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生命观之生命教育论文

2022-04-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秦儒家生命观之生命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是先秦先贤在对生命产生的既崇敬又畏惧的情感之上形成的以珍爱生命为导向的生命价值追求与警示界限,对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剖析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解读中华元典中生命敬畏观的基本方面,探索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先秦儒家生命观之生命教育论文 篇1:

孔子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摘 要: 孔子的生命观大体可以分为:自然生命观、家庭生命观、社会生命观、道德生命观。孔子的生命观对于当前高校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人生困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事业观、生死观和义利观。

关键词: 孔子 生命观 大学生 生命教育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其开创的儒家学派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高度重视,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希望借助孔子的生命观,深刻反思当前的大学生生命教育。

1.以“重生轻死”为主旨的自然生命观

孔子曾回答季路:“未知生,焉知死?”如果无法理解清楚活着的生命价值意义,就无法理解死亡。人只有在活着时珍惜生命和时光,离开人世才不会有遗憾。同时,孔子曾告诫世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只有活着才能实现生命价值。孔子反对“暴虎冯河”,不提倡无谓和毫无意义的牺牲,应该“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不仅对自己,孔子还十分关爱他人生命。“‘伤人乎?’不问马”。将人的生命摆在首要位置,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孔子珍惜生命的原因,正是生命短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以孝道为本的家庭生命观

“百善孝为先”,孔子将行孝分为爱己、奉养、敬孝、志孝四个层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顺父母首先要做到爱惜自己,随意践踏自己的生命,是不孝的行为。行孝中,对父母的奉养只是最低层次的,所以孔子对此提出疑问:“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他认为孝应该有更深层次和更高要求。子夏问孝时,孔子认为“色难”,在敬孝中要做到和颜悦色,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深爱父母就必须和颜悦色。除此之外,还应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孝顺父母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在父母死后更应该继承孝道,除了重视丧葬礼仪和守孝三年外,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以最终实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以“和为贵”的社会生命观

3.1“和为贵”的处世态度

孔子的“和”主要是倡导人与人相处时应该相互理解、包容、关心、帮助,建立融洽、和谐乃至共同进步的关系。这种和谐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人与自我的和谐相处;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再次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最后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3.2“忠恕之道”的处事原则

“忠恕之道”也是“和”的一种体现,具体而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公正地对待别人,像对待自己一样,最终达到和谐的境界①。孔子一生都遵“忠恕之道”,同时希望社会、国家乃至整个天下都可以遵守这种“道”,实现天下太平的大同社会。

3.3“以义取利”的财富观

孔子“和”的思想还体现在财富观中,“见得思义”、“见利思义”是孔子财富观的原则,认为不义之财不可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但是对于符合义的利,孔子是赞成大胆追求的,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孔子的“义利观”还表现为对财富有节制的获取,认为应该“俭以养德”。

4.以“仁”为重点的道德生命观

4.1“为政以德”的道德依据

孔子的道德生命观是以“据于德”为依据的,主要包括“温、良、恭、俭、让”,对这些美好道德的追求,孔子总结为三个境界:崇德—尚德—好德。“崇德”主要指如何提升道德修养,孔子认为应当以诚实守信为核心,以“义”为原则去实践;“尚德”是指对美好道德的崇尚。“好德”是道德修炼的最高境界,非常人可以做到,孔子曾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认为,“德”行最重要的是为政治、为人民、为国家服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只有施行仁德之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4.2“克己复礼”的道德表现

孔子的道德生命观认可的是周公推行的“礼”。孔子认为“礼”应该有所原则,“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也就是说,“礼”应该是家庭里的“父慈子孝”,社会中的“和为贵”,国家和百姓要做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礼”和“仁”在道德生命观中是分不开的,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内在本质,一个人的外在行动想要合乎礼,内在就一定具有人的本质。所以孔子在回答何为仁时,曾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②认为人学会克制自我,言行举止符合礼,就是仁。

5.孔子的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5.1孔子的自然生命观对大学生自然生命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自然生命观对于培养大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具有积极作用。当今某些大学生轻生的主要原因有:失恋、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紧张的人际关系等。这些原因的形成和某种物欲、忽视人文教育、应试教育导致的高分低能有关。因此,应不断传播和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真正理解生命的人文价值,从而拥有珍爱生命的意识,树立保护生理性自然生命的意识。

5.2孔子的家庭生命观对大学生家庭生命教育的启示

孝敬双亲在孔子看来是为人的根本,但是反观当今大学生对父母的态度,应该是惭愧的,有的人甚至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孔子要求弟子不仅要做到孝亲,更要对父母和颜悦色。大学生应该学习和践行孔子敬孝、大孝、至孝的孝亲思想,从而培养对父母及亲人的感恩的家庭责任意识。

5.3孔子的社会生命观对大学生社会生命教育的启示

儒家倡导积极入世,主要是因为孔子将自身与国家、人民和社会的责任紧密联系,因此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推行周礼、实施德治。然而,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孔子积极入世的社会生命观对于培养大学生社会生命意识具有积极作用。大学生只有树立对生命的社会责任意识,才会考虑和关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才会拓展到为世界发展、人类幸福承担责任。

5.4孔子的道德生命观对大学生道德生命修养的启示

孔子认为生命是践行道德标准的使命,直到生命的终点,“立德、立言、立功”。大学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准,如果大学生可以做到将没有修养好的德行、没有研究好的学问、没有做好的事情、没有改正的错误,全都当作自己的忧愁,进而谨言慎行,就不会犯不合乎“德”的错误。大学生可以沿着孔子的“崇德”、“尚德”、“好德”的三个道德追求层次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强化道德生命意识。

总之,孔子的生命观对大学生体现和谐的自然生命,發挥有价值的社会生命,完善道德生命的追求,提高精神生命的境界,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命中的美好景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注释:

①徐洁,朱冬香,郝文辉.先秦儒家生命观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4(11):22.

②杨结秀.孔子的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D].南宁:广西大学,2015.

参考文献:

[1]徐洁,朱冬香,郝文辉.先秦儒家生命观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4(11):22.

[2]杨结秀.孔子的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D].南宁:广西大学,201.

[3]王丹.“90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4):5-8.

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专项项目(2016sz011)。

作者:汪媛

先秦儒家生命观之生命教育论文 篇2:

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

摘  要: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是先秦先贤在对生命产生的既崇敬又畏惧的情感之上形成的以珍爱生命为导向的生命价值追求与警示界限,对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剖析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解读中华元典中生命敬畏观的基本方面,探索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中华元典;生命敬畏观;生命观教育

中华元典是创作于中华民族“青年”时代的核心文化典籍,这些典籍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骨架。生命敬畏观是人们在对生命产生的既崇敬又畏惧的情感之上,进一步认识生命及生命价值,从而形成的以珍爱生命为导向的生命价值追求与警示界限,是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理性的系统认识。先秦先贤的生命敬畏观广泛留存于中华元典中,为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生命观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因此,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之义,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

当代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之下,生命安全和生命价值观念淡化。近年来,媒体频繁报道高校学生自杀、残害他人生命事件。如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两起男大学生跳楼事件,大学生相继选择以如此极端残忍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令人惋惜。2013年4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因与同寝室同学黄洋关系不和,将做实验后剩余的剧毒化合物带回寝室并注入饮水机,导致同学黄洋饮用后有毒饮用水后中毒身亡,医学高才生对生命却是如此漠视,震惊了社会、家庭和教育学者们。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会对自身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如此漠然,唯一的答案就是: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理论探索有限

生命观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源自国外,自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相继开设了专门的生命观教育后,我国的生命观教育才开始起步,目我国在生命观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和思想文化资源还有待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生命观教育的主阵地,我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并未开设单独的课程,关于生命的认识、生命的价值等方面教育几乎空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不完整。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时多是依靠自己对生命、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有限的心理学知识,一部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生命观教育的认识不全甚至有失偏颇,难免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由此可见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体系尚未形成

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组成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体系,社会实践可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体会自身生命价值,是实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载体。具有导向、教化和激励功能的校园文化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领悟生命真谛、尊重生命价值,是实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隐性载体。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并没有将生命观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校园文化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阻碍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体系的形成,不利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成效的保持和发挥。

二、中华元典生命敬畏观的基本方面

在中华元典形成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坚信作为生命本体的灵魂是永生不灭的。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才慢慢突破“灵魂不死”观念的禁锢,走出神的阴影,尊崇人的生命价值。儒家元典从生命的社会属性考察生命和生命价值;道家元典立足于生命的自然性认识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墨家元典将“兼爱天下”的理想作为生命的价值的目标。形成了儒、道、墨各具特色、多元互补的生命敬畏观。

(一)儒家德性主义的生命敬畏观

先秦儒家从“孝”出发,提倡“不亏其体”、“仁爱万物”,尊崇爱惜生命反对损害生命的行为,“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礼记·祭义》);先秦儒家认为人与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离,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重视人的社会生命价值的实现,提倡“尚中贵和”、“乐群里群”,以此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面对不可逃避的生死困惑,先秦儒家提倡“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将个体的生命价值汇入到社会理想的实现中,使得有限的个体生命超越生与死的自然束缚,得以升华、到达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二)道家自然主义的生命敬畏观

先秦道家提倡“重身轻物”,反对人们过分追求名利、美色反而损毁生命的本末倒置的行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第四十四章》);先秦道家看到人与人的争斗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因而先秦道家崇尚“为而不争”的思想,推崇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美德来并以此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先秦道家认为生命源于“道”,生命的生与死都是“道”的必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对此先秦道家在精神生命层面提出“死而不亡”、“精神逍遥”的最高追求,充盈精神生命使之回归“道”,实现生命与“道”合一的境界,将人们从生与死的困境中解脱,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三)墨家功利主义的生命敬畏观

先秦墨家提倡“贵身”,认为只有安顿好自己的生命,才有能力帮助他人从而实现人与人相互关爱的社会理想,“天下不若身之贵也”(《墨子·贵义》);先秦墨家所处的时代,纷争四起、战乱频发,人们饱受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之苦,先秦墨家看来,祸乱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互体恤、相互爱护,因此先秦墨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要求人们抛弃狭隘的利己私心,要爱惜别人的生命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关爱,以此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实现“兼爱天下”的理想,“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墨子·兼爱中》)。

三、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一)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丰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理论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施需要相应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生命观教育思想文化资源作为支撑。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凝结着先秦先贤对生命和生命价值认识的不懈探索,饱含对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问题的系统认识,不仅有对生命现实问题的思考,又有对生命终结问题的追问,浸润着对生命的珍爱和关怀。因此高校可充分借鉴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文化资源丰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并结合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组织师资力量编写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相关教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在高校开展专门针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积极对待生命的价值,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二)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深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相关生命观教育理论的指导和课堂教学灌输,更需要广大大学生亲身参与到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体验生命过程、领悟生命价值、培育对生命的敬畏感。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既有对生命的崇敬感又有对生命的畏惧感,这样一对矛盾的情感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二元张力结构,使得人们在畏惧损毁生命的同时又积极的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模式。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既要重视生命价值引导又要重视生命警示教育:一方面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医院、殡仪馆让大学生直观感受生命过程,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迹让他们体会生命的珍贵和生命价值的伟大,组织大学生开展公益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中体会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另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对近来频发的大学生自杀、自残、残害他人生命的极端事件进行探讨,剖析这些漠视生命的极端事件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巨大危害,在他们心中树立“虐待生命就是作恶”的警示界限,从而预防此类极端事件的发生,强化他们对生命的认可和对生命价值的积极追求。

(三)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营造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氛围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施需要营造热爱生命、关怀生命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春风化雨,不断增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效性。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营造积极乐观、热爱生命的校园文化提供了许多借鉴。高校可开展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育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生命观教育的主题活动,不仅可培育大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又能润物无声地在他们的观念里播下珍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种子;可以举办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如文化讲座、电影放映、趣味体育运动等,激发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从而珍视生命,积极实现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2).

[3]凌敏杰.论中华元典中先秦儒家的生命敬畏观[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06).

[4]张世爱.基于生命价值取向的高校道德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01).

[5]许士密.道家生命哲学的现代诠释[J].哲学研究,2002(06).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

作者:凌敏杰

先秦儒家生命观之生命教育论文 篇3: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视域下的当代学校体育

摘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进行解析,概括出其“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超越生命”的核心内涵。以此观照当代学校体育中忽视生命主体意义、与生活世界割裂、淡化生命体验的现实,得出若干启示性建议,构思生命化学校体育的应然愿景。

关键词:学校体育;传统文化;生命观;生命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View of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chool Sports

LIU Yun-zhao1, LIU Li2

(1.P.E.Dept.,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 Changsha 410205, Hunan China;

2.P.E.Dept., Hunan First Normal Institute, Changsha 410205, Hunan China)

Key words: school sports; traditional culture; view of life; life

投稿日期:2010-12-2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课题“湖南省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课题编号:10C0901)。

作者简介:刘云朝,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历史,如果说中国哲学的主要课题是生命,那么对生命的解读则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一向被认为是关于人,关于生命的学问,是一种生命哲学,是诸子百家集成与扬弃的结果,有着极其丰富的生命内涵。笔者试图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行剖析,并以此观照当前学校体育的种种现实,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生命思想融入其中,为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若干启示。

1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探微

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人的生命是其活水源头,是其核心的理念和主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与生命价值系统、深入的哲学性思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观,其核心内涵是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包括对生命的关怀和珍视、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超越、对个体生命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和确认,以及个体健康心理的调试和培养。

1.1 体现对生命的关怀和珍视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它把个体的两重生命,即精神生命与自然生命,亦可理解为精神和躯体视作一个整体,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1]”儒家认为,“万物之生生不息是天地间最大的德行,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以生为意,以生为心,天生万物,人与天地万物一体。[2]”先秦许多思想家,包括道家,也有许多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易传》称“天地感而万物生”(《咸卦.录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为柔与刚,立人这道为仁与义”(《说卦》),从而把人与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老庄极其重视个体生命的存在,认为人世间最重要、最值得珍视的是人的生命,其它的都是过眼云烟和身外之物,这反映在其“重身贵生”思想中。《老子》中“身”字23处,除“终身”、“没身”等表示时间以外,其他的均指人的身体或整个生命。“贵生”思想体现了对生命尊重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朴素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强调以体育教育为主要手段,使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更加趋向生命的健康而不是指向竞技,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和珍视。

1.2 追求生命的价值和超越 重视人生价值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生命思想的重要部分。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努力追求生命意义和生价值的哲学。“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3](《襄公二十四年》)儒家文化强调人应当有独立的意志和价值追求,追求个体精神生命的超越。如孔子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4]”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特点是强调“仁爱”,意指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即“仁者爱人”。“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人”,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上而下都能仁爱遵礼,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共处,整个社会才会和睦。孔子一再强调,践行“仁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孟子亦云:“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孔孟之道讲为人处世的道理,提出做人的要求和方法,强调人与人之间应和睦共处,即“与人为善”,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实现个人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超越。

1.3 强调个体主体地位的尊重和确认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对个体主体地位的尊重,并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孔子云:“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宋程颐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九)孔子还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5]” 在孔子看来,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应该以贫富来区分,所以孔子的学生各阶层的都有,有富的有穷的,有官也有民、有好的也有坏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育人思想, 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它符合人的生长发展规律,更是对个体主体地位的尊重和确证。“有教无类”在教育理念上洞察了人类文化教育的本质, 它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为多样化的人才涌现开辟了道路,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全国普通高等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思想基础之一,并在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纲要》中提出:体育课程的类型应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要。这意味着学校体育不管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抑或是在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上都要关注每个学习者的差异,让每位受教育者都能体验体育学习带来的快乐,以体现学校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1.4 注重健康心态的调适和培养 近年来,有诸多关于青少年学生轻生的报导频频见诸报端,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笔者认真分析了这些报导,认为这是轻生者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低下造成的,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健康的心态。“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的健康心态的培养上有非常独到的方面,那就是要掌握辩证的思维方式。主体在人,人的一切思想和言行要合于生命的成长规律——即合于自然规律、社会发展大道和人事之理。”[6]道家生命哲学将辩证思维用于人的生命发展与成长之中,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着名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7]”人生得意时不要虚妄,失意时不要强求,有得必有失,有舍必有得,要顺应自然、社会及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规律,以平和、淡然、健康的心态对待祸福得失。儒家也认为应“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意指待人处世应从主观上正确对待,应通过积极入世来调适心态,始终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而不是一味怨天尤人,文过饰非。只有这样才能始终驾驭自己的生命,使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并以此为基础创建富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

2 中国传统文化生命观视域下学校体育的现实检审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被认为是关于人、关于生命的学问,无论是“天人合一”、“人为贵”、“立德,仁爱”,还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都饱含着对生命的理解和诠释,它强调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和谐统一,体现了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的核心内涵。学校体育的对象是人,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和交流,学校体育只有扎根于学生个体生命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生命发展,倾听生命的律动,才能有效地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从而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生命思想中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现实,可以发现: 在当前的学校体育实践中,不少体育教育工作者把学生当作一个抽象的、静止的人来对待,以至于出现了种种有悖于中国传统文化生命思想的现实,表现如下:

2.1 功利主义思想对生命主体意义的“显”缺失 汤因比和池田大作对功利主义给现代教育带来的影响有过一段精彩的、深刻的批判,他们说:“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端,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掉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技术的奴隶。[8]”作为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又何尝不为功利主义所害。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诸多附加的功能,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等,如“体育可强种保国”、“体育可增强国力”、“体育改革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体育就是竞技”、“体育就是健康”等等,这是功利主义在学校体育中的典型表现。[9]在功利主义引导下,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偏向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人的主体地位遭忽视和遮蔽,导致了学校体育本身和个体生命的异化,成为了这些“口号”下的牺牲品,这是极其有害的。

2.2 课堂教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隐”漠视 我国学校体育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对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一种总结和批判。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而言,当前的学校体育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都可视为一种进步,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漠视生命主体意义的现象,只是表现的方式较为隐蔽。[10]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则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教学常规要求教师备课要力求详尽,最好能做到滴水不漏,上课所有的情况尽在预设之中。”[11]由此我们不禁要问,课堂上学生在何处?课堂上谁是真正的主体?有的学者认为,“教学中确认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学生事实上取得了主体地位,学生成为主体要有一个过程。[12]”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制定教学计划,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对课堂主导,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教学艺术驾驭下得到逐步确认,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凸显了教师的主体性,否则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3 教学内容对生活世界的隔离 早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批判了现代的教育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一最基本的原则。长期以来,受前苏联学科中心论的影响,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学科结构为依据,课程内容的安排往往是与学生生活世界相去甚远的学科内容,以至于过分注重学科严格的逻辑体系而形成较为封闭的课程系统,实心球从小学一推便推到了大学、篮球从初中一直打到大学。我们强调学校体育对生活的疏离,并不意味着完全隔离或者远离了生活,我们的学校体育表面上看确也关心生活,但它关心的只是生活的要素,确切地说是生活技能性要素,而不是整体的完整的生活,关心的是未来成人的生活而不是当下真实的青少年生活,这就意味着教学活动与生活本身的异质,学生中获得的并不是整体生活的完满,而是意义贫乏的(对人自身而言)生活技能与行为规范,不是个人真正的全面发展,而是片面发展。

2.4 课堂教学对生命体验的淡化 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室外的运动技术的教学,体验是它的一大特征,不断变化的运动体验使生命主体和对象融合为一体。在运动过程中人们可以体验到乐趣、挑战、激情、超越,感受到人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与竞争、失败与成功、成长与衰败等生命感受,因此体育可以起到挑动生命的激情,激发生命的灵感,感受生命的乐趣等功效。在体育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学校后,在严格、科学的课程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下,已经蜕变为一种“训练”而不是教育。体育教学往往排斥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文关怀,淡化生命体验。教学内容一旦外在于或强加给个体,便成为被强求掌握的东西,不再是体验、可亲近的东西,它们无法与学生精神的完整性、体验的个体性、生活的丰富性联系起来。无视生命体验的学校体育迫使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戴着面具做痛苦表演,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学生也因此一个社会情境中的具体人变成了一个单纯表演的认知者。

3 中国传统文化生命观对当代学校体育的启示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一直争论的是“本位”问题,从“社会本位”到“知识本位”、“体质本位”,再到今天“健康本位”,我们知道的纯粹的身体运动,无论影响人的身体发展的意义多么明显,都难负“教育”之名。“当学校体育一切活动都要用所谓的‘有益于身心健康’尺子量一量、比一比,倘若背离了这个标准就要‘删除’;在‘体育就是健康’等带有明显的行政性口号的指导下,学校体育势必会蜕变成另一种健康教育。当体育课堂成为重复性的机械训练或者是为快乐而取乐的游戏课堂,学校体育也就成为封闭的池塘,体育必然失去生机,体育生命力必然枯萎。”[13]从当前学校体育现实来看,影响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定位“低下”;教学内容“散乱”;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情感“麻木”;课堂氛围“沉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问题、生命的问题,只有回归生命才能寻找到学校体育的本真。未来的学校体育应该把生命的发展与完善作为终极追求的目标。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思想,在今后的学校体育改革实践当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 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在传统的学校体育中,对体育的理解是一种教化、一种工具、一种技艺、是健康、是体质。在这种理解中,学校体育真正的对象——人,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无“人”的体育。而体育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的丧失,导致人的失落和人的价值与意义的扭曲,使得在学校体育中把人当作了“物”,又成为了一种“物化”体育。“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应该从受教育者身心素质发展、人格完善、主体性弘扬的角度来认识教育价值。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有其独特之处。学校体育不仅能增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塑造学生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等诸多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应变与适应能力。因此,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无疑要向“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14]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显现出学校体育的本真价值。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学内容要多样化、教学目标要合理化、教学方法要体现灵活性、教学评价要具有多样性等。

3.2 体育教学要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怀 以往的体育教学是以“教材”、“操场”和“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地安排进行练习,以掌握某种运动技能。由于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和反感。[15]体育教学过分地集中于学习技术技能的训练,忽视了个人情感、意志及价值观的培养;过于偏重机械的达标训练,缺乏对个体生命的关怀。什么是关怀?关怀是“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学校体育要体现生命关怀首先要尊重生命及其完整性。不管学生是怎样的人,体育基础怎样,学习成绩如何等等,都应当给予应有的“生命关怀”。应当将学生当成鲜活的“人”来对待而不是“物”,不仅要关怀个体的自然生命的成长,还要关怀个体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成长;另外,课堂教学要体现生命关怀就要尊重并合理引导生命的个性、差异性,要真正体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教育者要走进千差万别的、各个不同的学生的生命世界,创造开放和大气、包容和温暖的教育环境,要把学生和教师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师不再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不再被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生命关怀”的意义出发,体育教学就不应该是一厢情愿的给予,而应该为其生命健康、追求智慧、认识人生、完善生命提供时空,架设平台。

3.3 课程内容应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在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往往会出现两极化现象,要不就以竞技体育代替学校体育,内容选择“偏、难、繁、旧”,要不则为了追求时尚,以娱乐体育替代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出现了低龄化、幼稚化和追求简单生活化的倾向”。[16]这已经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最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无论是简还是繁,这两种选择都会影响受教育者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感悟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生活是生命的亲历性和实践性,是生命的一种自主、自由的伸展,它张扬着生命的个性,体现着生命的灵动和律动。[17]”“生命化体育课堂”便是生活的实践,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学不再仅仅是认识过程,学生不再是抽象的思维容器,教学是人的生活——创造生存‘意义’的生命活动的过程,是以认识为主要方式的人的生成过程。”[18]学校体育应在生活世界中对学生进行培养,使他们感受到教学的真实、教师的可亲和知识的价值。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已不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生存,而是要使其学会与生活相关的,可以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要考虑选择对增强青少年体质效果明显、简单易行的项目,如自行车、游泳、爬山、羽毛球、跑步、跳绳、舞蹈等,以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形成。同时,随着新兴的运动项目和休闲体育项目不断涌现,我们也可以选择像飞镖、定向越野、动感单车、轮滑等形形色色的娱乐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以满足青少年追求时尚的需求,从而改变传统体育教材和教学内容一统江山的地位。

3.4 课程评价应由“结果和证明”走向“过程和改进” 传统体育课程的评价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标准化测试,用统一的运动成绩考核作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及课程实施的主要(更多的时候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这样的标准和方法目前仍然为许多学校所津津乐道。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结果和证明,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和老师都等到改进。在评价的过程中,“就学生而言,要求教师着眼于学习个体的动态发展的全程,要避免用静态的眼光去评价课程学习者的阶段性质量或结果。[19]”不仅要考察学生对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其体育参与的情感、创新的能力、体育道德、以及进步的幅度,对学生建构起立体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就教师而言,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不断分析与反思,将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以及老师互相评价相结合,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种注重过程和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把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相关目标纳入评价的视野,其核心是由“结果和证明”转向了“过程和改进”,它重视的是评价的反馈功能而非甄别功能,是为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学生不断发展,实现评价的最终意图——师生生命全面、自由、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58.

[2] 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4.

[3]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第3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 南怀谨.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8-318.

[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1:45-98.

[6] 李继高.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的生命观及其现代价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6):58.

[7]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289.

[8] [英]汤因比,等著,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60.

[9] 马卫平.体育与人——学校体育的文化重构(博士学位论文)[D].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92.

[10] 徐武,罗建萍.儒家生命思想解析及其观照下的体育教学[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83.

[11] 刘志军,等.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2.

[12] 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6.

[13] 范红艳.生命关怀视野下的学校体育研究[J].体育科技,2008,29(1):26.

[14] 李娟,占玉珍,陈建伟.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实践“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J].文教资料,2006,(12):146.

[15]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

[16] 宋尽贤,毛振明,赖天德,等.明确课程性质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学校体育,2007(1):22-25.

[17] 董翠香,张玉景.学校体育改革中若干问题的解读与思考[J].河南师范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2):139.

[18] 迟艳杰.教学本体论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1(1):59.

[19] 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11-13.

作者:刘云朝 刘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论文下一篇:国际贸易本科教学设计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