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张望范文

2023-09-18

天堂的张望范文第1篇

初夏爱托着腮望着一处发呆,若有雨点儿敲窗,会兀自脸红;初夏也爱把脸埋进膝盖里,却不时偷偷笑起来。

初夏藏起了风筝,爱骑上单车去郊外看绿景拾落瓣;初夏看的书是言情的,某个段落会被重重地画下波浪线。

初夏在叶子底下藏枚青杏或青桃,在所有仰望的眼神中总有自己心仪的。殊不知,小小的樱桃们早在静默中赢得了某颗尘心。

小河里的初夏给绿藻挽起了发髻,给小鱼儿以温情关注,给两侧的树木映出滢澈的倒影,给近旁的草给予青睐。。

月光中的初夏已有了份份深情守望,上弦月里含块方糖,下弦月里品着蛋糕,抿唇的笑意甜甜又软软。

五月中的初夏最是妖娆最是妩媚,周末的棉布长裙舞动出刚刚好的年龄,有恰到好处的情义有恰如其分的心情表达。

阳光下的初夏怀抱着一个崇高的梦想,为未来争得崭新的世界,为日子绣上多色的花样,或缀上随风飘的流苏。

窗前的初夏,慢慢嚼着口香糖,翻了几页书后,在纸上随意写了几句话,这几句话如一小簇花束,飘散出悠悠的墨香。

初夏喜欢坐在黄昏的紫藤架下,故作小资之态;初夏喜欢把小雨下得似有若无,怕扰了天地间的静。

初夏喜欢打开清晨的文档,给今天敲下好标题;初夏喜欢挨着草垛,看拔节的麦田;初夏爱坐在草地上,听原野的声音。

初夏读的书是诗经,赏的画是八大山人的,背的诗是卞之琳的《断章》,描的字贴是王曦之的《兰亭序》。

初夏爱听班得瑞的曲子,流行歌里爱听《粉红色的回忆》,民族器乐听的是《喜洋洋》,爱唱的情歌是《幸福的两个人》。

我在初夏的湖边洗手,会洗来十指含香;我在初夏的纸边执笔,会写出今天暗涌的心思和昨天未消的欣喜。

我在初夏的堰边,按种豇豆绿豆和红豆;我在初夏的盘子里,调一份小葱伴豆腐,还有一盘西红柿炒鸡蛋。

我和初夏面面相对,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互不侵犯彼此的精神领土,遇事商榷无事就各自上网冲浪。

天堂的张望范文第2篇

文综组胡斌

很久前就听过这部影片的另一个名字,朴实又简单——《小鞋子》;看过这部影片的那张别致的海报,湛蓝的天空,漂游的金鱼,手拉手的两个孩子的背影。让我想起了一个词:简约主义。对,简单的,脉脉的,但可能是直指人心的感动。再没有看之前,这部影片给我了这样的第一印象。

之前很少接触伊朗的电影,换句话说习惯了好莱坞的光影斑驳的我,似乎对这种“草根文化”有点淡然了。但是,“天堂里的孩子们”拯救了我的默然,呼唤出了隐藏在我心底很长时间的那份性灵。

一双已经破的不堪入目的粉红色的小鞋子,在一双粗糙的手中,一针一线的缝补着。开头的这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却给人以压迫的冗长。当鞋匠把缝好的鞋子递给那个叫阿里的小男孩后,我知道了原委:他替妹妹来补那双破旧的已经补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小鞋子,原因,显而易见:贫困的家庭,生病的母亲,只有父亲的微薄的工资支撑着这个看似破败的家庭。当导演把这些情节都娓娓道来的时候,我的心头涌上了一丝担心,看过太多这样的情节,这样雷同的故事,并不是我缺乏同情。只是这样普通的故事,稍微脱轨便会落入俗套,陷入单纯赚人眼泪的表象漩涡,直到让人麻木。

但是,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让我完全打消了顾虑。不,应该说让我完全陷入了故事当中,没有一点闲暇去考虑别的事情。

阿里在帮大人买菜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那双鞋。他妹妹唯一的鞋子,被捡垃圾的人“收入囊中”。他不敢告诉爸爸,开始我以为是害怕挨打,他也是这样告诫妹妹的:千万不能告诉爸爸,家里没钱给你买鞋的,他知道了你也会挨打的。到后来我才知道,阿里,一个11岁的学习优异的伊朗小男孩,不单单是害怕父亲大发雷霆,他害怕的是忧郁的母亲的眼里再添上一层困苦,他担心浮躁的父亲的头上再添一根白丝。他不想让本来就困难的家里因为他的原因再添上一丝负担。或许小小年纪的他想不到这么具体这么深远这么细腻,但当阿里看着妹妹嗔怪的表情急得已经哭出来的时候,从他天真的面庞和晶莹的泪珠里,我升华出了这一切,提炼出了小孩子的天真善良独特性灵的想法里蕴涵的最天然的特质。

为了解决只有一只鞋的难题,兄妹俩悄悄达成了一个协议,每天妹妹穿着哥哥的旧球鞋去上课。等放学后,妹妹快速飞奔回家,哥哥换了鞋子再飞奔的去上学„„

于是,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幕:兄妹俩在巷子里飞快的进行那熟悉的“交接”动作;阿里穿梭在狭窄的巷子里的瘦弱背影,气喘吁吁的在上课铃响后才无奈的踏进教室的失落神情,被校长抓到后委屈而又难过的哭泣;还有还有,妹妹追着不小心掉入河里随波游走的球鞋时的无助和急迫,她收到哥哥为了安慰她而送她的那支笔时欣喜而开朗的笑容。一个属于两个天真的孩子之间的许诺,串起来的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苦乐酸甜,苦中作乐,酸涩品甜。

导演独具匠心的设计了许多巧妙的特写镜头,他运用的镜头语言就好像一个孩子在观察外部世界那般细致新奇,让那种独特的视角真实可爱的令人击节。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妹妹在考试时的那段情节,已经下课了,她一边答着题一边偷偷望着老师手腕上的手表,这时的镜头没有给出老师的全身,而只有那种让人略感不安和焦躁的在手腕上移回,让我刹那间触到了妹妹同样焦急的心情:哥哥在等着她回去送鞋子呢,现在还又时间吗?

另一个出彩的镜头同样是描述妹妹微妙的感情。站在队伍中间,低头扫视着周围人的鞋子。导演不厌其烦的用慢慢移动的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周围那些大大小小的或者玲珑或者华贵的漂亮的鞋子,最后,镜头回到了自己的脚下,那双又大又旧的破球鞋。几乎不用在回到妹妹的表情,我已经可以尝到她内心的羡慕和无奈失落了。几乎每个人,在童年时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候吗,那份孩子的小小的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被敏感的我的记忆瞬间捕捉到了。但是真正高明的,是让我忆起这种感觉的,像个真正的孩子一样表达感情的的导演啊!开始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本片要叫作“天堂的孩子”。此前我曾看过这样一篇同样描述贫穷的文章,题目,却残酷让我不忍读出——贫穷,是一根刺痛的针。文章描述的作者的世界是灰暗的,贫苦的环境和本片相似,但基调却几乎完全不同。

直到看完影片,我才领会了天堂的含义,虽然出身贫苦,但兄妹们却依然会不时的爽朗的开怀的大笑,这是低微的物质生活不能夺走的,也是最珍贵的。他们在刷鞋子时还不忘吹起一个个五光十色的肥皂泡泡,哥哥在难得的闲暇时忘情的陪着雇主的小孩玩耍,在秋千上悠悠的晃荡,花园里在爸爸的浇灌下分外红艳的花朵,把骄阳烈日也变的柔和而温馨。真正生活在天堂的孩子们,也不过如此吧。能够如此从容乐观的面对生活的人们,肯定拥有天堂了吧!

从城里打完工后,父亲带着阿里载着胜利的欢愉缓缓的走在林阴道上,注意到他们的对话了吗?

这份工作不错,比以前的工作能赚到钱,以后每个星期日我们都出来干。过不了多久,我们就有钱了。有钱以后,我给你们买很多东西。”

“先给妹妹买双鞋,她的鞋早就破了!”

“你们想要什么就买什么!”

一直以来眉头紧缩的父亲这时候也像个孩子般欣喜。

父亲带着阿里的自行车失去控制撞到了树上。坐在旧货车的后舱里头上缠着绷带的父亲无力而迷茫的眼神让人目不忍视。毕竟,生活是现实的。

但现实,也不是灰色的同义词。哥哥报名参加了5公里的长跑比赛,因为第三名的奖品,是让他望眼欲穿的一双鞋子。当他信誓旦旦的向妹妹保证一定会拿到第三名的时候,他们脸上再次绽放了纯真的笑容,那里面包含的是希望,是信任,是孩子们的固执坚持。

没有任何的声音,除了沉重的喘息。每一次都让我的心头一悸,镜头跟随着阿里,他瘦弱的身躯他满头的汗滴他艰难的喘息,最重要的,是他心中的希望!

这个镜头如此漫长,好像有一万光年!

每次落后时,镜头开始闪回,他脑海里浮现的是妹妹无辜的眼神,自己每天跑步的辛劳,是他和妹妹订立的那个金子般珍贵的诺言。让他超越身体极限,拼了性命冲刺的仅仅是一双鞋啊!不,那里面凝聚的是妹妹的心。

看到这里我觉得心里堵的想用眼泪来释放,曾几何时我以为自己已经遗忘了这样的感觉,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精神什么所谓的浮夸的感动。仅仅是他那份纯真的坚持,就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心中的希望,不管怎么样就算累趴下也要坚持的向它靠近。这份坚持,难道只有在孩提时才那么强烈那么无畏那么不可抗拒吗?慢慢长大的我们却在长大中迷失了我们最应该坚持的东西!心痛的不能自已!

阿里用最后的力气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他的父亲,老师,记者,当所有的人都把他捧着欢呼雀跃的时候,阿里却气喘吁吁的问道:“是第三名吗?”

站在领奖台上,举着冠军的奖杯,阿里满脸的泪水,人人都以为那是胜利的激动。阿里却在表情黯淡的抽泣,抽泣的悲伤是因为他心中希望破灭,是因为违背了和妹妹的诺言啊! 还好,我看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还好,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天堂里。当父亲从商店里出来拿着两双鞋子的时候,我感到心里前所未有的满足。也许人心真的本善,即使有多残酷的经历,还是希望心中的美好实现,毕竟,这个世界的永恒不多。

还为自己的失误耿耿于怀的阿里脱下那双被他磨破的球鞋,把被磨烂的脚伸到了池塘里泡着。

这是影片最后的神来之笔,镜头再次变成了特写,而这次是在柔和的晕蓝的池水里一双小脚,柔和的音乐中,一抹亮色突然映入眼帘。一群金黄的金鱼游到了周围,在徘徊,在嬉戏,在灵动的摇摆着精致的身躯。

其实,生活的美好本不抽象,就像那忧郁的蓝色中突然跃入的一抹亮色,让人惊喜,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让人浮想联翩„„

天堂的张望范文第3篇

该片获得199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是伊朗电影史上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此片还参加了伦敦,纽约,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电影节,并囊括了11项国际大奖,亦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十大影片之一。

影片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和本片的导演——演员出身的马基德·马基迪的把握是分不开的。马基德·马基迪是伊朗第三代导演当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其影片特点非常突出,以儿童题材为主,表现伊朗的民族文化,并从底层人物的生活中发掘出苦难中的乐观精神;镜头语言写实却又不乏诗意,质朴内敛且不显做作。

但一部电影想要获得类似《小鞋子》这样的空前成功,光是导演有灵感是不够的,电影也需要相当的内涵,才能达到打动观众,弘扬文化的目的。

《小鞋子》以家境贫困的阿里在外出采买时不慎丢失了妹妹的鞋子,为了不受父母惩罚,同时不再给贫穷的家里添加不必要的负担,阿里和妹妹隐瞒此事,并穿同一双运动鞋交换上课为主线;穿插阿里帮妹妹找鞋,因为让妹妹先穿鞋上学而迟到,父亲与阿里做园丁,妹妹恰巧看见自己丢失的鞋等小故事。凸显阿里对妹妹的关怀,父亲背负家庭的责任感,阿里与妹妹对同是穷人家的女孩的同情,阿里作为长男对家庭的考虑以及兄妹俩对一双新鞋的渴望。

影片以补鞋人修补一双粉色女式旧童鞋开场,采用镜头特写的手法,将主题画面定格在唯一一双暖色调的鞋上,先入为主的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并运用联想法加深了观影者在审美过程中的联想,深刻了画面的意境。同时导演也通过这个场景开门见山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一个不富裕的家庭。

影片第二个给人以深刻印象的片段是阿里在菜店选购马铃薯的场景。导演马基德仅仅通过店主阿巴一句台词“别碰那些,你捡下面的”。就毫不夸张的表现了这个社会的现实与残酷。阿里回头望着店主,无奈又将袋子里面的马铃薯放了回去。阿里挑完马铃薯,说要赊账,我本以为店主会连地下那些小小的马铃薯也舍不得赊给他们,但是店主阿巴只是说“你们已经欠了不少钱,叫你妈妈起码先还一部分”就放过了这个孩子。现实虽然残酷,但可见,社会还保留有一丝温情和人性。

除此之外,令人感动,深有感触的片段不胜枚举,就不一一赘述了。接下来谈谈影片的结尾。

有一个长跑比赛将要进行,阿里因耻于自己脚下的破球鞋而没有报名。但跑步比赛季军能得到一双新球鞋的奖励,阿里想给妹妹这样一双新鞋,“让我参赛,我保证一定会赢,求求你,让我参赛,我可以跑第一”阿里求着体育老师,带着哭腔的声音让我心痛。

比赛开始了,这是影片的落幕,也是影片的高潮。在比赛的最后,导演马基德运用了慢镜头的手法,这也是电影中首次使用特殊手法给我们展现的画面。阿里一路狂奔,眼前闪现的是妹妹穿着破球鞋回来路上狂奔的身影,耳中回荡的是自己对妹妹的承诺。很长一段慢镜头,无声而缓慢,唯有急急的喘息声揪着观众心里的一丝期待。他是第一,却故意让两人超越了自己,身后的一个孩子将他拉倒,他站起来继续狂奔,一路追逐,恍惚中他却是第一个撞线。“我是季军吗?”没有缓过气的阿里却是问了这样一句话,他是冠军,但是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拍照的时候他依旧是一副伤心的样子,依旧是那双大大的闪现着忧郁的眼睛,我也为他心酸。

而影片的最后,父亲推车回家,车后筐里赫然有两双新鞋。阿里回到家一言不发,妹妹看了也没有说什么。阿里的鞋底已经跑烂了,脚上满是水泡,他把脚泡在天井里,红色的鲤鱼围在他的脚边轻啄着他的双脚,似乎在给与他安慰。影片在此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同时,也给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也是导演马基德最高超的一笔,电影的神奇迷幻手法。构织出童话般的画面,在奇幻的情境中表现现实。这种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手法,极富感染力,给人以特殊的审美感受,也满足了部分喜好奇异多变的审美情趣的观影者的要求。其实这是部分鱼类吞吃人体皮肤死皮的一种表现,但是艺术就是来源生活,你能把生活中的某些事情通过蒙太奇手法表现的不一样,从而带给人不同于以往的审美感受,就是艺术。

经常有人把它当作一部儿童电影来误读,让一个幼小的心灵去承受一个并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折磨,这已经不是以童趣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电影所能承受的主题了,从影片中寻回童真和善良,感受现实和质朴的人文关怀,才是影片想要为我们展示的。

和现在的某些所谓“大片”相比,《小鞋子》真是太纯洁也太优秀了,不知道为什么随着经济的发达,国产电影越来越偏离电影的轨道,暴露,色情这些内容充斥在国产电影里面。你也许看的时候觉得很爽,但是看完过后仔细一回味却发现这片子经不起推敲,不值得琢磨,典型的快餐文化。

韩国电影《黄海》我前后看了三遍,第一遍爽快,第二遍迷惑,第三遍恍然大悟。这才是真正还看得有价值的电影。同样,我认为好的影评就是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看了你的话会想看这部电影,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看了你的话会有所感悟,甚至是再看一遍。

天堂的张望范文第4篇

您们在天堂还过得好吗?

我很想您们,家里人也都在哭泣的没日没夜的想着您们!您们的女儿——也就是我的母亲。她,自从您们先后去世后,痛苦的心情使她心中埋下了一个种子——哭泣!

外婆!您现在还记得当年缺一颗门牙的小孙女?那就是我!还记得,那时您的慈祥,您的微笑,您的一切……我都记在心里。

不知不觉,您们的女儿——我的母亲!她,不知何时起。银色的发根,越来越多出现她的秀发上。看到她这样子,我好想哭!好想好想大声的哭一场!外婆、外公!不知道您们在天堂有没有看到您们的大孙子,已经结婚了,有了一个漂亮的贤惠的妻子,有一个人见人爱的外孙女。可是,我的父亲,他的病已经病的很深了!却不肯吃药,整天呆在家里,东搞西搞,还说自已没有病。连累您们的女儿,每天早早出去开档口。而我们却还在睡梦中,迟迟不肯起床。忽然,我觉得母亲,她一下子变得好老,比父亲还老。

外婆、外公!为什么?为什么?上天对母亲不公平,为什么嫁给一无所有的父亲?当年幸福的少女,如今苍白的母亲。她,从以前开始就是不幸的,整天受我们这些儿女的脾气。

外婆、外公!您们知道吗?我们五个孙儿女,都是很没出息的。考不上好的学校,为母亲增添光彩,每一天都是惹她生气!现在她处处身体都很痛,整天吃很苦的药,可还是享受不到我们儿女的福气。

外婆、外公!您们是在哭泣、悲伤吗?为什么每当家里人吵架时,都下起蒙蒙细雨。您们是在开心、笑吗?为什么当贝贝出生的时候,彩虹出现在天空上。您们是在失望、难过吗?为什么当我考得不好的成绩时,天忽然变的好黑好黑。

外婆!我好想您!好想再次看到您的笑容,好想抱着您的瘦弱的身体。好想好想看到您和我从未见到的外公,在天堂幸福的生活着。

您们现在一定看到我吧!傻傻的,爱美的,爱笑的小孙女。好像看到您们,我的亲爱的外婆外公。

天堂的张望范文第5篇

二、无法复制的彼岸;这里,就是西藏。她的宗教、民俗和大美风光总是以形形色色的样式漂浮于各种口音之上,以千千万万种姿态颠倒众生,引来无数前赴后继的朝觐和痴迷。这里,就是西藏,对于这片高原净土,以及那蓝的令人无法释怀的天空,让人无法拒绝,走一趟西藏吧,去看看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和那美丽的喇嘛庙,听听弥漫在风中的真言,洗涤自己的灵魂··········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西宁,格尔木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被誉为“天路”:

“天路”风景线———

格尔木段风景

无人区——可可西里和那美丽的藏羚羊

念青唐古拉那美丽的雪山

此峰好像叫玉珠峰,据说在高空俯瞰像一朵美丽的雪莲花。

蓝天、白云、草地(呵呵,随便选张做电脑桌面吧)

美丽的措那湖

在草原上,牦牛是帐篷,是藏靴,是运输工具,甚至是酒边的珍馐。牧民与他们相偎相依,是朋友,是亲人,更是他们精神的图腾。

那曲草原——水草肥美(在广袤的草原上聆听野性的呼唤~~~~)

傍晚时分到拉萨(拉萨站相当豪华,可惜没拍照啊)

拉萨又名“日光城”,他耸立于地球之巅,威严肃穆、辉映九穹。以布达拉宫和八廓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堆龙德庆县。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八廓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布达拉宫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明珠”,西藏的政教中心,矗立在拉萨市玛布日山上的雪域宫殿,就是整个雪域高原的灯塔,在拉萨乃至藏地的任何角落,人们虔诚叩拜合拢的手掌永远指向她。布达拉是“普陀罗”的译音,意为菩萨居住的宫殿。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红宫为历代**的灵塔殿和佛堂,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心和最高点。白宫是**喇嘛的冬宫,也曾是西藏地方政府的办公机构,总共7层。

绕布达拉宫一周,从各个角度瞻仰她的容貌 (藏族转经习俗,顺时针方向)

正前方——布宫的夜景美吧

这位大爷的转经筒好个性

布宫右侧

布宫周围的转经筒

那锯齿状的女儿墙,一级级攀升的石梯,上窄下宽的梯形宫殿,以及宫顶那组歇山顶式的金顶,都使得这座古老沉重的宫殿以一种生机勃然、翩然若飞的身姿向上挺进,去接受天堂的讯号,俯瞰众生亲吻苍穹。

布宫后面的宗角禄康公园里拍的

宗角禄康公园

布宫正后方

布宫左侧

这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宫殿,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横空出世,气贯苍穹,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位于拉萨市中心,是千年拉萨的见证和象征,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奉佛祖释迦摩尼12岁等身金像。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著名喇嘛尼玛次仁说“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大昭寺殿宇雄伟,庄严绚丽,每日被转经的人流簇拥着。大昭寺是西藏历来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所在,更被称作是“西藏的眼睛”。

蓝天白云都成了陪衬,看到他的那一瞬间,灵魂恍然失守,被其贯穿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在大昭寺,感受信仰之光穿透心扉;

大昭寺门前,总匍匐着各种谦卑的身体,身份或地位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此起彼伏的身体和喃喃的真言成为拉萨密集的心跳。

八廓街引又名八角街, 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街道以大昭寺为中心, 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的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多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

拉萨有三条经典转经线路: 第一条是环绕大昭寺主殿觉康一周,长约500米,是内环线; 第二条便是八角街,环绕大昭寺一周,全长约1000米,是中环线,藏语"八廓"即为中环的意思;第三条是林廓路,绕拉萨老城区一周,全长5000米,是外环线,藏语"林廓"即外环的意思。

八角街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朝拜者用他们独特的语言与佛祖沟通——磕长头的掌心木板撞击地面的声音,是他们对信仰虔诚的扣吻。

藏族是全民信佛的,几乎每个信徒一生至少磕长头去趟大昭寺,她们用身体丈量着自己与佛祖的距离。磕长头的每一动作都是有其含意的:双手合十,象征领受了佛的旨意和教诲;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和移至面前、移至胸前,表示心、口、意与佛和合为一。磕拜时,心发所愿,口诉祈求,这样便能实现心中的愿望。

八角街漂亮的家庭旅馆

八角街最有名的地方——玛吉阿米,“玛吉阿米”酒吧所在的黄色的小楼,相传就是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他曾在此地写下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未嫁娇娘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哲蚌寺,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是藏语,直译为“雪白的大米高高堆聚”,简译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 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

哲蚌寺的最大的宗教节日雪顿节,现已成为拉萨地区的最大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在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举办,传统的雪顿节以晒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可惜我们都没看上啊:今年雪顿节晒佛在8月6号开幕,我们7号才到;藏戏表演在**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当时不知道也没去)

玛尼石是藏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以期祛邪求福。玛尼石可组成为玛尼堆或玛尼墙,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玛尼堆有三个作用——原始路标、祈福还愿、供奉神灵。

色拉寺全称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北面3千米巨石峥嵘的色拉乌孜山脚。 “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传说山下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

色拉寺最有名的是辩经,辩经是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藏语称“村尼作巴”,意为“法相”,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

辩经为西藏三大寺佛学的最大特色,辩经者由较优秀僧人担任,其方式各寺不同,主要可分为对辩和立宗辩两种形式。

①对辩。藏语称“作朗”。辩者二人,其中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且不许反问;告一段落后再反过来,直至一人无法问出。

②立宗辩。藏语称“当贾狭”。辩者无人数限制,立宗人自立一说,待人辩驳。

在每天午后三点进行,在色拉寺建筑群的中后部专有的一个院落场地。庭院内,古树浓荫,高原阳光透过枝缝叶隙,投下金线缕缕。身穿红袍的喇嘛三三两两地来到,年龄以十几二十岁居多。相貌多明眸英眉、挺鼻抿唇,面部线条分明。他们有人席地趺坐,低目沉思。更多人在打闹:有出其不意拍一下别人秃脑袋,然后装模作样在冥想的;有将树枝或砂子放进别人衣领,再装作与其他人打闹的;有的竟拿小石子投向别人,马上一挪身缩进人堆。他们俨然一伙小学顽童。

寺钟声声,辩经开始。喇嘛两两相对,一方站立出言诘问,一方盘腿而坐,沉着应对。诘问者,先猛一击掌,紧接着挥舞佛珠,身形旋动,紧紧逼问。阳光下,红僧袍若红霞片片,在佛门清虚静穆之中,迸发出虔信、真诚、追崇的激情。他们有的得意时仰天大笑;有的似乎抓出了对方漏洞,一下收势定身,咂嘴挖苦对手;有的朝对手猛挥佛珠,珠串在对方鼻尖前一掠而过;有的一声猛喝,弓步一蹲,来个九天揽月式亮相;有的说到激越处,长吟一声,如大鹏展翅般腾身而起。

应对者,以不变应万变。任尔狂风骤雨,雷霆霹雳,依旧气定神闲,娓娓而谈,山崩于前色不变。尽显佛家任沧桑巨变,依然故我的定力。一动一静,一明一虚,显出藏地佛门玄机。短诵、长吟、低念、高唱,辩经声混成一片。

在色拉寺(包括其他藏传佛教寺院),辩经代替了我们所熟知的考试。每学完一部大论, 以及每年学期结束,喇嘛们必须参加辩经仪式,以此向老师和同学证明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 才有资格参加进一步的学习。

拉萨——日喀则

日喀则藏语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称为后藏,是历史上后藏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也是历代**的驻锡之地。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衔阿里、北靠那曲、东邻拉萨与山南,外与尼泊尔、不丹等国接壤,国境线长1753公里。全地区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西藏第二大城市,距拉萨约300公里。

日喀则主要景点有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帕拉庄园(白居寺、宗山英雄城堡在附近)—扎什伦布寺(日喀则)—**新宫—萨迦寺—绒布寺,从日喀则继续往南走,将到达美丽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羊卓雍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羊卓雍措,“羊”:上面;“卓”:牧场;“雍”:碧玉;“错”:湖。连起来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这是字面上对羊湖的解释,而羊湖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 有人这样写道:羊卓雍错,那一抹蓝色的诱惑,天空的蓝色是结晶的蓝宝石,你的蓝色却是晶莹的青瓷,最优秀的山水画家也无法绘制出如此的瑰丽之美,再高级的相机也无法定格你给我的震撼;你将自己融入到这蓝天白云高山草地中,既是局部,又是整体,当你逶迤远去,消失在雪峰和冰川背后,留下人们对你姿态的无数幻想。

可惜当时在下雨,没看到那抹诱人的蓝,但它还是那么的迷人。

卡若拉冰川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为年楚河东部源头。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晶莹幽蓝中,捎来几许凉嗖嗖的感觉。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都曾在此拍摄外景。

帕拉庄园是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全称帕觉拉康,位于江孜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班觉伦布村,因帕拉庄园此又叫班觉伦布庄园。帕拉庄园位居旧西藏十二大庄园之列,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

庄主的卧室,到处尽显奢华。墙上左边是雪豹皮,右边是金钱豹皮;左边淡蓝色的坐垫是金丝猴皮做的,右边是梅花鹿皮·····

扎什伦布寺意 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扎什伦布寺为四世之后历代**驻锡之地,可与**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塔尔寺和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

拉萨——林芝

林芝藏语是说“太阳的宝座”,就西藏其他大多数地区来讲,这的确是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林芝为西藏自治区一个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地区政府驻林芝县八一镇。林芝地区聚居着藏、汉、回、怒、门巴、珞巴、独龙、纳西等10多个民族及登人,平均海拔3100米,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去日喀则主要是参观人文景观,来林芝则是参观自然风光,主要有鲁朗风景区、南伊沟风景区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风景区——

一路走的是318国道,也是所谓的318风景线,图为尼洋河,翡翠般的绿、飞溅着洁白的浪花。清澈、翠绿、洁白,这三种视觉效果难分难辨地交融在一起,用"飞花碎玉"形容尼洋河再贴切不过了。

中流砥柱,露出水面部分有

五、六米高,有十几平米房子那么大。巨石为水流切割。相传,工布地区守护神为“贡色德姆”,此巨石是“贡色德姆”修身养性念经坐禅之处,当地藏民将其奉为灵光永驻的“守护神”。

卡定沟藏语是“天上人间 的意思”,是典型的峡谷地貌,山高沟深,奇峰异石,古树参天,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雄伟壮观,瀑布中一尊天然形成的大佛面目慈祥,在瀑布中时隐时现,天佛瀑布由此而得名。

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鲁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

珞巴族的房子。“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仅有3000人。

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崐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南迦巴瓦”在藏语中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在远古的神话里,他是众神聚会和煨桑的地方,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是天神们燃起的桑烟,据说山顶上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只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是无法征服。

(网上偷了张图)

多少人千辛万苦赶赴此处,等待多少个日夜,为了一睹南迦巴瓦峰的真容,但他始终不肯取下面纱,而我们现在是一路行、一路看,确乎有点暴殄天物·······

天堂的张望范文第6篇

你可记得我的咿呀学语,第一声喊出来的就是你,是你给我鼓励,让我蹒跚的走出第一步。是你教我摔到了不要哭泣,接着再爬起来走下去,是你给我缝好书包让我去学习,只有学好了文化才会更有出息。是你在我身染重病时,带着干粮四处求医,我才没有像医生说的那样等着死去,我喜欢躺在你的怀里,让你用满是老茧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发,让我幸福的沉沉睡去,是你给我第一次生命,还第二次的把我救起。妈妈,我的生命属于你,你就是我们晴朗的天空,你就是那把撑起的大伞,我们不怕任何风雨,只要有你。你对我们很严厉,教我们做人的道理,犯了错误你都会打我们骂我们,告诉我们做错了就要敢担当,不要撒谎和逃避。你虽然不识几个字,可你用言传身教,教会了我们要知书达理。

你像妈妈一样,把舅舅们带大.给他们娶妻生子,舅舅都做了父亲,犯了错误都被你责打,舅舅可从不怪你,可在油灯下依稀看到,你眼睛里闪着的泪滴。你勤劳善良,待人和气,自己家都勉强糊口,可你还把粮食分给邻居,你教我们做事要厚道朴实,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

你鼓励哥哥们多出去办事,回来替他们分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一点点学会自己处理问题。最温暖的是过年过节,在艰苦也要给我们做新衣服,给我们买鞭炮,扫得干干净的院子,穿着新鞋新衣,我们奔跑着放着鞭炮,爆响农家小院的勃勃生机。每年的端午节早晨醒来,还没睁开眼睛,就摸到热乎的煮鸡蛋,对当时的我们来说,这些都是一个惊喜。

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阳光照着大地,妈妈你走了,你才四十九岁,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哪怕是一句,就静静地走了。听到你离去的消息,乡亲们都回来了,院子里站满了流泪的人们,唯一能听到的就是悲伤和哭泣。是你的热情助人,是你的善良人们对你怀着深深敬意。妈妈,你走了,走的脚步是那样匆匆,那样的急,本是晴朗的天空,却落下了零星的小雨。妈妈,你走了,天堂的路一定也是盛开着鲜花,小草凄凄,你要走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休息。你不要再劳累了,为了我们挺拔的身躯已经倦起,可看到我们的努力,你却笑得是那样甜蜜。妈妈,妈妈我想你,没有你的夜晚,真的好孤寂,我们像一群失去母爱的小鸡,不知道哪里还有我们温暖的羽翼。

妈妈,妈妈我想你,虽然我们都已长大,虽然你走的时候我还很小,可这一切都是我深深的记忆,永远不会抹去。你的坚强.刚毅,你的豁达.勇气,一直陪着我走过南北东西。

今天,在这寒冷的夜晚,妈妈,我想你,天堂里有没有暖气,是否还是像我们小时候守在火盆边,听姥姥讲那过去的故事。妈妈,我想你,来世我们在相聚,我还做你的儿子,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上一篇:英语好词好句范文下一篇:中秋佳节皓月当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