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与有为议论文范文

2024-01-02

无为与有为议论文范文第1篇

一、何为跨界?

跨界, 当下很流行的术语。企业要跨界, 专业要跨界, 是乎不跨界就跟不上时代, 落后于潮流。跨界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 跨界成为必需的状态。跨界已经渗透各个行业。而什么是跨界呢?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从某一属性的事物进入另一属性的运作。主体不变, 事物属性归类变化。在这跨界中, 其基础是科技的发展。科技的蓬勃发展让人们的信息量接受度呈几何式递增, 更多的信息链达到了空前的广度。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与供应不断被丰富, 被完善。而跨界的本质是整合, 是融合。这些被放大的信息量通过自身资源的某一特性与其他表面上不相干的资源进行随机的搭配应用, 即可放大相互资源的价值, 甚至可以融合一个完整的独立个体面世。跨界首要的一步是跨, 界是人们已经约定形成的界线。通俗地讲, 跨界就是走到人们对某一固有概念的边界之外。随着跨界即产生无界!每个行业, 大到全球跨国企业, 小到个人, 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 演绎不同的跨界故事。

二、跨界在中国艺术界的悄然兴起

几年前, 各大美院毕业展览中展出的毕业作品发生了一些悄然变化。设计专业中的陶艺作品、纤维艺术专业的纤维艺术作品与雕塑专业中的有关作品, 甚至绘画专业中的装置作品几乎很难单纯的从作品来鉴别出自于某专业。相同的材料、同类型的作品真的难以区别设计与绘画之间的泾渭。没想到当时的专业跨界之风越演越烈, 接下来的几年, 这种趋势有增无减, 而且和近年来经济领域最为流行的术语不谋而合。但仔细分析, 艺术领域中出现的跨界中的界是相对、模糊及可变的。

说它相对是因为人们对界的认识源于认识能力的局限, 为了提供可供区别的概念, 人们暂时为它划了一个界线。当为了更好的认识事物时, 人们必须打破原先设定的界线, 还原事物的完整面貌。界的模糊是因为艺术领域中单一艺术范畴本身就是综合艺术的交集, 设计艺术中必然有造型艺术的影子, 反之亦如是。要想完全分离界线是不可能的。同时界还是可变的, 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是在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而理解会随着很多因素发生变化, 这必然也会导致界线的变化。综上不难发现, 艺术领域中的跨界和道家提倡的无为居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绘画和设计间跨界的无为

“无为”是道家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无为”不是不所作为, 而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 以对时势、趋势的判断作出顺势而为的行为, 即顺其自然的变化规律, 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认为做作, 从而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道家中的“无为”一般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崇尚天道, 天道指的是自然法则, 崇尚天道即推崇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无为。二是崇尚人道, 人道在这指人事规范, 崇尚人道即指推崇人类活动应与天道般自然无为。为什么说“绘画和设计的跨界是无为呢?这要从设计的起源说起。在国外, 设计最早是从绘画艺术中分离出来。包豪斯的创始人格洛佩斯提出来三个新的有关设计理论的观点: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包豪斯学院建立之初担任教师的基本都是知名造型艺术家。如其中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以抽象绘画闻名于世。包豪斯对设计师的要求, 就是希望他们能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或米开朗琪罗一般, 集画家、雕刻家甚至是设计师于一身。时间再追溯到文艺复兴时, 这些全能艺术家可以说是最早的造型与设计跨界鼻祖。他们的跨界是第一层的无为, 因为天资卓越, 一通皆通。包豪斯学院的出现加速了这一从造型到设计跨界的无为速度。它设计理论中的观点三也暗暗吻合了“无为”提倡的崇尚人道。

自设计艺术独立面世来, 造型艺术与设计艺术就像两兄弟般, 此消彼长。你应用了新技术, 我就发展新思维。而新技术与新思维又互相重叠, 互相编结, 于是跨界这张网的深度、广度也随着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梳理一下两者的影响及融合过程。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世界最初的设计伴随着漫长的原始社会发展过程, 这段时期的设计称为生存设计。随后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随着物质的丰富, 设计也脱离了生存需要转向功能需求, 无论是实用功能还是审美功能。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当时的设计和造型是没有分彼此的。这样的情况一直存在, 从东方到西方, 当然其中还是有些细微区别。我们主要还是看趋同性。例如, 我们在看到一个精美的宋瓷官窑时, 我们可能会赞叹它造型, 也可能着迷于它的工艺。按现在的理论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宋瓷官窑的工艺就是技术, 造型则归类艺术。换句话这件官窑作品符合现代设计的所有条件, 是一件完美的产品设计。而在当时则没有这样的划分,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自然的无为。

前面已经提及过, 设计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是在包豪斯成立以后, 包豪斯根据社会的分化, 人们的诉求把设计独立出来, 看似已经不再是无为而是有为了。但它的创始人在成立包豪斯之时就为以后的无为埋下了伏笔。我们知道包豪斯初始的大多数老师是造型艺术家, 是他们实现了从造型艺术到设计艺术的首个整体跨界。比起以前的天才造型艺术家一通百通的跨界, 这次的跨界影响巨大。而且包豪斯还规定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 设计艺术的独立就是顺应当时的历史实际, 虽然当时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跨界, 且也吻合了无为的状态。设计艺术经过50年代的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 再到60年代的波普设计及80年代的后现代设计, 以及当代所提倡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每一个代表性阶段的设计实际上都和造型艺术的发展脉络息息相关。看似彼此独立的艺术由于界的相对性、模糊性、可变性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跨界, 这也是一种无为。

四、无为在艺术跨界中的层次变化

无为是道家提出的概念, 它的含义中包含了两层含义:崇尚天道、崇尚人道。天道是第一个层次、人道是第二个层次。发生在艺术中的跨界前面已经说了是无为的, 它必然也会暗含无为的层次变化, 并且这种层次变化还是螺旋形发生的。

从原始社会的艺术来看, 无论是器皿还是工具都是第一个层次的无为跨界。发展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艺术, 在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间的跨界已经有了第二层次的无为雏形, 它是为人服务的。而在期间出现的跨界达人, 又有了第一层次无为的意味, 它是顺应天意产生的。但此时的无为由于时代的变迁, 人们的认识能力及生产水平的发展, 在艺术中的跨界和原始社会的无为跨界虽然都是顺应天道的无为, 但在结果上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从封建社会后到现在的艺术跨界, 再次明确了无为的第二层崇尚人道。

五、结论

在艺术的领域, 尤其是在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中, 跨界从来没有缺过席。而且这种跨界还不是像现在各行各业的有意为之, 它如道家的无为, 是顺应天道与人道的自然选择。为了更好的适应人在时代中的发展, 艺术作品必然会用相应的形式呈现, 它可能符合现在对跨界的定义, 它又远远超出了现在的跨界范畴。换句话说, 跨不跨界, 它都在那里, 有增有减。

摘要:时下发生在造型艺术与设计艺术中的跨界好像变得非常时髦, 越来越多被提及和讨论, 人们为二者之间的跨界进行了众多的探索。其实纵观整个艺术历史, 跨界并不是当下才发生的, 它一直在进行, 而这种进行的方式则是无为的。

关键词:跨界,造型艺术,设计艺术,无为

参考文献

[1] 《道德经》老子著陈忠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08第2次印刷.

[2] 《“跨界”的综合性思考——行为、方法、态度和价值》海军著《创意与设计》总第七期.

上一篇:诗词鉴赏课程论文范文下一篇:我的人生思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