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现状范文

2024-04-19

畜禽养殖现状范文第1篇

殖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小规模肉牛养殖业;现代畜牧业;现状;问题;对策

现代畜牧业是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用现代设施装备、用现代科技改造、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发展起来的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建设现代畜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的需要。

1 现代化畜牧业的基本要求

现代畜牧业是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现代畜牧业又是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可控性强、工程化程度高的畜牧业,是按国内外大市场要求配置生产要素的畜牧业,是商品经济的畜牧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过程[1],现代畜牧业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畜牧业。

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即生产、加工、销售的配套成龙,现代畜牧业的主要特征: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养殖环境生态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由于受资源、资本、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提升安全理念、技术理念、规模理念、产业理念和市场理念,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畜牧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畜牧业,以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畜牧业

[2]。

2 适度规模养殖是畜牧业的必由之路

适度规模养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以期提高畜牧经济效益的一种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畜牧业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整合资源,实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组装,才能解决“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我国现行的政策制度下,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与农户手中的资源相匹配,农户手中拥有的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等)可以用来种植饲草和饲料作物。他们手中还拥有棚圈等饲养设施,部分农户还拥有基础母羊、母牛等生产资料,可以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活动,有些农户家庭中还有剩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畜牧业生产当中,这些资源要素农户都能够自主支配。我国的小规模化肉牛饲养从事的也是社会化商品生产,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采用的也是良种、良料、良法等现代技术,不是传统的土方法,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 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肉牛产业。我国肉牛养殖产业仍以母牛分散养殖和肉牛相对集中育肥方式为主体,农牧户分散饲养在活牛牛源和牛肉产品供给中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农牧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农家现有的各种精粗和青绿饲料,从而减少饲料浪费,解决目前养殖的最大难题———环境污染,提供大量有机肥,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改良了土壤,减少了污染,促进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小规模养殖也为数以万计的农村整(半)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解决千家万户农民的致富问题。

小规模肉牛养殖的特点是饲养成本低、规模化、小型化、饲料来源丰富,经营主体是农户。小规模家庭养殖可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还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小规模化肉牛养殖一般是户养牛10~20 头。如杨浩珍等[3]对丰都县148 户不同肉牛养殖规模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投资收益进行调查分析,表明每户肉牛养殖规模以9~10 头为宜, 其投资收益率最高,为57%;徐恢仲等[4]综合户均年收入及投资收益率、劳动力资源、农户文化程度等各因素来考虑,建议在农村目前所拥有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下,肉牛养殖规模以5~6 头为宜。

3 小规模肉牛养殖场现状调查

我国肉牛主要养殖模式是农牧户个体分散模式、农牧户个体集中模式和中小规模专业化模式的肉牛育肥,其中以专业化中小规模育肥模式占主导,随着畜产品需求的变化,这种格局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千家万户的小规模肉牛养殖有许多优势如可以充分利用农家现有的各种饲料资源、劳动力,增加家庭收入等,当然小规模养殖户如管理不善也有弊端,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防疫,其次是食品安全,还有饲养管理不合理等[5]。笔者于2011 年7 月至2012 年7 月对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的星光村、巴吉村、工联村、祁连村、小泉村、甘浚村、光明村、三光村,龙渠乡的墩源村、保安村、龙首村、什八名村、下堡村等13 个村进行调研,采用抽样调查法,随机走访农户进行访谈,用调查问卷交流方式调查;计走访100余户小规模肉牛养殖户,取得99 份调查问卷,其中甘浚镇47 份,龙渠乡52 份。在深入农村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地农户小规模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表 小规模肉牛养殖户饲养母牛,进行自繁自育有明显的盈亏正平衡,饲料资源是限制当地小规模养殖户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6];每年一般的小养殖户来自养牛的收入在3 000~8 000 元,专业户高达3 万元,即使是一般的存栏母牛3~4 头的小规模养殖户,农民肉牛养殖收入也达其全年总收入的1/3,使农民致富不离村,维持了农村生产关系的稳定,促进农业 的良性发展。在调查中发现,调查区内的小规模养殖均为舍饲饲养方式,劳动力资源为家庭劳力,粗饲料以自产的玉米秸秆为主,精料多是根据生长需要饲喂混合精料或购进原料粮后 自行配制,疫病防治为公共服务方式,粪污以农家肥或沼气形式处理。小规模肉牛养殖有:一是一般养殖户,家庭养殖为养牛经济单位,有专门建造的养牛舍,以饲养母牛1~5 头, 带犊牛,培育架子牛并育肥4~6 头肉牛;二是养殖专业户,以饲养母牛8~12 头,属于自繁自养自育,养殖户根据自身的劳动力、饲草、资金情况,也购进架子牛进行育肥。小规模 养牛户的肉牛经营模式是“母牛+犊牛+(+架子牛)育肥牛”的复合经营模式,即养母牛并同时育肥肉牛,主要以母牛带犊繁育的家庭舍饲模式为主,经营模式普遍为“母牛+犊牛+育肥牛”模式,养殖户除了将自己犊牛培养育肥或吊架子后用于育肥外,还从外购入架子牛短期育肥。小规模肉牛养殖属于分散性饲养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总的根源就是投入不足(包括资金、饲料、人力等),如调查结果表明,76.29%的农户都不打算扩大养牛的规模,而扩大规模最大的阻碍是草料(玉米秸秆)不足[6]。近年来精饲料价格上涨,农户不愿意花钱买饲料饲喂肉牛,还有后院牛舍占地有限、照顾费劳力等原因,他们不愿扩大 养殖规模。

4 小规模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4.1 养牛处于家庭生产结构中的副业地位,农户较少重视养牛科学性,市场竞争力较差如笔者在甘州区的甘浚镇和龙渠乡调研表明,当地肉牛市场体系落后,缺乏较规范的活牛交易市场,大部分活牛交易都是牛贩子直接到农户家中收购活牛,使养牛户常因市场判断不准而蒙受损失,进而挫伤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当地一般的存栏母牛3~4 头的小规模养殖户,农民肉牛养殖收入仅达其全年总收入的1/3;农户仍选择养牛是当地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当地的制种吸纳了大量的家庭劳动力,养牛则属于边际效益。

4.2 小规模肉牛养殖比较效益不高养殖户饲养1 头母牛,培育犊牛需要15 个月[7],饲养成

本在3 890~4 500 元,几乎无净收益,当人工费、折旧费、粗饲料费不计算,才有边际效益。如农户养育肥牛,1 年饲养出栏10 头育肥牛需要投资10 万元左右,净收益在1 万元左右,而农民目前外出务工,无需投资1 年也可以收入2 万元左右;而且肉牛养殖高成本投入,扩大饲养规模明显增加了劳动强度及风险程度(市场价格风险、疾病风险等),对农民家庭来说难以接受。

4.3 肉牛养殖新技术扩散难,从业人员科技素质不高,影响农民增收在深入农村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地农户肉牛养殖的技术来源进行了归纳,大部分农户是自学养牛技术(占调查的81%),根据父辈传授下来的经验养牛,缺乏必要的养殖技术指导,肉牛养殖防疫抗风险性差,饲养管理也非常粗放,存在着肉牛品种混杂、出栏率低、肉质差、安全无保障等问题,因此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否则,诸如肉牛品种利用、食品安全追溯、新饲养技术、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难题很难传播和推广,通过宣传培训、服务、示范等多种措施,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肉牛生产的科技含量。

4.4 小规模养殖组织化程度不高,与规模养殖场(主要是育肥场)之间缺乏利益的有机联合,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千家万户小规模肉牛养殖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粗放、效益较实力弱小,没有代言人,市场应对能力弱,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更谈不上辐射带动能力。虽然有“公司+协会+基地+养殖户”、“养殖大户带动中小养殖户”、“村委会+协会+养殖户”、“合作社+养殖户”的经济运行模式,但很难真正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依然是产业链脱节。如在调查发现,甘浚镇肉牛养殖数量较多的祁连村、小泉村和光明村等已相继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或养殖小区[8],但这些合作社或养殖小区仅是从养殖户手中购买犊牛、架子牛进行育肥,与村里的养殖户没有形成合作关系,更谈不上辐射带动能力。

4.5 加工业滞后制约品牌建设进程

我国有着丰富的牛业品种资源,但牛肉精深加工发展方面动作缓慢,很多仍停留在品种资源的优势品牌上,缺乏进一步的开发挖掘。如笔者在甘浚镇调查,当地的肉牛群体以西杂牛为主体,当地称“河西牛”,目前仍停留在养殖上,没有发展成牛肉制品深加工层次的品牌[7],导致品牌知名度不高,无力以品牌影响国内外市场。

5 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理念,促进小规模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的对策

小规模养殖仍是我国肉牛生产中的主力军,尤其是千家万户繁育母牛和饲养架子牛更是肉牛生产的基础,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户饲养繁殖肉牛的支持力度,如母牛养殖进行适度的补贴,建立基础母牛保险制度,降低养殖风险。在信贷方面对养殖户发展基础母牛给予必要的支持,以保护和调动养牛户饲养母牛的积极性。

5.1 政府的投入和政策扶持

为了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国家、省、市、区等各级政府对甘浚镇肉牛产业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投入包括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纳入镇财政全额事业性编制、村级防疫员纳入正常补贴、零费用防疫、冻精补贴、零费用配种、秸秆青贮与氨化补贴、牛圈舍修改建设补贴、小区(合作社)养殖补贴、专业户(规模)养殖补贴等;同时信用合作社也加大了对专业户、中小规模养殖户的支持,实行低息贷款甚至是无息贷款。如以调查甘州区甘浚镇为例,对于合作社新建的肉牛舍和肉牛养殖小区,政府出资为其修筑自来水管道、修路、通电、出资绿化,方便养殖户用水、用电以及出售架子牛、肉牛,保证了养殖农户的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确保了畜牧场规划的合理性,保证了农户养殖肉牛的经济效益。

5.2 采用适度规模养殖,发挥饲料和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增加收入保持小规模养殖户的适度存栏数量,加大养殖户基数的发展,适当增加户均母牛存栏数量,提高母牛的繁殖率。根据农户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和饲料资源确定合适养殖规模,养殖数量过少会造成资源浪费,养殖数量过大,自身不能够解决的饲料资源不足,外出采购则会造成成本上升、效益下

降;做好技术力量配置,强化疫病防治,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提高基础母牛繁殖率和犊牛成活率,缩短母牛胎间距,降低幼牛的死亡率。

5.3 加大杂交改良力度,推广科学饲养模式,提高肉牛生产效率建立和增加家畜改良服务网点,加大改良面积和改良率,充分发挥良种的生产效率,提高肉牛饲料利用率和屠宰

率。遵循肉牛生长发育规律,推广母牛、犊牛补饲技术和幼年直线育肥技术[9],摒弃“架子牛育肥”方法,充分发挥肉牛前期生长速度快的优势,给予充足而合理的营养,缩短饲养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的青贮、氨化加工处理技术;推广示范养殖技术和饲草饲料加工配合技术,降低饲养成本;根据不同的饲料资源合理配合日粮,提高饲料报酬。

5.4 引导千家万户走向专业户饲养,建立母牛—肉牛养殖小区,组建不同形式的养殖合作社 王消消等的分析表明存栏母牛8~10 头的专业养殖户母牛养殖成本明显低于养殖户[7],在养殖小区(合作社)建立母牛—犊牛—育肥牛的养殖经营模式,实行自繁自养自育,稳定育肥牛的牛源,在农户科学饲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场户结合、就地直线育肥的经营模式,扩大饲养规模,发挥育肥牛场在资金、技术、销售等优势,带动广大农户肉牛养殖的发展。建立合作社后,做到统一进行市场信息的收集,摸清楚市场行情,并由养牛合作社的代表与牛经纪人谈价格出售架子牛和育肥牛,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了农户养牛的利益空间。

5.5 强化科技培训与科技术入户,让养牛者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创建能繁母牛、犊牛、架子牛和育肥牛养殖户(场)的示范场(基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户的培训,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公共服务,政府通过养殖技术服务体系实施技术培训和示范,切实帮助养殖户降低在疾病防治和防疫上的风险,提高养殖户总体应对风险的能力。根据需要开展培训,邀请高校的养牛专家对养殖户实施“走村进社”的冬春养殖技术轮训,注重养牛实用技术推广,围绕提高养殖效益,新技术、新品种、新饲料的应用等开展技术讲座;在注重提高养殖户 养牛科学饲养技术水平的同时,推广新技术如应用不同时期母牛的补饲技术[9],犊牛补饲技术和早期断奶技术,犊牛直线育肥技术等,提高母牛养殖综合效益。

5.6 建立完善防疫体系,确保畜产品安全对村级防疫员根据工作量给予适当补贴,以保证村级防疫工作正常开展,定期开展春防秋防,做好疾病的检疫和口蹄疫的预防;加强能繁母牛繁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严格牛群防疫条件,建立消毒制度,开展经常性的环境卫生消毒,提高母牛繁殖率和牛群养殖经济效益。

5.7 打造区域性肉牛品牌,提高小规模养殖户饲养品牌牛肉产品的意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出栏量的增加,品牌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屠宰加工设备的更新改造,采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处理办法,开展深层次加工,增加牛肉制品品种,全力实施肉牛品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积极挖掘牛肉制品品牌文化和品种样 式,努力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实施品牌文化发展战略[10-13]。

6 参考文献

[1] 栗林.现代畜牧业发展要素浅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29(6):93-96.

[2] 杨兴钱.现代畜牧业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及发展战略[J].四川畜牧兽医,2007(7):16-18.

[3] 杨浩珍,吴天梅,黄晓凤,等.丰都县肉牛养殖适度规模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

(23):354-355.

[4] 徐恢仲,廖丹,熊廷奎,等.肉牛养殖经济效益调查分析与养殖适度规模的探讨[J].畜牧市场,2004(8):22-24.

[5] 范光建,张忠宇.皖北农村畜禽散养及小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331,335.[6] 杜甘露,何龙,王琼,等.小规模肉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调查分析[J].养殖与饲料,2012

(10):9-13.

[7] 王消消,何龙,杜甘露,等.繁殖母牛养殖效益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32

(2):70-73.

[8] 黄洁,赵德兵.因地制宜发掘合作社的优势产业[J].中国畜牧业,2011

(19):52-54.

[9] 赵德兵,姜军,王消消,等.繁殖母牛围产期补饲对犊牛初生重和体尺指标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2,48(13):66-69.

[10] 杨波,马剑宏,杨涛,等.泾源县肉牛养殖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牛业科学,2012,38(3):71-72.

[11] 马龙,李聚才,苏俊喜,等.浅析西夏区肉牛养殖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5):69-70.

[12] 韩畅,佘雪梅.宁南县肉牛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四川畜牧兽医,2010(8):13,15.

畜禽养殖现状范文第2篇

农户散养畜禽防疫以村防疫员实行春、秋两季集中防疫为主, 适时补针为辅。有的农户对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认识不到位, 过分担心过敏反应或存在侥幸心理, 对重大动物疫病防疫采取消极应付, 造成防疫漏洞, 留下疫情隐患。

规模养殖场大多数是驻场兽医自己防疫, 少数由镇畜牧兽医站组织防疫员定期进行防疫。个别养殖场的消毒池、消毒室如同摆设。例如, 消毒池无消毒液, 消毒室成杂物堆放间, 紫外线灯具不通电等。

畜禽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畜禽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实行区级农业部门派出一名技术干部挂钩到乡镇, 负责所有规模养殖场;镇畜牧站再派出相应技术人员到相应养殖场。

2 做好监管工作

监管的主要病种: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羊痘和小反刍兽疫等。监管的主要内容有6点。一是制定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程序。二是制定完善的消毒措施, 包括消毒药物的选择、配比浓度、消毒方法和次数。三是做好畜禽存栏、出栏、动物来源、检疫证明工作。四是统计畜禽饲养期内发病和死亡情况。五是监督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六是检查动物免疫记录、消毒记录、投入品使用记录、诊疗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相关养殖档案。

3 畜禽规模养殖场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国家农业部的相关规定, 建立6个制度3个合法生产告知书上墙公示。6个制度即免疫制度、消毒制度、产地检疫申报制度、疫情报告制度、动物治疗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3个合法生产告知书即规模养殖场合法生产告知书、兽药禁用化合物清单、畜禽用药休药期制度。确保畜禽动态免疫率达100%,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100%。

畜禽规模养殖场使用的强种免疫疫苗, 必须从当地畜牧部门领用, 严禁从其他渠道采购。

畜禽规模养殖场对畜禽自主防疫的, 提前2 d向镇畜牧站报告, 派员到场指导、监督实施免疫;非自主防疫的提前1周向镇畜牧站报告, 组织防疫员对其实施免疫。

对上级农业部门依法组织的监督检查必须全力配合, 规模养殖场不得拒绝、推卸, 对存在的问题, 限期整改。

畜禽出栏时, 及时向镇畜牧站申报检疫, 经检疫合格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售;新购畜禽进场, 做好隔离观察, 21 d后, 群体健康才能混合饲养。

畜禽若发生异常情况或非正常群发性死亡, 养殖场应立即采取措施, 隔离、封锁, 为了保护现场, 必须停止畜禽进出活动;同时, 立即向镇畜牧站报告, 不得越级报告动物疫情。对病死畜禽不得出售、转移、屠宰和食用, 全部作无害化处理;积极配合疫控中心做出疫情诊断, 服从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依法做出的处理处置决定。

4 监管责任人职责

第一, 适时对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每月不低于2次, 并做好指导、监督记录。第二, 指导养殖场严格按动物免疫程序做好动物免疫工作, 按国家规定, 要求强制免疫病种免疫率达100%, 免疫标识佩戴达100%;同时, 做好免疫记录, 消毒记录, 完善并规范其他养殖档案记录。第三, 指导和监督养殖场购买消毒药品2~3种, 交替使用, 严格消毒, 每周对饲养场所及周边环境消毒不低于2次, 并完善消毒记录。第四, 指导和监督养殖场建立隔离饲养制度, 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符合技术操作规范;同时, 做好动物诊疗、无害化处理记录。第五, 接受规模养殖场疫情报告, 一旦发生疫情要并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养殖场, 了解、掌握畜禽的发病数量、症状、死亡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后, 立即向上级农业主管部门报告, 进行诊断和处置。第六, 协助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做好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落实工作, 负责实施动物产地检疫。

5 存在问题

一是规模养殖场从外地引种极少实行申报审批制度, 我行我素, 引进后不报检, 不实行隔离观察饲养, 容易造成疫病传播、流行的隐患。二是近年来, 各级政府和部门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抓得紧、抓得实, 极少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少数规模养殖场存在侥幸心理, 对防疫工作忽视其重要性, 出现漏防, 存在安全隐患。三是规模养殖场监管责任人流于形式, 监管不到位, 甚至常年不到场, 养殖情况不清, 存在问题不准。四是对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不严, 没有严格按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审核办证, 监管责任下移到镇畜牧站。五是少数养殖场只注重饲养管理, 不注重养殖档案的建立。六是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不健全, 或制度健全而不按制度行事。

6 对策

一是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的宣传力度, 严格要求规模养殖场引种审批制度, 引种后隔离观察21 d健康方可混养。二是按动物免疫程序严格要求, 防疫做到不漏畜不漏针, 动态防疫密度达100%。三是加强领导, 增强监管责任人责任心, 制定奖惩措施, 严格要求, 因监管不到位, 发现问题不及时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四是加强对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 经检查达不到动物防疫条件的, 一律不予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必须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合格后方可办理。形成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的格局。五是加强免疫和消毒, 注重科学饲养管理, 建立和完善各种养殖档案。六是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综合培训, 掌握科学饲养技术, 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照章办事, 遵规守纪, 确保畜禽健康安全。七是切实加强动物投入品的监管, 严禁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国家规定的禁用兽药及其化合物, 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

摘要:规模养殖场, 是指有固定的饲养场地, 具有一定的饲养管理水平和畜禽疫病防治能力, 饲养畜禽达到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养殖场。规模养殖场畜禽饲养的数量多、密度大, 如果消毒和防疫不彻底, 一旦因饲养管理不当, 防疫措施不到位, 特别是一些业主不向相关部门报告审批就到外地引进种畜禽, 极易引发畜禽疫病, 特别是传染病。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疫病具有发病急, 传染快, 死亡率高等特点, 极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 对规模养殖场进行防疫监管是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措施之一。

畜禽养殖现状范文第3篇

张立恒

黄炎坤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郑州

450046)

1. 肉鸽养殖历史

家鸽(Aplopelia Bonaparte)是由野生原鸽经过人类长期驯化而来。据《鸽经》(我国已知最早的一部记载鸽子的专著)记载是,我国养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已有3000多年历史。到了清代,广州就有人饲养一种“地白”鸽,其实就是肉用鸽。肉鸽在我国作为家禽饲养,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肉鸽业在我国发展迅猛,逐步成为特禽业中的热门产业,现在肉鸽已经成为继鸡、鸭、鹅之后的第四大家禽类型。我国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省、上海市)率先开始引进、饲养肉鸽,使我国肉鸽养殖由东到西,从南到北,迅速发展起来。广东省是肉鸽传统的消费区域,而且紧邻香港、澳门两大肉鸽消费地,是我国肉鸽产业发展最早的省份。1980年广东省光明农场大宝鸽场建立,是我国最早的肉鸽规模饲养场。目前各地宾馆、饭店不断推出以肉鸽为特色的菜肴,使鸽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鸽蛋的消费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肉鸽养殖新的增长点。 2.我国肉鸽业发展现状

2005年以来,我国的肉鸽饲养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这得益于人们对优质禽肉、禽蛋的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种鸽存栏3000多万对,年产乳鸽总量达到5亿只,计重量20万吨。部分肉种鸽转化成为蛋鸽生产,专门化蛋鸽年存栏量1000万对左右,年产商品鸽蛋6亿枚。我国各地种鸽存栏1万~10万对的大型企业已达百余家,存栏3000~5000对种鸽的中型企业在各省市农村中已很普遍,肉鸽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特种养殖业的支柱产业。

广东省作为我国肉鸽养殖第一大省,肉鸽存栏量1500万对,年产乳鸽2.7亿只,占到全国的50%。广州市白云区、花都区、增城市肉鸽存栏都超过100万对,肉鸽养殖是广州市最具特色的养殖业,是广东省肉鸽养殖最集中的地区。广州市年消费乳鸽量就达到4000万只。深圳市种鸽存栏37万对,年产乳鸽607万只。

江苏省肉鸽存栏500万对,仅次于广东省,在江苏省肉鸽业协会的带动下,肉鸽标准化、规模化饲养走在全国前列。上海是传统的肉鸽养殖、消费地区,肉鸽养殖业是上海城郊型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肉鸽年存栏量150万对,上海市每年肉鸽消费量约1 500万只,然而本地只能提供一半左右,其他都靠外地供货。据2013 年调查统计,上海市出栏肉鸽1万只以上或具备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养鸽场、户有89 家, 其中大中型肉鸽养殖场(存栏种鸽 5000 对以上)30 家,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奉贤、嘉定、金山、崇明五区(县)。

湖南、山东、海南、浙江、河南等省肉种鸽存栏量都达到200万对以上,并且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2014年以来乳鸽价格在每只20元以上,养殖效益显著。其他养殖量较大的省市有河北、湖北、江西、北京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鸽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肉鸽业将得到平稳的发展,是特禽养殖业中最具潜力的产业。但目前肉鸽市场还存在良种率不高、品种老化和饲养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同时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鸽蛋以其独特的营养、保健功能,是肉鸽养殖新的增长点,在我国南方于东南沿海城市已经形成鸽蛋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目前,肉鸽消费已经不再是餐桌上的奢侈品。在广东、广西、海南、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肉鸽养殖已形成一定的区域性生基地。肉鸽养殖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引起了家禽行业和科研院校的重视,并积极制定、开展肉鸽产业相关的科研计划与调查,以此来配合和促进中国肉鸽养殖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 肉鸽养殖前景分析 3.1肉鸽养殖技术成熟

我国肉鸽养殖业经过近40多年发展与积累,已经摸索出一整套的高产饲养方法和疫病防治技术,成熟的养殖技术为肉鸽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肉鸽饲养业已经逐步形成畜牧业中独立的产业,在国内家禽饲养中占据重要地位。 3.2 肉鸽产品优势明显

肉鸽养殖的主要产品为乳鸽,乳鸽是指25~28日龄上市,供人们食用的商品各。乳鸽一般由亲鸽自然哺育长大,而亲鸽则是以玉米、豌豆、小麦、高粱等原粮为食,饲料中无任何着色剂、防腐剂和药物。而且肉鸽的抗病能力强,在乳鸽的生产过程中,较少使用药物和疫苗。鸽肉、鸽蛋营养丰富,无药物残留,迎合

了现代人们的消费需求,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因此市场越来越大。目前广州、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对乳鸽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当地养殖远远不同满足需要,河南省、山东省的乳鸽外销增长迅速。

3.3 肉鸽养殖潜力好

港澳地区、广东省、上海市是传统的肉鸽养殖、消费区域。近年来,东南沿海省份(福建、浙江、江苏、海南等地)、湖南、山东省、河南省的肉鸽业发展较快,养殖量增加较快。在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肉鸽养殖已形成一定的区域性生产基地。“一鸽顶九鸡,无鸽不成席”在香港的饮食业中普遍流行,对乳鸽的需求量更是增长迅猛,年需求量已经达到1000万只,主要靠内地供货。随着中国特禽养殖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鸽消费已经不再是餐桌上的奢侈品,中小餐厅、饭店对乳鸽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肉鸽业将得到平稳的发展,是特禽养殖业中最具潜力的产业。根据近年来统计,全国肉鸽业发展递增速度每年以10%~15%速度发展。 3.4 鸽蛋需求旺盛

鸽蛋以其独特的营养、口感与保健功能,是肉鸽养殖新的增长点。早在2000年前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率先开发鸽蛋食谱,至今这些地区已形成庞大的鸽蛋消费市场,而且食用鸽蛋养生在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流行。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元旦和春节是鸽蛋的销售旺季,价格最高时卖到每枚4~5元,因此北方很多养鸽场已形成每到秋季就开始销售鸽蛋至第二年正月的惯例,甚至有的养鸽场常年以生产鸽蛋为主。由于鸽蛋需求量的增加,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肉鸽产量会下降,造成乳鸽市场始终保持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肉鸽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3.5鸽场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我国肉鸽养殖采用半开放式饲养(南方地区)或全舍饲(北方地区),鸽子排出的粪便较干燥、臭味小,方便加工有机肥,养鸽场基本没有废物、废水及废气产生,不会污染环境,是一项比较环保的养殖业。养鸽业是特别适合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的现代农业项目,农村具有发展肉鸽养殖的土地优势与劳动力优势,适度引导广大农村农民发展肉鸽养殖,是一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回乡创意的好项目,也是我国十三五精准扶贫的很好选择。

4.肉鸽养殖效益分析

目前市场肉鸽价格为每只20元左右,按每对种鸽年产14只(7对)计算,年产值280元左右,扣除引种年平均费用、工人工资、固定资产(鸽舍、鸽笼、用具)折旧、饲料费用、防病费用、资金利息等费用130元左右,每对肉鸽年可实现利润150元左右,每对种鸽最低100元纯收入是有保证的。肉种鸽普遍采用3层笼养,管理方便,一个劳动力可以管理种鸽1500~2000对。家庭养殖1000对,年纯收入10~15万。

广东省某规模养殖企业肉鸽养殖效益分析:每对种鸽年平均生产乳鸽20只,每只乳鸽平均耗料2.15千克(包括产鸽耗料),乳鸽生产成本分析如下: ①饲料:2.15千克×2.6元/千克=5.46元,②保健砂与消毒药品0.3元,③人工成本1.5元,④管理费用0.6元,⑤水电及低耗品0.1元,合计8.0元/只。 即每只乳鸽直接生产成本为8元(不包括折旧费),以目前全年平均每只16元计每只盈利为8元,除去折旧及其他费用每只1.5元,每生产1只乳鸽的利润为6.5元,目前平均每对产鸽年产20只乳鸽,每对种鸽平均创造利润为130元,饲养1万对种鸽年可获利130万元。

畜禽养殖现状范文第4篇

近年来,随着在食用、药膳、保健、药用、工业行业中被不断开发利用,美国青蛙产品利用率逐年增加,不仅 “吃”出来的市场无法估量,其综合利用的需求量更是水涨船高!目前,国内市场批发价20元/公斤,零售价高达25~28元/公斤,国际市场每公斤更是高达40~50元,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因此,人工养殖美蛙已经成为最有效科学致富的途径。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拨款几千亿元扶持农业产业,使农业更具体要求前所未有的商机。而特种养殖、特色养殖、水产养殖由于效益更高,更有发展前景,因而政府更重视,近期,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大量扶持政策,例如,返乡农民工初次创业,税务、工商、卫生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财政将给予全额补助;同时,可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规模种养、新创办经济实体的将给予贷款贴息或小额信贷担保。这些惠农惠民的优惠政策,给广大创业者发展、走向创富之路提供了极大保障。

同时,对于中小投资创业者来说,发展特种养殖业、养殖美蛙欲了解海纳百川美国青蛙养殖详情,请登陆 或咨询电话0551-2328111)

有着投资安全保险的巨大创业优势;投资少、无需大的厂房、设备,资金可大可小,技术相对简单,远比

做生意、办工厂简单得多;竞争少、易成功。

畜禽养殖现状范文第5篇

我镇在总结2010年在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整治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抓治理的思路促进了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具体工作如下:

一、土地还原。即把畜禽粪污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达到分解有机质的目的。

二、堆肥法。用堆肥法处理畜禽粪污中的固体部分,即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转变为肥料,同时将畜禽粪污中的病原微生物杀死。

三、畜禽粪便饲料化。由于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粗脂肪和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且氨基酸的品种比较齐全,所以是用作饲料的好原料。通过将畜禽粪便干燥处理、发酵处理、青贮、膨化制粒等作为饲料应用。

存在主要问题:

一、我镇畜牧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总体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发展不平衡,需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促进养殖治污任务全面完成。

二、如何巩固成果,防止死灰复燃,需要在法律法规上进一步明确。

畜禽养殖现状范文第6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9号令)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促进全县畜禽养殖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抓手,以推进畜禽养殖方式转变为目的,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推行“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治理方式,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达标排放,促进农村环境与规模化养殖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治理原则

(一)全面整治、突出重点的原则。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取缔禁养区内的所有养殖场,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二)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引导和督促畜禽养殖场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实现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畜禽养殖场必须承担治理责任,开展畜禽粪便、污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四)属地管理、综合整治的原则。各镇(场)人民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负责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县农业、环保、水利、监察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建立联动机制,确保污染整治任务落到实处。

三、整治对象

辖区内常年生猪存栏50头以上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标准的其他类型畜禽养殖单位。(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猪当量的折算标准为:1头肉牛(出栏量)折算为5头猪;1头奶牛(存栏量)折算为10头猪;60只肉鸡(出栏量)折算为1头猪;30只蛋鸡(存栏量)折算为1头猪;以下核算方法相同)

四、整治时间

2012年7月10日至2013年12月31日。

五、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两年时间,完成全县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实现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其中,对已纳入2012年全县总量减排重点项目的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必须在2012年11月30日前完成治理,以促进我县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

(一)禁养区治理目标

将各类型水库承雨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列为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养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各种类型的畜禽养殖场,对现有畜禽养殖场,于2012年12月底前全部关停、搬迁。

(二)非禁养区整治目标

(1)在非禁养区要科学规划,适度发展畜禽养殖场,抓好现代畜牧养殖小区规划与建设。

(2)对现有的各类畜禽养殖场必须进行污染治理,严格按照“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要求,完善污染治理措施,确保正常运作,实现粪污达标排放和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六、整治措施

(一)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

1、严把建设项目关口。从2012年6月20日起,凡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在项目建设前,需到环保部门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发改、农业、国土等部门不得为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的企业办理项目备案、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等许可手续。项目建成后,须向环保部门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营。

2、限期补办环评手续。对于目前已建成但未办理环评手续的畜禽养殖项目,必须在2012年7月31日前到县环保局补办环评手续,并按照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落实各项环保防治措施, 2012年11月30日前完成环评验收。

(二)分类治理畜禽养殖场

1、对于生猪存栏100头以下(含100头)的小型养殖场,采取种养结合、简易处理、资源综合利用的办法,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进行基建改造,依据养殖规模采取“沼气池+人工湿地”的生态处理模式,对养殖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后达标排放。

2、对于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实现干湿分离,干法清粪,并采用工业污水治理模式或“沼气池+氧化塘”方式,污水经过“厌氧+好氧”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实现粪便污水的无害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切实提高设施运行效率。

3、鼓励具备条件的畜禽养殖场推广“生物垫床”零排放养殖技术或申报大中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项目,向上争取政策支持。

七、整治步骤

按照“注重实效、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013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县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6月)

制定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宣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增强畜禽养殖场业主参与污染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规范整治浓厚氛围。

(二)综合整治阶段(2012年7月—2013年9月) 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方案要求,积极采用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雨污、粪尿、净污“三分离”技术,采用干清粪工艺,实现粪尿干湿分离,按期建设沼气池、人工湿地、氧化塘等污染处理设施,完成畜禽废渣储存设施和场所的配套建设改造工程,实现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3年10月—12月) 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认真组织考核验收,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八、职责分工

(一)镇(场)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现有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进行摸排调查、统计上报;结合本地功能区划,划定本地禁养区,制定禁养区畜禽养殖场限期搬迁或取缔计划和本辖区养殖场污染治理计划;做好政策法规宣传,督促非禁养区养殖场进行综合治理。

(二)县农业局:督导畜禽养殖场依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养殖行为,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发展生态养殖;抓好治理技术推广和运用,指导畜禽养殖场发展生态农业,就地消纳养殖粪便污水。对搬迁关闭的养殖企业,取消备案和补助、奖励资金。

(三)县环保局:组织实施畜禽污染治理,抓好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污染防治“三同时”制度的监督检查和污染防治设施竣工验收。受理畜禽养殖场污染投诉,严查不按规定落实关停、搬迁及治理措施等环境违法行为。

(四)县监察局:加大督查力度,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存在的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违纪行为进行查处,对未完成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任务的相关政府及部门,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各镇完善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功能区划,确定禁养区范围。

(六)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办理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场土地审批和使用手续。在办理畜禽养殖场土地使用手续时,应将农业、环保部门的审批文件作为前置条件。

(七)畜禽养殖场:作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主体,应按所在地功能区划要求,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严格落实各项治理措施。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县大局出发,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层层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治理工作责任,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各镇(场)于2012年7月15日前将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对象及治理方案报县环保局和县农业局备案。

(二)强化指导,做好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借鉴外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建设经验,探索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符合生态化养殖要求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加快推广,鼓励和引导广大养殖场积极参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畜牧业生态化、标准化建设。对措施得力,治理成效显著的,争取以奖代补。

(三)强化监督,确保实效。县纪检、环保、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对全县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情况,对发现工作不落实、整治不到位的单位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对污染环境、群众反映强烈和完不成减排任务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上一篇:学术成果总结范文下一篇:相思成灾歌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