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4-03-18

美感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美”,渗透在一切艺术中,是所有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基础。舞蹈中美感的体现,需要美学与舞蹈相交融而产生。舞者需要心中有“美”才能表现“美”,舞者在舞动时将美感意识转换成具体的肢体动作直观地表现出来,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是重点。教师需要积极开展舞蹈美感教学工作,才能让学生在舞蹈表演方面有质的飞跃。在中职学校的舞蹈课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既要重视舞蹈教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还要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根据高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理解程度等情况,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的“美感”。下面,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在舞蹈教学中如何进行美感的训练。

一、将人文情怀融入到舞蹈教学中

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过程当中,提到学生的“美感”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人文情怀,这对于舞蹈美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思想是决定教学成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杜绝反复多讲多练的教学思想,要将人文情怀融入到舞蹈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舞蹈的美。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只是为了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与学生内心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在教学过程当中才可以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舞蹈当中的“美”究竟是什么以及其重要性所在。而且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通过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可以使学生逐渐打开心灵的窗户,这样就会使学生自身对于舞蹈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过程。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对舞蹈中的“美”也就会有一个不同的认识,他会明白原来每一个舞蹈动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更主要的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份喜悦,这样的舞蹈才会称之为最美的。在此过程之中学生也会刻意去追寻舞蹈中的“美”之所在,这也正是我们在舞蹈教学过程当中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性所在。

二、美感训练应该从基本功抓起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练好基本功,基本功的练习是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为学生今后的表演打好基础,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应该注意美感的训练,特别是在训练基本功的举手投足之间,要让学生意识到,简单的手的动作和脚的动作都能体现出舞蹈艺术的“美”,要让每一位学生做出的每个动作都具有美感,让学员充分体会到课堂就是舞台,树立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舞蹈中,去创造、传播和享受舞蹈带给自己的精神世界,最终被舞蹈深深吸引,爱上学习舞蹈。

三、在技术、技巧训练中培养美感

技术技巧是舞蹈艺术抒情达意的一种手段。 舞者通过在舞蹈中穿插技术技巧的展示加强舞蹈整体的表现力,凸显主题思想,使得观众对整个舞蹈印象更为深刻。但在如今的舞蹈教学中, 较多教师只与学生强调技术技巧的完成度,而忽略技术技巧中必要的美感。

“为了技巧而技巧”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技术技巧的“快”和“高”之中往往伴随着“滥”和“杂 ”,技术技巧作为舞蹈中的闪光点之一也要强调美感, 没有美感的技术技巧就如同枯枝烂叶般徒有形,而毫无生命力。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在技术技巧开范儿前,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注重舞蹈技巧美感的意识。在训练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在技术技巧完成的细节处理上要不断完美化,比如最基本的绷脚、膝盖、手型、体态等以外,在技术技巧与舞蹈动作的衔接问题上,在技术技巧怎样巧妙融会情感表现上,以及怎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既优美又有高超技术含量的技术技巧上也要下一番工夫。这些方面,都是教师们需要努力去向学生引导、强调、精雕细琢,以及教师本身不断研讨深究的。

四、在规范动作中,加强美感

舞蹈教学同其他艺术教学一样,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严格的形式要求和规范要求。舞蹈训练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场合,动作都要连贯流畅、柔美和完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舞蹈教学必须严格的按照规范和要求走,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舞蹈的美,舞蹈动作的规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舞蹈节奏的规范。所谓舞蹈节奏的规范就是使舞蹈表演的节奏和舞台表演的效果相吻合,也就是音乐节奏和舞蹈节奏的一致。如何处理好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统一,从中体现出舞蹈的美感就是规范舞蹈节奏的教学内容。

二是舞蹈风格的规范。舞蹈的训练结果是由事先所决定好的舞蹈表演风格所决定的,老师在传授学生每一个舞种时,不只是要教会学生舞蹈的动作,而是要求学生了解这种舞蹈的风格,这种舞蹈所流行地区的特点和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以及每一个舞蹈动作的内涵。如哈族舞蹈的灵活矫健,维族舞蹈的热情、蒙古族舞蹈的奔放豪迈等等,要把舞蹈所代表的味道灌输到具体的舞蹈动作中。

五、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

教师在身体素质、舞蹈感觉、技术技巧、艺术鉴赏这四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舞蹈美感以外,仍有一点不能忽略。 那就是在舞蹈的美感养成中,学生的音乐感(既对音乐的感知)也是不可或缺的。“舞蹈是音乐的回音,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并且用心感受,体会不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学会边听边想,想象在不同的音乐中,应该怎样去表演。 当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逐渐加强后,可加强训练力度。尝试让学生多做即兴训练。 教师在课堂上,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即兴舞蹈。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练习后,学生的音乐感,即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与节奏感等,都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六、在欣赏舞蹈作品中培养美感

我们都知道舞蹈分为很多种类,每个种类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我曾经欣赏过的新疆舞分支中的哈萨克舞蹈,哈萨克人是马背民族,他們的舞蹈就以表现马背生活为主,以骑马生活为主要题材,双肩耸动是哈萨克舞蹈中的基本动作,表现出哈萨克人对马背生活的深深热爱。

又例如,家喻户晓的舞蹈作品《千手观音》,这部舞蹈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千手观音》是典型的新古典舞,新的古典舞被称为“圆形的艺术”,在《千手观音》就体现出来各种各样的圆,因为舞蹈的前后部分都是以静立原地、变换手势为主。21位演员通过不同的手势造型,画出了全圆、半圆、三分一圆、四分一圆,以及各种圆之间的变换过程。而在这些圆形行云流水般的变换和每一个圆形造型的固定之中,观众们更是看得畅快淋漓,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

经常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会使学生感受到各种舞蹈的魅力,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开阔视野。

任何一门艺术都讲求美感,没有美感的艺术就不能称其为艺术,所以美感训练是每一位艺术家都经受过的训练,是艺术人生中的必修之课,舞蹈艺术更是如此。

总而言之,美感训练是舞蹈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也是最重要的基本训练之一,它和基本功的训练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基本功练不好,就跳不出流畅的动作,如果舞蹈动作中缺乏美感,舞蹈动作就会苍白无力,毫无欣赏价值,如果两者都缺的话,那就不能称之为舞蹈了。因此,舞蹈教学应该落实在美感训练上,重视美感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开拓美感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舞蹈人才。

美感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民主模型”通过改变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力图实现公众与政府、科学家之间的平等交流。公众主体性的确立是这一理论目标得以确立的前提。“民主模型”具有理论深刻性、实用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民主模型;科学传播;公众

“民主模型”是英国公众对科学专家约翰,杜兰特在继本世纪60年代提出“缺失模型”之后建构的又一重要科学传播模型的理解,是西方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的产物。同时,“民主模型”的建构又为科学传播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方向,它强调公众通过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形成与科学家、政府间的平等交流,从而实现科学传播。其传播促使公众形成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激发公众关注科学技术的热情和兴趣。科学传播的过程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转变成了几方面共同参与的动态循环模式。“民主模型”的建构使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公众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寻求者,从科学技术的旁观者变成引导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者。政府和科学家再也不能将自己的态度强加于公众。公众的态度由公众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价值观念来决定。“民主模型”对公众主体性的强调展现出了现代科学传播理论发展的精彩篇章,所以,本文拟通过挖掘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内涵来阐明“民主模型”的建构所带来的理论超越性。这一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西方公众科学理论发展的理解,而且为国内科学传播理论的研究开拓了思路。

一、“民主模型”的理论深刻性

在“民主模型”中,公众的角色、地位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公众主体性的形成,构成了一个利益群体。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公众才可能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寻求者,从被动到主动的这种转变使得西方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科学传播理论发展的目标、建构的方式和产生的影响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围绕着公众利益群体的形成,“民主模型”在三个方面体现其理论发展的深刻性。

“民主模型”首先使科学传播摆脱“科学+传播”的理论窠臼。把科学传播理解为“科学+传播”是一种简单的经验认识,传统的科学普及理论就是受这种认识的影响。“缺失模型”仍然把科学传播看成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是一种对公众的灌输。“情境模型”把科学传播过程视为公众对特定情境的理解过程。这里,传播的内容扩大了,但内涵却没有改变。只有“民主模型”才从更深的层次上展开了科学传播的内涵,在“科学+传播”的理论框架中,传播体现了一种强制关系,公众被放在受众位置上。只有突破公众的受众角色,科学传播理论才可能摆脱“科学+传播”的经验认识。这一点明确地体现在了“民主模型”中。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寻求,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科学传播对于公众来说成了一项有趣并有意义的论坛活动,它使公众的思想得以表达,公众的素质获得提高,更使公众的利益得以维护,就是在这种公众的兴趣和公众所表达的态度相互交替转化的动态循环过程中,“民主模型”诠释了科学传播。

其次,“民主模型”还突破传统的科学传播理论建构方法,传统上,指导实践的理论模型总是等到理论本身的全部内涵予以揭示后才得到进一步展开。如果等到从理论上给出科学传播是什么的时候再来建构科学传播模型,那么,有效的模型就永远不可能产生。一方面,理论本身会发生不断的变迁,另一方面,试图寻找完善的理论也是不可能的。“民主模型”作为科学传播的实践模型突破了传统的建构方法,即不去从本体上追问“科学传播是什么”,而是从“为什么要进行科学传播”和“怎样实现科学传播”人手探讨科学传播的合理性和可能性问题。科学传播的合理性和科学的合理性紧密相连。尤其是在“把科学看作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知识”的解构主义观点产生之后,为了维护公众利益的目标,同样也必然促使与之相关的科学传播模型不断调整。

最后,“民主模型”的建构展现出了西方科学哲学的理论发展线索。克莱姆克对科学哲学给出了初步的定义:科学哲学是通过对科学的目标、方法、标准、定义和理论进行逻辑的、方法论的分析,从而试图理解科学的意义、方法和逻辑结构。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最初是逻辑分析,后来逐渐增加了历史研究和社会学分析的方法,并且其研究对象也不断发展。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变化也影响了科学传播模型的建构。“民主模型”突出地显示了科学哲学中的科学划界对科学传播理论发展的影响。实证主义为科学知识的划界提出了实证的标准,在实证主义哲学下,科学知识只能由经验或逻辑来确认而与交流传播毫不相关。“缺失模型”(deficit model)的建构应合了这种哲学。在“缺失模型”中,科学传播成了机械的输入与输出过程,“情境模型”修正了“缺失模型”的机械性,认为公众对科学专家的信任是情境化的科学知识形成的关键。这样,“情境模型”就把公众对科学家的态度和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联系了起来。科学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也就成了确证科学知识的手段,这种思想正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产物。在SSK(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将常人方法论引入对科学工作的考察,“常人方法论者的科学工作研究所关注的是科学中的社会秩序,集中于对自然科学能力系统的经验分析,以便揭示科学家是否也像日常行动者一样努力通过各种权宜性的活动和方法来产生科学活动的社会秩序”。有些研究者如林奇就在实验室民族志考察中将实验室科学活动描述为“现场工作”和“现场交谈”。可见,“情境模型”更贴近SSK的视角。“民主模型”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则体现出后SSK研究的理论成果,在建构主义者那里,主观性的因素被推到了极点,这就必然导致科学知识本身丧失了客观性。科学传播被单纯地引入到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中,这就取消了科学传播相对于科学知识形成的独立性,科学传播的内涵遭遇到被片面化的危机。“民主模型”的建构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说,是对建构论影响下的科学传播理论的革新。“民主模型”将公众提升为一个和科学家平等的利益群体,公众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被融入科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这样,科学的划界既不按实证主义所订立的僵硬的标准,又不像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建构主义那样随心所欲,而是一个多元决定的复杂体系。科学传播贯穿于科学知识的专业生产和科学知识的社会化整个过程。

二、“民主模型”的理论实用性

“民主模型”作为指导科学传播实践的理论模型,其建构围绕着科学传播的实践展开。它的功能性相对于“缺失模型”和“情境模型”显得尤为突出,“民主模型”的指导性不仅是给予政府和科学家的,更是给予公众的。公众在“民主模型”中成了实践

群体。“民主模型”把科学传播引入公众的社会生活,这就使得“民主模型”超越了学术研究的领域,进入到现实的社会生活领域。科学传播进入公众的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公众的社会生活。科学传播越来越成为公众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主模型”在充分体现科学传播对于公众的意义之外,还展现出科学传播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特作用。科学传播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只是对科学技术成果的扩散,而且将其渗透到科学技术的生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上。由此可见,一旦公众成为科学传播的实践主体,科学传播不仅影响着现实生活,更反过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

首先,透过“民主模型”可以发现科学传播为公众这一实践群体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海德格尔曾说,“科学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在世之在的一种特定形式。”可见,科学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之中。一切科学,其合理性都将要在生活实践中受到检验。“而我们对世界的科学认识。都基于我们所生活的周围世界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活动所体现(或显示)出来的生活形式”。这其中更深一层次的表达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的态度和思考能获得生产性的应用。”在“民主模型”中,科学的态度和思考是通过公众参与科技决策来实现的。公众的这种参与活动不仅仅只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对科学方法予以思考后付诸实施,进行练习和操作。用培根的一句话来说,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应当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的生活”。而事实上,科学在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同时,科学传播活动也就成为了公众生活的一种方式。

其次,透过“民主模型”还能看到科学传播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新途径。科学传播对如何将求真与致用结合起来,对培养科学知识创新人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民主模型”所强调的就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激发思维、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灵魂,科学精神不立,科学认识和科学创造也必然匮乏,而科学精神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科学方法的掌握。梁启超早在90多年前就慨叹道;中国人“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太呆了,太窄了,且不说那些鄙视科学的人都把它看成器用、末技,就是相对尊重科学的人,还是十有八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结果的价值,而不了解科学本身的价值,他们只有数学、几何学、物理、化学的概念,而没有科学的概念”。“民主模型”恰恰蕴涵着在传播过程中实现科学精神方法和具体技术的一体化这一目的。“人们正是使用了各具特色的方法,才获得了各不相同的知识”。于是,人们在传播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创造了科学技术。

最后,透过“民主模型”可以发现科学传播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动力。在“民主模型”中,科学传播与科学评价相结合,并把提高科学家的社会声望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相联系。而公众在这其中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社会声望是衡量某一阶层或职业角色社会地位的指标。然而,科学家的社会声望与学术声望同一般的社会声望不尽相同,它反映了特定社会科学价值认知的程度和水平。巴伯曾说:“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与开放阶层体系有一个重要的联系。尽管把人们吸引到特殊职业生涯有许多不同动机,但在开放阶层体系中授予任何既定职业之声望程度,在人们对向他们开放的各种职业之中做出选择时,是一个重要特别的因素。”而公众的支持是科学家取得社会声望的重要途径,公众可能在两方面关注科学家并支持科学家的行为,一方面,公众关注的是科学是否被误用,科学的误用所引发的一系列恶性社会后果,使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这一道德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普遍认为科学家比常人更清楚他们的发明、创造的潜在价值,对发明成果的应用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更具有预见性。因而,他们也应肩负更重要的社会责任。问题的关键不是科学家是否应对科学的应用负责,而是他们如何履行责任。换言之,社会能否为科学家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条件。“民主模型”中公众和科学家、政府的平等交流,实际上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履行责任义务的平台。另一方面,公众关注科学的合理布局。宏观上看,科学的合理布局取决于国家、地区的科技政策导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的布局是由社会的客观需要决定的。社会的奖励能够引导科学家角色的交叉和转换,促进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科学体系是严格自我控制的系统,它本质上拒绝一切非科学因素的干扰,但是,科学系统与社会系统又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互动。科技成果必须面向社会,并服务于社会。默顿早已指出科学声望是科技奖励的一种形式,从而也属于科学自我控制的手段。因此,当社会系统作用于科学系统时,有效地用“科学声望”这一调节器会带来巨大的收获。而公众应该成为促成“科学声望”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民主模型”中,公众作为实践群体正是被赋予了这种力量才成为了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三、“民主模型”的理论人文性

现代学术的细密分类虽有助于研究,但也确实给“通识通学”带来了屏障。不过,学科间的相关性和互渗性又给善于思考、乐于求知的人类带来打通的“金钥匙”。诚如沈致远先生所说:“科学好比是一艘在雾海中夜航的轮船,需要人文来导航。科学越发达,航船越大,速度也越快,如果缺乏正确的航向,就更容易触礁,”但问题在于,寻找怎样的人文来导航,如果是“以人为本”的人文,那么,就可以与科学相辅相成,造福人类,让科学之船驶向金色的彼岸;如果是希特勒的纳粹人文,那么,就只有触礁沉船的厄运,“民主模型”为科学传播向着人文方向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与此同时,公众在科学传播的实践过程中,也上升为一个文化群体。

公众是“民主模型”的核心主体。然而,公众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仅是一个利益群体、实践群体还是一个文化群体。在公众主体那里,利益和人文是统一的。公众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就是要将科学技术知识的客观真理性和为维护人类总体利益的人文价值统一起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要求尊重人,重视人的幸福、人的权利、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尊重人格独立和平等的文化精神。对科学传播来说,注重人文理念更是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科学传播不能仅仅停留在信息和知识的层面上,必须深入到较高层次的人类理解和人类智慧的境界。“民主模型”为科学传播的人文发展指引了一条道路。在“民主模型”中,公众参与科学决策提供给科学发展更多的人文关怀。由于公众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以感性的方式接触周围的事物,这样,公众就容易摆脱工具理性的枷锁,站在更加公正的立场上审视科学。在“民主模型”中,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人文性表现为公共领域中的科学成为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合理性基础,并基于此提高公众的科学判断力。

“民主模型”的人文性一是表现为公众的参与使得科学决策更加公正,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然渗透着人文精神。在普遍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下,公众对科学的判断最终要使科学以社会价值为方向,亦即科学要以社会认为符合人的尊严和有生活价值的方向来发展。对于这一问题的哲学思考并不能现实地改变科学发展的方向。因为价值观念只有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才真正体现出其意义。所以,通过理论思考得出的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需要转化为公众的观念。公众只有内在地具有了这种价值观念并参与决策,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站在社会价值立场上认识科学,接受科学的作用。

二是“民主模型”的建构借鉴了更多的人文方法,实现了真善美的内在统一。公众作为实践主体,就需要利用科学传播来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判断力。而科学素养和科学判断力的提高则有赖于科学文化感受力的增强。将人文艺术的元素融入科学传播是加强公众的科学文化感受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民主模型”强调公众不是“粗浅地学习”科学知识,而是“深刻地认识”科学。科学美感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对真的判断力。按照理性文化去感受科学、死记硬背这种精神文化的顺序,科学的美学作用和独特点根本得不到发挥,根据对“认识”的定义,艺术认识活动虽然不独立地提供对现实的理论摹写和反映,但是,“艺术却能够在科学认识向需要它们的人的传输过程中。强化并以某种方式深化这些科学认识”,将公众放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科学已经为西方科学传播学者所重视。所以,“民主模型”不仅要让公众认识到科学在当时有效的物质效应、价值以及实践的必然性,而且要使公众在精神领域享受科学独特的美感。“民主模型”隐含着把对世界的理论掌握与对世界的美学掌握以及实践一精神掌握统一起来的意蕴。

责任编辑:戴群英

美感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广泛兴趣,让他们在欣赏学习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音乐教学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实施有效的美感教育。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小学生营造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围绕音乐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学习音乐作品的实践中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力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美感教育 教学实践

一、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素质

优化趣味化教学活动,进一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营造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音乐教学氛围,创设温馨乐观的趣味化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他们热爱音乐的好奇心,挖掘孩子们热爱音乐的情感动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新世纪小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可结合民族传统优秀音乐作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发和拓展新的音乐教学内容。民族传统文化音乐作品中蕴含很多趣味化信息,具有集趣味性、娱乐性、音乐性为一体的欣赏功能,教师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音乐教学的优势,在扎实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工夫下在开拓创新方面。要特别注意,必须强化传统音乐教学的民族精神和创新意识,包括先进的音乐器材装备。要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品质,必须建立高素质音乐教师队伍。因为,音乐器材再先进,要靠人操作实践运用;教学条件再好,没有高素质的音乐教师,教学效果仍不会很好。音乐教师一定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潜在优势,在做好基础教学工作的同时,给予特定的重点培育。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更有价值,因为对于音乐来说,人的天赋更加重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大多数学生的音乐兴趣为基礎,重点培养有音乐潜力的学生,做到以点带面,扶优扶强,最终提高全体同学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进一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水平。

二、在音乐教学与欣赏过程中陶冶情操

教师要带领小学生共同欣赏优美的音乐作品,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音、乐器的声音辅助音乐教学,让孩子们模仿音乐作品中动物的声音,进行活动训练。辅导小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歌词,让他们模仿音乐作品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歌词。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小学生模仿作品自己写音乐作品,一开始以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准确表达真实的情感为主,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长期坚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定期学习欣赏音乐作品,然后自由讨论,通过这样的趣味性欣赏活动,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让他们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养成积极动脑筋思考的习惯,提高音乐素养和认知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欣赏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分析比较,有利于明辨是非,进一步提高运用音乐语言准确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教师可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音乐作品,让小学生边演示边唱,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中思想情感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强化音乐知识训练,反复记忆歌词,通过有兴趣的歌唱比赛等训练活动,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意识,进一步丰富想象力。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欣赏,并且逐步提高创造和想象力,进一步挖掘音乐潜能。为强化素质教育,有必要结合音乐教学,组织孩子们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美育实践活动,在每一个有纪念意义的重大节日里,都要通过音乐教学开展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和文化道德等方面的主体教育活动。结合音乐教学,逐步让孩子们认识爱国主义影片中人物形象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从小学阶段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心灵深处埋下崇尚理想和美的希望,每学期至少组织小学生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充分利用音乐教学时间,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专题,通过鼓励小学生大胆唱歌、比赛等形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但不能把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变成孩子们新的负担,一定要让小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歌曲,提高学习音乐作品的质量,最终提高高尚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三、从情感深处将音乐教学与美育实践结合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最初意识源于儿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产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愿望的需求,这是小学生音乐智能开发的心理依据和客观实践过程。教师需要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培养良好的音乐思维习惯,加强音乐知识辅导和训练,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提高表现力,加强音乐欣赏训练,提高音乐实践运用能力,积极探索小学生学习音乐和提高音乐水平的客观规律,有计划地进行辅导,加强美感训练,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逐步提高心理素质。在大量的音乐作品欣赏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美感教育效果和客观认知能力。在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为小学生学习音乐营造良好的环境,强化小学生的审美意识,科学引导他们通过欣赏优秀音乐作品,在逐步理解事物发展运行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音乐欣赏与教学活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实施音乐教学活动,以提高本民族音乐传统教学方法为重点,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和文化素养。

通过音乐教学,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精神文化发展,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通过举办各种音乐教学和比赛活动,进一步活跃小学生的身心,丰富小学生的文娱生活,陶冶师生的艺术情操,有效实施美感教育,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玉红.音乐教学中的美、情、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2]肖珂.创设情境发展情趣培养情感[J].音乐天地,2004(01).

[3]李坤霞.音乐教学要有趣味性[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7(12).

美感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新的就业趋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平面设计所涉及的因素众多,总体来讲这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从平面设计的审美特征为出发点,从多个方面来解读现代平面设计的艺术审美倾向,同时简述平面设计中出现的艺术反审美倾向,对平面设计进行相关的研究。

[关   键    词]  平面设计;艺术;审美

[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诸多行业得到了迅速崛起,平面设计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生活中处处可见有关平面设计的影子,如公交车站台、企业宣传彩页、杂志广告等多个方面,可见平面设计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在技术这一因素的作用下,平面设计在技术的帮助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更加涉及多个领域,平面设计在诸多领域中发挥着它的作用,也给平面设计的工作带来了不少的挑战。

一、平面设计艺术审美特征

平面设计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设计出来的作品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需求,而且作为一门艺术,其自身就具有一些审美特征,那么,平面设计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如下:

(一)立体化

平面设计艺术走向立体化是艺术设计的时代走向,空间性由传统的二维平面走向三维、四维等多维空间状态,从而构建出更富有表现力的新的视觉语言形态。立体化平面设计突破以往传统的平面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空间上的转变,使平面设计在立体化之后更加贴近自然的真实情况,呈现出独特的、新颖的视觉效果;第二,是能给人带来错觉的效果,让人们在错觉上产生混乱,从而在视觉上享受不一样的感受,更加能够体现出平面设计的观赏性;第三,在多媒体的作用下,给平面设计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增加创意。

(二)生态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尖锐的矛盾,与此同时,人们呼吁保护环境的声音越来越高,环境保护意识也进一步加强,因此平面设计艺术也趋向于生态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生态化的平面设计一般会结合实际出现的环境事例,根据一定的想象力,将人类运用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我们生态环境破坏的一种反思融入艺术的审美中,通过强烈的对比引发观者的思考。

(三)人性化

人性化也是平面设计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趋向,主要就是在设计中体现以人文本的思想,在艺术设计中更能体现对人的一种尊重,通过平面设计来展示人类对生活理念以及生活方式的追求,因此人性化的艺术可以让艺术更具张力以及更富美感。与此同时,人性化的设计通过不同层次的设计体现不同程度的人类,以此来满足不同的精神与物质追求。

(四)民族化

现代化的平面设计艺术已经不再是囿于一地,而是吸取了各个民族的各种平面设计艺术的思想,因此,平面设计艺术趋向于民族化方向发展,民族文化也能在设计中直接体现出来。

(五)个性化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平面设计在这一趋势下审美也逐渐转向于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原先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风格已经被市场所淘汰,个性化的艺术设计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个性化的设计是富有挑战,它所呈现的特点是多元化的,不仅在形式方面是多变的,而且媒介多变,形式上是更加模糊化。

二、平面设计艺术的反审美倾向

平面设计以其独特的设计方法能够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但是,并不是每一样作品都能给人带来新奇的审美体验,如果在设计过程中稍有不慎所带来的效果就是相反的。现代平面设计的市场中,好的设计作品并不多,反而是一些模仿别人创意的作品层出不穷,出现反审美倾向。在如今的社会,人们对设计作品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眼光变高的同时对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更加厌恶以及出现审美疲劳,更进一步加剧反审美问题的严重。

平面设计随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对平面设计的艺术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从审美角度出发,对审美的五大特征进行探讨,进一步加深对平面设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贾荣林.平面广告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二十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3]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美感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仅要教会工作,而且也要教会生活,一个不知美丑,缺乏健康审美情趣的人是过不上幸福生活的。”由此可见,从幼儿开始就培养他们的美感情趣至关重要。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幼儿美感,拓展幼儿美育的重要手段,如何培养孩子们的美感情趣也已成为幼儿美术教育所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基于此,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并探讨了欣赏美术作品、指导美术实践以及改进美术教法三大有效培养幼儿美感情趣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幼儿;美感情趣;欣赏;实践;教学方法

幼儿的美感,最初是对美好现象的无意识反应,然后逐渐过渡到能模仿大人而表现美感,后来发展到有意识地感受美和表达美。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语言等活动实施美感教育。由于幼儿对美的理解带有许多的直观性和自发性,其中美术教学,更是培养幼儿美感,拓展幼儿美育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幼儿的美感情趣呢?

一、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幼儿的美感情趣

1.在绘画欣赏中培养幼儿的美感情趣

由于幼儿受其年龄特征的限制,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通常对于贴近他们生活的事物能更好地去认识、去理解,因此,在组织幼儿欣赏优秀绘画作品时,一定要注意素材的选择,切不可选择那些与幼儿认知能力相差甚远的作品。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多次组织幼儿欣赏中外小朋友的优秀作品,如:王亚妮小朋友的《群猴图》,王广宁小朋友画的《快乐的娘娘宫》,黄山小朋友画的《我的书柜》等等。这些作品一经展示,不仅深受幼儿的欢迎,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和求知欲望,既加深了美感,又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2.在传统民间美术欣赏中培养幼儿的美感情趣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广大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精神文化,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民间美术。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不仅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还应当多让学生欣赏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因为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块奇石,还是带有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美术的一部分,更是劳动人民为适应人民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而创造的美的艺术,乡土气息浓郁,蕴藏了丰富的民族情感和生活美感,具有很深刻的思想性,孩子们喜闻乐见,具有强大的不可替代的美感教育力量。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注意融民间美术的元素于美术欣赏中,如组织小朋友欣赏“虎头鞋”“民族娃”“不倒翁”等民间玩具,观摩剪纸、灯彩、雕塑、瓷器、编织、盆景等工艺美术作品。总之,民间美术不仅大大丰富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而且也使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增进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指导美术实践,提高幼儿的美感情趣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美感情趣,作为老师应该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幼儿多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列举如下两种收效颇佳的美术实践活动:

1.捏染画实践指导活动

在指导幼儿进行捏染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将事先剪裁好的各种形状的白色小布头,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小布反复折成小三角形,捏住合适的地方,分别在色盘中沾染。颜色在孩子们手中的染布上迅速渗透、晕染。由于孩子们的折叠方法和布的形状各不相同,当他们将捏染布小心翼翼地打开时,那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染布,使孩子们脸上绽开了开心的笑容。最后,通过折、贴剪、画等多种技能把美丽的捏染画制成手帕、头布、台布、扇面花裙、床单等各种艺术形象,充分提高了幼儿颜色调配、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捏染画活动中幼儿的美感情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指导贝壳软雕塑粘贴画

该方法就是教师有计划、有系统地指导幼儿利用贝壳和橡皮泥制成立方体图形,用蚬、蛤贝、贻贝等贝类的外壳与橡皮泥稽核,制作出许多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如:用贻贝壳做成小蝴蝶,用赤贝做成小青蛙等。幼儿在进行贝壳软雕塑的美术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了审美情趣。

三、加深幼儿美感情趣,改进美术教法

1.巧用教具,激发审美情趣

人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通过感知得到感性认识,特别是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幼儿来说,利用教具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多让他们看看、摸摸、闻闻从而获得感性认识,不仅有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审美情趣,开发他们的智力。

2.借助多媒体技术,形象展示

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具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优点。因而,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突破教学难度,还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

3.联系实际生活,展示故事情境

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对幼儿实施系统化的美感教育,必须从平凡细小的日常生活开始,生活中艺术美极其广泛,大至整个园所的建筑设施,小至一张装饰画,都是培养幼儿美感情趣的良好素材。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在教学中联系幼儿生活实际。

参考文献:

[1]鞠小娟.例谈如何提高幼儿美术活动的实效性[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7).

[2]李琳.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2011(6).

[3]马新昆.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指导方略[J].考试周刊,2011(43).

[4]张雅红.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幼儿美术活动[J].考试周刊,2011(21).

美感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 木质材料不仅是一种能源, 也是形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原料。人类的文明主要是通过纸来传播的的, 而木材是纸的主要原料来源, 因此, 可以说木质材料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 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同步。木材保留了材质的原始质感, 利用木质材料进行产品创作时, 体现了对人与自然社会、和环境有机结合的注重, 同时, 也体现了绿色设计、环保设计的发展理念。

由于木质材料的亲和性和绿色性, 许多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纷纷利于其进行创作, 实现了诸多经典的设计, 享誉世界的明式家具就是对其最好的诠释。木材是一种富有生命的材料, 它的材质美不仅仅体现在材质的质地本身, 木质材料所具有的情感特征, 所表达的人文思想等都进一步诠释了其内涵。

木质材料常常会给人们一种古拙质朴的感觉, 同时也蕴藏着浓郁的文艺情调。它会给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淳朴感, 有时候也与人一样, 具有低调、谦和, 忍辱负重的智慧, 会经常使我们忽略它的审美价值, 而只重视它的实用价值。

二、木质材料的美学特征

1、木材的自然属性

不同种类的木材, 质量会有所差异, 其原因有:木质材料自身的成长特性;集材不当和造材不当等。从上述可以看出, 木质材料是有生命的, 并具有丰富多样性, 反应着木材的自然属性, 这些自然属性是指木材的纯净性和自然生命性, 这些属性都是与生俱来的, 反应着木质材料的自然美学特征。

木材的纯净性是指在运用其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 经常保留木质材料的本质特性, 即本质美。纯净是一种自然之美, 木材是纯天然材料, 外表光洁且美观, 并且还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 最值得一提的是, 木质材料对人体无毒无害 (无污染也是木质材料纯净性的一种表现) , 很轻便且坚韧, 除此之外, 也保温、能隔热、不导电, 是一种安全的材料。木材会使人感觉格调优雅、温馨、舒适、安详。

木质材料, 其也是有灵性的, 在它成长的过程中, 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就如同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坎坷崎岖一样, 尽管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木质材料仍旧成为了笔直的参天大树, 也就是我们用于加工生产的木料, 并且木质材料还具有特殊的“木香”, 当我们在使用这些木质产品的时候, 也会觉得心旷神怡, 从这个角度来看, 木质材料具有纯净之美。

木质材料是一种有生命的材质, 自然生命性呈现的是一种自然之质。木质材料是自然界的产物, 从古至今, 很多设计师, 都喜欢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运用天然的木质材料, 使自然的生命性在产品中得以延续。通过对木质材料的再加工或者改造, 增加产品的自然美感和产品的性能。木质材料的自然生命性还体现在深厚的历史感, 树木成材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经历历史的沉淀和风雨的洗礼, 会更加的有韵味, 当其被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时, 自身的生命特性会从产品中清晰的传达给使用者, 从而赋予产品以生命力, 木材的历史沧桑感, 会使产品更加的有故事性。

森林中郁郁葱葱的木材都是有生命的, 当它们用于产品设计, 室内装修设计时, 它们的肢体形状就会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在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中, 被一览无余。“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一块木质材料看着都是规规矩矩、本本分分的摆放在那里, 但都是有灵性的, 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有的被设计师雕刻成一件件的艺术品, 有的用于家具设计中, 有的用于建筑设计中或者是生活用品的设计中, 如为了发扬与传承匠人文化, 会采用木质材料手工制作文具类产品或者是雨具等。虽然, 木材给人一种朴素感, 但经精心设计之后, 会有奢华、时尚、典雅之感。当木质材料被制作成产品后, 就会体现它应有的价值,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良特性, 给使用者温馨之感, 消去一天的疲劳感。

2、木质产品的装配工艺及结构美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 用到的木质产品不占少数, 木质产品构件间的常见的结合方式有四种, 分别是榫卯结合、圆钉结合、胶结合、螺钉结合。本文将着重介绍“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是一种手工创作的智慧,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 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一种设计语言, 是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榫”和“卯”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一种“和”的理念。和, 代表着求同存异、化矛盾为统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榫和卯的关系, 又像极了中国的阴极和阳极, 阴阳的理念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基石, 而榫卯结构又恰恰是中国古代建筑和家具制品的基本支撑结构。明式家具是家具史中无法超越的一个经典, 它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 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榫卯结构的运用。

三、木质材料与环境

设计师在进行产品创作时, 将自然规律与现代美学相结合, 常常选用木质材料, 让树木的生命通过产品得以延续、将废旧的树木再次循环利用、使山野气息重新融入到充满钢筋水泥的现代生活中。“木文化”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受到推崇, 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要求, 不仅仅局限于空间的大小、地理位置等条件因素, 而是愈来愈注重修身养性, 居室环境、生态和谐。当木质材料被运用到产品中, 可以充分发挥绿色生态美的质朴感、简洁感和自然感, 同时也可以赋予自然以人文气息, 给人们带来精神的喜悦感。

木材与绿色设计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强调能源的消耗情况, 以节俭为目的, 二是强调环保材料的使用, 以无毒害、无污染为目的。木质材料能与自然融为一体, 其源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 是为了将木材的艺术美感更好的应用于工业设计的各个领域, 因而, 要推崇一种产品与自然结合的设计理念, 同时也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要达到这一设计理念, 就要充分的了解材料的自然美感、质地纹理等, 才能在产品中体现这种自然美感, 从而给人一种返璞归真, 回归自然的感觉。

摘要:材料是设计的基础, 材料美是工业产品艺术美的表现之一, 木质材料是一种有生命的绿色材料, 很受设计师的亲睐, 经常被应用于产品设计之中。木质材料的美感主要体现在自然属性美、结构美和与环境的和谐美。

关键词:木质材料,美学特征,绿色设计

参考文献

[1] 丁丁.绿色设计与木材[J].工程设计, 2008.

上一篇:手绘服装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机场光纤通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