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管县体制到省直管县体制:一个必然的趋势

2022-09-13

1 市管县体制与省直管县体制的基本概念

市管县体制, 是以一些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且较大的直辖市作为中心城市, 发挥其辐射作用, 管辖周边的一部分县和县级市, 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后,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四级。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指在财政收支上由省级直接对县级进行管理的体制, 将原本由地级行政区管理的大部分事务改由省级行政区直接管理, 但行政区划一般依然隶属于地级行政区管辖, 即“县财省管”。

1983年, 市管县体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 在当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 在市管县体制实施后的20多年里, 它的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因此, 通过改革将市管县体制转变为省直管县体制, 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2 市管县体制的优势与弊端

2.1 市管县体制的优势

市管县体制的政治作用在于加强了对县级的行政管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 由于行政体制还没有完善, 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变, 而且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 存在交通不便利、信息传递不便捷等因素, 如果此时由省直管县, 会出现省级管理幅度过宽、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 地级市的出现就可以加强对县级的管理, 有效解决了省级对县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市管县体制的经济作用在于发挥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带动其管辖范围内的县和县级市的经济发展。市领导县的政策打破了城乡分割的格局, 促进了城乡融合, 城乡之间可以优势互补, 生产要素配置得到优化, 使得区域内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体, 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市管县体制的社会作用在于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在计划经济时期, 由于城乡分割严重, 城市化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甚至停止增长。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城市化率为10.64%, 1978年我国城市化率也仅有17.92%,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率有所上升, 到1982年为21.13%。从正式推行市管县体制后, 我国城市化率开始迅速增长, 1983到2003年我国城市化率从21.62%快速上升到40.53%, 几乎翻了一番;截至2013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3.7% (1) 。

2.2 市管县体制出现的弊端

市管县体制不符合宪法相关规定, 缺乏法律支撑。我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 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宪法还赋予了直辖市和较大的市领导管理县的权利。目前中国有4个直辖市与50个较大的市 (2) , 这54个市管辖其周边的县和县级市是符合宪法规定的;但是设立一些地级市后, 我国行政区划在省级和县级之间增加了市级变成四级, 以及让地级市管理领导县是缺少法律支撑的。

市管县体制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 降低了管理效率。市管县体制的实行, 使我国的行政区划多了地级市一级, 增加了许多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 使得办公用品、日常活动开支等行政费用支出增加, 管理成本提高。而且地级市的存在使行政管理层次增加, 当一项决策信息向下传递时, 传递信息所经过的层次越多, 信息失真率就越高, 行政管理效率也就越低。

市管县体制导致市县利益冲突, 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实行市领导县是为了让地级市带动所管辖县市的经济发展, 但一部分地级市工业基础薄弱, 经济实力不足, 无法发挥其辐射作用, 不能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市管县体制实行后, 地级市的权利是从省级下放一部分和从县级上收一部分, 许多地级市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职权之便, 占用所辖县的资源投入城市发展, 市级和县级资源配置不平衡, 县市利益出现冲突, 而“市挤县、市吃县”现象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正常发展。

3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意义

3.1 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把行政管理层级由“省—市—县”变为“省-市、县”, 减少了一级管理层级, 也就可以裁减部分行政管理人员, 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也会随之减少。而且, 由于管理层级减少, 当省级政府需要传递信息并得到信息反馈时, 可以避免出现地级市对信息进行筛选后再向下传达的情况, 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进而提高行政机构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效率。

3.2 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县域经济增长受到市管县体制的制约, 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可以使得县及县级市和地级市拥有相等的财政地位。实行省直管县后, 可以保障省级对县级的直接转移支付等补助的到位, 提高对县级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加强对县级的直接调控能力。而且省级政府可以根据各个县市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的增加对一些欠发展县市的资金投入, 以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正常、稳定发展。

3.3 有利于推动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省直管县体制是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改革, 适时配合上“乡财县管”体制, 可以促进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的重新分配, 改善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 有助于建立规范化、稳定化的分级分税财政体制。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可以推动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也可以推动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摘要:1983年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市管县体制。市管县体制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然而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市管县体制也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 因此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市管县,省直管县,改革

参考文献

[1] 梁小青.市管县体制演变与利弊分析[J].现代商业, 2008 (12) .

[2] 王英津.市管县体制的利弊分析及改革思路[J].理论学刊, 2005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下一篇:如何在财会课教学中实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