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驱油技术在永宁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2022-09-1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永宁油田地层普遍存在渗透率低、含水高、水驱采收率偏低的问题, 严重影响油田的可持续开发。最大限度提高单井的产量、实现保护性开发、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了永宁油田的工作重点。

1.2 研究内容

生物酶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 它是一种活性蛋白, 分子量比较小, 具有催化作用。生物酶驱油试验所用的生物酶制剂是以蛋白质为基质制备的非活性制剂, 这种非活性制剂不受温度、压力、酸、碱、水矿化度等因素的影响, 且具备油砂分离特性, 并能在深部地层发生作用, 从而增大水驱的波及体积和洗油效率。根据它的特性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 (1) 乳化原油实验; (2) 物理模拟驱油实验; (3) 不同浓度的驱油剂驱油实验; (4) 选取10个注水井组进行生物酶驱油试验; (5) 生物酶驱油效果分析。

2 生物酶驱油室内实验

2.1 乳化原油实验

将生物酶驱油剂加到油水混合液中, 轻轻搅拌, 油水开始乳化, 且油水界面整齐;说明生物酶驱油剂具有较好的乳化分散能力, 增大了油层原油流动性。

2.2 物理模拟驱油实验

选择三个相近渗透率的岩心进行物理模拟驱油实验, 分别注入不同倍数的生物酶驱油剂, 试验结果详见表1。结果表明, 驱油剂的注入小于等于0.005PV时, 增加驱油剂的注入量才能显著提高原油采收率。

2.3 不同浓度的驱油剂驱油实验

选择三个相近渗透率的岩心, 注入倍数为0.005PV, 浓度分别为1%、2%和3%的驱油剂, 实验结果如表2。结果表明, 生物酶驱油剂的浓度越大, 采收率提高值也将越高。

3 现场试验及效果

通过生物酶室内驱油试验结果, 结合油层性质, 选取了10个注水井组进行生物酶驱油现场试验。

3.1 施工参数设计

根据实验室模拟驱油试验结果, 综合考虑提高采收率及经济效益, 注入浓度设计为2% (范围1—6%) , 驱油剂段塞0.005PV (范围0.002—0.15PV) 。

3.2 注入流程

以注水系统为基础, 将生物酶驱油剂储存于储液罐内, 由低压软管—柱塞泵—高压管线连接到配水间分水管线排空阀处, 将生物酶驱油溶液与注入水混合, 按照一定的流程, 把生物酶驱油溶液随注入进入到油层之中。

3.3 效果分析

10个注水井井组受益油井共计40口, 共注入生物酶129.72吨, 累计增油为1237.89吨, 有增油效果的井31口, 见效率达77.5%。见效油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趋势: (1) 见效油井呈现增液趋势, 增液最高幅度达66%; (2) 见效油井呈现增油趋势, 单井日最高增油2.52t, 增油最高幅度达70%; (3) 见效油井含水稳中有降, 含水降低幅度最高达30%。

4 结语

通过生物酶现场实验结果, 得出以下结论:

(1) 生物酶制剂通过改变岩石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增强原油流动性, 从而提高单井产量。 (2) 注入井的累积注入量与累积增油量呈正比关系。 (3) 确定了永宁油田的生物酶驱油方案:制剂注入浓度为2%, 注入倍数为0.005PV。

摘要:由于化学表面活性剂在永宁油田 (属三低储层) 水驱实践中适应性差, 目前随着油田的深入开发, 该活性剂的局限性表现更为突出。因此, 我们对生物酶驱油技术 (生物酶更容易介入到油水界面间, 进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提高驱油效果) 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分析, 并最终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永宁油田,特低渗透储层,生物酶,驱油

参考文献

[1] 周晓云.酶学原理与酶工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7.

[2] 凌士平.生物酶采油技术的室内研究[J].采油工程, 2006, 17 (2) :24-25.

[3]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84-8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药事管理学新型互动式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下一篇:硬膜外麻与气管内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