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戏曲教案

2022-08-14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进中国戏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走进中国戏曲教案

八年级音乐《引导孩子们走进戏曲》教案

引导孩子们走进戏曲

教学理念

温州是我国古南戏的故乡,那里盛开着一朵具有浓郁地方气息的戏曲之花──瓯剧,也称“温州乱弹”。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乱弹剧种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瓯剧不仅剧目丰富,音乐多样,而且在表演上有着独特的地方风格,曾有过瓯戏班子每到一处,便“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尽扶童携伴以至,游观者常至夹道而立,拥挤不开”的盛况。但是,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戏曲之乡,现在却几乎有90%以上的孩子对瓯剧闻所末闻,见所未见。而且,由于学生在心理上对地方戏曲有排斥感,就更谈不上喜欢和热爱了。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乐之”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而要实现它,又必须以“好之”为前提,而良好的教学艺术策略就是要将乐学思想有效地实施于教学过程中。所以,我针对孩子们好奇心大、求知欲强的特点,采用“抛砖引玉”式的教学方法,一步步的引导他们去聆听,去了解,从而达到去喜爱我们的地方戏曲艺术。

一、创设情景──激趣

情景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先感受后表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活动。所以在这一课里,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瓯剧服饰道具的展示、试穿等活动,不仅给他们创设一个声像结合的欣赏空间,还将平时只有在舞台上才能看到的戏曲行头摆到了他们面前,激起了他们的新鲜感,缩短了他们和戏曲的距离。同时,我还用“方言演唱《京调》”这一独特的表演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诱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讨论探究──导趣

音乐的欣赏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但是,音乐欣赏教学却不能仅仅停留在只是满足学生的感官享受上,而应让他们在感受的过程中充分的理解和了解音乐。所以在本课中,我适时穿插一些诸如“瓯剧演唱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样的既不太难、又需要一定的观察和思考后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讨论,一步步引导他们找出瓯剧在演唱、服饰、表演上的三大特点,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情绪旺盛。

三、模仿表演──争趣

随着对瓯剧了解的不断加深,学生已不再仅仅只是满足于听和看了,在整个课堂氛围的感染下,他们也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感。但是,因为从来没有唱过瓯剧,所以部分学生还有害羞自卑心理,此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各种演唱表演的模仿活动,既提高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音乐素养,又感受到了瓯越文化的独特魅力,自然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地方音乐的喜爱之情。

四、念白创作──延趣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不能让学生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对于瓯剧的兴趣和探索就在这一节课中戛然而止。所以,作为课堂的延伸,通过让学生将平时的师生问候语创作成瓯剧的念白,不仅有助于让学生更具体,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瓯剧,更让他们获得了实践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步骤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温州,是我国最早的戏曲──“南戏”的策源地。我国最早的戏曲剧本《张协状元》在温州,最早的戏文刊印本《白兔记》在温州,南曲鼻祖高则成在温州,就连第一次提到“戏曲”这个名词的,也还是温州。温州的戏曲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但是,却也正是在这古南戏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的故乡,我们的孩子对于我们自己的戏曲却知之甚少,所以在这一课中,我把温州的地方戏曲“瓯剧”带进了艺术课的课堂。

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对戏曲不太感兴趣,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我都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比如有的学生对瓯剧的念白非常感兴趣,我就让他们自己创作几句来念念,有的学生有一定的表演基础,我就让他们模仿着也来一段“大师”级的表演,这些活动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45分钟的课堂里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由于当时是录像课,所以初次面对镜头和镁光灯的我们都不免心里会有些紧张,所以,上课时我就尽量使自己语言和表情能够亲切随和,风趣幽默,消除他们的顾虑,带动他们进入状态。结果,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的轻松自然,他们的发言和表演都给课堂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而他们的出色发挥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使我也能够更加的放松。通过这节课,我也深刻的认识到充实自己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一个美好愉悦的回忆。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二篇:音乐小辞典 中国地方戏曲教案

第一单元梨园百花(教案)

普定县坪上中学

吴刚

教学目标:

1、体会戏曲的韵味,对我国戏曲及其表现形式产生初步兴趣,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丰富性与独特性。

2、通过听赏三种不同的地方戏曲,能说出戏曲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3、能够体验戏曲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了解传统戏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感受地方戏曲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地方戏曲的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化。

教学方法:

赏析法、实践法、讲解法、示范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个学期的《梨园百花》教学单元里,我们共同学习了我们的传统戏曲京剧,了解了京剧的相关文化知识及唱腔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中国五大戏曲中的豫剧、越剧、黄梅戏,再次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

2、复习上学期京剧的相关内容。

二、新课教学

1、了解戏曲基本的表演功

2、豫剧

(1)介绍豫剧的相关知识。

(2)听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享清闲》。

(3)讨论:豫剧的表演特点。

(4)介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3、黄梅戏

(1)讲解黄梅戏的戏曲知识

(2)听赏《女驸马》选段《为救李郎离家园》

4、越剧

(1)了解越剧的文化知识背景及特点。

(2)在了解的情况下听赏《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我家有个小九妹》。。。。。

(3)学生讨论豫剧和越剧的区别。

5、戏曲动作学习

男生动作:云手

女生动作:兰花指

三、课堂总结

四、课后反思:

第三篇:让戏曲艺术走进音乐课堂

当前的现状分析:现在的学生从电视、广播、网络、杂志中都能接触到各色各样的音乐,他们钟情流行音乐,特别是DJ摇滚音乐,而对戏曲音乐持“拒之门外”的态度,我觉得原因多方面的:首先是戏曲本身的原因,“听不懂,拖的太长,半天也不知道唱些什么”。相反流行音乐一听便是普通话,加入现代的编曲,富有时代气息。听惯了流行歌曲,哪有兴趣去听他们认为只有爷爷奶奶们才会唱的戏曲呢?现在的音乐教师呢,比较关注视唱、声乐、钢琴,很少去接触戏曲,当然有些教师自己本身对戏曲也没有兴趣,何谈把戏曲音乐教授学生呢?

因此,戏曲教育怎样走进音乐课堂,走进学生的心里呢?在此,我谈谈自己在戏曲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教法:

一、盈造浓厚的戏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音乐教学首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提高学生欣赏、演唱戏曲音乐的兴趣呢?在欣赏之前,应该寻找学生熟悉或喜欢的内容作为切入口。

我在教学欣赏初三“京剧”经典片段时,我就在上课的前几天布置了作业,让学生收集京剧的脸谱,搜集相关的京剧知识。在课前展示脸谱后我就开始介绍京剧脸谱的色彩意义、脸谱和人物的关系,并告诉他们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紧接着就开始介绍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生、旦、净、丑”。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脸谱,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戏曲剧目中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特点,结合前面欣赏过的脸谱来自由创作想象。几十个学生画出了不同的脸谱,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演示行当的动作,让他们真切的参与体验、主动探索感受其中地乐趣。让戏曲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

二、讲究方法,学习戏曲唱段

现在我们学习音乐严格忠于原谱,从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表情、等方面学习乐曲。而戏曲音乐从谱面上看旋律往往简单而重复,但其追求轻、重、缓、急,唱腔中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味美、微分音、装饰音的运用大都无法通过视谱来体现,尤其是语言,地方语言的运用是戏曲韵味美的一大特点,这也是视唱法无法体现的。如果戏曲音乐也像平时唱歌那样严格地按歌谱来学唱,那么其韵味将荡然无存。

我在教授戏曲时,一开始学生就大力反对。后来我采用跟唱法,如我在教唱《花木兰》的选段《谁说女子享清闲》时采用先词后曲,并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我范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学生很快就摇头晃脑唱得津津有味。学会以后,再要求他们视谱,他们也愿意了。上完课我又问了一个问题:“豫剧到底好听还是难听?”“好听!”“好听在哪里?”“拖腔的地方唱起来特别有韵味。”在教唱京剧《智斗》的的最后一句时,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关注老师的演唱与动作的结合,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所在。采用这种先词后曲和口传心授的方式,适当加入动作的配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多媒体视听合二为一的效果,促进学习

戏曲艺术是视听的完美结合,悠扬婉转的唱腔,色彩斑斓的服饰,秀丽多姿的脸谱,丰富多彩的道具,无不体现出戏曲艺术的魅力。按照“眼见为实”的说法,只有真正看见的东西才能真实可靠,假如我们的课堂中仅仅让学生听听唱段,看看图片,怎么能够真正让他们体会戏曲的无穷魅力?怎么能使他们找到真实的感觉?我们的学生对于戏曲艺术如此陌生主要的原因就是较少接触戏曲表演,只有走进戏院的人才能为名角叫好、喝彩!我们也许无法让学生真正走进戏院,但我们能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创设舞台效果,让学生真真切切的看,明明白白的赏。如在戏曲课堂中,我让学生欣赏京剧视频《我坐在城楼观山景》,学生被诸葛亮的镇静和智慧折服,又被演员高超的武艺倾倒,演员的劈叉、踢枪,筋斗,引来学生的阵阵喝彩。观看川剧《情探》时,被那一秒能换一张脸谱的的变脸绝活所折服,只听得课堂的阵阵欢呼雀跃地声音。

四、立足本土戏曲,了解地方文化

在上初三《梨园春秋》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我国有那些地方戏曲以及戏曲的主要特征外。还应让学生搜集本地的戏曲文化,关注地方特色,激发对本土戏曲的热爱。所以我就把从网络带来的尤溪传统民乐“十番” 村民演出《小腔戏》视频播放给学生听,学生听的很认真,因为里面有本尤溪县的方言,他们感到很亲切。我告诉他们“十番” 村民演出《小腔戏》是尤溪至今保存的稀有剧种, 并且成为福建省民族艺术委员会的保留曲目。它的唱腔柔中有刚,刚中寓柔;文戏武做,武戏文唱;其舞台语言以尤溪方言为主,充满民语乡韵,通俗易懂,独具特色。这些知识的传授,在无形中让学生开阔了戏曲艺术的视野,对地方文化有了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对戏曲艺术的掌握。

要让古老的戏曲艺术走进课堂,作为音乐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使我国古老的戏曲艺术根深叶茂,日久常新。

第四篇: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摘要:

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戏曲音乐已经在慢慢的被人们所忽略,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是我们音乐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使传统戏曲音乐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传承,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中国教育部2008年 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育界、戏剧界顿时引发了多种争议。作为一线工作的小学音乐教师,结合教学工作和戏曲教学的点滴经验,就“戏曲教学走进校园的的意义”做以下阐述:

1、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

3、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

4、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抵制不良文化,振兴戏曲艺术。 关键词:

戏曲 校园 素质教育 好处

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有戏曲300余种,它将唱念做打熔一炉,集诗画歌舞为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今名人、名曲、名段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让戏曲走进校园,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这是基础教育对民族艺术应有的关注,也是社会在整体上对传统艺术更多尊重和敬意的表现。在刚过去的一年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一、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百多个剧种、二百多个曲种,这些剧种、曲种,由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不同均独具风格、各有特色。如此众多的剧种、曲种的音乐汇合起来,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我们把戏曲音乐引入校园就可以让学生去感受戏曲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戏曲音乐进而了解戏曲艺术以至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就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但是这种自豪感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从小接受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潜移默化地使民族文化的素养融化在学生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样热爱民族、祖国的感情,就会深深地铭刻于他们的心灵。

二、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 小学阶段的戏曲艺术教育主要是了解和赏析。中国的戏曲艺术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教师可从戏曲的形式、发展、历史的沿革出发,从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一般性知识入手,将学生逐渐引入戏曲艺术的欣赏之中。要把赏析与学唱、学做结合起来,使学生懂得戏曲是如何运用唱腔来揭示人物感情、刻画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教学,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像京剧《沙家浜》“智斗”一场;锡剧《双推磨》一段;黄梅戏《对花》,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都可根据不同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一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为全方位音乐教学模式。

三、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在戏曲艺术教学中如杨子荣、李铁梅等典型的艺术形象,通过学生传唱,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效果是品德课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传统戏也具有德育功能。如歌颂民族英雄主义、杰出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岳母刺字》、体现正义、惩恶扬善、舍己救人精神的京剧剧目《赵氏孤儿》、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目《将相和》等。各种剧种都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好戏,都能丰富充实音乐艺术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戏曲教育是继承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戏剧引进校园绝不是增加学生学业负担,而是补充音乐内容,调节课堂品味,戏剧教学要想出成果,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戏剧的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音乐课本教材和戏剧教材有机揉合起来,相得益彰,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抵制不良文化,振兴戏曲艺术。 当前,通俗歌曲充斥大街小巷,其中一部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情调上都不适宜学生模仿、传唱。如果整天沉溺于这种音乐文化之中,必然会使他们的身心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把戏曲音乐进入校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疏导、引导的好办法。音乐教学的作用是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思想,戏曲也是如此。例如京剧唱腔中,西皮旋律起伏变化,节奏紧凑;二簧凝重浓厚,伴奏粗犷,给人以力度与阳刚之美,能诱发学生的开朗豁达,培养感受美的能力。学唱戏曲,可给当下通俗音乐盛行的气氛,注入一股新鲜空气。通过欣赏和学唱,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及艺术素养,可以激发学生审美情感,树立高尚情操。通过学习,教师把学生引入戏曲音乐的艺术殿堂,感受戏曲音乐的无穷魅力,理解戏曲音乐的丰富内涵,掌握戏曲音乐的真正精髓,从而使他们从心底里热爱戏曲音乐、民族音乐。我们要把戏曲音乐引入校园提高到弘扬民族文化,与不良文化作斗争的高度来认识。要使戏曲艺术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培养新一代的戏曲观众和新一代的戏曲艺术家。现在青少年中不乏歌迷、球迷,而戏迷却不多,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戏曲振兴必然成为一句空话。

中华民族具有独特和灿烂的音乐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我们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我国有三百多种说唱音乐,三百多种戏曲,以及浩若烟海的民歌,还有几百种民族乐器。其实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都流淌着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成分,因此在我们的学生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是不难做到的。把戏曲音乐引入校园利于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浓厚感情和浓烈兴趣,造就一大批戏迷,戏曲艺术的振兴还必须后继有人,精湛的戏曲艺术要靠新一代的戏曲艺术家继承下来、发扬光大。音乐教师要做从小发现、培养戏曲艺术人才的有心人。

总之,将戏曲音乐引入校园是音乐课程标准目标中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理解多元文化的有效手段。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音乐教师要努力开拓创新,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提高,为培养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戏曲音乐的感情和素养进行长期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全安《中国戏曲》

[2]杨世祥著.中国戏曲简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3]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4. [4]姚思源著.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灌云县四队中心小学

作者: 陈媛 2011年12月1日

第五篇:《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案

广宁县南街镇中华西小学

王水娣

广宁县南街镇中华西小学

526300

1353696618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初步了解春节、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活动、美食等一些相关知识和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内容。

引导学生围绕我国传统节日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如上网、查阅书刊、询问等)去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有计划做事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师生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来初步感受、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初步构想计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对祖国的认识,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发展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二、整体感知: 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四月份:清明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月初七:七夕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冬月:冬至

腊月初八:腊八节

三、自由交流:讲讲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它会让你想到哪些诗词、故事。

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讨 第一板块:端午粽飘香

1、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2、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 第二板块:春节知多少

1、了解农历新年的意义与典故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2、了解农历新年传统食物的意义

例如: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3、认识春节传统习俗活动

祭灶

扫尘

春联

年画

年夜饭

守岁

爆竹

拜年

4、下面的对联适合哪个行业?

大地回春锦绣河山添新貌 万象更新风流人物数今朝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 兢兢业业育桃李 勤勤恳恳做园丁 远求海内珍藏本 快读人间未见书

5、讨论: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不少西方节日也随之传到中国,例如圣诞节、愚人节,作为中国人的你,更愿意过什么节日?

五、小结

节日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我们在这个传统文化氛围下生活,种种民俗、节日不知不觉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让我们走出课堂,继续去探索,去发现。

你都有哪些好方法能帮助我们研究了解这些节日呢?

到图书馆查找资料

到阅览室浏览有关民俗风情的报纸杂志

听长辈们口述有关民俗故事

实地进行考查

从年历上查找 利用网络进行查找相关内容

六、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探寻节日起源,搜住有关清明、中秋、重阳等节日的传说、故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考地理试卷答案下一篇:中考励志标语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