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景观设计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4

广场景观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本建筑物为武汉市世界城置业有限公司光谷世界城B地块,总建筑面积约为175169.9 m2。其中地下二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下一层面积为商业及车库;地上1~5层裙房为商业,两栋塔楼分别为办公和酒店,其中办公6~25层,建筑高度98.60 m;酒店6~30层,建筑高度96 m,为一类高层建筑。

关键词:强电 弱电 负荷规划

中图分类 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电气方案说明如下。

1 强电部分

1.1 依据

根据建筑有关方案图纸,国家有关规范设计如下。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后简称民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2)。

1.2 设计范围

本建筑电气设计包括强弱电,其中强电包括变配电房、照明系统、动力系统、防雷接地等。弱电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电信宽带有线系统和安防监控系统等。

1.3 负荷规划

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我设计了光谷世界城B地块供电设计方案。本大楼内部功能分为:公寓、办公楼、裙楼商业、消防安防机房、弱电机房、空调机房、生活泵房、消防泵房等。这就要求一次设计时预留供电电源,设计既要符合实际情况,又要留有发展变化的余地。

办公区按100 W/m2考虑,商业区按150 W/m2,地下车库按30 W/m2考虑,餐饮预计占商业区的30%按250 W/m2考虑,公寓按60 W/m2考虑。

1.4 10 kV供电系统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9.1.1条规定,一类高层建筑中的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监控机房、弱电机房、应急照明及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

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3.1条规定,建筑的客梯、排污水泵、办公区用电、商业区扶梯属二级负荷。通过传统的几种供电方案比较,选定了下面的供电方案。(1)从同一变电站的不同进线引来两路10 kV电源,10 kV系统设计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双回路同时供电,中压侧不设母联(按供电局要求),再低压侧切换负荷确保不超过每条回路供电容量。(2)根据综合体建筑的特点,为节约能源、经济运行,本楼工程选用干式变压器(10/0.4 kV)13台。其中1600 kVA四台和1250 kVA三台向一二级负荷供电,1600 kVA4台和2000 kVA2台向空调、公寓和商业供电。

1.5 220/380V配电系统

本建筑配电电压为交流220/380 V,联结形式采用TN-S系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负荷计算,考虑到空调负荷占建筑物总负荷的30%,耗电量很大。因此设计时,选用两台1600 kVA变压器供裙楼商业中央空调用电,办公区空调有专用母线供电。在不使用空调的季节,可切断电源,达到节电效果。其他动力和商业、办公共用变压器,同时选用一台1250 kVA变压器作为动力检修时的备用设备。裙楼商业、公寓和办公按防火分区纵向采用密集型母线槽做主干线,采用树干式配电引至末端商业配电箱。末端商业配电箱是按照商业功能和面积设计分设,目的是便于管理、检修。裙楼和塔楼其它动力设备,如水泵、电梯、风机等由低压配电柜单回路放射式配电,这些重要动力负荷要求在末端配电箱设双电源自动转化装置,使供电更可靠、更安全。扶梯按规范采用单回路供电。

从空调配电房引电源至地下室机房的空调设备和屋面风冷热泵及冷却塔等均采用独立回路供电,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而裙楼商业的风机盘管和吊柜采用树干式配电,用预分支电缆引至楼层空调配电箱。办公楼空调采用密集母线方式。

1.6 照明设计

为了减少动力设备用电对照明线路电压波动的影响,照明用电与动力用电线路分开,本楼设有一般照明和应急照明。

1.6.1 普通照明设计

根据物业性质,塔楼和商业裙楼只装修公共部分,采用筒燈。自己的办公区选用格栅高光效荧光灯,从而限制了眩光,满足了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达到了节能效果。

地下室车库采用双管高光效荧光灯,楼梯间采用吸顶灯。

1.6.2 应急照明设置

地下室车库、电梯间、楼梯间、监控机房、弱电机房和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应急疏散指示照明及楼层指示灯,它们在正常及事故时均点燃。应急疏散、楼层指示灯均自带蓄电池。应急供电时间不少于90 min。

1.6.3 亮化照明

综合体的平时亮化和节假日亮化采用泛光照明和LED照明,设计时按估算负荷预留电源。

1.7 防雷与安全

防雷设计按二类防雷建筑物处理,利用建筑物金属构件作防雷装置。屋面敷设避雷带,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作引下线,并利用混凝土基础钢筋作自然接地体。为防侧击雷,从30 m以上,每三层设均压环,所有金属门窗、建筑玻璃幕墙均应与作防雷引下线的钢筋连通。为了保证建筑物外立面的效果,所有防雷装置均采用暗装作法。

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安全接地以及其它需要接地的设备,弱电设备采用共用接地,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这样既保证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也减少了由不合理接地引起的干扰。为了保证人身设备的用电安全,要求建筑物内作总等电位联结。在地下室安装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把进水管、煤气管、空调主管等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体及建筑物的金属构件等与电位联结端子箱连通。

2 弱电部分

2.1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在首层设消防控制中心,负责对综合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联动控制。(2)消防报警系统采用海湾公司设备。(3)消防回路为二总线制为ZB-RVS-2X1.5,沿耐火桥架经过弱电竖井引至各层。联动控制线和消防广播线采用ZB-RVS-2X1.5,均穿KBG管暗敷。(4)探测器采用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吸顶安装,手动报警按钮暗装,距地1.5 m,消防模块吊顶下明装。(5)消防广播扬声器均为3 W,有吊顶处用嵌入式,无吊顶处明装箱式,距地2.5 m。(6)设消防电话。

2.2 电信、有线系统

(1)综合体宽带由电信公司在负一层做机房,在裙楼和塔楼的每层弱电间设置光端机,末端放光纤至住户和商户的光纤盒内。(2)综合体电缆电视前端讯号由省有线公司来引入,不设前端系统,每层弱电间布置信号分配器。(3)商户和住户内部由业主二次装修。

2.3 安防监控系统

(1)电视监控系统对街区的主次出入口及重要路口等进行24h实时监视并录像,可有效监控、记录进出人员的活动情况,为安保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可做到重点部位重点防范。当遇到紧急突发性事件时,该系统可即时便捷的用于指挥调度,进行全程实时录像,为善后提供分析依据。(2)公寓的入口有门禁和可视对讲系统,在一层、负一层和负二层的入口设置主机,服务器在安防机房,住户凭卡进入。来访者通过公寓门口主机拨叫被访者的室内分机。住户可通过室内分机看到来访者的影像。(3)车库的出入口有停车系统,集成了出入控制、收费、临时发卡、信息记录、图像摄取、车牌识别、满位显示等功能。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本工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情况的介绍,我认为办公建筑电气设计从总体考虑了其经济指标,取得最佳的技术及经济效果,技术上真正做到了高效、节能、舒适,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广场景观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有了显著的进展。本文重点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进行重点分析,首先介绍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原则;其次,举出实际的案例,分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优化设计要点,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

0 引言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停留并休息的场所,当地的政府部门和道路管理部门应投入适当的建设资金,将服务区的实用功能不再局限在加油、修理,提供餐饮等方面,引进一系类先进的基础配套设施,并根据当地流动车辆的类型和流动特点,制定科学、完整的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方案,进而满足交通运输人员的实际需求。基于此,作出相应探究。

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设计思路原则

1.1 有机整体原则

首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优化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场区的建设规模进行结构规划,在满足各项实际建设需求的同时,降低投资的成本和各项施工费用,在综合协调并妥善处理所在区域自然环境以及人文背景的基础上,在开发过程中,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其次,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一个集合于多种服务设施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区域,在实际的规划管理过程中,应从整体部署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外界客观风险因素,在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同时,实现各个功能区的内部分工处理,最后构建一个完善的服务功能系统。

1.2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始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因此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设计,更是要坚持这一发展理念,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高速行驶人员的实际需求,对服务区的功能结构进行细致的划分,在人性化部署的同时,进而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

1.3 生态环保原则

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场地大多是建立在远离城镇和市区的地带,服务区的设立有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设计人员应妥善应用节能环保处理技术,使用太阳能资源以及先进的水循环处理软件来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得服务区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达到最小。

2 通过实例来说明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优化设计要点

2.1 车辆服务平台设计

2.1.1 停车区域设计

设计人员应结合场区的实际面积,设立适量的小车停车位、客车停车位、超长车停车等停车区域,并使用45°的停车位,达到合理规划的建设要求,在满足停车需求的同时,设立适量的绿化带来将停车区域有效分离,从而提高对服务场地建设区域的综合利用率。

2.1.2 服务区导视系统

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导视处理系统,在综合规划设计的同时,将不同的服务区进行协调和管控,加强各个场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通过一定的路面标志[1],提醒驾驶人员可以快速的找到服务区进出口和实际的需求区域。另外,在对导视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坚持简约的设计原则,在融入当地人文特色的同时,注意与美观与实用功能和导视环境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服务区标识设立过程中。可以采用黄绿白三色结合的方式设计方法,不但满足了环保的设计要求,还可以展示标识的美观性和人文特色。具体服务区导视系统效果图如图1所示。

2.2 人员服务平台设计

2.2.1 室内设計

服务区场区规划应坚持“人性化”的设计思路,在结合当地区域人文精神的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选购性能较佳的生产建设材料来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例如,针对室内装修的墙面铺装材料设计,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建设标准,选购装饰性强且环保节材、易于维护的新型装饰材料陶瓷薄板,并辅助添加浮雕、绿植、水景等点缀装饰设计,确保服务区场区具备环保节能的效果。

2.2.2 室外设计

在对服务区场区的室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为了突出其特色建设效果,对墙面的室外设计,选用乔治亚灰和玫瑰白麻等两种颜色搭配设计,并安设LOW-E玻璃,提升服务区场区的整体视觉效果,进而构造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

2.3 文化展示平台设计

2.3.1 休闲文化广场

例如,对于休闲文化广场的设计,工作人员可以在坚持红色文化与本地文化为主要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以文化宣传、雕塑及文化长廊为主体的景观设施,尽力打造休闲娱乐场所与文化特色宣传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广场,例如,建筑企业可以选购天然砂岩材质建立的浮雕墙,在统筹规划的同时,彰显服务区雄伟壮观的历史氛围。

2.3.2 文化景观长廊

应结合服务区场区的民间艺术特色,对文化景观长廊采用红色立体镂空廊架的建设方式进行统一规划,并应用当地的剪纸艺术,以红色为主要建设背景,建立特色的有机玻璃屋顶,再展示一些优秀的刺绣作品,来吸引过往群众的观赏,为建立独特的地域文化管理机制创造诸多有利条件。

2.4 生态休闲平台设计

2.4.1 光伏发电设计

可以搭建遮阳停车车棚,综合利用太阳能等环保能源进而实现车棚和光伏电能的完美结合,在满足过往车辆遮风挡雨需求的同时,通过使用清洁度较高的太阳能,为电动车提供灯光照明、充电以及并入电网等诸多服务。

2.4.2 污水处理设计

在服务区场区的生产运行过程中,人类的一系列行为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管理部门可以购买适量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独特的处理方式对污水杂质进行物接触氧化、沉淀以及水解酸化加工,待其达到统一的检测标准后,集中将这些污水排放至市政工程设立的集中污水排放管道。

2.5 智能化网络设计

2.5.1 网络覆盖

应统一规划部署交通网格、旅游景点网格、安全监控、智能投屏、全区域背景音乐、广播等基础网络,在构建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为司机和出行游客提供实时的、自动化的智能管理服务,同时帮助人们及时获取未来的天气状况以及周边地区的景点情况和其他新闻信息。

2.5.2 信息化设计管理

服务区场区的设计管理还应结合先进的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工作人员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坚持以“数据挖掘和智慧服务”为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先进的监控处理系统[2],对相关区域的过往车辆和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监控管理,提高服务区安全性。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及时的通过滚动屏来发布当地的实时新闻,例如,可以建立自助终端查询服务和广播系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交通状况、地域文化、医疗服务、教育信息以及网上银行等便民服务。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设计优化是涉及多个方面的,相关部门应意识到服务区设立的重要性,综合处理服务区场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以及人文背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服务区设计理念,投入适当的建设资金,科学合理的应用太阳能、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技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而完善服务区场区的实际功能,最后促进高速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磊.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优化探析[J].信息周刊,2020(1):1.

[2]程睿.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J].低碳世界,2019,9(9):269-270.

广场景观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通过本次规划设计, 将海口市世纪公园改造成极具滨海特色的海口景观长廊。提高现有滨海旅游环境吸引力, 提供更好的旅游休憩资源, 促进海口市滨海景观良性的长期发展。

二、设计定位

1、设计分析

海口世纪广场的选址其实是重要的工作, 它首先是世纪广场规划项目, 然后海口世纪广场位置决定了海口世纪广场建设的长远发展, 为了保证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 同时考虑到生态保护有益的人类活动, 一方面让大家更多地了解生态自然, 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 起到积极的作用。

2、设计定位

世纪广场中的世纪广场, 由于其尺寸和尺寸的限制, 有必要确保核心生态区域的集中, 以确保最大限度的生态维护, 并满足休闲娱乐的功能。海口世纪广场生态区的核心是由许多种类的植物群落组成, 在很多情况下, 这些补丁通常只能作为展示和教育, 向参观者介绍具体的植物群落类型和完整的结构。

三、设计方案

1、初步方案

1) 滨海景观规划的初步方案

(1) 多种种植形式, 统筹布局

在世纪广场商业综合体屋顶景观绿化设计中, 根据世纪广场总体布局要求商业综合体屋顶景观, 采用适宜的种植形式。

(2) 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

观赏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变化。可定位于世纪广场商业综合体上的屋顶、隔断的植物, 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性植物景观的主题。

(3) 合理利用植物物种

在建造屋顶的过程中, 世纪广场商业综合体园林植物造景的树木和花卉的选择, 应因地制宜, 应精致, 避免复杂。

(4) 屋顶植物选用的限制

世纪广场商业综合体屋顶种植面积的负荷主要包括植物的负荷, 种植土壤, 过滤层, 排水层等。种植土壤的负荷是世纪广场商业综合体屋顶种植的最重要的负荷来源。

(5) 为屋顶整体布局的艺术处理

世纪广场商业综合屋面景观的总体布置规划, 是建立在世纪广场商业综合屋顶整体设计的基础上, 根据世纪广场商业综合屋面面积和环境特征等因素。

2) 实物制作的初步草图方案

(1) 强调历史文化素养

强调历史文化素养。运用大量的隐喻视觉符号, 强调历史文化。

(2) 强调新旧融合, 折衷主义

设计不仅仅是恢复历史风格的历史痕迹, 而是希望被现代主义风格的历史建筑所遗弃。

(3) 强调人文学科

设计强调人文艺术风格与传统元素。它完全放弃了现代主义风格的严肃性和几何性, 经常使用艺术的隐喻, 充满了大量的装饰艺术细节, 可以创造出一种模糊, 混乱的情感。

(4) 加强设计方法的不确定性

通过使用分割, 分析和重组的方法, 作者突破和分解现有的传统形式, 意图模式和空间分离模式, 继承和保留了传统元素解构后的形式。

(5) 入口景观

入口是整个居住区的门户, 所以在居住区景观中, 入口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在小区南入口处设置一个宽敞的入口广场, 景观墙对着小区南入口, 利用多层次、高低不一的的景观墙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6) 竖向设计

在设计地形时要注意调整地球的平衡, 用较少的土石方式实现设计效果, 而且还应该处理地下排水。由于公园的原始地形相对平坦, 地形设计符合当地条件, 采用小地形景观美化技术, 平面化, 局部适当变化, 通过植物强化地形, 空间丰富。

(7) 种植设计

做到四季常绿, 三集有花, 以常绿乔木为主, 配置种植耐荫常绿灌木, 营造浓郁的带状景观。要同时要注意物种多样性, 要注意当地树种的选择, 考虑到不同层次的森林生长习惯, 形成多层次的乔, 灌溉, 藤本, 地盖, 草, 常绿和落叶树, 如景观多样性的组合。

(8) 公共绿地

以常绿阔叶树种为场地背景, 用颜色鲜艳的植物为主观。增加视觉冲击力。不同季节以不同植物为主。

(9) 地被花卉

草地能大大降低空气的含尘量, 减轻世纪广场噪音;保护土壤, 在视觉上也有一定的美观效果。

2、细节处理

1) 局部细节处理

以自然元素为主体的区域景观空间为主要参考物体, 满足人类的对不同美感的要求和变化。

2) 运用到沿海建设的最终效果

世纪广场厂房的尺寸和密度按照世纪广场的要求定义空间。在世纪广场使用移动或固定式集装箱作为种植植物的有效手段。实际广场的有些地带较难处理, 可以通过种植世纪广场工厂, 将废物转化为宝藏, 将恶劣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从而达到美化的效果。

四、小结

海口世纪广场景观, 是展示海口世纪广场容貌的名片。随着海口世纪广场的发展, 设计方法不是静态的, 而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变化。海口世纪广场景观设计与气候条件, 世纪广场机制, 人民美学, 植物生长规律等都可以互相适应, 共同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 而景观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部分, 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重视。市民们对陪伴自己一生的环境问题格外的关注。关注其健康性而不是单一的视觉上的美观。本文就是以海口世纪广场景观设计进行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海口世纪广场,景观设计,美观

参考文献

[1] 魏雯, 汪燕, 苗宝成.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革命老区环县环江风情线设计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 01:222-227.

[2] 韩敏, 段渊古.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16:310-316.

[3] 张曼胤, 崔丽娟, 李伟, 赵欣胜, 赵玉辉, 李胜男, 王义飞, 张岩.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11:292-296.

[4] 郝林璐.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5.

[5] 廖怡岚.基于雨水利用下的生态景观设计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广场景观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一)古希腊时期

西方城市广场最初兴起是在古希腊时期,最初是用于商谈国家大事和集贸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是,位置是闲散和不确定,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较高的政治氛围,人群喜欢聚集在一起休闲、娱乐,喜欢广场的氛围,广场的实用功能渐渐的从带有政治倾向的议政往纪念、娱乐等方面发展,广场也开始固定在一个地区作为一个标志场地存在。随着不断发展,广场渐渐的兴起成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广场作为意大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一座意大利城市都有充满魅力的广场。有学者认为“如果意大利没有了这些广场那它就不存在了”。从功能分区上来说,意大利的广场分为政府议事,商业活动,宗教传播以及综合性的广场。大家认为应该有一个开放性空地与其行驶的功能相配合,这种布局理念就成为了当时广场设计的主要理念,大家在此参与城市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商业活动,从设计当中的规划来看,中世纪的城市广场一般都具有较好的范围合围性,大部分的规模尺寸适与所在的城市社区相匹,地点一般都在城市的中心范围,周边建筑物都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空间和尺度的连续性,从而创造出大家所能接受的“如痴如醉”的城市景观,著名实例有圣佛朗西斯科的广场等等。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城市建设中体现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人的视觉感官和庄严的艺术效果,并使用了透视原理和比例法、美学原理

中国古代城市广场的发展

中国古代真正能成为广场的场地非常少,封建时期的广场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合院落空间发展成为的广场,特点是利用广场空间的变化体现主题的宏大气势。另一类是结合交通枢纽、贸易往来、宗教活动等功能的传统城镇空地。但是广场文化和思想是相对滞后的。

言而总之,城市广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具有挑战的,现代广场的含义更加广泛,已经不再是市政类广场,出现了许多广场类型。现在的城市广场已经成为了大家生活生产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城市环境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广场的特点

(一)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性质上的公共性:近几年人们生活节奏的速度越来越快,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喜欢带有群体组织性具有丰富内涵的户外娱乐项目,需要满足不同的人群对广场的需求,城市广场要求有方便的对外交通。这正是满足公共特点的具体表现。

2.功能上的综合性:城市广场应该满足的是大家对于户外多种活动的需求。要取代以往的只具有单一或几个功能的广场,要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口味实用性的现代综合广场。

3.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大家对一个空间要求是不一样的,综合的功能要与之多样性相配合,才能更好的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空间,要让人们产生场所感归属感,这种感觉是对人们的一种安慰和调节。这样的一个广场才是一个合格的广场。

4.文化休闲性: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一大亮点,是当前城市对外“眼睛”和“嘴巴”,追求愉快的心情是一个广场基本的理念,我国的广场舞很盛行,从侧面反映了对一个广场的要求,要满足人们的这种表演欲望。

三、目前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性求大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广场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盲目性的求大。特别是在一些小城市,人们的理念往往是大的就是好的,但是这样的广场建造起来会显得特别粗糙和空洞。广场的大小不是盲目的确定的,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人流、地区大小、交通因素、整体感官、周围建筑等方面入手确定大小,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二)广泛种植草坪

城市广场在充分考虑绿化问题上有很大的偏差,有些城市广场草坪成了主体,广场面积虽大。但是这样建造的话就会把大量的人群聚集在有限的几条道路上,不利于人们的活动娱乐。在空间处理上,绿化不可或缺。但是不能大面积的铺设草坪,这样显得很简单,不能体现出广场的设计理念,并且在形态上要和广场的空间吻合。

(三)铺张浪费严重

城市广场不是博物馆也不是皇宫,不需要奢华的地面,也不需要高贵的装饰物,广场是一个提供大家饭后晚间娱乐的一个场所,它需要的是整洁大气并且需要接地气。现在有些广场设计者认为把最好的材料装饰物都用上,就能做出来一个大家都喜欢广场,这是错误的。我们需求的就是一个简简单单为老板姓真正起作用的一个公共活动空间。

(四)对当地的地方文化体现的不够具体

现在每一个城市中的广场都应该对当地的城市负责,体现出本城市的文化内涵,让每一个游览在广场中的人都能体会到城市的历史文脉,在特定的时间日期下,还要举办有特色的活动,让人们都参与进来,共同感受历史文化。如八仙浮雕是蓬莱的标志,非常自然的体现出了当地的特色。

四、未来城市广场的发展前景

(一)提高广场品味

以后城市广场的发展要像更高的境界追求,不单单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在保证其职责的同时也要兼顾广场品味的提升,不能只是要大要广,也可以做成一个极具精华的小空间的广场,或者也可以为一些特殊人群专门的提供一个供他们娱乐游玩的空间。能把握住人们的心里。

(二)合理的选择植被

城市广场的植被多种多样,此处以北方为例。因为中国北方气候干燥,雨水不多,所以选择的植被应该是耐干旱、好打理、易成型的植物。而且广场人流量较大。尽量避免柳絮、异物、刺鼻的气味等出现在广场中。树木应以优良的乡土树种为主,例如:女贞、落叶树种、银杏、枫树等等。绿篱应选择大叶黄杨、侧柏、等常绿树种。要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为最好。

(三)适合简约大气的设计

以后广场的发展比较适合简约风格,不失大气而又显得庄重。广场的勉强人群大部分为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并不认识有多奢华的装饰物、也不需要弄上富丽堂皇的颜色。只是需要满足他们对广场的简简单单的需求便是很好的。极简主义风格比较适合广场的发展要求。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四)传承文化品味百年

对历史文化的接收和传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城市的中心广场更是应该如此。对当地的文化品味、文化历史都要在设计当中予以体现,才能让广大群众更好的了解人文知识、历史文化。

五、城市广场的空间设计

(一)广场的空间形态

在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中,不同的交通方式带来的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下沉式和上升式广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人、车的不同需求,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的分流而言,下沉式广场的应用更多一些,在发达国家,下沉式广场更容易取得一个应有的安静、安全且祥和的氛围。

(二)广场的空间围合

广场围合有以下几种情形

.四面围合的广场

2.三面围合的广场

3.两面围合的广场

4.仅一面围合的广场

六、结论

广场景观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广场从字面上的意义有三种解释:一为广阔的场地;二为特指城市中广阔的场地;三指人多的场合。城市广场的产生都相应的经历一个很漫长的时间段, 它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的向前发展, 一个城市的高度文明必然相应的带来城市广场的文明。

在《中国百科全书》中, 把城市广场的定义为, 城市中由建筑道路、绿化带而形成的空间, 是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 它应该具有可以吸收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当今城市广场是城市社会活动的中心, 同样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活动。

二、国内外城市广场的发展史

1、欧洲城市广场发展史

俗话说,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会客厅, 这比喻的十分恰当。最早的城市广场要追溯到古希腊。也是现代城市广场的雏形, 因为古代希腊气候和地理条件, 以及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古希腊的人们都喜欢在广场上进行集会与活动, 且多为自由的形式集会。古希腊人们在广场上进行商品的交换、意见的交换与交流, 到了后来, 城市广场逐渐发展多功能的组合, 有商业、娱乐、宗教等等各种活动。

作为古希腊文明传承的古罗马, 古罗马的市民生活与城邦政治生活密切联系。中世纪的罗马城市广场已经成为古罗马城市空间的核心, 有学者这样认为, 如果罗马没有了广场, 同样也没有古罗马这个城市。古代罗马的城市广场在布局上, 比较注重自由的风格和特点, 是市民集会和交易的场所, 同样也是古代罗马城市政治中心。

在文艺复兴时期, 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停滞时期, 当时城市广场的主要特点, 要在城市广场中能够体现人文主义的精神, 追求人的视觉感受和美丽的艺术效果。同样城市广场也刺激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广场的发展更加自由, 市民生活日益发展, 空间形式也更加多元化。

2、中国城市广场发展史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改革开放及西方城市建设思想浪潮传入中国, 随着城市广场建设步伐的加快, 逐渐开始关注中国地域特色的城市广场设计, 在我国对城市广场地域特色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 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我国城市广场景观建设应符合中国国情, 倡导我国自己的风格, “洋为中用”而不应盲目崇洋内外。建设富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城市广场设计。尝试探索中不断寻找适合中国地域特色的城市广场。不应打破中国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 将我国的地域特色和城市广场的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 形成中国城市广场设计的新发展。

三、广场的设计原则

1、功能性原则

城市的广场使用者是人, 广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在人与环境关系上的研究就是环境行为学上的研究, 这就告诉了我们人和环境处于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上, 所以在城市的总体布局中, 对广场的设计应该进行系统的规划, 每一个广场都应该根据周围的环境特征和总体规划进行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使多个城市广场的相互配合, 共同形成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有机组成的部分, 而广场的面积大小、数量的多少、广场分布取决于城市的规模, 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时应该首先满足主要功能的要求。

2、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广场的使用应该是以人为主体, 成分展示对人的关怀, 这一个城市广场空间是否合适人类活动, 是否适合人民的生活习惯?是衡量广场设计是否优秀的最重要标准。因此, 要把人性化原则作为现代广场设计中始终贯穿的原则, 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主要原则落实到广场设计中。广场的小品、绿化。公共设施等应该以人为中心, 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 设计应该使用人的身体尺度。一个优秀的广场设计要以人的活动需求为出发点, 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体现人性化的思想, 让广场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3、公众参与性原则

公众参与性原则很重要的一点要体现在人对广场的使用频率上。一个好的广场要有活力, 才更加具有吸引力。为了更好的调动人参与的积极性, 应该满足人们视觉和心理需求的基本尺度, 使人在参与的同时获得愉悦感。

4、艺术性原则

城市广场的核心一定是艺术气息和文化的氛围, 而并非单一的满足集会与礼仪的公共活动场所, 广场的艺术性通过优美的平面造型、多元化的空间形态、丰富的造景艺术手法等来表现。

5、空间多样性原则

城市的广场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空间表现形式, 同时服务于广场的设施和建筑功能也应该多样化, 体现休闲性、娱乐性、纪念性、和艺术性。多样化主要体现于为人们的活动创造丰富的选择, 从而满足不同人们的不同需求。

6、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应从生态环境着手, 我们将古典园林特有的设计手法, 便引入自然, 再现自然, 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基础运用设计手法创造出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景观广场, 第一要义尊重自然, 适应自然环境, 遵循自然规律, 这样城市广场的设计才能做到广场环境的个性和当地特色的结合。“天人合一”是设计的高境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性设计就是因地制宜, 在不打破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让城市广场更好的服务于人们, 在现代社会, 可持续性设计是城市广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四、结论

城市广场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兴盛和繁荣, 更体现出城市的精神面貌、文化理念和地域文化特色。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再现自然做到可持续化和生态化的设计理念, 从而满足功能的需求服务于人类。重视城市广场设计, 对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城市广场是现代化城市开放中, 最能体现城市文化的象征, 城市广场作为人们聚集的场所, 也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载体, 悄无声息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广场是创造优美城市景观的重要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 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灵魂, 同样它也在精神上影响城市的每一个市民, 展现了现代城市的社会文化内涵。

广场景观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一站前广场的功能构成

高铁站前广场需要满足4方面的需求。1大量人流集散2与城市交通高效、便捷的换乘3城市的新地标, 带动这一区域的发展4作为城市公共空间, 满足城市公共文化生活的需求。

站前广场通常会布置公交站场、出租车、社会车辆、长途汽车等的停车场, 有些高铁站将出租车、社会车辆停车场放在地下层。周边布置商业、娱乐、站场服务等大量配套建筑。各功能空间有明确的界限, 但又彼此紧密的联系, 它们同时又服务于站房及城市, 形成一个高效互动的系统。因此站前广场设计应采取一体化设计的策略。

二设计原则

1站-场-城的一体化设计原则

站前广场作为站房与城市功能间联系的纽带, 一方面要向城市内外快速疏散人流, 同时要与各功能相互联系, 因此不能孤立的看待站前广场设计, 而应该采取系统、开放的城市设计策略, 整体考虑。使其与站房、城市间积极地相互作用。

2交通优先原则

对于高铁站前广场的交通组织来说, 包含了两个方面, 分别是动态和静态交通。其中, 动态的交通组织, 其中包含的是, 各种各样并具有相对流动性的人车流。 (1) 人流:主要指乘坐高铁的乘客和购票人员。 (2) 车流:包括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公交:是连接城市与高铁站的主要交通方式, 可分为路过车和始发车两种。出租车:具有快速通过、路线灵活的特点。应考虑与城市主干道连接, 充分发挥其优势。社会车辆:其出现具有一点的规律性, 一般与发车或到站时间有关。

静态交通指的是各种车辆的停车场。根据各类车辆的特征, 设置不同的停车位置, 避免相互之间交叉干扰。公交车:载客量大, 是乘客到达高铁站的主要交通方式, 因此将其设置临近站房, 便于疏散, 方便换乘的位置。出租车:近年来新建的高铁站房多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 因此出租车在地下空间, 直接连接出站通道的位置, 接到乘客离开, 在地面广场层落客, 方便乘客购票, 进站候车。社会车辆与出租车可共用出入口。停车场设计在广场的外围, 离城市交通主干道较近的位置, 或设置在地下层空间, 车库内部设置落客点和循环联通通道, 保证车库的通达性。

3功能复合原则

站前广场作为城市与高铁的纽带, 在满足基本功能基础上, 在其周边及交通转换处, 配置一定规模的商业、餐饮、酒店等服务功能, 对于高铁新城, 未来将以此为核心, 中心区核心功能为交通出行、金融办公、酒店服务等, 辅助功能为生活居住、科技服务等。

4以人为本原则

近年来, 站前广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新城关系更加的紧密, 由传统单一集散广场转变为集市民休闲健身, 地域人文景观展示等多功能合一的城市广场。由广场上不同区域人员活动的特征出发, 划分为人员通行区域和人员停留区域。

5立体发展原则

对于立体式站前广场来说, 比平面式的广场, 更具优越性, 比如说, 将旅客的步行距离减少、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很好的将交通流线交叉, 进行一定程度的避免等等。并且, 由于现在交通枢纽地区, 通常是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共同存在, 所以, 立体式站前广场, 非常适合现在交通趋势的发展。高铁站的立体式站前广场, 会利用场地上各种建筑以及地势的高差, 将广场上流动性的人车流等等, 根据其不一样的标准高度来进行组织, 以及疏散。

同时, 对于广场的地下空间, 也是比较重要的建设地点, 例如, 在人员和客流活动频率比较高的地方, 可以设置出一个竖向的共享空间, 来与地面空间进行更好地贯通, 并且, 这样做的话, 在地下空间, 也可以见到和享受, 地面上温暖的阳光、景观以及通风。这样做, 在一定程度上, 减少了地下空间给人带来的压抑感。

6预留远期发展空间

随着新城的日益完善, 高铁站引入人流的日益增加, 站前广场的布局应与客流增长相适应。在总体布局时, 应可能预留远期发展空间。

7生态发展原则

站前广场的立体化开发, 并将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生态设计原则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广场设计的必然要求, 确保城市功能长期良性循环发展, 同时作为城市门户, 有更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1) 绿植种植方面:尽量使用当地树种, 充分尊重原生自然。减少城市道路对综合服务区的视觉和噪音影响。

(2) 硬景设计方面:使用多孔隙、高透水的生态材质, 雨水可自然渗透至土壤中, 帮助地下水的平衡。

(3) 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屋顶和硬质地面的雨水到系统的水过滤设, 用生态的方式进行水的初步净化处理, 使之成为绿化灌溉、水景喷泉等的中水, 形成一个水的自循环系统。

(4) 光能再利用系统:这个系统, 不但具有一般屋顶太阳能板, 可以收集能量的作用, 还可以把地面空间上的天然光照, 直接送达到地下空间, 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将供电的需求降低了。以上的优势, 是由于系统将导光管的概念引进来, 并加以巧妙的设计。

三结语

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它既要满足交通及广场功能属性要求, 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境。在站前广场的设计实践中应突破传统的设计思路, 采用更为开放, 整体的设计策略, 将站房, 广场, 城市有机融合, 从而带动城市建设, 推动社会发展。

摘要:现如今,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我国的高速铁路, 以及高铁客运站, 都在忙碌的建设当中。作为高铁客运站以及繁华的城市, 空间上的过渡, 高铁站前广场显得尤为重要。高铁站广场, 因其特殊的功能和地理位置, 成为高速铁路、城市交通、轨道交通等互相连接的交汇地点, 同时, 也成为客流进行转换地点, 以及进行集散的重要场地。因此, 站前广场设计应采取新的一体化设计方法, 将彼此有机融合在一起, 才能带动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高铁站,站前广场,设计原则,一体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铁路旅客站广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上一篇:出口贸易模式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南充贿选案教训及通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