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3-01-17

科技兴农始终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手段,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实现了反季节性的蔬菜种植。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种植的效果, 应该不断提高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 采用有效的防治手段降低蔬菜病虫害的危害, 促进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稳定发展。

1 影响大棚蔬菜种植的相关因素

1.1 空气流通因素

大棚蔬菜与普通蔬菜的种植方式不同, 普通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棚蔬菜采用全封闭式的种植方式, 对蔬菜的生长条件、环境进行人为控制, 达到增产的目的。但由于大棚蔬菜长期处于密闭的生长环境下, 空气流通情况较差, 很容易因为缺氧而导致根茎腐烂, 容易引发蔬菜病虫害。

1.2 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不仅会对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普通蔬菜造成影响, 还会对大棚蔬菜造成一定的影响。大棚蔬菜虽然可以使蔬菜在低温的环境下生长, 但由于大棚覆盖面所用材料的特性, 一旦遭遇冰雹天气, 大棚覆盖面便会被冰雹击穿, 从而对棚内的蔬菜造成损害。此外, 大棚蔬菜在面对高温天气时, 会因为棚内水分的快速蒸发而导致大棚蔬菜出现灌溉方面的困难,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 将会对大棚蔬菜的质量及产量造成不良影响。

1.3 温度因素

从我国大棚蔬菜种植的情况来看, 覆盖蔬菜的大棚主要分半封闭和全封闭两种, 受到环境差异的影响, 如果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必然会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 对大棚蔬菜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 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 最大的难题就是对温度的控制[1]。

2 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

2.1 选择蔬菜品种

蔬菜种子是蔬菜种植的基础, 对蔬菜总体产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 必须重视蔬菜品种的选择。从现代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来看, 影响蔬菜品种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 大棚蔬菜的种植并非以个人食用为目的, 而是要以营利为目的。因此, 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 要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 使其满足蔬菜市场发展的需要。

其次, 在选择品种时, 要优先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确保大棚蔬菜单位面积的产量不受影响。此外, 要注意气候条件对大棚蔬菜种植的影响, 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 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

2.2 选择大棚基地

在蔬菜种植业中, 良好的土质环境有利于蔬菜的增产, 为蔬菜种植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 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 对于基底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从过往种植的经验来看, 土质较为厚实, 地块完整更适合大棚蔬菜种植。大棚基地位置的选择, 除了要注意土质因素的相关要求外, 对自然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 最好选择通风条件好、阳光较为充足的地点建立大棚基地, 以免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 蔬菜受到日光照射不全, 造成蔬菜生长不均的情况。此外, 要注意周围的生态环境是否符合大棚蔬菜生长的相关要求, 并在基底周围设置蔬菜种植基底的标语, 以免有人在周围投放垃圾或者生活废水等。

2.3 日常管理

大棚蔬菜种植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蔬菜健康成长。在日常管理中, 要根据蔬菜的生长规律和实际情况, 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 不断完善自身的蔬菜种植技术, 做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了保证蔬菜的市场价值,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 尽可能少用化学药剂, 提高蔬菜的价值, 提高大棚蔬菜种植的总体效益。

2.4 施肥

为了确保大棚蔬菜健康生长, 应该对蔬菜合理施肥, 确保大棚蔬菜生长过程中拥有足够养分。施肥过程中, 蔬菜本身处于半封闭状态, 肥料的自然分解作用并不明显, 蔬菜对养分的吸收效果较差。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要选择细分子的肥料, 并严格控制施肥量与施肥效率, 根据不同蔬菜品种, 制定不同的施肥计划, 促进大棚蔬菜对肥料中养分的吸收。

3 大棚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常见的防治措施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 既可以采取一棚一种, 也可以采取一棚多种的种植方法。为了提高蔬菜产量, 必须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以免蔬菜遭受病虫害的侵袭, 造成减产。常见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 合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根据以往大棚蔬菜种植的经验, 大棚内病虫害的产生往往与大棚内的温度情况有关。因此, 在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中, 要及时清理大棚内的杂物, 确保棚内通风顺畅, 使棚内始终保持适当的温度。

其次, 要加强生产管理。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 通常会采取加强生产管理的方式来防治病虫害的产生。不仅, 要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蔬菜品种, 还要采用机械式的工作形式, 提高田地的清洁力度。

3.2 采用化学药物防治

由于大棚蔬菜对于土质环境、自然环境及周边环境的要求较高, 大棚种植基地一旦选择并建立后, 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迁移。因此, 大棚地块会长期用来种植各类农作物, 使土壤免疫力下降[2]。为了防治病虫害对大棚蔬菜的危害, 可以按照大棚蔬菜的种植要求, 定期对蔬菜喷施农药。此外, 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工作人员要针对不同的蔬菜品种, 制定不同的防治措施, 避免大棚内爆发大面积的蔬菜病虫害。

3.3 采用物理设备防治

虽然化学药物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效果显著, 但长期使用化学药物会影响大棚蔬菜的食用价值。因此, 必须采取其他手段与其相结合, 共同清理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 降低病虫害对大棚蔬菜的威胁。物理设备是防治大棚蔬菜病虫害的主要武器之一, 可以有效抑制病虫害对大棚蔬菜的威胁。但在使用物理设备进行防治的过程中, 要根据大棚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备选择, 有效防治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

3.4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就是通过在大棚内饲养害虫的天敌或者是对蔬菜生长有益的生物, 起到病虫害的防治作用。例如:为了改善土壤条件, 可以在大棚内饲养蚯蚓, 通过蚯蚓在土壤中的运动, 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蚯蚓的存在可以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及有机污染物, 其粪便可以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 有效改善了土壤的质量, 减少了大棚蔬菜病害的发生率。

4 结语

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种植的效果, 除了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外, 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 要充分考虑蔬菜品种的实际情况与大棚基地周围土质与气候的情况, 制定大棚蔬菜的种植计划以及病虫害的防治计划, 确保大棚蔬菜的安全生长。

摘要: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扩大了蔬菜的种植面积, 使菜农的经济收益得到了有效提高。但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病虫害现象, 造成蔬菜的大面积减产。因此, 对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展开讨论, 并针对大棚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

参考文献

[1] 闵信荣.浅谈大棚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 2016 (18) :70, 133.

[2] 黄金涛.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关键问题及相应的生态控制措施[J].吉林农业, 2014 (23) :6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院声像档案管理之我见下一篇:徐州坝山热电公司#2发电机组振动试验查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