系改造等水平较之过去都已大幅度提高,有利于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又将反过来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加速农机推广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5 适于直播的水稻新品种给水稻直播技术带来了新的生机

永川过去水稻直播栽培产量不高、面积不大的主要根源就是没有合适的品种。近年来,一些符合直播要求的水稻新品种如‘热粳优35’等系列品种及杂交水稻的出现,为水稻直播技术带来了新的生机,永川区水稻直播栽培推广面积将逐年扩大。2016年永川区新型农业主体主动进行水稻直播试验,可望突破万亩大关。目前,田间秧苗长势极为令人欣喜,每667 m2单产有望突破800 kg大关。随着水稻直播技术的成熟,直播面积有望逐年实现跨越1.33万hm2的纪录。

3 促进水稻直播发展的建议

3.1 提高认识

水稻直播栽培是一项轻简栽培技术,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作业,是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完善农村耕制改革的较好措施之一。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提高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农民对直播水稻的认识,各级领导也应该高度重视,把水稻直播栽培探索推广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从区、镇街到村社各级建立推广班子,牵头组织实施好水稻直播栽培探索推广工作。

3.2 加大投入

水稻直播栽培探索推广,需要资金作后盾支撑,没有资金支撑,水稻直播栽培探索推广将是一句空话。特别是在技术推广阶段,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民等对水稻直播栽培的认识不足,技术掌握不熟练,政府更应当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能够提高新技术使用推广的积极性,有利于粮食生产面积的稳定、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新型技术的快速推广。

3.3 加大宣传

水稻直播栽培是一项新型的农业技术,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民等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要进行这项技术的推广,从思想认识到技术培训等方面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因此,政府应该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力度,力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好处,且人人信服。对于其技术要点,政府更应该加强培训,随时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确保直播成功,才能保证技术推广的积极性,确保推广成功。

3.4 层层示范

在对水稻直播技术认识不足的情况下,种植示范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宣传带头作用。水稻直播栽培探索推广,需要多点示范,以此带动大面积推广。建议每个镇街建百亩以上的水稻直播栽培高产示范片,给予种子、化肥、机耕、机播、管理补贴,每个点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确保水稻直播栽培示范全面成功。

3.5 调动积极性

对水稻直播栽培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区镇街干部、农业科技工作者等群体给予精神嘉奖和一定的经济鼓励,在晋级、晋薪、评先争优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以调农动工作积极性,促进水稻直播栽培推广工作的快速普及。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15[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 金千瑜,欧阳由男,陆永良,等.我国南方直播稻若干问题及其技术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1,17(5):44-48.

[3] 刘伟明.日本等国的水稻直播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1995,(4):34-36.

[4] 金千瑜.韩国的直拨水稻生产与技术[J] .世界农业,1997,(9):16-18.

[5] 屈振国.浅谈水稻水稻轻简高产栽培中的品种应用问题[J].中国稻米,1998(1):7-8.

[6] Motoyuki Hagiwara,Mitsuo Imura.Varietal Difference and Temperature Response of Local Soil-Reduction around Germinating Rice Seed[J].Japanese Journal of Crop Science,1993,62(1):105-110

[7] 唐建平.2015年水稻直播技术生产试验初报[J].四川农业科技,2016(5):9-10.

(责任编辑:敬廷桃)

牧草栽培调查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荔枝高产栽培技术管理进行了探讨,可供大家参考交流。

【关键词】荔枝;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

1.荔枝幼树期的技术管理

1.1施肥和排灌水

(1)施肥:定植后一个月即可开始施肥。二、三年内以增加根量、促梢、壮梢为主。 掌握“一梢两肥”或“一梢三肥”,即枝梢顶芽萌动时施入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迅速生长和长叶;当新梢生长基本停止,叶色由红转绿时,施入第二次肥促使新梢迅速转绿,增粗枝干。新梢转绿之后施入第三次肥,以加速新梢老熟。定植后第一年根少树小,每株每次用复合肥25克,尿素约15克,氯化钾10克,过磷酸钙50克混合施用。幼树根系少,吸肥能力弱,每年可喷施叶面肥5-6次。

(2)灌水、排水:水分是荔枝树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年荔枝树根少且浅,受表土水分变化的影响大,在土壤干旱,大气干燥的条件下,应注意淋水保湿。雨季防止植穴积水,下沉植株宜适当抬高植位,以利正常生长。荔枝菌根好气,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幼龄果园一般每年松土除草5-6次。夏、秋季高温多湿,杂草生长迅速,松土除草次数宜多,春季地温较低,冬季地表干燥,雨量少,杂草生长较缓,耕作次数较少。荔枝园的土壤改良主要内容包括深翻熟化,加厚土层,增加有机质。其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肥力,为根群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改土方法是原植穴外围开环状沟或2条平形施肥沟。每条沟施入农家肥8-10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复合肥0.5公斤,然后盖土高出地面25-30厘米。

1.2 间种和覆盖

(1)间种:荔枝幼龄果园有较大的空间和地面,充分利用土地间种、套种,有利于达到以园养园、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增加收益的目的。并可通过对间种物的管理,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防热保湿,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

(2)覆盖:荔枝园的土壤覆盖可减少阳光强烈直射地面,夏降土温,冬能保暖,防旱保湿,减少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通常用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盖于‘树盘’,作业时忌将覆盖物紧靠树干,以防白蚁等危害。

1.3整形修剪

幼年荔枝树整形修剪要求幼树能培养出30-40厘米高的主干,3-4条分布均匀的主枝,因此修剪的对象是:交叉枝、过密枝、弱小枝,以及不让其结果的花穗。修剪可用修枝、摘心、拉枝、吊枝、撑开等方法,可剪可不剪的枝条暂时保留,使养分有效地用于扩大树冠。

2.荔枝结果树的技术管理

2.1 科学施肥

根据近年对荔枝矿质营养的研究,15~20年生植株每产100公斤鲜果,全年需施肥量为:N1.6~1.9公斤、P2051.2~2.0公斤,K202.5~3.5公斤。全年施肥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1)花前肥: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施下。作用是促进花芽分化、花穗发育、改善花质、提高坐果率、延迟树体衰退,此期氮、磷、钾约占全年施用量的20%~25%,以磷、钾肥为主,磷占25%~30%。

(2)壮果肥:花谢花后10~15天左右施下,作用是及时补充开花时的消耗、保证果实生长发育所需养分、减少第二次生理落果、促进果实增大、并避免树体养分的过度消耗、为秋梢萌发打下良好基础,此次施肥以钾为主,氮磷配合,钾约占全年施肥量40%~50%,氮、磷占30%~40%。

(3)采果前后肥:约在采果前7~10天施下,作用是采果后加快恢复树势、促发秋梢、培养壮健结果母枝、奠定翌年丰产基础,此期以氮为主,磷、钾配合,氮施用量约占全年施肥量45%~55%,磷、钾占30%~40%。应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在秋季采果后冬末春初施入。荔枝以土壤施肥为主,并根据各物候期的实际需要,辅以叶面喷肥。

2.2 中耕和松土

(1)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在采果前或采果后结合施肥进行,可促发新梢、加速树势恢复,宜浅耕约10~15cm。第二次在秋梢老熟后进行,深可15~20cm,以切断部分吸收根、减少根群吸水能力、利于抑制冬梢萌发。第三次在开花前约一个月进行,宜浅,深约10cm。可疏松土层、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

(2)培土客土。在秋、冬季结合清园进行。于树冠下土面培泥,厚约6~10cm。切忌堆积过厚,以防生根土层积水缺氧伤根。

(3)深翻改土。于树冠外围土层挖沟,根据树冠大小深挖30~50cm,分层压入杂草、绿肥、垃圾,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根群生长。

2.3 保花保果技术

(1)施壮花肥壮花。在花蕾期追施一次复合肥(氮15:磷15:钾15比例为佳)。施肥量视树龄、长势及花量等灵活掌握。树势较差的成年树,叶色淡绿、花量多的植株,宜多施,每株约1.5~2公斤复合肥;树势壮旺的适龄结果树,叶色浓绿、花量适中的植株,施肥量宜少施或不施,每株约1斤左右。为了提高花的质量,提高座果率,花蕾期喷1~2次叶面肥,通常使用的营养液叶面肥有:0.1%绿旺1号、2号;0.1%生多素;0.1%氨基酸糖磷脂;核甘酸等。

(2)控制花穗长度和花量。对长而大、花量多而密的妃子笑花穗,可适当短截;短截时间可掌握在花穗露白或花穗上见有几朵雄花开放时即可进行短截花穗,控制长度在12厘米左右;并对过密的侧花枝进行疏花,控制花量,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坐果率。

(3)保果。现阶段一般采取施壮果肥、分枝环割保果、和药剂保果等三个办法。

1)施壮果肥。如果花蕾期没有施壮花肥,应在果实生育期补施。此次肥约占全年施肥30%左右,追施一次复合肥(氮15:磷15:钾15的比例)。施肥量依结果量及叶色而定,一般叶色浓绿,结果较少者可少施,以钾钙肥为主;结果多,叶色淡绿树可多施,以结50公斤鲜果的树计,每株复合肥1.5公斤。

2)分枝环割保果。冬季没有进行螺旋环割或螺旋环剥促花的植树或仅进行轻度闭口环割的植树,可在谢花后在大枝上进行螺旋环割1.5圈,以增加保果能力;在冬季进行螺旋环割或螺旋环剥促花的基础上,可根据当年植树的结果量灵活掌握,为减轻采前落果可在谢花后50天左右检查环剥口是否愈合,若发现环剥口已愈合的应在原割口上再补一刀。冬季已进行螺旋环剥促花的成年丰产树或老、弱结果树不宜在此次进行环割,以免造成大量落果和加速树体老化。

3)药剂保果。第一次掌握在每株荔枝雌花开放80%以上,花柱上的蝴蝶须转黄弯曲时,而最后一次雄花尚未开放时,即可喷第一次保果药剂。50公斤清水分别加入2.4-D 0.1~0.2克、生多素50克或绿旺高钾50克,果树动2003,1000倍,或膨大防裂果素1000倍,也可选用市面销售的保果药物。第二次在雌花谢后20~25天;在果实如花生米大小时,树上坐果率较低,可选用市面销售的保果药物,或自配保果药剂,每50公斤清水分别加入2.4-D 0.15克、赤霉素(920)1克、氨基酸糖磷脂65毫升,三种药物混合后使用。第三次在谢花35~45天左右,视植树情况量灵活掌握;可选用荔龙保1000倍保果。

3.病虫害防治

荔枝病虫害种类很多,我县荔枝常见病害有霜疫霉病、炭疽病,害虫主要有荔枝蝽象、蛀蒂虫、瘿螨、尺蠖等。病虫害危害树体生长,影响产量和质量,必须加以重视。

(1)霜疫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花穗和果实,造成枯花和大量烂果、落果。防治可选择下列几种农药:霜疫霉病用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600倍;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72.2%普力克水溶液600~800倍;甲霜.锰锌800倍。

(2)荔枝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花穗和果实,造成成熟果大量烂果和落果。防治荔枝炭疽病的可选择主要农药有 40%灭菌威可湿性粉剂500倍;30%氧氯化铜5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

3)荔枝蝽象。主要为害嫩梢、花穗、幼果及果柄,引起大量落花、落果。防治荔枝蝽象要掌握好时间和方法,有条件的果园,在早春荔枝蝽象开始产卵期,放平腹小蜂,以虫治虫,效果良好;或在3~4月发现荔枝园有荔枝蝽象交尾时,即开始喷药,可选用90%敌百虫结晶600~800倍喷湿树冠;或利用若虫假死性,于早晨雾水不干之前或在冬季温度低于10℃人工摇动树枝,使成虫掉在地面,然后直接扫落于地面的成虫集中杀之。

(4)荔枝蛀蒂虫。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果实质量。防治荔枝蛀蒂虫主要防治产卵前的成虫,可在荔枝第二次落果后果实膨大期到果园调查蛀蒂虫的分布情况,若发现荔枝叶片上有虫蛹数量较多时,应及时喷药。每隔7~10天喷一次,如果在10天内不打算采果的话,还要喷一次药剂;25%杀虫双乳油500倍混合90%敌百虫结晶800倍效果;或2%苦皮藤素1000倍;或用20%灭幼脲3号1500倍液。

(5)瘿螨。瘿螨俗称毛蜘蛛,旧误称毛毡病。主要危害嫩叶、抽出花穗和幼果,密蔽果园受害最重,通风透光果园受害较轻。防治瘿螨措施主要是在果园中保留霍香蓟(即白花臭草),改善果园生态平衡,护荔枝瘿螨天敌,有利荔枝生长;结合荔枝采收后修剪,剪除瘿螨为害枝梢及过密枝、阴枝、弱枝,并将其清除出园,以减少虫源。

4.结语

荔枝种植要求在生长的每个环节管理都要跟上,特别是在花期到果成熟期,往往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使果实的成色和产量上大打折扣。管理上的细节决定种植上的成败。

牧草栽培调查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临安区是“中国竹子之乡”,以雷竹笋为代表的竹笋产业历来是临安林业产业的头把交椅。因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质佳,还有减肥、保健、美容等功效,深受长三角地区消费者喜爱,被誉为“江南第一笋”。在临安农村地区,有很多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这些带头人在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自己的技术无私传授给需要的人,邵观夫就是这样一位典型。每年春天,邵观夫凭借卖雷笋每天就能有上千元的收入,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临安第一笋王”。

邵观夫从事雷竹栽培行业27年,一直秉承着将科技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理念。在其研究之下,临安太湖源镇横徐村当地的雷竹产业创造出亩产3000公斤、产值5.6万元的纪录,竹林连续覆盖13年不退化,是雷竹生态高效栽培的佼佼者。另外,邵观夫还带头组建以本村林农为社员的临安区秧田弄竹笋专业合作社,社员人均竹笋年收入突破10万元。从2004年起,邵观夫给竹农培训共50余次,授训人员达2500人次,2010年起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60余次,服务竹农3000多人次。

2012年初,太湖源镇横徐村村民楼其良因打山核桃摔伤,加上妻子管理不当,家里20多亩竹林全部面临着退化的困境。邵观夫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为夫妻二人提供雷竹管理方面的技术指导,而且一直帮到了现在。这样尽全力帮助林农的事例数不胜数。这么多年来,邵观夫都积极参加临安竹笋专业合作社的所有活动,同时还将自己的经营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社员们,带领社员通过科技加勤劳实现致富梦,不管是本村还是外地的林农,一旦遇上技术难题,都会第一时间来找他。

正是因为邵观夫孜孜不倦的辛勤劳作,他的事迹得到政府的高度认可,被授予“浙江省优秀林业科技示范户”“浙江省雷竹乡土专家”“临安市农民技术带头人”等称号。即使取得了如此多的荣誉,邵观夫依然谦虚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只要村民有需要,他立刻出现在第一线,绝无怨言。

2012年10月,刘彩凤发挥从事10余年竹笋业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联合67户竹笋大户发起组建杭州绿丰竹笋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醉乡春”商标,形成品牌规模效应,如今联系周边笋农150户,竹笋栽培面积2000余亩,年产值达300余万元。2014年12月,刘彩凤在瓶窑镇西安寺村、塘埠村,径山镇西山村,黄湖镇青山村等重点早竹笋产区设立合作社科技示范基地4处,面积620亩,示范农户36户。通过这些示范基地,加强与笋农的联系,服务竹笋农户超2000户,服务农户的早竹笋栽培面积超过1万亩,形成了竹笋生产经营技术与规模效益。近几年来,刘彩凤获得“市三八红旗手”“区项目优秀推广员”“区科技兴林示范户”等荣誉称号,合作社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集体。

从事竹笋业生产16年来,刘彩凤一直致力于推广实践早竹笋培育技术,团结竹笋从业人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余杭区竹笋专业合作社典型。如实践推广“覆盖出笋种竹留养技术”,引进“施石灰、配方肥、生物肥”等新技术,实现了衰退早竹林的治理与恢复,参与总结并形成了“余杭区早竹林衰退预防与治理技术规程”“余杭区早竹林覆盖出笋种竹留养技术要点模式图”。几年来组织社员参加专题培训、同业交流、技术研讨等50多场次。

刘彩凤还以“先富带后富”“大户带小户”的形式,履行合作社的社会责任。在她的带领下,合作社集聚了20多名农民高级技师、农民技师、农民助理技师,这些人都是业内的行家和农民土专家,发挥了骨干和核心的作用,帮助身边“规模小、技术弱、效益低”的农户总计200多户,提高技术能力,推进精细管理,使广大小农户通过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实现科学劳动,获得新的经济效益,累计帮扶笋农户500户以上,帮扶对象的经济效益增长15%以上。除技术和信息上帮扶笋农外,刘彩凤还作为区妇联巾帼志愿者“爱心姐姐”的一员,参加妇联的统一组织,参与“姐妹帮扶”“捐资帮扶”等活动,开展结对帮扶。

奉化区溪口镇有雷竹种植面积4万余亩,是浙江省雷笋的主要产区,可以说虞如坤是这片雷笋产区中的佼佼者。虞如坤对雷竹种植有着执着的感情,既是雷竹覆盖栽培技术的最早实践者之一,又是该技术成果的传播者,为提高雷笋的经济效益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采用稻草、木屑、竹叶等各种覆盖材料进行试验,从而使雷笋达到了“春笋冬出”的效果,不但使雷笋的品质得到提升,而且价格一路上扬。1993年,他在10亩雷竹园里采用毛竹大棚进行覆盖试验,开创了雷竹覆盖先河,当年为他带来了30多万元的收入。此后采用砻糠作为覆盖材料,一直沿用至今,在关键技术上不断加以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在竹林中稍加观察,他就知道整片竹林长势的优劣,根据笋壳色泽的深浅,就能准确判断出覆盖层的温度。

2006年,溪口镇实施“雷竹夏秋季出笋技术研究与推广”国家级星火计划,虞如坤既是实施户,也是农业创新小组成员,在他的带领下,试验获得成功,将产笋期从冬季再一次提早到秋季,亩产量2000—2300公斤,每亩净收入突破2万元。虞如坤憑借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丰富的技术经验,使“雷竹覆盖栽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同时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该项技术在全镇广大笋农中得到了广泛推广。雷竹覆盖栽培技术的普遍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原来的大地雷笋相比,每亩可增产1000—1500公斤,亩产值增加3.3万元左右,净收入约2万元,以全镇每年1万亩覆盖面积计算,年总产值可达3.5亿元,雷笋产业也成为了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户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他个人家庭经营的雷竹、水蜜桃面积达130亩,年收入70万元。因此笋农们亲昵地称雷竹为“摇钱竹”“致富竹”。

在虞如坤的带领下,合作社社员的竹笋种植面积1.4万多亩,集体种植面积3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2000余户,辐射竹园面积2万余亩。同时开展“农超对接”,年均销售额2000万元左右。虞如坤还抓住电商机遇,开办了天猫溪口旗舰店,上线半年销售额达60余万元。

近年来,虞如坤对农业技术的钻研从未止步,如开展“雷竹林地土壤改良”“退化竹林复壮技术”“毛竹砻糠覆盖早出高产”“新型覆盖材料应用”等技术试验,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当地农户的雷笋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宁海县作为香榧生产的新兴产区,榧农经营意识普遍落后。胡冬益在香榧育苗、生产管理和加工炒制等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并通过实践和摸索成为远近闻名的乡土专家。胡冬益通过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引进细榧、珍珠榧等3个优良品种、30余个优株接穗,繁育良种壮苗,并结合实际发明申请了“一种香榧双削面高低位的贴枝接技术”专利。每年育苗10万株,得到县内外香榧种植户的一致好评,苗木缓苗期短、适应性强,苗木品种优良,基地造林林相整齐。

最近几年香榧干果价格喜人,周边山区农户积极种植香榧,但是由于在香榧种植技术与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他们总是碰到各种问题。胡冬益热心助人,榧农一个电话,他就亲临现场或耐心解答,深受农户的欢迎,被亲切地称为“胡老师”。胡冬益本人经营的香榧基地,年年丰收,在最近几年的极端气候下,香榧主产区减产明显,而他的香榧产量每年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胡冬益通过经营香榧产业带动了周边榧农共同致富,共带动农户1000余户,年生产香榧鲜果5万公斤,产值达150万元。

意识到更多农户的主要问题是对香榧知识与管理技术的缺乏,胡冬益自己购买了各种香榧种植书刊,结合自身20多年来积累的种植技术管理经验,整理出便于当地村民理解与操作的“选、栽、施、修”一整套“独门秘籍”,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村民。2012—2014年之间,借助合作社形式共开展技术培训11次,受训人数达380人次,开展农业知识讲座4次,创办宣传专栏2个,发放各类图书资料700余份,组织农民基地嫁接技术操作培训11次,无偿地把管理方法分享给大家。

农业靠科技,创新靠人才,只有用科学技术武装的农民,才享受得到科学技术结出的硕果。一直以来,胡冬益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带领社员向着科技创新的道路不断前行。在香榧产品加工与管理领域,始终把创“冬益”品牌作为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重点工作来抓,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不同市场的新需求。为了提高产品的品质,合作社曾多次派学员去浙江农林大学学习培训,并参加了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研究,对所属的香榧基地及相关联的香榧经营户进行了施肥、用药等工作的指导,为创建有机农产品创造条件。对产品的加工流水作业各环节逐一进行了安全卫生规范,所生产的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并连续两年获得森博会金奖。

自1999年起,金传高开始尝试人工试种铁皮石斛,取得首次人工基质试种成功;在人工基质大面积种植时,他又开始探索林下活树附生种植,成为乐清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最近他又成功完成岩壁附生种植试验,在他的石斛谷里,随处可见岩石附生铁皮石斛,五月开花美景令人神往。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他已成为全省民间乡土铁皮石斛栽培创新能手。

作为世代相传的石斛世家继承人,金传高对石斛有着特殊的兴趣和敏感。他年幼时跟随父亲学习枫斗加工技术,并随父辈走进深山老林,于人迹罕至的崖缝间或树干处采拔野生铁皮石斛,长期观察石斛习性。在生产过程中,金传高意识到传统的家庭作坊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他聘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邀请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等研究团队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不断研发育苗新技术,驯化培育新品种,推广栽培新技术,成功组建了铁皮石斛组培工厂,彻底解决了铁皮石斛种苗培育瓶颈。

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及市场销量,金传高在大棚种植的基础上,深入探索铁皮石斛栽培新模式,先后开始尝试林下活树附生种植和岩壁附生种植试验,让棚内的石斛在完全自然的仿生环境下生长。他主持的活树附生种植和岩壁附生种植试验先后取得成功,成活率均达85%以上,从而大幅提高了林地资源利用率,节省了大量的耕地资源。石斛在自然环境下生长所产生的虫害比棚内生长产生的虫害少,不必使用农药、化肥,产品更安全,品质更优良。这种铁皮石斛栽培新模式成为全省最具潜力的林下“一亩山万元钱”科技推广创新模式,他的林下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也成为全省的示范基地。

2015年国家级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验收时,亚洲兰花学会主席罗毅波为他的示范基地题写了“石斛谷”。“石斛谷”得到了省林业厅的高度赞赏,被确定为铁皮石斛特色小镇,金传高又承担起铁皮石斛特色小镇的建设,往更高方向迈进,从林下仿生种植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现有生态种植模式向集生态种植、枫斗加工、石斛文化、森林养生休闲于一体的开发石斛全产业链新模式——培育石斛休闲谷发展。2016年他利用1/4的大棚栽培成本创造出同等产量、更高产值的成绩,确立了当前石斛行业最新型的种植模式——高鼻子模式。

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金传高主动带领和支持当地农户共同致富,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500人次,辐射农户种植规模达2000亩,带动当地石斛产业的发展,为更多农户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2007年,金传高被选为“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2009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溫州市十佳乡土人才”;2017年,参与完成的“雁荡山铁皮石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浙江省科技兴林一等奖。另外还获新型实用性专利7项,参与了雁荡山铁皮石斛地方系列标准的制定。

1985年,15岁的罗祖华在温州工艺美术厂里跟老师学石雕。在完成学业返回家乡泰顺的路上,从小爱好竹子的他面对漫山遍野的竹林突发奇想,何不就地取材,用毛竹来施展雕技,尝试进行竹雕?从石雕转向竹雕,罗祖华耗费了不少工夫。他先从竹雕字开始,为了能雕好每一个笔画,他专门临摹名家书法作品,在毛竹片上反复雕刻,前后费时三年多,毛竹片浪费了无数,手上尽是雕刻刀留下的累累伤痕。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几年前,罗祖华历时三年创作完成了竹雕作品《五百罗汉》。这件长达22米、高35厘米的竹雕作品,包含560个人物、100多个怪兽,花费了360片竹片。凭借这部作品,罗祖华曾在2009年中国木(竹)雕展上获得了“金雕手”的称号。

为了将现代毛竹产业与畲乡文化结合,罗祖华投资500多万元在竹里乡建立集培训展示于一体的“竹里馆”,真正建立“工厂+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形成1个产业有1个龙头企业带动、1个龙头企业有1个基地支撑。并于当年引进激光雕刻设备,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实现技术突破,创新竹雕工艺。同时,他还将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里的竹雕爱好者,帮着村民拓展致富道路。

2010年,罗祖华利用自身技能联合茶石村23户村民,成立了泰顺石角坑毛竹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年终统一分红,让当地村民首次尝到了竹资源带来的“甜头”。为了打消村民们“投资有风险”的疑虑,建立合作社之初,罗祖华让大家“以地入股”,流转了1500亩优质竹园。同时,他还带领其他社员投入资金,实施毛竹低改,建立毛竹示范林基地,促进毛竹产业链延伸,惠及竹农310户,竹林面积3000多亩。

山上做文章、文化创特色、生态促发展、旅游兴畲乡。经济日渐转好的茶石村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也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在县里和乡里的支持下,罗祖华决心将土地大规模流转集中起来,筑牢绿色生态这棵“梧桐树”,招引技术、资金力量雄厚的现代农业发展企业这只“金凤凰”,最终实现当地经济的腾飞。此外,茶石村也搭上了县里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的快车,积极运用科技特派员这个契机,科技兴农,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建成标注农田3000多亩。同时,罗祖华还带领当地村民继续发展葡萄、猕猴桃等果蔬经济作物标准化种植,让全村人的生活变得富足。

1999年春天,孙士明连同山背村几位村民,一起去临安学习早园笋种植技术。学成之后他先在自家的毛竹园里开始试验,第一年完全按照种植早园笋的方法来培育毛竹笋,然而产量并不高,投入的钱白白打了水漂。但是孙士明并没有气馁,第二年他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试验,可惜效果仍不理想。第三年,孙士明改进了覆盖技术,这次他的毛竹园竟然在春节前就开始出笋,而且笋个大、味美、产量高。这一年,孙士明的2.3亩毛竹园打响了名声,卖笋收益可观,慕名上门求购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几千年以来,毛竹每年都是在清明时节的20天时间里产笋,但是由于毛竹笋并没有早园笋的卖相和质感,常常出现货多价贱的情况。而孙士明种的毛竹笋不仅肉多,而且没有一般笋的涩味,因此笋的售价虽高,却仍然供不应求。

孙士明创新的毛竹笋用林高产高效覆盖技术,引起了林业部门的关注。浙江大学、省林科院等专家也多次开展实地研究。经有关机构检测分析,采用覆盖技术的毛竹林生长出的竹笋中,游离氨基酸、含水率和钾、钙、铁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比不使用覆盖技术的毛竹林要高出许多,而总糖量和重金属等含量,比不使用覆盖技术的毛竹林要低。

这项春笋冬出毛竹笋覆盖技术,此技术现在已比较成熟和完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得到了省、市、区有关林业专家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应用。孙士明从2013年开始承包200亩竹林,每年覆盖4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项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推动了吴兴区竹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孙士明还组建了寒冬春笋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竹农应用毛竹笋覆盖技术,全区每年应用该项技术的示范户50户,平均每亩毛竹笋用林增加收入1万元左右。他还把该项技术传授给宁波、台州等地区,甚至安徽等省,为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作出了极大贡献。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户”“湖州市林业局十佳林业科技示范户”“市级农村科技示范户”“湖州农民专家”等称号,并获得省林业厅“毛竹覆盖重要科技示范奖”。

自1994年以来,方永根一直专心从事杜鹃花的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其中“红阳”“宝玉”“仙鹤”等35个新品种杜鹃花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拥有杜鹃花品种和植物新品种权为全国最多,育种研究和推广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且成为全国有史以来进行观赏植物新品种权成功转让的第一人。他先后建立起了一个面积达65亩的杜鹃花种质资源圃,一个120亩的杜鹃花科普展示观赏园以及一个规模在全国最大的700亩杜鹃花生产基地。仅仅在2016年就繁殖杜鹃花优良新品种达600万株,栽培杜鹃花总数1300多万株;2016年销售杜鹃花400多万株,杜鹃花销售额1000多万元,利润420万元。近5年来为全国园林工程和广大花农提供了300多个杜鹃花新优品种1200多万株。

方永根通过建立杜鹃花科普宣传示范基地,每年培训指导各地花农和客户1500多人,并且亲自编撰杜鹃花科普宣传画册,已经累计发放3000多本。还建立了目前国内内容最丰富的杜鹃花科普推广网站,每年网站浏览量达10万多人次,为全国的杜鹃花产业和国内园林绿化产业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建立杜鹃花科普宣传示范基地并开展科普交流,方永根不断向大众宣传杜鹃花的文化内涵、种质资源、园林应用、栽培知识、育种知识等相关科普内容,让大家重新认识杜鹃花、热爱杜鹃花,提高人民素养,改善人居环境。通过立体的科普宣传,大大提高了宣传效果,通过推广,辐射带动本地农民积极种植杜鹃花等花卉苗木。

在方永根的带领下,金华市永根杜鹃花培育有限公司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浙江省级杜鹃花精品园、省重大育种专项、金华市科技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公司先后获得全国性的杜鹃花奖项40多项,并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由于方永根在杜鹃花产业领域成绩显著,他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奖章”“杜鹃花栽培技能大师”“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浙江省科技星火帶头人”“金华市十佳科普人”“金华市首届十大农村杰出青年”“婺城区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还获得了省科技兴林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5篇。可以说,方永根是目前浙江省花卉育种协作组不可缺少的骨干成员。2015年4月,方永根受邀参加在德国举办的国际无性繁殖育种者会议,2016年被《杜鹃花》(美籍华人专家沈荫椿著)编录为国际著名杜鹃花育种名人录16人之一,杜鹃花育种成绩被国际认可,美丽的杜鹃花从此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对于林下药菌,叶传盛刚开始也只是个门外汉。他以前是做电子产品检测的,经常出差,曾经到过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地,这些地方的药材市场远近闻名。后来逛庆元市场的时候,发现有些药材在老家也很常见,他就萌生了回家种植药材的想法。他开始到县内、县外中药材种植基地学习、取经,向农林专家请教中药材知识。2001年,通过实地考察,他发现庆元县竹口镇竹中村的气候环境很适合种植中药材,于是,叶传盛用18万元积蓄承包了该村170亩山地,开始种植中药材山茱萸和吴茱萸。

2013年,叶传盛成立了庆元县亿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庆元县屏都新区南侧创建了林下药菌高效立体复合经营基地,现建有林下多花黄精、林下铁皮石斛、林下三叶青、林下八角金盆、林下七叶一枝花、林下竹荪等共550亩。创业至今,叶传盛已历经15年,林下药菌种植从当初的170亩,发展到现在的550亩;从开始的2种药材,增加到如今的10多种中药材;从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成为如今经验丰富的“土专家”。

上一篇:电子白板教学初中历史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小家族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