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方言哒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恩施方言哒范文

恩施方言的亲属称谓

恩施方言称谓系统的文化内涵

张倩 2010211616

摘要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它也是文化的承载物,方言又是一种特别的语言文化。本文以恩施方言为对象,对其称谓系统进行分类与探讨,并从中总结出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发现了它对当地文化有很好的反映。 关键词 恩施方言 亲属称谓 文化

恩施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与重庆、湖南相邻,汉族、苗族、土家族混居。恩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混居,使恩施方言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也形成了恩施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而亲属称谓又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使用较多的词汇系统,我们就以恩施方言的称谓系统为中心,对其进行描述,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称谓系统包括两类:社交称谓和亲属称谓,亲属称谓包括同姓的本族和异姓的外族,亲属称谓的系统非常庞大,这里从血亲和姻亲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介绍:

一、 血亲称谓系统

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血亲里面又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其亲属称谓系统也分为这两类。

(一) 直系亲属称谓系统

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

1、长辈亲属称谓

(1)父亲:爸爸、嗲、伯伯;(2)母亲:妈、伯娘;(3)祖父:爷爷、公公、伢伢、嗲嗲;(4)祖母:奶奶、婆婆、娘娘;(5)外祖父:嘎公;(6):外祖母:嘎嘎;(7)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太太,从这一代往上都统称为太太。

2、晚辈亲属称谓 (1)儿子:儿;(2)女儿:女、姑娘、儿;(3)孙子:孙娃儿;(4)孙女:孙姑娘、孙女;(5)外孙:外孙;(6)外孙女:外孙女;(7)曾孙(女):曾孙(女);(8)曾外孙(女):曾外孙(女);(9)重孙(女):这一代及以下都统称重孙(女)。

(二) 旁系亲属称谓系统

旁系亲属是指非直系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在恩施方言中旁系亲属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类:

1、父系旁系亲属 甲:(1)哥哥:哥哥;(2)姐姐:姐姐;(3)弟弟:弟娃儿、佬佬;(4)妹妹:妹妹、妹娃儿;(5)堂兄:一般以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哥哥称呼;(6)堂弟:弟娃儿、佬佬;(7)堂姐:一般以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姐姐称呼;(8)堂妹:妹妹、妹娃儿。

乙:(1)伯父:伯伯,通常父母那一代的兄弟姐妹都很多,为了区别,根据排行在前面加上“大”、“二”、“三”等再加上“伯伯”称呼;(2)叔叔:叔叔、幺幺;(3)姑母:孃孃,根据排行在前面加“大”、“二”、“小”等称呼,对于比父亲小的姑母,也有的以小爸爸称呼;(4)堂伯父(父亲的堂兄):伯伯,并根

据排行加以区别;(5)堂叔父(父亲的堂弟):叔叔、幺幺;(6)堂姑母(父亲的堂姊妹):统以孃孃称呼。

丙:(1)堂祖父(祖父的兄弟):以排行+爷爷或嗲嗲称呼;(2)姑祖母(祖父的姐妹):姑婆;(3)舅祖父(祖母的兄弟):舅爷爷;(4)舅祖母(祖母的姐妹):姨婆婆。

丁:(1)侄子(女)(自己兄弟的孩子):侄儿子(姑娘),自己堂兄弟的孩子也是一样的称呼。

2、母系旁系亲属 甲:(1)表哥:哥哥,或前面加上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2)表姐:姐姐,或前面加上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3)表弟:弟娃儿、佬佬;(4)表妹:妹妹、妹娃儿。

乙:(1)舅父:舅舅,前面加上排行如“大”、“二”、“小”、“幺”;(2)姨妈:比母亲大的,排行+姨,如“大姨”、“二姨”,比母亲小的称呼“幺姨”也可统称为姨娘;(3)表姨妈、表舅父:和自己的亲姨妈、舅父一样的称呼。

丙:(1)堂外祖父(外祖父的兄弟):比外祖父大的,以排行+嘎公称呼,比外祖父小的以幺嘎公称呼;(2)姑外祖母(外祖父的姐妹):姑嘎嘎;(3)姨外祖母(外祖母的姐妹):姨嘎嘎;(4)姨外祖父(外祖母的兄弟):舅嘎公。

丁:(1)外甥(女)(自己姐妹的孩子):外甥(女);自己表姐妹的孩子也是一样的称呼。

二、 姻亲称谓系统

姻亲指没有血缘关系,以婚姻关系为中介产生的亲属关系,如夫妻关系。姻亲称谓则是由姻亲产生的亲属关系中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 姻亲中的长辈亲属称谓 甲:(1)婆婆(丈夫的母亲):婆子妈,大多跟随丈夫而称呼妈;(2)公公(丈夫的父亲):公公老儿,大多跟随丈夫而称呼爸爸、嗲或者伯伯;(3)岳母(妻子的母亲):亲娘、丈母娘,大多随妻子称呼妈;(4)岳父:亲爷、丈老儿,大多随妻子称呼;(5)再往上的都是随丈夫或妻子而称呼。

乙:(1)姑父:姑爷;(2)伯母:伯娘,在前面可以加上排行,如“大伯娘”;(3)叔母:婶娘、幺婶娘;(4)舅母:舅娘,在前面可以加上排行,如“二舅娘”、“幺舅娘”;(5)姨父:姨姨。

(二)姻亲中的平辈亲属称谓 (1)丈夫:我们屋里的、男客;(2)妻子:媳妇儿、我们屋里的;(3)姐夫:姐夫、姐夫哥;(4)嫂子:嫂嫂;(5)妹夫:妹夫;(6)弟媳:弟媳妇儿;(7)大小姨子(妻子的姐妹):姨姐姐、姨妹儿;(8)小舅子(妻子的兄弟):舅老倌;(8)对丈夫的兄弟姐妹随丈夫称呼。

(三)姻亲中后辈亲属称谓 (1)媳妇(儿子的妻子):儿媳妇;(2)女婿:女婿;(3)孙媳妇、孙女婿:孙媳妇、孙女婿;(3)外孙媳妇、外孙女婿:外孙媳妇、外孙女婿;(4)再往下为曾孙、重孙媳妇、女婿。

三、恩施方言亲属称谓系统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镜子,一种语言在形成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它产生的社会相融合,从而带有那个社会的各种文化特点。恩施方言的称谓系统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里面也包含了很多当地的文化特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一)恩施方言称谓系统很大,尤其是对长辈的称呼分的非常细致,从父辈到祖父辈,其中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婆、舅公等等称谓,直系、旁系、姻亲、血亲都分的很清楚,而对后辈的称呼则相对较少,粗略来看只有儿女、孙子(女)、侄儿子(姑娘)、外孙(女)、外甥(女)等几类。同时,对长辈的称呼特别注重排行,例如在父亲的兄弟这一类里,就要按排行来进行称呼“大伯伯”、“二伯伯”,比父亲小则称呼“叔叔”或“幺幺”(幺,是最小的意思,在恩施方言中很常见),其他如舅父、姨妈都要按排行区分开来,而对晚辈的称呼则没有排行观念。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对于长辈的重视与尊敬,二是对于长幼次序的强调,这些都反映了当地文化对于长幼尊卑观念的重视。

(二)在恩施方言称谓系统中,有时一个对象有几个称谓,例如对祖父,就有爷爷、嗲嗲、公公、伢伢几种叫法,而这种差别通常是存在于不同姓氏之间的。恩施地处山区,到现在大部分地方还是维持着一个地方以一个姓氏、一个宗族聚居为主的状态。田姓一般称呼祖父为爷爷,张姓称呼为公公,在以王姓为主的地方,称呼祖父为伢伢,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以地缘为基础,以族姓为依托的一些特征。

(三)在恩施方言中,有的称呼自己的父亲为伯伯,母亲为伯娘,这其实是对伯父与伯母的称呼,这是当地的一种习俗。即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好养,为了让孩子好好长大,就要贱养,即不让孩子和自己过于亲密,以伯父伯母的身份把他们养大,这其实是当地一种比较迷信的思想,和很多地方给孩子起名叫狗儿等类似,这种比较传统的迷信思想也通过亲属称谓反映了出来。

(四)有的称呼女儿为儿,称呼最小的姑姑为小爸爸,这都是对男性的一种称谓,这反映了对生男孩的某种期待,或者是把女孩当作男孩养,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传统家庭观念重男轻女的一种表现。

(五)恩施方言中对堂亲表亲并不是分的很清楚,例如堂兄表兄都是同样以哥哥称呼,并没有亲疏之分。在姻亲称谓中,除了少数,大多都是随夫妻中的另一方而称呼的,也就是把姻亲关系从称呼上纳入自己的血亲,如称呼妻子的母亲作妈,称呼妻子的父亲做爸爸等,这反映了对亲属关系的一种重视。将整个姻亲、血亲都纳入自己最亲密的范围中,以维系良好的亲戚关系,维系宗族团结,这是当地重亲戚关系民风的一种表现。

亲属称谓,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多的词汇系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对生活有着深刻的反映。恩施方言的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恩施方言的一个部分,它以其对当地文化的深刻反映,让我们认识到方言与当地文化的密切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了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吸收与包容。

参考文献

胡明扬 1987年《北京话初探》商务印书馆

尉迟从泰 2005年《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的姓氏和称谓》 南通大学学报第2期 史金宝 2003年《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复旦学报第2期 石晶莹、李增苹 2012年《试析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语》 语文学刊第3期 向亮 2012年《湘西民族聚居区母辈亲属称谓词释源》中南大学学报第1期 李莉 2009年《地域文化之镜与灯》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

第二篇:咯咯哒

《咯咯哒》音乐教案

2009-03-27 10:10:15| 分类: 教案设计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内容:

聆听《公鸡 母鸡》(管弦乐) 表演《母鸡叫咯咯》(德国民歌) 教学目标:

1、 欣赏《公鸡 母鸡》能够通过聆听、表演,感知音乐所表现的动物形象并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 通过聆听、游戏、演唱等多种方式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并把母鸡可爱、勤劳的形象自信、大胆地展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欣赏曲中公鸡母鸡叫声的不同特点

2、能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教学准备:

钢琴、公鸡和母鸡的头饰、教学光盘、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律动进教室

师:请小朋友学着小鸡可爱的样子进教室。

(随《我的小鸡》音乐,到教室后老师喂食物给小鸡们吃,小鸡们相应做出不同的吃食动作。)

二、 聆听《公鸡 母鸡》

1、导语: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快乐农场”做客(课件)。你们瞧,农场里的小动物们都急着出来欢迎你们。你听,谁出来了?

2、播放公鸡和母鸡的叫声,让学生模仿它们声音和动作。

3、初次聆听乐曲。 要求:

A、 你能分辨出乐曲中模仿的公鸡和母鸡的叫声吗? B、 乐曲开始时是“公鸡”叫声还是“母鸡”叫声?

4、复听乐曲

要求:

边听音乐边在课本的方框中画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5、分组表演

要求:

1、2组的小朋友戴上公鸡的头饰,

3、4组的小朋友戴上母鸡的头饰,当听到表现自己形象的音乐时站起来表演。

三、 表演《母鸡叫咯咯》

1、 导语:母鸡为了显示对小朋友们高涨的热情,还唱起了一首歌,让我们仔细聆听!

聆听录音范唱。听后问:

A、 你能听出歌曲中母鸡在干什么吗?

B、 母鸡为什么叫咯咯?(观看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母鸡下蛋后高兴、自豪的心情)

3、 再次聆听歌曲,让全体学生跟音乐模仿母鸡下蛋时向人们报喜的样子(伸伸脖子,拍拍翅膀,叫咯咯)

4、 按节奏朗读歌词 A、重点:

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

B、朗读形式:小组分角色、男女分角色、师生分角色等

5、 填词跟琴学唱歌曲

6、 分形式完整演唱歌曲

四、 接龙游戏 1、导入:

师:小朋友们的表现可真棒,奖励一下,我们来玩个轻松的音乐接龙游戏,好吗?

2、师讲游戏规则

师:游戏叫“接龙下蛋”,先由一个小朋友来当母鸡,其他小朋友都当母鸡肚里的蛋,做出双手抱腿鸡蛋的形状。音乐开始,这个当母鸡的小朋友就开始在大草窝里自由地走动表演,当歌曲唱到最后一句“鸡蛋已生落”时,母鸡必须走到一只鸡蛋面前,把鸡蛋抱住,然后母鸡与蛋交换位置,同时互换角色,由蛋变成母鸡的小朋友再接着表演去找下一只蛋,以此类推。

3、游戏开始(放音乐)

师:我也想来玩这个游戏,让我先来当母鸡,鸡蛋们准备好了吗?

五、小结

课题:《母鸡叫咯咯》 年级:一年级下册 教材解析:

歌曲《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等打击乐器,并通过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教学难点:“脖子伸伸两翼扑扑„„”这一句的演唱,以及一个3度音准的把握。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闭上眼睛听一段公鸡母鸡的叫声,让学生说出他们听到了什么? 2﹑请个别学生模仿公鸡,母鸡的叫声。

二、新歌教学

1﹑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听一遍歌曲,师提出问题:

(1)母鸡在干嘛?它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告诉大家的?(教师范唱) 师:母鸡们在干嘛呢?母鸡是怎样叫的呀?(答案:叫咯咯)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thread-170809-1-1.html)2)打开书本朗读歌词,回答以下问题。

师:在跟读歌词之前,同学们先看看歌词,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让我们来熟悉“两翼”的“翼”,“添”快乐的“添”还有“报喜”写到黑板上) (3)按节奏拍手朗诵。

出示“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解释“两翼”。边念边做动作。请跟琴完整学唱,注意音高。然后师生对唱,唱这一句。 (4)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小声的跟唱。(拍手拍腿) (5)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唱词。

师:同学们,你们说刚才我们那样唱,能表达母鸡高兴的心情吗?(师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的跟唱,一起分享鸡妈妈的快乐。)

(6)分组唱一组唱词,一组唱:叫咯咯) 还可自由带动作唱。 (7)师介绍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并示范演奏。 (8)学生选用自带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小结

创编歌词:编一编,唱一唱

小猫小猫叫喵喵,叫喵喵,叫喵喵,小猫小猫叫喵喵,老鼠已捉住。绒毛抖抖尾巴翘翘向人报喜添快乐!小猫小猫叫喵喵,老鼠已捉住!

(小鸭小鸭叫嘎嘎,河边来玩耍,身子摆摆,脑袋探探,快乐无比忘回家。)

第三篇:致我的么么哒

怀着不好意思的心情回顾了一下公牛惨败的过程,然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板从容地上床睡了一觉,一觉醒来,我的么么哒,亲爱的猫猫侠,不远万里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表示对我最衷心的问候:丫丫子,据兰州晨报、央广新闻报、云南早知报,我听说大西北的你所在的兰州,遭遇了严重污水事件,不知现在状况如何?么么哒很担心你的身子板,要么么哒附语音及高清个人现在照片到我邮箱,急切为盼!——猫猫侠

刚才看世界杯的时候,可能想多了,自以为公牛自有创造奇迹的牛力,可越看越不忍心看,越看越讨厌那个解说员,越看越不好意思,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牛力神将拖着无奈落魄的表情(尤其是那个门将),无力地面对着在场的铁杆粉丝,不好意思地低下曾经昂首的头颅,踉踉跄跄地走进后幕。这样一个结局,怎么能是这样一个结局,让我这样带着个巨大的心理创伤睡觉吗?好像受伤的不是那些公牛们,而是我,我真的受伤了,心里太多的委屈,你不来也就罢了,可你来时以英雄的高大上的形象出现在世界杯球场上,这才刚刚开始呢,你拖着狼狈不堪的样子在我心底里,在我心底里呀,留下巨大的伤疤。我能不疼吗?

我也想不起来我睡觉的时候做过梦呀,似乎是穿越了,也是吧,不然怎么一觉醒来就受到么么哒的慰问信呢?我揉了揉惺忪耷拉的眼睛,看看了手机屏幕上清秀的字体——我还没醒来吗?立刻跳起来,仔细审查了一下短信,发件人猫猫侠,收件人丫丫子,时间四点,内容如上。是我大西北的通信行业还没有步入快捷轨道呢,还是我穿越过去表达我内心的伤心的时候穿错了时间点,还是么么哒刚好理解到这里,还是……还有还是吗?我受伤的心灵,再一次受惊了!我的么么哒你整天扑在化学反应堆里,脑袋开花了是吗?还是你从物理世界中找到了时光隧道的大门?不然你就是上课做梦梦到我了?唉,不好好上课!兰州的污水对我的伤害远没有公牛这次的失利伤的深,虽然也喝了那么几杯毒水,可咱这身子板从小就是历练过来的,那也叫毒啊,鸡鸡味都没放倒我呢!

且不说污水还是公牛,我的么么哒,还是值得肯定的,在我受伤的心灵在梦里飘荡时,她还是感受到了的,无论以什么方式。所以还是得感谢一下我的么么哒的,为此,我还是做一小复,以表感谢。

致我亲爱的么么哒,猫猫侠:

我已收到你不远万里发来的慰问函,首先对你热情的慰问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说明一下我的状况,我很好,早已过去的污水事件没有放倒我,只是今天被放倒的公牛深深地伤害了我有幼小的心灵,但请你不要担心,也不要再梦游,不要再让我受惊,我会好起来的,但愿我好起来时,你穿越回来了,不管你去了哪里。最后,祝你,我亲爱的么么哒,身体健康,睡眠正常,万事如意!——丫丫子

昨晚给人发邮件发到山穷水尽,电脑没电,手机超流量,肚子饿得慌,这会,唉,这个肚子又饿了,还是得吃饭去了,不然过会儿突然发现自己还在梦里,那就不知如何是好了。

第四篇:吗哒小学民族文化传承

吗哒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情况调查

调查目标:为了促进我们吗哒小学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落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创造性地持续地开展,将这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调查时间:2014年7月至2014年10月 调查对象:华宁县宁州吗哒小学 调查方式:座谈

华宁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少,而且较分散的地方,给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保护、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我县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校园,让青少年从小接受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多年来,在教育局及中心校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吗哒小学的教职工想方设法,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充分挖掘我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觉地参与传承。

一、 原因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孩子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以至大学,这个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都在缺少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读书越多待在家里与长辈共同生活的时间就越少,参加村寨民俗活动的机会更少,很少有机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造成弱势族群的“文化人”反而没有文化(地方性知识)的怪现象。

二、措施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接一代,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否被传承下去。因此,保护一个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举措,首先要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接触、学习传统文化,使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最终自觉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因而,当前深入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让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把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纳入素质教育的内容。把各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文学、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优秀的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引进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活动,聘请民间艺人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校外辅导员,也可以开设各种兴趣班、特长班。有条件的地方应该积极以经过改良后加上时尚元素的各民族服装作为地方中小学的校服,改变目前中小学普遍以运动服为校服的状况。将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现状

我们吗哒小学深知民族文化传承的这一难题,也为了丰富校园文化,传承彝族歌舞。学校一直在积极开展:

1、引进彝族烟盒舞作为我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内容。

2、引进竹竿舞、高原红等各种民族舞丰富学校生活。

3、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彝族歌舞表演活动。

四、问题

虽然学习一直在开展有关民族文化的一些活动,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学生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缺乏自信心,出现害羞不愿意跳等现象。

2、民族活动节目单

一、乏味。

3、少数民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

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山区,交通、通信设施较差,政府对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活动场所长期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的落后、生产不发展无法保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4、管理不到位,缺乏宣传教育。

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善,很多传统乐器乐曲和吹奏技艺出现断层,缺乏技艺专业人才。

5、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我们学校的教师,有一半虽然是当地人,但因长时间没有接触民族性的东西,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专业性不强,对传承与保护工作感到力不从心。

五、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坚持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保护意识。 通过开设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课间操、阳光体育等时间的民族文化教育;板报宣传等方式,让民族文化融入学生生活的点滴之间。

2、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基础设施

为学校提供相应的民族工艺品,支持学校对民族文化宣传的需求。

3、着力教师素质的提升:

(1)组织教师深入村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考察,学习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提高民族文化素养; (2)邀请专家进行师资培训。

(3)邀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讲课,让教师掌握和了解民族民间的一些传统文化的历史现状,加强对本土民族文化的了解; (4)组织召开经验交流活动,邀请相关学校教师现场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组织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充电,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科研水平;

(6)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工作,组织教师撰写民族文化论文,编写民族文化校本教材,不断提高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4、要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建立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授予荣誉称号、给予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等,进一步掀起尊重和爱护文化人才,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魂宝流传千秋。

第五篇:咯咯哒 第二册第六课

(2008-09-11 10:20:03) 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常规教案

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周 星期

课题:

6、咯咯哒(第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通过聆听《公鸡母鸡》,分辨公鸡、母鸡叫声的不同,并能用画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过程与方法: 能与同伴合作表现歌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通过学唱《下蛋咯》,感受并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并能和同伴合作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表现动物,并学习与人合作。

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教学法、律动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儿歌导入

2、聆听

(1)我听说张爷爷家养了很多鸡,你们想去看看吗?你听,院子里有多热闹

啊。(听录音)。

(2)你能听出一开始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吗?

指名说

(3)你能用线条来表现听到叫声吗?

(4)根据公鸡、母鸡的不同叫声,二声部练习

自由画、小组交流

① 小朋友,你喜欢扮演公鸡还是母鸡呢?那好,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自 己喜欢哪个就扮演哪个,好吗?

② 扮演公鸡的模仿公鸡“喔喔 喔—”的叫声。 ③ 扮演母鸡的模仿母鸡“咯咯咯咯

哒”的叫声。 ④ 公鸡、母鸡一起叫,进入二声部

5、 再听《公鸡 母鸡》音乐,听到自己的音乐就做相应的动作。

3、学唱 表演《下蛋咯》

(1)瞧!公鸡、母鸡叫得多欢啊,它们的孩子听了,也出来了,你能边做动作边学学小鸡的叫声吗? 小鸡的声音可真好听啊。咦?我好象听到草窝里有

指名说

部分生叫 部分生叫 齐叫 仔细聆听、跟音乐律动

谁在唱歌呢?你们听!(放录音)。

(2) 哦,原来是母鸡啊,它在唱什么呀?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好吗? (3)听录音,边听边在叫声处加上动作 (4)听录音轻声跟唱。 (5)跟琴轻声唱。

仔细聆听

(6)小朋友,你知道母鸡下蛋后为什么要咯咯叫吗?(向人们报喜)。那它当

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通过歌声把它表现出来吗? (7)分角色有感情地演唱。

4、编创与活动

指名说、齐念 自由创编加上动作 齐唱 齐唱

(1)如果用某种东西发出的声音来模仿母鸡的叫声,你会选择什么来表现?。

(2)认识响板。小小组讨论响板的演奏方法。

指名说

(3)选择一种方法为歌曲伴奏,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三、组织下课

分角色唱

小组讨论、指名说

小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表演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周 星期

课题:

6、咯咯哒(第2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 过程与方法: 能与同伴合作表现歌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通过聆听,《我的小鸡》,表现对动作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并能和同伴合作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表现动物,并学习与人合作。

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教学法、律动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聆听《我的小鸡》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导:

A、歌中表现的小鸡的可爱处有哪些? B、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 (3)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 (4)复听歌曲

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5)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2、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母鸡叫咯咯》? (2)再听歌曲,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3)听歌曲读歌词

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4)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注意衬词要唱得清晰、准确。 (5)给歌曲编上动作。 (6)边唱歌边表演。 (7)集体演唱歌曲

三、组织下课:

仔细聆听

指名说

自由完成、小组交流

仔细聆听

齐演

仔细聆听 齐念 分角色读

齐学

齐唱 小组进行 小组表演 集体表演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周 星期

课题:

6、咯咯哒(第3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复唱《下蛋咯》,《母鸡叫咯咯》 过程与方法: 能与同伴合作表现歌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通过聆听《公鸡母鸡》,《我的小鸡》,表现对动作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并能和同伴合作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表现动物,并学习与人合作。

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教学法、律动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聆听《公鸡 母鸡》 (1)分辨公鸡、母鸡的声音。 (2)跟着音乐表演公鸡、母鸡

仔细聆听

2、聆听《我的小鸡》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2)复习铃鼓的演奏方法 (3)用铃鼓为乐曲伴奏

3、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复习响板的演奏方法 (3)用响板为歌曲伴奏

4、演唱歌曲《下蛋咯》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为休止符的地方编上动作

齐演

仔细聆听 齐学 小组合作学习

齐唱 齐学 小组合作学习

齐唱 小组编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鼓励学生多想些与他

人不一样的动作。

3、 边唱边表演歌曲

三、组织下课:

小组唱、齐唱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防排烟措施范文下一篇:干部培训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