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使用方法范文

2023-11-13

农药的使用方法范文第1篇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先提到的仍然是粮食安全问题,强调要不断增加粮食生产能力。指出:“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要求“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业生态治理”、“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和“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药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投入品,是农业高产稳产的保证。农药又毕竟是一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广泛大量使用,甚至滥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威胁粮食安全。因此,如何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防治和大幅度减轻农药的负效应,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大对农药的监控力度,大幅度削减农药的数量,降低农药的危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去年底,国家领导人在谈及“三农”工作时,提出“控药”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新阶段关于农药管理的特殊提法,非常必要和及时,且针对性强,其真正涵义就是要加大农药监管力度,在严格监控下生产经营使用农药,有效发挥农药的正作用,大幅减少农药的负效应。当前“控药”的重点应该是农药的减量降害。一是环境保护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水、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迅速增多,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人畜生命安全的要求。农药控量生产和减量使用能大大减少自然界有毒有害物的数量,降低农产品的毒物残留,从而极大减轻农药对人畜生命健康的危害。三是综合治理病虫草害对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过分依赖化学农药,造成大量农作物病虫的耐药性和抗药性提高,使得农药防治效果下降,用药量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因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发展有机农业,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到科学植保,绿色植保。

1.农药数量过剩

有害生物采用化学防治,见效快,方便,受环境影响小,节约劳动力。化学农药是工业产品,便于大量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农药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最初用来防治农业病虫草害,后来大量用于公共卫生、家庭卫生等方面,数量增长也十分迅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农药还主要靠进口,九十年代中期出口开始大于进口。全世界有上千农药品种,我国登记的有近600种;本世纪初农药年产量在八十万吨左右,目前,全国农药年生产量350万吨左右,出口量在160万吨以上;国内农药年使用量近50万吨左右。我国已成为全球农药生产、使用和出口第一大国。

1.1登记。欧美国家早在上世纪初就开展了农药登记管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农药登记起步晚,1982年颁布实施《农药登记规定》,至今只有三十多年发展史。上世纪末,取得农药登记的产品不到九千个,90%以上是临时登记,正式登记多为国外产品。尽管农业部2007年开展了的农药登记整改年活动,但登记数量仍持续大幅上升,只是正式与临时登记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2012年,农药登记产品共有29631个,其中正式登记产品27784个,由十年前的不足10%上升到93.7%。截止2015年1月底,共登记农药产品32019个,正式登记产品数30758个,临时登记产品数不足4%。登记数量如此之大,大宗作物用药的同质成分太多,有的同一成分产品达几百个,而一些小宗作物无合法农药可用。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2012年的调查,964个小宗农作物的病虫害,有874个无合法登记的农药,占90.7%。全国仅1/5的常年种植蔬菜品种、1/3的常发病虫害有登记的农药可用。农民主要根据经销商建议或农药适用防治对象选用农药,不考虑登记情况,农药使用事故时有发生,农产品竞争力低,出口严重受阻。

1.2生产。我国农药生产虽然发展迅速,形成了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料中间体、科技开发在内的工业体系,但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设施差,总产能产量增长过猛。目前有农药企业(包括卫生杀虫剂企业)达2600多家,行业前10大企业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不到20%,前20大企业占总产量比重也只有30.%左右。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世纪五十年代,农药年产量不足万吨,1986年也只是10.2万吨,1996年为38.1万吨,2005年突破100万吨,2013年高达319万吨。以总产量计,我国从2006年开始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农药生产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研制投产200多个农药产品,基本是仿制国外产品,自主创制的品种数量不足10%,核心竞争力很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1.3经营。我国农药经营单位多而散,主体素质差,农民用药主要由个体户供应。据调查,全国共有农药经营单位35万多个,经营人员60多万,90%农药经营者的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学历,近八成的经营单位在3人以下。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农药行业销售额持续增长,销售收入从2005年的625亿元增至2012年的2,36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1%。近几年农药出口额也是增长的,稳定在310亿美元左右,但市场规模只占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的6%,排世界第五。农药出口最大特点也是货物数量大,价格低。1994年出口量为6.1万吨,到2013年,农药出口数量高达162.2万吨。经测算,我国生产的农药60%供出口,40%在国内的农、林、牧和卫生等领域应用消费。

1.4使用。据农业部调查,全国有2.5亿左右农户,从事农业生产人员3亿多名,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80%以上是农民自己完成,六七成农民购买和使用农药依靠经销商的推荐。全国大田农药年使用量35万吨左右,商品量8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农田单位面积用农药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农民安全使用农药情况堪忧,65%以上农户喷施农药没有保护措施,因农药使用不当造成危害的事故时有发生,30%多的农户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农药中毒。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调查分析,2013年全国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73亿亩次,其中,病虫害的发生面积54亿亩次,防治面积67亿亩次;农田草害防治面积16亿亩次;农田鼠害防治面积3亿亩次。31个省植保植检站(不含西藏)统计,2013年我国农业用药96.72万吨(商品量),折百量31.1万吨。其中杀虫剂和杀螨剂12.2万吨,占农药总量的40.5%;杀菌剂8.0万吨,占农药总量的25.8%;除草剂10.1万吨,占农药总量的32.4%。2013年农药使用量超过1万吨的省份有16个,用药量在24万吨左右,占全国农药总用量的75%以上。山东、黑龙江、云南、四川、河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安徽等前十位的省(自治区)用药量为19万吨,是全国农药总用量的六成。

2.有效监控乏力

2.1制度缺陷,管理薄弱,农药生产经营秩序混乱。因农药的特殊性,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农药管理法规,法国1905年制定的《农药管理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农药管理的专门法规,标志着世界农药管理法制化的开始。随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也相继制定了农药管理法。美国制定的《联邦杀虫剂、杀菌刺和杀鼠剂法》,简称《农药法》,至今已进行了10多次修改,且不断完善。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许多国际组织,都对农药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和技术规程与标准。我国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第一部专门的农药管理规章制度《农药管理条例》,虽也经过些修改,但很不完善。尤其是在管理制度设计、管理方式方法规定上存在着许多缺陷,如对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农药产品的管理及惩处、农药市场秩序的管理、农药负效应的防治与监控等方面相当薄弱,急需重新修订。

我国农药总体生产技术水平落后,部分企业仍在使用淘汰的工艺技术;研发能力薄弱,侵犯知识产权现象普遍存在;农药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种多滥杂,同质化严重;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问题突出。农药经营主体是按计划经济体制设计的专营模式,因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改革变化之大,目前实际上的农药市场处于完全放开状态。加之经营单位和个人良莠不齐,相当多的农药经营人员“卖药不懂药,违法不知法”,不可能针对防治需要而供药,更谈不上对农民进行科学、安全用药指导。从而导致农民用药不对路,防治效果差,加大了用药量。另外,故意造假、非法添加农药隐性成分的问题十分突出。2013年全国农药监督抽查中假农药占不合格农药的58.4%,农业部在市场上直接抽查的76个农药样品中77.6 %检出农药隐性成分,47个“助剂”样品中,74.5%检出农药成分。

2.2用药水平低,施药机械落后,环保意识差,用药量过大。目前,广大农村基本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绝大多数农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种田的主要是老人和妇女,文化程度低,身体素质差,管理粗放,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和安全使用原则基本不了解,对农药的性质了解甚少,农药使用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一是品种选用不当,施药方法不正确。不分作物品种用药,不管防什么病,治什么虫,也不论水稻和蔬菜,不分大棚和露地,只按照自己的习惯,怎样方便怎样用,一成不变地使用一种用药方法;也不按病虫为害习性来施药,用药量大增,药害事故也不断发生。二是药剂选择不科学,用药剂量不标准。防治同一种病虫害,多种相同作用的农药一起使用,不根据防治对象、作物和施药时间对症用药,常常是连续多次用药,用药量激增,利用率低下。三是盲目施药,用药目的不明确。不按病虫预报情况,不管有无病虫施药,防效不佳,施药次数增多。四是故意加大用药浓度,兑水量不足。不按照技术部门推荐的合理用量配置农药,认为浓度越大,效果越好,造成浪费,甚至出现药害。五是随意施药,用药时间不准确。不按田间病虫草害发生的防治适期用药,而是根据自己的时间用药,因防治不适期,效果不好而不断增加防治次数,造成用药量倍增。

另外,农药使用中急需高度关注的两个问题:一是施药器械落后。目前农户使用的喷雾器绝大多数还是工农-16型老式器械,“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影响了用药质量,降低了防治效果,且造成浪费,加大了农药投入量。二是随意丢弃农药废弃物。对用过的农药瓶、袋等包装物随意丢弃,污染环境,残留药物蒸发到空气中,或经过水冲、雨淋流入到河流、土壤里等产生危害。

3.农药负效应突出

3.1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妨碍农业可持续发展。污染环境是农药大量广泛使用的负效应之一,农药的溶解性、降解性、附着性、渗透性和内吸性等基本理化特性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生物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农药污染水环境,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水体中农药主要来源:一是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二是含有农药成分的雨水落入水体;三是植物或土壤粘附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四是生产农药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等进入水体等。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一些世界著名河流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的农药超标。上世纪末,一些国家对地球两极进行的科学考察,也都在冰川中检测到了一些农药成分。农药成分会随水分一起蒸发到空气中,从而对大气造成影响,使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增多,其浓度若超过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就是严重污染,势必对人体健康、其他生物健康及至整个生态平衡构成威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环境监测中,一些大城市上空和广大农区的空气屡次检测出人类使用的农药成分。本世纪初,我国相关科研机构在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及一些农区上空均检测到了可检测的许多农药成分。土壤中的农药成分,有的是直接进入土壤的,如除草剂的施用、撒毒土、药水灌根等;有的是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也有的是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中的农药成分。2013年初,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称,山东、广东等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检测出至少120余种农药残留。相关部门调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2.5亿亩耕地受到农药污染,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左右。对532条河流检测发现,有82%的河流是被污染的,而44%的地表水污染是农业造成的。

长期依赖化学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一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态系统中各生物。如农田喷洒除草剂,对周边棵树田的桃李杏等敏感果树造成落叶、卷叶、变形等危害。二是影响生物群落的正常演替过程,使生态系统中生物相对贫乏和不稳定。进入土壤中的农药被土壤颗粒吸附,直接或间接与土壤微生物接触,对土壤中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危害,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和腐熟,改变土壤结构,降低农田肥力,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近代灭绝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灭绝速度之快与人类大量广泛使用化学农药不无关系。三是破坏了农业病虫草害的自然控制系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大量杀伤天敌,削弱了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引起害虫的再猖獗或次生害虫的大发生。如鸟类、蛙类、蛇类等绝对数量明显减少。人们印象最深的麻雀曾作为害鸟绞杀也无济于事,有机磷农药广泛使用后,麻雀就稀少了。一般天敌的繁殖速度不及农业的有害生物,且对农药又较为敏感。随着大量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改变了田间生物种类的组成。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也越来越弱,一些受抑制的病虫草害又变成了主要的了,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主要病虫害再爆发、次要病虫害也爆发,农药使用量大幅增加,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妨碍农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类的粮食安全。

3.2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竞争力。农药直接作用于蔬菜瓜果等可食作物的表面,经过生长过程进入内部;受污染的土壤、水域中的农药颗粒随着水份、养分进入农作物体内并富集,从而形成农药残留,人们食用后,就直接危害身体健康。近年来,因农药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越来越多,仅果蔬残留农药中毒一项,平均每年每省超过6000宗。家禽家畜饲喂含有残留农药的饲料,或者在禽舍、畜厩内施用农药,致使蛋、奶、肉等畜禽产品造成污染,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2013年农业部开展蜜蜂安全专项调查,发现有40.4%的问卷反映蜜蜂农药中毒情况,35.1%的蜂蜜样品中有农药检出。

农药污染土壤、空气和水体后,通过食物链的积累,造成公害。鱼体中农药的累积除了食物链外,还通过它呼吸作用的途径而累积。据试验,一些鱼类生活在含有农药水域中,农药富集高达几千到几十万倍。牲畜及禽鸟体内农药的积累,来源于取食含有被农药污染的饮料、野外的作物种子和谷物,或者取食被农药污染的鱼类和无脊椎的小动物。

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每年都发生几十甚至上百起,因农药残留而引起的农副产品国际贸易纠纷案。

3.3危害人体健康。农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三个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危害,分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时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神志不清、瞳孔缩小等症状,直至死亡;慢性中毒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胸闷、食欲不振、乏力多汗等症状,引起内脏机能受损,影响正常生理代谢,导致癌变、畸形和突变等。人体中毒的程度视进入体内的农药品种、接触途径与进入量不同而异。轻的引起局部伤害,重的危及生命。慢性中毒起病虽缓慢,但持续期长,涉及面广,影响人数多。世界公认,帕金森病、早老性痴呆以及运动神经疾病等死亡人数大幅上升与农药使用关联度极大。农药对人类生殖系统的危害也很大,能降低精子数量,影响精子质量,使胎儿DNA受损,在子宫内中毒,导致畸形怪胎。有些农药还会导致女孩早熟以及儿童行为失常等。很多科学家早就提出农药致畸、致癌、致突变和造成人类不育不孕大幅度上升的问题是人类健康的一个很大威胁,并呼吁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

使用者在农药施用过程中,可通过呼吸、皮肤的接触进入体内,危害健康。大气中残留的农药经过呼吸道进人体危害健康。水溶解度大的粉剂、水剂农药易被人体吸收而引起中毒,尤其是一些无嗅、无味、无刺激性的农药,易被人们忽视,中毒的可能性大一些。经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农药,主要是来自食用了受农药污染的食物,消化道对农药的吸收最强,危险性也最大,常见的农药急性中毒事故大都是误食已受农药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施药人员与包装工人中毒,主要原因是防护不妥,皮肤接触药液,经过皮肤进入体内。不管是哪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农药,如果超过了常人的耐受限量,都将会导致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失调,引起病理改变和毒性危害。

4.加大农药监控力度的建议

研究和探索农药减量控害与合理使用问题,对于控制日趋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大力降低农药负效应的危害,促进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等有着十分重大意义。

4.1源头控制,把好登记关,整合农药生产,净化农药市场。充分利用特殊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机制,从准入源头上大量压减同成分的农药产品,迅速清理过剩和大量重复的相同产品,撤消一批不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为了登记而登记的同质农药产品登记证。彻底改变目前农药产品登记证数量多,同质严重而大量蔬菜与一些特色小宗作物无合法农药可用的农药准入状况。大力整合农药生产企业,坚决关停一批生产技术落后、环保投入不足、质量控制不好、研发能力不强、设备设施简陋的农药生产企业,彻底清理采用传统工艺的原药生产、制剂加工等落后生产作坊与厂家。尽快建立农药生产企业类似于药品生产GMP标准的认证制度,不达标,不合格的农药生产企业必须淘汰。大幅度削减农药产能产量,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规范农药生产秩序,促进农药企业升级。建立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全面实行农药产品可溯源管理,大力整治农药市场秩序,坚决惩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药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彻底清理无证无照农药经营者,净化农药市场。

4.2改变观念,坚持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综合防治的方针。植保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植保功能必须兼顾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人畜安全等多个方面的需要,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重大课题。首先正确认识防治效果,用药的目的是控制病虫杂草的进一步为害,减少经济损失,而不是全面的消灭它。加强农田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平衡是绿色植保的重要内容。农田是农作物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种群的栖身场所,在长期的共生中处于生态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设水土保护良好、物种多样、生态平衡的生态农田。然后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彻底改变长期完全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做法,科学合理地生产、管理和使用农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强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植保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对人类的危害。

农业防治就是利用一系列耕作和栽培技术,根据作物-害虫-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改良环境条件以避免病、虫、草害的发生,利用各种耕作和栽培方式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减少其侵害的可能性,达到保护作物,避免有害生物危害的目的。

利用各种物理方法来预测和捕杀害虫,具有经济、方便、有效和不污染环境的优点。例如,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安装各种灯具诱杀害虫;干热处理和湿热处理进行种子消毒;高温、高湿、闷棚:土壤浇水后配合喷洒石灰和覆盖稻草等附加措施,覆盖地膜或棚膜,利用光能升高地温和棚温,起到杀死土传病害和虫卵的作用;利用黄色和有毒胶膜或粘膜结合诱杀温室白粉虱等等。

生物防治是农田病虫害生态调控的有力手段,以生物多样性来保护有益生物,使有害生物的种族密度保持在经济效益所允许的受害范围内。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基因产品等控制有害生物,包括以虫治虫、微生物治虫、性引诱剂的应用及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和遗传方法防治等等。如采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和松毛虫;利用赤眼蜂(人工饲养)寄生卵的特性控制、杀死番茄棉铃虫、辣椒烟青虫等害虫;用金小蜂防治棉铃虫;用捕食螨的蜘蛛防治螨虫;用草蛉防治棉花害虫;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等,都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利用益鸟如猫头鹰来控制鼠害等。

4.3大力削减化学农药,以生物农药等环境友好型农药替代。在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前提下,先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以环境友好型农药替代,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品种农药。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真菌制剂,植物制剂如苦参楝、印楝素等均已成熟。病毒杀虫剂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病毒制剂有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制剂、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制剂、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剂等。抗生素类如阿维菌素等,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菜蚜、黄条跳甲、斑潜蝇、叶螨等蔬菜害虫。

4.4研究先进使用技术,改进施药机械,全面降低农药使用量。一要建立健全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网络体系,改进和选用先进的测报设施设备,做到精准测报,尤其是要提高中、长期测报的精准率,为防治农业有害生物提供可靠的依据。制定动态的合理的复合防治指标,为害水平未达到经济阈值,就无须喷药防治。真正做到有害生物防治发布及时,主攻对象明确,使用药剂对路,防治技术到位,防治方法可靠。二要建立健全的植保技术推广服务队伍,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首先要做到对症下药,筛选出使用剂量低、防治效果好、环境安全的农药。根据有害生物发生的实际情况,筛选药剂品种、优化防治策略。如针对害虫的抗药性、某种药剂能引起某些害虫的特殊反应等进行合理的药剂选择。蔬菜、水果、茶叶等必须根据农药的作用特点和毒性,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作物及天敌安全、无不良影响经济的药剂品种,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长残效的农药。其次是把握用药最佳时间,要在害虫发育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及发育阶段中接触药剂最多的时间施用农药。还要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和不同药剂,选择最佳用药剂量。三要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技术,指导农民采用混用和轮用。混用可形成多位点的作用机制,避免交互抗性的产生。轮用对有害生物造成一种选择压,减少长期选用单一品种,引起遗传重组而诱发抗药性。四要大力改进植保机械,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降低农药投入量。

4.5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用药的技术水平。针对我国广大农民文化素质较差,科学观念淡薄的现实,必须加强广大农村的科技培训工作,大力培养农民的公众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大力推广和普及科技种田的知识。在工作调查中发现,有的农民明知农药使用不当会造成危害却偏要为之,如向已收获的小麦、玉米里喷洒防虫药剂,不按安全间隔期要求采摘喷洒过农药的蔬菜和水果,在浇灌韭菜的水中放入呋喃丹等禁用农药,将农药包装物随意丢弃或扔在池塘和水井里,夏季驱蚊蝇在居室内喷洒农药等等,农药中毒伤亡事故屡屡发生。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及网络通迅等传统和现代的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群众大力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农药的使用方法范文第2篇

目前, 我国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左右, 大部分农药通过径流、渗流和漂移等流失, 污染土壤、水环境及农畜渔果产品, 影响农田生态环境安全, 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 对人体产生危害。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 改进施药方式, 提高农药利用率和病虫害防治效果, 推进农药减量控害, 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保护农田生态, 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是发展环境友好型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重要一环。

为了进一步了解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2015年以来对兴宾区蒙村镇、三五镇、大湾镇、良塘乡、五山乡、七洞乡、陶邓乡等7个乡 (镇) 的560户村民进行随机抽查走访, 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民使用农药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调查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 提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对策。

1 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盲目用药

调查中有73%农民没有在病害发生初期及害虫低龄期施药, 而是到病虫猖獗为害时, 提高浓度、缩短间隔期施药, 甚至一次用2种以上相同防治对象的农药防治同一对象;有的农民见虫就施药;有的农民看见别人施药也施药, 有的农民种下后7~10 d, 不管有无病虫害都施药, 以后每隔20~30 d施药1次。

1.2 不对症下药

调查中79%农民没有针对防治对象对症下药, 而是任凭农药经销商“开处方”, 有的经销商为求利润, 极力向农民推荐多种农药同时使用, 造成生产成本及农药残留增加。

1.3 违规使用禁用、限用农药

调查中有5%农民为了省钱、省力, 在种植蔬菜瓜果时违规使用高毒农药, 或购买流动商贩没有质量保证的农药。

1.4 统防统治覆盖率低

目前兴宾区还是以一家一户自己配方施药为主, 且大部分农民防治只依赖化学防治, 仅仅有2%农民主动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 加上施药时间不统一、用药不适时, 喷洒药液量不足等因素, 导致防治效果差。

1.5 施药器械落后

有92%农民使用的是手动或电动背负式喷雾器, 喷头单一, 使用中普遍采用大容量、大雾滴喷雾, 且不注重保养维修, “跑、冒、漏、滴”现象普遍存在, 实际使用量无法达到防治效果的要求, 也增加对施药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1.6 未能科学有效地管理农药废弃包装物

目前兴宾区只有一个农药废弃包装回收企业, 且只回收蔗区用药的废弃包装物, 其他的废弃物则到处乱扔, 在田埂、地头、沟渠及路边、河边、塘边等地随处可见农药废弃包装物, 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

1.7 防护意识差

80%以上的农民不按照操作规程施药, 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甚至有逆风施药、高温天气中午施药等不规范行为存在。

2 农药使用零增长对策

使用农药仍然是当前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措施之一。要做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 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综合措施。

2.1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

农业部门可通过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科技下乡、科技进村入户, 发放报纸、明白纸等形式, 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为重点, 培养乡村植保技术骨干, 以带动农民科学用药。只有广大农民掌握了科学选购和合理使用农药知识, 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按规定用量施药, 正确配药, 安全防护、贮存及科学混用和交替施药等, 农药安全使用才可能得以实现。

2.2 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建设自动化、智能化农作物病虫观测圃, 健全病虫监测体系;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等现代监测工具, 提升装备水平。农业植保部门要做到病虫预报信息发布及时、准确, 提高入户率和覆盖面, 让广大农民及时掌握防治适期, 做到用最少的药量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 避免盲目用药。

2.3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1) 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不同地区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解决技术不配套、不规范的问题, 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具体方法:选用抗病虫品种, 实施种子消毒、合理轮作、深耕、测土配方施肥、合理灌溉等措施, 减轻病虫害发生, 从而减少用药。推广农业防治、生态控害、植保四诱 (性诱、色诱、灯诱、食诱) 等技术,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统一防治, 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2) 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 帮助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提升农产品质量, 创响品牌, 实现优质优价, 从而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兴宾区2016年建立了1个水稻病虫害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示范区及1个果树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 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3) 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为重点, 培养一批技术骨干, 带动农民科学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2.4 强化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

(1) 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 实行精准科学施药, 避免农药经销商乱开方行为, 解决农户乱打药、多次施药和滥用农药的问题, 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量并有效提升综合防治水平,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 大力扶持实施重大病虫疫情应急防治、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的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民。结合生产实际, 尊重农民意愿, 创新服务方式, 规范管理制度, 有效开展统防统治, 实现农药减量控害。

2.5 推广新型施药器械和施药技术

加大对新型植保机械 (包括背负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担架式机动喷雾器, 农用无人直升机等) 的推广应用, 以解决施药过程中“跑冒滴漏”的严重问题, 并综合考虑防治对象、防治场所、作物种类和生长情况、农药剂型、防治方法、防治规模选择合适的施药器械, 同时大力推广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控制漂移及助剂使用技术等各种精准施药技术, 做好科学用药指导工作, 及时提供病虫测报信息与防治技术, 改进农民的施药观念, 提高农药利用率, 减少农药投入成本。

2.6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禁用限用农药的违法行为, 加强对禁限用农药的日常监管, 并安全处理残余农药及农药废弃包装物。

摘要:2015年以来对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蒙村镇、三五镇、大湾镇、良塘乡、五山乡、七洞乡、陶邓乡等7个乡 (镇) 的560户村民进行随机抽查走访, 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民使用农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 提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对策: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 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强化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 推广新型施药器械和施药技术,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

农药的使用方法范文第3篇

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如果使用不当,亦会污染环境和农畜产品,造成人、畜中毒或死亡。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特作如下规定:

一、农药分类

根据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农药(原药)的毒性综合评价(急性口服、经皮毒性、慢性毒性等),分为高毒、中等毒、低毒三类。

1.高毒农药有39

11、苏化20

3、160

5、甲基160

5、10

59、杀螟威、久效磷、磷胺、甲胺磷、异丙磷、三疏磷、氧化乐果、磷化锌、磷化铝、氰化物、呋喃丹、氟乙酷胺、砒霜、杀虫眯、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二滨氯丙烷、401等。

2.中等毒农药有杀螟松、乐果、稻丰散、乙疏磷、亚胺疏磷、皮蝇磷、六六

六、高丙体六六

六、毒杀芬、氯丹、滴滴涕、西维因、害扑威、时蝉散、速灭威、混灭威、抗蚜威,}倍疏磷、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类、克瘟散,稻瘟净、敌克松、40

2、福美砷、稻脚青、退菌特、代森镊、代森环、2,4-滴、燕麦敌、毒草胺等。

3.低毒农药有敌百虫、马拉松、乙酷甲胺磷、辛硫磷、三氯杀瞒醇、多菌灵、托布律、克菌丹、代森锌、福美双、萎锈灵、异稻瘟净、乙磷铝、百菌清、除草醚、敌稗、阿特技津、去草胺、拉索、杀草丹、2甲4氯、绿麦隆、敌草隆、氟乐灵、苯达松、茅草枯、草甘磷等。高毒农药只要接触极少量就会弓[起中毒或死亡。中、低毒农药虽较高毒农药的毒性为低,但接触多,抢救不及时也会造成死亡。因此,使用农药必须注意经济和安全。

二、农药使用范围

凡已订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品种,均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尚未制订“标准”的品种,执行下列规定:

1.高毒农药不准用于蔬菜、茶时、果树、中药材等作物,不准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与入、畜皮肤病。除杀鼠剂外,也不准用于毒鼠。氟乙酰胺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不准做杀鼠剂。“3911”乳油只准用于拌种,严禁喷雾使用。呋喃丹颗粒剂只准用于拌种、用工具沟施或戴手套撤毒士,不准浸水后喷霉。

2.高残留农药六六

六、滴滴涕、氯丹,不准在果树、蔬菜、茶树、中药材、烟草、咖啡、胡椒、香茅等作物上使用。氯丹只准用于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3.杀虫眯可用于防治棉花红蜘蛛、水稻螟虫等。根据杀虫眯毒性的研究结果,应控制使用。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只准使用一次。每亩用25%水剂2两,距收割期不得少于40天,每亩用25%水剂四两,距收割期不得少于70天.禁止在其他粮食、油料、蔬菜、果树、药材、茶叶、烟草、甘蔗、甜菜等作物上使用。在防治棉花害虫时,亦应尽量控制使用次数和用量。喷雾时,要避免人身直接接触药液。

4.禁止用农药毒鱼、虾、青蛙和有益的鸟兽。

三、农药的购买、运输和保管

1.农药由使用单位指定专人凭证购买。买农药时必须注意农药的包装,防止破漏。注意农药的品名、有效成份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鉴别不清和质量失效的农药不准使用。

2.运输农药时,应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发现有渗漏、破裂的,应用规定的材料重新包装后运输,并及时妥善处理被污染的地面、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搬运农药时要轻拿轻放。

3.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日用品等混载、混放。

4.农药应集中在生产队、作业组或专业队设专用库、专用柜和专人保管,不能分户保存。门窗要牢固,通风条件要好,门、柜要加锁。

5.农药进出仓库应建立登记手续,不准随意存取。

四、农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配药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必须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严禁用手拌药。

2.拌种要用工具搅拌,用多少,拌多少,拌过药的种子应尽量用机具播种。如手撤或点种时,必须戴防护手套,以防皮肤吸收中毒.剩余的毒种应销毁,不准用作口粮或饲料。

3,配药和拌种应选择远离饮用水源、居民点的安全地方,要有专人看管,严防农药、毒种丢失或被人、畜、家禽误食.

4.使用手动喷雾器喷药时应隔行喷。手动和机动药械均不能左右两边同时喷。大风和中午高温时应停止喷药。药桶内药液不能装得过满,以免晃出桶外,污染施药人员的身体。

5.喷药前应仔细检查药械的开关、接头、喷头等处螺丝是否拧紧,药桶有无渗漏,以免漏药污染。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时,应先用清水冲洗后再排除故障。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6.施用过高毒农药的地方要竖立标志,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以防人、畜中毒。

7.用药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将喷雾器清洗干净,连同剩余药剂一起交回仓库保管,不得带回家去。清洗药械的污水应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理,不准随地泼洒,防止污染饮用水源和养鱼池塘。盛过农药的包装物品,不准用于盛粮食、油、酒、水等食品和饲料。装过农药的空箱、瓶、袋等要集中处理。浸种用过的水缸要洗净集中保管。

五、施药人员的选择和个人防护

1.施药人员由生产队选拔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的青壮年担任,并应经过一定的技术培训。

2.凡体弱多病者,患皮肤病和农药中毒及其他疾病尚未恢复健康者,哺乳期、孕期、经期的妇女,皮肤损伤未愈者不得喷药或暂停喷药。喷药时不准带小孩到作业地点。

3.施药人员在打药期间不得饮酒。

4.施药人员打药时必须戴防毒口罩,穿长独上衣、长裤和鞋、袜。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水、吃东西,不能用手擦嘴、脸、眼睛,绝对不准互相喷射德闹。每日工作后喝水、抽烟、吃东西之前要用肥皂彻底清洗手、脸和漱口。有条件的应洗澡。被农药污染的工作服要及时换洗。

5.施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小时。使用背负式机动药械,要两人轮换操作。连续施药3—5天后应停休1天。

农药的使用方法范文第4篇

一、有针对性地选择农药品种。

各种病菌、害虫、杂草,其机体的构造、生理机能,生活习性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或抵抗力差异很大。同一种药剂对不同防治对象的药效不同;同一种防治对象对不同的药剂也表现出不同的抵抗力。此外,同一种病菌、害虫、杂草的不同发育阶段,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活习性并不完全一样,对药剂的抵抗能力也有显著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和作物,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在选择农药时,一定要弄清防治对象的生理机制和危害特点,农作物的品种及生育期,做到对症下药。然而在现实生产中,有些农民由于选择药剂不当,误将除草剂或杀菌剂作杀虫剂使用,结果不仅增加了成本,达不到施药的目的,而且往往造成作物的药害,严重时全部毁灭。

二、搞好病虫草害的调查,掌握最佳的防治适期。

适期用药是提高施药效果的关键所在。因为施药过早,不仅起不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而且增加成本,污染环境;施药过迟,事倍功半,同样也达不到施药的目的。为了保证防治效果和避免滥用农药,应采取两查两定原则,即对虫害,一般是查虫口密度,定防治对象田;查害虫发育进度,定防治适期。而对病害,通常是查发病率,定防治对象田;查发病程度,定防治适期。

三、确定农药的稀释倍数和用药量。

施药时要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确定适宜的施药浓度和用药量。因为,浓度低,用量小,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浓度高,用量大,不仅浪费农药,还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在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农药使用说明进行。禁止使用无标签说明的农药。在农药与水配对使用时,要注意搅拌均匀,否则不仅不能保证药效,而且还会造成局部药害。

如使用三环唑粉剂,要求先配成母液,再按稀释倍数稀释,其使用效果明显高于直接配对稀释的药液。

四、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

农药的剂型有多种,其施用方法也不尽相同。生产上必须根据病虫的为害特点和分布情况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否则就难以控制病虫的危害。如防治土传病菌、萌动的杂草种子、地下害虫,采取药剂处理土壤、开沟撒施等方法效果较好,而防治在植株上为害的病虫,就应选用喷雾法或喷粉法。防治种传性病害,采用药剂浸种或拌种法处理效果较好。颗粒剂农药是根据农艺要求制成的,有利于发挥药效,防止人畜中毒,故不宜作喷雾使用。

五、合理交替、混合使用农药

一种农药在同一种病虫上反复连续使用,经过一定时间后,就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使农药防治效果降低,甚至不再有效,因此要合理交替、混合使用农药。选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交替使用,或者根据农药的理化性质合理地混配使用,不但能扩大防治范围,提高防治效果,还能延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但混配农药应注意:、农药混合后药效提高的或效果互不影响的可以混用。若混合后效果没有提高,原有的单一 农药应有的效果也不能各自发挥出来,这几种农药就不能混合使用。、农药混合后药效迅速降低的或失效的坚决不能混合使用。混合后经过一段时间药效降低的可随配随用。、农药混合后对作物产生药害的不能混用。、混用的品种不宜太多,以种为限。

六、选择用药时间和改善施药条件。

环境条件的改变,能影响病菌、害虫、杂草的生理活动和药剂的理化性状,从而影响药效。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温度、湿度、光照、风、土壤和植物等。此外,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含量、植物表面的蜡质层、茸毛等对药效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从病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中找出其数量变化及危害程度轻重的原因,根据植保工作方

针,抓住主导因素,针对病虫发生发展的薄弱环节,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造成不利于病虫害的环境条件,达到控制其发生危害的目的。这是提高用药效果的重要方面。如防治日出性害虫应安排在8-9时,因为此时露水已干,温度也不太高,是日出性取食、活动最旺盛的时候,这时用药不会因为有露水而冲淡药液或因温度过高而使农药分解,降低药效,有利于害虫增加食药和触药的机会。防治夜出性害虫应安排在下午5-6时,因为此时可以避开强光、高温时段,害虫即将开始活动时用药有利于杀死害虫。、又如杀虫剂辛硫磷、除草剂氟乐灵见光易分解,应贮于避光阴凉处,施药应在傍晚或阴天进行。

第二讲,化肥选购基础知识 一 、外包装识别法

主要看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产品合格证是否齐全有效。

二、 简易目测法

专用复合肥都经过一套复杂程序挤压造粒或圆盘造粒,颜色表现为灰白色或淡灰色,很少有杂色,且造粒均匀,或圆形或圆柱形。而假劣专用复合肥多半未经深加工,为粗制滥造或一般混合而成,颜色不纯,且造粒不均匀,有的甚至未造粒,成面粉状。

三 手捏感觉法

真正的复合肥一般都经高温溶融冷却造粒、再经烘干而成,稳固性较好,硬度大,且硬度表现一致,手捏不容易碎,也不软。而假劣复合肥硬度差,硬度不一致,手捏易成块,或软如泥状。 四 嗅味法

捏一小撮复合肥嗅一嗅,如发现有氨味,则为低含量复合肥,或者里面混有碳铵。若发现有其他异味,则可能是假劣专用复合肥。而真正的专用复合肥总养分含量在25%以上,一般具有成分稳定、不会分解或不会熔化等优点,因而一般不会出现异味,也不会出现氨味。

五 目前市场上复合肥较混乱,不法厂家一般采取以下手法:

①、降低养分或浓度。降低氮、磷、钾、钙、镁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百分点,成本降低了而价格居高不下,即可赚钱。

②、胡乱标识。国家明确规定,生产厂家必须标明各单质元素含量及总分含量。可是一些厂家为了坑农民,只标明总养分含量,而不标明单质元素含量。有的甚至连总养分含量也不标。

③、复混充复合。有些厂家钻农民对复合肥了解很少的空子,将复混肥等同复合肥,并以低于复合肥的价格推向市场,实际上,复混肥一般只是将几种肥料用物理方式简单混配,设备要求简单,比较容易造假。高浓度复合肥一般用混合造粒、烘干、喷浆工艺生产,技术先进,养分均衡,施用方便,效果显著。

④、假合资。打着合资企业的旗号,本来生产原料、设备都是国产的,却标明是进口的,对消费者进行误导。

农药的使用方法范文第5篇

二、检测人员应熟悉农药残留快速照仪器、配件的功能、特点和操作方法,并掌据保养维护知识。

三、遵守检测室制度,按时上、下班,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四、检测人员应经常打扫检测室卫生,保持检测台面整洁,环境干净卫生。

五、检测室使用的试管、比色皿等,应先用自来水冲冼干净,再用纯净水清洗三遍,倒扣,使内壁自然风干;移液枪使用完毕应恢复至最大量程。

六、检测结束后要及时填写检测记录台帐,如实记录检测结果,将结果公布于农贸市场LET 显示屏或电视公示栏上,同时将检测结果告知送检消费者。

七、加强对快速检测仪、试剂(耗材)、记录台帐的管理,定期检查耗材使用情况,预先制定采购计划,上报市场管理者购买。市场管理者应及时按计划购买检测耗材,保证检测正常进行。

农药的使用方法范文第6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该院救治的重度AOPP患者47例, 其中CVVHDF+HP组 (A组) 26例, HD+HP组 (B组) 21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均为口服农药中毒, 且符合AOPP诊断标准[2], 就诊时间1~8 h, 在服毒量、中毒时间、中毒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首先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包括彻底洗胃, 导泻, 利尿, 补液, 应用特殊解毒药 (阿托品, 碘解磷定等) 和其他对症支持 (如呼吸机等) 。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A组采用CVVHDF联合HP, B组则运用HD联合HP治疗。A组应用意大利产MEDICA床边CRRT机及丽珠HA型树脂血液灌流器和费森尤斯F60血滤器。经股静脉穿刺置入单针双腔导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首剂肝素用量为0.5~1.0 mg/kg, 此后每30 min追加5~7 mg, 血流速度50~150 m L/min, 透析液及置换液均为1 200 m L/h, 置换液为port处方, 联合灌流每次灌流持续时间2~3 h, 每隔8 h 1次, CRRT持续48 h, 间隔12 h更换血滤器继续上述方法治疗。B组应用金宝AK95S血透机及金宝6LR血透器, HP与A组同, 加每日血液透析4 h。以上两种方法治疗终点均为脱离重度AOPP诊断标准[2]或死亡。

1.3 观察指标

两组病例的意识障碍改善时间 (昏迷至清醒时间) 、治愈率、死亡率、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治愈率相比较, A组治愈率提高, 病死率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两组昏迷时间对比, A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2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比较

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对比, A组低血压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与乙酰胆碱酯酶的酯解部分结合成较稳定的磷酰化胆碱酯酶, 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能力, 造成体内大量乙酰胆碱积聚, 引起一系列毒覃碱样、烟碱样症状为有机磷农药的毒理作用[1]。重度AOPP患者的抢救在临床上较棘手又复杂, 病情凶险, 发展迅速, 用常规的解毒药物疗法难以取得满意疗效, 且死亡率高。而血液净化治疗早期、反复应用, 不仅可有效清除血液中和蓄积组织中释放入血的有机磷农药, 且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 , 故在抢救重度AOPP患者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但因为血液净化方法不同, 对药物或毒物及体内代谢产物等清除效果亦不同。目前已有研究证实HP及HD对有机磷农药清除有效[3], 相关文献亦建议对AOPP的救治采用HP及HD模式[1], 但早期及时使用床边CRRT (CVVHDF联合HP模式) 却鲜有报道。

HP通过建立体外循环, 把患者血液引入装有活性炭或树脂等吸附剂的灌流器中, 吸附其中的有毒物质, 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是血液净化技术之一。因HP其大孔的高分子聚合树脂及活性炭均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 故适合于一些分子量大, 脂溶性以及脂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及毒物中毒[4], 故对有机磷农药效果好。已有文献报道HP治疗可有效清除体内游离的有机磷成分及有机磷乙酰胆碱酯酶复合物[5], 明显缩短病程, 同时大幅度降低毒物损伤系统器官, 使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成功率得以提高[6]。

CVVHDF通过对流与弥散相结合, 能同时清除大、中、小分子物质, 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 溶质清除率高,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特点, 已经成为临床救治危重患者的有力措施[7]。相比较普通血液透析, 有如下优点: (1) 重度AOPP患者病情危笃, 搬运不便, 需要做床边治疗。 (2) 患者出现低血压是很常见的, 与药物作用、洗胃、应用呋塞米使血容量降低等因素有关, 低血压亦为HD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高达23%~45%, 如施行普通血液透析可加剧低血压, 此时缓慢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该组病例中, 采用CVVHDF联合HP的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 (3) 因有机磷为脂溶性, 组织中毒物能持续释放入血, 普通血液透析在透析间期很容易因此出现中毒反跳, 而连续性血液净化则能避免。 (4) HP治疗可造成代谢性碱中毒、胶体渗透压的下降, 这可能会加剧内环镜紊乱, 加重脑水肿, 导致昏迷时间延长, 而该研究中CVVHDF治疗应用大量置换液, 配备精确的液体平衡系统, 同时清除溶质和更多的中、小分子物质, 吸附部分内毒素, 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减轻脑水肿, 缩短昏迷时间, 弥补了HP的不足。 (5) 临床实际中重度有机磷中毒常出现中枢性高热、感染性高热及阿托品使用过量所致高热, 用常规的退热及物理降温常难奏效, 而持续血液滤过应用的大量置换液使病人基本不出现发热。

因此, CVVHDF联合HP治疗可相互取长补短, 既可收到CVVHDF清除水分和毒素、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效果, 也可达到HP清除特殊毒物的目的。该结果表明, 早期联合应用CVVHDF和HP治疗AOPP, 较HD联合HP, 尤其在重症患者运用中, 可以显著改善病情, 缩短昏迷的时间, 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降低死亡率,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CVVHDF) 联合血液灌流 (HP) 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 临床效果。方法 将47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 在该基础上A组采用CVVHDF联合HP治疗, B组运用血液透析 (HD) 联合HP治疗。结果 A组治愈率、昏迷时间与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患者治愈好转率高于B组, 昏迷时间亦明显缩短, 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事件减少。结论 CVVHDF联合HP治疗能缩短昏迷的时间,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提高重度AOPP的治愈率。

关键词: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807-809.

[2] 陆在英, 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924-930.

[3] 戴肖岚, 邹新年.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在急性重症中毒抢救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 34 (4) :69-70.

[4] 苑鑫, 何跃忠.血液灌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方面的应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5, 29 (4) :393-395.

[5] AL Tintop L, A Ygun D, Sahln H, et al.In acut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the efficacy of hemoperfusion on clinical status and mortality[J].J Intensive care Med, 2005, 20 (6) :346-350.

[6] 刘伟恒, 张志博, 梁文胜.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7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6) :122-123.

上一篇:马丁催眠的花园范文下一篇:农行信用卡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