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范文

2023-09-23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运用和发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优势, 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也调动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活力。习近平提出, 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要扮演好自身角色, 处理好“放管服”三者之间的关系, 完善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 来应对变化的外部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区别, 我国当前的改革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是综合考察我国国情而定的。加快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需要各个主体之间相互配合, 逐渐查找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进而调控风险。

我国所有制结构为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而推衍出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 家庭联产承包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收入并不高, 因此受到了很多质疑, 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在某种层面上确定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和经营模式, 消除了传统的人民公社时期的经济停滞和发展不前的问题, 因此, 我国的农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当前我国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 在未来很长时间内, 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 经过多年体制改革, 我国同时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经历了循序渐进的改革历程, 不断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进行突破和创新。逐渐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阶段, 从经济基础向上层建筑层面进行改革深化。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将致力于政党和机构的改革、发展, 逐步扫清生产力、生产要素发展进程中的障碍, 平衡发展中存在的不充分关系。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了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必须完善生产力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随着40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 中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在20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水平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时,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平衡和贫富差距, 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与中国三农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 实施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三农的发展速度加快。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农村设施逐渐实现现代化、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 农业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因此, 农业发展规模在原有基础上逐渐扩大, 现代社会农村资源正稳步提升, 农村服务也更加完善, 这就意味着农业的发展也将朝气蓬勃, 充满生机和活力。

2.1 把握时代发展脉络, 切实贯彻和落实“三农”精神

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进展农村工作事项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 竭尽全力使广大农民都能够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真正实现共享现代化。

2.2 紧跟时代潮流, 推进农业现代化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 如果仅仅把农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还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 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应该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逐步替代手工劳动, 精简劳动力。我国是农业大国, 历代领导人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状况, 并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当前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加以运用, 吸收借鉴历代学者的经验教训, 在此基础上, 逐步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 扩大农业的发展规模, 发展更加优质高产的农业, 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改善当前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的不平衡现象, 以此来提升农业的发展效益。

2.3 关注民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想要解决三农发展问题, 就必须要协调好农业、农村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工作的中心问题。而农民作为三农的核心, 自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想要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经济水平必须要有所提升, 而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收入问题, 而应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根本任务, 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 进行宣传指导, 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农民的素质, 从而更好地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 未来展望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经过深思熟虑, 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途, 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 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协调、开放、创新、共享、协调的发展理念, 全面实现和发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不断提出廉洁奉公、秉公执法的理念, 全面贯彻和落实从严治党的原则, 反对贪污腐败,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新时代我们的发展目标和使命,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拼搏。改革开放在历经40年的实践和摸索后, 已经做到精准扶贫, 贯彻和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和理念,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根基。因此,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扩大日益增长的需求已经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需要广大农民收入维持长期增长趋势, 不断突破现有格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共同努力, 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美丽富强的美好愿景。

摘要:改革开放40年以来, 中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农村、农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国的三农问题同样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途径。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并没有采取极端的方法, 而是逐步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试探性措施, 这种渐进式改革并非推到一切重新开始, 而是逐步扫除生产力发展进程的障碍, 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1 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改革

在20世纪70年代, 马来西亚跟随了亚洲死虎的步伐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折到制造业。在日本的协助下, 重工业在几年的时间内蓬勃发展。而出口贸易成为马来西亚重要经济增长动力。在20世纪80和20世纪90年代低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马来西亚还是保持着7%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成长。在20世纪6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1%而在20世纪70年代则增长了38%, 但同时也证明了不能持续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增长率只有36%。20世纪90年代由于出口产业的带动而增加到59%。同时间贫穷率也明显的下降了。然而, 有些评论家则对贫穷率的下降持有怀疑。中央政府计划是马来西亚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经常的支出来刺激经济。1955年, 马来西亚第一个马来西亚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政府通过这计划并干预经济增长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主要是财富和投资的再分配) , 例如:基础设施项目。英国殖民政府有效的将马来西亚人根据种族分成三个小组。马来人则集中在他们的传统村庄, 主要从事农业活动, 而华人则控制了马来西亚的商业活动。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印度人则从事律师或医生等专业职位, 受教育较低的印度人则在种植园中从事园丁。由于分配的不均衡, Reid委员会起稿的反歧视行动通过马来西亚宪法文章153给予马来人特别待遇, 例如:大学生录取有60%给予马来人。然而, 5月13日种族暴乱事件在吉隆坡联邦首都发生以后, 马来西亚政府则更加积极的推广或鼓励马来人创业并直接干预经济, 增加马来人的企业家。第二个和第三个马来西亚五年计划中, 政府注重于经济平衡分配, 以避免暴力事件的重演。

2 反歧视行动

在1969年513种族事件后Tun Abdul Razak, 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实行了反歧视行动政策。在事件发生之前, 马来人的贫穷率在各族之中是最高的 (65%) , 特别对华人, 华人当时掌着马来西亚34%的经济。通过新政, 土著 (马来人) 配额主要在住宅区, 奖学金以及上市公司的拥有权。2008年3月8日全国大选后配额政策才做修改。2008年11月12日允许相关的上市公司在初次公开上市股票 (IPO) 之后不需考虑土著配额。并进一步的去除当前上市公司土著拥有权30%的规定。根据国内贸易与消费者事务部秘书长拿督Mohd Zain Mohd Dom透露, 有关改正反映了马来西亚朝着市场自由化进行。1971年的新经济政策在于消除马来人之间的贫穷问题并从国家经济中的30%份额来帮组马来人, 并鼓励马来人创业。30年以后, 新经济政策达到预期的效果。在2004年, 土著企业家从1970年的2.4%增加到18.9%而贫穷率则从1970年的64.8%降至8.3%。但新经济政策则被指责为制造寡头统治的政府和“补贴思路”。政党 (公正党和行动党) 则要求实行一份不分种族以及平等的新政策。并声称新经济政策将会助长裙带关系和腐败。

3 补贴和物价调控

马来西亚政府在很多基本生活品上进行补贴和物价调控以保持低价格。如:棕榈油、烹调用油、汽油、面粉、面包、米和其他等被保留在市场价之下来维持生活费指数低落。2008年, 政府宣布在2007年共花费401亿“令吉”在补贴保持价格平稳。而2009年补贴占政府总支出的22%, 单独汽油补贴就占去12%。2007年开始马来西亚政府考虑去除补贴但并没有具体的计划。2008年, 马来西亚政府考虑取消建筑材料的物价调控, 如:水泥和铁棍并禁止出口以保持市场需求。2008年7月1日政府预计每年减少对天然气补贴5%到10%并维持11年, 汽油价格将反射市场价。

4 结语

马来西亚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期望于2020年成为发达国家。除了拥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也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如:天然橡胶、棕榈油、木材、可可、胡椒、菠萝、烟草、锡和石油等。棕榈油为国家创造了不少外汇。而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 马来西亚的经商环境在世界处于第24位。优势如信用、顾客保护跨国贸易等。同时马来西亚政府也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由于民族企业还没茁壮成熟而马来西亚则对相关产业进行高税收, 如汽车进口来保护本国的汽车产业。由于反歧视运动的推行, 为了让各个民族可以平衡的发展间接的拖慢了国家的进步。同时很多行业还是在政府的控制下, 导致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严重的受国家政治的影响。

摘要:论文注重于马来西亚从1970年开始实行经济改革以及以来所执行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政策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 马来西亚.

[2] ARIFF, K.A.M.“Post-War Imports ofwest Malaysia” (M.Ec.Thesis, Universityof Malaya, Kuala Lumpur, 1968) .

[3] Malaysia.First Malaysia Plan 1966-1970 (Kuala Lumpur, 1965) .

[4] WONG HIONG CHIN.“Evaluation ofMalay Participation in Commerce andIndustry” (Graduation Exercise,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Malaya, 1972) .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一、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大发展,经济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1978年以来,陕西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经济模式,国民经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0年来,陕西经济总量从不足100亿元到突破5000亿元,实现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跃,从1978-1995年,长达17年之久,跨上1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5%;第二次跨跃,从1995-2001年,用了6年跨上了2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6%;第三次跨跃,是十六大后,从2002年至今几乎每年增加近千亿元的规模,分别跨跃了3000、4000和5000亿元的历史大关,2007年达到5465.79亿元,年均增长12.6%。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6.4倍,翻了4.1番,年均增长10.4%。1994年以来,除2001年增长9.8%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增长速度创近19年新高,增速在全国居11位。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7.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陕西国民经济总量中,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0.5:51.9:17.6,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提升第三次产业。经过三十年努力,陕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产比重稳定上升,一产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能源、机械、化工、建筑业为主体的二产和以交通、电信、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由30.5%下降到10.8%,下降了1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始终占居主导地位,上升2.4个百分点为54.3%,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占总量的比重突破30%,达34.9%,上升17.4个百分点。

非公制经济崛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私营、外资、合资、联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已达45.6%,比2000年的40.1%提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迅速崛起,极大地保障和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增强经济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陕西人均生产总值仅291元,经历了10年风雨,到1988年迈上千元台阶,到2005年,经过17年奋力拼搏跨上万元大关,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14607元,是1978年291元的5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倍,翻了3.6番,年均增长9.1%。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1美元,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财政实力增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趋好等因素的带动下,全省财政收入30年经历了两个飞跃阶段。第一次是1978-1996年,为稳步增长期,全省财政收入由19.76亿元到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7.22亿元,年均增长10.4%,递增速度低于同期经济总量1.1个百分点;第二次由1996-2007年,为快速增长期,以20.3%的递增速度快速增长,比前18年平均增速快9.9个百分点,比同期经济总量增速快8.6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893.02亿元。1978-2007年财政收入翻了5.5番,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对于增强陕西经济发展实力,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新陕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农村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制,使农业生产出现了突破性发展。全省农业由"以粮为纲"向粮、果、蓄、经等多元结构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粮食生产实现了从吃饭难、吃不饱到基本自给、产销平衡的转变。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全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过去粮食有缺口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城乡居民的"米袋子"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成功解决了吃饭难、吃不饱饭的问题。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吨大关,达到1024万吨,结束了陕西吃粮依靠调进的历史;1998年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万吨大关,达到 1303万吨, 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1067.9万吨,与1978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30.9%的情况下,产量增长49.3%。

特色农业初具雏形,主导产业区域优势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主导产业区域,陕北以羊、薯、杂粮、果、大棚菜为主导产业;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茶桑蚕、食用菌、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关中北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果业基地,关中东部形成了棉花生产基地,渭河两岸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苹果面积和品质居全国第一,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正在兴起。2007年全省水果总产量达到940.2万吨,较1978年增长27.1倍,年均递增12.2%;其中苹果产量701.6万吨,为1978年70.7倍,年均递增15.8%,平均增长速度较全国高6.8个百分点。2007年优果率超过70%,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实现了苹果面积全国第一,品质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二,成为名符其实的果业大省。

畜牧业摒弃传统养殖方式实现产业化经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加快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小区化、区域化生产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2007年末全省生猪存栏851.5万头,较1978年增长62.0%,年均增长1.7%;奶牛存栏48.0万头,为1978年的80倍,年均增长16.3%;家禽存栏5064.5万只,较1978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7.0%。200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96.1万吨,为1978年11.1倍,年均递增8.6%;奶类总产量达到180.3万吨,为1978年39.6倍,年均增长13.5%;禽蛋产量43.3万吨,为1978年的22.6倍,年均增长11.4%。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延续了2000多年的"皇粮"免除,财政惠农惠民政策实施力度加大。2003-2007年的五年间,全省财政累计安排"三农"资金799.66亿元,年均增长21.3%。2005年在全省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 2007年财政对"三农"补贴达到15项之多,补贴资金达37.7亿元。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政策也相继实施,使陕西农业、农民、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三、工业化进程加快,优势行业突起,支撑着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2007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54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9倍,翻了 4.7番,年均增长12%,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70.9%,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30年间,工业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航空航天等为主的新体系,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陕西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产品储量居国内前列,陕西已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以煤、气、油为原料的能源化工产业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能源工业异军突起,总量跃居各行业之首。能源化工工业总产值2673.7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0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8%。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仅次于能源化工业。2007年,装备工业总产值1265.29亿元,比1978年增长33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业对陕西工业的支撑日趋增强,已成为陕西工业新的支撑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贡献率已跃居陕西38个大行业第3位。2007年,有色冶金工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129倍;食品工业增长59倍。

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发展亮点,形成了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大企业。2007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21户,户均产值8.92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5倍,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07年中国500强制造业中,陕西12家上榜,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家。

主要工业产品增长迅猛。石油、煤炭等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原煤、原油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2007年原煤产量20354万吨,比1978年增长11倍;天然原油产量2266万吨,增长374倍;发电量706.87亿千瓦小时,增长9.7倍;钢材560万吨,增长31倍;水泥3176万吨,增长14倍;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526万吨,增长11倍。硫酸、合成氨、农用氮、磷化学肥料、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改革开放30年,陕西工业不仅是量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飞跃。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12.63亿元,比1978年增长70倍;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达到1097.8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15%以上。

四、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活跃因素,是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投资体制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及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0.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41.88亿元, 1979 -2007年累计投资17360.28亿元,年平均增长18.4%。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逐步完善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全省投资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十五"期间累计完成6630.2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45倍,年平均增长19.8%,比"九五"时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06-2007年完成投资6252.1亿元,年均增长34.5%。投资建设对改变三秦大地落后面貌,推进陕西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壮大陕西经济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近年来已超过最终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固定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达56%,拉动全省GDP年均增长6.2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大幅提升,增强了经济建设的活力。通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民间投资,投资主体不断趋向多元化,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加快,比重不断上升。1979-2007年,全省国有经济累计投资10146.25亿元,年均增长16.5%;非国有经济累计投资7214.03亿元,年均增长23.3%,增速高于国有经济投资6.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26.4%,提高到"九五"时期的33.2%,"十五"时期又上升到45.3%。

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电力、交通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得到不断加强。2007年,农林牧渔业投资57.61亿元,比1978年增长360倍,年均增长22.5%;水利建设投资37.1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12.7%;交通邮电通讯投资512.97亿元,增长306倍,年均增长21.7%;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各地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投资力度的持续扩张,一批批事关百姓利益、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建成的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宝鸡峡渠道加坝加闸、泾惠渠西郊水库和神木瑶镇水库工程等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城市供水困难得到缓解。移动通信网的优化和升级,加快了无线市话网、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基础传输网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实现了互联网的扩容提速,综合通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建成的西安至黄陵、潼关、宝鸡、蓝田、户县、阎良,榆林至靖边、靖边至王圈良、靖边至安塞、延安至安塞、西安绕城、西安至咸阳机场、勉县至宁强、阎良至禹门口、西安至柞水、榆林至陕蒙界二期、秦岭终南山隧道等高速公路,形成了"米"字形主骨架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网。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063公里。亚洲第一长隧的秦岭终南山隧道、西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为历史。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的建成通车,形成了纵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区域的"铁脊梁";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南京电气化铁路的开通,形成了全省及西部地区通达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便捷通道,密切了陕西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安康至重庆铁路二线、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西安铁路枢纽客运北环线、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陕西段)、包头至西安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使我省的铁路网得到进一步完善。"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网构架和"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基本形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地产业从无到有,改善了城乡人居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提高租金、标准价售房、集资建房等方式,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房地产开发业也应运而生,快速发展。1998年,全省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23个,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967个,涌现出高科、紫薇、天地源等国内知名品牌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随之迅猛增长。1998-2007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069.77亿元,年平均增长3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7年的7.0%提高到14.7%,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增长3.4个百分点。1998-2007年,累计商品房屋竣工面积6345.3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412.80万平方米,销售额1246.81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8.3%、29.2%和35.9%。

五、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初步构建,运输能力扩大,邮电通讯互通互联、方便快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逐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铁路、公路、民航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长达12.1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 8.29万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244.30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55.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7和33倍;公路客运量4.36亿人,货运量3.97亿吨,分别增长11和14倍。全省铁路正线延展里程4501.9公里,比1978年增加2190.9公里;营业里程3750.3公里,增加1745.3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334.87亿人公里,增长717倍;货运周转量1110.84亿吨公里,增长668倍;客运量0.51亿人,增长1.6倍;货运量1.70亿吨,增长6.1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52.43万公里,共有302条航线;拥有民航飞机33架;客货周转量9.00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80倍,年均增长22.7%。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邮电通讯业,从传统的邮政、电信业务发展到现代化的电信通讯业务,邮电通讯业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全省已建成了以西安为中心,方便快捷的邮电通信网络。

邮政业务不断延伸。1978年,全省共有邮电局、所1585处,其中农村邮电局、所1310处,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18.45万公里。到2007年,全省邮电局、所已发展到1645处,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延伸到22.74万公里。2007年,全省邮政业务总量22.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23亿元。

通讯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通信技术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全省电话用户从1978年的12.23万户增长到2007年的2550.3万户,电话普及率从0.44%提高到67.98%,其中2007年全省移动电话用户达1612.66万户,移动短信业务量达124.60亿条。 国际互联网用户增长迅速,从1999年到2007年末,全省国际互联网用户已从5.37万户发展到166.78万户,增长30.1倍。

六、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消费品应有尽有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拓宽消费服务领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全省消费市场营销网络日趋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购销繁荣景象。

各类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商品供应充足,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30年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商品靠计划凭票供应,国营百货商场和供销社独霸城乡市场,商品营销方式单一。如今,商场货源供应充足、国内外名优品牌应有尽有,各种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以国际国内知名连锁超市麦德龙、沃尔玛、国美、苏宁等大型现代为代表的新型多元化销售网络迅速发展。 2007年我省批发业网点4.9万个,从业人员24.8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6.5倍和3.8倍;零售业网点39.3万个,从业人员90.6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14.1倍和70.6倍;餐饮业网点10.5万个、从业人员37.8万人,分别为1979的11.8倍、4.8倍。2007年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门店达到1149个。

商品供应充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繁荣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相继实施,"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政策陆续出台,"千城万店无假货"和"送货下乡"等活动不断开展,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升温,为消费市场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33.37亿元增加到1801亿元,增长53倍,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200亿元,是1978年的近200倍,限额以上连锁门店共实现零售总额773.8亿元。自2003年全省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后,连续4年稳定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市场规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成效显著,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作为陕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参加和举办各种招商引资及会展活动为契机,积极推介陕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85年陕西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格里拉金花酒店一期竣工,1989年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建成,标志着陕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此后招商引资速度逐年加快。2007年,全省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84家,合同外资金额19.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95亿美元,为1984年的66倍。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806个,合同外资149.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75.28亿美元,来陕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74个,世界500强企业有50家在陕投资,陕西正在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

对外贸易逐步扩大。1978年全省外贸出口仅为0.12亿美元,对外贸易主要以商品出口为主,进口甚微,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此后,陕西出口开始涵盖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劳务等领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拳头产品"不断增多。2006年西安凤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GPA基金会在西安签署了150架CH2000型通用飞机出口合同,是迄今陕西最大一笔通用飞机出口订单,总金额3750万美元。2007年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保税物流项目的建成,打破了内陆无口岸的历史。目前,全省进出口企业超过3000家,年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68.8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8.5%,超全国增幅5个百分点,比1985年增长42.9倍。2007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与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1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遍及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涉及建筑、路桥、水电和大型输变电站建设等多个领域。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充分发掘、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153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到2007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8138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04亿元,分别为1991年的5.3倍和18.6倍。其中国际旅游人数123.1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12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88.9倍和304倍。国际国内航线、旅游快速通道、旅游专列等相关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到2007年,全省共有星级宾馆186个,其中五星级宾馆5个,四星级宾馆27个,旅行社51个。

八、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

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改变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好字优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十一五"以来,国家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硬指标,纳入发展目标,陕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节能降耗力度。197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8.53吨标准煤,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为1.48吨准标煤, 2006年降为1.426吨准标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接近4%的年度指标任务,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 2007年,陕西单位GDP能耗为1.361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率4.54%,完成年度节能降耗任务,在全国由高到低排列居北京、天津、上海之后,与山东并列第4位,居西部第1位。产值单耗逐年下降,高耗能行业消费增长势头有所遏制。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单耗0.75吨标准煤,比1978年减少6.44吨标准煤。 生态环境改善,山川秀美逐步变为现实。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确保天蓝气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1999-2007年全省共完成造林5865.3万亩,是历史上造林最多的时期。其中退耕地造林3343.6万亩,使陕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全省森林面积由1998年的497.35万公顷发展到767.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4.1%上升到37.3%。全省建成自然保护区5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点)37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460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34个,占全省县(区)数的30%,其中2个通过国家验收命名,4个通过省级验收命名;生态示范乡镇40个,生态示范村397个,农村环境保护示范点23个,初步形成了县、乡、村生态示范网络。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呈现"双下降",分别下降3.96%和5.6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9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好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4.1%。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全省自来水受益村达到59.4%。成功实施了"西部人畜饮水解困"和"西部农村氟砷改水项目",建成各类饮改水工程1.3万处,初步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

九、陕北成为新亮点,区域结构出现新变化

改革开放前,陕西区域经济缺乏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地竞相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极大调动了全省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了极大发挥。

陕北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陕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07年,陕北GDP总量达到1284.32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182倍,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17.2%高速递增,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8.5%上升到2007年的23.9%。据测算2007年陕北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7百分点。

关中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位置。关中地区抢抓机遇,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的地位,依托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的先决条件,充分发挥"一线两带"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区域结构,经济保持了率先发展的好势头。2007年关中GDP总量达到3460.95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58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3.3%,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71.2%降到2007年的64.6%;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169.3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73%。占比虽有下降,但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陕南绿色产业迅速崛起。陕南地处秦巴山区,交通比较落后,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前提下,现代中药、生态农业、旅游等绿色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陕南GDP总量达到615.39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36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11.5%。

十、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民生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是陕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实力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时期,是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有效解决的时期。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600多元到突破两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0多元到突破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刚过百元到突破2600元,年均递增速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07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296元,比1978年增长31.6倍,年均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3元,比1978年增长33.7倍,年均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比1978年增长18.9倍,年均增长10.8%。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3元,提高到2007年的5272元,增长了29.5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8元,提高到2007年的11421元,增长了406.9倍。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27元,比1978年的268元增长30.4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560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18.1倍,年均增长10.7%。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3%下降到2007年的36.4%,下降1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9%下降到2007年的36.8%,下降22.2个百分点。肉、禽、蛋、菜、果的消费量稳步提高,食品的消费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讲营养,而且追求方便、科学、结构平衡,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生物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乡居民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4平方米,是1981年的3.6倍,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居住面积的扩大,而且追求舒适、宽敞和美观。随着住房制度的深化,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住房,正在圆广大城镇居民的梦。在农村,多年的"建房热"温度不减,建房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一座座小二层楼房拔地而起,2007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42平方米,是1980年的1.9倍。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加快。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消费品品种大为改观。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追求的是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如今,空调、家用汽车、电脑、移动电话等新的消费品逐渐进入居民家庭。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85.74台、家用汽车1.38辆、电脑42.22台、移动电话164.64部;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0.5辆,移动电话104部、空调2.6台。

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用于民生。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2007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达到159.01亿元,有81.38万人得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7.3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10.07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0.97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截至2007年底,全省104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前三年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参合农民2434.95万人,参合率达90.1%。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9.9亿元,补偿受益357.94万人次。

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2003年的SARS以后,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2007年医疗卫生支出达到49.91亿元,比1978年增长74.1倍,年均增长16.1%。卫生服务状况逐步改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2.56人提高到2007年的3.75人,每千人口医生由2.56人提高到3.75人,每千人口平均拥有医院床位数由1.8张增加到2.90张。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婴儿死亡率由1996年的35.13‰下降为2007年的22.32‰;孕产妇死亡率由1996年的67.10/10万降为2007年的50.74/10万。2000年,我省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0.06和73.01岁,比1981年分别增加5.97岁和7.16岁。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尤其是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两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期,彻底改变了市政设施路少、路破、灯少、照度差、市民出行难、行车难的问题,使城市的骨架布局合理,四通八达。在增加市政设施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亮化和美化。随著我市城市东扩的全面展开,市政设施的飞速发展已勾勒出本溪这个较大城市的轮廓和未来发展的空间。

一、市政道路的发展

1978年,我市(中心区)共有道路81条,道路长度145.2公里,宽度3—18米,面积114万平方米,道路完好率80%,人行步道采用石板、九格板铺装的方式,长度19403米,宽度1.5—6米,面积13.6万平方米,路缘石长度为38806米,市区人均占有道路面积为2.55平方米/人;2008年,共有道路273条,道路长度211.18公里,宽度6—35米,面积245万平方米,道路完好率98.9%,人行步道采用彩色和抗压彩色人行步道砖,长度127306米,宽度4—12米,面积81.5万平方米,路缘石长度254612米,市区人均占有道路面积为3.75平方米/人。三十年中,道路增加了192条,面积增加131万平方米,人行步道由70年代的毛坯花岗岩变成现在的三面刨光花岗岩,面积增加了67.9平方米,路缘石增加了215806米,道路完好率增长了18.8%,市区人均道路面积增加了1.2平方米/人,增长了近1.5倍。

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由于受资金的限制市政设施严重失修失养,我市道路有50%已超期服役,道路破损情况已严重影响了我市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成为每年两会建议提案的重点,市民呼吁改善出行条件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有计划的对全市道路进行整体维修摆在了政府重要工作日程。1981年—1996年间,我市道路维修养护工作主要集中于破损严重的主、次干道、小修小补,维持最基本的出行条件。

因历史原因造成我市道路设施不配套,除主干路外,大部分次干路和街巷路无排水设施,路面常年积水,使原本就破旧的道路更是雪上加霜,道路破损率逐年提高;此外受北方气候及地下水位的影响,有的道路的路基在冬春两季起伏较大,路基松动、龟裂,维持基本通行功能都很困难。

从80年代末政府加大市政设施大修改造力度后,到2008年止,新建道路——条,——公里,大修道路——条,——公里,改造次干路、街巷路——条,——公里(详见附表1),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市政设施日常维护投入,年维护费由2000年以前200万元/年分别增加到600万/年、800万/年、1000万/年。日常市政设施维护费分别以平均每年——%增长。使市政设施在抓大修、改造的同时强化日常维护,使市政设施的完好率以每年——%的速度提高。到2008年止,我使市政设施状况已可以和沈阳、鞍山比美,完好率高于省内部分中等城市。

二、 城市桥梁的发展

1978年桥梁数量31座,平均宽度8米,2008年,桥梁数量64座,平均宽度12.4米。1978年—2008年间,新建桥梁33座,其中重点工程项目有彩屯桥、溪湖桥、姚溪桥、孤山桥、永丰立交桥、南山桥等。2004年完成的彩屯桥改造工程历时100天,共摊铺沥青7000平方米,人行步道铺装2780平方米,沉井加固10座,安装路灯34盏,采用法国法施达新材料、新技术,维修牛腿9座,采用了德国毛勒材料和技术改造桥缝443米。建成后的彩屯桥长度444米,宽度18米,这是我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维修养护大桥;2005年完成南山桥改建148万元,建成后桥长33米,宽12米。2006年完成溪湖桥、彩育桥维修工程。其中溪湖桥重新铺筑了半幅的水泥砼桥面及沥青砼铺装,对桥下钢梁进行除锈、重新粉饰,安装了伸缩缝,桥两侧人行道全部采用水泥混凝土重新铺装,更换了路灯、对护栏进行了粉饰;彩育桥重新安装了混凝土微弯板及桥面铺装,安装了伸缩缝,桥两侧重新设置了护栏。(详见附表2)

三、 城市照明的发展

本溪市路灯管理行业始建于1978年,当时,路灯所的领导带领10名维修工人,骑着自行车为山城装点了2441盏路灯。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代时间里,我市城市照明有了飞跃性发展,路灯盏数由1978年的2441盏、照明里程——公里,发展到2008年的20975盏、照明里程——公里。分别增长了759.2%和——%。。尤其是2003—2008年250条摸黑路亮化工程,使我市建成区内路已有照明亮灯率达98.5%,基本消灭了建成区内有路无灯、市民出行难、如厕难的状况,提高了市民夜间出行如厕的安全系数。

在抓摸黑路亮化的同时,城市路灯建设本着适用、美观的原则,从1996年开始又加大对原有灯具的改造力度,引进了科技含量高、外形美观、照度强、安全防护等级、节能系数高的德国斯乐得、美国索思的高压钠灯、汞灯取代了白织灯。

近几年城市路灯建设在抓新建改造的同时有加强了城市道路周边的景区、景点的平面、立体、景观灯建设,使山城夜间星光灿烂,城市品位逐年提升。

四、城市机动车停放的发展 2001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型汽车得到了飞速发展,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严重的干扰了城市交通和市民的出行。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2003年设施处根据本溪市人民政府94号令《本溪市中心市区公共停车场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城市空间的实际情况,从抓机动车停放的规划入手,向机动车停放管理规划推进,合理调整建成的地上、地下停车场,并利用城市道路两侧富裕的空间新建机动车临时停车场(详见附表3)。

2008年着手立体停车场建设。经过几年来抓建城区机动车停放场的科学规划的同时加大了规范管理的力度,使城区机动车停车难,停车乱的状况得到了遏制与缓解,机动车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也日趋成熟。

五、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标示、标线的发展。

2005年根据政府职能的转换,设施处承担道路交通标线、标示牌的设计和管理。本着综合利用、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对建成的道路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交通标示线的宽度由原来的单车道3.5米变为3米,由原来的双车道变为四车道和部分机动车临时停放场,使有限的空间得到了合理分配,并采用了耐磨、环保美观、科技含量高的热熔化夜光粉取代过去道路施划中采用的油化,增加了道路的品味。

六、维修养护工艺的发展 1978年以来一直是采取灌入式维修的方式,往往出现维修道路露骨石,新建道路路面不平的现象,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工程质量标准;1989年四月建成投产的沥青搅拌厂结束了我市解放四十年来筑路一贯制的陈旧落后工艺,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技术,不仅提高了筑路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改善了城市环境。这项筑路工艺的改革工程,是我市道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桥梁维修采用新工艺“毛勒”式的伸缩缝。此形式的伸缩缝除具有较高强度的钢梁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该缝的锚固高度和方法在旧桥维修改造时经调整可以得到满足。“毛勒式”伸缩缝是引进德国的技术,是世界上桥梁伸缩缝较为理想的一种,在各地的高速公路上已应用,但高速公路仅用于横向伸缩缝,由于彩屯桥具有符合条件的特殊性,因此彩屯桥的纵向,横向伸缩缝均采用“毛勒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七、市政设施管理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市政设施的管理,逐渐实现了由“重建轻管,重修轻养”向“以管为主、管修结合”的管理方式的转变。1989年设施处经请示上级后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本溪市市政设施管理办法》,并于1993年4月19日经本溪市人民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通过,结束了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局面,特别是2008年会同市建委法规处完成了《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的修改工作,市政设施管理逐步完成了由行政性管理向依法行政方向的过渡。近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设施管理也在随之发展。一是管理范围扩大。市政道路由130多条增加到228条,增加对原产权和小区道路的管理,增加对在建尚未竣工的新建道路的监察管理。二是管理由粗放向精细发展。由注重结果向过程和结果并重转变,在管理的每个环节坚持规范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三是道路管理方式由以人力巡视为主向机动巡视为主转变。强化了快速反应、减轻了道路巡视的劳动强度,增加了道路巡视的频率。四是由单方面向多方面管理、协调和服务转变。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协调和服务,为相关产权单位出谋划策。目前设施处 除机关党员包路包段外,道路所在现有的40名监理人员队伍推行定人、定点、定责包段的“三定一包”管理方式,并采用管理质量与个人分配进行挂钩来强化管理的方法,加大夜间的巡视频率,使城市基础设施形成了严密的“点、线、面”管理网络,保证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在空间上不漏点,时间上不空位,加大了监控力度。

八、设备引进和人才引进

设备老化,超期服役一直制约着市政设施管理与养护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低、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1991年建成郑家库油厂,汽油贮量50吨,柴油贮量8吨,节约了资金,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市政设施事业高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006年按市政府要求,为弥补我处小油厂一直以来常量低、不能满足维修养护施工需要的情况,我处投资160万元于3月份将油厂搬迁至彩北大岭并实施扩大改造。建成后的新油厂全部使用现代化的电脑操作控制台,储油量由原来的50吨增值建成后的100吨,满足了维修工程施工的需求,提升了工作效率。2000年通过银行贷款100万元从徐州购进一台摊铺面积大、精度高、功能全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另外通过集资筹集29万元购进二台削边机、一台补路机,既解决了工程的急需,又提高了工程质量。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通过人才市场面向社会先后引进了大学生,2003—2008年共招聘大中专科生26人为我们的人才结构,人才配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九、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来源:顺德区统计局

改革开放30年来,顺德全区上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开放,以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壮丽篇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整个顺德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国民经济实现腾飞,综合实力令人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经济社会迅速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4%,远远高于1949~1978年平均增长速度,也大大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与1978年相比,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0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8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524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618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综合实力空前增强。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7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8年的156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倍、475倍和594倍。从1978年开始,生产总值上升到1984年的超10亿元用了6年时间,上升到1988年的近30亿元用了3年时间,此后至1999年的11年间增长了近10倍,平均每年上升23.4亿元,1994年突破100亿元大关,1996年突破200亿元大关。进入新世纪,顺德经济发展迈入高速增长期,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2008年突破1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成百倍增加,由1978年的612元上升到2007年的107991元,增长了176倍。

经济规模的扩大,带来了财力的增加。1978年顺德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0.98亿元,1986年翻了一番,达到2.06亿元;1998年跨上10亿元台阶,达到11.18亿元;2000年跨上20亿元台阶,达到21.60亿元;2002年突破30亿元大关;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又分别突破50亿元、60亿元大关;2008年达到79.3亿元,1978~2008年年均增长15.8%。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经济实力在县域经济中的排位迅速提升,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之首。

二、产业结构发生巨变,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30年来,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顺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

一、

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由1978年的36.83:44.93:18.24调整为2008年的2.16:64.87:32.97。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34.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9.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4.73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加速形成。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66.7亿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1.2%。其中,水产业产值占39.65亿元,比1978年增长77.9倍,年均增长15.6%;种植业产值13.76亿元,增长9.9倍,年均增长8%;畜牧业产值10.03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11179元,增长48倍,年均增长13.8%。

工业经济创造辉煌。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结构深刻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以农业经济增长为主向以工业经济增长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进而实现了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迈进的历史性跨越。经过30年的发展,顺德成为国内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医药保健、包装印刷、家具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汽车配件、金属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小企业加快成长。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81.4亿元,比1978年增长375倍,年均增长21.9%。2007年底,累计申请专利45541件,授权31107件,专利申请和授权连续12年位居全国县级区域第一位。大中型工业企业从1978年的2家增至2008年的227家,总产值从1.18亿元增至2324.66亿元,拥有美的、科龙、万家乐、科达、德美化工、碧桂园6家上市公司,美的、格兰仕集团进入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目前,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中国名牌产品3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9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9个。同时,顺德还被授予“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中国涂料之乡”、“中国鳗鱼之乡”等20多项国家级区域品牌。

商贸服务日益繁荣。改革开放给顺德的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政策作用下,区域内市场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0.2亿元,增长170倍,年均增长18.7%。零售业态从单一走向多种多样,百货店、超市、专业店、购物中心等遍地开花,电视购物、网上购物等逐渐兴起。现代商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大良商圈、容桂商圈和乐从、龙江三大城市商圈初步形成。流通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先进流通经营管理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30年来顺德服务业不断实现跨越,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仅0.86亿元,2007年达到439.74亿元,增长507倍。

三、体制改革引领先风,对外开放成绩斐然

30年来,顺德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变革同促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把坚持自主创新同参与对外经济结合起来,破除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发展模式,焕发了顺德大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生机。体制改革领先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顺德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改革的“顺德模式”,令全国瞩目。进入九十年代,顺德紧紧抓住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实施了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包括机构改革、农村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一系列配套改革的综合改革,一举成为全省全国的改革先锋。正是以石破天惊的改革创新气魄,顺德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行政管理体制、资产营运监督管理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全新的经济社会体系,创造了全国少有的自主资本、自主品牌、自由市场的优势条件,从而使经济社会快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对外开放硕果累累。30年来顺德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外经外贸加速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重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1993年跃上20亿台阶,达到20.45亿美元;1998年跃上30亿台阶,达到31.84亿美元;此后速度不断加快,2001年突破50亿大关,发展到54.94亿美元;2004年突破100亿大关,增加到114.13亿美元;2008年达到159.15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7倍。从1999年以来,进出口总体保持高速增长,在2001年超过50亿美元后,仅用六年时间就实现了从50亿到150亿的突破,其中2003年、2004年增速分别达到30.1%和35.0%。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提高。

对外经济质量稳步提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逐步上升,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上升最快。在2007年的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出口87.23亿美元,服装及纺织品出口7.63亿美元,家具产品出口5.34亿美元。在出口市场上,美国市场出口26.26亿美元,欧盟市场出口26.06亿美元,港澳地区市场出口21.15亿美元。全年对美国、欧盟、港澳地区的出口额达73.4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61.4%。同时,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以来,为了弥补区域内资金、技术、设备、管理以及人才方面的不足,顺德利用外资迅速进入扩张时期,而且外资进入领域不断拓展,贡献也不断提高。1978~2007年,全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平均每年1.8亿美元。

四、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城乡面貌根本改观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长,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农业、能源、原材料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区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科教文卫体设施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得到根本改善。1978~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0.16亿元发展到301.7亿元,增长1885倍,年均递增28.6%。

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全区公路、水运、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快速扩张,各镇街均贯通了高等级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形成了水陆交通畅顺的交通运输网络。1995年,顺德就已经成为全国第二个“村村通公路”的县区,全区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居全国县区之冠。到2007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4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53.7公里/百平方公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029万吨,年均增长8.7%。2007年,顺德货运量为4539万吨,比1978年增加15倍,年均增长10.08%;客运量为6127万人,比1978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2.74%;货物周转量为618254万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87.8倍,年均增长16.73%;旅客周转量为113219万人/公里,比1978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14.05%。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催生对通信基础网络的需求,邮电通信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发展最快的基础产业之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遍及千家万户。2007年,全区年末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80.63万门,比1978年增长287倍,累计增加80.35万门。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可比价)为69.5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56倍,年均增长35.67%。本地电话年末用户110.82万户,比1978年增长553倍,累计增长110.8万户;移动电话271.81万户,比90年代初增加271.67万户。信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运用,直接带动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2007年互联网已达207631户,其中宽带用户205131户。

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要求,顺德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全区建设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品位和功能,改善了农村环境。特别是近年来,顺德以“一山、二路、四河”为建设轴线,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建成德胜广场、行政服务中心、演艺中心等一大批市政标志性建筑,由大良、容桂、伦教和新城区组成的城区面积达219平方公里,百万人口中心城区加速成型。在建设中始终注重环境治理,着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城市综合环保工程,目前生活污水、垃圾日均处理能力分别达到13.3万吨和1300吨。与此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电网、文化卫生教育等关系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五、社会事业和谐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事业逐步加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顺德社会事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明显增强。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是顺德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富裕安康历史性跨越的30年。

科教文卫事业成效卓著。2007年全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8217人。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65.0%,高中毕业升学率90.0%,初中毕业升学率98.3%,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在校中小学生人数28.37万人,比1978年增加13.9万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建成,2007年末全区拥有卫生医疗机构468个、病床5796张、卫生技术人员8928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形成了可以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全区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4个、从事文化事业工作人员382人,公共图书馆11间、总藏书量193.5万册,发行《珠江商报》8251万印张、《顺德广播电视报》272万印张,电视台和电台各1个、有线传输网络站10个。体育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竞技体育取得连续跨越,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显著增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构筑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是党和政府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3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年末,全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14万人,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1.89万人、53.83万人和59.44万人。200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每月320元/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0年来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速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0.5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150.10亿元,增长2212倍,年平均增长达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456.50元增加到2008年的26442元,增长了57倍;人均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444.87元增加到2008年的25165.5元,增长了49倍。富裕起来的居民,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时尚、用讲究高档、住讲究宽敞,精神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反映居民家庭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59.5%下降到2007年的28.0%。到2007年底,顺德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91台、电冰箱104台、洗衣机104台、家用电脑99台、空调器237台、家用轿车44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85年的20.99㎡增长到2007年的42.66㎡;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由2000年的742.25元增长到2007的1274.03元,增长71.7%。

30年改革开放,谱写了顺德激荡人心的雄浑乐章,成就了今日顺德的光荣与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就一定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再创新的辉煌。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范文第6篇

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出版日期:2016-05-26 01版●要闻 记者 -- 黑龙江日报

习近平强调,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老工业基地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闯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

■转方式调结构是苦干出来的,而不是硬等出来的

■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要统筹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 ■要深入改进作风,在学习上下一番真功夫、实功夫、苦功夫

新华社哈尔滨5月2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老工业基地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闯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

五月的龙江大地,山清水秀,林茂草绿。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省长陆昊陪同下,来到伊春市、抚远市、佳木斯市、哈尔滨市等地,深入农村、企业、林场、科研单位,就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进行考察调研。

黑龙江是全国重点林区。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习近平一直牵挂于心。23日上午,习近平一到伊春,就前往该市生态经济开发区规划展示厅,听取开发区规划建设情况介绍,了解林区全面停伐后产业接续发展情况,察看红松籽、黑木耳、蓝莓酒、根雕等生态产品展示,询问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林场职工就业等情况。习近平指出,过去林场为国家建设提供木材是为国家作贡献,现在林区全面停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同样是为国家作贡献。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是战略性的。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项艰巨任务,要广开思路、多策并举。

23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视察。他沿栈道察看原始红松林等珍贵乔木,听取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介绍,叮嘱林场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森林资源保护好。随后,习近平看望了林场职工。在刘养顺家里,他察看住房和生活情况,同一家人谈林场发展史、算收入支出账。在同一家人及其邻居们座谈时,他一一询问林区停伐后他们主要做什么、收入来源有哪些,日常生活和就业、上学等还有哪些困难。他说,看到林场职工生活不断改善,很高兴、很踏实。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会面临一些暂时困难,党委和政府一定会关心,让大家日子越过越好,大家也要自力更生,多找新的门路。离开时,闻讯前来的林场职工齐声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向他们致以亲切问候。

之后,习近平又乘车来到友好林业局万亩蓝莓产业园,听取产业园规划建设和生产经营情况介绍,察看蓝莓及相关加工产品展示,到蓝莓种植大棚同技术人员交流。习近平对企业因地制宜发展蓝莓产业、通过精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吸纳林场职工就业的做法表示肯定,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他指出,发展林下经济一定要注意研究市场,突出多种经营,防止一哄而上、产销失衡。·+ 地处我国陆地最东端、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抚远市,素有“华夏东极”、“东方第一县”之称。24日上午,习近平来到该市的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察看机械插秧,了解合作社智能催芽和箱式快速育秧等技术流程,向农民和技术人员询问水稻先进种植模式和科学田间管理经验,并饶有兴致登上一台插秧机体验操作。 (下转第四版)

图①:5月23日下午,习近平在伊春上甘岭林业局溪水经营所林场职工刘养顺家,同一家人及其邻居们亲切交谈。 张克军摄

图②:5月25日上午,习近平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勉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图③:5月24日下午,习近平到佳木斯市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村民尤桂兰家中看望。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图④:5月23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伊春上甘岭林业局溪水经营所,亲切看望林场职工刘养顺及其家人邻居们。 张克军摄

(上接第一版)他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合作社进一步办好。习近平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之后,习近平来到黑瞎子岛,登上东极宝塔塔基平台视察黑瞎子岛和黑龙江、乌苏里江概貌。他指出,黑瞎子岛重在生态保护,在保护基础上建设一些基本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旅游。习近平希望黑龙江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积极扩大对外开放。

24日下午,习近平冒雨来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首先到村活动中心,听取村里建设和工作介绍,重点了解2013年8月该村遭受特大洪灾后重建情况。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告诉总书记,特大洪灾使全村家园被毁,在党和政府关怀帮助下,很快战胜灾害,家家住上了新房子,生产生活有了新发展,收入水平有了新提高。习近平回应他说,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就要做到,今后党和政府还会关心支持大家。

接着,习近平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观看了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教学。他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

随后,习近平来到赫哲族村民尤桂兰家中看望。得知一家人现有耕地150亩、渔船1只,通过捕鱼、流转土地等年纯收入约8万元,习近平很高兴。年逾八旬的尤桂兰拿出自己当年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时的照片给总书记看,习近平称赞她是个老先进了。习近平指出,在祖国大家庭里,56个民族是亲兄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勤劳奋斗,中华民族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各族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富足美好。

离开村子时,赫哲族村民身着民族盛装冒雨欢送总书记,习近平同他们握手告别,祝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如东升的红日越升越高。

25日上午,习近平在哈尔滨市考察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单位。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习近平察看中小型燃气轮机产品展示和相关技术流程,鼓励科技人员树立雄心壮志,敢于承接重大课题,精心攻克核心技术,在自主创新上取得更多成果,不断为国家和民族争光。

在哈尔滨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习近平现场了解反病毒引擎技术研发、开展网络安全威胁实时监控等情况,同现场科技人员亲切交流。他指出,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国家网络安全需要整体设计、加强合作,在相互学习、相互切磋、联合攻关、互利共赢中走出一条好的路子来。

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习近平听取了黑龙江省高新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成果交易转化总体情况介绍,察看卫星激光通讯、武器装备配件、蓝宝石晶体材料、石墨烯、船舶智能、船舶动力等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他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要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保护知识产权。习近平希望黑龙江在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增强信心、选准方向,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作用,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向前推进。

考察期间,习近平听取了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希望黑龙江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要关口,既是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也是大有作为的窗口期。只有横下一条心,扎扎实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产业结构层次才能出现一个大的跃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才能出现一个大的跃升。如果在政策上左顾右盼,在工作上浅尝辄止,就会贻误时机。转方式调结构是苦干出来的,而不是硬等出来的。要把政策转化为行动,全力打好攻坚战。

习近平强调,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同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要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为振兴发展服务。

习近平指出,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要统筹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要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习近平强调,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财政等公共资金配置使用要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要保住、切不可随意挤压。要突出重点,针对群众最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脱贫等问题发力。出台政策措施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广泛听取意见,兼顾各方利益。政策实施后要跟踪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要加大政策公开力度,让群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配合执行好政策。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改进作风,在学习上下一番真功夫、实功夫、苦功夫,通过解放思想增强机遇意识、人才意识、效率意识、拼搏意识、创新意识,凡是作出的承诺、立下的军令状都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上一篇:广告公司激励方案范文下一篇:公关经理职业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