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证券投资论文范文

2024-03-19

沪港通证券投资论文范文第1篇

最快在今年的10月份,中港两地的投资者便可通过“沪港通”投资对方的股票市场。这是香港乃至内地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岗形容它的意义“等同于20年前H股来港上市”,而对于内地而言,“沪港通”作为资本项下开放的其中一环,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则形容此为“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首班车”。

自从宣布建立“沪港通”以来,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便多次举行各界的研讨会以及沟通会,向市场参与者以及媒体介绍“沪港通”的具体操作方法。具体而言,“沪港通”是在内地和香港两地证券市场之间建立一个交易与结算的互联互通机制。在这个机制下,两地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委托本地证券商,经本地交易所与结算所买卖、交收对方市场上市的股票。

最小制度成本

实现最大市场成效

“沪港通”对于投资者资格、投资标的均有所规定,根据规则,香港投资者通过香港的证券商直接买卖特定范围的A股,即上证180以及上证380的成分股,对于香港投资者而言,买卖A股的过程与买卖港股无异,并不需要在内地经过任何额外的手续;内地投资者则可以通过内地券商经上交所直接在内地购买试点范围内的港股,即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分股,以及同时于港交所及上交所上市的A+H股。

值得一提的是,“沪港通”对于香港投资者的资格并无具体限制,但要求参与的内地投资者其证券账户余额需要有50万元人民币。根据上述所设定的投资特定范围,则香港投资者可投资的A股股票有568只,占A股市值的90%;而内地投资者可投资的港股股票则有266只,占港股市值的82%。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内地资本市场的稳定,“沪港通”在试点初期,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实行实时监控,股票结算与资金交收将通过本地结算所先在本地进行对减,然后再以净额方式与对方结算所作最终结算。其中,投资A股的“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而投资港股的“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据彭博整理的数据,这相当于过去一年港股每日买卖平均值的21%及上交所日交易量的14%。

之所以“沪港通”采取上述各种制度设计,主要是考虑到风险可控原则。就如李小加所言,“沪港通”是内地循序渐进开放资本市场的一大创新,旨在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换取最大的市场成效。即两地市场尽可能地保留沿用自身市场的法律、法规、交易习惯,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投资者的限制因素,让市场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最大幅度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沪港通”救不了市

可以说,“沪港通”是七年前曾呼之欲出的“港股直通车”的变形,只不过,与“港股直通车”相比,“沪港通”在投资范围以及投资额度上做出了具体的限制。尽管这是一个打了折扣的“港股直通车”,但丝毫不妨碍资本市场为之欢呼雀跃,特别是在近期两地股票市场表现低迷的大背景之下,在公布“沪港通”的当日,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38%,深圳成指上涨0.69%,恒指则上扬1.51%。

七年前,“港股直通车”宣布之后,恒指数月内飙升上万点,“沪港通”则无法重演上述情景。有分析人士对记者分析说,这主要是由于“沪港通”对于投资额度有所限制,此外,相较于2007年资本市场在金融海啸发生之前处于亢奋的状态,以及彼时市场资金充裕,投资者投资热情高涨,目前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缺乏,而由于美国启动退市程序,投资者观望气氛浓,且无论是香港的投资者抑或是内地的投资者,对于对方的资本市场仍不甚熟悉,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教育之后,“沪港通”的成交才能活跃。

港交所股本证券与定息产品及货币联席主管陈秉强在近期举办的传媒沟通会上亦表示,在“沪港通”的机制设计下,投资A股的3000亿元人民币额度并不会对A股构成太大的波动,因为3000亿元人民币只是A股市场的1%。不过,他亦表示,一旦出现“极端情况”,必要时“沪港通”可以暂停,若有个别股票涉及极端操作的话,可因应当时情况关闭交易信道。

据悉,为确保 “沪港通”的顺利推出实施,港交所将在5月至8月期间举行多场市场参与者推介会,并会要求与会者提交意向书,而在9月份,“沪港通”会进行市场演习,以确保市场有足够的准备。

“‘沪港通’不是一个A股短期救市方案,其推出更主要的考虑是改变市场机制,引入新的市场活力与理念,形成一个长期的制度安排,逐步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李小加如是说。同时,他又表示,“沪港通”也不是中央给香港的大礼包。他强调,“沪港通”的战略意义体现在制度的稳步提升与结构上的互联互通,“开始时静悄悄没关系,长久稳定的市场活力才算最终胜利。”

分流投资渠道

“沪港通”无法令股市飙升,但它促进了人民币的双向流动,它为持有人民币的投资者增添了投资的渠道,特别是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更加愿意持有人民币,因为他们现在可以通过“沪港通”投资股市。陈秉强认为,“沪港通”政策推行后,制度成本会逐渐减少,对人民币发展有正面影响,相信会有相关人民币的定价产品出现。

由此一来,离岸人民币增添了回流的渠道,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有利的,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资金池将得以壮大。不过,投资者今后可以通过“沪港通”直接投资两地股市,这将一定程度上对原有的其他投资渠道造成挑战,特别会对R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QF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起到分流作用。

在过去,若香港个人投资者希望投资内地资本市场,往往需要通过购买RQFII产品来实现。实际上,目前RQFII投资额度的使用并不活跃,根据港交所的数据显示,在香港上市的RQFII A股ETF产品中,除了南方A50 ETF,其余基金的RQFII投资额度使用率均不到50%。

沪港通证券投资论文范文第2篇

一、成立应急小分队领导小组

设组长、副组长、成员若干,以统一调度指挥协调。

二、逐级分工,明确职责

1、应急分队职责

2、应急分队长职责

3、应急分队班长职责

4、应急分队队员职责

三、刻苦参加训练,练就过硬本领

业务训练,目的就是通过训练,明确分队的有关要求,掌握基本的施救本领,练就一身硬功夫,随时准备参加执勤任务。训练中,要严肃纪律,认真体会动作要领,为能在应急时用得上练

好基本功;应急时,要服从管理、团结协作,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四、备勤

1、分4班备勤。消防队分一班,备勤期间参与消防工作;散在各派出所的分一班,备勤期间参与派出所治安管理;巡防大队分二班,备勤期间参与巡防工作。

2、每天必须保持巡防、消防各一个班担负应急值班,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3、节假日人员外出比例必须控制在20%以内。

4、担负应急值班人员必须着制式服装,并保持在职在位、随叫随到。

五、训练

应急分队积极参加组织实施的应急训练。训练内容按训练纲目和有关规定、指示执行,重点抓好体能、技能训练。做到无重复训练、顶替训练和偏训、漏训现象,确保训练人员、时间、内容、质量的落实。

六、请销假制度

请假以书面形式逐级请假,经批准后方可休假,归队后及时销假。

七、执勤

按规定着装,携带装具和器材。应急分队的职责就是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就是要在急难险重面前奋勇当先。火场就是战场,灾情、险情就是敌情,确保在重大突发事件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拉的出、用的上,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应急分队的身影;哪里有灾情、险情,应急分队就出现在哪里。严守工作岗位,坚决完成任务;

沪港通证券投资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资产证券交易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广泛流通。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便是“沪港通”项目。“沪港通”项目为上海以及香港两地的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流入,促进了内地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尤其是在香港与上海之间的交通、信息等在交易日变得更加便捷的情况下,跨地域交流合作已经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主流。本文主要对沪港通的市场影响以及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点改善当前情况下的“沪港通”股票流通过程中出现的监管问题,以及未来防止金融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沪港通;市场影响;金融风险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9.012

1 沪港通的出现给沪港两市带来的市场影响

沪港通的出现时间并不长。在实施初期,虽然沪港通股票投资总额度在内地与香港市场的投向上出现了分化,内地投资额度明显强于香港投资额度,但都对内地与香港的股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两地股市均呈现出了良好向上的态势。

1.1 沪港通的出现给上海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

沪港通开通初期,由于香港联合交易所在整体竞争上的优势比上海证券交易所明显,上海股票市场呈现较大额度资金流向香港股票市场,一度致使上海股票交易市场价格下降。但香港方面资金流入对上海股票交易市场资金进行了弥补。

就短期发展来看,沪港通的出现可能导致上海股票市场资金出现比较大的净流出。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沪港通使得我国内地金融市场有效地与国际金融市场相互连接,极大地促进了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和优化,可以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到我国的内地市场,必将为我国未来股票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沪港通的出现给香港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

与内地股票市场相比较,香港的股票市场在整体上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在沪港通开通之后,沪港通股票的出现给香港的金融市场引入了更多的资金,导致香港股票的股票价格呈现上涨的态势。但是由于香港金融市场处于一个比较复杂的环境下,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尤其是一些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导致香港的金融市场风险会随着资金注入量的增加而增长,从而可能引起香港金融市场的股票短期经营风险快速上升。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看,沪港通对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沪港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香港地区股票的定价权,使得香港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周期延长、波动幅度收窄,同时人民币隔岸市场的拓展也使得香港股票市场的收益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3 沪港通在上海与香港两地之间的股票市场的影响

作为一种具有双向性影响的股票交易工具,沪港通自开通以来就对两地股票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促进了两地在资本市场上互惠共赢。沪港通推动了两地股票市场的资本供应,为两地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拓宽了资金的投资渠道,股票的投资价值也在不断上升,有效地提升了机会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青睐度,尤其推动了资本市场投资理念的更新与改善。

其次,沪港通的出现在世界经济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沪港通股票出现之前,国际资本只能通过QFII和RQFII两种形式进入国内的金融市场,使得我国内地的A股市场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发展并不顺畅。但是香港股票市场国际化发展较为顺畅,香港不仅能够通过各类股票引进更多的外地资本,还可以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自由进出世界资本市场。随着沪港通的开通实施,内地资本可以利用香港这个世界金融中心在世界资本市场的有利地位,打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渠道,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最后,沪港通的出现促进了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在上海和香港实现互通连接之后,两地的股票市场交易的通道逐渐打开,给两地的资金融资提供了多种视角,也有效地促进了资本项目的开放,促进了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沪港通的开通,使得我国的人民币币种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强化,助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2 监管沪港通运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1 监管沪港通运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虽然沪港通已经开通了一段时间,但是在运行方面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在进行沪港通运行监管的时候,应当注意强化内地金融市场与香港金融市场双方的联合监管,对双方的监管机构建立严格的要求,提高其执法水平,切实地打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并对沪港通的交易额度以及风险管控进行严格的监控。

与此同时,还应当在香港与上海之间的业务中强化彼此之间的业务联系,改善二者在证券交易方面存在的制度差异,进行优势互补。上海与香港两个股票交易市场在“T+0”交易、股东波动率、投资者结构、做空机制、涨跌幅限制,以及交易时间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规则差异的存在会严重阻碍上海与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之间的资金往来。为此在对沪港通业务执行监管的时候,应当注意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寻求解决和发展的道路,并在沪港通的推动下,迅速完善上海与香港两地的股票交易市场和交易规则。要借助沪港通开通的契机,促进两地的监管机构、监管者不断适应彼此间的业务联系,秉承积极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推动我国金融改革,推动我国资本在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方面进行全新的探索与尝试。

2.2 有效管理沪港通交易市场金融风险的措施

由于沪港通在执行方面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在完善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应当注意防范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尤其是在初始阶段,沪港通的推广发展需要时间,即便是小金额的波动,都有可能导致证券市场较大的风险波动。因此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两地股票市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应当积极完善两地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两地金融市场监管制度,尽快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要重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即便在上述的防范措施之下,沪港通的交易仍然可能对金融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一旦出现这类的状况,央行应当尽快建立应对措施和预警机制,确保将金融危机对两地金融市场的危害减小到最低。在日常的监督管理过程中,汇率的波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沪港通的流动交易,为此,中央银行应当建立适当的干预机制,制定一定的波动幅度标准以及时间方面的约束,尽可能地减少国内金融市场汇率出现大规模剧烈波动。与此同时,还应当尽快地建立汇率波动对冲机制,以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减少金融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

3 结 论

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出现为我国上海与香港之间打通了资金流通的渠道,强化了上海与香港之间的金融联系,有效推动了我国内地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还为沪港两地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利益,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忽视沪港通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带来的金融风险,本文探究了沪港通的交易体制为上海以及香港带来的积极的市场影响以及消极的市场影响,并对如何改善目前沪港通交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监管沪港通流通的监管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沪港通交易带来的不良金融风险的措施,促使沪港通在未来能够继续为我国的金融交易市场带来良性的经济效益提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崔竹轩.论沪港通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5):75-76.

[2]侯伟.从“沪港通”启动看中国金融改革[J].博鳌观察,2015(1):68-70.

[3]刘力成.沪港通带来的市场影响及金融风险[J].财经界,2015(3):5.

[4]谭保罗.沪港通倒逼内地资本市场改革[J].南风窗,2014(25):62-64.

上一篇:秘书的职业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班级精细化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