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范文

2024-01-08

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范文第1篇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微党课讲稿范文2篇

伟大的抗战精神,将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下面来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微党课讲稿范文2篇。

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范文第2篇

论述中国抗战精神对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2015年10月1日,我国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环境下,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地了国庆阅兵。在国庆阅兵中,我们看到我国展示的一系列强力的军备、钢铁般的军队,一种国富民强的底气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抗战老兵车队的出现,提醒了所有现场人员和各国领导、以及观看直播的人民——现在的和平,是这些战士用生命和献血争取来的。而他们的坚强不屈、奋斗不止、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抗战精神,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那段哀鸿片野、满目苍夷、山河被法西斯主义军队践踏得支离破碎的历史中,有太多生命承受不起之重值得我们铭记!而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抗战精神,它包含但不止于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精神!这些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作为精神指导,将一直鼓舞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顽强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不断前行而奉献自身的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为中国而战,也是为世界反法西斯而战。以史为鉴,通过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这么一面镜子,能够让活在当下人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清晰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尽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也要认识到,在世界各地,战争依旧存在。“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庄严宣示,掷地有声!它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体现了“中国梦”的美好期盼,更激励了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抗日战争是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抗争史、悲壮史,也是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壮大史。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在生与死的抗争中锻造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它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族觉醒,促进了空前的民族凝聚和民族大团结,促进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强,为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撑。

今天,我们纪念抗战,缅怀英烈,就是要倍加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就是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就是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转化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紧扣时代的脉搏,把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融合,把抗战精神熔铸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当中。必须弘扬英雄铸就的抗战精神,展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坚持和弘扬抗日战争激发出的民族精神、民族力量,提升因胜利而树立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范文第3篇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把这一问题作为事关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课题郑重向全党提出。我们必须回答好这一时代课题,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奠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和发展经验的长期沉积,是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对自身认识的集中体现。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总是受一定的动机、愿望、思想等精神因素的支配和调节,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转化为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尽管这种精神动因是第二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自觉性日益增强,反映历史潮流的时代精神和科学思想作为历史进步的精神动力,其作用更趋明显,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越来越协调地结合起来。民族精神作为民族历史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表现出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具有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功能。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不论是对社会成员的个体,还是对社会成员的群体,精神支柱都是不可或缺的。毛泽东说过,一个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革命精神乃至形成精神支柱的人,才会有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动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创造辉煌人生。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它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地域和语言等因素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但只要民族的成员能够保持和维系自己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就能生存延续下去。犹太民族在长达2000年的流散期间,既没有单独的地域,也没有共同的语言,其统一的民族特征几乎完全丧失,然而当一些犹太知识分子提出犹太复国主义的主张时,犹太人心灵深处的民族主义激情竟奇迹般地释放出来。民族精神激发各民族成员的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动员和整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从而使这个民族获得求生存、谋发展的强大动力。1941年,也就是在德国的突然袭击下苏联全线崩溃的那一年,莫斯科在十月革命纪念日举行阅兵式,斯大林发表了演说。他讲,希特勒企图消灭谁呢?他要消灭产生过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文学巨匠的民族,他要消灭产生过罗蒙诺索夫、门德列耶夫、波波夫等科学家的民族,他要消灭产生过柴可夫斯基这样的音乐家的民族。他做得到吗?斯大林的演讲确有气壮山河之势。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当然与这场战争的性质有关,但也必须充分认识作为民族文化深层内容的民族精神的作用。有没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民族的信心是不一样的,民族的尊严是不一样的,民族的气势是不一样的,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不一样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与时俱进,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个民族精神,不但是团结国内各民族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是凝聚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民族情感和精神纽带。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缔造了为世人惊叹的灿烂的中华文明。古今中外的民族兴衰史表明,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生命力。

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大力发展经济成为多数国家的首选国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等显性的物质力量,也包括民族竞争力、民族凝聚力等潜性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虽然无形,但作用不可低估。如果把显性的物质力量比作“硬件”的话,那么潜性的精神力量就是“软件”。民族精神具有顽强的渗透力,可以无孔不入地深入到对它认同的所有民族成员的灵魂深处,转化为他们的情感、道德和意志,甚至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从而促使各行各业的人们为综合国力的增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经济力也好,军事力也好,科技力也好,离开民族精神对社会成员的激励难以实现强大,离开民族精神对民族力量的整合难以形成合力。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心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焦点是人才的竞争,而实质是民族素质的较量,是民族精神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更需要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有人认为,世界历史正加速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孤立发展走向依存互动,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就我们国家来讲,人们的生活与活动范围进一步拓展,更多的人有机会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工作、学习或旅游,越来越成为“世界公民”。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全球观念”、“世界主义”,应该倡导“爱地球”、“爱世界”的精神,若再讲民族精神或爱国主义,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是一种误解。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而民族国家却是一种现实。这一趋势下的民族国家,仍将是国际关系的合法行为主体,是全球资源的合法产权主体。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国际秩序的非公正性,民族国家不仅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无不将维护自我安全置于首位。经济全球化不是国家利益的否定,而是国家利益的维护和追求;不是民族精神的淡出,而是民族精神的比较和竞争。中华民族要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中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增进自己的国家利益,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没有坚定的民族精神是绝对不行的。经济全球化决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现象,必将带来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借助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以影视节目、流行音乐及因特网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大举向各国渗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影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这样的流行文化。尤其应当看到,西方某些国家仍在加紧向我们推销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我们必须透过西方的商业利益动机,认清它们的文化霸权主义嘴脸,警惕它们分化、西化我国的政治图谋,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抵制西方腐朽反动文化的渗透,最重要的是要振奋起我们的民族精神,努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影响力。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自然根据在其“种”,社会根据在其“文”,尤其在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坚定而高昂的民族精神是不可能的。

二、不断推进经济建设,做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物质基础

谈民族精神生长的物质基础,应当重视那些使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之类的物质实体,但更应重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物质生活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历史表明,作为民族精神重要体现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生命力,其强弱程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以我国为例,在春秋战国、秦汉至南北朝的不同历史时期,拥有先进生产力优势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华夏族群,吸引了周边的泛称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少数民族,使之分化、解体而融进汉族。世界史上也不乏其例。马克思指出:“相继侵入印度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靼人和莫卧儿人,不久就被印度化了,——野蛮的征服者,按照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们所征服的臣民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到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所以能够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即近代社会化大生产,在于它所创造的比过去一切世代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当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华民族与资产阶级民族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强调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也无意使其他民族从属于中华民族,但历史事实昭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竞争力与它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今天,美国不就是主要凭仗它的物质文明吸引着大批外来移民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与经济科技明显占优势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必须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只有在这方面超过了资本主义,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具有最佳的保障系数。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检验。一方面,民族精神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在空前的民族灾难中发挥了支撑民族生存的巨大作用,它不但没有被摧毁、被征服,反而在引导中华民族争取解放与独立的斗争中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另一方面,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也暴露了某些消极、落后的成分,用鸦片战争后魏源的话来说,当时的社会风气存在两大弊端,即“人心之梦寐”与“人材之虚患”,也就是蒙昧无知和空虚不实。“一盘散沙”,是许多人对当时中华民族凝聚状况的形容。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低落?原因可能很多,但根本的在于中国国力的虚弱。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走上了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改革开放又使民族复兴的步伐获得了加速度,从而从正面再次印证了国力强弱对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举国上下欢欣鼓舞,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表面看来,这是香港和澳门回归产生的积极效应;深入分析,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繁荣强大。关于这一点,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圆满结束后就曾指出:“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经受住了国际国内各种风浪风险的考验,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威望不断提高,都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密切相关。

加快发展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长远来看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民族凝聚。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切实履行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做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物质基础,还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不等同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二者的联系非常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实现形式,后者是前者的本质内容。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本身有它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并且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因而发展市场经济不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在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内,共同的民族精神的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各民族生活在特定的具体环境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有特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和利益需求的不同,容易产生隔阂,导致离散和冲突。而经济方面的交往活动不仅起着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作用,而且起着交流信息、消除摩擦、沟通感情、传递思想、增进信赖、形成共识的作用。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越多,接

触面越广,需求越能相互满足,该民族的凝聚力就越强,就越能形成共同的民族精神。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密切民族之间经济联系的最好纽带。马克思恩格斯就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开拓作了这样的描述: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趋消失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信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世界近百年的民族发展史似乎表明了这样一条规律:市场经济越发达,民族关系就越稳定,民族凝聚力也越强。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精神,其形成的基础是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但是,中国的早期市场是在封建制度下开始并发展的。加之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而带有一定的“诸侯割据”的性质。克服狭隘的地方主义,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完成。今天,我国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各民族之间的来往交流创造了广阔的舞台,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沟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必然有力地促进炎黄子孙之间的亲和力、聚合力。事实上,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不仅大大增强了中华各民族的凝聚力,有力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而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改革精神、开放精神、法治精神、效率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精神碰撞、融合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精神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新发展,是崭新的时代精神。

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文化建设的实质,是提高人的素质,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在物质基础既定的情况下,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取决于文化建设对它的塑造。

牢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新时期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根本。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想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但却根源于物质利益,是物质利益这一社会存在的意识反映,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本,共同理想是整个民族的共同利益的反映。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关系。利益基本一致,民族就凝聚,国家就能达到统一;利益冲突,民族就涣散,甚至会走向分裂。民族之间、民族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决定着民族的凝聚意识和凝聚程度。马克思在考察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时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当代中国,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在全社会牢固确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的反映,必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在全社会进一步确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资源。民族精神的民族特色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精神。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若抛弃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就难以取得民族成员对民族精神的共识,难以形成这个民族的自觉精神,难以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广义的民族精神,既包括能够引导民族前进的精华思想,也包括有碍于民族发展的落后观念。狭义的民族精神,专指民族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应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资源,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从广义的民族精神中提炼狭义的民族精神,把那些影响广泛而长远为中华民族多数人所推崇的精神,把那些能激励人们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升华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除了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这些主要方面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如宽容精神、重德精神等,都是需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努力弘扬的。

认真汲取其他国家国民精神的精华。我们所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具有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民族精神。一个有自信心的民族,应善于从外来文化、世界潮流中充分吸收可以滋养、丰富本民族精神的养料。中华民族具有这方面的历史传统,使外来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生长点。雄汉盛唐的文化,已经流淌着外来文化的血液。近代史上,西学东渐使一些迥然不同于古代文化传统、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民族精神得以生成和发展。辛亥革命时期,一些报刊明确表明创办的宗旨:“输入东西之学说,唤起国民之精神”。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指出,重铸中华民族的国魂,应该是“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今天仍需坚持这一传统,西化主义和排外主义的态度都是不足取的,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真汲取其他国家国民精神的精华。中西文化对比,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的首先是科学精神。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和测度方法,公众达到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2003年我国为2.0%,而美国在2000年就已达到17%。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素养的内核,是由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升华而成的一种理性、气质和力量,是科学内在于心、外在于形的集中表现。对外开放作为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也应着眼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我们应该在对外开放中铸造我们的民族精神,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精神中科学精神的分量。

充分发挥教育的民族精神培育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民族精神培育功能。首先,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智慧和力量,来自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国魂,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应认真总结《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以来的实践经验,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落实好这个纲要。其次,坚持以历史教育为基本途径。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历史是其主要源泉。历史教育可以启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的自觉性,可以强化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在历史教育的诸渠道中,历史读物的阅读灵活性强,覆盖面广,应努力创作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普及读物。故宫、长城、革命遗址等文物古迹,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物化,有关的旅游参观活动,是民族与民族心灵交融的媒体,是历史教育的形象化手段,可以发挥中华文化的“纽带”作用,强化炎黄子孙的“本根”意识,从而有效地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外出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应更加重视旅游参观的历史教育作用,充分开发我国的旅游教育资源。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应首先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尔后进一步创造条件向所有社会成员敞开大门。

努力实现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紧密结合。作为一个民族精神风貌反映的民族精神,是这个国家所有公民、至少是绝大部分公民思想道德的概括和升华。因此,民族精神培育应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不落脚于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就是一句空话。《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首要道德规范,是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弘扬爱国主义,使之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认真落实纲要,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也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弘扬和培育。公民道德建设应突出未成年人这个重点。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总体上看,这个社会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但由于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希望工程,成为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一重要文件,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有机融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之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出发,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切实落实这一文件,中华民族精神必将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得到弘扬和培育。

大力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氛围。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状况与这方面的社会氛围相互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创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随时随处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染和熏陶。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都应强化主力军意识,有关工作者都应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以高度的责任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崇高事业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文艺创作应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推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舆论媒体应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制作、刊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公益广告;出版编辑应着力提高出版物的质量,精心策划选题,努力创作、编辑、出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优秀读物和视听产品;软件开发企业应积极开发和推广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特点的软件产品;网络建设应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尽快扩大汉语文化在国际信息通道上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哲学社会科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民族精神运行规律的研究,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所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都应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自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各级宣传文化主管部门,应积极倡导和扶持弘扬民族精神的各类作品的创作,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在评奖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总之,所有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都应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火炬”,成为激励民族精神的“号角”。

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真正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变成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和积极行动,使这项工作广泛而持久地开展下去,应当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事关民族振兴、事关国家未来的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财力支持的力度,切实加强和改善领导。各级文明委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担负起本部门、本地区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等责任。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信息产业、民政、公安、安全、外事、财政等部门,共青团、工会和妇联等组织,都应明确职责,结合业务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学校、单位、家庭和社会,对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都承担着具体的实施工作,作用独特而重要,应彼此配合,相互促进,真正把工作落实到基层。

遏之则亡,育之则昌,是民族精神的运行规律。为了实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原则要求: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两个纳入”,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国民教育的各个方面,精神文明建设的所有领域,都要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贯彻始终,自觉弘扬民族精神,积极传播民族精神,大力倡导民族精神,努力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7页。

上一篇:美国大学本科申请要求范文下一篇:某局四五普法验收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