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爱如茉莉

2022-06-30

第一篇:第17课爱如茉莉

17.爱如茉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饿细节描写,感受父母间如茉莉般平淡却深厚的爱。 3.扎住文中重点词语,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文中的重点语句,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真挚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种花在我国江南地区广为种植,它是一种常见的、普通的花,花为白色,清香宜人,可以制成花茶,它的名字是茉莉。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2.你在读这个词时,想到了课文中跟茉莉有关的哪些词呢?(板书: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3.不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品味的不是茉莉,而是作家映子的爸爸妈妈,一对普通人之间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的爱。完整写出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整体感知

1.上堂课我们已读了课文,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段落表现了映子的爸爸妈妈之间纯朴的爱。

2.交流、

三、细读课文

1.真爱无痕,文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去品味,就会觉得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都带着情。下面请大家捧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六至第十六自然段,注意体会每一字词背后的温情。可以用笔画一画,标一标。(巡视:哪些地方流露出爱呢?做上记号。)

2.同学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读的很投入,感受到了爸爸妈妈之间的爱,你发现的第一处语句是什么?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住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⑴妈妈是怎样说这些话地?(板书:虚弱)读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妈妈想到的是什么?在妈妈心中饺子重要,还是病重要?妈妈会怎样说?

⑵其实,妈妈的话并没有说透彻,我们试着将妈妈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好吗?

⑶请同学们接着老师的话读:“映儿,你爸爸今天出差回来了,他很劳累,本来——但我病得爬不起来了,现在——是在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让你——不过千万要记住,要等他-——不然——”

⑷考虑得多么仔细,妈妈在病中对爸爸的爱其实是什么?(一碗普普通通的饺子。)多么简单(板书;简单)但这就是爱呀!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⑴你注意到这句话中的哪个词?直奔(齐读)。

⑵“奔”有两种读音,读bēn表示没有目的,读bèn表示有目的,这里该读什么?爸爸的母的是什么?(爸爸急着到医院看望妈妈)

⑶一个简单的词,一个简单的行为“直奔”分明告诉我们,爸爸没吃饺子,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没顾上休息,没来得及换旅途中沾满灰尘的衣服。为了妈妈,他直奔医院。我们可以从“直奔”中体会到爸爸对妈妈深切而真挚的爱。

⑷请大家再一起读这一段,体会“爸爸”的内心感受吧。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1)你又注意到哪些词?(紧握)为什么紧握?

(2)我们先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会更加理解上面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①你们读出了什么?

②爸爸的话——没有太多的表白,为了让自己随时醒来照顾妈妈,爸爸宁愿睡不好,也不到陪床上睡,朴素的话语中全部都是爱呀!(学生齐读)

③妈妈的话——为了让爸爸好好儿睡,妈妈手脚麻木了,也不敢动,这是多么简单而又感人的行为!

(3)现在你理解爸爸的“紧握”了吗?如果紧握的手会说话,会说些什么呢?

(4)让我们 在读一读这段话,体会爸爸的用心。同学们,妈妈的微笑时怎样的微笑? (5)让我们再用朗读记住爸爸妈妈的情感。

(6)齐读第十至十六自然段,记住这简单的、真挚的,无比感人的一幕。(板书:感人)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注意到“探”了吗?为什么阳光不是照或射呢?(此时,连阳光似乎也充满了温情,不忍心打扰他们。)所以,同学们,读书要学会用心去品味,从字词中体会情感。你发现文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 3.现在请大家再读课文第六至第十七自然段,你会对课文有不一样的体会的。

四、归纳提炼,通读积累

1.出示: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朴素温馨。 2.说说你心目中的爱是什么。 爱如柠檬糖,有酸也有甜。 爱如空气,无所不至,无微不至┄┄

五、总结

1.“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钻到我们的心中的还会有什么?(如茉莉般平淡无奇的爱。)

2.茉莉平淡无奇,真爱简简单单;茉莉洁白纯净,真爱无比真挚;茉莉缕缕幽香,真爱感人至深。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爸爸 妈妈

爱 平 如 真 平 茉 真 淡 莉 切 淡 切 普通 感人

第二篇:17.《爱如茉莉》

教学课题:《爱如茉莉》

教材分析:

《爱如茉莉》折射出浓浓的亲情和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好。通读课文是培养阅读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读通训练落到实处。 教学方法: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教学过程:

一、以“爱”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真爱,人世间除了梦想不可或缺以外,就是爱了。——冰心

请大家读一读冰心奶奶的话。冰心奶奶告诉我们什么?人世间,除了梦想不可或缺之外,还有什么不可缺?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吗?(A:不光你们不知道,作家映子小时候也不知道,于是她就问妈妈,妈妈告诉她爱如茉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七课《爱如茉莉》。

B:人间的真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也是永恒的。不同的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请同学们说说你眼中的真爱是什么?同学们对爱的理解可谓异彩纷呈,可在映子的眼中,爱就像那平淡无奇却芳香宜人的茉莉花。(师板书:爱如茉莉)

二、精读课文,感悟“爱”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爱如茉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说的?

2、一开始我赞同妈妈的说法吗?(不赞同)你从课文哪些语句知道的?

3、这句话第二次在文中出现是谁说的?不光是我说的,还是发自肺腑地感叹:我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请自由读读课文第6至18自然段,在文中寻找答案。

4、读了课文,你觉得映子父母的感情如何?你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如茉莉?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段落,并请你在旁边做上批注。

5、交流。出示(第7自然段)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1)指名说说体会。(妈妈说这句话用的是什么声音?从“虚弱”这个词你能体会出什么?在妈妈的心中,是她的病重要?还是给爸爸包饺子重要?妈妈特别嘱咐我记住什么?爸爸干什么去了?旅途归来什么状况?妈妈心里想的是什么?从妈妈质朴的话里,你能体会到什么? ) (感受到妈妈担心爸爸吃不下去,通过一个善良的谎言让爸爸吃好;爱是一种约定,妈妈信守与爸爸之间的约定。)

师:是呀,爱是善意的谎言。就是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爸爸那平淡无奇却又真挚的爱。

(2)追问:那此时,在妈妈的心中,自己的疾病和饺子哪个重要?饺子中包含着什么?

6、面对作者买回的饺子,爸爸的反应是怎样的呢?指名说。

出示: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要去医院。

(1)你能从哪个词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从“此后,他每天都要去医院。”从“每天”一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爸爸对妈妈的爱。

师:是啊,爱是天长日久无微不至的关怀。

★“奔”有两个读音,你是怎么区别的,(bēn是无目的的,bèn是有目的的)感受到当时爸爸的心情怎样?(着急、担心)

是呀,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

(2)爸爸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你能猜测出来吗?

师:是啊,爱是心有灵犀的。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爸爸?

7、你还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如茉莉?

出示: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芬芳与光泽里。

(1)学生谈感受。

★叮嘱

从“叮嘱”一词你读懂了什么?爸爸会怎样叮嘱?

师:是啊,爱就是轻轻的叮嘱。

(2)这一小节,还有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抓“恬静”“紧握”“伏”“悄悄”

师:爱是病床上紧紧相握的双手。

★一个“探”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探”在这里可以换成哪个词语?那作者怎么不用“照”和“射”呢?(阳光无生命,会“探”吗?在这里作者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她赋予了阳光感情,阳光也是知趣的,不忍破坏这温馨感人的场面,就悄悄地探了进来。)

(3)作者为什么会写阳光呢?

是的,这儿就是通过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爸爸妈妈之间的真爱。如果在平时的作文中你也能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你的文章一定会增色不少!

(4)看到这温馨而美好的一幕,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引读——

(5)现在你能说说“我”为什么会被“怔住了”?

(6)出示画面,如果让你给这个温馨的画面起个题目,你会起什么呢?

(7)这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谁来把这幅温馨的画面读出来。指名读

(8)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就是细节描写。作者通过对爸爸妈妈的描写,对环境的描写,自己情感的抒发,写出了爸爸妈妈的爱如茉莉,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仔细体会。

8、还能从哪里感受到爸妈之间的爱如茉莉?

出示:他睡眼蒙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出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1)从“轻轻放下”“蹑手蹑脚”体会到爸爸特别爱妈妈。

(2)是啊,父母间的爱就浸润在这生活中细微的小事中,显得是那样的平凡而纯洁。

(3)谁来把父母间的这茉莉般的爱读出来?

9、出示:“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师: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师:爱是妈妈精心伪装的假睡

10、出示:“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

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

11、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真爱就如盛开的茉莉花发出的清香。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出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1)从“哦”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刚开始理解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其实文章就是按照“茉莉”为线索来写的,读一读课文6~17小节,找一找还有哪些句子写“茉莉”的,请你用横线把它画下来。

(3)作者对茉莉情感发生的变化,是随着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爱而改变的,茉莉蕴涵了爸爸妈妈之间的真情,让我们一起读“哦,——”

12、读到这里,你能告诉我为什么爱如茉莉了吗?

(茉莉虽然平淡无奇却芬芳无比,就像父母之间的爱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

13、指导有感情地读。

让我们通过深情朗诵,回顾一下爸爸妈妈爱的细节。出示: 爱是妈妈答应包给爸爸的饺子,爱是爸爸直奔医院的背影, 爱是妈妈恬静的微笑, 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 爱是病床上紧握的双手,„„爱如茉莉平淡无奇,爱如茉莉洁白纯净,爱如茉莉清香幽远,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分角色朗读全文品味映子父母平淡无奇却又芳香宜人的真爱。

三、创作诗歌,升华爱的理念

1、真爱无痕,至爱无声,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你认为爱是什么?请你写一写。

句式训练:爱是________________

2、一首诗就这样形成了,就让我们用心感受茉莉般的爱。

3、让我们默默地把这洁白纯净、平淡无奇、却又幽香缕缕的真爱埋藏在心中,去做一个懂得爱并乐于付出爱的人!

教学反思:

《爱如茉莉》是一篇弥漫着淡淡香气的散文,以生动传情的笔触,描写了父母之间互相关爱,有如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芳香宜人,抒发了对这种感情的赞美之情。

教学这一课我先从“爱如茉莉”这个题目入手。抓住“爱”的温暖、博大、深情,引导学生一次次地朗读“爱”字,初步感受“爱”字。接着教学“茉莉”两字,让学生注意容易写错的“茉”字。以此导入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他们心目中的茉莉是什么样的?并趁热打铁给出本文描写茉莉花的词语“ 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清香、充满诗意”让学生积累并灵活应用。

“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本课中父母之间的爱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先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抓人物的一个动作、一种眼神、一句话语”去体会父母之间的爱,然后在课堂交流中紧紧围绕细节处展开品读,通过“直奔”、“紧握”、“叮嘱”等词语感受真爱,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中父母之间的一些小事体会到生活中的真爱,将文本中的情延伸到文本外,让学生对爱有了切身的感悟。

现在的孩子怨言太多,对父母的抱怨、对老师的抱怨非常的多,除了一些合理的之外,有的时候显得过多的以自我为中心,而不会体谅师长的良苦用心。而“爱”这一字眼涵盖的范围太广,内涵又太深,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爱就是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我以“爱是什么?”为题让学生谈感受。我先开头说:“爱是什么?爱是妈妈的担心,爱是爸爸的叮嘱,爱是孩子们上课时专注的眼神,爱是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爱是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爱是家长们的关心和帮助……”在我启发下,孩子们谈的非常的投入:

“爱是妈妈辛勤的汗水。”

“爱是妈妈缝上的纽扣。”

“爱的妈妈的唠叨。”

“爱是妈妈煮好的香喷喷的饭菜。” ……

此时此刻,我想孩子们已经真正理解了爱的平凡。

第三篇:17、爱如茉莉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1、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

2、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 “爱如茉莉”的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认读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学课文。

要求:(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自学课文的三个要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符合阅读规律,又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尽快过好认读关。)

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 掏出 谎话 叮嘱 光泽 静谧 洗漱 眸子 胳膊 嗔怪 莫名其妙 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 蹑手蹑脚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

“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

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地钻研,灵活地把握) 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而现行的阅读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的即使关注到了,也没有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捕捉信息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从而会影响到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巩固生字,描红临写 1。练读词语 2。趣味记字

(1)温柔的手——打一字(揉)(2)有心不平静,有话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红临写

要点提示:茉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掏、谎、叮、泽、缕、揉、哦(左小右大)

(写字学词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初读阶段的教学至少要拿出10分钟识字写字)

二、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需要灵活与扎实相结合,一般还是像这样务实一些的好,便于学生作业,便于检查反馈,便于学生改进提高)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感受茉莉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学生读书、交流,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诗意 弥漫 缕缕幽香 袅袅 3。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为什么呢?

(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问题浅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问题深了,学生会如坠云雾。这一环节围绕作者对茉莉的感受的不断变化创设问题情境,抓住了要害,使学生急于探求“爱”和“茉莉”之间如丝如缕、似断实续的联系。)

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2。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师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交流内容: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2。班级交流(预设)。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 (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照感受“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

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妈妈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

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 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对“钻”字的处理,让学生说出别样的体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架构具体的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深层次考虑,自己得到答案。教师的总结,延伸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教师的话向学生传递教师的理解,这样,把教师的理解评价与学生的理解结合起来,就有了更加立体丰富的认识。)

四、归纳提炼,它是课文精华的浓缩,压韵合辙、琅琅上口,便教利学。 (1)读一读,背一背。

(2)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想一想,议一议,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爱记录下来。

(教后感: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存在以下不足:

1、朗读指导不到位。学生没有读出茉莉花谈谈幽香的味道,没有读出“钻”、“掏”、“咽”等字的意思。还须在平时朗读上下功夫,让学生读出语感。

2、感受细节不够深刻。本课我采用小组交流、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去感受细节描写,但在短时间内学生感受不深刻。

3、拓展延伸真爱不到位。只有几个别学生能谈谈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以及他们互相牵挂,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表达,虽然我进行了提示,比如: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应及时对学生加强爱心教育。)

18、月光启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

3、了解母亲怎样为作者启蒙,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亲近语言,感受母亲在美妙月夜下启蒙儿子的浓郁亲情,体会作者对已故母亲的感激、爱戴和怀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月光启蒙》。(课件出示课题)

2、注意“蒙”字的写法,“蒙”是草字头,最早的意思是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缠绕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蒙”字有“覆盖”的意思。“蒙”字平宝盖下面有几横?对,是两横,表示一层盖在一层上面,所以是两横。“启”字是什么意思呢?是打开的意思,所以从字面上来看,“启蒙”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打开,使原先遮盖的东西能够看见。

3、这篇课文的作者名叫孙友田,是一位十分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煤矿诗人”。他写过许多优秀的诗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其中的几句:(课件出示诗句)

万年煤层打个滚, 一山乌金往外冒。 黑宝石,往外跑, 满山满谷金光照。 一路大声喊: 我是煤, 我要燃烧!

4、孙友田的这些诗句,感情充沛,想象丰富,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振奋人心。那么,孙友田是怎样成长为一名诗人的呢?他曾写过一篇散文,名叫《月光母亲》,回忆了孩童时代,母亲对他的启蒙教育。他在文中深情地说道“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由此可见,孙友田能走上文学这条道路,和母亲的启蒙教育是分不开的。那么,母亲是用什么为他启蒙,又为他启了什么蒙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5、同学们,到了高年级,读课文应该不成问题了,但这篇课文中的有些字不大好读,我请同学来读读看——(课件出示词语,定格延长)

篱笆 混沌 筛大米 时辰 俺们 莲花落

(“笆”、“辰”两个字都读轻声,莲花落同学们听过吗?它又叫“数来宝”,早在宋代就开始流传了。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广为流传,是民间曲艺的一种。)

6、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课件出示要求)自由、轻声读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作者回忆了母亲用什么方式为他启蒙,用笔把相应的内容画出来。(动画:读读想想画画)

7、同学们,课文主要写了母亲在“我”童年时代用(课件出示内容)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等方式为我启蒙。 第二板块:民歌启蒙

1、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天资聪颖的母亲给作者吟唱什么样的歌谣呢?

谁来读第一首?(课件出示歌谣一)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谁来读第二首?(课件出示歌谣二)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2、母亲是怎样为作者吟唱这些歌谣的?我们一起来看这一小节。(课件出示内容)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里立刻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三月的和风”是什么感觉?“小溪的流水”呢?是的,都是那么轻柔,那么恬静。母亲的歌声不仅能让皮肤感觉得到,能用耳朵倾听得到,甚至还能给人带来味觉上的享受,让我们捧起书,轻轻地,慢慢地,舒缓地来读一读。

3、母亲用唱歌谣的方式,让优美的旋律和十足韵味,在作者幼小的心田深深地扎下了根。 (出示最后一小节,朗读感悟。) 第三板块:故事启蒙

1、美妙的不仅仅是这些歌谣,还有一个又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课文)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2、“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过,这些故事有什么特点呢?母亲还会给作者讲些什么故事呢?同学们想想议议(动画:想想议议) (小时候你听了神话故事,心中会怎么想?)

3、一个个故事,在作者心中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同时,也给作者的心灵插上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的翅膀。

(出示最后一小节,朗读感悟。) 第四板块:童谣启蒙

1、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夏夜里的童谣:(课件出示童谣)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2、三首童谣,自由念,可以拍手,可以跺脚,可以拍桌子,甚至可以叫着喊着读,觉得怎么畅快你就怎么读。(课件定格,时间延长)

3、同学们,发现这些童谣有什么特点了吗?它们的节奏是那么明快,语言是那么生动。这样的节奏,这样的语言,对孙友田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出示最后一小节,朗读感悟。) 第五板块:谜语启蒙

1、母亲还用什么为作者启蒙呢?对,是谜语,一个个谜语,启迪了作者的心智,让他变得更加聪明了。

第六板块:月光启蒙

1、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课件出示要点)母亲用歌谣让作者深受优美旋律和音韵的熏陶,用神话故事开启了想象的世界,用琅琅上口的童谣培养节奏感,又用谜语增长智慧。所以作者会说,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明明是母亲为我启蒙,课题为什么说是“月光启蒙”呢?

2、首先,母亲是在夜晚的月光下为作者启蒙的,其次,母爱就像柔和的月光,潜移默化地教育着作者,指引着作者。在母亲的影响下,作者的文思和诗情不断地扎根、生长、酝酿,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诗人。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拓展学生的想象,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表达的能力。

2。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子,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理解“园子”的精神意义(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

3。感受萧红新鲜自然、率真质朴之美,产生阅读萧红其他作品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读通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同学们,读完课题后,你们心中有什么想问的吗?说说看。我们一起来分享吧。(鼓励学生积极说出自己心中的问题。)。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又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名字叫萧红。(出示萧红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要求)你们看清楚要求了吗?好,下面你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吧,开始!

2、出示生字,教学生字

认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你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想提醒大家的呢?

3、词语教学(出示词语课件): (1)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2)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菜 (3)韭菜 谷穗 倭瓜 黄瓜 谎花

(相机指导“穗”的笔顺。适时理解词意,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词语的特点)

4、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尤其是“下种”,理解“蜂子、蚂蚱、倭瓜”意思。(指名读,再齐读。)

(2)说一说这三组词语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概括) 同学们这么一概括倒引起了我注意。大家先听课文朗读录音吧。

要求:请同学们边听边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看一看作者是否真的围绕这三组词语来进行描述的。

三、再读课文

(1)齐读1-2自然段(大花园)

讨论交流:这里说的园子是一座什么样的园子?(板书:美丽花园)

(2)师生接读第3自然段,处理多音字“溜(第四声)平”;1-2组同学读第4自然段,处理多音字“锄杆(第一声)、当作”(第四声)。

(3)、3-4组的同学读第5至10自然段;师范读第11-12自然段,和学生一起推敲“抛”与“扬”;

思考:这几段把祖父的园子描写成怎样的园子?(板书:儿童乐园)

齐读第13自然段,处理“谎花(只开花,不结果的花)”一词;齐读第14自然段。 思考:这两段把祖父的园子描写成怎样的园子?(板书:精神家园)

(补充:刚才,我们借助词组以不同方式朗读了课文 ,看见了祖父园子里许许多多的动植物,看见了小萧红和祖父在园子劳动的情景,请问你喜欢祖父的园子吗?好,咱们就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仔细瞧一瞧。请大家自读第2自然段,用自己最喜欢用的符号圈一圈、画一画,并思考:这是一座(

)的园子?用简洁的词语写在书旁。并且说一说。)

四、品读(机动环节,视时间而定)

(一)走进课文第2自然段(出示),思考: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预设:

1、五颜六色的园子(文本凸显了色彩美),

2、样样都有的园子(文本凸显了昆虫的种类多))

师小结:这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园子,是作者童年的乐园。

(二)祖父的这座园子是五彩缤纷的、迷人的,在《呼兰河传》里就记录着这座让作者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花园,这座花园里不仅是动物的王国,也是植物的乐土,同时更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出示第13自然段)现在请你们再读读第13自然段,读完后,请你用简洁的词语表达内心最强烈的感受。激励学生说话。(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祖父的园子,发现大自然所有的动植物都是那么的自由,他们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自然的自由。你想想,课文里还写了什么是自由的呢?(人的自由)老师希望你们把今天读到的自然的自由与明天将要读到的人的自由完美地结合起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2。还记得这个园子吗?通过我们有声有色的朗读来重现这个园子吧!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二小节。(出示第二节)在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园子呢?(板书:美丽)

(同学们,“我和祖父的园子”就在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里。就是这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自己已经消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不由得在眼前的画面里想站住了,笑微微地看着那个淘气的小姑娘嬉笑着、玩乐着。让我们记住,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著名作家茅盾说这本书是“一篇动情的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鲁迅先生评价萧红的文字是“力透纸背”,武侠大作家金庸读完《呼兰河传》,

深恨自己未能见到萧红这位才女。相信他们的褒奖一定能吸引你们的眼球,老师希望大家今后能立即拥有并阅读《呼兰河传》。)

二、学习第3——12小节,感受园子的自由与快乐

1.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着小萧红走进她记忆中的园子,快速浏览课文3—12自然段,看看在这个园子里,萧红做了些什么事?谁能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

2.萧红在园子里做了这么多事情,她是在辛勤劳动吗?——萧红自己说,她在瞎闹。(板书:瞎闹)什么叫“瞎闹”?她是怎样“闹”的?现在我们就把目光聚焦到这几个场景,把你认为闹得最有趣的地方圈画下来,抓住关键的词句在空白处写写你的体会。(出示学习要求)

3。学生读书交流:(随机出示)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1)我是怎么“瞎闹”的?从哪看出我是瞎闹的?顺便理解:

溜平?(下了种,一般性是用脚把土窝抹光滑,抹平整,将土盖住菜种;可这里呢?我是怎么瞎闹的?) (2)怎么会“溜不准”的?动作演示:溜平和“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结果就把菜种踢飞了。指名读,读出调皮淘气

(3)点红“哪里……反而” 全班读。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1)导读:你觉得铲地时她哪里闹得有趣的?

(2)你在铲地吗?(板书:乱勾)那你在干什么?你怎样铲的?你铲掉了什么? (3)用动作演示一下“铲地”和“乱勾”

你关注到一个“爬”字。能把“爬”换成“趴”吗?透过这个“爬”字,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孩子?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1)浇水的时候她是怎么“闹”的?学生交流 (板书: 乱闹) (2)你浇过菜吗?你浇过花吗?一般是怎么浇的?而你是怎么浇的?

是呀,不是拿而是一抢;不是轻轻慢慢地浇,而是拼尽力气往天上一扬;不仅如此,还放开喉咙大喊,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小结写法:(示三段文字)如果说前面两个片段是抓住了萧红——随心所欲的动作来写的,那么这里不仅有萧红的动作,还有萧红——充满童真童趣的的语言。就是这样眉飞色舞,就是这样无拘无束。愿意读的一起来吧。

4.过渡:那么在这个园子里,萧红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是怎么瞎闹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按照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什么方法呢?那就是“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的方法,再次读读课文的3到12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从这些段落里还能发现,这还是个怎样的园子?

5.引导说话:在我家的大园子里,不仅装着许多可爱的小昆虫,漂亮的花朵,各种蔬菜,还装着很多很多像这样的童年趣事。你能帮萧红再说出一件吗?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如果也能像萧红一样,率真自然地把那种瞎玩瞎闹的事情说出来就更好了。(同桌可以先交流)

6。拓展《呼兰河传》中的相关资料。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还以为是因为春天雨水大,园子里的玫瑰花开得香呢……——选自《呼兰河传》第三章第60页)

小结:这个园子不仅是个美丽的园子,还是一个( )的园子?(相机板书:快乐、自由)

7.品味祖父形象,感受温暖和爱

(1)同学们,小萧红在这个园子怎么可以这样瞎闹,这样乱闹呢?(那是因为有了祖父)请同学们再默读3-12小节,找一找描写祖父的词句,说说你能体会到什么呢?体会到什么就说什么。

(2)关注细节——笑

仅仅是一次笑吗? ①笑声中,祖父仿佛在说什么呢?——笑我的天真,我的傻,②面对我的闹,他只是笑,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笑呀?(慈祥、宽容、纵容)③对啊,当我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祖父是慈爱的笑,当我把水扬向天空,祖父还是那样慈爱的笑,祖父的笑,永远留在我心底。

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体会,特别是关注这个“笑”中蕴含的情感。

(3)小结:一顶小草帽,一个锄头,一声嘱咐,一个表情,这些细小的地方汇聚起来,让祖父的形象渐渐清晰。请大家静静地看看。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

(4)所以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给你造一座天堂。对于萧红来说,天堂就是——(圈出课题中的“园子”一词)。原来这座园子不仅美丽,不仅快乐、自由,还是一个( )的园子。(板书:温暖)

三、学习第13小节,升华我的自由

1.因为祖父的爱,在这个园子里,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瞎闹,可以肆意地乱勾,可以放肆地乱闹。快读读文章的第13小节吧,看看园子里的景物呢?(示:文章13小节)

其实字里行间也就集中写了两个字:——自由

你能具体说说从哪里读出了景物的自由!学生交流,相机点评:

追问:别急着坐下去,老师问问你,对照课文的第二小节,其实鸟还是那样的鸟,虫还是那样的虫,植物还是那样的植物,为什么在萧红的眼里就是如此自由?

2。研究语言特点。

同学们,作者用自己的情感来看待园子里的景物,使景物也有了自己的快乐自由的心情,这种写法就叫——(板书:借景抒情)

(1)萧红怎么把这种自由写出来的,你发现了吗?

有一个词组频繁地出现:那就是“愿意……就”。 给你什么感觉?

追问: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你愿不愿意请个同学一起来帮你再读读这段话,把这份美妙的感觉读出来?这段话写得非常特别,看看哪个句式出现得最多?“愿意……就……”不觉得罗嗦吗?

(2)这一节中像这样重复的词语重复的句型特别多,使得整个段落句式整齐,读来也是琅琅上口。谁来读?来,挨着读。

(3)有时像这样相同的句式作者会让它们连续出现,有时会分散在课文中。同学们你还能找到几处?(

3、

4、11)

(4)研究萧红作品的人说,萧红的文章是儿童的口吻,诗化的语言。一句话就是一首诗啊!

(我玩累了,

就在房子底下

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不用枕头,

不用席子,

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3。小结:这个园子,哪里还是普通的园子,它在我们的眼里,在萧红的心里,分明就是——(乐园,童年生活,生活家园,精神乐园)

四、拓展作者生平,深化文章主题

1。 同学们,你们看,文章写《我和祖父的园子》,先是写了她眼中的园子(美丽的),然后写了她身处在这个园子里的活动(快乐),最后借用园子里的动植物抒发了她心中的自由快乐,层层深入,写得那么有趣,那么有层次。

2。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欢乐,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是个很冷酷的人。祖父成了萧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一篇文章中她这样写:

(“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选自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一个人的感情是掩藏不住的,当她一落笔的时候,就会在她的笔端流泻出来。你们来看课文的第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读到这里,你能明白,萧红还想写的是什么?。(点课题:对祖父的怀念)

难怪萧红在书中写的:“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相机点课题)

3。在《呼兰河传》的尾声中,再一次提到了这个园子、祖父。(生默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4。在时间的流里,蝴蝶、蚂蚱、蜻蜓不见了,小黄瓜、大倭瓜也不见了,园子没有了,祖父也不在了,但是那份自由,那份温暖和爱将永远留在萧红的心里。

5。拓展:同学们,要走进一个作家的内心,读她一篇文章并不够。今天我们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课后能好好地读读萧红的《呼兰河传》。(示幻灯片:走近萧红《呼兰河传》)

你会有更多的收获。(板书:……)。老师用这个省略号结束今天的课。这省略号中的每个点儿代表你智慧的发现,这省略号代表我们对萧红作品的理解还远没有结束,代表我们对心中的那个园子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远没有终结…… 板书:

我和祖父的园子

瞎闹 乱勾 乱闹 生机、美丽、快乐、自由、温暖 ……

(教后感:为什么我能在园子里这样疯狂地闹呢?是谁在放任我的闹?从而引出祖父的爱,因为祖父的慈祥和包容才会让我在园中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祖父的句子进行交流,主要抓住三个“笑”来体会祖父的爱,这部分的教学相对于上面要淡一点,毕竟文章更侧重于去感受我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紧扣《呼兰河传》这本书,通过一些较吸引孩子的小标题将他们引向课外阅读,让孩子体会茅盾为什么称之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似乎意义更大一些。当然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

20、谈礼貌

教学目标 :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学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理解文中的古训、谷、俗语,积累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学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

一、由问候语揭示话题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总要互相问好,这样周而复始其不是太麻烦,能省吗?

2、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论“礼貌”,请同学们看着老师书写课题。(板书课题:谈礼貌) 一般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一个人有没有礼貌呢?师强调:语言、态度、举止都能体现礼貌)

3、中国有句古训 (出示)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朗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色(选择)失色什么意思?文中指“态度粗鲁”,“失口”文中指“出言不逊” (2)这句话出自<礼记>,原文是(出示),师读; (3)(出示意思 ) 生齐读;

(4)讨论:什么是君子?师小结:举止、态度、言语都要讲究礼貌,方能成为君子。

2、那么,作者引用古训想表明什么观点?(板书:礼貌待人 优良传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研读事例,懂得道理

1、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举出了哪几个故事?默读课文,想一想(相机板书:问路 乘车 理发) 过渡: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朗朗的读书声。下面,我请同学朗读第一个故事,其他同学拿好书,注意倾听。

1、精读故事一:

(1)指名读,师生评,再指名读。他们问路结果怎样?原因在哪? 来看看他们是怎么问路的。指读。

(指导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体会,教学生在文中作批注)

(2) 从这些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牛皋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牛皋:傲慢无礼)男生读 岳飞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岳飞:彬彬有礼)。从哪儿看出?女生读 如果你是老者,会用什么态度对待二人?演一演。全班读旁白

(3)这两人性格不同,问路的结果不同,你明白了什么? (4)作者用哪句话来总结这两种情况的? (5)岳飞礼到使人心暖,所以老人……而老人没给牛皋指路,反而骂他是冒失鬼,是因为他无礼……

(6)小结学法:(出示) (简单介绍《说岳全传》,听一小段评书。)

4、按照上面的学法,自学第

二、三个小故事。

师巡视指导:一要读好书,二要动笔墨、作批注。

(表扬批注做得好的同学;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5、汇报交流:(出示) 过渡:许多同学很会学习,既能绘声绘色地读书,又作了认真的批注。下面你可以朗读,可以评评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可以说说故事道理,先交流第二个故事:乘车

(1)有感情朗读(还有谁也想评,仔细听,学会补充)

(2)评价:女青年和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说说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体会到?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懂得同学一起读; (如果换一种方式,结果会是如何?) 再交流第三个故事: 理发

(1)朗读。想评的同学一起读

(2)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周总理的话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周总理是谁? (抓住三个"您"体会) (3)朱师傅内心怎样?(由深感不安到深受感动,心理描写) (4)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齐读;

(朱师傅会对别人说这个故事吗?怎么说?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会有什么变化吗?)

四、回归全文 ,感知写法

1、学了这三个故事,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谈的都是礼貌待人 不同:举出的人物有古人、今人、伟人) (1)过渡: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意义重大啊!(出示填一填) (2)作者是怎样作总结的(出示:齐读最后一段) 礼貌待人有什么作用?(师板书:和谐 美好)讲“谐”经常错的地方

2、师结合板书讲述:这篇课文结构严谨,作者开头提出---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

传统,然后举出三个实例,证明了谈礼貌的重要,最后总结观点,像这样讲故事明道理的文章叫说理文,也叫作议论文。(板书:摆事实 讲道理)

3、我们之前学过这样的文章吗?(可以谈谈《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回忆《滴水穿石的启示》的写法。先提出,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用了古今中外三个事例,最后总结,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五、拓展延伸,实践礼貌

过渡:其实,古今中外都流传着许多关于礼貌的名言和经典故事,你们积累了哪些?老师收集了一些,送给同学们:

1、出示,生自由地朗读

2、说一说:我们身边发生的礼貌待人的事情?(指导:把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结合起来说,这样才能生动感人。)请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去劝劝他------

六、课堂总结

过渡:是啊,礼貌其实很简单,这里有一首小诗,作为这节课的总结。(出示,师生配乐朗读) 板书设计 :

20、 谈 礼 貌

问 路

礼貌待人 和 谐

乘 车

优良传统 美 好

理 发

(摆事实 讲道理)

(教后感:

1、应该更好的利用文本,回到文本。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恰当”这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怎样才是“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了一些,但都不是很到位,于是我就直接告诉学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其实课文中的“刮脸”事例,周总理对朱师傅说的一番话,不正是对“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的最好解读吗?我应该回到课文,让学生读读周总理的话,这样理解“恰当使用礼貌语言”,既利用了文本,又让学习文本有一个整体回顾。

2、细节上应该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有效。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进行了一定的解读,学生的理解也比较到位,但我没有让学生背诵这一段。这一段既是课文的中心段,又对古训进行了清晰地解释,我应该在学习后马上叫学生试背诵,马上将所理解的巩固下来,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有效。

3、学会“偷懒”。有时作为教师可以适当地学会偷懒(这是我的指导老师伍校长教的)。比如板书课题之类的。课题中的“貌”,我在书写中强调了字型和偏旁。但如果能让学生自己上台来写写或在书上写写,效果会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更有效。)

习作五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内容,弄清征文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投稿。

2、根据征文的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

3、练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征文的要点,根据征文词的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习作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板书:习作5

二、指导学生读懂征文启事

1、题目的范围是什么?

2、征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参赛的对象是什么人?

4、截稿日期是什么时候?

三、根据习作指导提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指导审题:写谁?从几个方面表现突出的?

2、开拓学生的思路。

3、指导学生将重点材料写具体。

四、学生完成草稿

五、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1、自主修改。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

2、相互修改。

六、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1、朗读习作: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

3、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七、总结。

八、作业设计:把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课堂作文本上。

练习5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新词儿,走进现代社会。

2、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小小即兴演讲会。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1、出示情景短文,让学生读通读熟。

2、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叫“新词儿”。

二、诵读与欣赏。

1、出示12个成语。

2、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交流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写好钢笔字。

1、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启蒙、勤劳、浓郁”等词和整体布局。

3、学习练习描红。

二、口语交际 。

1、审题:指名读题目要求。理解什么是即兴演讲?

2、指导学生选择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如先要说说为什么,再说说怎么做,要想好了再说,也可以列提纲说。

3、自己准备5分钟。

4、全班交流。

三、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写的字:售、军。

2、指导。

(1)学生读帖,小结写好“售、军”的要点。

(2)教师范写,讲解字的结构特点和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练习。

4、反馈。

5、总结

四、作业设计: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第四篇:17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17 爱如茉莉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从而理解“爱如茉莉”。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感悟爱的真谛。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关注语言文字中的细节,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2、感悟、理解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含蓄而优美的文章——《爱如茉莉》,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

二、检查预习 学生展示:

1、生字学习 (1)认读

出示:茉莉

掏出

谎话

叮嘱

光泽

打哈欠 怔住

静谧

洗漱

眸子

嗔怪

揉胳膊

莫名其妙

一本正经

平淡无奇

蹑手蹑脚

缕缕幽香 (2)听写

教师读新词,生听写,同桌互评,在生字表或课后相应练习的题号旁记录听写结果。

2、课文学习 (1)指名分节朗读。

(2)四大组分角色朗读:“我”、“爸爸”、“妈妈”、叙述。

三、理清文章脉络:

1、提问:本文中谁认为“爱如茉莉”?(指名读第四节、第18节) 开始时“我”差点笑出声来,最后却由衷地信服和认同,这在结构上是文章的首尾呼应,而在内容上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让“我”改变看法的呢?

2、分段:第一段(1~5)写妈妈告诉“我”真爱像茉莉。

第二段(6~8)妈妈答应包饺子给出差回来的爸爸吃,因生病住院要“我”买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爸爸却直奔医院。

第三段(9~18)爸爸在医院为了照顾好妈妈伏在床沿而睡,妈妈为了让爸爸睡好,手脚麻木了也不愿惊醒爸爸。

四、精读第一段:

1、文章在一开头就定下了含蓄优美的基调,指名分角色朗读。

2、你觉得哪儿写得真好?读读说说。

3、老师觉得有两个动词用得好极了,特别形象。 (1)示范做“掏”的动作,请学生造句。

(2)指名读第三节用“掏”的句子,问:秘密能看得见、摸得着吗? (3)比较“从她口中问不出秘密”和“从她口中掏不出秘密”。 小结:用了“掏”字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见可以摸到,因而也就使语句更生动形象了。 (4)“咽”字教法同上。

4、“我”咽下的话是?这说明?

5、这是因为“我”对茉莉的印象停在4个字上——“平淡无奇”。 爱可以“平淡无奇”吗?“平淡无奇”中也有爱吗? 我们留待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我”对茉莉的印象浓缩为一个词,那就是——平淡无奇,“我”听妈妈提出“爱如茉莉”这一说法时的反应是——(指名读第五节)

二、朗读课文,感受茉莉

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2、学生读书、交流,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诗意 弥漫 缕缕幽香 袅袅

3、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为什么呢?

三、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爸爸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2、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四、师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交流内容: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2、班级交流(预设)。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引导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爱,如茉莉。

(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这些问题在指导朗读中相机引导)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四、归纳提炼,诵读积累

1、朗读全文,整体回归。

2、出示小诗,练习诵读。

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

爱是妈妈羞红的脸,

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

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

爱是轻轻的叮嘱,

爱是心情的坦然,

爱是亲密的牵手,

爱是阳光的恬淡。

爱是真诚理解,

爱是沟通无限,

爱是会心一笑,

爱是温情款款。

爱如茉莉,洁白纯净;

爱如茉莉,清幽香远。

五、拓展练习

1、师:是啊,母亲认为“爱如茉莉,平淡无奇,却洁白纯净,更送来缕缕幽香”。这爱可以无声无息,无痕无迹,你留心了吗? 出示小诗:爱是什么?

爱是妈妈病中仍惦念着要为爸爸包的那顿饺子; 爱是„„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仿写并交流。 板书设计:

17 爱如茉莉

吃饺子

陪床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幽香袅袅

第五篇:爱如茉莉第二课时1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浸润在这这首优美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中,伴这茉莉的美丽图片,你心底里一定涌出了好多词语,是吗?请你把它写下来。

出示词语。(平淡无奇、洁自纯净、弥漫、缕缕幽香、袅袅清香、诗意、爱如茉莉)。

2、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是啊,爱如茉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如茉莉》这篇文章,课文记叙了怎样的内容?生:

师: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料这件小事,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净,素雅温馨。

3、复习课文的主题思想

师:你是怎样理解“爱如茉莉”的?生:

师:是啊,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全文字里行间弥漫着真情,充盈着真爱。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寻找那些打动我们内心的那些至深至爱情意的细节描写吧。

二、回顾文本,研读细节,体会真爱

师:(屏幕)

细节回放一:

“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眼睛,赶忙把很是轻视的一句话“这也叫爱”咽了回去。

师:也就是说爱是平淡无奇的,是洁白纯净的,是带有一点点幽香的。而我们平常说到爱的时候想到的是哪些词语呢?

生:(花前月下缠绵悱恻,像童话中的王子和美人鱼;

海誓山盟生死与共, 像戏曲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

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像历史故事中的项羽和虞姬;)

师:我就认为母亲的这个回答(非常好笑)

师:那就请你大胆地先笑出声来,再来说这句话。

生:哈哈,这也就叫爱。(生笑着说)

师:好。你们两个人的语气里都含着什么意思?

生:就是代表好像这种不能叫作爱。

师:轻视,这怎么能叫做爱?这句话如果后面加标点的话,可以加什么标点? 生:问号。

师:反问。(?)

师:这段简短的语言细节描写中(板书),我们体会到映儿认为这不是爱,爱怎么会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呢?为后面寻找真爱埋下了伏笔。

细节回放二:

师:生活中的日子常常平淡如水。而母亲的生病住院,如同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中,荡出了爱的涟漪。

作者选取了两件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板书),加以生动细致的

描绘,让我们感受那淡淡的、散发着清香的茉莉之爱。请你概括地来说。

生:第一件事,妈妈生病住院,让女儿买饺子给爸爸吃,可爸爸没有听女儿花尽心思编的谎,没有吃饺子而是直接去了医院。

第二件事,夜里爸爸怕自己睡得深,妈妈有事又不肯叫他,就睡在妈妈的床边,只要妈妈动一动,他就会醒了。

师:非常好。爸爸出差回来,得知妈妈住院,没有吃女儿为他准备的饺子,如果可以用“吃不下”三个字来概括的话,那么第二件事,你准备用那三个字来概括?

生:睡不着。

师:睡是睡了,可都没睡好。(意外地发现,还有手举着)你还有话说? 生:放不下。

师:概括得好。

师:作者对“吃不下”“睡不好”这两个动作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体会那“放不下”的爱啊。

师:同学们,爱,往往在细节中,在一颦一笑中,在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里。 师:让我们仔细品读作者是怎样运用细节描写,于细致处体现真爱,对话中洋溢真情的。

(课件)“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给你爸爸包饺子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师:这句话中,除了告诉我们妈妈病中还牵挂着爸爸,再三嘱咐不要让爸爸旅途劳顿时就为妈妈担忧,你还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妈妈对爸爸的深情——) 师:“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的。” 妈妈对爸爸是多么了解,如果爸爸知道妈妈生病了,他能吃得下饺子吗? 简简单单的话语却表现出他们两个人相互关爱。

师:这真是:细致处体现真爱,对话中洋溢真情。

师:妈妈把爸爸吃饭看得比自己生病还重要。什么叫爱?就是把对方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这就叫爱!这就是像茉莉一样的爱,虽然平淡,却真真切切。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师:从这句话中,你似乎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爸爸虽然,但他顾不上,直奔医院。

师:你有哪些感受?(感受到了爸爸当时的焦急、担心。)

师:从爸爸的举动中,我们感受到了爸爸对妈妈那无限的真爱,虽不是轰轰烈烈,只是平平淡淡,但平淡之中见真情。

师:这就是爱,一个约定,爱是一份担心,一份理解,一种牵挂。

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记叙的过程中,作者选取了两件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妈妈和爸爸那平淡的茉莉之爱。细节在写事的文章中非常的重要,真实的细节会有感人的力量。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而应选择具有

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使自己的文章更生动、更感人,同样,我们在品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也要善于抓住它的细节描写去感悟、体会。

细节回放三: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师:从这个镜头中,你捕捉到了什么是爱吗?

生:“爱”是妈妈恬静的微笑,“爱”是爸爸再三的叮嘱,是爸爸紧握妈妈的一只手。

师:除了这些,文中还写到了阳光,对环境这一细节的描写,作者意图表现什么吗?

师:似乎阳光都被爸妈的真爱感动了,不忍打扰他们,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房间里沐浴着爱的阳光。

师:这一切是那么平淡无奇,一切都是这样自然,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哦,爱如茉莉,爱茹茉莉。

爸爸伏在床沿边不敢动弹,怕惊醒妈妈;妈妈睡在床上,手脚都麻木了,不敢动一下。

你能体会到什么?(生:体会到爸妈之间相互关怀,相互体贴的那种默默的平凡的真爱。)

师:课文正是在这些细致处体现真爱,对话中洋溢真情,妈妈想到的永远是爸爸,爸爸想到的永远是妈妈,这就是真爱无私的。

师:课文中爸爸妈妈都没有说“我爱你”这类的话,但是我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却时时刻刻地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爱,这爱就像茉莉一样,淡淡的,却有着缕缕清香。

啊,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

爱是妈妈羞羞的脸

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美的谎言

爱是妈妈心中惦记的饺子„„ 你找到了吗?你能接几句吗?

生:爱是爸爸直奔医院的身影,爱是妈妈脸上幸福的微笑,爱是病床上紧握的双手„„爱如茉莉,平平淡淡,爱如茉莉,洁白纯净,爱如茉莉,清香幽香,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师:初读《爱如茉莉》,或许你会如饮山泉,清淡中有丝丝甜意;或许你会如品香茗,丝丝甜意中有淡淡芳香;当我们细心品读《爱如茉莉》,你会觉得每一个字眼儿、甚至是每一个标点都在传情、在释放着如茉莉一般的生命的芬芳和光泽„„

师:那是因为,细节中流淌真情,细节中体现真爱,“关注细节”就是在“感受语言”。爱如茉莉就是爸爸妈妈在一个个平平淡淡的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的,这些细节给了作者心灵的震撼,同时也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因此,在品读文本时,我们要关注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茉莉般的爱。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当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爱如茉莉后,我们对爱就有了理解,这正是——在生活细节中读懂爱,明白爱,珍惜爱。

师: 同学们,爱,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爱不是水中花,镜中月,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人间处处有真情。

拓展练习:寻找生活中的小细节,你认为“爱是”

爱是妈妈在我伤心时安慰的话语,爱是爸爸在我跌倒时伸出的一只手,爱是同学鼓励的目光,爱是清晨一杯甜甜的豆浆„„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爱有许多,有父母间的爱情,由父母子女间的亲情,有朋友之间的友情,爱是一道多解的题目,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就像这篇课文描写的一样,爱蕴藏在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杯水等等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之间。生活中的我们应当具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去感受。

你听,多美

一连几天的绵绵细雨,夹杂着风的呼啸,秋意忽然间弥漫了整个世界。 站在教室,望远山湮没在一片灰蓝色的背景中,想,家门口的那座山头也该是这样的吧!

秋雨打在松枝上,顺着斑驳皴裂的枝干一滴一滴,最后渗入泥土。那里,没 有雨打屋檐的“啪啪”声,却是“沙沙、沙沙”,轻细而温柔。秋风在松枝间穿梭,枝条舞动着,伴着“呼呼”的音律。这一切的声音在经历了燥热的夏季后,听来凉爽而湿润,如听一只久违而又让人思念的曲子,美丽迷人。

风风雨雨之中,食堂门口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两天不冷吧?我给你送了几件衣服。听说食堂的菜不好,我杀了个鸡给你带来了。牛奶喝完了吗?我又买了一箱,这一次是你最喜欢喝的那种„„”食堂里,顶着一头的水珠,妈妈不停地唠叨着,而我也早已习惯了,不需要做任何回答,此刻只需回归一个小女儿娇憨的本色,细听这连珠炮似的轰炸,溢满了爱。

短暂的相逢就像别离的序幕,为我卸掉一身的物资后,妈妈撑着伞,越走越远,渐渐淡出我的视野,风声“呼呼”,雨声“嗒嗒”,像一首配乐诗,美丽而温馨。

站在校门口,在一片灰蓝色的背景中,想,家门口的那座山头也该是这样的吧!我可以听见从那儿传来的一段对话,“一场秋雨一场凉啊,我还是趁早织毛衣吧!”“为什么不买一件呢?织起来很费时间的,你膀子又经常痛。”“织的暖和,我女儿最怕冷了,又会感冒,一感冒十几天,太难受了。”这段对话讲了一年又一年,我便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过了一年又一年。这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那个被称作“妈妈”的人为这一个称呼付出了我承载不起的辛劳和牵挂,并且还将继续。

几天前读到一篇文章,题目叫《落叶是疲倦了的蝴蝶》,才似乎更明白了些什么。“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天下的公理,“子欲养而亲不待”却是为人子的在

人世间最大的遗憾和痛苦。所幸我明白得还不晚,拨通家里的电话“嘟——嘟——嘟——”,你听,那山里的声音,在这突来的秋声里,更暖、更美。

【评语】本文真切自然,如一缕清新的风吹过阅卷老师的心田。且情景交融,最后“你听,那山里的声音”更体现构思上的亮点。

师:同学们,情到真处文自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抒写真情实感是一篇作文自成高格的关键因素。

要选好文章的“动情点”,也就是说选材要恰当贴切。生活是琐碎的,写真情实感不能理解为照搬生活的本来面目,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加工,要找准能够打动读者的动情点,也就是要选择能抓住人心的事情。作文的题材无分新旧广狭,只要能打动人类最基本最重要最珍贵的情感,那就是真正的好文章。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仔细回忆往事,认真品味细节,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便会使文章具有感人的艺术力度。

四 、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爱如茉莉>,去体会那细节中流淌真情,细节中体现真爱.

那是一个飘浮着桔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中抬起酸胀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冲口说:“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我见从妈妈口中诱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

“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眼睛,赶忙把很是轻视的一句话“这也叫爱”咽了回去。

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你爸爸今天包饺子给他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肚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他直奔到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惊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朦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憔悴的脸和布满血丝的眼睛,我不禁心疼地问:

“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爸爸去买早点,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松松散散地插进空罐头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欣然睁开双眼该多有诗意啊,转念又笑自己简直已是不可救药的“耍”浪漫。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

“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到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这么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使我静静地流下泪来。泪眼朦胧中,那丛丛簇簇的茉莉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娜娜地钻到我们的心中,而且萦萦不去。

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求职英文介绍信范文下一篇:第16号政府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