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2023-09-2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刚过完无宵就开学了,周二开始上班,自己还没反应过来呢,周三就正式上新课了,想想今天那些小东西傻呆呆的就好笑.慢慢来吧,才第一周. 例1与上学期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混算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相同,难度不是很大,书中也给出了情境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并让他们自已提出问题,我认为例1的重点在于解决问题,从这里开始要跟学生说清楚什么是分步式,什么是综合式,在计算中要跟学生说清计算顺序.讲完例1可以做第6页的第1题,这是一道对应练习题,其它的练习题要等讲完例2才能完成.做练习时要让学生两种算法都练一练,先用分步式做,再用综合式来做,看看时间还允许,再多练一道老师出的对应练习强化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刚开学不能太急了,先稳定这些小东西的学习情绪再说,多表扬一下平时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同学.说他们过完年长大了,回来懂事多了,这样表扬果然有效,几个平时不认真的调皮鬼听了立马坐好了.好,有好的开始.

第二课时,面包不是很好吃哦-----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在四班讲的时候,我是先引入算式题,先讲了小括号的用法,再讲例2,效果不错.而在三班讲的时候,我是遵循教材所讲的,先从买面包的情境引入小括号,大部分学生是懂了,但很牵强,而且学得也不够牢固,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运用探索性教学效果好像不是很好,干脆运用接受性教学,直截了当的先引入小括号的计算顺序,几分钟就能让学生掌握了,再讲例2,才有更多充裕的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四班讲这个例子前,我认为还是先攻克难关,先从一般的加减混合混算的算式题教起,先出两道题,如:54-30+10= 54-(30+10)= 先看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第二小题多了个小括号,计算时该怎么算呢,以此引入带小括号的算式题.两分钟不到学生已经掌握了. 例2的主要知识点在于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难点在于会运用小括号列出综合式,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从一个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数,再去掉一部分数,得出的结果就是剩下的一部分数了,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而别一种方法是先把两次买了的面包合起来,再用总数去减掉两次买下来的部分数,得出来的就是卖剩下的一部分数了.第二种方法其实上学期已有个别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做出来,只不过是用分步式来算,这学期经老师在堂上引导后也有大部分学生做出第二种方法,只不过因定势思维,很多学生不喜欢用第二种方法,老师只能在做对应练习的时候多鼓励学生做.特别是列综合式,要鼓劲学生多做. 实践证明,在四班讲的效果比在三班的效果好很多. 第四册例3跷跷板乐园和做一做, 例3教学我认为并不难,一般的学生都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也有学生提出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可让学生马上解答,接着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乐园里面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前面玩跷跷板的人数加上后来加入的准备要玩的7个人就是乐园里面的总人数了,分步式和综合式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都不难列出式子,我反倒认为对应的练习难度还大一些,如第10页的第1题,如果没有图的话可能有部分学生不会理解,在做这道练习的时候最好是让他们自己去看,去解读题意,老师不要包办,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今天我布置下去时在堂上遛了一圈,发现大部分小东西都会看图正确列出算式,但也有小部分学生不会审题,这小部分只需老师扶一扶就可以了,评讲时也不用太花时间.有一样要强调的是题目给出图的话,最好能根据题意在图在标出数字再来列式,分别在下面写上小熊哥哥9个,爸爸9个,弟弟6个,妈妈9个,这样列式时就能一目了然.第2小题基本上看文字信息就能解答了. 我认为这一个知道点难的是做一做所呈现出的一个开放性的画面,就这样看图的话可能学生有点乱,图中呈现的画面没有序,老师要懂得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并提出问题,逐一突破解答. 明天再讲一个课时的练习,这个知识点应该可以过关了.

去春游_-----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今天讲平均分,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与实践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让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个知识点不难,课上得还是比较顺畅的.因为我今天出了绝招了,用糖衣炮弹”引诱”他们,上课伊始就跟他们明确本节课老师要讲新课,请同学们认真听,其实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都较重要,我都是这样要求他们,这些小东西也精得很,看见老师这么严肃,马上坐好了.我先拿出6颗糖,居然看见前面那个黄俊源嘴唇动了一下,眼睁睁地看着老师,哈哈,我知道这时引入新课是最好的时机了.抽了3个小朋友出来,先跟他们说,”糖果不是分给你们的哟,要等这节课下课后看看谁最乖最认真上课,最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老师才奖励给他的哟”.老师把6颗糖分给这3个同学,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分的,然后回答我.分完最后小结,”像这样每个同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第二个教学环节马上进入主题图------春游,让学生把昨晚剪好的小圆片拿出来当作要分的食品,第一个活动,先分”矿泉水”,把8瓶”矿泉水”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瓶?学生分两人小组进行操作活动,分完问:要分的瓶数是多少?(8)我们把它叫做总数;要分给几个小朋友,也就是说分成多少份?(5份)我们把它叫做份数,每个同学分得2瓶,我们把它叫做每份数,我认为总数份数每份数在这里引入时就要跟学生渗透了,通过分的过程他们就能慢慢体验出来.接下去要分的是面包,桔子,最后要分的是糖果,因为糖果太多了,可以四人小组进行,每个拿出6个小圆片出来合在一起分一分。每分完一样东西,都让他们进行口述:如分面包,“把10个面包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2个,110是要分的总数,5是要分的份数,2是每人分得的每份数。”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实际操作活动,学生基本上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了平均分的表象。我下去遛了一圈,发现有一个单个坐的张洁宇不会分,有的份数分多了,有的分少了,我及时让大家停下来,问:像这样每一份分得的个数不一样的,算不算平均分呢?谁来帮帮她?

看看时间,还有十五分钟呢,该指导他们看看书的例1和例2,看完后还有十分钟做练习,把13页的做一做和14页的做一做弄完后,看看还有5分钟时间做作业。哈哈,该分糖糖了。这节课皆大欢喜。

从今天的作业情况来看,小东西们掌握得很好,三班四人做错,四班两人做错,这几个人当中,只有两个人不明白平均分的含义,其它的家伙是数错总数。

除法的初步认识例3_去春游

今天讲第二种分法,有了前面第一种分法的经验,第二种分法好讲得多了,模式按前面的一样去讲.先复习了第一种分法,知道总数分数,求的是每份数.复习完就直接开门见山进行第二种分法,又拿了6颗糖引诱那些小东西,果然个个马上坐好听课.有6颗糖,我先把2颗糖分给一个同学,问这些糖可以分给几个同学?分好后我把分的过程板书出来,分析总数每份数份数,有了前一个课时作基础,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分析数量关系. 然后让学生看板书,跟第一种分法比较,分析异同,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两者的数学信息不同,所求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接着是让学生用小棒动手操作,(1)有8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能分成几份?(2)有8根小棒,每4根分一份,能分几份? 有了以上几个操作要求,再讲例3就好讲了,直接引导学生把问题转化成:有24个人,每4人坐一条船,可以坐几条船?让学生分小组直接用小棒分一分就可以了. 明天讲练习,再把两种分法比较一下,练习综合着做就可以了.

大熊猫喜欢吃竹笋-----书本1819页例4例5

教学日记:第四册数学

23、24页例1例2的教学。

这两个例的编排有点奇怪,教材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其实在前几个课时的练习中学生己有所感悟了,如前面21页的练习四,很多练习都己经要求学生算出商了,现在才正式讲求商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在前面的练习中己经懂得用乘法口诀求商了,因而我

认为这两个例的侧重点不在这,(当然了也要看前面是怎么教的,我只是根据自己前面的教学来承接的)我认为教材的编排对除法的两种教法是有意识地淡化了,不知道这样是什么意思?我认为并不好,这样的话后面的应用题教学很难教,学生的数量关系并不清淅,这样的话会导致到了以后这一批学新教材的学生到了高年级以后在计算多步应用题时会出现很多老师预想不到的问题,因而我们低年级的老师对这个要有清楚的认识,虽然教材并不强调或要求,但我认为还是要讲,23页的例1我认为着重点还是先放在两种分法的比较和数量关系的分析,可能有的老师会认为这是老一套,会匡死学生的思维,但想想他们的将来我真的不敢造次,将来他们要面临一个一个的小考大考,对于数学而言,如果他们连最起码的数量关系都搞不懂的话,以后该怎么办?(毕竟现今中国的教育体制表面是搞素质教育,其实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但总的来说,能有搞素质教育的意识尚属不易了)所以今天这个例我按自己的教法来教,先把主题图演示,用一些趣味贴片出示,先让他们说图意,贴出两个数学信息,让他们互相说出两个数学信息,再提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再让他们例式,最后说出哪个是要分的总数,哪个是要分的每份数,哪个是要分的份数。

而例2的教学,我认为侧重点也不在求商的方法中,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解乘除法相互间的联系,这一个例下周一再教,我认为应该结合22页的例10和21页的第8题来讲,想想真的奇了鬼怪了,教材怎么这样来编写?例题2在24页,而与其相对应的练习在21页和22页就有了,什么意思?(可能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吧,可我认为这一类型的题应该放在一起来讲,不要让学生造成混乱。)下周就按这个来讲,看看效果如何。

好了,又到了周末了。YE。

小学数学第四册29页例3教学日记

这个内容不好讲,例题只给出了一个数学信息和两个问题,学生要自己根据图中所提供的素材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才能解决问题,如果单纯是列式就比较容易,但要说出图中所缺的信息,而且要他们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认为这道题应该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跟例题的问题相吻合,而且这样也才完整,学生才能清楚题意,通过写出相应的数学信息,这整个过程才能让他们感悟到除法应用题各个量相互间的联系。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就要灵活一点处理了。

这一例的教学,我先让他们看图,只给出总数,让他们自己找一个数学信息及与之相对应的问题,先让他们自己说,很多学生直接列出算式,15除以3得5,有的列出15除以5得3,但不会说出题意,我问:如果是15除以3,15表示什么?3在图里又表示什么?想想他们在干什么?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通过这样的引导大部分都能简单地说出题意了:有15人,分成3个组。我再问,那如果提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该怎么提,同桌互相说说。有的学生提:分成几个组?问题一说出来,马上就有旁边的同学说他,不是知道己经分成3个组了吗?我马上肯定这个同学所说的,再一次引导,题目给出的15是什么数(总数)?3是什么数(份数),那还有什么数不知道?(每份数),那该怎么提呢?学生会说:每份有多少人?我再问:这里的一份就表示什么?(一组)那可以怎么说?(每组有多少人?)到此,总算完成一半任务了。再继续下一个问题。

我又问,如果不用3做数学信息,还可以用什么作数学信息?(5),那这个5又表示什么意思?(每组有5人),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有15人,每5人一组。我再问:如果知道这两个数学信息的话,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呢?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很多学生都会提出:可以分成几组?

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把这两道题都板书出来,让学生对这两道题进行比较,最后让他们自己总结,知道总数,份数,求每份数,用除法计算。知道总数,每份数,求份数,也是用除法计算。我补充一点,让他们清楚,一道一步计算的除法或乘法应用题都有三个量,就好像我们穿衣服一样,要有上衣,裤子,还要有鞋子配套,刚好三件才能搭配得好看,缺一不可,在审题时要看清楚,题目有没有三个量?题目问的是什么?如果题目有数字的就用题目给出来的数字列式,没给出数字的,自己就要在图里面找出跟问题相对应的信息来列式。

接下来就练习了,29页的做一做,我认为难度比例题的低,所以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做完再评讲,到做30页的练习六的

1、2题我也先让他们看大屏幕,把书里的问题遮盖了让他们先提问题再翻书做,这样效果就好很多。我想明天还是不能讲新课,31页的例题太难了,我想像今天这一种类型的题目明天还要再讲讲,等他们对乘除法应用题相互间的数量关系都比较明了时,后天才是最佳时机讲新课。

今天能笑着进课堂,也能笑着出来。不错,继续努力。

教学日记:为什么就这么难?(书本31页做一做的教学日记)

这一页的内容很难,例题与练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题目,对于二年级的小东西来讲确实不容易,我认为如果按书本那样教的话更难理解,因此我个人认为这一页的内空可以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为做一做这道题与前面衔接得比较紧,前面的除法应用题都是把一个总数平均分,要么是每几个一份,问可以分成几份,要么是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无非都是这两种类型的应用题,因而与做一做衔接得较好,所以我认为先从这里入手,讲了这一类型的应用题再讲例4,相对于例题来讲这道题也较容易些。今天我就把它当作一道新的例题来讲了。

这道题的难点在于找出中间问题,算出中间问题下面就好办了。很多学生其实明白题目最后问的应该用除法计算,但用什么数去除可能就不会了,也有的在刚开始时,只列出一步,18除以6得3个就完事了。其实这样也没错的,无论用什么方法,他能心里先算出总数,再用总数去除,说明他明白题意了。我在评讲时引导他们:这个18是怎么得来的?题目有没有这个数学信息?(没有)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有学生说是数出来的,有的学生说是用乘法算出来的,9乘2得来的,我就说,因为题目没给出来,为了让其它人更清楚你的想法,所以把你这个18怎么算出来的写出来。最后我总结,做一道题时先要看问什么?题目问:用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题目里的“这些花”指的是哪些花呢?(所有的花)也就说先要知道花的总数才可以用这些花来摆图案,问题里面其实给出了一个数学信息就是“这些花”偷偷地告诉我们应该先算什么才可以知道摆多少个图案了。讲完这道题,为了巩固一下这类型的应用题,再做与之相对应的练习七里面的第1第3小题,(第2小题是相对于例4来讲的,先别讲)这两道练习题都是先算出总数才可以平均分的。学生通过解决这两道题,基本上能感悟出一个道理,最后我在课堂总结时问了一下,大部分学生能说出,要把一样东西或物品平均分的话,最起码要知道这样东西的总数,要求总数有两种方法,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当然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知道总数以后才可以知道怎么分。这个算理虽然他们不能原整地表达出来,但基本上意思也到位了。昨天在讲的时候很多学生还很茫然,好像老抓不找边际一样,不是他们不想学,而是每道题的呈现方式都不一样,这样的题目让二年级的小东西真的无所适从,天可怜见,专家们为什么要把题目搞得这么灵活?昨天从作业情况来看大概只有一小半的学生能听得懂,其它的思路还不是那么清淅,似懂非懂的样子,因而今天我不敢讲新课,再出几道相似类型的练习题,他们总算基本上能搞清楚是什么回事了。

陪读的孩子怎么办?

这两天的课讲的很吃力,这些日子没有留堂,因为就算教会他们“此一道”,但“彼一道”的呈现方式又不同的话,孩子又不懂了,说实话,这套教材编得挺好的,当然这是针对大城市的学生而言,但对于我们这里的小城镇的学生并不适合,(我想对于广大农村小学来说就更甚了)我教了十多年的书,大部分时间都教低年级,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智力程度大多还是比较了解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想了很多,也观察了很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思维对于那些有序的、有规律性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如果知识所呈现的方式是无序的,无规律的,他们就会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并不是说这套教材编得不好,而是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教材的编排突出两个字,“灵活”,而且还是挺生活化的,符合生活实际,但孩子的经验远达不到这个程度,生活经验少,因而很难以理解书本所呈现的生活场面,更加上书里所呈现的方式无序,这就造成孩子思维的混乱,无所适从。我认为教材应该先多呈现一些有序思维的题目,孩子有一个清淅的思路或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感悟到学习数学的各种方法,这样他们的思维才能拓展,懂得了方法他们才能融汇贯通,能变通了再呈现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或一些呈现方式无序的题目,他们才能理解得了。

像书本31页以后的应用题的呈现方式来讲,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比较难理解的,只有小部分学生是能掌握好的,我也细心观察了一下,会做的能掌握好的这小部分的学生家长大多是一些双职工或家里比较重视教育的。其它的孩子有些并不是不想学,也不是说不认真听,有部分就算认真听,通过老师的讲解他们当时是听懂了,但一遇到别的题目,其呈现方式不一样的话,他们就又理解不了题意了,为什么不理解,除了智力因素以外,很多原因就是他们还没到这个年龄去理解。作为一名老师,觉得很痛心,所以有时会觉得自己是个刽子手,那些听不懂的学生其实是在陪读,陪那部分尖子生读书,他们把时间都浪费在这里了,对于这部分学生,他们没有一套适合他们学习的教材,难道中国的教育真的只是适合培养尖子生?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我真的不知道该问谁去?觉得自己真的无能的很。

31页例4教学

这个例比想像的好讲些,可能我的呈现方式跟书里的不一样吧,我觉得不管怎么呈现,他们能听懂就行了。这道题是的难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找中间问题。通过讨论探索知道“要求买5辆小汽车要付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题目的关键就在此。现在问题是题目所呈现的方式有点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得自己找准时机,提出问题。

在讲新课之前,我跟他们介绍了什么叫单价。我用了下面的一道题作铺垫:“小西有10块钱,买了两个布娃娃,每个布娃娃要多少钱?如果买3个又要多少钱?”因为是两个问题,所以学生很快列出算式。我再把第一个问题挡住,问:又该怎么算呢?很多学生都说算法还是一样的。我再小结:买东西我们道先要知道东西的单价,还要知道要买的物品的数量,那么我们才知道付多少钱,我们在买的过程式中,一般会带上钱,去买的时候先要看物品的单价,现在题目不知道单价的话就要先求出物品的单价。知道单价我们才能算出买这几样东西一共要多少钱。

讲到这就可以引入例题,可半引导半独立列式完成了,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自由看,自由说,(我把主题图放在投影上,把下面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信息和问题都用盖上),当看到小汽车时,学生都说不出来,因为图上的老师挡住了,我再给出两个信息,“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有嘴快的小东西就会说“一辆就是4元”,我接着说,如果我要买5辆要给多少钱呢?想想看?然后让他们小组进行讨论一下:要想知道买5辆小汽车多少钱,首先要求出什么?然后再求出什么?在讨论的时候还让他们看看黑板上刚才那道铺垫的题目,最后独立列式完成。在小组汇报时,我让他们说说,12除以3得出4元是什么意思?4乘5又是什么意思? 讲完例题后再让他们做对应的题目,书本32页的第2题,自己再出几道同类的题目,学生基本上就掌握了。今天我又把上星期的题(先乘后除的应用题,也就是先求出总数的应用题)和这节课所讲的应用题(先除后乘,也就是先求出每份数或单价的应用题)放在一起练习,果然,有个别学生就乱了,幸好大部分都掌握得比较好,看来明天再混着练一练才牢固。

现在想,如果我把31页的例四和下面的做一做放在一起来讲的话,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从今天的两种类型的应用题混合练习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对题目的数量关系还是搞不清楚的,我也发现书本练习七的练习几乎每道题的呈现方式都不一样,所以真的不能什么都放在一起讲,真的要分类讲,而且要自己出一些相配类型的题目来讲,分类讲好了,再混合着练一练效果才见好。

下一周准备讲教研课《平移与旋转》,哪一位仁兄有什么好的建议,请赐教。

锐角与钝角的教学

今天开始讲第三单元了,锐角与钝角这个内容挺好讲的,因为有了直角的基础,以直角为基础,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这个内容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活动角的操作,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好。

上课伊始,复习了角和直角后先引入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里有哪些是角?先让他们找出来,然后把这些角板书出来,我也在大黑板上分类画出一些钝角,一些锐角,然后让他们分别说说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他们自己总结,最后汇报得出: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在教这两种角的名称时,一定要像语文老师那样读几次读音和写法,今天在一班上时忽略了这个问题,结果做作业时就有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知道是什么角但写错字,有的知道什么角但读错字音,所以到上二班时就强调了一下,果然作业没什么人做错。懂得了这两种角以后,再让他们说说找找生活中的这两种角,最后再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下这三种角,有的学生用动作来表示,有的用笔,用文具盒,用书等等来表示,这一环节一班的小东西做得比较好,所表达的意思也准确无误。说明己经认识了这两种角了。

这一周最好上的课是今天了,可能因为是一二节吧,必竟是低年级的孩子,如果上课上到第三四节基本上就无精打彩的了。也可能是天气的问题吧,换位思考一下也极是,如果我们天天也像小学生那样坐四节课,那又会怎么样呢?想想开小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也罢,悠着点吧,别那么气了,还是想想怎么上才能吸引住他们的眼球。下周要上教研课,课基本上备好了。就看下周了。

有点糗(平移与旋转的教学)

今天终于把教研课上完了,有点糗,漏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没讲清楚,但好歹也过了,这一课内容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讲,真有点后悔我当初怎么就选了这个内容来讲,(肯定那天上报教研课时傻了没好)对自己的轻敌也有点懊悔,因为没试教,(今天是在一班讲的,二班试不了,有个问题儿童在那,两个班的教学完全是两个样子,所以就没试教,但可以去别的班试,又怕烦人家。)有些问题还是没预测到,今天讲完回来才悟出自己错在哪里了。

对整个教学设计,我自己认为还是可行的,而且实施起来效果还是挺好的,特别是前半部分,先用几个玩具吸引他们,出示小风车,小汽车谈话引入本节内容,再出示主题图游乐园,先自由说说所看到的,再让他们仔细观察摩天轮、转转椅、大风车,看看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怎么转动的?让他们跟同桌商量一下再汇报,我再小结: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紧接着让他们举例说说周围还有什么物体是旋转的?在讲平移时也用同样的教法,先找出共同特点,师小结后再让他们举例说说哪些现象是平移再象?(有的说到此新课告一段落,可以让他们翻书阅读41页和42页内容,并进行一些练习了,练习可以做43页的第三小题,判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有时间的话还可以课件出示一些练习,今天我就用课件出示了几道判断题,练习的效果还是挺好的,做完这些练习,还让他们亲自体会和感悟一下这两种运动现象,让他们用身体语言或用自己桌面上的学具来表达自己对这两种现象的理解,做一些平移或旋转的动作,一班的学生上课还是比较听话的,能积极开动脑筋去想,我让他们把自己所想的动作跟同桌或小组成员交流一下,汇报时果然有很多有趣的动作,特别是郭泳希,总是给我的课堂增添亮点,她先是往上跳了一下,说这是平移,然后单脚站着转一圈,说这是旋转,她转的真好看,有个同学大声地说她学过芭蕾舞的,哦,难怪,我及时表扬了她。看看表,己过了半节多的时间了,赶紧进入下一个环节,讲解书本41页的格子图。

这个环节是全课的难点,因而我先设计一个小动物搬屋的故事引入,(小东西也上了半节多的时间,也好累了,边听故事边学习应该会喜欢听吧),这个内容我认为不适宜自主探讨方法,而且时间也不充许再搞什么花样,除非是另外安排一个课时来讲这个内容(听上一界的同事说她们用了一个课时来讲这个内容,学生还没掌握好,数格子太难太难数了)而是直截了当地告知最简简便的方法,在第二课时再让他们自己探讨新方法。先讲向右平移7格,首先是确定好方向,再看要数多少格?怎么数?这可是很重要的,先找准起点,起点该怎么找?屋子共有五个点,往右移的话就找右边的点作为起点来数,(其实数屋子任意一个点都可以平移,在讲课时也一定要说这一点,留点让他们自己课后探讨的余地)从起点开始数,从0开始数一直数到7,就刚好是7格了,再检查一下是否7格。一定要让学生跟着数一遍,数好了再把屋子移到目的地。数完这间“屋子”再讲“向上平移5格”,也让他们跟着数,先确定方向,再找起点,最后才数清楚,因为是向上平移,所以再屋顶的点子作为起点开始数。这个“屋子”搬得不算费劲,到此,我就自以为他们全掌握方法了,就让他们自己打开书41页自己独立完成往下的两间“屋子”的搬迁,当我下去巡堂时才发现有问题,很多学生竟然不会做?我开始急了,赶紧让他们看投影,跟着我数,而且还跟他们说应该移到哪里,(当时还不会讲这个地方就终点)数完第三间屋子以后再让他们独立完成第四间屋子,等我下去看的时候就没什么问题了。很多学生都做对了。这时时间也到了,我才发现自己刚才是多么的啰嗦,怎么就这么一会就下课了呢?赶紧布置课外作业,让他们课后做42页的两个做一做,事前我自己也做了一个,所以就献宝一样给他们看,还玩给他们看,谁想我不会玩,转不起来,(可能那根绳子不够粗吧,)就这样草草收场下课了,真是有点糗。(现在才想起来还忘了课后小结。)

上完课才认真想了想,第三间屋子和第四间屋子跟第一二间不一样,前者是先知道平移多少格,后者是要自己数出来,这样的话不但要会找起点,而且要会找终点,屋子移到那个地方,它是从哪开始移的?也就是说它的起点在哪?终点在哪?先要搞清楚这两点再来数有多少格。对于像这类型的题目就一定要找出起点和终点,看了一下课后练习,类似于41页第一二间屋子的先预知向哪平移多少格的,能找到起点就可以了,(如书本43页第1题)但对于类似于第三四间屋子的要求出向哪平移,平移多少格的,就要知道起点和终点了。(如书本43页第2题和44页第5题)

真的是不上不知道,一上吓一跳,这个内容比预想的还要难。或者说是自己没认真备课吧,还有的就是不够谦虚,试教都不试,也太自视过高了。下回一定要先试试。

也罢,总算上完了,这学期最主要的一件事做完了,该好好庆祝一下。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书本54页做一做的教学)

这个内容又要自己重新组合教材,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这个内容不适合直接从生活问题中引入,因为“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直接这样引入学生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所以还是按老办法。先教会数理,懂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再慢慢来解决例2的问题,这个内容我认为先让学生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一:什么是一倍数,也就是以什么为标准量,虽然这个数学名称难理解,但也要慢慢渗透,将来到了高年级就好教好多了。二:要弄清谁跟谁比?也就是哪两个量在比较倍数关系?三:弄清所要求的是什么?这是最关键的地方,弄清要求的是什么,从而帮学生把这节课的问题顺利迁移到旧知识,也就是要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其实就是求“一个数的里面有几个几”的问题。具体如何操作?昨天第一课时学生还是有点云里雾里的,大部分听懂了,但也有一部分还是不理解的,从第一天的作业来看,有的跟前面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混淆了.今天围绕这几个问题继续讲了一个课时,总算对两数之关的倍数关系搞清楚了。明天可以讲书本54页例题2和55页例3了。明天讲的时候这几个问题就要调转来了,一,先搞清楚题意,看清题目问题。二,看看哪两个量比较,比较什么关系?三,找出标准量,以谁为一倍数?搞清楚这几个问题后就可以选择计算方法。

(引入:找准迁移点)这个内容的引入可以让学生画一画,通过画来明了数理也是一个好办法。先让学生在第一行画两个三角形,第二行画6个圆圈,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不会说,师可引导“圆圈的个数是三角形的几倍?”学生利用己有倍的知识,直观地看着图上说,大部份都会说“圆圈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然后指着图再问:“6里面有几个2?”学生都能说出:(“6里面有3个2”),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求“圆圈的个数是三角形的几倍也可以说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那我们以前学过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同样地,求“6是2的几倍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感觉自己有点在硬塞,没办法,这个问题是很难理解,先塞进去再慢慢讲道理吧)这是第一点比较关键的地方,也是这个知识的迁移点,往下就要解决谁是标准量的问题了。

(导入,搞清标准量问题,或搞清谁是1倍数的问题)再看第二行的6个圈圈,是以多少个为一份呢?(2个),因为有上面这行三角形作为标准,两个三角形画一份,所以下面这一行圈圈也像它那样两个为一份,我们就把这两个三角形叫作标准量,也可以说是以它为一倍数,参照第一行的两个三角形,我们看第二行的圈圈就可以知道,像这样的:以上面的两个三角形为一份,下面这行圈圈就有三分,我们就可以说圈圈的个数是三角形的三倍,也可以说6是2的3倍,因为第二行里的6里面有3个2,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同样道理,求6是2的几倍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继续探究,理清两个比较量之间的关系)当学生搞清楚以上两个问题以后,再讲这个问题,思路可能就比较清淅,让学生观察这两行图形,看看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因为一年级学过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让他们看着图比较,都能说出第一种关系,圈圈的个数比三角形多,现在我们多学了一种知识,也就是说,可以比较这两种图形的倍数关系,圈圈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讲到这里,就没有学生会说成三角形是圈圈的3倍,因为前面己经解决了标准量的问题,),搞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再举几个例子说说就可以了。

明天讲怎么解决问题应该好讲了吧,期盼明天会更好。

关于书本练习十二的课时安排

这两天都在讲“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昨天主要是巩固,今天主要是对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个知识,书本练习十三的第

1、

2、

3、4小题都可巩固前两天的知识,第

7、8小题可作对比巩固用,再加几道对应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混着练一练,就可以知道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这个知识了,而第6小题最好放在59页的例4前作为铺垫时讲,而且这类题型可作新例题来讲,因为这两天都讲“倍”的知识,所以自己也可以再出几道相类似的题练一练,当作第6小题知识的巩固,到讲例4时就好讲好多了。

练习十二第4小题学生刚开始可能不会做,可作这样的引导,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每行的个数都是多少?第一行把18个圆圈分成2个和16个,为什么要这样涂?涂成4个和14个可以吗?为什么?以你们现在所学的知识,你能一眼看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吗?不能的话,再想想18个圆圈还可以分成几和几?有倍数关系的?请一一列出来看看。最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可得出三组有倍数关系的数字。3和15,6和12,9和9。得出来以后,再小组内口头提出问题就可以了。

练习第

7、8小题,也是要学生提问题的,学生在此可能对提除法问题己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有个别学生可能和减法的问题混淆,从昨天的作业情况看出,有的学生把比字句与倍字句的句型真的搞乱了。所以第7小题也可以让他们提一些减法计算的问题。第8小题再让他们提一个的话就不会把两种句型混淆了。今天家作再布置一个提问题的作业,一个是提除法的,一个是提减法的。看看他们明天交上来掌握得如何,应该也差不多了吧。

59页例四的教学

这道例题的教学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以下两个问题: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这是教材的要求,但真正实施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认为应该分开这两个教学目标为好,当然,这也要看自己班的学生素质情况而定。我和同级科的同事就对这一点就有分歧,她认为两样一起讲也没问题,我认为分开讲会更好。结果我这种讲法好些,难度降低了嘛,当然效果会更好了。只不过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重组教材内容而已。

例四的教学呈现了两幅图,要教会学生懂得整体地看图,能从图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把两幅图看完再决定算法。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懂得找出中间问题,解决了中间问题后面就好办了,把整幅图看完后,可这样引导学生:第一图画了什么?有什么数学信息?再看第二同幅图,有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要知道坐多少辆碰碰车,还缺什么数学信息?问题中说“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呢?”“这么多人”指的是什么人?所以先要算出什么?在具体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先独立看图,独立思考,给一点时间让他们思考,然后再跟小组成员交流自已的想法,最后再列式,在汇报时老师再评讲,评讲时再作以上的引导,这样的话效果可能会好些。 这道例题有两道对应的练习,讲完例题可做61页第6小题和63页第2小题,最后在课堂小结时可这样提醒学生,先要把两幅图看完,看讲什么的,题目所给出来的数学信息有什么用,特别是前面的两个数学信息能求出什么问题?

对于这个例题,明天还要再出几道同类型的题目巩固一下,但愿明天会好些吧。

谢谢你 孩子

这几天上课讲两步计算应用题,真的好难讲,书里的题目几乎没有一道题的呈现方式是一样的,所以讲得好吃力,可能几天都安排这个内容,学生学得也很乏味,总有些恨铁不成钢,上课时开始耐不住性子了,一班的纪律还可以,二班就不成样子了,讲得声嘶力竭下面也没多少个学生响应,气得我欲哭无泪。心想今天真失败,下课后回到办公室还郁闷半天,怀着这样改作业,改着改着,一张纸条在作业本上滑落下来,上面工工整整的一行字:“老师,我代表全班谢谢老师教我们知识。”一看本子,李青倩,一个文静的小女孩,平时话不多,也不会像其它小女生那样一下课就跑到我跟前撒娇或吱吱喳喳的,她竟会写这样的纸条给我,我不知道在我的教师生涯中还会有这样的一幕,我也从没想到在二年级那么小的心灵中竟会有这样的一份美好的情怀,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安慰是什么?是学生考得好成绩?还是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当然这两点也真的够让我高兴的,但我想莫过于得到学生的理解了,而且还懂得感恩,可能她觉得老师这几天太累了,可能她觉得他们班上的同学太让老师失望,让她觉得不好意思?还是别的?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在这一刻我真的有哭的感觉,如果办公室不是那么多同事可能我真的会“河水泛滥了”,刚才在课室里所受的一切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再大的火,再委曲的事,再郁闷的心情,在这一刻也化为一股暖流了。静下来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我是否对二班有偏见?显然是有的,因为一个问题儿童,因为这个班的班风不及一班,但无论怎么样,这个班大部分的孩子还是认真学习的,我不能撇下他们不管,或者撇开这些视而不见,只要有一个孩子是认真听的,都值得表扬,都应该认真对待,他们还是孩子,还小,不懂事,班风不好,不能只靠班主任,我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育他们,不能光讲数学知识,也不能自怨自哀。为了那些认真学习的孩子们,我要坦然地、勇敢地面对另一部分孩子,那一部分让我上课十分头痛的孩子。曾几何时,我对教育充满激情,对这些孩子从不嫌弃,从不放弃,但从哪一天起,我开始厌倦,开始逃避现实,把这一些都归咎于别人教育的不当。

谢谢你,孩子,是你让我觉得惭愧,是你让我重拾勇气,是你让我重新找回自我,那个曾经为教育充满激情的人今天开始又回来了。

千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这个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比较。其中数数的难点是数到拐弯的地方就不会往整十整百或整千,而读写数的难点都在于中间有零和尾巴有零的读法。昨天讲了数数和读数,刚开始以为数数很容易,其实不然,后来我把数写出来,让他们数一个,我写一个在黑板上,然后总结出两个数千以内数的方法,一个一个数的时候,当数到拐弯的地方不会往下数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个位上添(加)上1,再往下数,第二种方法是先不看百位,就看十位和个位,比如189,先不看百位上的1,就看十位的8和个位上的9,问:89接下去是多少?都会答是90,再连起来读一读就是190了,(其实这也是知识迁移的一种方法,以他们学过的百以内数的读法作迁移点过度到千以内数的读法)

。如果十位也是9的话,就要往前一位进一,比如199,因为99往下数就是100,100再加原来的100,所以就是200了,我觉得这两种方法还是挺不错的,昨天基本上没人数错数了,当他们掌握了方法以后,会数了就让他们多数,数多了就能数顺畅了。

读数也有方法,那就是看着数位表来读准没错,比如一个数135,一定要让学生在这个数的上面写上“百十个”,边看着数位表边读,读什么就写什么,特别是末尾有零的读法,比如450,有的学生会读成四百五零,也有学生把数字直译成文字就以为是读法了,读成四五零,读的时候读出计数单位,除了个不用读,其它计数单位都要读。讲了方法以外就要多练练就过关了。

一万以内的读写法 (数数、万的认识、没有零的读写法)

这个知识点的教法跟千以内的教法差不多,先讲数数和数的组成,再讲读法写法,最后讲数的比较和万以内数的估算。这个知识比千以内的数的认识又难了一点。其中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读写法,另一个难点就是估算知识。(这个内容要等过两天才能讲)这两天讲数数和数的读写。

数万以内的数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和方法,(这个问题前面己经讲过,可以看前面千以内数的读写法,数到拐弯的地方在个位上添1,或者先不看百位,只看十位和个位,想好下一个数后再数出来)口头让他们数的话可能有的学生还是有点跟不上,但让他们看数填空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万以内数数很多练习题只要求填空,但它并不是一个个数,这样的就要教会学生观察数轴上的数有些什么规律,特别是相邻的数,看看相邻的数相差多少,或看起点0到第二个数相差多少就知道是怎么数了,比如书本72页第五小题,先让他们把整道题看一看,然后看第一个数学0到第二个第三个数是多少,找出规律后再填空。

接下来要掌握的是数的组成,认识计数单位“万”,感知“1万”,培养数感,制作数位顺序表。教材73页例4,先数实物小方块,我认为在这里有必要把前面的计数单位是怎样来的交代一遍,也复习一下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进制,这个复习内容我认为最好利用多媒体来完成,先一个一个数,十个一是一十,然后十个十个的数,十个十是一百,依次类推,把“个十百千万”几个计数单位的由来和相互间的十进制关系都演示一遍,到最后的“万”的认识就容易解决了,在此也没形中有一个比较,1千是多少,1万是多少,通过实物的演示最起码在他们的脑海里己经建立这个计数单位了,接着再让他们用计算器动手动口数一数,这也是一个从形象(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符合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讲完这个就可以总结数位顺序表了,让他们自己说说到今天为此学了多少个计数单位?你能不能写出来?(这个环节教材是放在74页讲完例5后才讲的,但我认为放在这里讲更合适一些。)

这一节最后再讲例5,例5不难,有了前面的基础,在讲的时候可以先让他们试读,试写,看着实物图,先说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他们读出来以后再试着写一写,最后再引导学生小结万以内数(没有零的读写法)最后做一做75页的练习这一节就完成任务了。

这一节课的知识点不算难,还好掌握,到讲末尾有零和中间有零的读写法就难了。但愿明天他们都乖乖的。

万以内数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读写法

这个内容是这个单元的一大难点,特别是中间有零和末尾都有零的数的读写。教材里把读写法混在一起讲,其实读写法在讲的时候真的难免会混,但我认为应该有所测重的,对于我这两个班来说,我认为应该一样一样地来,分开讲,逐一突破,最后才混综合着练一练才好。

先讲读法,其实在前面千以内数的读写学生己掌握了一些读数的方法,知道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就是第三点和第四点要在这一节课讲清讲透的。(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读法,中间有零的读法难一些,读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在数的上面标上数位顺序表,如3400这个数,要分别在这个数的各个位置上标上“个、

十、百、千、万。”读的时候从高位起,手指点着数字,读一个数字,再读一个计数单位,末尾的零不读出来,而中间有零的读法也要强调只读一个零,如2304读零的时候就不用读计数单位了,因为这个数位一个也没有,所以只读出数字零就可以了,又3004这个数,虽然有两个零,因为中间十位和百位一个也没有,所以就读一个零就可以了。最难的是中间有零和末尾也有零的数,如花2030这个数,要记得中间的零读出来,末尾的零不读。说到这里,我认为在平时的早读课上也要把这些读数的方法和写数的方法熟读,甚而背出来更好。其实数学有些知识是要背一背的,当然,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这样应用起来才有效。还有一点就是教材并没要求把读法用文字写出来,只会读就可以了。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让学生写一写,写出来跟读来又是两回事,但没办法还是要教一教,因为考试有,虽然不是让学生写,是让他们选择,如果写不出来,怎么选?所以还得教他们把读出来的数用文字写出来。

再讲写法,写法好像并不难,只要遵循几点: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几,、、、、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0。现在难就难在中间有两个零的地方,很多学生会漏了一个零,应该强调一个问题,先看这个数是几位数,确定是几位数后再写,比如四千零五,如果再写成405,就要再读读四千零五,最高位是什么?是几位数?再看看405是几位数?这样讲的话可能会好些,看来今天讲这个问题时还要强调一下。 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读写法,写法难一些,如四千零五十,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写成405,也有的写成4500,要先让他们确定是几位数,确定是四位数后,再一个数位一个数位地写,写的时候一定要在本子上先写上数位表,(等将来熟练些,心里想着数位表就可以写了)对着数位表一个一个地写,四千就在千位上写4,没有几百,就在百位用零来占位置,五十就在十位上写5,个位没有也用0来占位置。这个知识点是整节课的难点,所以要多练练。

从作业情况来看,按照这些方法还是挺有用的。如果哪一位有更好的办法,不妨多交流交流指教。

同课异上(万以内的估算)

一节内容相同的课,按照教材所介绍的两种方法导入,效果迥然不同。

第一节上三班,我先出示以下信息,育英小学约有1500人,让学生猜猜育英小学准确人数可能是多少?这下可热闹了,什么数都有人猜,1499人,1501到1510人都有人猜,还有远一些的:1520人,1560人,我把他们所猜的数都板书出来,最后一个一个问:有没有这个可能?哪些数离这个近似数最接近?1520与1560这两个数可以吗?为什么?然后我再出示整个情境图,让他们知道1500是1506的近似数,最后再让他们计论一下:哪个数更容易记一些?为什么这么容易记?最后让他们感悟出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就是把一个数看成整

十、整百或整千数,强调一个数的近似数并不是唯一的,但在估算时要看实际情况,不要估算得太远了。这节课我自以为上得很成功,学生的学习气氛也很好,兴致勃勃地参与猜和讨论等环节。但课后改作业时就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其中作业题

1、我们学校共有学生2996人,学生写:约是2997人,也有人写约2995人。再看其它的一些学生也有类似情况,难道我没强调要估算成整

十、整百或整千数吗?不对呀,我明明强调了的,在让他们猜完后总结时就强调这一点了,那为什么会这样?认真反思一下,原来在引入那个环节中,就误导了一些上课听一半不听一半的学生,先把近似数出示,让他们猜准确数有可能是多少这一个环节是失败的,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知识这样来引入,其实是思维的逆向过程,思维不怎么好或不留心听课的学生就会搞错。他们把与1500相近的数都看成是近似数了。就算你老师最后小结指出1500是1506的近似数,他们己经听不进去了,或者说他们己经误以为跟1500相近的数就是近似数。所以说我在一班的导入以失败告终。

第二节上的是四班,我先用了自己的方法第导入,先出示89,问,这个数的近似数是我少?90,189呢?近似数是多少?190,2189呢?2190,2200行吗?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说得通就行,最后我小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就是把这个数看成是整百、整千或整万,像2189这个数,估算成2190或者说2200都可以,在估算过程中还要看看实际情况估算,(这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迁移过程,因为前面讲过一百以内数的估算,从一百以内数的估算慢慢过渡到千以内万以内数的估算,这个过程比较顺理成章一些,学生学着也容易掌握。) 讲了以上这一环节后,再像书上教材上所说的那样,出示书上的情境图,让学生讨论“1506和1500都表示育英小学的人数,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小结后再让他们讨论这两个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一些?理解了近似数后,再举些例子说说,然后进行练习。这样上的效果比第一节的效果好多了,从作业情况来看,二班的作业错误率低很多。早知如此就不用第一种方法了。不过,不做过这个实验也不知道哪种好,下次再教的话就懂得怎么教效果更好了。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这个内容看起来十分简单,但真的算起来并不容易,相加或相减后究竟写几个零很多学生还搞不清楚,我想这个内容主要让学生先搞清楚几个十是多少,几个百是多少,如12个十是120,12个百是1200,反之也要知道1200里面有几个百?或者说是有几个十?搞清楚这一点再讲新课。

书本81页例9先给出一个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再想办法解决,学生列式后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如1000+2000=?要引导学生这样想:1个千加2个千是几个千?3个千是多少?这样算理很清淅明了,书本还有一种算法,1+2=3,1000+2000=3000,第一种算理在新授课时一定要让他们掌握,第二种算法也允许学生这样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很多学生选第二种。虽然如此,在真正做作业的时候还是很多学生漏写一个零或多写一个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让他们说算理也说得很好,但为什么就是会错?想来想去,还是得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既有算理又简单易懂的方法才行。

根据第一种算法,1000+2000=?1000后面有3个零,计数单位是“千”先用线画出这3个零,2000后面也有3个零,计数单位也是“千”,也用线画出来,计数单位一样可以直接相加,然后把零前面的数相加1+2=3,计数单位都是“千”,所以后面添上3个零得3000。同样地,80+50=?用线把末尾的一个零画出来,计数单位是“十”,把前面的数相加:8+5=13,再添上一个计数单位“十”就是130。

如果末尾的零不一样,也就是说两个加数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时就要注意了,比如上80+500?前面是8个十,后面是5个百,计数单位不一样,怎么办呢?可以把后面5个百看成50个十,这样计数单位就一样了,可以把零前面的数8和50直接相加,得58,后面再添上一个计数单位“十”,得580。

根据这个方法,第二次的作业效果更好些。

哈哈,一包方便面100千克。

今天讲克和千克,闹出很多笑话,虽然这个知识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但现在的孩子大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妈妈购来的物品从来都不会过问,有得吃就是了。所以讲这个内容还是有点难度,具体还是要让他们用手去掂量一下,这样才能感知。我们这的教具不够多,只有一个盘秤和天平,在讲台上学生在下面也看不清楚,所以有教具也没多大用处,称了几样常用的日常用品,让几个学生上台报重量,觉得这样走形式了,不好。幸好我带了几包盐和几个两分钱硬币,分下去让每个学生用手掂一掂,确切地感知一下一克和一千克到底有多重。在第二课时又去体育室搬来称,称出每个学生的体重。往下的两节练习课,都以这三样东西来衡量,所以有的学生没认真听课时,在选单位就有人选一包方便面100千克,我说:“你有多少千克呢?”他说有26千克。“那一包方便面比你还要重得多哟,那这包方便面得吃多久才吃得完呢?”全班哈哈大笑。

我觉得这个知识真的要多靠家长带孩子在实际生活当中去学,去掂量,看来真的要勤快一点写校讯通了。

教评制度不改变,新教材的实施增加老师与学生负担。

现行中国的教学制度说是说素质教育,但归根到底还是应试教育,新课程也己经实施近四年了,但考评制度还没真正做到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实施考评,对学生的评价制度依然如旧,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实际国情存在,其实这套教材真的不适合一刀切,全国的小学生几乎都用这套教材并不适合,如果班额少一些,教学设置基金更充足些可能会好很多,所以所谓改革也没见什么真正的改,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己,前一两年所搞的评价也只是轰轰烈烈地来,却是恢溜溜地走,最后还是搞形式,不了了之。所以现在我们一线的老师真的很难做。 既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进行知识的传授,又要应付考试,这无疑给我们老师的教学带来难度,这真是很无奈的事情。

新教材重在从生活当中提取数学问题,把这个数学问题学成后又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教材有很多是提供一些生活情境,让孩子从实际生活当中去学,这样的编排是好的,但让孩子真正掌握真的不容易,也不好理解。像前面所学的重量单位一样,虽然与生活适适相关,但现在的孩子除了玩还是玩,家里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家长也不用他们操心,所以其实也没什么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的话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了。一个班五十多个孩子,你老师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如果是小班额的而且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也够充足的话就能办到这一点。现在,我们作为一线的老师,只能尽量地从生活出发,把知识内容与生活数学紧密相连,既要应付考试,最好还要让他们学有所成,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这样就不会白学,或者说只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弱智儿。现在我想,既然新课程己实施快四年了,为什么考评制度还不改变一下?或者说更完善一些?成天就围着试卷转,一二年级的小孩也不能幸免,其实一张试卷能说明什么?80多分的孩子跟90多分的孩子难道其IQ就相差十多分?真是悲哀, 作为老师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好,但能有什么办法?谁来告诉我?

近似数的教学

这个知识跟前面的重量单位知识一样,与生活实际适适相关,但孩子就是很难明白,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前面元划77页己有所接触,但又隔了一个单元,他们又快忘光了,现在 我就不明白了,教材的编排是怎么回事?77页那里己经学到是求四位数的近似数了,现在98页也学求近似数,所不同的是需要先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再进行估算,98页的例五有两种求近似数的方法,一个是粗略的估,一个是精确地估,都既然到这个地步了,为什么就不可以引入四舍五入法进行教学?二年级的小家伙学东西无“法可依”怎么学? 我可不管它教材大纲怎么说,我认为低年级的小东西学知识就是要教给方法,所以我自己根据教材所说的两种估算方法,一种是精确地估,我把它便名为“小估”,就是小小地估它一估,(符合孩子的语言),把另一种较粗略地估叫做“大估”,不管是大估还是小估,都遵循一个原则,“四舍五入法”,三位数的估算方法,小估可以看个位是否满五,满就向前一位进一,没满五就改写成0,所谓三位数的“大估”方法,看十位是否满五,满五就向前一位进一,没满五就改写成0,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会把孩子的思维教死了,但我不这么认为,我把两种方法都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选择用哪一种好些,在计算纯算式题和应用题时所使用的方法要适当选择,比如说书本100页的第

6、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刚过完无宵就开学了,周二开始上班,自己还没反应过来呢,周三就正式上新课了,想想今天那些小东西傻呆呆的就好笑.慢慢来吧,才第一周. 例1与上学期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混算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相同,难度不是很大,书中也给出了情境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并让他们自已提出问题,我认为例1的重点在于解决问题,从这里开始要跟学生说清楚什么是分步式,什么是综合式,在计算中要跟学生说清计算顺序.讲完例1可以做第6页的第1题,这是一道对应练习题,其它的练习题要等讲完例2才能完成.做练习时要让学生两种算法都练一练,先用分步式做,再用综合式来做,看看时间还允许,再多练一道老师出的对应练习强化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刚开学不能太急了,先稳定这些小东西的学习情绪再说,多表扬一下平时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同学.说他们过完年长大了,回来懂事多了,这样表扬果然有效,几个平时不认真的调皮鬼听了立马坐好了.好,有好的开始.

第二课时,面包不是很好吃哦-----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在四班讲的时候,我是先引入算式题,先讲了小括号的用法,再讲例2,效果不错.而在三班讲的时候,我是遵循教材所讲的,先从买面包的情境引入小括号,大部分学生是懂了,但很牵强,而且学得也不够牢固,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运用探索性教学效果好像不是很好,干脆运用接受性教学,直截了当的先引入小括号的计算顺序,几分钟就能让学生掌握了,再讲例2,才有更多充裕的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四班讲这个例子前,我认为还是先攻克难关,先从一般的加减混合混算的算式题教起,先出两道题,如:54-30+10= 54-(30+10)= 先看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第二小题多了个小括号,计算时该怎么算呢,以此引入带小括号的算式题.两分钟不到学生已经掌握了. 例2的主要知识点在于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难点在于会运用小括号列出综合式,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从一个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数,再去掉一部分数,得出的结果就是剩下的一部分数了,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而别一种方法是先把两次买了的面包合起来,再用总数去减掉两次买下来的部分数,得出来的就是卖剩下的一部分数了.第二种方法其实上学期已有个别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做出来,只不过是用分步式来算,这学期经老师在堂上引导后也有大部分学生做出第二种方法,只不过因定势思维,很多学生不喜欢用第二种方法,老师只能在做对应练习的时候多鼓励学生做.特别是列综合式,要鼓劲学生多做. 实践证明,在四班讲的效果比在三班的效果好很多. 第四册例3跷跷板乐园和做一做, 例3教学我认为并不难,一般的学生都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也有学生提出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可让学生马上解答,接着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乐园里面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前面玩跷跷板的人数加上后来加入的准备要玩的7个人就是乐园里面的总人数了,分步式和综合式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都不难列出式子,我反倒认为对应的练习难度还大一些,如第10页的第1题,如果没有图的话可能有部分学生不会理解,在做这道练习的时候最好是让他们自己去看,去解读题意,老师不要包办,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今天我布置下去时在堂上遛了一圈,发现大部分小东西都会看图正确列出算式,但也有小部分学生不会审题,这小部分只需老师扶一扶就可以了,评讲时也不用太花时间.有一样要强调的是题目给出图的话,最好能根据题意在图在标出数字再来列式,分别在下面写上小熊哥哥9个,爸爸9个,弟弟6个,妈妈9个,这样列式时就能一目了然.第2小题基本上看文字信息就能解答了. 我认为这一个知道点难的是做一做所呈现出的一个开放性的画面,就这样看图的话可能学生有点乱,图中呈现的画面没有序,老师要懂得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并提出问题,逐一突破解答. 明天再讲一个课时的练习,这个知识点应该可以过关了.

去春游_-----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今天讲平均分,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与实践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让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个知识点不难,课上得还是比较顺畅的.因为我今天出了绝招了,用糖衣炮弹”引诱”他们,上课伊始就跟他们明确本节课老师要讲新课,请同学们认真听,其实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都较重要,我都是这样要求他们,这些小东西也精得很,看见老师这么严肃,马上坐好了.我先拿出6颗糖,居然看见前面那个黄俊源嘴唇动了一下,眼睁睁地看着老师,哈哈,我知道这时引入新课是最好的时机了.抽了3个小朋友出来,先跟他们说,”糖果不是分给你们的哟,要等这节课下课后看看谁最乖最认真上课,最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老师才奖励给他的哟”.老师把6颗糖分给这3个同学,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分的,然后回答我.分完最后小结,”像这样每个同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第二个教学环节马上进入主题图------春游,让学生把昨晚剪好的小圆片拿出来当作要分的食品,第一个活动,先分”矿泉水”,把8瓶”矿泉水”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瓶?学生分两人小组进行操作活动,分完问:要分的瓶数是多少?(8)我们把它叫做总数;要分给几个小朋友,也就是说分成多少份?(5份)我们把它叫做份数,每个同学分得2瓶,我们把它叫做每份数,我认为总数份数每份数在这里引入时就要跟学生渗透了,通过分的过程他们就能慢慢体验出来.接下去要分的是面包,桔子,最后要分的是糖果,因为糖果太多了,可以四人小组进行,每个拿出6个小圆片出来合在一起分一分。每分完一样东西,都让他们进行口述:如分面包,“把10个面包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2个,110是要分的总数,5是要分的份数,2是每人分得的每份数。”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实际操作活动,学生基本上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了平均分的表象。我下去遛了一圈,发现有一个单个坐的张洁宇不会分,有的份数分多了,有的分少了,我及时让大家停下来,问:像这样每一份分得的个数不一样的,算不算平均分呢?谁来帮帮她?

看看时间,还有十五分钟呢,该指导他们看看书的例1和例2,看完后还有十分钟做练习,把13页的做一做和14页的做一做弄完后,看看还有5分钟时间做作业。哈哈,该分糖糖了。这节课皆大欢喜。

从今天的作业情况来看,小东西们掌握得很好,三班四人做错,四班两人做错,这几个人当中,只有两个人不明白平均分的含义,其它的家伙是数错总数。

除法的初步认识例3_去春游

今天讲第二种分法,有了前面第一种分法的经验,第二种分法好讲得多了,模式按前面的一样去讲.先复习了第一种分法,知道总数分数,求的是每份数.复习完就直接开门见山进行第二种分法,又拿了6颗糖引诱那些小东西,果然个个马上坐好听课.有6颗糖,我先把2颗糖分给一个同学,问这些糖可以分给几个同学?分好后我把分的过程板书出来,分析总数每份数份数,有了前一个课时作基础,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分析数量关系. 然后让学生看板书,跟第一种分法比较,分析异同,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两者的数学信息不同,所求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接着是让学生用小棒动手操作,(1)有8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能分成几份?(2)有8根小棒,每4根分一份,能分几份? 有了以上几个操作要求,再讲例3就好讲了,直接引导学生把问题转化成:有24个人,每4人坐一条船,可以坐几条船?让学生分小组直接用小棒分一分就可以了. 明天讲练习,再把两种分法比较一下,练习综合着做就可以了.

大熊猫喜欢吃竹笋-----书本1819页例4例5

教学日记:第四册数学

23、24页例1例2的教学。

这两个例的编排有点奇怪,教材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其实在前几个课时的练习中学生己有所感悟了,如前面21页的练习四,很多练习都己经要求学生算出商了,现在才正式讲求商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在前面的练习中己经懂得用乘法口诀求商了,因而我

认为这两个例的侧重点不在这,(当然了也要看前面是怎么教的,我只是根据自己前面的教学来承接的)我认为教材的编排对除法的两种教法是有意识地淡化了,不知道这样是什么意思?我认为并不好,这样的话后面的应用题教学很难教,学生的数量关系并不清淅,这样的话会导致到了以后这一批学新教材的学生到了高年级以后在计算多步应用题时会出现很多老师预想不到的问题,因而我们低年级的老师对这个要有清楚的认识,虽然教材并不强调或要求,但我认为还是要讲,23页的例1我认为着重点还是先放在两种分法的比较和数量关系的分析,可能有的老师会认为这是老一套,会匡死学生的思维,但想想他们的将来我真的不敢造次,将来他们要面临一个一个的小考大考,对于数学而言,如果他们连最起码的数量关系都搞不懂的话,以后该怎么办?(毕竟现今中国的教育体制表面是搞素质教育,其实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但总的来说,能有搞素质教育的意识尚属不易了)所以今天这个例我按自己的教法来教,先把主题图演示,用一些趣味贴片出示,先让他们说图意,贴出两个数学信息,让他们互相说出两个数学信息,再提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再让他们例式,最后说出哪个是要分的总数,哪个是要分的每份数,哪个是要分的份数。

而例2的教学,我认为侧重点也不在求商的方法中,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解乘除法相互间的联系,这一个例下周一再教,我认为应该结合22页的例10和21页的第8题来讲,想想真的奇了鬼怪了,教材怎么这样来编写?例题2在24页,而与其相对应的练习在21页和22页就有了,什么意思?(可能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吧,可我认为这一类型的题应该放在一起来讲,不要让学生造成混乱。)下周就按这个来讲,看看效果如何。

好了,又到了周末了。YE。

小学数学第四册29页例3教学日记

这个内容不好讲,例题只给出了一个数学信息和两个问题,学生要自己根据图中所提供的素材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才能解决问题,如果单纯是列式就比较容易,但要说出图中所缺的信息,而且要他们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认为这道题应该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跟例题的问题相吻合,而且这样也才完整,学生才能清楚题意,通过写出相应的数学信息,这整个过程才能让他们感悟到除法应用题各个量相互间的联系。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就要灵活一点处理了。

这一例的教学,我先让他们看图,只给出总数,让他们自己找一个数学信息及与之相对应的问题,先让他们自己说,很多学生直接列出算式,15除以3得5,有的列出15除以5得3,但不会说出题意,我问:如果是15除以3,15表示什么?3在图里又表示什么?想想他们在干什么?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通过这样的引导大部分都能简单地说出题意了:有15人,分成3个组。我再问,那如果提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该怎么提,同桌互相说说。有的学生提:分成几个组?问题一说出来,马上就有旁边的同学说他,不是知道己经分成3个组了吗?我马上肯定这个同学所说的,再一次引导,题目给出的15是什么数(总数)?3是什么数(份数),那还有什么数不知道?(每份数),那该怎么提呢?学生会说:每份有多少人?我再问:这里的一份就表示什么?(一组)那可以怎么说?(每组有多少人?)到此,总算完成一半任务了。再继续下一个问题。

我又问,如果不用3做数学信息,还可以用什么作数学信息?(5),那这个5又表示什么意思?(每组有5人),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有15人,每5人一组。我再问:如果知道这两个数学信息的话,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呢?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很多学生都会提出:可以分成几组?

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把这两道题都板书出来,让学生对这两道题进行比较,最后让他们自己总结,知道总数,份数,求每份数,用除法计算。知道总数,每份数,求份数,也是用除法计算。我补充一点,让他们清楚,一道一步计算的除法或乘法应用题都有三个量,就好像我们穿衣服一样,要有上衣,裤子,还要有鞋子配套,刚好三件才能搭配得好看,缺一不可,在审题时要看清楚,题目有没有三个量?题目问的是什么?如果题目有数字的就用题目给出来的数字列式,没给出数字的,自己就要在图里面找出跟问题相对应的信息来列式。

接下来就练习了,29页的做一做,我认为难度比例题的低,所以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做完再评讲,到做30页的练习六的

1、2题我也先让他们看大屏幕,把书里的问题遮盖了让他们先提问题再翻书做,这样效果就好很多。我想明天还是不能讲新课,31页的例题太难了,我想像今天这一种类型的题目明天还要再讲讲,等他们对乘除法应用题相互间的数量关系都比较明了时,后天才是最佳时机讲新课。

今天能笑着进课堂,也能笑着出来。不错,继续努力。

教学日记:为什么就这么难?(书本31页做一做的教学日记)

这一页的内容很难,例题与练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题目,对于二年级的小东西来讲确实不容易,我认为如果按书本那样教的话更难理解,因此我个人认为这一页的内空可以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为做一做这道题与前面衔接得比较紧,前面的除法应用题都是把一个总数平均分,要么是每几个一份,问可以分成几份,要么是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无非都是这两种类型的应用题,因而与做一做衔接得较好,所以我认为先从这里入手,讲了这一类型的应用题再讲例4,相对于例题来讲这道题也较容易些。今天我就把它当作一道新的例题来讲了。

这道题的难点在于找出中间问题,算出中间问题下面就好办了。很多学生其实明白题目最后问的应该用除法计算,但用什么数去除可能就不会了,也有的在刚开始时,只列出一步,18除以6得3个就完事了。其实这样也没错的,无论用什么方法,他能心里先算出总数,再用总数去除,说明他明白题意了。我在评讲时引导他们:这个18是怎么得来的?题目有没有这个数学信息?(没有)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有学生说是数出来的,有的学生说是用乘法算出来的,9乘2得来的,我就说,因为题目没给出来,为了让其它人更清楚你的想法,所以把你这个18怎么算出来的写出来。最后我总结,做一道题时先要看问什么?题目问:用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题目里的“这些花”指的是哪些花呢?(所有的花)也就说先要知道花的总数才可以用这些花来摆图案,问题里面其实给出了一个数学信息就是“这些花”偷偷地告诉我们应该先算什么才可以知道摆多少个图案了。讲完这道题,为了巩固一下这类型的应用题,再做与之相对应的练习七里面的第1第3小题,(第2小题是相对于例4来讲的,先别讲)这两道练习题都是先算出总数才可以平均分的。学生通过解决这两道题,基本上能感悟出一个道理,最后我在课堂总结时问了一下,大部分学生能说出,要把一样东西或物品平均分的话,最起码要知道这样东西的总数,要求总数有两种方法,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当然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知道总数以后才可以知道怎么分。这个算理虽然他们不能原整地表达出来,但基本上意思也到位了。昨天在讲的时候很多学生还很茫然,好像老抓不找边际一样,不是他们不想学,而是每道题的呈现方式都不一样,这样的题目让二年级的小东西真的无所适从,天可怜见,专家们为什么要把题目搞得这么灵活?昨天从作业情况来看大概只有一小半的学生能听得懂,其它的思路还不是那么清淅,似懂非懂的样子,因而今天我不敢讲新课,再出几道相似类型的练习题,他们总算基本上能搞清楚是什么回事了。

陪读的孩子怎么办?

这两天的课讲的很吃力,这些日子没有留堂,因为就算教会他们“此一道”,但“彼一道”的呈现方式又不同的话,孩子又不懂了,说实话,这套教材编得挺好的,当然这是针对大城市的学生而言,但对于我们这里的小城镇的学生并不适合,(我想对于广大农村小学来说就更甚了)我教了十多年的书,大部分时间都教低年级,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智力程度大多还是比较了解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想了很多,也观察了很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思维对于那些有序的、有规律性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如果知识所呈现的方式是无序的,无规律的,他们就会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并不是说这套教材编得不好,而是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教材的编排突出两个字,“灵活”,而且还是挺生活化的,符合生活实际,但孩子的经验远达不到这个程度,生活经验少,因而很难以理解书本所呈现的生活场面,更加上书里所呈现的方式无序,这就造成孩子思维的混乱,无所适从。我认为教材应该先多呈现一些有序思维的题目,孩子有一个清淅的思路或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感悟到学习数学的各种方法,这样他们的思维才能拓展,懂得了方法他们才能融汇贯通,能变通了再呈现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或一些呈现方式无序的题目,他们才能理解得了。

像书本31页以后的应用题的呈现方式来讲,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比较难理解的,只有小部分学生是能掌握好的,我也细心观察了一下,会做的能掌握好的这小部分的学生家长大多是一些双职工或家里比较重视教育的。其它的孩子有些并不是不想学,也不是说不认真听,有部分就算认真听,通过老师的讲解他们当时是听懂了,但一遇到别的题目,其呈现方式不一样的话,他们就又理解不了题意了,为什么不理解,除了智力因素以外,很多原因就是他们还没到这个年龄去理解。作为一名老师,觉得很痛心,所以有时会觉得自己是个刽子手,那些听不懂的学生其实是在陪读,陪那部分尖子生读书,他们把时间都浪费在这里了,对于这部分学生,他们没有一套适合他们学习的教材,难道中国的教育真的只是适合培养尖子生?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我真的不知道该问谁去?觉得自己真的无能的很。

31页例4教学

这个例比想像的好讲些,可能我的呈现方式跟书里的不一样吧,我觉得不管怎么呈现,他们能听懂就行了。这道题是的难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找中间问题。通过讨论探索知道“要求买5辆小汽车要付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题目的关键就在此。现在问题是题目所呈现的方式有点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得自己找准时机,提出问题。

在讲新课之前,我跟他们介绍了什么叫单价。我用了下面的一道题作铺垫:“小西有10块钱,买了两个布娃娃,每个布娃娃要多少钱?如果买3个又要多少钱?”因为是两个问题,所以学生很快列出算式。我再把第一个问题挡住,问:又该怎么算呢?很多学生都说算法还是一样的。我再小结:买东西我们道先要知道东西的单价,还要知道要买的物品的数量,那么我们才知道付多少钱,我们在买的过程式中,一般会带上钱,去买的时候先要看物品的单价,现在题目不知道单价的话就要先求出物品的单价。知道单价我们才能算出买这几样东西一共要多少钱。

讲到这就可以引入例题,可半引导半独立列式完成了,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自由看,自由说,(我把主题图放在投影上,把下面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信息和问题都用盖上),当看到小汽车时,学生都说不出来,因为图上的老师挡住了,我再给出两个信息,“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有嘴快的小东西就会说“一辆就是4元”,我接着说,如果我要买5辆要给多少钱呢?想想看?然后让他们小组进行讨论一下:要想知道买5辆小汽车多少钱,首先要求出什么?然后再求出什么?在讨论的时候还让他们看看黑板上刚才那道铺垫的题目,最后独立列式完成。在小组汇报时,我让他们说说,12除以3得出4元是什么意思?4乘5又是什么意思? 讲完例题后再让他们做对应的题目,书本32页的第2题,自己再出几道同类的题目,学生基本上就掌握了。今天我又把上星期的题(先乘后除的应用题,也就是先求出总数的应用题)和这节课所讲的应用题(先除后乘,也就是先求出每份数或单价的应用题)放在一起练习,果然,有个别学生就乱了,幸好大部分都掌握得比较好,看来明天再混着练一练才牢固。

现在想,如果我把31页的例四和下面的做一做放在一起来讲的话,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从今天的两种类型的应用题混合练习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对题目的数量关系还是搞不清楚的,我也发现书本练习七的练习几乎每道题的呈现方式都不一样,所以真的不能什么都放在一起讲,真的要分类讲,而且要自己出一些相配类型的题目来讲,分类讲好了,再混合着练一练效果才见好。

下一周准备讲教研课《平移与旋转》,哪一位仁兄有什么好的建议,请赐教。

锐角与钝角的教学

今天开始讲第三单元了,锐角与钝角这个内容挺好讲的,因为有了直角的基础,以直角为基础,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这个内容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活动角的操作,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好。

上课伊始,复习了角和直角后先引入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里有哪些是角?先让他们找出来,然后把这些角板书出来,我也在大黑板上分类画出一些钝角,一些锐角,然后让他们分别说说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他们自己总结,最后汇报得出: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在教这两种角的名称时,一定要像语文老师那样读几次读音和写法,今天在一班上时忽略了这个问题,结果做作业时就有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知道是什么角但写错字,有的知道什么角但读错字音,所以到上二班时就强调了一下,果然作业没什么人做错。懂得了这两种角以后,再让他们说说找找生活中的这两种角,最后再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下这三种角,有的学生用动作来表示,有的用笔,用文具盒,用书等等来表示,这一环节一班的小东西做得比较好,所表达的意思也准确无误。说明己经认识了这两种角了。

这一周最好上的课是今天了,可能因为是一二节吧,必竟是低年级的孩子,如果上课上到第三四节基本上就无精打彩的了。也可能是天气的问题吧,换位思考一下也极是,如果我们天天也像小学生那样坐四节课,那又会怎么样呢?想想开小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也罢,悠着点吧,别那么气了,还是想想怎么上才能吸引住他们的眼球。下周要上教研课,课基本上备好了。就看下周了。

有点糗(平移与旋转的教学)

今天终于把教研课上完了,有点糗,漏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没讲清楚,但好歹也过了,这一课内容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讲,真有点后悔我当初怎么就选了这个内容来讲,(肯定那天上报教研课时傻了没好)对自己的轻敌也有点懊悔,因为没试教,(今天是在一班讲的,二班试不了,有个问题儿童在那,两个班的教学完全是两个样子,所以就没试教,但可以去别的班试,又怕烦人家。)有些问题还是没预测到,今天讲完回来才悟出自己错在哪里了。

对整个教学设计,我自己认为还是可行的,而且实施起来效果还是挺好的,特别是前半部分,先用几个玩具吸引他们,出示小风车,小汽车谈话引入本节内容,再出示主题图游乐园,先自由说说所看到的,再让他们仔细观察摩天轮、转转椅、大风车,看看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怎么转动的?让他们跟同桌商量一下再汇报,我再小结: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紧接着让他们举例说说周围还有什么物体是旋转的?在讲平移时也用同样的教法,先找出共同特点,师小结后再让他们举例说说哪些现象是平移再象?(有的说到此新课告一段落,可以让他们翻书阅读41页和42页内容,并进行一些练习了,练习可以做43页的第三小题,判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有时间的话还可以课件出示一些练习,今天我就用课件出示了几道判断题,练习的效果还是挺好的,做完这些练习,还让他们亲自体会和感悟一下这两种运动现象,让他们用身体语言或用自己桌面上的学具来表达自己对这两种现象的理解,做一些平移或旋转的动作,一班的学生上课还是比较听话的,能积极开动脑筋去想,我让他们把自己所想的动作跟同桌或小组成员交流一下,汇报时果然有很多有趣的动作,特别是郭泳希,总是给我的课堂增添亮点,她先是往上跳了一下,说这是平移,然后单脚站着转一圈,说这是旋转,她转的真好看,有个同学大声地说她学过芭蕾舞的,哦,难怪,我及时表扬了她。看看表,己过了半节多的时间了,赶紧进入下一个环节,讲解书本41页的格子图。

这个环节是全课的难点,因而我先设计一个小动物搬屋的故事引入,(小东西也上了半节多的时间,也好累了,边听故事边学习应该会喜欢听吧),这个内容我认为不适宜自主探讨方法,而且时间也不充许再搞什么花样,除非是另外安排一个课时来讲这个内容(听上一界的同事说她们用了一个课时来讲这个内容,学生还没掌握好,数格子太难太难数了)而是直截了当地告知最简简便的方法,在第二课时再让他们自己探讨新方法。先讲向右平移7格,首先是确定好方向,再看要数多少格?怎么数?这可是很重要的,先找准起点,起点该怎么找?屋子共有五个点,往右移的话就找右边的点作为起点来数,(其实数屋子任意一个点都可以平移,在讲课时也一定要说这一点,留点让他们自己课后探讨的余地)从起点开始数,从0开始数一直数到7,就刚好是7格了,再检查一下是否7格。一定要让学生跟着数一遍,数好了再把屋子移到目的地。数完这间“屋子”再讲“向上平移5格”,也让他们跟着数,先确定方向,再找起点,最后才数清楚,因为是向上平移,所以再屋顶的点子作为起点开始数。这个“屋子”搬得不算费劲,到此,我就自以为他们全掌握方法了,就让他们自己打开书41页自己独立完成往下的两间“屋子”的搬迁,当我下去巡堂时才发现有问题,很多学生竟然不会做?我开始急了,赶紧让他们看投影,跟着我数,而且还跟他们说应该移到哪里,(当时还不会讲这个地方就终点)数完第三间屋子以后再让他们独立完成第四间屋子,等我下去看的时候就没什么问题了。很多学生都做对了。这时时间也到了,我才发现自己刚才是多么的啰嗦,怎么就这么一会就下课了呢?赶紧布置课外作业,让他们课后做42页的两个做一做,事前我自己也做了一个,所以就献宝一样给他们看,还玩给他们看,谁想我不会玩,转不起来,(可能那根绳子不够粗吧,)就这样草草收场下课了,真是有点糗。(现在才想起来还忘了课后小结。)

上完课才认真想了想,第三间屋子和第四间屋子跟第一二间不一样,前者是先知道平移多少格,后者是要自己数出来,这样的话不但要会找起点,而且要会找终点,屋子移到那个地方,它是从哪开始移的?也就是说它的起点在哪?终点在哪?先要搞清楚这两点再来数有多少格。对于像这类型的题目就一定要找出起点和终点,看了一下课后练习,类似于41页第一二间屋子的先预知向哪平移多少格的,能找到起点就可以了,(如书本43页第1题)但对于类似于第三四间屋子的要求出向哪平移,平移多少格的,就要知道起点和终点了。(如书本43页第2题和44页第5题)

真的是不上不知道,一上吓一跳,这个内容比预想的还要难。或者说是自己没认真备课吧,还有的就是不够谦虚,试教都不试,也太自视过高了。下回一定要先试试。

也罢,总算上完了,这学期最主要的一件事做完了,该好好庆祝一下。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书本54页做一做的教学)

这个内容又要自己重新组合教材,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这个内容不适合直接从生活问题中引入,因为“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直接这样引入学生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所以还是按老办法。先教会数理,懂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再慢慢来解决例2的问题,这个内容我认为先让学生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一:什么是一倍数,也就是以什么为标准量,虽然这个数学名称难理解,但也要慢慢渗透,将来到了高年级就好教好多了。二:要弄清谁跟谁比?也就是哪两个量在比较倍数关系?三:弄清所要求的是什么?这是最关键的地方,弄清要求的是什么,从而帮学生把这节课的问题顺利迁移到旧知识,也就是要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其实就是求“一个数的里面有几个几”的问题。具体如何操作?昨天第一课时学生还是有点云里雾里的,大部分听懂了,但也有一部分还是不理解的,从第一天的作业来看,有的跟前面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混淆了.今天围绕这几个问题继续讲了一个课时,总算对两数之关的倍数关系搞清楚了。明天可以讲书本54页例题2和55页例3了。明天讲的时候这几个问题就要调转来了,一,先搞清楚题意,看清题目问题。二,看看哪两个量比较,比较什么关系?三,找出标准量,以谁为一倍数?搞清楚这几个问题后就可以选择计算方法。

(引入:找准迁移点)这个内容的引入可以让学生画一画,通过画来明了数理也是一个好办法。先让学生在第一行画两个三角形,第二行画6个圆圈,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不会说,师可引导“圆圈的个数是三角形的几倍?”学生利用己有倍的知识,直观地看着图上说,大部份都会说“圆圈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然后指着图再问:“6里面有几个2?”学生都能说出:(“6里面有3个2”),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求“圆圈的个数是三角形的几倍也可以说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那我们以前学过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同样地,求“6是2的几倍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感觉自己有点在硬塞,没办法,这个问题是很难理解,先塞进去再慢慢讲道理吧)这是第一点比较关键的地方,也是这个知识的迁移点,往下就要解决谁是标准量的问题了。

(导入,搞清标准量问题,或搞清谁是1倍数的问题)再看第二行的6个圈圈,是以多少个为一份呢?(2个),因为有上面这行三角形作为标准,两个三角形画一份,所以下面这一行圈圈也像它那样两个为一份,我们就把这两个三角形叫作标准量,也可以说是以它为一倍数,参照第一行的两个三角形,我们看第二行的圈圈就可以知道,像这样的:以上面的两个三角形为一份,下面这行圈圈就有三分,我们就可以说圈圈的个数是三角形的三倍,也可以说6是2的3倍,因为第二行里的6里面有3个2,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同样道理,求6是2的几倍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继续探究,理清两个比较量之间的关系)当学生搞清楚以上两个问题以后,再讲这个问题,思路可能就比较清淅,让学生观察这两行图形,看看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因为一年级学过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让他们看着图比较,都能说出第一种关系,圈圈的个数比三角形多,现在我们多学了一种知识,也就是说,可以比较这两种图形的倍数关系,圈圈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讲到这里,就没有学生会说成三角形是圈圈的3倍,因为前面己经解决了标准量的问题,),搞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再举几个例子说说就可以了。

明天讲怎么解决问题应该好讲了吧,期盼明天会更好。

关于书本练习十二的课时安排

这两天都在讲“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昨天主要是巩固,今天主要是对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个知识,书本练习十三的第

1、

2、

3、4小题都可巩固前两天的知识,第

7、8小题可作对比巩固用,再加几道对应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混着练一练,就可以知道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这个知识了,而第6小题最好放在59页的例4前作为铺垫时讲,而且这类题型可作新例题来讲,因为这两天都讲“倍”的知识,所以自己也可以再出几道相类似的题练一练,当作第6小题知识的巩固,到讲例4时就好讲好多了。

练习十二第4小题学生刚开始可能不会做,可作这样的引导,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每行的个数都是多少?第一行把18个圆圈分成2个和16个,为什么要这样涂?涂成4个和14个可以吗?为什么?以你们现在所学的知识,你能一眼看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吗?不能的话,再想想18个圆圈还可以分成几和几?有倍数关系的?请一一列出来看看。最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可得出三组有倍数关系的数字。3和15,6和12,9和9。得出来以后,再小组内口头提出问题就可以了。

练习第

7、8小题,也是要学生提问题的,学生在此可能对提除法问题己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有个别学生可能和减法的问题混淆,从昨天的作业情况看出,有的学生把比字句与倍字句的句型真的搞乱了。所以第7小题也可以让他们提一些减法计算的问题。第8小题再让他们提一个的话就不会把两种句型混淆了。今天家作再布置一个提问题的作业,一个是提除法的,一个是提减法的。看看他们明天交上来掌握得如何,应该也差不多了吧。

59页例四的教学

这道例题的教学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以下两个问题: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这是教材的要求,但真正实施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认为应该分开这两个教学目标为好,当然,这也要看自己班的学生素质情况而定。我和同级科的同事就对这一点就有分歧,她认为两样一起讲也没问题,我认为分开讲会更好。结果我这种讲法好些,难度降低了嘛,当然效果会更好了。只不过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重组教材内容而已。

例四的教学呈现了两幅图,要教会学生懂得整体地看图,能从图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把两幅图看完再决定算法。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懂得找出中间问题,解决了中间问题后面就好办了,把整幅图看完后,可这样引导学生:第一图画了什么?有什么数学信息?再看第二同幅图,有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要知道坐多少辆碰碰车,还缺什么数学信息?问题中说“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呢?”“这么多人”指的是什么人?所以先要算出什么?在具体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先独立看图,独立思考,给一点时间让他们思考,然后再跟小组成员交流自已的想法,最后再列式,在汇报时老师再评讲,评讲时再作以上的引导,这样的话效果可能会好些。 这道例题有两道对应的练习,讲完例题可做61页第6小题和63页第2小题,最后在课堂小结时可这样提醒学生,先要把两幅图看完,看讲什么的,题目所给出来的数学信息有什么用,特别是前面的两个数学信息能求出什么问题?

对于这个例题,明天还要再出几道同类型的题目巩固一下,但愿明天会好些吧。

谢谢你 孩子

这几天上课讲两步计算应用题,真的好难讲,书里的题目几乎没有一道题的呈现方式是一样的,所以讲得好吃力,可能几天都安排这个内容,学生学得也很乏味,总有些恨铁不成钢,上课时开始耐不住性子了,一班的纪律还可以,二班就不成样子了,讲得声嘶力竭下面也没多少个学生响应,气得我欲哭无泪。心想今天真失败,下课后回到办公室还郁闷半天,怀着这样改作业,改着改着,一张纸条在作业本上滑落下来,上面工工整整的一行字:“老师,我代表全班谢谢老师教我们知识。”一看本子,李青倩,一个文静的小女孩,平时话不多,也不会像其它小女生那样一下课就跑到我跟前撒娇或吱吱喳喳的,她竟会写这样的纸条给我,我不知道在我的教师生涯中还会有这样的一幕,我也从没想到在二年级那么小的心灵中竟会有这样的一份美好的情怀,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安慰是什么?是学生考得好成绩?还是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当然这两点也真的够让我高兴的,但我想莫过于得到学生的理解了,而且还懂得感恩,可能她觉得老师这几天太累了,可能她觉得他们班上的同学太让老师失望,让她觉得不好意思?还是别的?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在这一刻我真的有哭的感觉,如果办公室不是那么多同事可能我真的会“河水泛滥了”,刚才在课室里所受的一切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再大的火,再委曲的事,再郁闷的心情,在这一刻也化为一股暖流了。静下来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我是否对二班有偏见?显然是有的,因为一个问题儿童,因为这个班的班风不及一班,但无论怎么样,这个班大部分的孩子还是认真学习的,我不能撇下他们不管,或者撇开这些视而不见,只要有一个孩子是认真听的,都值得表扬,都应该认真对待,他们还是孩子,还小,不懂事,班风不好,不能只靠班主任,我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育他们,不能光讲数学知识,也不能自怨自哀。为了那些认真学习的孩子们,我要坦然地、勇敢地面对另一部分孩子,那一部分让我上课十分头痛的孩子。曾几何时,我对教育充满激情,对这些孩子从不嫌弃,从不放弃,但从哪一天起,我开始厌倦,开始逃避现实,把这一些都归咎于别人教育的不当。

谢谢你,孩子,是你让我觉得惭愧,是你让我重拾勇气,是你让我重新找回自我,那个曾经为教育充满激情的人今天开始又回来了。

千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这个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比较。其中数数的难点是数到拐弯的地方就不会往整十整百或整千,而读写数的难点都在于中间有零和尾巴有零的读法。昨天讲了数数和读数,刚开始以为数数很容易,其实不然,后来我把数写出来,让他们数一个,我写一个在黑板上,然后总结出两个数千以内数的方法,一个一个数的时候,当数到拐弯的地方不会往下数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个位上添(加)上1,再往下数,第二种方法是先不看百位,就看十位和个位,比如189,先不看百位上的1,就看十位的8和个位上的9,问:89接下去是多少?都会答是90,再连起来读一读就是190了,(其实这也是知识迁移的一种方法,以他们学过的百以内数的读法作迁移点过度到千以内数的读法)

。如果十位也是9的话,就要往前一位进一,比如199,因为99往下数就是100,100再加原来的100,所以就是200了,我觉得这两种方法还是挺不错的,昨天基本上没人数错数了,当他们掌握了方法以后,会数了就让他们多数,数多了就能数顺畅了。

读数也有方法,那就是看着数位表来读准没错,比如一个数135,一定要让学生在这个数的上面写上“百十个”,边看着数位表边读,读什么就写什么,特别是末尾有零的读法,比如450,有的学生会读成四百五零,也有学生把数字直译成文字就以为是读法了,读成四五零,读的时候读出计数单位,除了个不用读,其它计数单位都要读。讲了方法以外就要多练练就过关了。

一万以内的读写法 (数数、万的认识、没有零的读写法)

这个知识点的教法跟千以内的教法差不多,先讲数数和数的组成,再讲读法写法,最后讲数的比较和万以内数的估算。这个知识比千以内的数的认识又难了一点。其中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读写法,另一个难点就是估算知识。(这个内容要等过两天才能讲)这两天讲数数和数的读写。

数万以内的数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和方法,(这个问题前面己经讲过,可以看前面千以内数的读写法,数到拐弯的地方在个位上添1,或者先不看百位,只看十位和个位,想好下一个数后再数出来)口头让他们数的话可能有的学生还是有点跟不上,但让他们看数填空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万以内数数很多练习题只要求填空,但它并不是一个个数,这样的就要教会学生观察数轴上的数有些什么规律,特别是相邻的数,看看相邻的数相差多少,或看起点0到第二个数相差多少就知道是怎么数了,比如书本72页第五小题,先让他们把整道题看一看,然后看第一个数学0到第二个第三个数是多少,找出规律后再填空。

接下来要掌握的是数的组成,认识计数单位“万”,感知“1万”,培养数感,制作数位顺序表。教材73页例4,先数实物小方块,我认为在这里有必要把前面的计数单位是怎样来的交代一遍,也复习一下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进制,这个复习内容我认为最好利用多媒体来完成,先一个一个数,十个一是一十,然后十个十个的数,十个十是一百,依次类推,把“个十百千万”几个计数单位的由来和相互间的十进制关系都演示一遍,到最后的“万”的认识就容易解决了,在此也没形中有一个比较,1千是多少,1万是多少,通过实物的演示最起码在他们的脑海里己经建立这个计数单位了,接着再让他们用计算器动手动口数一数,这也是一个从形象(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符合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讲完这个就可以总结数位顺序表了,让他们自己说说到今天为此学了多少个计数单位?你能不能写出来?(这个环节教材是放在74页讲完例5后才讲的,但我认为放在这里讲更合适一些。)

这一节最后再讲例5,例5不难,有了前面的基础,在讲的时候可以先让他们试读,试写,看着实物图,先说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他们读出来以后再试着写一写,最后再引导学生小结万以内数(没有零的读写法)最后做一做75页的练习这一节就完成任务了。

这一节课的知识点不算难,还好掌握,到讲末尾有零和中间有零的读写法就难了。但愿明天他们都乖乖的。

万以内数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读写法

这个内容是这个单元的一大难点,特别是中间有零和末尾都有零的数的读写。教材里把读写法混在一起讲,其实读写法在讲的时候真的难免会混,但我认为应该有所测重的,对于我这两个班来说,我认为应该一样一样地来,分开讲,逐一突破,最后才混综合着练一练才好。

先讲读法,其实在前面千以内数的读写学生己掌握了一些读数的方法,知道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就是第三点和第四点要在这一节课讲清讲透的。(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读法,中间有零的读法难一些,读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在数的上面标上数位顺序表,如3400这个数,要分别在这个数的各个位置上标上“个、

十、百、千、万。”读的时候从高位起,手指点着数字,读一个数字,再读一个计数单位,末尾的零不读出来,而中间有零的读法也要强调只读一个零,如2304读零的时候就不用读计数单位了,因为这个数位一个也没有,所以只读出数字零就可以了,又3004这个数,虽然有两个零,因为中间十位和百位一个也没有,所以就读一个零就可以了。最难的是中间有零和末尾也有零的数,如花2030这个数,要记得中间的零读出来,末尾的零不读。说到这里,我认为在平时的早读课上也要把这些读数的方法和写数的方法熟读,甚而背出来更好。其实数学有些知识是要背一背的,当然,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这样应用起来才有效。还有一点就是教材并没要求把读法用文字写出来,只会读就可以了。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让学生写一写,写出来跟读来又是两回事,但没办法还是要教一教,因为考试有,虽然不是让学生写,是让他们选择,如果写不出来,怎么选?所以还得教他们把读出来的数用文字写出来。

再讲写法,写法好像并不难,只要遵循几点: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几,、、、、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0。现在难就难在中间有两个零的地方,很多学生会漏了一个零,应该强调一个问题,先看这个数是几位数,确定是几位数后再写,比如四千零五,如果再写成405,就要再读读四千零五,最高位是什么?是几位数?再看看405是几位数?这样讲的话可能会好些,看来今天讲这个问题时还要强调一下。 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读写法,写法难一些,如四千零五十,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写成405,也有的写成4500,要先让他们确定是几位数,确定是四位数后,再一个数位一个数位地写,写的时候一定要在本子上先写上数位表,(等将来熟练些,心里想着数位表就可以写了)对着数位表一个一个地写,四千就在千位上写4,没有几百,就在百位用零来占位置,五十就在十位上写5,个位没有也用0来占位置。这个知识点是整节课的难点,所以要多练练。

从作业情况来看,按照这些方法还是挺有用的。如果哪一位有更好的办法,不妨多交流交流指教。

同课异上(万以内的估算)

一节内容相同的课,按照教材所介绍的两种方法导入,效果迥然不同。

第一节上三班,我先出示以下信息,育英小学约有1500人,让学生猜猜育英小学准确人数可能是多少?这下可热闹了,什么数都有人猜,1499人,1501到1510人都有人猜,还有远一些的:1520人,1560人,我把他们所猜的数都板书出来,最后一个一个问:有没有这个可能?哪些数离这个近似数最接近?1520与1560这两个数可以吗?为什么?然后我再出示整个情境图,让他们知道1500是1506的近似数,最后再让他们计论一下:哪个数更容易记一些?为什么这么容易记?最后让他们感悟出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就是把一个数看成整

十、整百或整千数,强调一个数的近似数并不是唯一的,但在估算时要看实际情况,不要估算得太远了。这节课我自以为上得很成功,学生的学习气氛也很好,兴致勃勃地参与猜和讨论等环节。但课后改作业时就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其中作业题

1、我们学校共有学生2996人,学生写:约是2997人,也有人写约2995人。再看其它的一些学生也有类似情况,难道我没强调要估算成整

十、整百或整千数吗?不对呀,我明明强调了的,在让他们猜完后总结时就强调这一点了,那为什么会这样?认真反思一下,原来在引入那个环节中,就误导了一些上课听一半不听一半的学生,先把近似数出示,让他们猜准确数有可能是多少这一个环节是失败的,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知识这样来引入,其实是思维的逆向过程,思维不怎么好或不留心听课的学生就会搞错。他们把与1500相近的数都看成是近似数了。就算你老师最后小结指出1500是1506的近似数,他们己经听不进去了,或者说他们己经误以为跟1500相近的数就是近似数。所以说我在一班的导入以失败告终。

第二节上的是四班,我先用了自己的方法第导入,先出示89,问,这个数的近似数是我少?90,189呢?近似数是多少?190,2189呢?2190,2200行吗?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说得通就行,最后我小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就是把这个数看成是整百、整千或整万,像2189这个数,估算成2190或者说2200都可以,在估算过程中还要看看实际情况估算,(这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迁移过程,因为前面讲过一百以内数的估算,从一百以内数的估算慢慢过渡到千以内万以内数的估算,这个过程比较顺理成章一些,学生学着也容易掌握。) 讲了以上这一环节后,再像书上教材上所说的那样,出示书上的情境图,让学生讨论“1506和1500都表示育英小学的人数,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小结后再让他们讨论这两个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一些?理解了近似数后,再举些例子说说,然后进行练习。这样上的效果比第一节的效果好多了,从作业情况来看,二班的作业错误率低很多。早知如此就不用第一种方法了。不过,不做过这个实验也不知道哪种好,下次再教的话就懂得怎么教效果更好了。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这个内容看起来十分简单,但真的算起来并不容易,相加或相减后究竟写几个零很多学生还搞不清楚,我想这个内容主要让学生先搞清楚几个十是多少,几个百是多少,如12个十是120,12个百是1200,反之也要知道1200里面有几个百?或者说是有几个十?搞清楚这一点再讲新课。

书本81页例9先给出一个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再想办法解决,学生列式后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如1000+2000=?要引导学生这样想:1个千加2个千是几个千?3个千是多少?这样算理很清淅明了,书本还有一种算法,1+2=3,1000+2000=3000,第一种算理在新授课时一定要让他们掌握,第二种算法也允许学生这样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很多学生选第二种。虽然如此,在真正做作业的时候还是很多学生漏写一个零或多写一个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让他们说算理也说得很好,但为什么就是会错?想来想去,还是得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既有算理又简单易懂的方法才行。

根据第一种算法,1000+2000=?1000后面有3个零,计数单位是“千”先用线画出这3个零,2000后面也有3个零,计数单位也是“千”,也用线画出来,计数单位一样可以直接相加,然后把零前面的数相加1+2=3,计数单位都是“千”,所以后面添上3个零得3000。同样地,80+50=?用线把末尾的一个零画出来,计数单位是“十”,把前面的数相加:8+5=13,再添上一个计数单位“十”就是130。

如果末尾的零不一样,也就是说两个加数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时就要注意了,比如上80+500?前面是8个十,后面是5个百,计数单位不一样,怎么办呢?可以把后面5个百看成50个十,这样计数单位就一样了,可以把零前面的数8和50直接相加,得58,后面再添上一个计数单位“十”,得580。

根据这个方法,第二次的作业效果更好些。

哈哈,一包方便面100千克。

今天讲克和千克,闹出很多笑话,虽然这个知识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但现在的孩子大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妈妈购来的物品从来都不会过问,有得吃就是了。所以讲这个内容还是有点难度,具体还是要让他们用手去掂量一下,这样才能感知。我们这的教具不够多,只有一个盘秤和天平,在讲台上学生在下面也看不清楚,所以有教具也没多大用处,称了几样常用的日常用品,让几个学生上台报重量,觉得这样走形式了,不好。幸好我带了几包盐和几个两分钱硬币,分下去让每个学生用手掂一掂,确切地感知一下一克和一千克到底有多重。在第二课时又去体育室搬来称,称出每个学生的体重。往下的两节练习课,都以这三样东西来衡量,所以有的学生没认真听课时,在选单位就有人选一包方便面100千克,我说:“你有多少千克呢?”他说有26千克。“那一包方便面比你还要重得多哟,那这包方便面得吃多久才吃得完呢?”全班哈哈大笑。

我觉得这个知识真的要多靠家长带孩子在实际生活当中去学,去掂量,看来真的要勤快一点写校讯通了。

教评制度不改变,新教材的实施增加老师与学生负担。

现行中国的教学制度说是说素质教育,但归根到底还是应试教育,新课程也己经实施近四年了,但考评制度还没真正做到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实施考评,对学生的评价制度依然如旧,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实际国情存在,其实这套教材真的不适合一刀切,全国的小学生几乎都用这套教材并不适合,如果班额少一些,教学设置基金更充足些可能会好很多,所以所谓改革也没见什么真正的改,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己,前一两年所搞的评价也只是轰轰烈烈地来,却是恢溜溜地走,最后还是搞形式,不了了之。所以现在我们一线的老师真的很难做。 既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进行知识的传授,又要应付考试,这无疑给我们老师的教学带来难度,这真是很无奈的事情。

新教材重在从生活当中提取数学问题,把这个数学问题学成后又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教材有很多是提供一些生活情境,让孩子从实际生活当中去学,这样的编排是好的,但让孩子真正掌握真的不容易,也不好理解。像前面所学的重量单位一样,虽然与生活适适相关,但现在的孩子除了玩还是玩,家里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家长也不用他们操心,所以其实也没什么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的话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了。一个班五十多个孩子,你老师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如果是小班额的而且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也够充足的话就能办到这一点。现在,我们作为一线的老师,只能尽量地从生活出发,把知识内容与生活数学紧密相连,既要应付考试,最好还要让他们学有所成,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这样就不会白学,或者说只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弱智儿。现在我想,既然新课程己实施快四年了,为什么考评制度还不改变一下?或者说更完善一些?成天就围着试卷转,一二年级的小孩也不能幸免,其实一张试卷能说明什么?80多分的孩子跟90多分的孩子难道其IQ就相差十多分?真是悲哀, 作为老师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好,但能有什么办法?谁来告诉我?

近似数的教学

这个知识跟前面的重量单位知识一样,与生活实际适适相关,但孩子就是很难明白,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前面元划77页己有所接触,但又隔了一个单元,他们又快忘光了,现在 我就不明白了,教材的编排是怎么回事?77页那里己经学到是求四位数的近似数了,现在98页也学求近似数,所不同的是需要先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再进行估算,98页的例五有两种求近似数的方法,一个是粗略的估,一个是精确地估,都既然到这个地步了,为什么就不可以引入四舍五入法进行教学?二年级的小家伙学东西无“法可依”怎么学? 我可不管它教材大纲怎么说,我认为低年级的小东西学知识就是要教给方法,所以我自己根据教材所说的两种估算方法,一种是精确地估,我把它便名为“小估”,就是小小地估它一估,(符合孩子的语言),把另一种较粗略地估叫做“大估”,不管是大估还是小估,都遵循一个原则,“四舍五入法”,三位数的估算方法,小估可以看个位是否满五,满就向前一位进一,没满五就改写成0,所谓三位数的“大估”方法,看十位是否满五,满五就向前一位进一,没满五就改写成0,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会把孩子的思维教死了,但我不这么认为,我把两种方法都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选择用哪一种好些,在计算纯算式题和应用题时所使用的方法要适当选择,比如说书本100页的第

6、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34+6=47+8=54+6=67+8=28+4=46+7=38+4=66+7=4+6=7+8=14+6=27+8=8+4=6+7=18+4=26+7=818=75+7=32+9=438=48+7=349=45+8=633=72+8=6+36=28+5=42-5=62+8=86-9=57-30=28+4=5+18=72-8=48+5=95-70=

二、应用题(1-4每题 5分, 第5小题 7分, 共 27分)

1. 小刚第一天写了50个大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写8个,第二天写多少个? 2. 学校乒乓球队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女生有25人,男生有多少人? 3. 王红看一本书,看了46页,还差18页没看,这本书有多少页? 4. 体育室有25根长跳绳,52根短跳绳,短跳绳比长跳绳多多少根? 5. 水果店运来34筐桔子,卖出一些后还剩18筐,卖出多少筐?卖出的比剩下

的少多少筐?

.6、同学们种了45棵杨树,30棵柳树,种的杨树比柳树多多少棵?

7、小兰今年10岁,爷爷72岁.小兰比爷爷小多少岁?

8、 玩具店里的气球卖出26个,还剩下20个,原来有多少个气球?

9、水果店运来38筐桔子,卖出一些,还剩下10筐,卖出多少筐?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练习

一、 口算题(1-4每题 4分, 5-6每题 10分, 共 36分)

34+6=47+8=54+6=67+8=28+4=46+7=38+4=66+7=4+6=7+8=14+6=27+8=8+4=6+7=18+4=26+7=818=75+7=32+9=438=48+7=349=45+8=633=72+8=6+36=28+5=42-5=62+8=86-9=57-30=28+4=5+18=72-8=48+5=95-70=

二、应用题(1-4每题 5分, 第5小题 7分, 共 27分)

1. 小刚第一天写了50个大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写8个,第二天写多少个? 2. 学校乒乓球队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女生有25人,男生有多少人? 3. 王红看一本书,看了46页,还差18页没看,这本书有多少页? 4. 体育室有25根长跳绳,52根短跳绳,短跳绳比长跳绳多多少根? 5. 水果店运来34筐桔子,卖出一些后还剩18筐,卖出多少筐?卖出的比剩

的少多少筐?

.6、同学们种了45棵杨树,30棵柳树,种的杨树比柳树多多少棵?

7、小兰今年10岁,爷爷72岁.小兰比爷爷小多少岁?

8、 玩具店里的气球卖出26个,还剩下20个,原来有多少个气球?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34+56=730+234=900—650=54÷8=

二、填空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1□÷□=4„„3

2.百位上是8,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零的数是()。3.找规律填数。

(1)901802703() () (2)650()680695() 4.在○填上“>”“<”或“=”

5796○5793296+305○6004分米○4厘米 1000毫米○10分米1千米○1000厘米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长35() (2)一幢楼房高约24()

(3)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120() 6.在2022中,千位上的2表示(),中间的2(),右边的2表示2个()。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余数不能小于除数。() 2. 4.1000里面有100个10。()

3. 由

4、

9、0、7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9470。()

三、用竖式计算

79÷8=76+363=465-28=

四、解决问题

1.有3只青蛙、20只害虫,平均每只青蛙吃几只害虫?还剩下几只害虫?

2. 学校组织“献爱心”捐款活动,男同学捐款484元,女同学捐款489元,全校共捐款多少元?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我妈妈今天给我买了3只可爱的小金鱼。

3只金鱼颜色不同。其中一只是黑色的,两个眼睛鼓鼓的,像两个小皮球,嘴一张一合,尾巴一摇一摆,两边的鱼鳍像船浆,向前摇动着。我特别喜欢它那条油黑发亮的尾巴,像英语中的字母V,更像一位英勇善战的先生。

另一只是红白相间的鹤顶红。它的头部有红斑,嘴巴圆圆的像我们拼音中的字母O,吐出白白的泡泡。鱼鳞晶莹透明,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仙女披上了白纱,戴上了帽子。 还有一只七彩金鱼。它最顽皮,每次喂饲料时它总是第一个游过来,当另两只过来时,它会用尾巴攻击它们,直到把所有的饲料都吃到自己的肚子才停止攻击。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6篇

一、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和总复习。共分为四部分: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空间和图形,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植树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三、复习措施:

这部分内容可分为6块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师在组织复习之前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计算的正确率等,整队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中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复习效率,既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弥补知识缺漏,又要注意满足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即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四、复习安排:

1.前四天时间主要以分单元复习为主,帮助学生梳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注意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衔接。结合书本、练习册、总复习试卷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易错部分知识,将单元试卷以板书的形式分别呈现,再次考核,找出学生错误的根源,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总结。

2.在后两天时间里主要以综合复习为主,在总结分单元复习中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历年来期末试题题型,进行重点复习。加大对典型题型的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心理的调适,对于班上学困生的辅导上,鼓励班上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进行互帮互助;同时进行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查漏补缺;并联系其家长,进行家校联合,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迎头赶上。

具体安排:

6月21日:复习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数的知识,并做好练习卷

6月22日:复习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数的运算,并做好练习卷

6月23日:复习《位置与方向》和《三角形》,空间图形,并做好练习卷6月24日:复习《统计》与《数学广角》,并做好练习卷

6月27日:《期末评价》一张,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批改讲解

6月28日:数学书的知识梳理一遍,抓重点讲一下,以学生自己复习为主。

上一篇:小学开学教育范文下一篇:计划生育服务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