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范文

2023-09-18

科普文章范文第1篇

1 科普剧的定义及产生条件

科普剧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全新的独特的科普形式, 它将科普知识、科学实验等以表演剧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少年儿童在观看表演, 跟随人物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接受科学知识, 感受科学精神, 参与科学实验, 以此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陈旧的科普理念、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与科普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起来。当今少儿科普教育的要求是“开阔少年儿童的科学视野, 增长知识, 提高科学素养, 以期让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能够的到锻炼和发展。”很明显, 灌输式的科普教育模式早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科普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科普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生动化。因此, 科普剧以其活泼幽默的形式, 生动的教授方式越来越得到广大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受众的关注。科普剧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科普潮流。

2 当前科普剧的特点

科普剧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普教育形式, 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

2.1 科普剧的趣味性

科普剧是以科学普及, 寓教于乐为目的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科普形式, 它有效地利用了少年儿童对所有事情充满好奇渴望了解新奇事物的心理特点, 把科学知识通过新奇的实验现象与风趣幽默的表演方式传递给少年儿童, 既满足了孩子的猎奇心理, 又使其潜移默化的接受了科学知识的熏陶。

2.2 科普剧的严谨性

所有的科普剧创作都要取材于真实的科学知识。科普剧的表演形式可以活泼多样, 但它的科学知识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准确。不能刻意把游戏和娱乐当成科普剧的主打, 忽略科学知识的含量, 否则就会误认子弟。

2.3 科普剧的互动性

科普剧的互动是表演者与少儿观众的互动, 或是通过两者之间的问答, 或是将少儿观众引进科普剧的剧情中进行奇妙的科学实验、比赛、游戏甚至舞蹈等等。从而增加孩子们对科普剧的兴趣。

2.4 科普剧的流动性

科普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 由于科普剧舞台搭建方便, 表演道具容易携带的特点, 完全可以做到科普剧流动演示。通过建立“流动科技馆”、科技大篷车等项目, 令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同样观看到形式多样的科普表演。这样的建设不仅能节约成本, 而且可以资源共享、合理利用, 不会导致由于贫富不均造成的城乡差别、科普资源分配不公平等。

2.5 科普剧的多样性

科普剧的创作具有多样性, 既可以是对一个故事的演绎, 也可以是不同实验的串联;既可以是关于一类学科的系统编排也可以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架构。在严谨科学知识的前提下, 融入幽默的语言, 恰如其分的配乐, 新奇的光电效果等元素, 从而天马行空, 引人入胜。

3 我国科普剧的类型

我国科普剧的类型从创作角度出发, 可以分为学校学生自创以及专业团队研发创作两种类型。

3.1 学校师生自创

科普剧在学校中的推广大约是在2005年后开始的, 当时推广科普剧的小学全国只有很少的几所。推广至今, 科普剧在全国小学中开始有影响的全面辐射。在学校中推广的科普剧说到底也很简单明了, 就是把有趣的科普知识编成节目来演, 但是它不像一般的歌舞剧目, 它是有剧情的。也就是说根据科学知识编成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都是由同学们, 爸爸妈妈, 或者老师一起来扮演, 特别轻松快乐有趣。这种科普剧相对来说创作简单, 实验为辅, 表现形式为主, 其最大的好处是让孩子在学校里快乐的学习科普知识, 通过排练科普剧, 能够锻炼孩子们很多方面的能力, 比如团队合作能力, 动手能力等。目前关于此类科普剧创作和推广, 比较著名的人士有儿童文学作家, 科普演讲家, 社会活动家, 《小爱迪生》杂志主编赵明, 担任《小爱迪生》杂志主编后,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快乐地爱上科学, 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她把深奥而有趣的科学知识创编成令孩子们着迷的科普剧。深受全国师生和家长的喜爱。

3.2 专业团队研发创作

在专业科普场馆推广的科普剧相对于在学校推广的科普剧来说, 形式更加多样, 对剧本创作的要求也更高, 需要一支科普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及后备专家团队, 为此类科普剧的研发如表演人员的培训, 科普表演道具的制作, 配乐效果及光电效果的制作等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化服务。此类科普剧面向的科普受众更加的广泛, 并在很好的完成科学知识普及的同时, 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目前关于此类科普剧创作和研发, 国内比较著名的有北京龙门少儿教育研究所。其研发的《疯狂科学秀》《挑战惊奇》等科普剧目已经先后被中国科技馆, 江苏科技馆, 安徽科技馆等专业科普场馆购买并演出, 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的科普剧研发打好基础, 也为科技馆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科普剧是我国现阶段少儿科普教育的新思路

我国现阶段的少儿科普教育工作应当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少儿科学素养, 开发少儿科学创造力等问题展开。良好的科普知识结构应该是各学科知识都较发达和全面。科普知识结构失衡, 总体的科学能力的培养就会受到影响。科普剧正是基于此要求应运而生, 它结合当前国内国外关于少儿科普发展的诸多新理念, 特别结合中国少年儿童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 针对中国少儿科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剧目设计与开发, 在形式上采用了易于少儿接受和理解的剧情故事和科学实验游戏, 让少儿在学习科普知识中娱乐自己, 开阔自己的科学视野, 增长知识, 提高科学素养, 以期让少年儿童的智力水平能够得到锻炼和发展。

综上所述, 当孩子们度过学语时期, 进入到需要学习大量文化科学知识的少儿时期, 他们迫切需要一个适合其年龄认知段的科教方式, 而科普剧是为少年儿童量身定做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少儿学习的新的科教方式, 即而成为我国现阶段少儿科普教育的新思路。

摘要:传统的灌输式科普教育理念不能适应当今的科普教育发展, 科普剧为我国的少儿科学普及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科普剧产生的条件及特点出发分析, 归纳出目前科普剧发展的类型, 从而指出科普剧是我国现阶段少儿科普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科学互动表演剧,儿童科普教育

参考文献

[1] 孙振珠.中国儿童科学益智游戏[M].湖北少儿出版社.

[2] (日) 大泽幸子.趣味科学馆[M].科学出版社.

[3] 赵明.快乐科普剧[M].北京少儿出版社.

科普文章范文第2篇

  [摘 要 ] 应急科普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科普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大局。该文从体系建设、资源供给、传播方式和科普效果四个方面入手,总结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应急科普工作取得的进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应急科普法规、加大应急科普投入、创新应急科普形式等建议。

  [关键词 ] 应急科普 科学传播 现状

  [

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成立。这是我国应急管理事业一个新的里程碑,也对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应急科普作为应急管理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對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那么我国现今的应急科普发展如何?本文立足于应急科普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应急科普发展提供参考,从而为应急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应急科普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观点。刘彦君认为,应急科普既包括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进行的应急科普工作,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化应急知识宣传工作 [1 ]。杨家英和王明指出,[HJ3.45mm]应急科普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一方面是针对已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进行的各种应急性科普服务,另一方面是针对容易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开展的常规性预防科普教育 [2 ]。张英从灾前应急知识的科普、突发事件应对时段的科普、灾后安全与减灾的科普这几个层次来理解应急科普的内涵 [3 ]。刘倩分别从公众需求、应急最终目的和政府这三个角度来解读应急科普 [4 ]。虽然各个学者说法不一,但其中都蕴含一个核心要义,即对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本文认为,应急科普就是将关于突发性事件的事发前预防、事发时应对、事发后处置和恢复等方面的安全科学知识通过宣传教育向社会公众普及,以提高公众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我国应急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

经过不断的努力,我国应急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体系建设、资源供给、传播方式、科普效果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体系建设方面,我国的应急科普组织体系初步建立完善。目前我国的应急科普工作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如自然资源、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部门)依托日常工作进行常规性开展。各部门纷纷出台了有关应急科普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和法规。2017年,科技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制定的《“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特别强调了国家应急科普的创新文化和能力建设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科普工作的多元化投入、常态化发展,结合重大热点应急事件,组织媒体与相关专家共同解读该领域应急科普知识,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另一部分则由科协组织开展,最为突出的是在搭建传播平台、聚集科普资源等方面,科协系统以应急科普常态化为核心理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资源供给方面,我国应急科普人员队伍持续扩大,科普经费投入稳定提高。据相关统计,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312人从事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另外还有专家团队26个,团队人数473人,培训的学员人数约60万人次。全国用于防震减灾科普的资金投入共计约12266万元,其中中国地震局用于支持各省局、直属单位的经费达4863万元 [5 ]。根据《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我国气象科普队伍持续壮大,初步形成了由专兼职人员组成,包括专家和志愿者在内的气象科普人才队伍。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气象科普活动成为常态,年均参与专家1万余人,受众约300万人次。同时,我国各类应急科普场地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事件相关的科普场地数量逐渐增多。2004年,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总数不到20家,至2019年,数量已上升至142家;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总数从2008年的不到100家,发展为2018年的350家;2004年,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仅有29家,但到2011年,总数已达到260家 [6 ]。

在传播方式上,依靠多种科普载体,应急科普形式逐渐丰富。各地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逐步增加,例如 “防灾减灾日”“科普活动周”等。2020年10月1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森林消防支队在景区宣讲活动中通过印制防火宣传手提袋、制作印有应急科普知识的矿泉水瓶、在旅游景区大屏播放科普视频等多种方式传播应急救援知识。大众传媒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成为应急科普的重要载体。同时,主流专业媒体也是应急科普工作的阵地之一,权威的应急管理类期刊 《中国应急管理》《中国应急救援》《中国减灾》等也为应急科普工作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科普效果方面,我国在应急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类应急科普活动的开展吸引了不同人群的广泛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20年10月29日,由江苏省应急管理厅等相关单位举办的“2020年江苏省安全应急科普有奖知识竞答”活动共吸引了全国超207万人次参与,反响热烈,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和相关从业人员避险和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实现了“以赛促学”的目标,也为“学以致用”奠定了扎实基础,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也能得到快速解读,良好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公众对重大应急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保护。

 三、存在的问题

 (一)应急科普体系不完善,机制不健全

虽然近年来应急科普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应急管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方法,也没有相应的业务流程保障,仅《突发事件应对法》涉及应急科普知识,有关宣传教育的内容少之又少。应急科普体系建设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导致应急科普实践缺乏可操作性和规范化的运作模式,特别是在基层单位,由于缺乏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只能靠经验来组织应急科普工作。

 (二)应急科普资源供给不足,人才匮乏

2018年,我国人均科普经费4.45元,平均每95万人拥有1个科普场馆。而要想跟紧发达国家的脚步,人均年科普经费就要超过10元,达到平均每60万人拥有1个科普场馆。虽然各类应急科普场馆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难以满足庞大的公众需求。应急科普属于公共服务范畴,主要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如聘请科研专家开展讲座、购买媒体宣传版面等。一般来说,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比较有限,而且应急科普工作的投入见效缓慢,又不参与政府的绩效评估考核,导致大多数地方政府更愿意将资金放到别处投资,对应急科普工作的支持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政府对应急科普的资金投入少,导致应急管理系统的专职科普人员可能无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障,科普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受挫。

 (三)应急科普远离公众,宣传教育成效有限

根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从2010年的3.27%提升至2015年的6.20%,2018年进一步达到8.47%。但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应急科普本身来看,应急科普知识通常是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科学性、技术性强,这对科普知识的宣传来说是一项考验。目前部分应急科普内容滞后,与飞速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脱轨,价值不高;有的科普形式缺乏创新、枯燥乏味,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此外,还有一些科学解释缺乏专家的支持,使得权威来源与专家难以对接,伪科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应急科普知识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以上情况都导致應急科普工作远离公众,产生距离感,不利于应急科普工作的开展。

 四、对策建议

 (一)完善应急科普法规,研究制定应急科普政策

当前我国应急科普工作迫切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政策支持。依照相应的法律条款,明确应急科普的工作主体,界定各部门法定职责和权力范围,使各部门明确分工,提高效率,形成合力。同时细化应急科普工作业务流程,做到条理清楚、有章可循。探索建立应急科普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部门应急科普工作定期实施绩效评估,推动应急科普工作不断改善,持续进步。此外,给予应急科普工作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以提高各部门参与应急没能更好地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大应急科普投入

政府可以吸纳社会资本,设立应急科普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应急科普工作。联合企业和社会组织打造一批应急科普示范基地,增加应急科普领域公共服务的供给。开发线上线下多渠道应急科普平台,充分挖掘应急科普资源。

 (三)加强应急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应急科普人才队伍,建立应急科普专家库,通过给予一定的福利待遇,吸引应急科普相关领域专家加入。构建应急科普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奖励、职称评定、社会宣传等方式,对在应急科普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相应奖励,提高他们的应急科普积极性。

 (四)创新应急科普形式,探索应急科普宣教新路径

依托互联网优势,打造线上综合性应急科普平台,打破时间、距离限制,整合多方应急科普资源,为公众接受应急科普宣传教育提供最大化便利。通过平台线上直播和设置“专家问答”环节,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政府联合相关企业,开发应急科普动漫或应急科普小游戏,将晦涩难懂的应急科普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易于接受理解的常识,使公众在体会到游戏乐趣的同时,又能学到应急科普知识,并且不易遗忘。由此形成“互联网+”应急科普新模式。

 五、结束语

应急科普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迈入新时代,更需要我们通过创新实践,完善国家应急科普工作体系及运营机制,及时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给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警示我们应急科普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刻不容缓,要尽早、切实发挥应急科普的重要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彦君,赵芳,董晓晴,等.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科普机制研究 [J ].科普研究,2014,9(2):39-46.

 [2 ]杨家英,王明.我国应急科普工作体系建设初探——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普实践的思考 [J ].科普研究,2020,15(1):32-40,105-106.

 [3 ]张英.提升基层能力,筑牢人民防线——应急科普机制亟待完善 [J ].生命与灾害,2020(5):8-9.

 [4 ]刘倩.浅析国内应急科普现状 [J ].现代职业安全,2020(2):32-33.

 [5 ]周琳.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8):146-147.

 [6 ]杨家英,赵菡,郑念.中国应急科普场地发展分析 [J ].中国高新科技,2020(6):11-14.

 [7 ]孙玉.应急科普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J ].人民论坛,2020(15):210-211.

 [8 ]王英俭,陈套,贺晓航.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影响因素与对策实证研究 [J ].科普研究,2019(4):7-15,51,112.

科普文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普;科技资源;科普化

科普即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普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我国科普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一、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现状

从我国目前科普事业发展现状来看,首先,我国政府对科普工作支持力度较大,科普政策资源很好,近年来出台了大量与科普事业相关的政策措施。步入新世纪,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其次,科普队伍有所发展,科普经费投入有所增加。我国科普人员近年来持续增长,2008年达到176万余人,比2006年增加8.5%;科普场馆建设得到广泛重视,2008年全国共有500平方米以上的科普场馆1098个,比2006年增长了27.8%。全社会科普经费投入2008年达64.84亿元,比2006年增长38.5%。

科普事业发展良好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即:科普工作人员虽有所增多但数量有限且素质不高,科普创作人员缺乏;科普财力资源状况明显好转,但总体还很匮乏,科普经费仍然不足,而且地区之间差别很大,发展很不平衡,从2009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的总数看,科普经费投入仍呈现出不均衡发展,排名前5位的仍然是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其资金额共计45.18亿元,占全国总数的51.86%,而科普经费筹集额较少的5个省份(宁夏、吉林、甘肃、西藏、青海)的经费总额只有2.04亿元,仅占全国总数的2.34%。科普基础设施总体薄弱,人均科普经费较少,2009年我国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额87.12亿元,人均科普专项经费2.10元,比2008年人均增加0.26元。科普经费融资渠道较少,主要经费来源仍是靠政府投资,虽然近年来科普组织发展较快,但仍不健全且发展不平衡。

综上所述,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是软环境较好,硬件环境较差,国家对于科普发展的政策支持明显,如何有效开展科普工作,切实提升我国科普实力则是我国科普工作人员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科技资源科普化分析

科技资源科普化是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是在不改变科技资源本身功能前提下,从功能外延上对科技资源进行扩展,是发掘科普资源,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让科技成果为更多的社会民众所了解、提升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我国努力增强科普能力,对于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必要性

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建国后国家对科学研究十分重视,几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科技资源,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科技成果,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122.2万件,同比增长25.1%,2010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9.1万件,同比增长24.1%。这些科技成果正是丰富的原始科普资源,但科技成果的知识性专业性太强,一般只有具备本专业背景的人才能够理解使用,对于普通社会民众而言不具备通俗易懂性,如不对这类原始科技资源进行处理,一般民众很难对这些科技成果中包含的知识进行吸收、理解甚至运用,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再加工,将科技成果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向公众传播,使公众能理解科学知识、领会科学精神,而这种对于科技资源进行加工并使之易于被公众所理解的过程就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过程。由此可见,科技资源科普化是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的桥梁,是高效开发科普资源、提升科普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科技资源科普化的障碍

虽然我国科技资源丰富,然而,在现实科普工作中,科技资源却不能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科普资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我国科学研究和科普之间存在着断层现象,很多科学研究中得出的科研成果不能顺畅转化为科普资源。部分原因是由科学研究的保密性决定的,而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了解本领域的知识且始终站在科学前沿的科学家能否将深奥的科学知识用浅显的语言向公众传达。

其次,从人员和经费投入上看,总体上我国仍然缺乏,2009年全国有科普人员180.84万人,其中科普专职人员23.42万人,科普兼职人员157.42万人,每万人口仅拥有科普人员13.55人;在资金投入上,科普工作仍然以政府为主,民间资本对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大。

此外,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活动人员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对科普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参与科普工作的科技人员缺少系统专业的培训。

三、加强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思考和建议

加快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提高我国科普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为有效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搭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

“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提出的四大基础工程之一,是加快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搭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发科普资源。国家可以鼓励地方政府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整合科普资源,使科普资源能够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使民众切实感受到科学知识带来的变化。如:上海宝山区在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上做出一些有益尝试。宝山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自2009年启动以来,经过两期的建设,已形成市区科普资源共享、科普资源实时配送、电子屏远程控制管理三大特色,拥有信息资源共享、集约资源管理、科普课程管理、科普电子地图、电子台帐管理、科普宣传品流通六大主要功能。广大市民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了解科技信息,提高科学素养。

(二)国家科技项目及科研场所的科普化

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科普工作是《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要注重科普资源的开发,并进行科技成果向广大公众传播与扩散等相关科普活动。可从国家科技项目层面上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须兼顾科普工作,在重大科研项目或政府资助力度较大的项目经费中划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与项目相关科技成果的科学普及工作,或从中提取一部分经费,由科普管理部门、科技团体,或由项目实施单位和科学家,开展科普活动。按涉密级别对国家一些科研场所分类,定期向公众开放,对保密级的国家科研场所,要依照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定来管理,对非保密级的国家科研场所,要在有关部门指导的前提下制订具体的规章制度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公众开放、进行科学普及活动,还可采取一些方法让公众了解科研项目和科研场所,如:将一些科研基地科学重大事迹通过记录片或图文的形式搬上电视电影屏幕、互联网、手机等。

(三)加强科普人力资源开发及培养

《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完善科普奖励政策和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在科普人力资源开发上,可将科普工作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引导更多科研工作者投身到科普工作当中。长期以来,科研工作者都是将注意力放在科研工作中,因为这关系到职称评定等问题,如将科普工作纳入到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当中,对在科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相应的奖励或在职称评定中认可科普工作的成绩,吸引更多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在职科普人员培训工作上,应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科普工作者的科普培训经费,鼓励培训机构加大对于科普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提升科普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高科普工作效果,如:定期对科普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参加一些科普类的讲座交流活动,并对科普工作人员在科普工作中的业绩进行定量评定。专兼职结合,建设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

科普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在科普工作中,将科技资源同科普资源合理结合,通过多种手段高效地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为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李美景(1984— ),男,汉,安徽合肥,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与绩效评估。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任福君.新中国科普政策的简要回顾[N].大众科技报.2008,12,16.

[3]任福君.关于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思考[J].科普研究.2009,3:60-65.

[4]黄丹斌,姚小明.共建共享科普理论在创新科普基地的实践应用[J].科协论坛.2010,8:14-17.

科普文章范文第4篇

1 农业科普期刊衰落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农业科普期刊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走致富路的热潮。农业科普期刊顺应时代而生,受到农民读者的热捧,各家期刊的发行量在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成为农业类期刊中一朵耀眼的奇葩。90年代中后期,农业科普期刊开始走向低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业收益低下,导致农民减少对科技知识的投入 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变化与农业生产结构滞后,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开始下降。1996-2000年,农民收入的增幅由9.60%降至2.10%。据当时一项调查显示:667m2田一年种两季水稻,可产稻谷700kg,按当时市场平均价格1.50元/kg计算,产值为1050元。而每667m2需要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耕牛等投入约400元。在不计算抗旱、劳力工资等成本的情况下,每667m21年收入仅有650元左右。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农民“有田不愿种”,抛荒、撂荒土地现象严重。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问题,连续几年的中央l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生产,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使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回升。但由于农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农业比较效益长期低于其他行业,农民难以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增量效益时,采用高新科技改变农业单位产量的办法自然变得毫无意义,由此也就失去了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浓厚兴趣。

1.2 农村知识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科普期刊读者流失 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大量有知识的青年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据我省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0-2004年我省外出打工农民分别为152,22万人、153,45万人、185.43万人、212.08万人、213.16万人,外出打工农民人数每年净增15.23万人,年平均增速为8.78%。从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看:18~4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群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主体。18岁以下的占4.18%,18~30岁的占38.49%,30-40岁的占38.29%,40~50岁的占14.48%;男性是劳动力流动市场中的主力,占转移农村劳动力的74.21%,女性只占25.79%。2003年我省出外打工的农民文盲及半文盲只占4.56%,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64.24%,高中及以上占31.20%。

18~4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群是农村从事劳动生产的主力军,也是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更是农业科普期刊的现实或潜在读者。他们进城务工,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使承担现代农业建设的重任交给了留守农村的妇女、儿童、老人(俗称“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成为从事农业劳动的主要力量。他们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偏大,学习、接受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相对较弱,大量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无法推广,直接影响了现代农业建设。同时,青年读者群的流失使农业科普期刊的发行量萎缩,农业科普期刊走向下坡路。

1.3农民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读者群进一步分化 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金农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实施,使电视、电话、电脑在广大农村得到了广泛普及,农民通过上农业信息网,拨打“12316”为农服务热线等渠道,可直接获得新鲜准确的农业科技与市场信息。农民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拓宽,将农村科技信息市场进一步分化,一大部分以前依赖订阅农业科普期刊的读者被分流。

2 农业科普期刊衰落的表现形式

农业科普期刊经营普遍存在不景气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2.1 更名转型 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一部分农业科普期刊缩短刊次,增加出版周期,走一刊多版的发展思路,出版窄众化刊物,通过多种经营来维持期刊的正常运行。如《北京农业》由原来的月刊变成了旬刊,上旬为农业实用技术版,中旬为种业动态版,下旬为学术论文版;《农业知识》变月刊为周刊,出版了致富与农资版、瓜菜版、科学养殖版、科技与三农版;《山西农业》也将原来的月刊改为旬刊,出版了致富科技版、畜牧兽医版、村委主任版刊物。一部分刊物更改刊名,开拓新的市场。如:《农牧产品开发》变成了《中国乳业》,《河北农村金融》变成了《农村万事指南》,《农村研究》变成了《现代乡镇》,《北京农业科学》变成了《农业新技术》,《贵州农学院学报》变成了《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等。还有一部分期刊改变办刊宗旨。原先是技术期刊,现在变成了学术期刊;原先是科普期刊,现在变成了技术期刊;通过收版面费,维持杂志的简单发展。如贵州出版的《农技服务》已由科普期刊转为技术期刊;我们主办的《农业科技与信息》也由科普期刊转型为技术期刊,成为出版种植养殖版和林业水利版的半月刊杂志。

2.2 刊物质量难以提高 农业科普期刊目前普遍存在内容老化、定位不清晰、针对性不强、缺少创新的问题,各期刊栏目设置雷同,排版设计相似,千面一孔。其原因是现在编辑人员很少深入农村,对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发展、不断调整的农业产业结构了解甚少,对农民在市场竞争中需求变化缺乏观察,整天在办公桌、电脑上想象着农民的需求,闭门造车。另外,体制原因、从业人员素质等问题导致缺乏创新动力,相互争夺稿源,出版的刊物脱离农村生产的实际需要。

2.3 缺乏高质量的稿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高质量的稿件,就没有高质量的文章。轻视科普期刊现象在任何时期的单位及人们的思想中都普遍存在,总认为它属于“小儿科”,难登大雅之堂。现在这一现象更愈演愈烈。现在的各级科研、推广单位的职工晋升职称、业务考核都需要论文,如果一个业务能力很强的人员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科研上,撰写科研论文,那么在单位里加薪、晋职就较为容易。如果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科普创作上,尽管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劳

动,也会被人看轻,认为是“小儿科”,不屑一顾。这就造成了人们对科普创作普遍缺乏原动力。另外,科普文章往往稿酬偏低,而且不能作为评职、晋级的依据,许多专家学者以及科技人员不愿进行费时、费力、收益少的科普创作。

3 农业科普期刊发展的深层思考

农民的科技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各级农技部门推广普及和农民自学掌握。农业科普期刊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自学农业科技知识的首选材料。尽管纸质媒体在当今传播载体、发布渠道高度发达的趋势下已显落伍,但由于都市、机关类报刊无暇顾及农村,电视、广播宣传“三农”的针对性不强,互联网在农村还是镜花水月,导致许多农村成为“信息孤岛”,党和政府的政策到达不了农村社区,实用的农业技术、信息到达不了农民手中,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受到掣肘。这也就为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何办好农业科普期刊,笔者通过多年的办刊实践,对此问题有几点深层思考:

思考一:应加大农村教育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

由于农业属于弱质产业,使农业期刊先天受到影响,办农业科普刊物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投入,仅依靠市场来解决生存问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农业科普期刊在上世纪80年代大放异彩的主要原因除各级政府重视、各刊社发行网络健全外,政府为广大农民订阅杂志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财政包干体制的实施,减轻农民负担呼声日益高涨,各级政府大幅削减了为农民订阅的报刊,以至于完全取消农业科普杂志的征订。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们已进入了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时期,具备了加大农村教育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应当积极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方力量,加大对农村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农业科普期刊以其具有出版周期短、报道深入、信息量大、阅读便利、携带方便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很好地承担发布信息,提供服务,引导舆论的功能,弥补农民在生产中需要缺乏指导的不足。建议国家将农业科普期刊列入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范畴加以专项扶持,使其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如同各级政府提供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对农业龙头企业予以扶持,是为了激励企业发挥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小农进人大市场以帮助农民增收一样。如果国家在上述方面扶持农业科普期刊,最终受益的也将是农民,因为农业科普期刊受到扶持后,必然会争取扩大市场份额,而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不外乎是增加刊物出版频次、降低期刊售价和提供农民针对性更强、喜闻乐见的内容等,这些都将让农民受益。

思考二:研究农民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办刊思路

农民是生产经营的决策者,也是农业科技与信息使用的主体。目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虽然也应用新技术,但受到文化素质、传统农业意识的影响,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识不足,接受能力差,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普及推广。所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科普期刊必须牢记树立以农民为中心,以满足农民需求为目的办刊思想,为农民提供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让他们充分地掌握市场动态和农业新技术,应对市场的变化。

以我们《农业科技与信息》为例,《农业科技与信息》是甘肃省农牧厅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普期刊,以“选编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农业科技精华,突出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引导农民富裕”为宗旨,创办至今已24年,为我省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素质的提高作出了一定贡献,发行量在我省科技类刊物中名列前茅。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农业产业化不断升级,农民的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社会层级的“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读者因地域不同、年龄不同、从事的种养类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程度不而形成了不同的群体。我刊这种综合性的刊物已远远不适应农业发展和农民对科技期刊的需求,导致刊物发行逐渐萎缩。期刊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是要向读者提高更加精准的“专业化”和“碎片化”服务。为了杂志的生存发展,通过对市场研究,我们及时调整了办刊思路,将刊物的读者对象由原来的农民改为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农业产业化企业,由月刊改为半月刊,缩短出版周期,刊物定位明确,上半期为种植养殖版,下半期为林业水利版,成为广大科技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学术思想交流的园地,刊物由此起死回生。

思考三:提高刊物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农业科普期刊要想在激烈的农村报刊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转变旧的办刊观念,拓宽新的办刊视角,提高刊物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期刊所独自具有的特质,这个特质能使它跳出于众多期刊之上,成为读者的钟爱,读者的首选。我国著名的出版家邹韬奋说过:“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期刊要获取市场份额,即订阅量、转载率、引文率、点击率等等的多寡,取决于以期刊个性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在农业科普期刊的编辑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加工稿件的过程中要反复推敲,使文章做到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记得一位农民朋友曾说过一句十分精彩的话:“不要告诉我为什么,只要告诉我怎么做。”它准确地反映了农民读者的心声。

提高期刊质量应抓住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重视栏目内容的策划,栏目的设计要有独创性、连续性,贴近读者,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从选题到内容质量上力求报道成果具有普遍较高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期刊才有较高的影响力。通过培育特色栏目,扩大稿源范围,吸收外围优秀稿件,提高期刊对来稿的选择水准,增加优秀文章的刊登比例。其次缩短出版周期,加快信息传递;再次严把审稿关、文字关、校对关,确保科技文章的科学性、准确性,要严格把好刊物出版发行中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期刊权威度。最后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重视期刊的外形设计、装帧、排版、印刷,应从内到外把关,努力做到版式美观大方、标题醒目、字体多变、版面合理、装帧精美,给读者在阅读时带来舒适和愉快,满足读者多方面的审美心理和愿望。

思考四:创新办刊思路,走跨媒介合作的发展方向

当前,数字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力很大,纸质媒体数字化已经是发展趋势。要想创新办刊思路,必须走跨媒介合作的发展路子。农业科普期刊可以借助数字媒体的聚合力量,发展网络版、手机版,实现跨媒介合作,扩大杂志的影响力,在优势互补中将自己做大、做强,提高期刊的竞争力和水平。网络平台的特色价值之一就在于“长线”和“拓展”,几乎每个网络平台内部都有一支专业的团队在打理技术市场、读者市场和资金市场以及传统期刊力所不及的海外发行市场。

思考五:创新经营体制,增强杂志的竞争能力

农业科普期刊衰落除了有市场因素外,体制性因素占有很大比例。要创新体制,搞活经营,建立激励机制。如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在出版界叫做出版人制,也就是承包制。确定出版人及一个核心团队,全权负责刊物的投资、策划、实施、广告、发行等工作。

通过目标的设置有效地影响编辑的行为,支配编辑的行动,激发编辑潜在的体力、智力、技能,提高编辑对期刊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贡献率;使编辑获得成就感,同时进一步刺激编辑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愿望。且成功实现目标的编辑还会倾向于未来设置更新、更高的目标;激发编辑之间的竞争心理,通过编辑部内形成的良性竞争,使编辑发现自身不足,进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编辑分工明确的目的,也就很自然地杜绝了编辑之间工作相互依赖,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

科普文章范文第5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以来,

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以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的责任,发挥本部门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一、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科普法》。自《科普法》颁布后,我局认真组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公司、新华书店、剧团等部门正副职领导进行学习,并以部门为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普法》的精神实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明确《科普示》规定的社会责任和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运用标语、横额、橱窗宣传专栏、新书介绍、放映映前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科普法》,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二、贯彻实施《科普法》,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科普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局作为文化管理部门,积极组织开展科普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自2004年以来,在国家和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筹建了21个点,安装了接收、传递信息和电子计算机等共享工程配套仪器,努力传播先进文化信息资源,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发展生产的科技信息需要。特别是图书馆,多渠道筹集资金26万元建设了电子阅览室,安装电脑80台,内存电子书籍50万册,可容纳80名读者同时上机阅览文化科技信息,自接收传播开放后,平均日接待100多人,年均接待读者38000多人次,为科技兴农,帮助农民致富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信息平台。二是发挥部门优势,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我局近年来,根据上级的要求,每年组织2至3次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新华书店、图书馆专辑农业生产的科技信息资料及相关书籍送到农民手上,为农民致富,发展生产提供科普知识资源。电影公司立足实际,服务“三农”,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仅2005年城乡放映7762场,其中农村电影6743场,教育观众达313.9万人次。利用电影放映科技短片,宣传科普知识,特别是放映《元眼丰产栽培技术》、《无籽西瓜栽培技术》、《柑桔果实优良栽培技术》等科教片。同时还放映《人口与计生》、《交通安全》、《防火防范》等科教影片,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利用送戏下乡演出的机会,通过小品、表演唱等形式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接受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四是充分利用场、馆等文化场所举办科普教育活动。去年县图书馆与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联手,网上展现有关恐龙化石、古生物化石、海洋生物标本和蝴蝶标本展品,让广大青少年饱览数百种珍稀标本。县博物馆今年四月份,利用新馆陈列海洋生物标本,20000多学生真实地感受海底生物世界。

三、实施教科兴国战略,坚持开展科普活动。近几年来,我局在贯彻实施《科普法》,开展科普活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今后继续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授受、参与的方式,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积极传播科学思想,推介科学技术知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科普文章范文第6篇

2、小溪塔街道办事处创建全国科普师范街道实施方案

3、小溪塔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小溪塔街道2007年科普工作要点的通知》

4、冯家湾社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街道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5、冯家湾社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街道志愿者名单》

6、冯家湾社区科技服务团名单

7、冯家湾社区创科普聘请区疾控中心黄医生授课资料

8、社区科普学校及田间培训居、组干部,部分居民资料

9、科普学校、科普活动室照片

10、科普知识宣传黑板报照片

创建全国科普资料

上一篇:学习雷锋标语范文下一篇:社区治理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