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救火灾基本方法范文

2023-10-27

扑救火灾基本方法范文第1篇

摘要:对于建筑电气火灾而言,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基于此,文章结合实际在分析建筑电气火灾特点的同时,给出了相关的扑救控制措施,希望通过观点的提出,能够给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减少建筑电气火灾的发生,保证人们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电气;火灾特点;灭火扑救;措施

在当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电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在国防、工业、交通还是生产与建筑等方面早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同时随着电能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和各种各样的电能设施和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在各种建筑中进行电能的引用和设备安装后,往往会可能由于使用、管理或者设备质量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并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强化建筑电气火灾的预警系统建设,注意对建筑电气安全的管理和火灾发生后及时进行灭火补救的措施研究具有相当程度地现实意义。

一、建筑电气内涵

传统的建筑电气而言,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电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是照明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当前的建筑电器来说,它主要分为强电和弱电两种形式,对于强电来说,强电系统的技术发展的是非常快速的,能够作为我国建筑电气发展的强大基础,同时也是建筑实现安全良好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它能够对设备以及系统进行控制,实现了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因此在对于此建筑电气灭火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其次弱电系统对于建筑电气弱电系统来说,它不仅需要重视弱电系统的安装问题,同时在实施安装标准化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灭火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弱电工程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提高灭火水平。

二、建筑电气火灾的特点分析

(一)火势迅猛

一般由电气设备造成的火灾扩散的速度较快并且范围很大,因为電力本身的因素,火灾中容易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面积的热源从而造成火势的增强。此外,火灾中电缆等设备进行燃烧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烟雾、气体等。甚至部分电气设备还会在火灾中发生爆炸,加剧火灾的状况。

(二)带电起火,扑灭困难

火灾发生的时候一般电气设备是处于带电的状态下的,这对火灾扑救工作的展开无疑是一个大问题。首先,由于设备带电,救援人员在靠近灾情现场的时候容易触电。其次,若在灾情现场使用水枪进行灭火时应该十分注意,因为其极易导电的性质很容易造成对现场人员的二次伤害(致其触电)。

(三)电气火灾破坏程度严重,修复难度大

电气火灾对很对电气设备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来说体型比较巨大,内部或者运行结构比较复杂的大型电气设备,受灾后难以修复并且性能和安全性大幅下降。另外电力火灾往往还会波及相关的电路和周围的电气设备,甚至影响整栋楼的电力系统,对系统和周围的电气设备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在一些电力智能控制的建筑内,其智能控制中心受到影响对整栋楼的电力使用都会有影响,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四)电气火灾原因多样、不易察觉及控制

在所有的电力火灾中,由于设备的老化或者小故障(如电线接触不良等)造成的事故占比最大,由于接触不良而产生火花,形成火源,或者老线路造成的短路、设备老旧承载的电能限额降低等都是火灾产生的主要因素。而这类火灾往往是起源于设备或者线路的内部,没有烟雾或者火花产生的话很难被发现,所以导致灾情控制不及时,火灾扩大严重。

三、建筑电气火灾扑救的方法

(一)带电情况下的灭火方法

在火灾的现场如果没有及时断电的条件,或者进行断电操作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情况下,仍然进行断电操作的话往往会导致错过最佳的火灾扑救时机,扩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带电情况下的火灾扑救措施,带电灭火极其危险,进行救灾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只选用以下几种灭火器材: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1211以及干粉灭火器。但是这几种灭火器材无法进行较远距离的灭火工作,因为其射程十分有限。在运用以上器材进行灭火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带电物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灭火过程中也要保证救火人员自身的安全,同时在进行灭火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不慎踏入触电区或者身体、灭火设备与带电物体接触,从而造成触电。在火灾现场发现有电线等带电物体掉落在地面或悬在半空中好,需要及时在该位置设置警醒标记和标记出警戒区域。

(二)正确选用灭火器扑灭不同火灾类型

针对不同的电气设备导致的火灾应该科学性地选用不同的灭火器材,灭火时尽量选用二氧化碳和蒸汽式灭火器,而干粉灭火器相对来说不是很适合进行电气火灾的扑救工作。对于变压器等位置固定的电气设备造成的火灾来说,应该选用二氧化碳和干式灭火器比较适合灾情扑救。此外,在建筑的电气设施和系统进行设置时应该注意对水雾喷淋或排油灭火装置的设计和安置,以保证在火灾一发生就可以实行及时扑救。

(三)严格遵循正确的火灾扑救要求

发生电气火灾时要根据火灾的特点进行处理,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要第一时间切断电源,以避免灾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和工作人员难以施以扑救工作。救援人员到场后要迅速了解建筑的结构和电气设备的布置情况,以便及时了解灾情和火灾最严重的部位,并根据设备起火的因素选择正确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方式。在救援时要做到顾全大局,不仅要及时采取灭火措施,更要做好人员疏散和建筑保护措施,为了防止火灾的扩散还要及时清理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

(四)灭火时,注意自身安全,保证安全距离

灭火人员要有足够的救援技术和安全保护意识,在进入火场前先向电气人员了解现场的状况,熟悉电气设备的结构以做好灭火准备,保护好火灾现场,同时进行灭火行动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跟电气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做好必要的自身保护措施。

(五)熟悉现场情况,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电气设备导致的火灾往往容易出现串烧的现象,火势蔓延的速度极快,灾情扩大的可能性极大,现场的设备和其他力灾情较近的设备和人员都容易受到损害。另外,火灾现场还容易出现燃烧导致的物体高空坠落等其他威胁人身安全、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所以在救火之前先了解现场的电路结构和建筑结构,可以避免额外的损失并做好人员保护和火灾救援。

四、结语

对建筑内电气火灾的原因进行案例分析,了解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建筑和建筑内电气布置情况,选用合适的器材和措施进行救火。目前国内对电气火灾的预防体系和灭火机制并不是很完善,可以向国外等较为成熟的体系学习,建立国内自主、高效地灭火救灾体系。确保电气防火系统的进步和稳定运行,促进电气防火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作者身份证号:150403198908103916)

扑救火灾基本方法范文第2篇

为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及消防工作要求,结合我校消防工作安排,把全校师生参与消防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应急疏散预案和制定方案,我校于2018年5月27日下午两点四十分举行了消防演习。这次演习的主要特点是: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参与广泛。

为了认真落实我校安全防范措施,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除火灾安全隐患,确保学校财产安全,稳定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加强我校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我校领导历来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为确保本次消防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并取得切实成效,让师生懂得基本消防知识和自救技能,由学校政教处带领下组织策划了一次消防演练。 本次演练由文校长任组长,现场指挥,取得良好效果。

本次消防演练前,对消防疏散现场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对消防安全进行了周密的布置,设计了预案、方案。参加本次演习的有我校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学生。我们假设功能教室由于短路发生火灾;有师生被困,火势向四周蔓延,情况十分危急。

火情发生后,学校老师当即向当日值班校领导进行汇报,校领导迅速报警并利用内部广播系统通知全体师生按照单位内部预案引导疏散学生,一边组织人员利用灭火器对火势进行扑救。

二、演习过程与结果

学校对参加消防演习的全体人员在演练前进行了消防培训,具体 讲解了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灭火器材的种类及其性能、适应火种及其操作要领,并针对如何安全逃生进行了重点演练。为本次消防演习安全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扑救火灾基本方法范文第3篇

(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第一时间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开展火情侦察、疏散救人、堵截控火、排烟散热等作战行动。

(二)火灾扑救中应始终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起火层—起火层上一层—起火层上二层—顶层—起火层以上其他楼层—起火层下一层”的搜救顺序,全力搜救遇险人员。

(三)根据火势发展变化,及时采取“强攻近战、上下合击、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技战术措施,以班组为基本战斗单元,快速控制和消灭火灾。

(四)在灭火救援中应坚持攻防并举、安全为先,科学合理设置阵地,严格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火场安全制度,及时组织力量轮换,提高作战行动效能。

二、接警调度

(五)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警等级宜判定为三级,支队全勤指挥部和战勤保障力量遂行出动,并同步调集邻近微型消防站力量。

火警等级提升在作战力量到场前由指挥中心决定,作战力量到场后由现场指挥员决定。

(六)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基本战斗编成宜为4辆水罐消防车、1辆举高消防车、1辆抢险救援消防车。

判定为三、四、五级火警宜分别调派不少于2个、4个、8个基本战斗编成,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集高层供水消防车、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照明消防车、供气消防车、通信指挥车、消防无人机等车辆装备。

三、组织指挥

(七)辖区中队指挥员在出动途中,应及时向指挥中心、起火单位消防控制室和微型消防站,了解、核实现场人员被困情况,查询建筑有关信息,预判灾情规模,进行初战力量部署,明确车辆停靠位置,提示行动注意事项。

(八)辖区中队及增援力量到场后,宜在着火建筑首层大厅、消防控制室、进攻起点层、建筑外部等部位、区域布设力量,明确专人负责,并迅速建立包括微型消防站、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在内的指挥作战体系。

(九)全勤指挥部到场后,应迅速接管指挥权,明确指挥位置,划分战斗区段,标绘现场作战力量部署图,实施统一指挥。

在进攻起点层或首层大厅设置前沿指挥点,负责指挥协调各楼层内攻作战行动;在建筑外部设置总指挥部,负责指挥各前沿指挥点的作战行动、协调力量集结、火场供水、安全警戒、战勤保障和外攻作战行动。每个楼层、每个区段均应明确专人指挥,并提前确定紧急撤离信号和路线,备有紧急救助小组。

(十)根据现场情况,视情架设中继台、利用通信指挥车或消防电话等方式进行通信联络,确保通讯畅通。

四、设施应用

(十一)现场指挥员充分利用消防控制室进行火情侦察,通过“两屏、三器、两柜”,掌握火势发展变化和建筑消防设施动作情况,实施灾情研判和决策指挥,详见下表:

类别

途径

要素

两屏

视频监控屏

1.观察烟气流动,人员疏散情况

2.观察防火门启闭状态

3.观察喷淋系统动作情况

图形显示屏(消防设施)

判断起火部位和火势蔓延趋势

三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

1.核实起火部位和火势蔓延情况

2.观察消防设施动作时间

消防联动控制器

1.观察消防设施动作状态

2.视情手动启动消防设施

消防应急广播控制器

1.观察应急广播动作情况

2.视情通过广播引导人员疏散

两柜

消防电源控制柜

1.观察消防电源所处状态

2.视情手动切换备用电源

消防水箱液位显示柜

1.观察消防水箱液位

2.估算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时间

(十二)优先使用消防电梯,实施登高作业、救助人员和运送器材,明确专人进行管控,并采取防水导流措施,避免积水流入电梯井。

如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可通过控制开关迫降并使用消防电梯。使用电梯时,严禁直达、穿越着火层,并应避免冲撞、倚靠电梯门,防止发生变形。

(十三)优先启动楼梯间、前室等部位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保障疏散搜救、内攻灭火等作战行动。

在确保排烟路径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机械排烟设施实施排烟、控烟时,可手动或远程启动打开排烟阀,启动排烟风机。严禁人员位于排烟路径的下风口处,防止烟热对流伤害。

(十四)优先利用室内消火栓系统出水灭火,并根据给水形式、管网直径、消防泵流量等情况,合理确定出枪数量,保证射流持续有效。

当室内消火栓系统与喷淋系统共用供水管路时,可根据现场情况,视情关闭局部楼层喷淋信号阀,保障灭火用水。

(十五)通过水泵接合器加压供水时,应区分功能和供给范围,保证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其中高区补水压力不应大于2.5MPa,低区补水压力不应大于1.6MPa。

五、疏散救人

(十六)将人员信息核实贯穿于灭火救援全过程,充分利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梯、避难层、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室外疏散楼梯、专用救援窗口、举高消防车等途径和手段,加强对起火层和充烟、隐蔽区域的人员疏散与搜救,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十七)视情分开设置人员疏散内攻灭火路线,避免形成对冲。

本着“能下尽下”的原则,一次性将被困人员疏散救助至安全区域;对一时无法转移至安全区域的人员,可以视情转移至上风窗口、平台或避难层伺机救助。

(十八)对已确认收索完毕的房间和楼层,应在醒目位置进行统一标识,避免重复搜救。

灾火后应组织人员对火场进行彻底清理,防止遗留盲点。

六、灭火攻防

(十九)在着火楼层下两层作为进攻起点层,并在进攻起点层下一层设立力量集结点,做到人装同上、一次到位。

预先选择与着火层结构布局相似的下部楼层,组织官兵进行熟悉,做好内攻灭火准备。

(二十)依托防火、防烟分区设置水枪阵地,合理组织实施梯次进攻。

进入室内灭火前,应对房门采取限位措施,保持低姿、缓慢开启、控制射流,防止突发险情伤害。同一层面选择2个楼梯同时进攻时,做到相向进攻、攻防同步、上下设防。

(二十一)查明建筑外墙结构及材料,判断火势有无向上蔓延的趋势。

如攻防高度可控时,可采取举高消防车射水、移动水炮等方法阻截火势;如超出车辆装备可控高度时,可组织力量从上至下分层布控、阻断火势;如火势接近建筑顶部时,可利用屋顶消火栓出水灭火。

(二十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一般不宜破拆外部玻璃幕墙进行排烟。

如需破拆时,应根据现场火势、风力、风向等情况,合理选择破拆位置与时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烟火蔓延扩大

七、车辆作业

(二十三)初战力量到场后,应合理选择车辆停靠位置,主战车辆应部署在灭火救援行动展开的主要方面,原则上靠水带铺设一侧停靠,并为后续力量和举高消防车预留通道、位置。

全勤指挥部到场后,应根据交通道路状况和现场作业需求,明确人员、装备、车辆集结区,防止发生拥堵。消防车辆应与着火建筑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二十四)举高消防车停靠应考虑作业场地承重、架空管线等情况,使传感器处于自动报警状态。

作战任务未明确时,严禁盲目展开,严禁在梯臂上附加铺设水带实施供水。

(二十五)举高消防车优先布置在有被困人员待救的作业面。

实施外部进攻时,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靠近救援位置,工作斗不得正对封闭外窗,不得盲目向建筑内部射水。

八、高层供液

(二十六)室内消火栓系统无法使用时,应迅速建立移动供液线路,优先选用压缩空气泡沫等灭火剂,减少水渍损失。

(二十七)施救高度低于100米时,宜优先采取沿楼梯蜿蜒铺设水带,蜿蜒铺设水带长度=垂直高度×2.2;

超过100米时,宜优先采取沿楼梯缝隙垂直铺设水带,水带固结必须安全、可靠。

(二十八)建立移动供液线路受阻时,可充分利用举高消防车半固定管路实施供水,投送人员和装备,提高灭火救援行动效能。

(二十九)建立移动供液线路时,应在地面设置用于停水、泄压的分水器(宜为螺旋开关式三分水)。

泄压时,首先开启地面分水器泄压,同时缓慢降低车泵出水压力,待垂直供水线路余水排尽后方可停泵。

九、安全警示

(三十)内攻搜救、灭火必须以班组形式展开,严格个人安全防护措施,预先明确进攻路线和作业时间,可采取设置安全导向绳、救生照明线等方法,防止发生方向迷失。

(三十一)进入起火、充烟区域前,应有效依托防火分隔设施,采取必要的出水掩护措施,防止轰燃、回燃、热对流等伤害。

并及时组织人员轮换休整,防止战斗减员。

(三十二)严禁人员位于车泵出水口、分水器接口、垂直铺设水带下方等部位,防止水带脱口、爆裂伤人。

严禁在安全警戒区域内随意走动,防止玻璃雨等高空坠物伤人。

九、安全警示

(三十)内攻搜救、灭火必须以班组形式展开,严格个人安全防护措施,预先明确进攻路线和作业时间,可采取设置安全导向绳、救生照明线等方法,防止发生方向迷失。

(三十一)进入起火、充烟区域前,应有效依托防火分隔设施,采取必要的出水掩护措施,防止轰燃、回燃、热对流等伤害。

并及时组织人员轮换休整,防止战斗减员。

(三十二)严禁人员位于车泵出水口、分水器接口、垂直铺设水带下方等部位,防止水带脱口、爆裂伤人。

扑救火灾基本方法范文第4篇

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分析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中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都属于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由于楼层多、设备繁多、可燃物多, 结构复杂、功能复杂、火灾荷载大等较为突出的火灾特点。

1.1 烟雾和火势扩散速度快

高层建筑的楼梯竖井、垃圾道、空调通风系统的风道、吊顶内空间、电缆井、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等形成许多贯通各个楼层的孔洞、管道和竖井。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 由于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产生烟囱效应, 这些部份就成了烟雾扩散和火焰蔓延的重要通道和途径。而且建筑越高, 蔓延的速度愈快。

1.2 战斗行动展开困难

(1) 消防人员在灭火和救人中登楼困难; (2) 内攻难度大; (3) 火场供水难。

1.3 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 建筑面积大, 人员集中, 内部结构也非常复杂。同一幢建筑常有多种功能, 除住宅外, 还有商业、金融、饭店、办公、娱乐场所等楼宇。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由于人们对烟雾的恐惧心理, 加之照明电源被切断, 人们的视线受烟雾的遮挡, 如果是夜晚发生火灾, 人们本身逃生自救能力就差, 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连辨别方向都很困难, 因此, 火灾现场是一片混乱。有的从楼梯逃生, 造成楼梯拥挤, 甚至被烟熏倒和踩倒在楼梯;有些胆怯者闭门不出, 结果是坐以待毙。有的受不了烈火浓烟的侵袭, 爬出窗外跳楼, 这些都给人员疏散带来极大的难度。

2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不利因素

2.1 疏散途径少, 疏散难度大

由于高层建筑的人员比较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时, 垂直交通工具主要是电梯, 而一般客用电梯没有防烟、防火、防水等措施火灾时必须停止使用, 消防电梯又主要为消防队员扑救火灾专用, 消防云梯车的高度也有限, 所以火灾时有限的楼梯间 (一般仅设两部) 是室内人员垂直疏散的唯一途径。

2.2 通讯联络受阻

高层建筑火场中, 火场上的通讯联络非常困难, 手势和灯光等视频联络方法难以在火场中使用, 目前部队装备的火场移动通讯指挥车、便携式无线电台、车载台则成为火场通讯的主要工具。在高层建筑内部, 可能碰到电波通讯的死角, 如手持台往往不能从电梯内发出信息, 另外, 无线电波还会受到火场热气流作用, 产生“无线电静寂”现象。

2.3 灭火用水量大, 供水难度大

水, 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灭火剂。在高层建筑火灾用水和供水出现的难题主要有: (1) 楼层高、铺设水带慢; (2) 水压大、水带容易爆裂; (3) 用水量大, 建筑本身供水系统的供水量很难满足需要。

2.4 排烟困难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由于建筑物内可燃装饰、陈设较多, 还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的塑料装修、化纤地毯和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 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量, 同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3 预防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基本措施

3.1 预防高层建筑火灾的基本措施

(1) 贯彻落实“以防为主, 以消为辅”的方针, 大力宣传消防法规法律。 (2) 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备必须满足发生火灾时的供给, 尽量把火灾控制在初期阶段。 (3) 制定灭火作战预案。灭火作战预案是有效地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手段, 消防部门平时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订灭火作战预案。 (4) 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

3.2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措施

3.2.1 主管单位要熟悉高层建筑的基本情况

接到高层建筑火灾出动命令时, 从责任区中队到支队指挥员都要沉着冷静, 要在头脑里快速反应出战斗行动对策。因此必须熟悉掌握辖区高层建筑的基本情况如:发生火灾建筑的具体位置, 建筑物周围的环境, 建筑内部的结构, 疏散通道, 消防设施的取水位置等。

3.2.2 着火单位要充分利用内部固定消防设施, 立足自救

当高层建筑起火后, 如果在初期火灾时间内不能及时扑灭的话, 火势会分两路向上下蔓延:一是沿楼层外部向上下蔓延;二是沿楼内通风管道、竖井、楼梯、电梯井等迅速向上下蔓延, 形成高空间的立体燃烧。因此, 要注意初期火灾的扑救, 注重着火单位的自救工作。

3.2.3 火情侦察要快速准确, 协调统一

高层建筑的火场侦察, 是扑救火灾的重要环节, 火情侦察准确, 能为指挥员的科学指挥提供依据。高层建筑的火场由于受到浓烟、高温、强热、强压的严重影响, 使得火场侦察困难, 起火部位、火势火情信息一时难以掌握, 第一出动的消防队, 在加强火场侦察力量的基础上, 只有通过火场侦察员 (组) 的合理分工, 相互配合, 综合从火场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获取的火情信息, 才能确定出起火部位, 从而克服了侦察过程中人为的错误和机械 (如火灾自动报警器) 的错误, 为灭火战斗提供准确目标, 缩短了火场侦察时间。

3.2.4 策划进攻路线和选择合理的战术

扑灭高层建筑火灾, 一般可采取内攻外堵、上截下防、阻止蔓延、分层消灭的战术措施。作战部署应以内攻为主, 把主要力量部署在起火楼层, 实施近战, 直接扑灭火灾。由于火场的情况是变化多端的, 火场总指挥员要灵活运用战术, 在确立救人优先的指导思想同时, 坚持以内攻为主和充分发挥固定消防设施作用的原则。

3.2.5 做好个人防护, 注意安全, 避免人员伤亡

火场情况变化莫测, 消防队员进入火场后, 意外的事情随时可能发生, 消防队员在进入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时, 一定要佩戴空气呼吸器, 携带紧急呼救器、通信电台等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具。在充满浓烟的环境中, 应戴上面罩, 沿着楼板匍匐缓慢爬行, 以避免烟气中毒, 但要防止从竖井中掉下。由于火场产生大量的热量, 避免热量对消防人员造成的伤害, 保证最高效率。指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灭火人员在火场中的停留时间, 及时进行替换或重新部署。

摘要:本文从分析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入手, 围绕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与扑救这个中心问题, 对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谈了一些观点, 深入分析扑救这类火灾的不利因素, 并提出预防与扑救的基本措施, 以便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能力。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作战预案,火场指挥部,措施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灭火救援[M].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2003.

扑救火灾基本方法范文第5篇

1 钢结构建筑的基本特点

1.1 利用型钢做承重构件, 跨度大、空间大, 承重能力强

钢结构建筑具有跨度大、空间大、承重能力强的特点, 多用于大型体育馆、车间、仓库以及高层建筑等。这类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 如屋架、梁、板、柱等, 都是利用型钢经过铆焊加工制成的。而一些小型的钢结构建筑, 多采用角钢、圆钢和扁钢连接成格子式梁柱, 屋架大多用角钢拼接而成。一般来说, 大多数钢结构建筑的荷载可达到450公斤/平方米。

1.2 耐火性能差, 遇高温强度下降

钢材构件本身不燃, 但钢的耐火性能差, 随着温度变化, 其强度有很大变化。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的商场等重要场所的现代钢结构, 一般外面都有保护层 (粉刷防火涂料等) , 其耐火极限可以达到0.5h~2.5h, 这类钢结构建筑受热的影响小;而大多数钢结构无保护层, 发生火灾时, 直接受到热的作用, 温度上升, 强度下降。当温度达到500℃时, 其强度下降一半;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 钢材冲击韧度降低, 材质变脆。无防火保护层的钢柱、钢梁、钢屋架, 耐火极限一般只有15min。

1.3 建筑结构和功能复杂

从调查的情况看, 钢结构建筑大多为车间厂房, 而多数车间厂房里面, 机器设备、原料成品堆积, 加之为适应生产和工艺需要, 现代钢结构建筑的上部安装有通风、水、中央空调、蒸汽管道等多种管道, 有的还安装有氨气和油管道, 而外墙和间隔墙多为铁皮夹聚胺脂加工而成, 这些都使得建筑内的危险源大大增多。

1.4 基础条件差, 消防设施易被破坏

多数较规范的大跨度钢结构商场、厂房设计并建有规范的固定消防设施, 如自动报警、喷淋、室内外消火栓及控制系统等, 但火灾时因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 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变形、坍塌很快会被烧损坏, 或局部性损坏失去作用。一些新建的工业园区和生产加工厂房, 为了加快建设步伐, 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滞后于车间、厂房的建设。市政公共消防设施不配套, 消防水源相对缺乏, 这些不利因素都直接影响灭火救援工作的正常开展。

2 钢结构建筑火灾的基本特性

2.1 钢构件易变形, 导致建筑物倒塌

普通建筑用钢 (中国国家标准GB700-88《碳素结构钢》和GB1591-1994《低合金结构钢》要求的Q235、Q345钢等) 在全负荷的情况下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40℃左右。一般在火灾中, 钢构件随着温度的升高开始强度有所增加, 温度超过200℃后强度开始减弱, 温度达到350℃、500℃、600℃时, 强度分别下降1/3、1/2和2/3, 当温度超过700℃时, 构件强度要减少90%以上, 到500℃左右, 其强度下降到40%~50%, 在全负荷情况下, 使钢结构失去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左右。钢结构受热膨胀, 遇冷水后, 会急剧收缩, 易破坏建筑。火灾过程中, 由于钢结构受火势影响的强弱不同, 构件各点的变形受损度不同, 钢构件的应力关系遭到破坏, 易引起建筑物倒塌。若用没有防火保护的普通建筑用钢作为建筑物承载的主体, 一旦发生火灾, 则建筑物会迅速坍塌, 这一过程经过的时间很短, 一般在火烧15min~20min左右, 钢结构屋盖火灾倒塌。

如表1所示。

2.2 火势猛, 易造成人员伤亡

因大跨度钢结构商场、厂房等空间大、空气充足、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情况复杂、组织疏散不易有序组织等, 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会越烧越旺, 在较短时间内火灾就会发展到猛烈阶段;又因钢结构建筑导热速度极快、耐火极限低, 加之大跨度钢结构内部装饰装修使用了大量可燃性材料, 火灾后会使建筑构件直接受到烧烤, 减少了建筑构件的承重支撑时间, 使建筑坍塌的时间更快等, 往往消防队到场时已错失控火有利时机, 致使不敢内攻, 造成大面积大空间内猛烈燃烧, 如控制不当, 进而造成大火肆虐发展蔓延, 整个建筑坍塌, 内部设备、物品全部燃烧的结局, 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甚至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的发生率就会很高。

2.3 火势猛烈, 扑救难度大

大跨度的钢结构建筑发生火灾, 由于其燃烧荷载量大, 且内部多采用大量的装修材料, 起火后燃烧迅速、烟雾弥漫、温度高, 面积大、障碍物多等, 火势在短时间内便会发展成猛烈阶段, 在没有人工照明的条件下, 疏散人员、内攻救人和深入防御性进攻相当困难, 再加上大部分装修材料释放的有毒气体, 致使被困人员很容易中毒, 加上室内面积大、钢构件热传播速度快, 整座房顶或大面积房顶坍塌难以预测, 造成了营救或撤离的困难。

3 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战术、技术

在扑救钢结构建筑火灾时, 除了牢牢把握救人第一、减少水渍损失等要点外, 笔者认为要以防止钢结构建筑在火灾中坍塌为重点, 灵活运用战术技巧, 全力扑救火灾。

3.1 要加强第一出动的力量调度, 充分发挥多警种协同作战优势

扑救类似钢结构建筑火灾, 要充分考虑该类建筑地域偏僻, 距离消防队较远的地域特点, 以及消防水源缺乏等实际情况, 正确调派力量, 发挥多警种协同作战优势, 加强警民联动, 整合当地政府、公安机关、专职消防队等多种有利资源, 实行片区联动, 跨区域联合作战, 充分发挥多警种协同作战, 技术装备资源共享的优势, 始终使局势处于受控状态, 使灭火工作处于主动。要加强第一出动的力量调度。在调集增援力量时, 要客观分析火场情况, 根据燃烧部位、整个建筑面积、可能蔓延的因素、消防水源、天气等情况, 预测火场发展态势, 快速估算火场需要力量, 所调力量要略大于火场需要力量, 所需力量要一次性调齐调足, 不能零打碎敲。

3.2 要贯彻“内外夹攻, 堵截火势”的战术要点, 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消防队到场后, 在确认无倒塌可能的情况下, 要迅速组织内攻, 搞好火情侦察, 准确掌握情况, 安排专门力量, 通过外部观察、内部侦察和询问知情人, 迅速了解燃烧时间, 起火部位, 建筑耐火等级, 人员被困数量, 有无易燃, 易爆及贵重物品等情况, 要着重掌握钢结构是否因高温变形扭曲, 通过对燃烧时间、燃烧面积、火场温度和构件变形程度等情况的分析, 大体判断建筑结构倒塌的可能性, 火势蔓延的威胁性和人员疏散的必要性, 为实施灭火救人, 选择作战方式和开辟进攻路线, 提供科学依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组织内攻人员接近火点, 堵截火势, 消灭火灾, 用水枪射流扑灭被困人员周围及疏散通道上的火势, 驱散烟雾, 为疏散救人打开通道;外围要用射程较远的水炮、大口径水枪冷却保护未倒塌的钢结构建筑, 冷却的顺序一般为柱、梁、顶, 若钢结构建筑高度大, 则可用登高车、高喷车等实施高空打击火势。

3.3 要谨记钢结构耐火性能不高的特性, 全力冷却钢承重构件, 防止建筑倒塌

各级指挥员应吸取衡阳“11.3”坍塌事故的教训, 消防队员应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开展救人和灭火。在确定建筑物无倒塌危险时, 要尽快通过深入内部冷却和外围喷射来冷却周围构件, 以强大的射流对钢结构的顶棚、柱、梁及其结合部进行降温, 将其控制在倒塌温度内 (据理论计算, 在全负荷的情况下, 钢结构失去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左右) , 防止建筑倒塌, 为疏散救人创造条件。冷却力量分布要均匀、全面, 防止局部骤然变冷, 导致钢结构急剧收缩变形, 破坏建筑, 加速倒塌进程。

3.4 展开火情侦察, 设置安全观察员, 及时掌握钢结构建筑在火灾中的动态信息

要通过各种方式展开火情侦察, 获取以下信息:大致起火时间、起火部位、被困人员情况、有无易燃易爆品、火势蔓延及人员疏散路线上方有无架设管道线路等, 要着重掌握钢梁顶架等构件有否扭曲、建筑变形倒塌的可能性等信息, 并随时掌握已持续燃烧的时间, 以便对照15min左右的理论倒塌时间, 为估算建筑倒塌时间提供参考信息。另外要部署一定数量的安全观察员, 对现场实施全方位动态监测, 随时观察建筑变形倒塌迹象, 并及时同现场指挥部联络报告, 正确把握“进攻、守护、放弃、撤退”四条灭火战术基本原则, 当确认无法制止建筑物倒塌时, 应及时转移阵地, 避免无谓的牺牲。

3.5 发挥装备优势, 合理选择灭火器具, 安排调度灭火力量

钢结构火灾与砖木结构火灾扑救不同, 应尽量使用射程远的大口径水枪、移动炮、车载炮等, 采取远距离向房顶、窗口射水冷却和灭火, 对建筑采取多方位冷却, 从远距离向房顶、窗口射水冷却和灭火, 对建筑进行多方位冷却, 以防止钢构件因温差改变应力引起建筑倒塌伤人。在水枪阵地的布置上, 应尽量在外围远距离射水冷却, 不能盲目进入内部灭火救人, 应在外围布置水枪阵地, 远距离射水冷却, 消除倒塌危险后, 再可依托门、窗等部位设置水枪阵地, 从不同角度加强灭火强攻, 以强大的密集射流靠近火点灭火。

3.6 抓住火场主要矛盾, 抢占有利水源, 确保火场供水充足

消防部队到火场后不要见烟雾弥漫、火焰已蹿出就盲目出枪射水, 要冷静, 指挥员要在观察火场态势、考虑火灾发生时间、消防队到场时间的同时, 估算起火燃烧的时间, 在确定火场不可能坍塌的情况下, 不要犹豫, 要果断命令部队迅速战斗展开, 消防车分别占领有利水源, 多出水枪内攻打防御战。打防御战, 贵在抓住火场主要矛盾, 并将到场优势兵力用于火场的主要方面。消防车要占领固定水源, 形成不间断供水的情况下尽量多出水枪;快速占领水源、快速战斗展开、快速进入火场内部占领要塞、快速出水灭火;消防车应就近占据水源, 尤其是第一出动的消防力量应先行利用厂区或附近的市政水源, 但消防车应与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

3.7 加强个人防护, 确保火场通讯畅通

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斗, 进入建筑内组织疏散人员和强攻近战灭火时,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好安全绳, 必要时穿着隔热服, 保持火场通信畅通, 以便发现险情, 及时撤离。同时要合理安排组织力量, 尽量减少登高和进入室内的灭火人员。在清除火场时消防人员也要注重个人防护, 特别是部分建筑已经倒塌的情况下, 除了要着消防手套、戴空气呼吸器以外, 还要水枪随时掩护, 防止钢结构的导热引燃其他部位和清理过程中破拆坍塌物, 使得内部空气流通, 造成轰燃伤人。例如1993年世贸大楼遭袭击时, 纽约消防局员工在参加救援时就曾碰到过通讯联系不畅通的问题, 没有想到8年之后, 这一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导致“9.11”事件中百余名消防队员无辜丧命。

针对钢结构建筑的扑救, 除了掌握一定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外, 消防队还要进一步做好“防消结合”工作, 平时应加强对钢结构建筑的消防水源、通道、固定设施、自救能力的熟悉和了解, 特别应注重对钢结构有否生锈、有无喷涂防火材料、梁柱上的防火材料有无掉落等情况的掌握, 因为随着建筑时间的增长, 以上问题都有可能发生。据参与美国世贸中心倒塌原因调查工作的马里兰大学防火工程部副教授、防火专家弗雷德里克.莫拉认为, 防火材料不合格、维护不力可能是世贸中心倒塌的主要原因。他说, 大量照片及其他证据显示, 世贸大厦内部建材用的防火材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大到支撑整个大楼的水泥钢筋支架, 小至门栓或插销上的防火材料, 都存在脱落或者喷涂不充分的现象, 以致加速了世贸大厦的倒塌。为此, 基层中队要从单位对象的实际出发, 开展“防消结合”工作了解钢结构建筑的一些基本常识, 为灭火救援积累原始资料, 真正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贻”。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跨度的钢结构建筑逐年增多, 钢结构建筑火灾也随之增加。本文结合几起钢结构建筑火灾案例, 通过分析钢结构建筑的基本情况、建筑特点和火灾特点, 对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战术和应用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火灾,扑救,技巧

参考文献

[1] 刘玉株.钢结构住宅技术问题讨论[J].建筑创作, 2003, 2.

[2] 陈禄如, 等.攻克关键技术推动钢结构住宅发展[J].建设科技, 2003, 12.

[3] 魏明钟.钢结构[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尽职调查资料汇总清单范文下一篇:盘亏盘盈账务处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