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蚀涂层综述范文

2022-06-16

第一篇:防腐蚀涂层综述范文

防腐涂层相关质量检测

防腐涂层相关涂层

防腐蚀涂料是为了被涂物服务,应用于被涂物表面,针对不同的腐蚀环境而发挥其防护功能的涂装材料。它以最终在被涂物表面的涂膜形成而体现其应用价值。涂装质量好坏,最后都要体现在涂膜好坏上,所以涂装后的质量检测主要是对涂膜性能的检测,包括涂膜机械性能(如:附着力、冲击强度、硬度、光泽等)和其他特殊性能(耐候性、耐酸碱性、耐油性、耐溶剂性等)两个方面。针对被涂装涂服务的腐蚀体系不同,防腐蚀涂膜的各项技术指标性能和检测方法也不同,不同的防腐蚀行业内也有不同的检测方法标准发布。但以上的常规性能在不同行业都是通用的。对于大型工程防腐蚀涂膜的检验可以委托具有国家检测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规定进行涂膜的性能检验。业主也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也有业主具有自己的具有资质的涂装检验员在现场负责常规检查。

对于涂装检验员各个行业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船舶行业一般要求检验员应具有NACE检验员2级、FROSIO检验员III资格或者主管机关承认的同等资格的涂层检查人员完成。本篇介绍涂层附着力检测及涂膜厚度的检测,虽然涂膜厚度的检测不属于涂膜机械性能的范围,但在现场检查中往往是一个不可以缺少的检查项目,因为此项直接关系到涂层的使用寿命。上面讲述的检测均是在漆膜的一般制备方法的操作下,制备标准实验板后检测的。

一、涂膜附着力的测定法:

漆膜附着力是指漆膜与被涂物件表面结合在一起的坚固程度。附着力是涂料物理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此项的检查,可以检验涂料组成,特别是树脂的使用是否合理。漆膜的附着力除了取决于所选用的涂料基料外,还与底材的表面预处理、施工方式以及漆膜的保养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在潮湿、有锈蚀、有油脂的金属表面涂装,附着力就差。

测定附着力的方法有:划圈法、划格法、拉开法、扭开法及美国ASTM中的划X法等数种,国家标准标准GB1720-89(79)规定了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而GB9286-88规定了采用划格法测定附着力,GB5210-85规定了采用拉开法测定涂层附着力的方法。其中应用最简便的是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现场最为常用的是划格法。

(1)、划圈法测定附着力

划圈法所采用的附着力测定仪是按照划痕范围内的漆膜完整程度进行评定,以级表示。是按照制备好的马口铁板固定在测定仪上,为确保划透漆膜,酌情添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以80-100r/min均匀摇动摇柄,以圆滚线划痕,标准圆长7.5cm,取出样板,评级。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 )测定仪的针头必须保持锐利,否则无法分清1,2级的分别,应在测定前先用手指触摸感觉是否锋利,或在测定若干块试板后酌情理换。

(b)先试着刻划几圈,划痕应刚好划透漆膜,若未露底板,酌情添加砝码;但不要加得过多,以免加大阻力,磨损针头。

(c)评级时可以7级(最内层)开始评定,也可以1级(最外圈)评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5以上完好,则认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认为坏损。例如,部位1漆膜完好,附着力最佳,定为1级;部位1漆膜坏损而部位2完好的,附着力次之定为2级。依据类推,7级附着力最差。通常要求比较好的底漆附着力应达到1级,面漆的附着力可在2级左右。 (2)、划格法测定附着力

划格法附着力测试标准主要有ASTMD33

59、ISO-2409和GB9286-98。其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对于附着力级别的说明次序刚好相反。ASTMD3359是5B-OB级由好到坏,而ISO-2409是0-5为由好到坏。实验工具是划格测试器,它是具有6个切割面的多刀片切割器,切刀间隙1mm、2mm和3mm(刀头可以更换)。将试样涂于样板上,干燥16小时后,用划格器平行拉动3-4cm,有六道切痕,应切穿漆膜至底材;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与前者垂直,切痕同样六道;这样形成许多小方格。对于软底材,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成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向前和后各扫几次,即可评定等级;而对于硬质底材,先清扫,之后贴上胶带(一般使用3M胶带),且要保证胶带与实验区全面接触,可以用手指来回摩擦使之接触良好,然后迅速拉开,使用目视或者放大镜对照标准与说明附图进行对比定级。其分级的标准描述为: 级别描述

0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

1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受影响面积不能明显大于5% 2在切口交叉处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影响面积为5%-15% 3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面积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在15%-35% 5沿边缘整条脱落,有些格子部分或全部脱落,受影响面积35%-65% 6剥落的程度超过4级

在划格法测定附着力时,可以最高测定250μm厚度的涂膜。根据涂层厚度大小,可以选择不同的划格间距,一般为涂层小于60μm,硬质底材间距1mm,软质底材间距为2mm;涂层厚度为60-120μm,软硬质底材间距均为2mm;涂层厚度大于120μm,软硬质底材间距选择3mm。在ISO12944中规定,附着力需要达到1级才能认定为合格;在GB中,附着力达到1-2级时认定为合格。

划圈法与划格不同处在于,划圈交叉所形成部位的面积是递增的,评级考察的是不受损区域所处的位置,而划格法每一个划格面积是固定的,评级采用受损面积比率。

(3)、拉开法测定附着力

拉开法测定的附着力是指在规定的速率下,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或涂层与底材间的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以Mpa表示。此方法不仅可检验涂层与底材的粘接程度,也可检测涂层之间的层间附着力;考察涂料的配套性是否合理,全面评价涂层的整体附着效果。拉开法测试的相关标准有ISO4624-2004(最新版标准)、ASTMD-4

514、GB5210等。

国外常用测定拉开法的仪器是Elcometer附着力试验仪。此仪器较小,可用于现场检测。但有些时候,类似Elcometer-106手动拉开测试仪由于手工操作是不稳定性而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在有些国家的行业内不再使用,Elcometer试验是将一铝制试验拉头粘在涂层上,采用有刻度的机械拉力试验机将拉头拉脱,从标尺刻度读出拉去铝头的拉力。一般在金属基体上进行拉开试验可能发现三种失效类型:

(a)粘接失效,即受拉力后,胶层从涂层或试验拉头上拉断或其自身内部拉断,认为是胶粘剂的失效。涂层与基材或涂层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均回超过些值。 (b)附着力失效,即涂层与基体在拉力下分离,此值为涂层与基体的附着力。 (c)内聚力破坏,即涂层本身被拉断,此值作为层间附着力的数值,涂层与底材的附着力超过这一数值。对于每一种涂料都有规定拉开法测定数值,一般要求大于2Mpa,环氧双组分涂料大于4MPA。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Elcometer试验仪测定的拉开法附着力数据与国标规定的拉力实验机测定的数值有一定的差距。多次实验的经验,Elcometer试验仪数据乘以3-3.5倍与拉力机测定的数值相近。因此,每种测试方法的试验数据,只能同类比较,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在填写检测报告时,也要注明使用的检测仪器和方法。

对于附着力的要求,ISO12944-6中对于涂层体系(干膜厚度大于250μm)的附着力要求为按照ISO4624拉开法附着力测试,至少要达到5Mpa。对于旧涂层参考数值为2Mpa,如果低于2 Mpa要将旧涂层予以除去。

一、膜厚度发检测:

涂膜的厚度的防腐蚀涂装质量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防腐蚀涂膜的厚度不同于普通装饰性的涂层涂装,防腐蚀涂膜的厚度往往决定了防腐蚀体系的使用寿命,是防腐蚀涂层检测的重要指标。实验已经证明,在一定的腐蚀环境下,涂层的配套确定后,涂层厚度与保护寿命呈直线关系。因此重防腐涂装尽量厚膜化(200-1000μm)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以涂层厚度的检测重要性不难看出。

(一)膜厚度的检测:

在涂装过程中,当干膜厚度的测量难以进行时候,应对湿膜的厚度进行检测,以保证涂装的干膜厚度。湿膜厚度的测量必须在漆膜制备后立即进行,以免由于溶剂挥发而使漆膜发生收缩现象。常用的湿膜厚度计一般有以下三种:轮规、梳规、pfunt湿膜计。经常在现场使用的一般是轮规和梳规,虽然精确度不是太高,但方便操作。Pfunt湿膜计虽然较为精确,但操作和计算较繁琐,一般不在施工现场使用。

湿膜厚度仪器可以用于几乎所有的涂料产品,但不能用于无机硅酸锌涂料,因为其溶剂发挥太快。同时对于物理干燥型涂料,如氯化橡胶涂料,对于第二道涂层的测量也不太合适,因为它会重新溶解前道涂层,还有在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涂料配套体系中,对于第二道涂层的检测尽量不要使用湿膜厚度检测,因为不知道第二道涂层的溶剂对下道涂层树脂的溶解程度。

湿膜厚度的检测主要目的的为了控制干膜厚度,因此,对于低固体分涂料由于大量溶剂的挥发易带来针孔及涂膜收缩比例大等问题,不能一次成膜太厚;而高固体分含量的重防腐涂料、无溶剂涂料、粉末涂料没有溶剂挥发带来的诸多问题,可以一次涂装较厚,但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涂膜太厚,涂膜固化所产生的内应力较大,会使涂膜开裂等。所以要根据涂装规格书中规定的涂膜厚度发最小值和最大值允许值来控制厚度。下面以梳规为例来说明测量湿膜和干膜厚度的方法:

使用梳规测量时,把仪器稳定的放在低材表面的湿膜中,然后拿出仪器检查其梳齿那一个最短的接触到了湿膜,湿膜的厚度就处于最后一个触到和没有触到的梳齿间,去那个接触到湿膜的梳齿所表示的厚度即可。知道了湿膜厚度道,就可以计算干膜的厚度了。

(一)干膜厚度的测量:

在实际工作中大量遇到的是干膜厚度的测量,在检查涂层各项物理性指标时或统计整个施工完毕后的漆膜总厚度时,均一测干膜厚度为准,这也是业主和建立单位验收工程检测内容之一。 (1)测量的仪器

涂层干膜厚度的测量分为破坏性测试和非破坏性的测试两种方法。破坏性的测试方法要对涂膜进行划刻等损伤性行为,非破坏性测试方法不会对涂膜造成损害。一般情况下,多数使用的是非破坏性的测量方法,当出现争议或者需要仲裁时大多使用破坏性的测试方法。如:ISO2808-1974漆膜厚度测定标准中的显微镜法,此方法不仅可以测出涂膜的总厚度,而且可以测出多层结构的涂膜中每层漆膜的厚度。该方法是用一定角度的切割刀具将涂层切出一个V型缺口至底材,然后用带有标尺的显微镜测量。该测厚的方法被推荐为涂膜厚度的仲裁方法。干膜厚度的测量目前已经有不少种仪器和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能适用于所有的涂层和环境是极少的。

非破坏性的测量一般采用千分尺法、磁性测厚仪和涡流测厚仪三种方法。其中磁性测厚仪和涡流测厚仪都适用于金属底材表面的防腐层,不过磁性测厚仪适用于磁性的金属底材,而涡流测厚仪适用于非磁性的金属底材表面防腐层的检测(如:铝材、不锈钢等底材)。同时磁性测厚仪和涡流测厚仪都不能适用于混凝土等非金属底材表面的防腐层厚度测量。 (2)测厚仪的校准:

测厚仪在使用前必须校准,无论使用哪种测厚仪,如果使用前不校准,测量出来的数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进行校准的时候,在喷砂钢材的表面还是在光滑表面读出的数字的有差别的,在喷砂后的粗糙表面校准后的测厚仪测试出来的涂膜会增加。关于在光滑表面还是在喷砂后粗糙表面校准问题,在很多时候是存在争议的。

ISO2808(第三版)方法10规定:“判断喷砂后钢材表面的干膜厚度,校准应该在光滑钢板表面进行"。同样在SSPC这个标准中,也没有涉及到如何在喷砂后的钢材表面校准的问题,只提到在光滑钢板表面如何校准问题。在许多海洋工程和船舶工业中,涂膜的干膜厚度经常达到300-500μm,甚至更高,监理单位在验收时经常将表面粗糙度忽略了。根据经验,在喷砂涂装表面达到一个实际可行的均匀性涂膜测量,如果使用磁性原理测厚仪在光滑表面校准后,再次在喷砂表面校准,测得的涂膜厚度要高于在光滑板上校零测出值。高出值得为喷砂表面波峰到波谷值得一半。所以根据经验,涂膜厚度为粗糙度5-6倍时候,可以将粗糙度忽略。其余情况要在原喷砂表面校零。 (3)干膜厚度的测量原则:

业主和监理单位最后要看到是干膜的厚度,设计院所设计的涂膜厚度也是指干膜的厚度,所以干膜厚度的测量是很必要的。干膜厚度的测量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测量点的数量和测量点的厚度。

按照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14部分规定,用干膜测厚仪检查,每个构件检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50min测点涂层干膜厚度的平均值。同时规定按照构件数抽查1%,且不应少于3件。而ISO2898-97和美国SSPC-PA2关于涂膜厚度测量原则,每10m2测量5个点,每一个点的测量在一个很小面积内测量3个点的平均值,5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必须符合规定的涂膜范围。

在涂膜厚度测量时,遵守80-20或者90-10的原则。80-20原则的意思为:80%是测量值不得低于规定干膜厚度,其余20%的测量值不能低于0.8x规定膜厚。而对于集装箱、化学品储罐舱及船舶行业来讲,这个原则一般为90-10的。即所有测量点90%测量结果应大于或者等于规定干膜厚度,余下10%的测量结果均应不小于0.9x规定干膜厚度。 结束语:

防腐蚀涂层的检测方法很多,这里将划X法不做介绍,其中拉开法最佳,也是常用做有争议时使用的涂层附着力仲裁方法。对于以上涂层检测时,根据ISO规定,样板制作完毕一般要保养21天后进行测试,其结果更为准确。

在现场检查涂层及涂层附着力检查的时候,为了结果的公平公正,最好是业主、监理单位、涂料供应商技术人员、承包商、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同时参与,其测试结果才具有说服力。同时相关人员要做相关的测试记录,以备案保存。

第二篇:KH570改性SiO2复合耐腐蚀涂层结构及性能[定稿]

KH570改性SiO2复合耐腐蚀涂层结构及性能 丁新更,陈 远,吴春春,杨 辉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杭州310027)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聚合物,在钢片上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防腐薄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薄膜材料的结构,并通过盐雾腐蚀试验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对复合薄膜的防腐蚀性能进行检测,并探讨了最适加水量(R)。结果表明:随R从1增加至5,涂层防腐性能先提高后降低。R=3时,薄膜结构致密,抗腐蚀性能最好;FTIR结果表明,样品经180℃热处理后,KH570的结构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R值;溶胶-凝胶;防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

中图分类号:TB3

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81(2010)12-0072-05

全球每年因腐蚀造成的金属损失量高达全年金属产量的20%~40%,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比火灾、风灾和地震造成的损失总和还要多,因此目前国际上研究腐蚀问题的重点对象是金属材料。区别于传统的引入高分子物质(添加剂、络合物等)或直接加入纳米颗粒制备改性涂层的金属防护方法,硅烷偶联剂应用于金属防腐是一个新兴的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辛辛那提大学Van Ooij教授率先对铝、铝合金、钢、铁等金属表面硅烷化机制和硅烷膜防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表征,取得显著研究成果。将有机硅烷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有机硅烷偶联剂的水解与缩聚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阻挡层;另一种是采用金属醇盐与硅烷偶联剂共同水解、缩聚,产生阻挡性能更为优异的有机修饰硅酸盐(Or-ganically Modified Silicate, Ormosils)膜层覆盖于金属基体表面。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通过溶胶-凝胶法由单一品种的有机硅烷所制备的涂层对金属基体的腐蚀防护作用有一定的局限,因此,人们广泛地进行了SiO2基有机-无机复合纳米复合涂层的研究与开发。德国BASF公司合成了一种带氨基甲酸醋基的环氧硅氧烷的特定结构的涂料混合物。三菱化成在TEOS的聚硅氧烷低聚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环氧硅烷或甲基丙烯酸硅烷合成Ormosil杂化材料。徐溢研究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环氧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解、涂敷工艺。赖琛在金属基耐温防腐涂层制备中,使用KH550和602型硅烷处理金属基体。尹志岚研究了KH550对316L不锈钢高分子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的改性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应用于金属基体表面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本实验在室温下,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来制备有机-无机SiO2复合防护涂层。运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SiO2聚合物进行改性,得到分散稳定的SiO2溶胶,并探讨加水量(R值)的变化对其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的影响。 1 实验方法 1.1 实验原料

正硅酸乙酯(TEOS),无水乙醇(AR,乙醇含量≥99.7%),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江苏南京翔飞化学研究所;浓盐酸(AR,盐酸浓度36%~38%),中国杭州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去离子水等。 1.2 实验过程

将正硅酸乙酯(TEOS)、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按照摩尔比n(TEOS)∶n(H2O)∶n(EtOH)=1∶N∶2.34的比例(N为加水量的参数调整)倒置于三口烧瓶中,磁力搅拌10min。在一定温度下,用浓盐酸调节pH值在4~5内,加入KH570和去离子水,磁力搅拌3h。陈化3天后,制得KH570改性的SiO2溶胶。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采用旋涂法在超声清洗过的冷轧钢基片(SPCC)表面镀膜,在700r/min下旋涂1min,基板表面流平,室温下不风干10min,随后在180℃下热处理30min固化涂层,即得到KH570改性SiO2金属防护涂层。 1.3 测试方法

采用NICOLET AVATAR360型红外分析仪测样品薄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采用SIRION型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涂层断面的形貌和结构;采用KD-60型盐雾试验机测试薄膜的抗腐蚀性能;采用PHS-3型精密酸度计测定pH值;采用Coulter LSParticle Size Analyzer粒度分析仪测定溶胶粒径。

盐雾试验方法(Method of Spray (Fog) Test forSurface Finishing)是使用盐水喷雾试验机将含有氯化钠的实验液,以雾状喷于电镀被覆膜或氧化膜上,并根据膜表面的腐蚀程度(面积)来判断膜的耐腐蚀性能的一种腐蚀试验方法。实验中使用的氯化钠质量分数为5%,试验机的试验室温度为35℃,盐水桶温度为35℃,压力桶温度为47℃,实验过程中压缩空气,压力连续保持在(10. 2±0. 1) N/cm2,喷雾量1mL·(80cm-2·h-1)-1。 2 结果与讨论

R值表征的是参加水解聚合反应的水与硅氧烷(包括TEOS和KH570中的硅氧烷)的摩尔比。溶液中水的含量会影响溶胶的结构与性能以及成膜过程。低水含量(R值小)能驱使前驱体部分水解的产物发生聚合,产生低交联聚合物,倾向于形成不连续薄膜;水量的增加(R值大)同时促进了前驱体的水解和缩聚,导致最终产物的高度交联,强化凝胶的网络结构,能防止干燥过程中的收缩。但是过多的水会导致溶胶过分稀释,对基材的附着力下降,成膜性差。适当的水含量对制得清晰稳定的溶胶有决定性的影响。 2.1 加水量对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延长,复合涂层盐雾腐蚀的程度也逐渐加重。以下测试均选取盐雾24h后基底的腐蚀结果作为参考。图2是TEOS∶KH570=1∶1时不同R值下24h盐雾腐蚀结果的照片,由图2可知,经过24h盐雾试验后,R=3的涂层钢片出现轻微的腐蚀(黄色锈斑出现)。当R=1时,包覆该涂层的钢片经过24h的盐雾试验后出现大量锈迹,被严重腐蚀。R=2的钢片较R=1的钢片腐蚀程度轻;R=3时,钢片的腐蚀程度最轻。由以上现象可知,随着R值由1增加到5,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出现先提高再降低的趋势,在R=3时达到最佳防腐性能。 2.2 加水量对溶胶粒度的影响

图3为TEOS∶KH570 = 1∶1时不同R值下KH570改性SiO2溶胶的粒度图。可知R=1时,由于水含量较少,水解程度低,基本测不出溶胶粒子的存在,随着R增大水解变得充分,溶胶粒度逐渐增加。平均粒度由R=2的约4nm增加到R=3的约6nm,而当R=4,5时,溶胶粒子粒度大幅提高。这可能是由于水的增加,TEOS的水解聚合速度加剧,≡Si—O—Si≡键增多,以致溶胶粒子粒度增加。粒子粒径较大的溶胶形成的涂层,粒子间空隙较多,结构不致密,而由KH570改性SiO2的溶胶粒子粒径较小(几纳米),形成的涂层致密性较好。由上述分析可知,溶胶粒子粒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得到耐腐蚀性能优良的

复合涂层。

2.3 加水量对涂层形貌的影响

图4是以不同加水量(R=3和R=5)制备的防腐涂层表面扫描电镜照片,从图4可以看出,R=3时,涂层表面均匀平整,当R=5时,涂层表面有突起。图5为R=3和R=5的涂层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从图5可以看出,涂层厚度在4~6μm之间,当R值较大(R=5)时,防腐涂层的结构比较疏松,出现细小的微裂纹结构,且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处有较明显的界面层出现;当R=3时,涂层的的主体结构十分致密,基本没有发现微孔或缺陷,涂层与基体结合紧密。由此可知,加水量R=3时的涂层更加均匀致密,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硅氧烷体系水解聚合过程包括两类基本反应: (一)烷氧基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硅醇基团: ≡Si-OR+H2O→≡Si-OH + ROH 不论带有机基团的烷氧基硅烷还是纯烷氧基硅烷,除了水解速度的区别外,其水解方式是一致的。 (二)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硅氧硅键: ≡Si—OH+HO—Si≡→≡Si—O—Si≡+H2O

≡Si—OH+RO—Si≡→≡Si—O—Si≡+ROH在酸催化作用下当加水量R=3时,水解聚合反应使溶胶分子按线性模式生长,交联度低,以线型聚合物为主,所形成涂层较致密,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涂层耐腐蚀性能优良。而随着加水量的增加(R=5),其水解产生的硅羟基增多,硅氧烷水解聚合产物由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此时涂层中大的胶粒间可能出现空隙,故涂层屏蔽效果差,耐腐蚀性能较差。

图6为TEOS∶KH570=1∶1,R=3的涂层样品热处理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图中上下两条线分别代表经过180℃热处理后和热处理前的涂层。其中,3458cm-1处的宽峰以及929cm-1处的峰为硅羟基(≡Si—OH)峰,1112cm-1处的吸收峰为≡Si—O—Si≡键的伸缩振动峰。1720cm-1处峰对应于C O键的振动峰,1621cm-1处的振动峰对应C C双键,均来自KH570的羰基与乙烯基团。可以看出,经过180℃热处理后,3458cm-1处的硅羟基峰强度显著降低,而1112cm-1处的≡Si—O—Si≡键对应的峰形亦发生变化,更加尖锐。由于该处波数(1120cm-1附近)的≡Si—O—Si≡吸收峰对应的是交联产生的体型结构[23],说明经过180℃热处理后,涂层中≡Si—OH间发生缩聚反应,逐步向≡Si—O—Si≡键转变,涂层结构趋于致密。而C O键和C C键对应的峰形未发生变化,说明热处理前后对KH570分子结构中起改性作用的有机支链不受影响。

3 结论

(1) 随着加水量R的提高(从R=1到R=5),溶胶粒子逐渐长大,涂层结构由线形向网络状逐渐转化,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度发生变化,由KH570改性的SiO2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变化趋势为先提高后降低。

(2) 溶胶-凝胶过程中,水解聚合的发生程度能影响产物的结构变化,结构致密的涂层结构才具有更优良的耐腐蚀作用。加水量R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硅烷偶联剂水解聚合反应的进行程度,降低涂层结构的致密性,从而导致其涂层防腐蚀性能的下降。加水量R过低时,水解不充分固含量低,使得涂层过稀,成膜性差;加水量升高后,水解聚合程度加剧,形成较大的胶粒,涂层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其间出现空隙降低了涂层的屏蔽效果,耐腐蚀性能变差。而加水量过高时,根据水解聚合进行原理,过多的水不仅抑制反应的进行程度,且过分稀释溶胶降低附着性,溶胶颗粒也变大且易发生沉降,破坏涂层的稳定性,从而也降低了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3) 以TEOS和KH570为原料,以浓HCl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防腐涂层,应用于钢片表面防腐,在加水量R=3时,溶胶颗粒大小合适,有机-无机复合涂层以线性结构为主结构致密,达到了该体系最佳防腐蚀性能。 参考文献 [1] SUBRAMANIAN V,VAN OOIJ W J. Silane based metal pre-treatments as alternatives to chromating[J].Surf Eng, 1999,15(2): 168—172. [2] TANG N,VAN OOIJ W J,GORECKI G. Comparative EIS studyof pretreatment performance in coated metals[J].Prog Org Coat,1997,30(4):255—263. [3] SUNDARARAJAN G P,VAN OOIJ W J.Silane based pre-treat-ments for automotive steels[J].Surf Eng,2000,16(4):315—320. [4] ZHU D Q,VAN OOIJ W J.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metals bywater-based silane mixtures of bis-[trimethoxysi-lylpropyl] amineand vinyltriacetoxysilane [J].Prog Org Coat,2004,49(1): 42—53. [5] ZHU D Q,VAN OOIJ W J. Enhance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AA 2024-T3 and hot-dip galvanized steel using a mixture

of

bis-[triethoxysilylpropyl]

tetrasulfide

and bis-[trimethoxysilylprop-yl]amine[J].Electrochim Acta,2004,49(7): 1113—1125. [6] VAN OOIJ W J,ZHU D Q,PRASAD G. et al.Silane based chro-mate replacements for corrosion control,paint adhe-sion,and rub-ber bonding[J].Surf Eng,2000,16(5):386—396. [7] VAN OOIJ W J,CHILD T. Protecting metals with silane cou-pling agents[J]. Chemtech, 1998,28(2):26—35. [8] VAN OOIJ W J. Metal preteated with a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a dissolved inorganic silicate or aluminate, organofunctionaland a nonfunctional silane for enh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P].USA Patent: 5,433,976,1995-07-18. [9] VAN OOIJ W J. Metal substrate with enhance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improved paint adhension [P]. USA Patent:5,455,080,1995-10-03. [10] VAN OOIJ W J. Metal substrate with enhance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improved paint adhension[P].USA Patent:5,539,031,1996-07-23. [11] CHILD T EAND,VAN OOIJ W J. Application of silane tech-nology to prevent corrosion of metals and improve paint adhesion[J]. Transac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Metal Finishing, 1999, 77(2):64—70. [12] 尤宏,刘琰,孙德智,等. LY12铝合金表面有机-无机杂化膜的防腐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4,(6):7—11. [13] LIU Y,SUN D Z,YOU H, et al.Corrosion resistance properties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coatings on 2024 alu-minum alloy[J].Applied Surf Sci,2005,246:82—89. [14] ZANDI-ZAND R,ERSHAD-LANGROUDI A,RAHIMI A.Sili-ca based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nanocomposite coatings forcor-rosion protection [J]. Prog Org Coat,2005,53: 286—291. [15] ZANDI-ZAND R,ERSHAD-LANGROUDI A,RAHIMI A.Or-ganic-inorganic hybrid coatings for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1050aluminum alloy [J]. J Non-Crystalline Solids,2005,351: 1307—1311. [16] POPPE ANDREAS, WESTHOFF ELKE, ST BBE WIL-FRIED.Epoxy functional silanes.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thereof and use of the same[P]. Germany:WO2004/099220,2004-04-23. [17] 著者不详.化学工业时报[M].东京:化学工业时报社,1994. [18] 徐溢.硅烷试剂防腐蚀工艺研究[J].材料保护,2001,34(11):32—34. [19] 赖琛.耐高温防腐蚀涂料的研制[D].长沙:湖南大学,2002. [20] 尹志岚,袁媛,刘昌盛.硅烷偶联剂对不锈钢表面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17(2):298—303. [21] DAVIS P J,BRINKER C J,SMITH D M. Pore structure evolu-tion in silica gel during aging/drying. I: temporal and thermalaging[J].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1992, 142 (3):189—196. [22] GE Man-zhen,YANG Hui,DING Zi-shang. Polysilicates sruc-ture and coating characte ristics[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1994,(5):32—36. [23] ZHANG Z Y, WAKABAYASHI H. Structural study of Al(acac)3catalyzed CH3SiO3/2gel[J].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and Technology, 1998, 12:153—158.

第三篇:涂层年终总结

2013年涂层分厂 年终安环总结

2013年3月涂层分厂开始调试生产,在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下在4月正式投产。随之实行区域安全管理责任制,坚持“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对现场的监督管理,和对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逐步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稳步向前。

一、一年工作回顾

1、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涂层分厂整体安全工作,副组长协调组织、落实安全检查、监督各项安全教育活动;各主管负责具体安全工作的落实,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对各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

2、制定涂层分厂安全环保管理网图络和分厂义务消防管理网络图,明确涂机、分切、维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

3、分厂制定五

一、十

一、元旦、春节,节前安全大检查方案和每周内部大检查,针对重要危险源、机器设备、危化物品等进行逐一排查,并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4、制定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消防事故应急预案、特种作业事故应急预案,针对预案内容制定演习方案上报安环部并按计划组织预案演习,检验预案可行性。

5、实行责任区域安全生产制,落实责任分区管理。

6、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不足之处,重新对危险源和环境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修改,危险源增加55项、重要环境

因素增加11项。

7、规划现场物品定置,做到定责、定人、定点的3定原则。

8、建立劳保发放台账、消防器材台账、特种设备台账。

9、完成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34人次,保证了分厂安全生产的平稳运行。

10、本共发生不安全事件4起,工伤费用14800元比较2012年安全形势严峻。对不安全事件的处理坚持按照四不放过调查制度进行处理,对责任人严肃处理、重新制定防范措施组织员工认真学习。

二、不足之处

1、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班长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员监督检查不到位。

2、现场管理不精细,现场5S时好时坏、重复发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3、安全培训质量不高,不了解员工的安全培训需求。

4、现场安全方面,由于年轻的新员工较多,整体工作有干劲、有激情、有活力、表现欲望强烈,但是由于年轻员工安全工作经验不足,对安全隐患没有正确的认识。

三、工作改进方向

1、班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树立班组团队为核心,以强化班组管理为重点,以打造安全生产为主线,以实现创建优胜班组为目标。

2、培训员工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实行区域责任制,要求员工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实行安全管理三步走计划

(一)要我按全

(二)我要安全

(三)我会安全,形成安全工作天天讲、安全工作人人抓的良

好局面。

3、加强日常巡检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分厂的人员、设备、设施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消除隐患排除故障放置事故的发生。

4、严格要求班组交接班制度,奖罚分明,引导员工人人参与分厂的安全管理工作。

5、安全生产工作要以积极的心态,百分的努力,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共同把分厂的安全工作做到更好。

四、2014年安全目标计划

1、严格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2、责任区域内安全生产事故为、火灾、爆炸事故、中毒以及职业病事故为0;

3、员工千人负伤率为0;

4、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5、特种作业工种有效持证上岗率100%;

6、安全、消防设施完好率100%环保设施完好率100%;

五、2014年涂层分厂安全环保工作的主要措施:分厂以安环网络管理为基础,明确、落实、细化责任;以检查、考核、教育、整改、制定措施来推动日常安环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最终实现涂层分厂安全环保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涂层分厂2014年元月8日报告人:

第四篇:药物涂层支架

韩雅玲陈兵

本文作者韩雅玲女士,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所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陈兵先生,器材科主任、高级工程师、全国卫生装备协会常务理事、全军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委。

关键词: 药物涂层支架冠心病再狭窄血运重建术经皮经腔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主要手段,约占全世界PCI总例数的70%以上。尽管冠脉内支架术能够有效降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率,但仍有20%~30%的病例会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在糖尿病、小血管病变、长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及分叉病变病人中,ISR发生率可高达30%~70%。因此,ISR已成为影响PCI长期疗效的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为攻克ISR这一难题,有关的防治方法不断涌现,其中药物涂层支架(DES)是目前公认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见图1),本文就DES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DES的概念

DES又称药物释放支架或药物洗脱支架,顾名思义,就是将药物通过适当的方法涂布于支架表面,使之形成一个药物池,在血液的冲刷和溶解作用下,药物不断从支架表面洗脱,并在局部发挥作用,所以,DES具有靶向性好、药物在局部组织中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的特点。与支架内放射治疗、切割球囊、定向旋切等治疗ISR的方法相比,DES兼顾了ISR的预防和治疗,因而具有更高的效费比。

DES的设计

DES是支架、药物载体和涂层药物三者结合应用的产物(见图2),在设计上融合了材料学、工艺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诸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与普通支架相比,预防ISR的设计思想更为合理,工艺更为精细、复杂。

1. 支架设计

DES的支架设计多以普通金属支架为基础,而普通金属支架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部分支架通过设计上的改良,使之能够携带更多的药物。例如,Conor支架采用激光切割打孔技术,使每个支架上的激光镂孔数目达到588个之多,极大地增大了支架的表面积,同时增加了支架的带药量(图3a)。现在还有报道采用完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支架,不仅可降低金属异体反应,而且可使整个支架成为药物载体,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药物载体

除少部分药物可通过特殊工艺直接涂布于支架表面(如紫杉醇涂层支架)之外,目前大多数DES都需要特定支架涂层作为药物载体。涂层的作用是加强药物与支架的结合,避免支架释放过程中的药物丢失,并且控制药物释放的速率和方向,对DES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架涂层必须考虑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以及机械应力的需要,使药物能在适当的时间窗中以比较均匀的方式释放。支架涂层还应该适合于消毒、能够耐受支架扩张时的形态学改变和球囊扩张时的机械损伤(图4)。

DES的涂层材料均具有较好的血液—生物相容性,能够避免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最常用的涂层材料称为聚合物(Polymer),多由一种或数种有机化合物聚合而成,常见的如丙烯酸甲酯、聚乳酸、硫酸软骨素等。通常将药物与Polymer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包裹于支架表面,涂层厚度多为5~10μm,为进一步减缓药物的洗脱速率,有时可在药物涂层的外侧加上一层顶端涂层作为弥散屏障。

磷酸胆碱(PC)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涂层材料,它是红细胞外膜表面分子成分,生物相容性很好。虽然PC本身对于预防ISR并无明显作用,但已证实PC涂层可以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降低血栓发生率。在PC涂层中存在许多大小不

一、带有电荷的微小间隙,这种结构非常有利于药物以非共价方式结合,并且通过不同的工艺设计,可使这些间隙适应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药物,因此PC涂层已被广泛用作DES的带药平台。PC涂层的另一优点是使用方便,通常将PC涂层支架浸泡于药物溶液中数分钟,在空气中干燥后即可使用,所以临床医生在药物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灵活性。

纳米孔隙烤瓷涂层是近年新兴的支架涂层技术,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机械稳定性强的优点,其涂层厚度仅为300nm,在其表面有无数纳米级的微小孔隙,非常适合药物释放。

3. 涂层药物

涂层药物的选择是DES的核心。目前研究认为,影响ISR的主要因素包括局部动脉损伤和异体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移行和增殖、血管内皮延迟愈合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血管新生内膜(NI)增生,最终管腔变小。根据主要药理作用的不同,将涂层药物分为五大类:

(1)抗血栓药物,如肝素、水蛭素、前列环素、阿昔单抗等。

(2)抗炎症药物,如地塞米松(DXM)、甲基强的松龙、双磷酸盐脂质体等。

(3)抗VSMC增殖药物,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类药物,研究较多的包括雷帕霉素(RAPM)和紫杉醇(PTX)等,其他新型抗VSMC增殖涂层药物如血管肽素、Mycophenolic Acid、Tracolimus、Everolimus、环孢素A、甲基-RAPM等也在陆续进行临床试验。

(4)抗VSMC移行药物,如巴马司他等。

(5)促内皮愈合药物,如17β雌二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上述五类药物分别针对ISR发病机制的不同环节,部分药物能作用于多个环节。

三常见DES及其临床效果评价

1. 肝素涂层支架

肝素是经典的抗凝血药物,体外实验证实,高浓度肝素还具有抑制VSMC移行和增殖的作用。尽管动物实验证实肝素涂层支架有助于减少损伤动脉的NI增生,但包括BENESTENT-Ⅱ等在内的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临床应用肝素涂层支架对于降低ISR发生率并无帮助,可能与达不到足够的局部血药浓度有关。

2. DXM涂层支架

DXM具有广谱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以减少支架植入术后早期炎症反应,有助于降低ISR发生率。目前已有商用的DXM-PC涂层支架面世,基于该支架的STRIDE试验为欧洲多中心、非随机对照设计的临床研究,共入选71个病例,6个月随访结果表明病人的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猝死、心肌梗死、再次PTCA、冠状动脉搭桥等)的发生率仅为3.3%,ISR发生率为13.3%,低于普通支架ISR的平均水平。

3. RAPM涂层支架

RAPM是一种细胞静止药物,最早被FDA批准用作肾移植后免疫抑制剂,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特异性作用于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阻断细胞周期G1期向S期的转变,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此外,RAPM还具有抑制VSMC移行和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RAPM涂层支架商品名为Cypher,目前已经在中国和亚太地区上市。临床试验结果表明,RAPM涂层支架不仅能够降低MACE发生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ISR发生率。FIM和RAVEL是最早进行的两项基于RAPM涂层支架的临床试验,两者均报道RAPM涂层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简单新生病变效果显著,长期随访再狭窄率均为0(图5)。这一结果第一次为人们展示了攻克ISR的美好前景,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PCI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最近,RAPM涂层支架在复杂病变及再狭窄病变中的应用也引起了重视。美国多中心SIRIUS试验入选的1100例病例中,包括了部分直径2.5~3mm,长度15~30mm的单支高危病变病例,ISR Registry试验应用RAPM涂层支架治疗ISR病变,两项试验均初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此外,RESEARCH试验是正在进行的一个大规模临床试验,将RAPM涂层支架的适应证扩大到所有PCI病例,其中包括63%的B2/C型复杂病变,这一试验的最终结果将对RAPM涂层支架的临床效果作出更加全面的评估,并将对DES在临床的推广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见表1)。

4. PTX涂层支架

PTX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抗肿瘤药物,它的微管聚合作用能使细胞产生稳定而无功能的微管,低剂量时抑制细胞G0/G1期转变,高剂量时引起细胞M期阻滞,致细胞凋亡; 药代动力学方面,PTX因系脂溶性药物故容易透过细胞膜,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组织浓度,这是它作为支架涂层药物的一大优势。目前常见的PTX涂层支架有三类: 第一类是无聚合物PTX涂层支架,如ACHIVE、Supra-G支架等,均将PTX直接涂布于金属支架表面,不包含聚合物涂层,携带PTX的药量有高剂量和低剂量之分。ELUTES、ASPECT、DELIVER等临床试验证实,此类PTX涂层支架能够显著抑制动脉NI增生,降低ISR发生率,且治疗效果与PTX剂量呈正相关,但值得注意的是,其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改善。第二类是7-已酰PTX (QP2)涂层支架,商品名QuaDDS,采用QP2-Polymer袖状鞘涂层(见图3b)。QP2涂层支架在能够降低早期ISR发生率,但长期随访却发现有迟发ISR现象。此外,有报道称QP2支架术后有较高的迟发性血栓发生率,基于该支架的SCORE试验因血栓发生率高达9%而被提前中止。以上结果提示QP2涂层支架植入后可能存在局部延迟愈合现象,现已不主张使用。第三类是PTX-聚合物涂层支架,商品名TAXUS,是目前唯一上市的PTX涂层支架(图3c)。TAXUS支架采用特殊的脂溶性涂层材料Translute,带药量为1μg/mm2,按药物释放速率分为中速释放和慢速释放支架,基于该支架的TAXUS Ⅰ-Ⅲ系列试验已初步证实了其易用性和有效性,各种疗效指标与RAPM涂层支架相近,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TAXUS Ⅳ-Ⅵ目前正在进行中(表2)。

5. 其他DES

巴马司他是一种广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进而抑制动脉损伤后VSMC的激活及迁移,基于巴马司他涂层支架的BRILLIANT试验结果提示该支架对防治ISR无显著效果,目前有关巴马司他涂层支架的临床试验已经暂停。17β雌二醇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在抑制VSMC增殖的同时,还具有内皮保护功能,可以促进介入治疗后动脉损伤部位的内皮化,有利于防止局部血栓和ISR发生,因此17β雌二醇涂层支架可能是较有希望的DES,其临床试验EASTER正在进行中。

DES面临的问题

1.适应证选择

虽然前期临床试验证明DES治疗简单新生病变的效果非常显著,但对于更加迫切需要解决ISR问题的高危再狭窄病人(如糖尿病)、高危病变(分叉、慢性完全闭塞、左主干、长病变、小血管病变等)以及ISR病变,迄今为止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他们能从中获益。此外,DES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是目前存在较大争议的另一个问题,尤其对简单新生病变,为了预防20%~30%的再狭窄率而付出比普通支架高的价格去使用DES是否值得?虽然有学者认为植入DES可能永久地解决ISR,从长远看具有较高的效益/价格比。但多数学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承受DES昂贵的费用,所以应该根据病人的病变特点、ISR风险评估以及经济状况来决定是否选用DES。

2. 长期疗效

目前已经上市的Cypher支架及TAXUS支架在药物剂量和控释方面均比较合理,因而在长期随访中尚未发现严重并发症。FIM试验3年的临床随访结果,无一例发生迟发性血栓、血管闭塞、反跳性ISR、动脉瘤等远期并发症,初步肯定了DES的长期疗效。但作为一项新技术,DES的更加长期的疗效尚未得到完全肯定。病理检查发现抗增殖药物在抑制NI增生的同时,也抑制了损伤动脉的愈合及内皮化,因而可能导致局部延迟愈合,对DES的长期疗效产生不利影响。Cypher支架及TAXUS支架虽然1~3年的临床疗效较好,但是还有待更多的临床试验结果来证实其3年以上的疗效。

3.“边缘效应”

在SIRIUS试验和TAXUS试验中均发现,DES两端发生再狭窄的比率高于支架覆盖区域,类似支架内放射治疗引起的“边缘效应”。专家认为其主要原因包括支架长度不能充分覆盖病变、支架释放过程中球囊引起的损伤、支架近端药物洗脱过快等。通过改良支架的设计及释放策略,如使用长支架、调整支架/球囊比例、采用无预扩张直接支架术,以及改进药物释放工艺等,可望解决这一问题。

4. 支架脱载

RAVEL试验血管内超声亚组分析表明,应用Cypher支架的病人中有21%的病例出现轻度支架脱载现象,即支架未能紧贴血管壁,两者之间出现了微小的腔隙,原因可能是DES过度抑制动脉NI增生所致。尽管目前尚未发现支架轻度脱载会引起任何不良反应和临床后果,但长期能否导致血栓、动脉瘤、支架移位等并发症还需进一步观察。

五结语

DES为攻克ISR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新思路,并且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已初见成效,因而被许多学者誉为PCI领域继PTCA和支架植入术后的第三次革命,将对冠心病治疗策略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与任何一项新技术一样,DES在初战告捷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才能使DES在ISR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文完)

来源:《世界医疗器械》

日期:2003年7月

第五篇:彩色涂层钢板汇总

一、概述

彩色涂层钢板是近三十年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带钢预涂产品,涂装质量比成型金属表面进行单件喷涂或刷涂的质量更均匀,更理想,并兼有钢板和有机材料两者的优点,既有钢板的机械强度和易成型的性能,又有有机材料良好的装饰性,耐腐蚀性。彩色涂层钢板是以冷轧钢板,电镀锌钢板、热镀锌钢板或镀铝锌钢板为基板经过表面脱脂、磷化、络酸盐处理后,涂上有机涂料经烘烤而制成的产品。

彩色涂层钢板的常用涂料是聚酯(PE)、其次还有硅改性树脂(SMP)、高耐候聚酯(HDP)、聚偏氟乙烯(PVDF)等,涂层结构分二涂一烘和二涂二烘,涂层厚度一般在表面20-25u,背面8-10u,建筑外用不应该低于表面20u,背面10u。彩色涂层钢板通常引用的标准是美国ASTM A527(镀锌)、ASTM AT92(镀铝锌),日本JIS G3302,欧洲EN/0142,韩国KS D3506,宝钢Q/BQB420。 涂料性能 *聚酯(PE)

附着力良好,在成型性和室外耐久性方面范围较宽,耐化学药品性中等。使用寿命7-10年。

*硅改性树脂(SMP)

涂膜的硬度、耐磨性和耐热性良好,以及良好的外部耐久性和不粉化性,光泽保持性和柔韧性有限。使用寿命10-15年。

*高耐候聚酯(HDP)

抗紫外线性优良,具有很高的耐久性,其主要性能介于聚酯和氟碳之间。使用寿命10-12年。

*聚偏氟乙烯(PVDF)

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和颜色保持性、优良的室外耐久性和粉化性、抗溶剂性,颜色有限。使用寿命20-25年。

彩色涂层压型钢板,俗称彩钢板,以优质冷轧钢板、热镀锌钢板或镀铝锌钢板为基板,经过表面脱脂、磷化、铬酸盐处理转化后,涂覆有机涂层后经烘烤制成,具有轻质高强、色彩鲜艳、耐久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家电、装潢、汽车等领域。

彩钢板的强度取决于基板材料和厚度,耐久性取决于镀层(镀锌量318g/m2)和表面涂层,涂层有聚酯、硅性树脂、氟树脂等,涂层厚度达25um以上,涂层结构有二涂一烘、二涂二烘等,免维护使用年限根据环境大气不同可为20-30年。

1. 种类

彩色涂层钢板,按基板分类,有冷轧基板、热镀锌基板和电镀锌基板三种,按表面状态分,有涂层板、压花板和印花板三种。

2. 构造

彩色涂层钢板涂层的构造包括上涂、化成涂膜、下涂、锌层、冷轧钢板共五层。

3. 生产流程

彩色涂层钢板是金属基材经过彩色辊涂机组后,经过表面脱脂,磷化铬酸盐处理,在表面涂敷上一层或多层有机涂料并经烘烤固化而成的复合材料。产品在高速连续化机组上经化学预处理、初涂、精涂等工艺精制而成。

4. 特点

彩色涂层钢板与其它建筑用板材相比,具有优异的装饰性、成型性、抗腐蚀性,涂层附着力强,可长期保持色泽新颖,是一种理想的建筑板材替代品。

二、特性比较

彩色涂层钢板与传统的钢板在经济、施工速度和技术特性等方面比较,都有一定优势。

1. 经济比较

彩色涂层钢板是以热镀锌为基材的钢板,价格一般为5400—6500元/吨的幅度,而普通的镀锌薄板,是4880—6000元/吨,价格比传统的钢板增幅不大,而工作性能比传统的钢板多很多。例如增加了装饰性和色泽持久等特性。此外还解

决了钢板涂装的工艺问题,在不同产品的表面增加压花、印花和不同类型的色彩和表面结构,因此,彩色涂层钢板的性能价格比存在明显优势。

以彩板门窗为例,彩板门窗的用钢量每平方米10—12公斤,而老式实腹钢窗每平方米则需要22—25公斤,经统计,采用彩板门窗,每平方米节省材料成本30—40元,每平方米节约维修费2元。若按全国年产1亿平方米建造量计算,则每年节省钢材70多万吨,减少生产成本30多亿元,为用户节约2亿元维修费。彩板在建筑门窗业的应用将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2. 施工速度

彩色涂层钢板与传统的钢板相比,具有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无湿作业)、联接牢固可靠、施工季节不受限制,不做二次装修等优点。传统的钢板要达到彩色涂层钢板同样的装饰效果,则需要对钢板作涂装的处理。因而彩涂板施工速度快。

3. 技术特性

彩色涂层钢板除具有传统钢板固有的技术特性外。还有以下的特点:

1.彩板在1200°C烘箱中连续加热100小时,涂层表面光泽,表面颜色无任何变化。

2.经过折弯或冲压表面涂层无脱落现象,涂装质量远比在成型金属表面进行单体喷涂或刷涂的质量更均匀、更稳定、更理想。

3.在室内可保持30年以上光泽不生锈。

三、应用情况

国内应用该产品的工程实例有上海东方明珠塔、浦东国际机场、南极长城站等,它们所采用的是氟碳彩板。实践证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彩色涂层钢板主要用于建筑、家电和交通运输三大行业,其中建筑业所占比例最大,家电业次之,交通运输业只占较少一部分。建筑用彩涂板可用于建造钢结构厂房、机场、库房、冷冻库等工业和商业建筑的屋顶、墙面、门。家电彩板可用于生产冰箱和大型空调系统,冰柜、家具等。在交通运输业,彩板主要用于油底壳和汽车内饰件。

四、 广使用该产品的技术环境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专门生产彩色涂层钢板的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宝钢

股份有限公司。相应的建筑产品有氟碳彩板、彩涂钢板门窗、彩涂压型钢板、彩色涂层钢等。市场前景广阔。

五、 我市推广应用前景

彩色涂层钢板是非常理想的建筑材料。主要可考虑用作下述构件。

(1) 大跨度建筑屋盖

我市大跨度建筑屋盖主要采用轻钢结构,面板多采用普通钢板。彩钢夹芯板将会成为理想的替代品。

彩钢夹芯板是用彩色涂层钢板做面层,自熄型泡沫塑料做夹心材料的隔热夹芯板。彩色涂层钢板强度高、防水、防腐蚀好、色泽鲜艳。泡沫塑料重量轻、保温性能极佳,又可承受一定的剪力。因此夹芯板用于大跨度建筑屋盖是较理想的建筑材料。多作建造别墅、工业厂房、仓库的外墙及屋盖材料使用。

(2) 外墙饰面板

彩色涂层钢板也是一种理想装璜材料,主要用于外墙装饰,其价格及性能都比铝材彩板优胜。

(3) 门窗

我市建筑市场,普遍采用的是铝合金门窗。

随着人们对家居装修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一些外来的新型产品。引入彩板门窗,既可为装饰企业增强竞争力,又可为我市的城市形象增添色彩,可谓一举两得。

彩色涂层钢板无论从经济、技术性能、施工工艺、工期等方面与传统钢板分析对比,都有其优势,因此可以预见,它将会在我市未来的建材市场占一席之地。

由于彩色涂层钢板市场多年供不应求,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十余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彩涂生产线,如继武钢1987年11月我国第一条彩涂线投产后,陆续有宝钢彩涂线,广州彩色带钢厂等十余条彩涂线相继投产,使我国卷板涂层工业初具生产规模。至1993年底,中国彩色涂层钢板生产能力已形成年产34万吨规模,其中宝钢22.7万吨,武钢6.4万吨,广州彩色带钢厂5万吨。迄今为止,除广州彩色带钢厂停产改造外,国内各家彩涂板生产厂家正在开足马力生产。

从国内彩色涂层钢板市场情况看,随着国家加大启动内需力度,今年来国内彩涂板市场表现良好,销量急剧增加,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回升,诸如建筑用预涂层板、汽车用预涂层板、家用器具业等,都需要大量彩色涂层钢板。尤其彩涂板以其耐用、特薄、美观、易加工、施工方便的特色与钢筋混凝土争夺市场。国外建筑用彩色钢板基板,一般厚度从0.4mm起,而我国大多数厚度从0.60mm起,因为用彩涂板基板的厚度来延长寿命意义不大,故采用薄板彩板,薄板彩板可以降低建筑造价,从而增加了彩板在建筑中应用的经济型,将厚度为0.6mm和厚度为0.4mm的相比,可减少用钢量20%一30%,其经济指标的改变量相当可观。

为适应这一市场形势,近年来武钢与黄石镀锌板厂联手,成功地开发出了0.28一0.40mm系列彩色极薄板,从而成为我国彩色极薄钢板生产厂家。今年武钢彩涂板成功应用于北京大使馆区域建筑工程,标志着我国彩涂板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武钢彩涂线投产十余年来,每年仅有1万吨左右的生产能力,自今年6月武钢彩涂板优质产品投放市场以来,每月以4000吨的生产速度占领市场,预计1999年可生产3.5万吨。 宝钢彩涂线自1989年10月正式投入生产以来,至1993年就达到年生产能力的70%以上,又由1993年生产能力15万吨逐年攀升到1998年20余万吨。目前国产彩色涂层钢板可以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宝钢彩色涂层钢板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其产品价格比进口价格便宜1/3一1/4。迄今为止,宝钢生产的彩色涂层钢板已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建筑业,如大型工业厂房、大型仓库、简易活动房、售货亭、候车亭、机场建筑物、现代化大型飞机库、大型体育馆所、预制夹心板建筑物、大型冷藏库、室内天花板、装饰板、办公室隔墙、彩涂板制的门窗、卷帘门、彩涂板制成的钢制家具。在家电行业中大量应用于冰柜、洗衣机。在电子工业应用于仪表开关箱外壳、计算机外壳和录音机芯等,以及在运输业的客车内装饰板等。而且,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扩大,但用户从国外进口大量彩色涂层钢板仍在继续。 当今,彩色涂层钢板的国内市场需求预测尚不够明朗。根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报告的预测,1995年、2000年我国彩色涂层钢板消费量分别为51万吨、82万吨,但事实上1995年我国彩板需求量就达87万吨/a,潜在市场为300万吨/a。据有关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年来国内彩涂板销量将继续增

加,保守的预测,2000年我国彩涂板行业需求可达到110余万吨,与生产能力相比仍将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从世界市场分析可看出,世界上共有彩板生产线350余条,总生产能力已超过1330万吨。3个大的生产区域——北美、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已拥有上述总生产能力的83%。亚洲地区彩板生产的第一大国是日本,它拥有彩板线44条,年产量已超过350万吨。其次是韩国,我国台湾省拥有彩板线7条,年产量约60万吨。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90年代以来,世界彩涂板生产能力仅利用了70%左右。 彩涂板世界市场总的生产能力是供大于求,而竞争的领域又是在建筑用预涂层板、汽车用预涂层板、家用器具业等行业需要的高质量、高耐用性、高加工成形性、美观性的彩涂板方面,尽管宝钢、武钢产品已达到或部分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国内市场并轨,市场竞争将更加尖锐。 面对挑战,世界主要彩涂板生产厂家除了淘汰旧的设备、实行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狠抓基板生产环节外,还着重优化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废气、废液控制技术,使之符合当今及未来环保法规要求。同时大力开发新的基板(如新的电镀zn一Ni合金镀层板,主要用作汽车用有机复合涂层板的基板;不锈钢板,用于发展建筑用高档次透明的树脂彩涂板),以及采用高质量的平整度、平直度和尺寸公差等,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未来彩涂板的竞争将非常激烈,竞争的焦点在于质量和价格。 由于目前国产彩色涂层钢板的质量尚不够稳定,品种规格不齐,档次不高,供应又不适应用户量小、类多、周期短的需求,而订购进口彩色涂层钢板基本上不存在这些情况。

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产板的市场销售。为此,国内彩涂板生产厂家应抓住国家启动内需,市场前景看好的有利时机,一方面尽力缩短与进口板的差距,把提高彩色涂层板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努力增加产品花色、品种,加速改变各行业不同需要的"众口难调"局面;以开发预制金属房屋产品为龙头,打开彩色涂层钢板建筑市场;强化彩色涂层钢板生产及应用的技术立法工作,使彩色涂层钢板产(制)品质量、品种规格、应用加工技术等走向系列化、规范化和国际标准化。另一方面国内彩涂板市场潜力很大,应尽力减少来料加工厂对国外

进口薄规格彩板坯料及其夹芯板的依赖,真正做好以产顶进工作,减少加工原料的进口,提高彩色涂层钢板的国产化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凤凰山活动方案范文下一篇:发豆芽观察日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