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同志先进事迹

2022-09-27

第一篇:孔繁森同志先进事迹

孔繁森同志先进事迹

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东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孙。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这表现出孔繁森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

1 乡的地震废墟上,还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收养孤儿后,孔繁森生活更加拮据,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900毫升的鲜血蕴含着孔繁森对藏族孤儿深深的爱。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

阿里地处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地广人稀,常年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7级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可是,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曾率领相关单位,亲自去新疆西南部的塔城进行边境贸易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2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副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孔繁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第二篇:孔繁森同志事迹简介[范文]

孔繁森同志事迹简介古老而又富饶的鲁西平原,象一位伟大的母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孔繁森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1944年7月,孔繁森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堂邑镇五里墩村,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忠厚的农民,从他懂事的那天起,在父母那里得到的就是清清白白为人,实实在在做事的教诲。1961年,17岁的孔繁森光荣地步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行列,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孔繁森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5年—1979年,孔繁森担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几年间他为发展聊城地区的宣传、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81年,孔繁森第一次调藏工作期满,到莘县任县委副书记,他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求进取,在莘县的干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时,亲属都在农村,母亲已年近八旬,妻子王庆芝体弱多病,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只有两岁,生活非常艰难。可是孔繁森想到这是党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不去总得有人去,谁家又没有困难呢?于是,他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告别了家乡和亲人,在西藏一干就是三年,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当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依然还是那句老话:“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要走了,他默默地来到老母亲面前,又一次为老人家梳理着那稀疏的白发,然后,贴近母亲的身边,声音颤抖地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过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已是风烛残年的老母亲,她抚摸着儿子的头问:“咱不去不行吗?”孔繁森哽咽着说:“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啊……”“那你就去吧,俺知道公家的事儿误了不行,多带些干粮、衣裳,路上可别喝凉水……”老母亲心疼地认可了,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扑通”跪倒在老母亲的面前,流着眼泪对母亲说:“娘,儿走了,您可要多保重啊!”说完,给老母亲磕了一个头,便毅然踏上了西去的征程。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孔繁森到任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八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孔繁森对于分管的卫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样的投入,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三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阿里地处西藏自治区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而人口仅有六万,地广人稀,这里长年气温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度,每年7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都望而却步。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阿里的情况,孔繁森逐县、逐区、逐乡的跑,实地考察、求计问策,与当地干部一起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孔繁森深深的足迹。在阿里,孔繁森同时兼任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他为阿里的军队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早在1990年,迟浩田将军就诚曾写下“心连心,同命运,共呼吸”的条幅赠予孔繁森。1994年初,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席卷了阿里高原,孔繁森迎着暴风雪到受灾最严重的改则县和革吉县指挥救灾,救灾途中,饿了就吃一口风干的牛肉,渴了就抓一把雪塞到嘴里,超负荷的工作和长时间的高山反应,使孔繁森本来就带病的身体更加虚弱。2月27日的凌晨,孔繁森躺在革吉县曲仓乡一座牧民的帐篷里,剧烈的头痛使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感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天旋地转。有着高原生活经验和医学常识的孔繁森,预感到死神正在朝他逼近……,可是,让他放心不下的是远在山东的老母亲、妻子和儿女,他艰难地支撑着病体,打开手电筒在笔记本上给公务员小梁写下了这样的交待:“小梁,不知为什么我头痛的厉害,怎么也睡不着。人有旦夕祸福,万一我发生不幸,千万不能让我的老母亲、家属和孩子知道,请你每月以我的名义给家里写一封报平安信……,我在哪里发生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这哪里是什么交待啊,这分明是孔繁森提前写好的一份遗书啊!然而,这一夜孔繁森没有倒下,终于挺了过来。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阿里人民终于战胜了这场罕见的雪灾,全地区没有冻死、饿死一个人,而年仅50岁的孔繁

森却苍老了许多,黑瘦了许多,他的头发过早的灰白了。为了加速阿里的发展和振兴,1994年11月,孔繁森带领阿里工作组赴新疆塔城考察边贸工作,途中他在4页便笺上拟就了“关于阿里发展的12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谁又会想到这竟成了他留在高原的绝笔。孔繁森在藏工作十年间,深深爱上了西藏人民和那里的山山水水,早在孔繁森生前《大众日报》《聊城日

报》《山东画报》《西藏日报》等报刊都多次报道过孔繁森在西藏的感人事迹。孔繁森第一次进藏工作时,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1988年,他第二次赴藏,随身的物品里就多了一个小药箱,每次下乡时,他都用自己的钱购置药品装满小药箱,工作结束后,他的身边总围着一群等候看病的农牧民,他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孔繁森在拉萨市任副市长时,全市56所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他走访过48所,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每见到这些孤寡老人,就像见到我远在家乡的老母亲,照顾好这些老人,也就是为我的老母亲尽孝了”。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乡的地震废墟上,领养了三个失去亲人和家园的藏族孤儿: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只有5岁的贡桑。一个人孤身在外,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辛苦和劳累可想而知,晚上工作了一天的孔繁森回到家里,先要给孩子们做好可口的饭菜,然后再教他们读书识字。节假日,只要空闲,他总是同孩子们一起娱乐,上街给他们购买衣物和书籍。收养孤儿后,孔繁森在生活上更加拮据,1993年的一天,他悄悄地来到西藏军分区总医院血库,要求献血,其实他是为了孩子们来卖血,就这样孔繁森三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900毫升鲜血蕴含了孔繁森对这三个藏族孤儿深深的爱啊。孔繁森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却从不利用职权搞特殊,谋取个人私利。1986年孔繁森担任聊城行署办公室副主任,用车本来很方便,可元宵佳节,他却借来地板车推着年迈的老母亲上街观灯赏景。1991年已是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新盖的专员住房本来有他的一套,他却让给了其他住房困难的同志,自己仍然住在简陋的房舍里。在西藏孔繁森吸烟只吸几毛钱的低档烟,一次孔繁森到阿里党校讲课,党校的同志在桌子上放了两和红塔山香烟,孔繁森却批评道:在阿里一斤羊毛四块八毛钱,一盒红塔山却二十元钱,吸一盒红塔山,四五斤羊毛就烧掉了!孔繁森殉职以后,在他的遗物中还有数千元的各种发票,这些发票在他任职期间完全可以签字报销,然而他却严格地把握了公与私的界限,其中有一张5元钱的用车发票,就是孔繁森在担任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期间,因私事用车按每公里1元钱,交纳的用车费。1994年7月,孔繁森带领阿里的同志到北京跑项目,一连数日,他和同志们都在街头的小摊上吃面条,随行的同志觉得一个地委书记吃小摊不雅观,可孔繁森却郑重的说:“咱阿里太穷,想想咱们那里还不富裕的群众,大鱼大肉咱能吃的下吗?”孔繁森一生生活极为简朴,几十年来,无论是当工人、当部长、当书记,身上的内衣大都是带补丁的,他身边还常备着一个针线包,衣服破了就自己缝补……。孔繁森同志遇难后,阿里地委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除了一个袖珍收音机外,再就是几件简单的换洗衣服,还有仅剩下的8块6毛钱。谁会相信,这竟是一个地委书记的全部家当。1994年11月29日,一场车祸无情的夺去了孔繁森宝贵的生命。12月10日在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举行了孔繁森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他的骨灰分别被安放在他所工作过的西藏高原和他的家乡山东聊城。12月14日,在山东聊城,两千多名干部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从四面八方来到革命烈士陵园,为孔繁森同志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场的干部群众面对着孔繁森同志的遗像和骨灰,都禁不住失声痛哭。当孔繁森的儿子孔杰怀抱着父亲的骨灰送往灵堂时,来自他老家五里墩村的父老乡亲们都纷纷跪倒在地,连声哭喊着“繁森”的名字泣不成声。12月15日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隆重举行了孔繁森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遗像前花圈似海、哈达如云、哭声如潮。孔繁森当年在西藏收养的两个藏族孤儿曲印和贡桑,怀抱着爷爷的骨灰和遗像,为他们敬爱的孔爷爷送葬。噩耗传到阿里地委所在地狮泉河镇,人们纷纷朝着孔繁森殉职的方向哭泣默哀,12月5日,阿里地委隆重举行了孔繁森同志的追悼仪式,这个不足五千人的边疆小镇赶来参加追悼仪式的竟有两千多人。那一天,一幅挽联十分醒目,上面写着“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充分表达了阿里人民对孔繁森同志的深切缅怀。孔繁森同志殉职后,中央领导、山东省的领导以及西藏自治区的领导都专程赶到聊城看望孔繁森同志的亲属。1997年4月10日,新任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由江西南昌抵达聊城,参观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并郑重题词“学习孔繁森同志,全心全意为齐鲁人民服务”。孔繁森殉职以后,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分别为他题了词。胡锦涛同志撰写了署名文章,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向孔繁森同志学习。1995年4月29日,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鎔基、刘华清、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亲切接见了孔繁森同志的爱人王庆芝及其子女以及孔繁森事迹报告团的全体成员。1995年9月10日,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正式开馆,乔石委员长作为首批观众参观了纪念馆。1998年4月28日,1999年5月26日,中组部、中宣部分别在北京召开学习孔繁森座谈会,聊城地委书记张敬涛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孔繁森同志的事迹催人泪下、激人奋进,在孔繁森同志事迹报告会上,当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次仁卓嘎,把孔繁森还没来的及领取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的奖章,转交给他的爱人王庆芝时,台上、台下都泣不成声。孔繁森同志事迹展览在全国巡回展出,历时近两年,观众近千万,展览所到之处,前来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在他们心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全国掀起了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热潮。1995年7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批准在聊城建立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的建成,为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教育基地。

第三篇: 孔繁梅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韩城市新城三中

孔繁梅

孔繁梅,女,汉族,1971年5月3日出生。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自工作25年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现在新城三中任教,兼任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教学篇

儿时,她就有一个美丽的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989年7月,她毕业于陕西大荔师范学校后,主动申请,来到地处山区的桑树坪矿小学任教,把青春奉献给山区的教育事业。

90年代初,全国教学改革热潮风起云涌,我市的教研教改开展得如火如荼。初出茅庐的她刚工作一年,因成绩突出,被学校派往北京参加了“愉快教学”培训班的学习和教研教改学术研讨会。会上,论文《让快乐走进课堂》与专家、名师进行了交流。

学习结束后,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接任了全局唯一的 “情境教学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工作。从此,她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致力于教研教改的工作,尝试着通过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教法上推陈出新,不拘前人,板书设计图文并茂,别具一格,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求知,学有所获。工作之余,她反复研读教育教学理论,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为了让学生能在乐中求学,她自学了花虫鸟兽的简笔画,并收集 1

纸板等材料,亲自动手制作直观形象的教具,有绘画,有剪图,有头饰,有课文道具„„91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局讲课比赛活动,所执教的《狐假虎威》将表演课本剧搬上课堂,把故事内容以表演艺术的形式进行再现,学生在情境中掌握了新知,通过课后抽查检测,教学效果显著,综合评定后荣获全局第一名。赛后又代表教育系统赴省厅参加优质课汇报活动。94年,说课活动掀起高潮,在全局举行的说课竞赛中,她的参赛作品《跳水》荣获一等奖,被评为说课标兵,并先后在韩城市、蒲城做巡回示范,得到领导、老师们的高度评价。96年,在全局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中又一次脱颖而出,被选送参加陕西省授课及论文评选竞赛活动,《溶解》一课的课堂设计及现场教学荣获省一等奖。99年,首次参加韩城市讲课大赛,所执教的《大海的歌》荣获第一名,同年,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并在渭南地区进行公开课教学。

多年来,她在工作上不但善于钻研,而且善于总结。闲暇之时,笔耕不辍,创作不止。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数篇发表、获奖,其中,《美中求乐,寓教于乐》《妙趣横生的识字教学》荣获全国一等奖。论文《作文教学之我见》荣获省二等奖。由于事迹典型,成绩出色,92年,被评为省技术业务能手,9

5、97年,在“八五巾帼立功竞赛”活动中被评为省先进个人。

育人篇

身为一名中队辅导员,她常以班队会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少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她依据学生实际,结合时代特征确 2

定班队会主题,设计活动过程,亲自组织排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读、说、画、唱、演等形式展开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升华了学生的思想。《早晨六点》主题队会教育学生从小珍惜时光,勤奋读书;《我爱英雄花》主题队会使学生懂得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地球妈妈笑了》主题队会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做一片美的叶子》队会让学生领悟了美在于奉献。94年,在局团委的组织下,她参加了全国少工委在上海组办的“雏鹰行动——我能行”活动,少队工作经验报告《让雏鹰展开飞翔的翅膀》得到与会专家、同仁的一致好评。99年,在局党团委举办的全局少队现场会上,她作为优秀辅导员代表进行经验交流,同时,班级公演了《走向法庭》《争当勤巧星》主题队会,学生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领导、老师们的赞誉。让人耳目一新的《走上法庭》曾在局电台播放,社会影响良好。

班主任工作繁琐、辛劳。作为一名班主任,她本着“严管、细抓、紧跟”的管理原则,注重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及养成教育,班务工作井井有条,颇有特色,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班风文明、健康、团结,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课上,是学生的严师,传道、授业、解惑;课下,是学生的朋友,和孩子游戏、谈心、聊天。多年来,她所带班级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另外,也非常在各项活动中班级表现突出,汶川地震后,全国都展开了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当时她所带的四年级二班58名学生纷纷行动起来,捐款总计528元,受到学校党、团委的表扬。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将爱的阳光洒向每一 3

个学生的心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她的为师信条。在实施“爱的教育”的同时,她还注重教育学生学会爱人,通过在班级开展了“爱在身边”系列活动,通过评选“爱心天使”.,让爱的温暖无处不在。

2009年,她接任三一班班主任。在她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总是坐着轮椅由爷爷接送着上学、放学。男孩的手臂无力,学习上困难重重。她利用课间、体育课时间亲近小男孩,和他谈心,单独辅导功课,面批作业。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了他最大的关爱和帮助。课堂上,帮他取书翻书,写作业时,帮他打文具盒、取笔;下课后,又帮他交作业、变换坐姿。在她的带动下,爱心在班级开始传递„„课间时 ,有的同学主动放弃玩耍陪小男孩聊天;体育课时,有的同学自觉留下和他作伴;放学时,有的同学主动把轮椅推到门口„„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小男孩在快乐地成长着,各科作业按时上交,多次考试成绩优良,上学期还被评为学习标兵。后来,小男孩因下身过重,时常会从椅子上溜到地上,她亲自架起小男孩胳膊,组织同学抱腰、抬腿、扶椅子,齐心协力把小男孩抬到椅子上。三年来,这样的事情不知发生了多少回,她在其中快乐着,幸福着,感动着„„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将举行文艺汇演,同学们都忙着排练节目,小男孩眼里充满忧郁。通过聊天,才知道小男孩从未登过舞台,从未表演过节目。她决定把发生在本班的这个关于爱的故事编写成校园情景剧搬上舞台。她多次鼓励小男孩,最终和小男孩约定同登舞台, 4

小男孩勇敢地接受了演出任务。她利用课余时间,一字一句地指导男孩朗读台词。演出那天,小男孩的家人都到了,她为小男孩化了淡妆。在家人的帮助下,轮椅被抬上了主席台。面对着摄像机,面对着上千双眼睛,她推着小男孩走上了舞台。演出在一阵阵掌声中进行,小男孩的一段台词,让在场观众潸然泪下。这个节目将教育性与艺术性结合一体,给全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电台播出后反响很大,后送交省上进行参评、汇编。

面对潜能生,她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情感加温法”“阶段给力法”去促使他们思想转化,成绩提高。2011年,她所带的毕业班有一名小男孩学习主动性差,成绩不理想。她对该同学采取跟踪式帮扶措施,利用课余时间不定期对该生辅导、查背,并一周一考评,抓住该生点滴变化大做文章。她每周周一给孩子制定本周目标,在几天的学习日内,随时关注孩子的动态变化,并及时给予语言鼓励。到了周末,给家长发送一段评语短信,短信内容就是向家长汇报孩子一周的变化,让孩子亲自读给家长,共享孩子进步与成功的喜悦。就这样,坚持了一学年。孩子学习积极性高了,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毕业考试时,该学生语文取得90分的优异成绩。

由于班级学生集体荣誉感强,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优秀中队。在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中,班级被评为党员示范班。一年又一年,送走一批批学生,迎来一批批学生,她深受家长的尊敬和学生的爱戴。

她的事迹曾在《渭南报》《三秦晚报》报道宣传,传略与业绩被 5

编入《教改之星怀历》《跨世纪园丁剪影》。

教研篇

99年3 月,她接任了语文教研组组长工作。任职以来,在教研教改方面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打开教研活动的又一崭新的局面。在定期召开的教研会上,组织大家一同学习“新课程标准”,一同研讨新教材新教法,一同解决教学中疑难问题,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全体组员都能贯彻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师角色的转变,形成了一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团队。对待正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总能不厌其烦地热心帮助。在每学期的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中,帮助青年教师确定选课,修改教案,组织青年教师赛前说课、试讲,提高了讲课质量,提高了课堂效益。

为了在教学方面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每学期的公开课活动中,都力求创新,力求突破。2007年,参加韩城市赛教,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同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2008年3月,担任市教学能手观摩课,所执教的《特殊的葬礼》设计新颖,教法灵活,学法多样,受到教研室领导,各校代表的高度赞扬。2008年10月,再次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并被选送参加渭南地区的讲课竞赛活动,《扫一室与扫天下》的课堂教学荣获一等奖,被评为渭南地区教学能手。在当年的年底考核中,再次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近年主要业绩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能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工作以来,不迟到不脱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与同事相处友好坦诚,实心实 6

意;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能时时处处顾全大局,先人后己。在利益面前,不争不抢。在重任面前,不退不缩。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能时时处处争强当先,身先士卒。在立足本职,干好工作的同时,她积极参加各级组织举办的各类文化竞赛活动,多次评为优秀党员。

在陕西省“我与西部大开发”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06年在韩城市“双合格”家庭教育演讲大赛荣获第一名,获得“最佳选手”称号;同年,在陕西省“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演讲中荣获二等奖,并被评为省优秀家长;2008年,在陕西省“家有儿女在成长”故事会活动中荣获“教子有方好家长”称号。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多次辅导学生习作参赛,分别发表在《小学生跟我学》《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少年月刊》等书刊上,多篇在全国课本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她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教师。2006年10月,在中国政协、中国文学基金会、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影响力人物》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真情人生征文大赛,文章《母亲这辈子„„》荣获全国二等奖,12月,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评选结果及颁奖盛况通过媒体、报纸杂志进行宣传报道。

身为教学骨干,多年来,她坚守教学一线,并致力于教研教改工作从未停止。兼任班主任任劳任怨。担任教研组长工作勇于创新。曾多次参加“送教下乡”活动,为乡村学校上观摩课,进行学术交流。2007年7月,局电台录制了其个人专题片,宣传她的先进事迹。 2009年5月,被市宣传部、广播电视局评为韩城市十大青年突击手标兵;7月,在全市辅导员风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年9月,被韩城市市 7

委、韩城市政府评为韩城市“十佳教师”;12月,担任渭南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的评委;2010年,《小露珠》教学设计获得全国一等奖,并获教研成果一等奖,发表于国家级刊物。2011年,在韩城市“争先创优”主题演讲赛中荣获第二名。2011年,被韩城市人民政府评为韩城市技术拔尖人才,韩城市宣传部拍摄了她的个人专题片<<播种太阳>>,并在全市播放;2012年,被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教育局评为韩城市“十佳班主任”;同年,在教育部关工委组办的第15届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征文中荣获全国指导一等奖;2013年6月,参加陕西省教学大赛,被评为陕西省教学能手;2013年,论文《感悟体验教学点滴谈》被《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登载,并获得全国一等奖;同年,教学录像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省一等奖,并参加省表彰会;教学设计《扫一室与扫天下》《小蝌蚪找妈妈》荣获全国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2014年,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新形势下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论坛”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近五年,参加韩城市各级部门组织的关于师德的演讲近十次,并在教育台播放。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执着,她在教学工作上精益求精,开拓进取;凭着对学生的热爱与负责,她在班务工作中善于创新,乐于奉献;凭着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她在社会活动中挑战自我,成绩卓著。而今,走过二十五年教学生涯,,蓦然回首,鲜花与汗水相伴,掌声与泪水同在。展望未来,情系讲坛,矢志不移,甘为人梯,无怨无悔。

呕心沥血育桃李,丹心碧血写春秋!是她一生的追求!

第四篇:孔繁森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雪域之歌

——电影《孔繁森》观后感

有一种精神,感动了亿万人。

有一个名字,曾经响彻大地。

放弃本来优越的工作和生活,两进西藏,在那物广人稀、空气稀薄的高原,你带上“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时时心系百姓。第一次赴藏,在岗巴3年,你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第二次赴藏,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你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3年春天,在赴任阿里地委书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你去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在忘我的工作下,阿里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每次下乡,你把药箱背在肩上,治好了百姓的病,还带去了治愈贫困的希望。为了养活收养的孤儿,你化名“洛珠”去卖血。你把汗水洒在阿里,你把心血倾注阿里。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你知道这条路满是荆棘,却义无反顾。两进西藏,你心里牵挂的是百姓,在你心里,爱他们,胜过爱自己的亲人。为了阿里的百姓,你舍小家顾大家。顾不上吐血的妻子,顾不上未成年的儿女,在你的心里,更重要的是阿里的百姓!以普通的标准来衡量,你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但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共产党员!

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涣散,没有希望。偏远,不可怕,可怕的是柔弱的百姓被遗忘。你为西藏人民带去爱与希望,你的勤奋使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

你尽自己所能,甚至不惜卖血来救助孤儿,你以实际行动诠释人间大爱,你把一生献给西藏!生前不知身后事,但蓝天白云见证你的大爱,高原深处留有你的足迹,阿里的子孙后代会铭记你的事迹。

我没有机会踏着你走过的路,寻找你的足迹,只好透过书籍、影片,一次次想象你的容貌、你的微笑,还有你望着百姓时眼神里流露出来的爱恋和心痛。

中学时读你,立志要做大爱之人,爱民如家人。

大学时读你,我毕业后奔赴基层,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阔的农村做一名乡村老师,为了新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

如今读你,我不断反思自己:心中还有没有爱?少年时的梦想还在不在?我不停的回味电影中的那一幕幕,感悟你流传下来的真情和精神。我感觉我的双手被你握住,我听见你说:“来吧,去追回少年时的理想,做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坚持做你自己!” 十几年前,我就记住了你的名字——孔繁森。一直到今天,你再次敲打我麻木的灵魂,唤醒我沉睡的记忆。

你是时代的先锋!你是时代的楷模!你本是一个平凡的人,却谱写了一首壮美的歌,这歌声,动天地、泣鬼神。

徐增双

二〇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第五篇:再次学习孔繁森先进事迹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刚才我又一次观看了影片《孔繁森》他的动人事迹使我的思想受到震动。

使我的灵魂受到洗礼使我的精神升华他给我起了共产党人光辉的榜样,在我的心中又矗立起一座时代英雄的巍巍丰碑。

孔繁森同志申请东的援藏干部两次赴藏历时十年之久担任西藏的岗巴县委副书记、拉萨市副市长、阿里地区地委书记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了的同西-藏了深厚的感情不幸于1994年11月因公殉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奋斗之歌热爱他、敬佩他、怀念他、学习他称他为“新时期的雷锋”、“九十年代的焦裕禄”他的理想、信念、精神、人格、情操、业绩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的延伸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的生动体现。

要学习孔繁森同志顾全、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孔繁森同志生在申请东长在申请东家在申请东他深深的爱的家乡爱的亲人他懂得西-藏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西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内地干部和各人才的支援当党组织需要他到西藏工作时他便毫不犹豫的奔赴西-藏党和的重托他舍弃了家庭的温暖舍弃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范文舍弃了本来可以享受的东西把的精力都奉献给了西-藏建设、民族团结和祖国的事业为西-藏奉献出了心血。

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服务的满腔热忱孔繁森同志牢记全心全意为服务的神圣宗旨把为民解忧、为民造福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他看来“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爱”他把藏族的疾苦看成的疾苦他把藏族的幸福看成的幸福藏族同胞他奉献出金钱献出鲜血献出健康乃至生命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对家人的爱与对的爱的体现了民族传统美德与神圣宗旨的同意要学习孔繁森同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西-藏雪域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广人稀自然条范文差工作、生活条范文都艰苦阿里地区又西藏最艰苦、最贫穷的地区在申请东工作、生活惯了的孔繁森要在西-藏持续十年的工作、生活那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需要承受多么巨大的啊!可他想的事业想的尽快帮助阿里的脱贫致富再苦再累他也无所畏惧他清正廉洁严以律己把手中的权利看成为谋取幸福的重大责任他用的工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常常为藏胞送医送药为有的藏胞慷慨解囊勤政廉政的光辉典范。

要学习孔繁森同志开拓进娶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孔繁森同志有理想有抱负他不管在哪个地方工作不管担任职务都对的工作的标准都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他不空谈讲求实干注重工作在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申请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调查全地区106个乡他就跑遍了98个从而了的手材料为制定建设新阿里的蓝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矗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为贫穷落后面貌了一系列扎实的工作了受到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他以的行动把党和全国的关怀带给了西-藏使藏族同胞看到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在市场经济的条范文下需要继承和发扬孔繁森同志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现代化宏伟的需要让紧急行动起来以孔繁森为榜样努力学习加倍工作管理用的双手出辉煌灿烂的明天!

汇报人:xiexiebang

二〇一四年七月二十八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客房服务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客户满意度提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