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诊断标准范文

2023-09-23

病毒性角膜炎诊断标准范文第1篇

角膜炎的种类很多, 其命名及分类也比较复杂, 以病因学分类的方法分为病毒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过敏性角膜炎、外伤及营养性角膜炎以及病因不明的角膜炎。

1.1 病毒性角膜炎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医学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有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牛痘性角膜炎、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等。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 它引起的角膜病变可侵及角膜各层, 且相互转化, 形成树枝状、地图状、盘状等, 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角膜创伤、发热以及免疫功能低下; (2) 患眼有刺激症状及视力障碍; (3) 重症病例可出现灰白色稀淡积脓, 严重疼痛。此类疾病是反复发作的病例, 常有新、旧病灶并存。牛痘性角膜炎是由牛痘苗感染引起的, 多由牛痘苗溅入眼内, 或经污染痘疹脓液的手指带入眼内而诱发疾病。潜伏期一般为3d, 发病后以表层角膜炎及浅层角膜溃疡为主, 基质层及盘状角膜炎为少。随着天花的消灭, 今后本病也将绝迹。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所致, 患者有剧烈神经痛。它与水痘病毒属同一种病毒, 为潜伏性病毒感染疾病, 所以又称V-2病毒。此种角膜炎多表现为点状、钱状、树枝状及基质层角膜炎、盘状角膜炎等。具体来说, 有以下临床表现: (1) 患者一般为40岁以上的成人, 有一定的复发率; (2) 多在眼部出现沿二叉神经分布的皮肤带状疱疹以后或同时发病; (3) 病初为上皮性点状角膜炎, 部分病例发展为分枝短、末端不膨胀的树枝状角膜炎, 随后进一步发展形成盘状角膜炎或富于血管的角膜基质炎。

1.2 病毒性角膜炎的病因及临床诊断

不同的病毒性角膜炎类型发病原因不同, 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次之, 还有极少部分是在接种牛痘疫苗中牛痘病毒意外感染角膜所致。当身体抵抗力减退时, 如感冒或高热是该病的诱发因素。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沿三叉神经末梢颞支分布,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 常出现在感冒或高热中, 一般有口角或鼻翼部出现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较为复杂, 医生可询问患者是否有感染病史, 可有感冒发热、过劳、饮酒等诱因。然后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做出诊断, 但这只是初步诊断。如有条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 通过细胞病毒分析或分子生物学方法, 帮助进行病原学诊断。带状疱疹角膜炎的诊断相对较为简单, 医生可根据患者眼部带状疱疹皮肤损害后出现的上皮性点状、树枝状角膜炎或角膜基质炎等临床表现, 进行分析诊断。

2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手段

中医学者以该病病变部位的深浅来辨证立方, 浅层以疏风清热, 中层以清热解毒化湿, 病变累及瞳神则清肝胃之火治之。目前国际通行的是西医治疗, 如药物手术等, 西医对该病治疗常用抗病毒眼药水, 配合抗菌素眼药水, 以防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有虹膜反应时, 则加扩瞳药。如果出现全身衰落者或易感冒者, 常辅以提高免役的药物。

2.1 更昔洛韦、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法

更昔洛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病毒药, 具有疗效确切、毒性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对病毒性角膜炎的抑制作用比阿昔洛韦强60倍, 是目前临床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干扰素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活性, 能激活产生高活性抗病毒蛋白有效杀灭致病病毒, 并能同时抑制病变细胞增殖,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从而彻底清除病毒、保护未受感染的细胞, 达到治愈疾病、提高视力、改善角膜病灶的临床效果。将更昔洛韦与干扰素注射剂结合在一起使用, 根据病患的自身疗程特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综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显著, 具有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的作用。

2.2 银蒲汤雾化治疗法

病毒性角膜炎在中医方面治疗历史悠久, 属中医聚星障范畴, 是一个眼科临床治疗中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 占角膜致盲的63.2%, 近年来, 还有继续上升趋势。中医认为黑睛直接与外界接触, 易感六淫之邪, 以风热多见。

中药熏洗疗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 直接作用于眼部, 对症下药, 反应迅速。银蒲汤雾化治疗法即是由此衍生来的。超声雾化疗法先破坏药液表面张力和惯性, 使液体在气相中分散, 从而将药液变成雾状颗粒, 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近年来, 医学技术进步, 能在常温下把水溶性药物分裂成细小雾滴, 雾量大, 雾滴小而均匀, 汝窑集中又提高了局部抵抗力。银蒲汤雾化治疗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 有效地降低复发率,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可安全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老人、儿童, 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摘要: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 具有起病急、病程长、易反复、对视力损害大等特点, 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其复发率与致盲率均居角膜病之首位。本文先详细叙述了角膜炎的定义、病因及不同分类, 由此引出病毒性角膜炎这一最常见的类型, 然后对病毒性角膜炎的致病因素、各时期症状进行阐述分析, 重点论述了采用干扰素滴眼液、银蒲汤雾化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期望为临床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陈祖基.实用眼科药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75.

[2] 李传课.中医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480.

病毒性角膜炎诊断标准范文第2篇

因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极容易传染,一旦在学校中扩散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一旦有病人出现,要及时落实预防措施:

一、 隔离病人。

一旦有症状出现的学生应在家隔离,隔离期限一般为7天,到症状消失为止。

二、 搞好个人卫生及家庭卫生。

做到“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已发病的学生在家中洗脸时一定要做到毛巾和脸盆同家人分开使用。

三、 学校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和卫生工作。

对发病学生使用过的毛巾、脸盆等物品要进行消毒(煮沸消毒或消毒药水均可)。同时向学生宣传卫生知识。

四、 可以适当用眼药水进行预防,但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时效果不明显。

五、 一旦发病的学生数量增多,要及时报告卫生防疫机构。

病毒性角膜炎诊断标准范文第3篇

主讲人:于英泉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同学们:大家好!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的感染一直深深的让全国人民都关注牵挂着。病毒虽然无情,但是我们学校积极应对疫情和新型肺炎。下面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相关知识。

第一章基础篇

第一节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

第二节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一、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都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起源于武汉。疫情发生后,专家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非法销售野生动物的摊位分离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

二、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在呼气,打喷嚏或咳嗽时,病毒经口鼻排出,易感者吸入后可引起感染。

小女孩擤鼻涕

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携带病毒的分泌物、血液、体液或排泄物以及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时,有可能造成感染。

第二章诊疗篇

第一节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年女性测量体温

二、如何确诊病例

(一)疑似病例

1.流行病学史

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被感染?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2.临床表现

(1)发热。

(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二)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第二节新型冠状病毒的密切接触者

一、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有其他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密切接触者条件的人员。

护士

二、为什么密切接触者必须观察14天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将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医护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

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该怎么办?

(1)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选择单间居住,居室内保持通风,不使用中央空调。

(2)不要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每天早晚各测量体温一次,定期接受医生的随访。

(3)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第三章预防篇

第一节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避免聚会。2.常戴口罩。3.勤洗手。4.不碰野味。5.保持良好习惯。6.开窗通风。7.增强免疫。8.及时就医。

第二节做好个人防护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戴口罩

1.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尤其是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科就诊时应该戴上口罩。

2.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去人群密集场所,如超市、商场、影院等地。建议戴口罩。

3.为防止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当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状时应及时戴口罩。

二、如何正确戴口罩

1.将折面完全展开,注意动作轻柔。

护士示范

2.将口罩罩住鼻、

佩戴位置

3.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根据鼻梁形状调整鼻夹。

4.检查口罩边缘是否与面部贴合。

三、摘下口罩的方法

1.不要接触口罩外面(污染面)。

2.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用手指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3.摘掉口罩后应洗手。

第三节良好卫生习惯

一、正确洗手

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整个过程持续30秒,搓揉时间不少于15秒。

可使用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搓掌心。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掌心相对

第二步:搓手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清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腹。双手成弓形,彻底清洗指腹。

第五步:洗拇指。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

第六步:洗指尖。指尖摩擦另一只手的掌心。

第七步:洗手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

二、咳嗽和打喷嚏礼仪

1.咳嗽和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或手帕捂住口鼻,避免用双手遮盖口鼻。

2.如果临时找不到手帕或纸巾,可用衣袖内侧来代替手捂住口鼻。弯曲手肘后,再遮盖口鼻。

3.使用后的纸巾要丢到垃圾桶里。

4.咳嗽或打喷嚏后要立即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对手消毒。

5.日常说话时音量不要过高,避免“唾沫横飞”。

错误示范

6.切忌不要用手揉眼睛、抠鼻子。

三、室内清洁,开窗通风

1.室内卫生采用湿式清洁法,避免用扫帚清洁造成扬尘。

2.注意室内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冬季开窗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第四节健康生活方式

一、

安全饮食

不食用野生动物,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注意营养,避免偏食,保证食用食物多样化。按时按量用餐,避免暴饮暴食。

二、

增强体质

积极锻炼,控制体重,此外,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病毒性角膜炎诊断标准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所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58例。其中男162例, 女96例。男女比例为1.7∶1。年龄5~83岁, 平均年龄为 (39.5±13.2) 岁, 其中5~16岁98例 (37.9%) , 17~39岁72例 (27.9%) , 40~49岁38例 (14.7%) , 50~59岁25例 (9.7%) , 60~83岁25例 (9.7%) 。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5~598d, 平均时间为 (43.5±12.3) d。住院治疗时间为18~139d, 平均为 (44.1±11.5) d。临床表现:咳嗽212例 (82.2%) , 乏力207例 (80.2%) , 发热183例 (70.9%) , 胸痛190例 (73.6%) , 呼吸困难248例 (49.0%) , 盗汗122例 (47.3%) , 食欲不振119例 (46.1%) , 胸闷92例 (35.7%) , 消瘦49例 (19.0%) , 咳血8例 (3.1%) , 健康检查发现8例 (3.1%) 。胸水分布右侧132例 (51.2%) 、左侧119例 (46.1%) 、双侧7例 (2.7%) 。

并发症:肺结核151例 (58.5%) , 其中38例为复治患者 (14.7%) 。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144例 (55.8%) 。合并结核性腹膜炎11例, 肾结核4例, 结核性脑膜炎3例, 颈部淋巴结核6例, 肺内感染和糖尿病者较为多见, 分别为45例和22例, 合并其他并发症 (包括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消化道疾病等) 107例。

诊断依据:有结核中毒症状及相关临床特征, 同时存在胸腔积液;胸部X线片示出现情况不一的胸腔积液影像, 超声波检查示存在液性暗区;实验室检查胸水为渗出液标准;包括肺在内的其他部位的结核, 对诊断参考意义较大;经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 胸水明显吸收。

1.2 治疗方法

对220例初治患者的化疗方案为2SHRZ/4HRE, 链霉素过敏者可改用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或乙胺丁醇口服, 对38例复治患者参考既往用药方案可选择敏感药物或加用PAS或RFT、氧氟沙星等药物。对X线检查和B超检查符合适应证的181例患者进行胸穿排液占70.2%。其排液次数1~13次不等, 每人平均2.4次。每次胸穿排液后向胸腔内注入异烟肼300mg, 氢化可的松30mg或地塞米松5mg。有化脓倾向者可注入丁胺卡那霉素0.2g, 也可用甲硝唑250mL注入胸腔内冲洗。激素治疗一般强的松30mg顿服, 体温正常, 胸水开始吸收后, 每周1次减量5mg, 直至停用, 约使用4~7周。

2 结果

经系统治疗245例好转, 其中毒症状基本消失、胸水吸收, 坚持抗结核治疗, 痊愈者126例;4例因合并其他危重病症死亡, 9例自动出院。

3 讨论

本区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一般出现为40岁以下, 多发生于青壮年, 都分布在一些卫生条件较为落后的地方, 主要以工厂工人、外出打工者及学生较为常见, 这些人群中于1~2年内均出现居住或工作环境发生改变, 对新的环境、气侯状况及生活习惯出现改变等因素出现了不适应, 使免疫功能出现下降而致病[2]。还有少数患者未出现其他明显症状, 更值得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度敏感机体的胸膜而导致的渗出性胸膜炎症, 结核菌可以经过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至淋巴系统及血行播散到达胸膜。胸腔积液的产生及吸收通常取决于静水压、胶体渗透压及各种压力的综合平衡情况,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为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 早期出现胸膜充血肿胀, 使毛细血管的渗透压增加而出现胸膜腔内积液增加, 胸腔积液内含有纤维蛋白, 如胸腔积液吸收功能受到影响, 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将沉着于胸膜, 产生胸膜肥厚、包裹、纤维苔及纤维网格等[3]。

本文研究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症状一般为结核的全身中毒症状及胸腔积液所致的局部症状。很大部分患者具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部分患者对其认识较少, 在产生发热及胸痛症状时, 按照感冒或普通感染而用药, 并未进行及时诊治, 在出现活动后气促、发热久治不愈地情况下才入院进行检查, 遗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很大几率的导致了积液包裹。因此提高患者及医疗工作者的对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得认识是进行早期确诊、及时治疗的关键[4]。

大部分患者结核性胸膜炎出现在单侧, 通常为黄绿色及草绿色, 有很少一部分患者还为血性, 尤其是合并心包炎时多为血性。虽然很多患者胸水出现TB-AB阳性, 但特异性低, 胸水中找抗酸杆菌阳性率低。胸水ADA>40U/L及胸水ADA/血清ADA>1可作为其重要参考指针[5]。胸膜炎确诊主要依靠胸膜活检病理依据;患者若无病理依据但临床上支持仍可予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目的在于对胸膜炎进行控制, 使渗出减少及胸水得到清除, 并促进吸收, 减少及防止胸膜肥厚、粘连, 减低及避免并发症发生。一旦确诊, 需要进行尽早、规范治疗。因此及早抽放胸水是防治胸膜炎预后发生胸膜肥厚、粘连的关键, 中毒症状明显时及积液发生早期者在抗结核中需联合应用激素, 从而使胸膜肥厚、粘连能够有效减少, 很多患者胸腔积液在2周内吸收;如果已经出现增厚的胸膜情况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吸收, 因此要指导患者适量、全程用药, 定期进行复查。

摘要:目的 探讨本区域的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 及时掌握患者的临床特征, 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所收治的25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系统治疗245例好转, 其中毒症状基本消失、胸水吸收, 坚持抗结核治疗, 痊愈者126例;4例因合并其他危重病症死亡, 9例自动出院。结论 及早的进行规范、适量及全程化疗, 同时尽早抽放胸水能够提高治愈率, 同时能够防治预后胸膜肥厚、粘连。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福堂.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3 (11) :1499~1500.

[2] 业秀林, 郝青林.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和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 17 (1) :75~77.

[3] 张裕君.结核性胸膜炎126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 2010, 39 (6) :529~530.

[4] 李利亚.结核性胸膜炎118例治疗体会[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08, 6 (2) :79.

病毒性角膜炎诊断标准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住院脑膜炎患者78例, 其中病毒性脑膜炎20例, 化脓性脑膜炎20例, 结核性脑膜炎18例, 健康对照20例。临床表现:多数病人首先表现类似上呼吸感染和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 随后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常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项僵硬等。还可出现畏光、眼球疼痛、乏力、肌痛。

1.2 方法

CSF中的总蛋白测定试剂由广州标佳公司生产, 仪器为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SF中的免疫球蛋白 (Ig) 由罗氏INTEGRA400生化仪测定。

2 结果

各项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与对照组CSF中的IgA、IgG、IgM比较, 其P值均<0.05, 都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比较及与化脓性脑膜炎比较, 其IgG、IgA、IgM的P值都<0.01, 有统计学意义。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比较, 其IgG与IgM的P值<0.01, 而它们之间的IgA比较, P值>0.05。脑脊液总蛋白在病毒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与对照组比较中, 其P值均<0.01, 均有差异。脑脊液蛋白质测定的临床意义, 见表2。

3 讨论

正常人CSF中Ig含量较低, 生理情况下, 血中Ig通过通透性正常血-脑屏障 (BBB) 而进入CSF内[1], IgM分子量比IgA大, IgA分子量又比IgG大, 所以在CSF中它们的含量依次是IgM

脑脊液蛋白质测定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病变, 常见于脑脊髓及脑膜炎症, 肿瘤出血及脑软化性疾病。正常CSF中总蛋白的含量较低, 其总量不超过0.4g/L。而结核性脑膜炎病人CSF中蛋白质增高, 其含量为 (1.292±0.828) , 化脓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增高明显在 (4.028±0.91) 。而病毒性脑膜炎病人CSF总蛋白仅部分增高。脑外伤病人一般都伴有总蛋白明显增高。

摘要:目的 探讨脑脊液蛋白测定在脑膜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 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78例患者的脑脊液总蛋白, 在罗氏INTEGRA400生化仪上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 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蛋白明显高于非脑膜炎病人。结论 发现脑脊液蛋白升高、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脊液蛋白,脑膜炎

参考文献

[1] 郝丽萍.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4种颅内疾病的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 10 (11) :87~88.

[2] 王兰兰.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25.

[3] 丛玉隆, 马骏龙, 秦晓玲.当代体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52.

[4] 葛继红, 张胜君, 关承奎, 等.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测定与细胞形态检测对3种脑膜炎诊断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 1999, 17 (5) :56~57.

病毒性角膜炎诊断标准范文第6篇

1 如何诊断你的计算机中了病毒

我们可以从计算机中毒的表现来判断。其表现如下:

1) 经常死机:病毒打开了许多文件或占用了大量内存;不稳定 (如内存质量差, 硬件超频性能差等) ;运行了大容量的软件占用了大量的内存和磁盘空间;使用了一些测试软件 (有许多BUG) ;硬盘空间不够;运行网络上的软件时经常死机也许是由于网络速度太慢, 所运行的程序太大, 或者自己的工作站硬件配置太低等等。

2) 系统无法启动:病毒修改了硬盘的引导信息, 或删除了某些启动文件。如引导型病毒引导文件损坏;硬盘损坏或参数设置不正确;系统文件人为地误删除等。

3) 文件打不开:病毒修改了文件格式;病毒修改了文件链接位置;文件损坏;硬盘损坏;文件快捷方式对应的链接位置发生了变化;原来编辑文件的软件删除了;如果是在局域网中多表现为服务器中文件存放位置发生了变化, 而工作站没有及时涮新服器的内容 (长时间打开了资源管理器) 。

4) 经常报告内存不够:病毒非法占用了大量内存;打开了大量的软件;运行了内存资源的软件;系统配置不正确;内存本就不够 (目前基本内存要求为128M) 等。

5) 提示硬盘空间不够:病毒复制了大量的病毒文件 (好端端的近10G硬盘安装了一个WIN98或WINNT4.0系统就说没空间了, 一安装软件就提示硬盘空间不够) 。硬盘每个分区容量太小;安装了大量的大容量软件;所有软件都集中安装在一个分区之中;硬盘本身就小;如果是在局域网中系统管理员为每个用户设置了工作站用户的“私人盘”使用空间限制, 因查看的是整个网络盘的大小, 其实“私人盘”上容量已用完了。

6) 出现大量来历不明的文件:病毒复制文件;可能是一些软件安装中产生的临时文件;也或许是一些软件的配置信息及运行记录。

7) 启动黑屏:病毒感染 (记得最深的是98年的4.26, 我为CIH付出了好几千元的代价, 那天我第一次开机到了Windows画面就死机了, 第二次再开机就什么也没有了) ;显示器故障;显示卡故障;主板故障;超频过度;CPU损坏等等

8) 数据丢失:病毒删除了文件;硬盘扇区损坏;因恢复文件而覆盖原文件;如果是在网络上的文件, 也可能是由于其它用户误删除了。

9) 键盘或鼠标无端地锁死:病毒作怪, 特别要留意“木马”;键盘或鼠标损坏;主板上键盘或鼠标接口损坏;运行了某个键盘或鼠标锁定程序, 所运行的程序太大, 长时间系统很忙, 表现出按键盘或鼠标不起作用。

10) 系统运行速度慢:病毒占用了内存和CPU资源, 在后台运行了大量非法操作;硬件配置低;打开的程序太多或太大;系统配置不正确;如果是运行网络上的程序时多数是由于你的机器配置太低造成, 也有可能是此时网路上正忙, 有许多用户同时打开一个程序;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硬盘空间不够用来运行程序时作临时交换数据用。

11) 统自动执行操作:病毒在后台执行非法操作;用户在注册表或启动组中设置了有关程序的自动运行;某些软件安装或升级后需自动重启系统。

2 中毒后我们可采用下列方法杀毒

使用正确的杀毒方法, 我们除了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清除外, 对于一些顽固的病毒, 我们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来清除。

2.1 在安全模式或纯DOS模式下清除病毒

当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时候, 很多人都会图方便, 在正常模式下清除病毒, 但这种方法往往是不能干净清除病毒的。这里说的正常模式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实模式 (Real Mode) 。其包括正常模式的Windows和正常模式的Windows下的"MS-DOS方式"或"命令提示符"。在正常模式下, 由于带毒的文件正在运行, 是无法对这些文件直接进行操作的。从现今的反病毒技术和病毒来看, 绝大部分病毒都不可能在正常模式下简单的就可以彻底清除了的。很多一些朋友误以为只要装上反病毒软件, 软件可以彻底清除计算机上的病毒, 当病毒无法彻底清除的时候就认为软件不好, 这是很错误的!建议在查杀病毒的时候, 要在安全模式 (Safe Mode) 或者纯DOS下进行清除。特别的, 对于现在大多数流行的病毒, 如蠕虫病毒、木马程序和网页代码病毒等, 都可以在安全模式下清除, 不必要像以前那样必须要用软盘启动杀毒;但对于一些引导区病毒和感染可执行文件的病毒才需要在纯DOS下杀毒 (建议用干净软盘启动杀毒) 。而且, 当计算机原来就感染了病毒, 那就更需要在安装反病毒软件后 (升级到最新的病毒库) , 在安全模式 (Safe Mode) 或者纯DOS下清除一遍病毒了!

关于如果进入安全模式请参见以下网址:

http://gz3.duba.net/secure_channel/defence_skill/2002/12/30/15443.htm

2.2 带毒文件存在于特定的目录或文件中的清除方法

这里所说的是由于某些目录和文件的特殊性, 无法直接清除 (包括安全模式下杀毒等一些方式杀毒) , 而需要某些特殊手段清除的带毒文件。以下所说的目录均包含其下面的子目录。

1) 带毒文件在Temporary Internet Files目录下, 由于这个目录下的文件, Windows会对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未经进一步确认) 。所以对这个目录下的带毒文件即使在安全模式下也不能进行清除, 对于这种情况, 请先关闭其他一些程序软件, 然后打开IE, 选择IE工具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 选择"删除文件"删除即可, 如果有提示"删除所有脱机内容", 也请选上一并删除。

2) 带毒文件在_Restore目录下, *.cpy文件中这是系统还原存放还原文件的目录, 只有在装了Windows Me/XP操作系统上才会有这个目录, 由于系统对这个目录有保护作用。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先取消"系统还原"功能, 然后将带毒文件删除, 甚至将整个目录删除也是可以的。

3) 带毒文件在.rar、.zip、.cab等压缩文件中现今能支持直接查杀压缩文件中带毒文件的反病毒软件还很少, 即使有也只能支持常用的一些压缩格式。所以, 对于绝大多数的反病毒软件来说, 最多只能检查出压缩文件中的带毒文件, 而不能直接清除。而且有些加密了的压缩文件就更不可能直接清除了。要清除压缩文件中的病毒, 建议解压缩后清除, 或者借助压缩工具软件的外挂杀毒程序的功能, 对带毒的压缩文件进行杀毒。

4) 病毒在引导区或者SUHDLOG.DAT或SUHDLOG.BAK文件中这种病毒一般是引导区病毒, 报告的病毒名称一般带有boot、wyx等字样。如果病毒只是存在于移动存储设备 (如软盘、闪存盘、移动硬盘) 上, 就可以借助本地硬盘上的反病毒软件直接进行查杀;如果这种病毒是在硬盘上, 则需要用干净的可引导盘启动进行查杀。对于这类病毒建议用干净软盘启动进行查杀, 不过在查杀之前一定要备份原来的引导区, 特别是原来装有别的操作系统的情况, 如Windows、Linux等。如果没有干净的可引导盘, 则可使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应急杀毒: (1) 在别的计算机上做一张干净的可引导盘, 此引导盘可以在Windows95/98/ME系统上通过"添加/删除程序"进行制作, 但要注意的是, 制作软盘的操作系统须和自己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相同; (2) 用这张软盘引导启动带毒的计算机, 然后运行以下命令:

A:>fdisk/mbr A:>sys a:c:

如果带毒的文件是在SUHDLOG.DAT或SUHDLOG.BAK文件中, 那么直接删除即可。这是系统在安装的时候对硬盘引导区做的一个备份文件, 一般作用不大, 病毒在其中不起作用。

5) 带毒文件的后缀名是.vir、.kav、.kbk等这些文件一般是一些防毒软件对原来带毒的文件做的备份文件, 一般情况下, 如果确认这些文件已经无用了, 那就将这些文件删除即可。

6) 带毒文件在一些邮件文件中, 如dbx、eml、box等有些防毒软件可以直接检查这些邮件文件中的文件是否带毒, 但往往不能对这些带毒的文件直接的进行操作, 对于一些邮箱中的带毒的信件, 可以根据防毒软件提供的信息找到那带毒的信件, 删除信件中的附件或者删除该信件;如果是eml、nws一些信件文件带毒, 可以用相关的邮件软件打开, 确认该信件及其附件, 然后删除相关内容。一般有大量的eml、nws的带毒文件的话, 都是病毒自动生成的文件, 建议都直接删除。

7) 文件中有病毒的残留代码这种情况比较多见的就是带有CIH、Funlove、宏病毒 (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和Wordpro等文档中的宏病毒) 和个别网页病毒的残留代码, 通常防毒软件对这些带有病毒残留代码的文件报告的病毒名称后缀通常是int、app等结尾, 而且并不常见, 如W32/Fun Love.app、W32.Funl-ove.int。一般情况下, 这些残留的代码不会影响正常程序的运行, 也不会传染, 如果需要彻底清除的话, 要根据各个病毒的实际情况进行清除。

8) 文件错误, 这种情况出现的并不多, 通常是某些防毒软件将原来带毒的文件并没有很干净地清除病毒, 也没有很好的修复文件, 造成文件无法正常使用, 同时造成别的防毒软件的误报。这些文件可以直接删除。

9) 加密的文件或目录, 对于一些加密了的文件或目录, 请在解密后再进行病毒查杀。

10) 共享目录这里包括两种情况:本地共享目录和网络中远程共享目录 (其中也包括映射盘) 。

遇到本地共享的目录中的带毒文件不能清除的情况, 通常是局域网中别的用户在读写这些文件, 杀毒的时候表现为无法直接清除这些带毒文件中的病毒, 如果是有病毒在对这些目录在写病毒操作, 表现为对共享目录进行清除病毒操作后, 还是不断有文件被感染或者不断生成病毒文件。以上这两种情况, 都建议取消共享, 然后针对共享目录进行彻底查杀, 恢复共享的时候, 注意不要开放太高的权限, 并对共享目录加设密码。对远程的共享目录 (包括映射盘) 查杀病毒的时候, 首先要保证本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干净的, 同时对共享目录也有最高的读写权限。如果是远程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话, 建议还是直接在远程计算机进行查杀病毒。特别的, 如果在清除别的病毒的时侯都建议取消所有的本地共享, 再进行杀毒操作。在平时的使用中, 也应注意共享目录的安全性, 加设密码, 同时, 非必要的情况下, 不要直接读取远程共享目录中的文件, 建议拷贝到本地检查过病毒后再进行操作。

11) 光盘等一些存储介质对于光盘上带有的病毒, 不要试图直接清除, 这是神仙也做不到的事情。同时, 对另外一些存储设备查杀病毒的, 也需要注意其是否处于写保护或者密码保护状态。

上一篇:被惩罚自扇耳光的故事范文下一篇:部队营长个人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