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县龙麻坝地区中药材黄精优质高产栽培探讨

2023-02-24

黄精是中药材的一种, 属于百合科类的草本植物。其根茎可以作为药材使用, 味甘平, 具有补肾益阴, 润肺健脾等功效[1]。近年来, 相关医学调查研究显示, 黄精在降血压、血糖、血脂、调理人体机能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也常被应用于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除上述功用外, 黄精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因此, 目前市场上对于黄精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1 生物学特征

黄精的生长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相对较高, 因此, 在选择土壤时, 通常选择土层疏松肥沃、保水、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黄精的物候期划分为以下八个时期:出苗期、伸长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期、枯死期、秋发期和越冬期。同时, 黄精种子与其他中药材种子相比, 该药材种子具有休眠期的特点, 且每千粒种子的重量约为33 g, 在温度为27~27℃下, 该种子最适宜发芽;要使得黄精种子解除休眠的特性, 应采取的最好办法为低温砂藏。

2 药材质量与环境分布

2.1 产地分布

相关调查发现, 黄精多分布和生长于我国的甘肃、江浙、安徽等地区, 滇黄精则多分布于我国的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多花黄精的主产区则为我国的南部地区[2], 而西北和东北部虽有分布, 但产量相比较南部地区较低。

2.2 野生栽培及其品种研究

在研究和栽培黄精品种的过程中, 关于野生变家种栽培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多, 因此, 目前利用黄精种子和根茎进行繁殖的大田规模化生产方法已逐渐形成。但是, 来自于不同产地和品种的黄精在糖分含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这充分说明不同品种的黄精在药理活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3 繁殖技术

3.1 地质的选择

由于黄精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为严格, 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土壤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疏松, 保水及其排水性能较好的土地。在播种前, 应结合地块的特点进行整地和施肥, 并做好排水沟, 做平畦或高畦等待种植, 若将种植的地点选择在上地, 则可以选择在东、西坡向的荒地培植。

3.2 繁殖方法

黄精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组织培养和根茎繁殖三种。

种子繁殖:首先, 选择在背阴处挖坑, 在坑中央位置插入一把秸秆或麦草, 以便于通风散气。其次, 按照1∶3的比例将种子和细沙混匀, 待苗高7~10 cm时, 开始间苗, 通常情况下, 幼苗的生长期满1 a后, 便可以出圃定植, 此时幼苗的存活率高达95%以上。

根茎繁殖:根茎繁殖通常于每年10月的中上旬。将未出现病虫害的植株截取长短相应的小段, 待伤口微干后, 以10~17 cm株距的距离将其栽植于整好的畦内。在土壤封冻前, 于畦面上覆盖厩肥或堆肥, 以便于入冬保暖。但长时期使用此方法繁殖, 易导致黄精出现品质退化和病虫害等问题。

组织培养:将多花黄精根状茎所生长的不定芽作为外植体, 同时, 有效地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 并在培养过程中, 使其逐渐形成增殖颗粒团, 然后形成植株, 炼苗1~2 d后, 便可以移栽。

4 栽培技术

4.1 栽植密度与栽种方式的选择

在种植黄精的过程中, 应根据产量和药材的质量适当地调整和确定种植密度。因此, 笔者认为, 黄精的种植密度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块以及不同的种植品种进行合理确定。

4.2 水分管理

黄精具有喜湿惧干的特点, 因此, 在黄精的田间管理中, 应使其土壤长时期的保持湿润的状态, 这就需要种植者严格地根据当地的降水量和季节特点对黄精进行浇水和排水。黄精惧怕暴晒, 在夏季, 若选择平地栽培方式, 则应在畦边适当种植玉米等农作物, 以便于将强光对黄精的影响降至最低[3]。

4.3 施肥追肥

黄精对肥力的要求相对较高, 因此, 在种植的过程中, 应根据其特点以及土壤的供肥能力, 来确定所需肥料的种类的数量, 并合理地确定施肥的时间, 适当使用氮肥和磷肥可以加速黄精的生长, 缩短生长周期, 但过量使用, 则会造成黄精的减产。因此, 应结合中耕期进行施肥和追肥, 并依据黄精的田间生长时间在管理中期追施腐肥和农家肥。

5 摘蕾

黄精的根茎可以入药, 因此, 为使其根茎更好地发育, 防止开花过程中造成根茎的养分流失, 因此在整个花期都应摘蕾, 但需要注意的是, 并不能等到花开后再摘蕾, 应做到现蕾即摘。

6 锄草松土

待黄精出苗后, 为了使其可以茁壮的生长, 应对其除草,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应尽量将根苗锄出, 避免伤害到黄精的根茎。

7 病虫害防治

目前, 在黄精种植的过程中, 主要病害为叶斑病, 黄精患此病后, 通常会出现叶片产生不规则黄和色斑等, 且该病的主要发病时节为夏秋季。该病的主要防治方法为在发病前期, 或发病初期于液面喷洒多菌灵或波尔多液。

黄精的主要虫害为蛴螬和地老虎, 它们会咬食黄精的根茎, 这对黄精的生长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该虫害的主要防治方法为使用浓度和含量为90%的敌百虫进行千倍液浇灌。

8 采收

采用不同方式繁殖的黄精的采收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根茎繁殖生长期为2 a, 种子繁殖生长期为4 a, 但采收的时间为10月中下旬。在采收的过程中, 应尽量深挖, 切勿使用手去拔, 将茎叶去掉并抖去泥土后, 用清水洗净, 然后放入蒸笼蒸10~20 min后取出晒干。

9 结语

当前, 大部分的中药材已面临着物种退化和资源濒危的问题, 这将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 同时严重阻碍中药材进入国际市场。因此, 应尽快形成一套高产栽培的技术方案, 以便于为今后的大面积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摘要:黄精作为酉阳县龙麻坝地区主要的中药材之一, 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收益。基于此, 结合当地的主要环境和气候特点, 探讨黄精在培育和生长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以期促进酉阳县龙麻坝地区在黄精种植和栽培过程中尽快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高产栽培的技术方案, 为今后的大面积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黄精,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 刘恒.黄精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 2013 (1) :16-17.

[2] 刘跃钧, 张媛, 蒋燕锋, 等.黄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 (6) :1085-1091.

[3] 李明祥.广德县毛竹林下套种白及和多花黄精技术探讨[J].科研, 2016 (12) :19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下一篇:第三人撤销之诉司法适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