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破坏处理措施范文

2023-09-23

电缆破坏处理措施范文第1篇

1、架空电力线路防止外力短路反事故措施 1.1 市区、城镇

在10(6)kV及以上线路每基杆塔上比较显眼的一面悬挂“有电

高压危险”警告标志,施工联系提示标志,安全距离和联系提示标志。如线路沿道路走向或杆塔在道路旁,则顺道路方向两面和面向道路侧均挂牌,一般安装高度在距地面5~6米处,如遇绿化树木等障碍物,应提高安装高度至路面上能看见为止,为突出显示,水泥杆宜采用伸出杆身的支架安装。同一侧面挂多牌的,应合在一起制作(下同)。

施工联系提示标志要求:

附图:由制作单位设计图案经安监部、生技部审核同意 文字说明:

为了您的安全、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施工请联系柳州供电局95598。任何单位或个人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不得兴建建筑物、构筑物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向外延伸距离如下:10千伏5米;35~110千伏10米;220千伏15米;500千伏20米(只标特定线路的保护区) 安全距离和联系提示标志要求:

附图:由制作单位设计图案经安监部、生技部审核同意 文字说明:

为了您的安全、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通过或临近电力线路安全距离不够请联系柳州供电局95598 1.2 建筑区

两端杆塔按1.1要求实施。

建筑物在保护区内高于导线并且临近导线侧有人员或生产活动,在每档临近建筑物的一根导线上每15米悬挂“当心触电”文字标志牌,该档内有多家住户和窗户的,应适当增加,并调整间距,标志牌规格为:高80~100mm×长300mm,两边印字,反光,能带电安装。

1.3 跨路档

跨路杆塔按1.1要求实施,但安全距离和联系提示标志需要增加安全距离要求内容,并加挂禁止超高车辆或机械通过架空电力线路标志。

在路面上方导线上悬挂“有电

高压危险

注意距离”警告标志,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在路中间上方的最下方导线上挂1块牌,同方向有1条及以上机动车道的道路,在每条道路中间上方的最下方导线上挂1块牌,标志牌规格为:高80~100mm×长600mm,两边印字,反光,能带电安装。

安全距离和联系提示标志的安全距离要求内容:

临近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如下:10千伏及以下1米;35千伏2.5米;110千伏3米;220千伏4米;500千伏6米(只标特定线路的安全距离) 禁止超高车辆或机械通过架空电力线路标志要求:

附图:由制作单位设计图案经安监部、生技部审核同意

文字说明:超过4米高度的车辆或机械通过架空电力线路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县级以上的电力管理部门批准。

1.4 烧荒区

在每基杆塔上的顺线路方向的两面悬挂“禁止烧荒”禁止标志,禁止烧荒安全提示。一般安装高度在距地面5~6米处,如遇树木、农作物等障碍物,应提高安装高度至地面上能看见为止,为突出显示,水泥杆宜采用伸出杆身的支架安装。

在村庄等人员密集处和道路路口人员通行频繁处悬挂禁止烧荒安全提示。

禁止烧荒安全提示要求:

附图:由制作单位设计图案经安监部、生技部审核同意 文字说明:

为了您的安全、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防止火灾和触电,请不要在高压线路下方烧荒,有危险请联系柳州供电局95598 1.5 鱼塘

在两侧杆塔和导线下方地面上挂(立)“禁止在高压线路下钓鱼”禁止标志。杆塔上一般安装高度在距地面5~6米处,如遇树木、农作物等障碍物,应提高安装高度至地面上能看见为止,为突出显示,水泥杆宜采用伸出杆身的支架安装。

在可能钓鱼区的导线上悬挂“禁止在高压线路下钓鱼”文字标志,标志牌规格为:高80~100mm×长600mm,两边印字,反光,能带

电安装。

1.6 计划或正在施工区 在每基杆塔上按1.1要求实施。

在导线下方地面上,每15米布设“有电

高压危险”警告标志,在其中间布设施工警示带。在较危险点立“危险

注意距离”警告标志。根据现场情况增设横幅,每档不少于1处。

横幅文字内容:

为了您的安全、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施工、通过或临近电力线路安全距离不够,请联系柳州供电局95598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向外延伸距离如下:10千伏5米;35~110千伏10米;220千伏15米;500千伏20米。地下电力电缆保护区:线路两侧距离为0.75米。

临近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如下:10千伏及以下1米;35千伏2.5米;110千伏3米;220千伏4米;500千伏6米

施工警示带文字内容:沿线有电

高压危险

施工请联系95598

柳州供电局

1.7 放风筝区

在每基杆塔比较显眼的一面和向防风筝区域面悬挂“禁放风筝”标志牌,如杆塔在道路旁,则顺道路方向两面和面向道路侧均挂牌,一般安装位置在距地面5~6米处,如遇树木、农作物等障碍物,应提高安装高度至地面上能看见为止,为突出显示,水泥杆宜采用伸出杆身的支架安装,在档中线路下适当位置设置“禁放风筝”和“危险

注意距离”标志牌。

2、地下电力电缆线路防止外力短路反事故措施 2.1 地下电力电缆线路沿线保护

电缆沿线每10米立1路径标志桩(牌),在箱变、环网柜、分电箱等设备上涂刷“地下电缆,禁止施工、挖掘”禁止标志、施工联系提示标志(按1.1要求)。

线路运行管理部门将地下电缆所在位置示意图和电力电缆保护宣传文字书面通知市规划局、市政维护部门、城投公司、建投公司,将电力电缆保护宣传文字书面通知沿线单位。

电力电缆保护宣传文字: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 第十条 电力线路保护区:

(二)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地下电缆为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的两

平行线内的区域。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在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在地下电缆保护区内堆放垃圾、矿渣、易燃物、易爆物,倾倒酸、碱、盐及其它有害化学物品,兴建建筑物或种植树木、竹子;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电力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下列作业或活动:

(四)在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内进行作业。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第七条 地下电力电缆保护区的宽度为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两平行线内区域。

在保护区内禁止使用机械掘土、种植林木;禁止挖坑、取土、兴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堆放杂物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

第八条 禁止在电力电缆沟内同时埋设其他管道。未经电力企业同意,不准在地下电力电缆沟内埋设输油、输气等易燃易爆管道。管道交叉通过时,有关单位应当协商,并采取安全措施,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

为了您的安全、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施工请联系柳州供电局95598 2.2 计划或正在施工区:

在电缆沿线,每15米布设“有电

高压危险”警告标志中间布设施工警示带。根据现场情况增设横幅,每50米不少于1处。

横幅内容:按1.6要求

施工警示带内容:沿线地下有电缆

有电

高压危险

施工动土请联系柳州供电局

电缆破坏处理措施范文第2篇

一、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破坏及其环境的影响

(一)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

1、修筑路基产生裸露岸坡面或不稳定边坡

路基是高速公路施工的重点, 对于路堤、路基的建设, 需要进行挖土填方。因此, 大多数路基边坡都是在裸露坡面开展施工, 这种坡面是一种人为性边坡, 土壤表面没有任何植物, 地质十分不稳定。

2、挖方取土对土地造成毁灭性破坏

在施工建设中, 路基填方需要大量土壤, 一些土地因开挖特别严重, 开挖、取土数量已经超出了土地的最低限度, 使得岩土层严重变形, 破坏了土体结构, 使得土壤植被遭受了严重的损坏。

(二) 生态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1、造成区域水土流失

在高速工作建设过程中, 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 破坏了土壤, 使得表层抗蚀能力明显降低, 在水流、风蚀、重力等因素的干扰下, 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 路基边坡水土流失最严重, 坍塌现象较为常见, 山体瘫痪。目前, 对于高速公路建设而言, 水土流失是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2、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受到破坏

高速公路建设中, 生态环境、景观环境对其影响较为深刻, 影响高速公路周围群众生命财产, 并使得生态环境同周边环境十分不协调。

二、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恢复措施

(一) 运用土地复垦技术

采用土地复垦技术, 需全面了解高速公路当地环境, 制定因地制宜的整治方法,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一方面, 土地复垦技术应坚定不移地执行预定目标, 尽力将生态环境恢复到能够利用的状态。另一方面, 在确定复垦目标时, 应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内容的恢复。一般而研究, 土地复垦技术主要分为工程复垦与生态复垦两方面。针对严重被破坏的待复垦土地, 应先采用覆盖表土、平整压实等措施, 改造与恢复被破坏的土地。值得注意的是, 国外这对这一情况主要采用聚丙烯纤维等原料、稻草等编织物来建设构筑物, 使得复垦土壤不被侵蚀。同时, 在被侵蚀的坡面表层或边坡上也可以覆盖上聚丙烯纤维等原料、稻草等编织物, 这一做法不仅可避免土壤被侵蚀, 而且还能够为边坡上的植物创造一个优质的生长环境。针对已经不具有生产力的土地而言, 可种植豆科植物, 并撒入有机肥或微生物来改良土壤, 使得土壤迅速熟化, 逐渐恢复生产力。针对具有恢复能力的土地而言, 应基于土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复垦目标, 并严格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修复。

(二) 生物环境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常常同生态复垦技术结合使用, 有利于恢复土地生态系统, 也有利于改造边坡状况。该技术融合了工程、生物两方面的技术, 高效恢复土地生态植被。具体而言, 生物环境工程技术可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恢复环境基础, 至少应使得环境能够恢复到植物健康生长的程度, 该步骤工程措施使用最多。其中土地复垦是其中的一种, 然而环境基础恢复措施不只是土壤复垦的一种。

第二步:营建植被, 该步骤生物措施是主要方法, 不得随心栽种植物种类, 可用来营建植被的植物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征:茎叶低矮、根部发达、抗旱能力强、涵养水源粗放管理、生长迅速、与当地原本生态系统相适应、有效恢复土壤肥力。所以, 应优先悬着当地原有植物。例如, 图1为某高速公路的植被选择设计图。

第三步养护完成的植被, 特别是裸露坡面、不稳定边坡生长的植物, 可采用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这些植被, 例如调整公路排水系统、采用挡护结构稳定边坡、浇灌等。

(三) 路域景观恢复工程技术

一般而言, 在使用路域景观恢复工程技术时, 会运用到景观生态学知识。对公路景观组成选取进行科学选取, 并预测对土地变化的影响。同时, 应充分考虑到公路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特征, 优化设计恢复型植被景观景象, 促使被破坏的生态能够迅速恢复。例如, 对于路基边坡、平台及中央分隔的恢复而言, 可设计相关绿化带。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的构建, 并且具有降低噪音、净化空气、改善公路附近生态环境的作用。目前, 这一技术广泛运用于道路交通环境优化中, 不仅可使得公路线形同周围环境巧妙地融合起来, 而且有利于诱导驾驶员视线, 预防产生眩晕的感觉。

三、结语

高速公路建设中, 生态破坏问题尤为严重, 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探索出有效的恢复方法, 使得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同环境保护共同进步、同步进行。广大工作者应恪尽职守、积极交流沟通, 总结出更加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 从而大力推动我国高速公司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高速公路迅速发展, 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高效, 然而其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的环境的尤为深刻, 特别是在挖方填土严重损坏了土壤植被系统。基于此, 恢复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系统尤为必要。基于此, 本研究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情况, 并提出了有效的恢复措施, 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破坏,恢复

参考文献

[1] 赵勇.试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及其恢复[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4, 14 (9) :210—211.

[2] 严高举, 王峰林.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及其恢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11 (02) :101.

电缆破坏处理措施范文第3篇

一、 编制依据

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2. 《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05)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 工程概况:

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北京办事处新街口外大街办公楼室内外装修改造工程,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康路5号,南邻第二炮兵总医院,西邻北京师范大学,本工程西、南两侧临街,西侧为市级城市道路,距本工程西侧外墙3.8m处,有高压电缆一道。线高12m-13.5m。为保证本工程的施工安全,必须对西侧高压电缆进行安全防护。

三、 现场情况及具体操作: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现场的空间不足,无法搭设封闭式电缆防护棚),所以我单位经过研究决定,采用单侧防护的安全保护措施(见附图),具体操作如下: 1.高压电缆防护架总长度为75.0m,高度为24.0m(超过外墙脚手架总高2.0m)。 2. 采用直径100-150mm*6m长的木杆,作为高压电缆防护的主要材料。立杆间距1.5m,水平杆步距1.8m,立面做斜向交叉式45度角拉撑。

3. 高压电缆防护架的施工,要与外墙脚手架搭设同时进行施工,高压电缆防护架与外墙脚手架之间的距离为0.5m,高压电缆防护架与外墙脚手架拉接,采用直径100mm的木杆与外墙脚手架绑扎拉接(见附图),拉接点布置为,水平间距为1.5m、竖向间距为1.8m,拉接层数为5层。 4. 高压电缆防护架外侧,立挂安全网进行防护。

5. 杆件搭接采用镀锌铅丝顺扣绑扎,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米。绑扎不少于3道,间距不小于0.6米。杆件垂直相交时采用平插十字扣。

6. 大横杆应绑在立杆里测,接头应靠近立杆,大头伸出立杆200~300mm,小头压在大头上。

7. 杆件搭接应大小头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米。 8. 小横杆搭在立杆上,靠斜杆的小横杆则宜绑在斜杆上。小横杆伸出立杆部分不应小于30cm。 9. 在靠施工场地一侧的里杆端头设置红旗,间隔设置

四、 质量保证措施:

1. 构架结构符合以上的规定和设计要求,个别部位的尺寸变化应在允许的调整范围内。

2. 节点的连接可靠,8号铅丝十字交叉扎点应拧1.5~2圈后箍紧,不得有明显扭伤,且钢丝在扎点外露的长度应大于80mm。

3. 立杆按全架高中心线检查垂直度,其垂直度应小于1/150,且同时控制其最大垂直偏差小于100mm。

4. 大横杆按全长的上皮走线检查水平度,其水平度应小于1/125,且同时控制其最大水平偏差小于100mm。

五、 安全措施:

1. 工人进场前须进行安全教育。 2.

距地2米以上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3.

施工人员需持《特种操作证》上岗。

4. 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有电器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

电缆破坏处理措施范文第4篇

1. 高压电力电缆产生故障原因

1.1 电力电缆自身的问题。

电缆质量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本身材料质量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着也是引起电缆出现故障的一个主要原因。材料质量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电缆附件制造方面的缺陷、包铝生产中的缺陷以及绝缘材料管理和维护方面的相关缺陷几个方面。电缆附件制造方面的缺陷主要包括组件的质量不合格或者是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制造;包铝生产中的缺陷主要包括绝缘损坏、产生裂缝或者是重叠间隙等;绝缘材料的管理不当和维护不够科学主要包括所使用的材料发生了老化或者是受潮, 从而对电缆的终端和中间头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2 超负荷运行。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电缆总是处于一个长期的超负荷运行状态, 而且大多数都是暴露在空气当中, 特别是在高温环境当中会造成电缆生成大量的热量, 使得电缆的绝缘性能不断下降, 大大加速了电缆的老化速度, 缩短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而且还存在一定的使用安全隐患。除此之外, 如果处于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当中, 比如具有高温热源或者是腐蚀气体的话也会大大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 加大隐患发生的概率。

1.3 绝缘老化变质。

高压电力电缆由于绝缘老化而引起的相关故障非常常见, 目前我国大多数电缆的绝缘层都是使用的塑料材质, 而塑料材质在自然环境中长期暴露便会发生老化, 进一步便会使得电缆的绝缘层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另外, 电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 如果内部进入了一定量的气体, 在高压电离环境下便会逐步升温, 使得线路也出现发热现象, 进而造成电缆绝缘层老化变质现象的发生。

2. 电力电缆故障诊断技术分析

2.1 声音检测法。

在对电力电缆故障进行诊断的时候, 声音检测法主要是利用其在放电过程中所发出的声音进行识别, 并判断出所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明敷设的电缆。而对于其他敷设的电缆进行故障检测的时候, 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结合电缆的具体走向, 在借助扩声器来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

2.2 脉冲检测法。

这种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脉冲电压法、低压脉冲法、二次脉冲法以及脉冲电流法四种, 其是在对电缆故障检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脉冲检测法的检测原理为利用脉冲器所发生的脉冲波, 当脉冲波遇到故障的时候便会生成一定的反射脉冲, 工作人员通过对脉冲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以及所发出的脉冲波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便可以算出故障点的准确距离。

2.3 电容电流测定法。

在具体的运行过程当中, 电缆和地面以及相邻的两根电缆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电容, 这些电容的分布非常均匀, 通常情况下电缆越长, 其中的电容便越大,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电容电流的测定来确定出故障的具体位置。在具体测定的过程中会用到交流电压表、交流毫安表以及单相调压器, 测定步骤为:先利用交流毫安表对高压电力电缆的电容电流值进行测定, 然后再根据所测出的电流值计算出故障电缆线芯和完好线芯两者的电容比, 根据计算结果便可以对高压电力电缆线芯的大概断线位置进行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 对电缆的总长度和电流值测量的越准确, 最后对故障的位置判断就越精确。

3. 故障诊断实例

3.1 实例分析。

某企业采用DMS-2000B型故障测试仪和传统的电桥法来对电力电缆的故障进行诊断,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企业10KV以上的电缆总长度达到了150KM, 企业为了对生产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 组建了专门的电缆检修团队, 可以每年还是会发生两次到三次故障。所使用的电缆型号为YJV22-10-3×240, 采用了直埋敷设方式, 所处的环境也相对比较复杂, 不仅有马路还有桥梁, 总距离达到了2500m, 运行电压为6KV。出现了A相接地故障, 测得电阻为RA=20kΩ, RB=RC=300MΩ。

3.2 故障处理。

首先应该对故障电缆进行详细的分析, 处理过程中采用了同步定点处理方法, 其中放电频率为1/4 (1/s) , 冲击电压为35KV。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采用了深埋敷设, 所以利用省测定点方法不能很好地对故障点进行判断, 试验后发现整条电缆都有放电声, 所以确定不出故障点。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到在1800m位置处有重点接头, 所以进一步采取了中间接头断开的测试方法, 结果有效判断出了电缆故障的位置在电缆的末端。经过分析发现故障点已经被击穿, 可以电缆不仅距离长且中间的阶段也非常多, 想要获得更好准确的数据就需要对故障距离实施有效的缩短。

总而言之, 现如今高压电力电缆在我国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这也就造成了故障难免会发生, 只有通过最为科学合理的保护手段尽量降低故障发生的次数, 从而更好地确保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要求在对电缆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不断地研究, 使其在诊断故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智能电网的建设力度不断地加大, 电力电缆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电力电缆作为一种主要的对电能的分配、传输以及对各个电气的连接设备, 对整个电力系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其发生故障的时候, 如果能快速准确地确定出具体的故障点, 不仅可以很好地提升供电的可靠性能, 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由于对故障的修复和停电所带来的损失。鉴于此, 本文先分析了高压电力电缆产生故障的原因, 并对电力电缆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最后结合实例对故障的处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

关键词:高压电力电缆,故障,诊断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迪.高压电力电缆故障分析及诊断处理[J].电子测试, 2016, (10) :124-125.

上一篇:独立学院学生特点范文下一篇:对联集锦奇联巧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