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会激发活力范文

2024-04-16

党建强会激发活力范文第1篇

基层党建工作新活力

主题实践阶段,长武县各镇党(工)委及时开展“回头望”活动,查找不足,弥补工作漏洞,切实把“三为”活动主旨要求融汇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各个层面,激发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活力。

在“千名干部进百村帮千户”和“我做一周村官”活动中,枣园镇为困难群众发放种兔240只,化肥30袋,地膜60公斤。丁家镇积极联系永德宏商贸有限公司,争取资金实施“农超”对接,帮助群众在张河、柳家河两村发展日光弓棚菜56棚、大棚菜20棚、中棚菜20棚。巨家镇坚持“三线三扶三到位”,为马家、车圈、西王等村群众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惠及群众1035户,4394人。

在“四培三带两提高”活动中,亭口镇于“七一”前夕发展党员56名,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员致富能手进行了表彰。枣园镇组织镇村党员干部代表赴礼泉袁家村等地取经学习,并邀请专业人员为本镇村干部传经送宝。丁家镇积极争取企业老总回村兼职。地掌镇培养村级后备干部40名,致富能手47名,开展镇村干部集中培训13次。

在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中,冉店发展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了村级财务清查和“小金库”治理活动。枣园镇印发了村干部考核办法和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细则。彭公镇严把“一事一议”关,凡涉及村级重大事务都要召集群众代表开会,

严格执行“民事民决”制度。巨家镇采取“三查三问三看”督促工作落实。

在村级组织集中整建活动中,丁家镇及时制定工作方案,针对村级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积极协调联系争取项目,因地制宜,拟在陈刘河、张河两村新建核桃园800亩,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相公镇针对南村经济发展缓慢,村两委会战斗力不强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吸纳2名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党建强会激发活力范文第2篇

共青团武穴市委

按团中央统一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创新团组织设置模式,拓宽团干部配备方式,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武穴市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市镇两级团委换届为契机,在12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了基层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一是班子建设坚持两个结合。按照团中央统一部署,武穴市作为第一轮试点地区,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初步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体制内外相结合”’的乡镇团的委员会。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按“1+1+X”模式(即1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兼任团委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若干兼职副书记和乡镇团委委员)全部配备到位。在选配过程中,各地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严格选配标准、把握数量结构,并结合工作实际,按11-21的职数要求配备团的委员会,做到不缩减,不突破。乡镇(街道)团委班子选配后,乡镇团委的干部人数显著增多,团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乡镇团委的工作力量和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是作用发挥突出三个优势:各地在乡镇(街道)团的委员会的选配阶段,就着眼于整合工作资源,注重委员作用发挥,重点从能代表青年群体、拥有自身优势、符合选配条件的农信社信贷员、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文艺工作者、干警、律师、医生、教师及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兼职团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各地通过发挥班子成员优势特长,乡镇团委正在改变以往资源、资金短缺的状况,逐步为团组织的工作活跃提供了基本保障。

三是工作设计强调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普遍性和差异化的关系,在保证全市重点工作任务完成的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地域特点,选准各自工作重点和特色工作。二是处理好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关系,既强调工作内容的时代性,又要注重在工作过程中团干争取领导、资源整合、关系协调方面能力的培养。三是处理好围绕中心和服务青年的关系,既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避免工作边缘化,又要通过有效的活动载体服务好青年。四是处理好实效性和基础性的关系。既要会做有影响、有声势的活动,更要注重团的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四是机制建设着力五个完善:全市12乡镇(街道)团的委员会配齐后,他们各自在机制建设方面也作了积极探索,概括起来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了五项机制:一是完善了干部选配机制,确保团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二是完善了联系青年机制,确保联系的广泛性;三是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包括建立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工作制度等,确保工作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四是完善了经费保障机制,包括财政预算、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等,确保筹资手段的灵活性;五是完善了党团考核机制,重点做到“三同步”,确保考核的科学性。机制健全后,改变了乡镇(街道)团委以往“无人可使,无事可干,无钱可用”被动局面 。

党建强会激发活力范文第3篇

共青团武穴市委

按团中央统一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创新团组织设置模式,拓宽团干部配备方式,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武穴市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市镇两级团委换届为契机,在12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了基层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一是班子建设坚持两个结合。按照团中央统一部署,武穴市作为第一轮试点地区,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初步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体制内外相结合”’的乡镇团的委员会。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按“1+1+X”模式(即1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兼任团委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若干兼职副书记和乡镇团委委员)全部配备到位。在选配过程中,各地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严格选配标准、把握数量结构,并结合工作实际,按11-21的职数要求配备团的委员会,做到不缩减,不突破。乡镇(街道)团委班子选配后,乡镇团委的干部人数显著增多,团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乡镇团委的工作力量和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是作用发挥突出三个优势:各地在乡镇(街道)团的委员会的选配阶段,就着眼于整合工作资源,注重委员作用发挥,重点从能代表青年群体、拥有自身优势、符合选配条件的农信社信贷员、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文艺工作者、干警、律师、医生、教师及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兼职团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各地通过发挥班子成员优势特长,乡镇团委正在改变以往资源、资金短缺的状况,逐步为团组织的工作活跃提供了基本保障。

三是工作设计强调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普遍性和差异化的关系,在保证全市重点工作任务完成的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地域特点,选准各自工作重点和特色工作。二是处理好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关系,既强调工作内容的时代性,又要注重在工作过程中团干争取领导、资源整合、关系协调方面能力的培养。三是处理好围绕中心和服务青年的关系,既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避免工作边缘化,又要通过有效的活动载体服务好青年。四是处理好实效性和基础性的关系。既要会做有影响、有声势的活动,更要注重团的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四是机制建设着力五个完善:全市12乡镇(街道)团的委员会配齐后,他们各自在机制建设方面也作了积极探索,概括起来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了五项机制:一是完善了干部选配机制,确保团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二是完善了联系青年机制,确保联系的广泛性;三是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包括建立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工作制度等,确保工作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四是完善了经费保障机制,包括财政预算、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等,确保筹资手段的灵活性;五是完善了党团考核机制,重点做到“三同步”,确保考核的科学性。机制健全后,改变了乡镇(街道)团委以往“无人可使,无事可干,无钱可用”被动局面 。

党建强会激发活力范文第4篇

钱琳

小学英语教学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交际,从而自觉地运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多方面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英语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我是这样做的:

一、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加之学生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不免会产生陌生感,要使小学英语变得形象、具体、有趣,让学生爱学,必然顺其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发挥游戏教学的神奇作用。英语游戏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在课堂上,我把游戏活动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学PEP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1后的单词后,我让学生进行一个比赛,教师报出一种教室设备的名称,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指出该物。在这个游戏环节中,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个游戏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单词,也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又如,在学完PEP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3中的A部分的句型“my friend has ……”之后,我让学生拿出他们自己画好的怪物图,让学生描述他们自己的图片,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样的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且更主要的是复习了句型,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学习兴趣浓,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掌握得也特别扎实。

二、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话题,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是用讲课的内容拴住儿童对教师的叙述和讲解的注意力的。”这种“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来体现,如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新颖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学情绪,使之受到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智力,使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调动。

在学习PEP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5时,我根据Let’s eat这个话题(topic),

课前叫学生准备各式各样的食物图片,如hamburger, milk, cake, French-fries……等等,将学生带来的食物图片全部放在讲台上,把教室变成了一个小型快餐店,每组选出一名salesman上台销售食物,其余学生扮演顾客。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对waiter/waitress说:“I like some hot dogs. I like ……”;学生直接跑到了柜台边对salesman说:“Can I have some hamburgers?……”而waiters也忙得不亦乐乎, “Here you are. ”“Thank you!”……学生都进入了角色,表演得栩栩如生,说得绘声绘色,很自然地感知了语言的音、形、义。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的知识更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在情境教学中,我还从学生的动手开始,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如:学习Unit 4时,我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白纸,水彩笔、之类的物品,上课时,要求学生一起跟着我念draw a room, draw a shelf,colour ityellow,draw a fridge,colour it green.draw a phone,colour it red……学生们在我创设的轻松愉快的操作情境中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乐此不疲。

三、巧设课外作业,延续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乐起来

教师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是培养兴趣,提高素质的关键。但仅靠课堂40分钟的时间,毕竟是太有限了。如果能设计布置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课外英语,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在学生初学英语的时候,单靠课堂上对句型及词汇的操练是不够的,但如果要学生死记硬背,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对学生说:“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下课后也要尽量用英语交谈。从最简单的开始,如过圣诞节时跟同学说声Merry christmas!”学生们对这个活动积极性很高,在课堂上比平时更加认真了,有不会读的地方,他们会问其他同学和我。同时我还将书中的“Story time”进行排练,让他们进行表演,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英语的喜悦,为他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

党建强会激发活力范文第5篇

一、军民结合的海军大型保障性企业,主要承担海军各类舰艇的修理保障任务。工厂现有20个党支部,400多名党员,在长期坚持为海军装备事业服务的过程中,工厂的党建工作形成了军队政治工作和国有企业政治工作相交融的优良传统,拥有一支具有奉献精神、技能素质较好、工作作风

务实的党员队伍,为海军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大量高新装备的入列,保战场、争市场要求的提高,对党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厂党委为了提升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活力,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在继承传统中,以创新党支部工作方式方法为重点,尊重党员主体作用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培训和关爱等活动,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党员主体意识,为海军装备保障建设提供了政治保证基础。

为更好地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和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的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我们在2004年围绕“增强企业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党员的理念信念和先进性作用发挥”等方面内容,组织开展了对全厂在岗党员党建专题问卷调研活动。在调研中共发出问卷361份,收回问卷324份,参与率80%,回收率90%。调研问卷涉及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取向、先进性、学习教育工作动力、干部作风与民主权利、热点问题和党组织活动效果等9大类37项选题。从调研问卷汇总来看,有69.4%的党员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75%的党员认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有意义,53.6%的党员非常愿意参加组织生活,53.4%的党员平时学习主要侧重正在从事的岗位专业知识,依次是自然科学知识、管理知识、电脑和外语。

调研结果基本反映了工厂党员当前的实际思想状态。我们对问卷调研中有关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必须以先进性教育为目标,以凝聚力为抓手,高度重视党员的主体作用。只有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确立党员在党内生活和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使党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并取得实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以深化党的宗旨教育为核心,不断增强党员主体意识

各党支部充分认识到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和活动主体,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党员主体意识,首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把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根据工厂党委学习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和党员思想等特点,制订学习计划,狠抓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党员学习制度,认真安排好两周一次的组织活动,保证党内教育的制度化、正常化,保证党员教育内容的落实,有效促进党员队伍建设。2005至2006年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参加各类党内教育活动达60余次。在组织生活形式上,各党支部不是单一地采取读读、谈谈的老方式,而是牢牢贴近广大党员的思想脉搏和不同层次党员的现实需要,开展参观一大会址、观看革命影片、组织红色之旅、邀请驻厂修理的海军舰艇部队政委讲课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党员思想觉悟,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为抓手,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工厂党员队伍遍布各个岗位,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加强各方面的教育培训,授之于渔,促进党员综合素质提升。我们以党支部达标创先考核为平台,通过提出计划、签约明责、实施过程、严格考核等,使党支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1)尊重党员意愿,开展技能培训。各党支部通过调查,许多党员具有学习信息化知识的迫切需求,向党委提出了党员的意愿。2005年,党委开办了两期OA系统知识及三期电脑基础知识培训,有1/3的党员自愿参加培训。党支部还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根据党员生产技能情况,输送党员参加以岗位技能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受到了党员的欢迎,形成一股学习教育的热潮。通过教育培训,有的党员获得了技师和高级技师任职资格。

(2)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党内主题活动。为在装备保障中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厂党委连续多年在党员中开展具有企业特色的“保节点、不脱期;保质量、不废返;保降本、不浪费;保遵章、不违纪;为实现年度方针目标作贡献”的党内“四保一贡献”主题活动。活动由党支部组织,以装备保障和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为重点,通过党员与支部,支部与党委签约责任书,对重点、难点项目立项攻关进行考核评定。活动开展至今,工厂已圆满完成了引俄高新装备的高等级修理、国产护卫舰改装等一批重点装备保障任务。

(3)围绕装备保障,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党委每年围绕工厂年度方针目标开展“形势与责任”教育,各党支部积极邀请厂级分管领导,针对各党支部的使命任务进

行宣讲。党员通过厂领导讲形势、明职责,促保障,增强了责任,激发了内在动力,更好地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这些工作的开展,既激发了党支部工作活力,又调动了党员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涌现出了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在2004~2005年先进生产(工作)者中,党员占了

半数,在05年度中有三个党支部获上海船舶工业公司先进,由此,为进一步发挥好党员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三、以关爱党员为重点,努力提升党员主体凝聚力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这是凝聚党员的前提。各党支部积极发挥作用,认真实施关爱党员措施,为党员排忧解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开展“高兴、放心”活动。工厂党委坚持每年在领导干部中开展“让职工高兴、让党放心”活动,各党支部年初按照党委要求制订实事计划,并结合各阶段的重点工作抓好落实,为职工和党员办实事、办好事。近几年党委通过“高兴、放心”活动,为职工新建了浴室、改造了游泳池。每个党支部根据职工和党员生产、生活情况,实施教育培训、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关心职工子女等项目,得到职工和党员的首肯。

2.开展“结对子”活动。党支部与困难党员结对子活动,由所在支部和行政帮助困难党员。生产党支部和质管党支部在与与困难党员结对子中,不仅从经济上资助党员,还注重感情上帮助,经常上门探望,使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3、开展为困难党员募捐活动。党员患重病或家庭发生不幸,党支部出面组织为其募捐。机关党支部有位党员身患癌症,党支部为他组织了捐款,最近他病情复发,党支部再次组织了募捐,广大党员积极伸出关爱之手,为此他非常感谢党支部的关心。

4.开展为困难党员补助。每次由党支部提出困难党员名单,集中到组织部门,通过党费支出来帮助困难党员。去年共帮助26名党员,体现了党组织对党员的关怀。

四、工作中的体会:

1.不断创新是关键。注重形式创新更有利于改善党员教育的实际效果。,从开展“四保一贡献”党内主题活动以来,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围绕装备保障能力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创新。今年我们紧紧围绕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和构建和谐企业,组织开展“争当新装备保障的先锋,争做共建和谐的模范”的“双争”主题活动,在不断创新过程中,为党的各项工作增添生机和活力,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在党建创新活动中得到迸发。今后我们将把创新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主动的态度、改革的精神,探索党员教育的新方法、开辟新途径。

2、尊重党员是根本。只有承认和尊重党员主体作用,才能体现党员先进性。培养党员的主体意识要坚持学习理论与学习技能相结合,着力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同时要把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作为基础工作长期坚持,促进党员通过学习在生产工作中发挥先进性。引导广大党员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科技文化知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业务特点,按需施教,从而使各个专业的共产党员都成为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先锋战士。

3.落实措施是保证。要真正体现党员主体作用,关键在抓落实,落实的关键在发挥党支部的作用。根据工厂实际和党员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制定党员培训规划,党支部认真地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计划,真正使党员受到教育,提高素质,增强本领,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关爱党员是核心。每年工厂两级党政领导班子都立项100余件实事,为党员和职工在生活和生产上排忧解难,并件件得到落实,受到了党员、职工的欢迎和好评。党委坚持深入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广泛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关怀党员、关心职工、关爱社会,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存在的问题:

船厂党委通过开展强化党员意识一系列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感在开展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关爱党员的工作要加大力度,首先要树立党组织关爱党员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的理念,并作为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其次是在关爱党员过程中,需要经济来源,否则关爱党员会流于纸上谈兵,只有制度支撑,作为保证,党组织才能理直气壮地关心党员。二是对党员岗位技能培训,作为基层企业党组织有局限性。上海作为一个经济中心,具有强大的社会教育资源。应由上级党组织协调,充分运用好社会资源,形成一定的机制,才能使党员技能培训真正成为常态工作。

党建强会激发活力范文第6篇

长宁区政协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以下简称中央)精神,对接中共上海市委(以下简称市委)今年1号课题,根据中共长宁区委(以下简称区委)的统一部署,中共长宁区政协党组牵头组织了‚进一步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活力‛的调研。在陈建兴同志的带领下,区政协充分运用区委重点调研课题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智库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等多种方式,学习领会中央和本市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系列要求,认真听取市区有关职能部门、基层社区、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有关领导的意见,从长宁的实践探索出发,在总结回顾基础上,对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开展协商建言,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对现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推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促进社会组织领军人才纳入今年的领军人才推荐表彰工作和区政协委员调整工作,并对下一步有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社会组织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成效逐步显现

1 、依据《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社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本次调研涉及的社会组织范围,主要包括依法登记成立的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民非组织)、还包括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社区群众活动团队以及各类群众自组织等。

11 近年来,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后,区委区政府要求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的有关精神,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大协同‛,取得积极进展。

(一)社会组织已成为提供社区服务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按照市和区里的有关要求,社会组织形式已初步覆盖实施主体。据区社建办的调研统计,长宁街镇综合类、专业类和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机构中,社区文化中心、社区体育俱乐部、居家养老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残疾人服务社、司法社工站、综合协管服务社等,均为民非组织或社工机构。在满足多样化社区服务领域,初步形成了传统人民团体‚阵地‛组织(社区家庭文明指导中心已是民非组织)、区关心下一代协会、区老年协会、草根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协同格局,以‚民生‛实事、‚公益‛活动等为载体,在社区各类困难人群帮扶、慈善超市、外来人口子女关爱等服务事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各街镇建立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已逐步成为引入社会力量开展项目运作的公共平台。特别是,区凝聚力工程学会和街镇分会,坚持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动员区域内1800余家单位、组建四个义工大队,持续开展‚困难群众关爱行动‛,帮助救助困难群众约17182人、12345户。

(二)助老等领域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已具有良好基础。上

2 海的老龄化程度已处于较高水平,长宁率先在全市提出了‚幸福养老‛指标体系。面对养老事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在引入社会力量上,全区上下已形成很高共识。一方面,长宁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各种助老公益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性社会组织参与政策托底养老服务,并鼓励他们拓展非政策托定的养老服务,如今年建成的区‚乐活e平台‛引入社会组织提供助老呼叫中心服务,部分街镇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和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与体制内机构开展良性竞争。又如,在全区养老机构37家中,公办8家、床位653张,公办民营4家、床位1013张,社会办25家、床位3605张。再如,鼓励运用社会资源开办老年护理院,全区1189张老年护理床位中,公立医院和民办医疗机构提供数分别为780张、409张,后者占到34.4%。与此同时,在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健康等领域,社会组织正在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

(三)在社区和谐稳定工作中社会组织已成为重要力量。依据全市的统一部署,长宁在推进禁毒社工、社区矫正社工、青少年事务社工三支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积极拓展,形成了许多自身特色。如,2010年,长宁在‚禁毒妈妈义工队‛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了民非组织‚禁毒妈妈工作室‛,开展禁毒宣传、社区戒毒康复治疗和科研以及禁毒志愿者交流

3 等活动,累计帮扶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76人次,其中26人成功戒毒。又如,针对重性精神病人弱监管问题,2013年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精神卫生专业社工队伍,将重性精神病人纳入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管服务之中。目前,社工队伍已成为特殊人群和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的基本力量,相关社会组织则起到了积极的补充作用。与此同时,围绕化解阶段性突出矛盾,街镇党员志愿工作室、妇联的‚开心家园‛等与区相关调处机构协作,共同参与信访、维权等各类矛盾化解工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如,2013年成立的民非组织‚区医患矛盾调处中心‛,初步形成卫生、公安、法院和保险‚五位一体‛医调工作机制,已受理医患纠纷413件,化解353件,化解率85.5%。

(四)宜居宜商环境建设中的社会协同效应已十分明显。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长宁形成虹储自治家园、葫芦缘议家社等一批小区自治家园,探索了不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家门口‛工程建设等的会商机制。如,在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警务站(民警)‚四位一体‛机制日臻完善。位于周家桥街道的‚虹桥新城‛,是建于2000年的商品房小区,2012年5月在居委会党总支牵头组织下,指导业委会完成改选,通过‚四位一体‛机制的协同,业委会动员小区1193户居民形成共识,将损毁严重、布局残缺的摄

4 像头、电子围栏、IC门禁卡全部改建完毕,一改小区治安、卫生、停车环境杂乱的局面,得到小区居民的好评和信任。另一方面,以持续推动凝聚力工程为抓手,形成‚党建联线、行政联手、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针对楼宇员工阶段性突出需求,注重运用社会和市场力量,不断深化‚六个便利行动‛,逐步扩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的互动联动,至目前,经常性服务项目已覆盖57幢重点商务楼宇、占比80%,比较有效的帮助解决了白领午餐、交友、劳动争议等主要诉求。

二、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协同的工作措施有力有效 按照中央和市委关于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长宁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抓手,抓住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契机,发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党建优势,在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一)将社会组织建设列入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长宁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若干意见》(长委[2010]89号)。文件明确,要构建服务完善、社会稳定、管理有序、文明和谐、宜商宜居、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文件提出,‚以‘凝聚力工程’学会为平台,推动党组织、政府、社会和

5 企业互促共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扩大群众民主参与‛,‚努力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2011年,区委办印发关于转发《区民政局、区社建办关于长宁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长委办[2011]32号),要求贯彻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沪委办发[2011]19号)精神,落实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要求,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社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六类建设重点。2013年,区委下发关于《加持和发展‚凝聚力工程‛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实施意见》(长委发[2013]6号),要求‚更加注重凝聚社会‛,‚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关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善于领导社会建设、协调多元利益,培育社会主体、提升社会协同、增强社会融合‛。2014年,区委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要求,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拓宽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载体和平台。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标准等,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鼓励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二)着力打造社会组织建设的生态链。在区委和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力推进了社会组织建设进程。一是拓宽孵化和培育的渠道。以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为主体,10个街镇

6 为孵化平台,N个部门条线为载体,185个居民区为基础,构建了1+10+N+185的孵化、培育、引进工作格局。社会组织从1999年时,区内登记的社会组织74家,至今年9月底,已发展为568家、年增长率8%,提前完成每万人8个以上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各类党员志愿者工作室180家,各类群众活动团队1370余个。其中公益慈善类和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445个,约占区社会组织的78%。二是重视社会组织建设载体。初步建立区和街镇两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框架,推动形成‚公益伙伴日‛等一批公益品牌青年公益服务支持中心等一批公益组织,指导街镇推动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支持发展志愿者协会(网站),至今年9月底,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11万余人,超过全区常住人口的14.5%,为本市中心城区第一。三是推出政府购买服务政策。2011年,区政府出台《长宁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暂行办法》,今年配套制定了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目录、区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自2011年以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和资金逐年递增,2014年购买区社会组织服务项目65个、金额2380.9万元。四是促进社会组织的规范性建设。通过自我申报、指导培训、专家评估、等级评定、公示表彰流程,现有10余家社会组织正在进行评审,已有23家分别达到5A、4A级标准(数量位于

7 全市前列),30家达到3A级标准。

(三)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发展。一是注重发挥党在社会公共领域的主导作用。通过区‚凝聚力工程‛学会和分会,通过党组织联动,动员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活动。推动商务区(园区)内党建共建,组织物业、街道、商务区(园区)参与区内停车、治安、环境等管理的协商协同。积极培育党员牵头或为骨干的志愿者工作室,目前已有180家,其中19家已转化为登记的社会组织。二是加强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法,依托社区综合党委、社区党员活动中心、枢纽型社会组织等,掌握情况,推动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融合,社会组织党建覆盖率位于全市前列。定期举办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组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五星奖‛评选,通过加强对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引领,团结凝聚社会组织领头人。三是重视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和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对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宏观管理,支持发展专业社工队伍。特别是今年,在区委关于社会组织建设调研的推动下,社会组织负责人纳入区领军人才推荐范围,三名社会组织负责人被评为区第三届领军人才和第八轮拔尖人才,其中一名结合区政协委员调整,被协商增补为区政协委员。

三、当前需要进一步需要研究关注的突出问题

8 综合调研情况,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长宁在推进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方面成效明显。根据调研中各方形成的共识,对应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组织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当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关注的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认识上需进一步增强紧迫性和主动性。相对于全国,上海较早启动社区建设,探索解决了‚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阶段性突出问题,研究推动了社区服务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过程中,长宁以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为契机,基本形成了城区管理大联动、安全稳定大预防、多方参与大协同格局。但是,随着‚社会人‛的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多样化需求日益分化,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条线部门仍然比较擅长以传统的行政指令方式部署相关工作,基层也比较习惯以传统的行政化方式包揽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存在群众受惠感受度没有预期高、工作成果持续长效有困难等现象。总体反映出,对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思想上有认识但不够紧迫,实践上有行动但缺乏经验,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治理能力方面的主动性不强,对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心存顾虑,步子谨慎,社会组织发展的空间比较狭小。这固然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因素,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但也必须看到,现阶段多元、多层、多角度的特征,

9 已对传统的行政包揽方式形成新的挑战。

(二)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对应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社会组织的自身能力相对比较弱。一是体制内培育的社会组织行政化倾向比较突出。条线在社区布局的民生等工作的实施主体,虽已设计为民非组织,但与其它体制内培育出来的社会组织同样,基本参照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如人员财政核定,经费纳入街镇预算管理体系等,客观还只是街镇相关职能科室的行政性延伸。这些组织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十分有效,但很少具备社会组织自我发展的特征。二是草根类社会组织缺少要素服务平台。从调研情况看,草根类社会组织大多比较弱小,财务管理、承接项目、专业服务、筹资能力等很弱,对政府的依赖性很高,而一些已经形成较强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由于显性运作成本比较高,社区往往持比较谨慎的态度。此外,各区以孵化培育为导向的优惠扶持,在积极促进社会组织数量增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专业性社会组织跨区域发展形成壁垒。三是对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和形式研究还不深。如,业委会,是基层民主建设的微观基础之一,目前存在不少现实问题。据区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信访矛盾较为集中的前五类中,物业纠纷位列第四,同比上升幅度为五类中最高(36.4%)。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业委

10 会的主体作用和自身规范化建设还需予以更高的重视。又如,在社区的草根类社会组织,不少还只是‚拾遗补缺‛的角色;全区经备案的1360余支社区群众团队,除群众文体活动外,在发挥群众再组织功能、表达居民诉求、提倡公序良俗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参与和协商的方式。

(三)工作合力和政策引导需进一步加强。一是系统推进和工作合力有待加强。基于传统和‚增量‛思维模式,几乎每个部门都有或主管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建设呈现各部门‚自行设计、自主推动‛的状况,社会组织多样性和工作方式碎片化并存,系统研究、统筹指导不够,由上而下行政推动的‚一刀切‛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诉求有脱节现象,基层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时得不到及时的研究回应。二是政府购买服务还需优化。我区政府购买服务起步较早,发展规范,目前已形成向市场购买、向社会组织购买两个口径,初步建立了部门专项经费和相应购买服务项目经费增减挂钩的安排原则,但准入合格性要求和退出界定还需更加科学,购买软件项目需更有力度,引导合理竞争需更加开放,调动基层积极性需给予更大的自主权。三是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共性的问题上讲,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合理、普惠的财税金融政策不够配套。从区域事权看,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整体性、制度性

11 安排需加强,推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激励机制需改进。体制内产生的社会组织,由于政社不分,出于可靠、低费用等原因,兼职或退休聘用比例较大,缺少职业成长预期,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要求不相适应。登记制度改革后,特别是面对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态势,对社会组织的有效监管方式,还需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改进。就基层社会治理而言,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经验和案例,总结提炼不够,社会影响力不高。

四、有关对策建议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并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四大要求,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在长宁良好工作基础上,依据调研中的共识,主要有三方面的建议。

(一)进一步充分认识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深刻认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基层社会治理是构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社会组织建设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深刻认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是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坚持基层社会治理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开创文明城

12 区建设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切实增强改革意识。要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高度,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出发,按照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总要求,充分认识当前存在的不适应情况,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紧密结合本区基层社会治理的自身实际,着力深化改革,加强整体推动,注重需求导向,促进开放竞争,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依法监管,努力发展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强专业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占领社会建设的主阵地。三是切实增强探寻规律的自觉性。认真研究‚治理‛的深刻内涵,着眼于诉求多元化、需求化特征,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发展一元引导多元协同的途径、形式和规律,尊重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加强对社会组织回归‚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基本属性的指导,善于突破思想上樊篱,逐步厘清‚公益‛和‚免费‛、‚养人养事‛和合理成本、职业性就业和‚志愿行为‛、政府托底和多元提供、政府购买和社会筹资等等,许多在当前实践中比较困惑的问题。

(二)进一步重视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实践探索。一是增强基层创新动力。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社会组织建设列入街镇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街镇在社会建设最前沿的作用,着力增强街镇改变传统行政化包揽社会管理和公

13 共服务的紧迫感和主动性。给予街镇更大的统筹协调、整合激励的自主权,促进街镇培育和扶优并举,在开放竞争中引导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参与自治共治,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二是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按照‚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要求,不断完善本区‚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指导目录‛,引导社区文化、体育、养老、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事项积极运用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支持社会组织等参与智慧社区建设,促进在特殊人群服务、重点人群关爱、矛盾调处等领域的社会组织有序扩大竞争,鼓励各类社会组织针对特定人群开展困难救助、权益维护、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关系调适等服务,凝聚各界公益人士投身社区公共服务。三是积极搭建社区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的协商平台。以平安小区建设、家门口工程、社区群体活动、困难群众关爱行动、六个便利服务等为载体,以社区服务、社区和谐、社区安全为重点,突出养老、物业、矛盾调处以及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服务,积极拓展公共事务空间,探索涉及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事务公共议题的形成途径,依托社区代表会议、社区党员代表会议、‚凝聚力工程‛学会分会以及‚四位一体‛机制,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在发现服务需求、监督社区管理、倡导公序

14 良约、提高自治共治水平、建设文明社区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一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购买服务运作机制。按照国家、市里和区里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坚持底线思维。完善有效需求形成机制和遴选办法,优化购买服务的定价规则和竞争规则。鼓励社会组织综合利用街镇各类‚阵地‛和‚中心‛、开发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筹资意识和能力。完善分类、分级管理办法,适度扩大街镇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中的自主权。二是有序推动社会组织政社分开。梳理街镇层面建立的各类‚民非‛性质的组织,有序推动此类组织在机构、职能、人事、财务等方面与行政机关分离,转变‚事业化‛管理方式,明确其独立法人地位,规范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促进此类组织依法自我发展,在开放竞争中优胜劣汰。与此同时,推动区层面行业协会商会组织进一步加快‚政社分离‛的步伐,进一步增强其在全行业、全要素、全流程中的服务引导能力。三是重视社会组织支持性服务平台。按照‚以社建社‛的原则,将服务社会组织支持性平台建设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鼓励需求开发、标准制定、信息集成、项目管理、财务管理、招投标指导、法律咨询、人力资

15 源管理培训、理论探讨以及规范化建设评估等要素支持性服务项目,推动区和街镇‚枢纽型‛社会组织增强支持性服务功能,防止新的行政化。四是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将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区人才工作规划和重点工作,拓宽社会组织领军人物政治参与渠道,在‚两代表一委员‛及青联、妇联等群团组织内,设立社会组织代表的适当比例。加强社会组织专业化、职业化骨干队伍建设,呼吁完善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职业体系,鼓励研究探索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分类薪酬制度和合理增长机制,加大对优秀社会组织的宣传,增强全社会对社会组织建设的认同。五是提高依法监管水平。结合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实践,按照坚守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两根底线的要求,认真总结和完善对实行直接登记的四大类社会组织实施综合监管机制,高度重视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社会组织以章程为核心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信用监督水平,拓宽公众监督渠道。六是始终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按照‚行业归口、分级管理、区域托底、规范有序‛的要求,坚持全覆盖、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和条块结合的原则,依托区域化党建工作优势,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效性和创新性。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也是抓人心的过程,应切实

16 增强使命感,加强对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组织引领,促进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好主体作用,团结凝聚各界群众,增强政治认同,增进思想共识。

通过几个月的深入调研,区有关各方都感到,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是新时期赋予的战略任务,需充分认识这项任务的长期性和全局性。今年三月,韩正同志在回答人民日报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问题时指出,社会治理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在制度创新,保障是推进法治建设。调研中,区政协委员和各有关方面也一致希望,在市委1号课题的推动下,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争取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在完善社会组织建设有关法规、形成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和社会公益资金募集的税收政策方面,本市率先有比较大的突破,促进社会组织建设更好适应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党建谈心谈话记录范文下一篇:奠基庆典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