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

2022-09-10

自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中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以来, 在教育领域、职业与组织领域和身心健康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得到了普遍重视,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本文将对近30年来在教育领域中所作的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作一个回顾, 希望对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1 自我效能理论概述

1.1 自我效能概念

班杜拉认为所谓的自我效能, 实际上是指人们对成功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因此, 它与人们相信其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能做什么有关, 而不与人们拥有多少特定的技能有关。

1.2 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机制

自我效能主要是通过以下四种中介机制的协同作用发挥对人类机能的调节作用。

1.2.1 认知过程

自我效能能影响或激起若干特殊形态的思维过程, 这些思维过程对个体活动成就产生的影响或可自我促进, 或可自我阻碍, 依效能感的高低而不同。效能感高的人倾向于想象成功的活动场面, 体验成功的感受;反之亦然。另外, 效能感强的人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而把失败归因为技能的缺乏和努力的不足。

1.2.2 动机过程

自我效能通过思维过程发挥主体作用, 通常伴有动机的因素。它在学习动机的发动中起着核心作用, 它反映在学习活动的努力程度和面对困难、障碍、挫折、失败时活动的持久力和耐力上。研究证实: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强, 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就愈强、就愈能获得好的学业成绩;而低效能感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初步失败和挫折时, 便开始怀疑自己能否成功, 就开始降低自己的期望水平, 减弱其努力水平和坚持程度, 甚至会半途而废、放弃自己追求的目标。

1.2.3 心身反应过程

班杜拉等人认为, 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程度等心身反应过程, 这又会通过思维过程影响个体的行为及其功能的发挥。应付效能感强的人认为自己能对环境中潜在的威胁施以有效控制, 因而就不会在对付环境事件之前产生焦虑、恐慌。若相反, 个体的虚伪水平就会被唤起而采取保护性的退缩行为或被动应付。

1.2.4 选择过程

自我效能感影响到个体对环境及行为活动方式的选择。许多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能够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难度大的学习任务, 从而发展了他的能力, 获得更大的自信。又增强他们的效能感, 因而能够取得好的学业成绩。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为了避免失败, 往往会选择易于取得成功的任务, 这在某种程度上又限制他某些潜能的开发。

1.3 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

班杜拉指出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无论正确与否都是通过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得关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信息而形成的。

1.3.1 亲历的掌握性经验

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操作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它是个体自我效能信息中最强有力的来源。一般而言, 个体在某一任务、行为或技能上获得成功会加强个体对这一任务、行为或技能的自我效能感;失败会削弱个体的自我效能预期, 多次失败, 尤其失败发生在自我效能感稳定建立前, 对个体的效能预期的消极影响更大。

1.3.2 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 来获得关于自己的能力可能性的认识。正如班杜拉所证实的:“目睹或想像相似他人的成功行为表现, 往往能提高观察者的效能信念, 使其相信自己拥有掌握相应行为的能力。他们会劝导自己, 如果他人能行, 自己也有能力提高成绩。”设想的相似性越大, 榜样的成败越具说服力。

1.3.3 言语说服

言语说服是进一步加强人们认为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信念的一种有效手段, 尤其是当个体在努力克服困难, 并出现自我能力怀疑时。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 对那些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产生行动效果的人们影响最大。此外, 劝说的效果还依赖于劝说者的权威、地位、专长等因素。

1.3.4 生理和情绪状态

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 情绪唤醒也是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2 自我效能理论在教育中的体现

自我效能理论作为一种新颖独特的学习动机理论, 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自我效能;二是教师教学自我效能。

2.1 学生自我效能

学生自我效能是学生在完成有关活动任务时对自己的能力的判断。

2.1.1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学习活动进行之前, 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任务的选择或目标的确定和完成学习任务的具体行为的选择。杨心德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所确定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都明显地高于自我效能感中、低水平的学生。另外, 当人们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学习任务时, 个体才有可能选择这一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进行之中, 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对待困难的态度、行为策略的选用和活动过程中的精神状态。研究表明, 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 坚信只要自己努力, 总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自我效能感影响行为策略的运用, Pintrick和De Groot通过实验证明自我效能感与认知策略、控制策略呈正相关。

学习活动进行之后, 自我效能感影响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高自我效能感者在面临新的活动任务时, 胜任感使得他们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活动, 灵活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顺利地完成新任务, 形成新行为;而自我效能感者则难以形成新的行为。

2.1.2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教育实践和已有研究均证实, 很多学习不良的学生并非是他们智力差,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因此, 不改善这些学生的效能感是很难改变他们的学习状况的。但效能感的改善必须依据其形成和发展的四个信息源。鉴于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实施成功教育, 让学生获得亲历的成功经验。由于个体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获得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 给予鼓励性评价, 使他们随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 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有效地利用榜样, 提供替代性效能信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可以通过树立榜样, 为学生提供替代性效能信息。例如, 把原来基础较差但进步较快的学生作为学习困难学生的示范者, 要求他们观察、分析这些同学是怎么取得进步的, 可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困难并不是不可克服的。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大量研究表明, 学习不良学生他们常把成功归因于运气好或作业难度低等外部不可控因素, 把失败归因于智力差、能力弱等内部不可控因素。学习不良学生的成绩本来就不佳, 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差会使他们陷于对自身绝望的状态, 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于提高成绩, 于是采取消极应付的学习行为方式, 导致学习的再次失败, 更加降低其学习效能感。因此, 教师应通过归因训练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克服习得无助感, 提高学习的效能感。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角色扮演技术。研究证明, 角色扮演技术对改善学习不良学生的学习成绩, 转变其消极的动机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我国学者金盛华曾做过学习困难学生角色转变的实验研究, 让小学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辅导老师, 要求他们课后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第二天数学课的预习辅导。实验结果发现, 学习困难学生在角色改变四个月后, 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并且他们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人际关系、测验焦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改变。角色地位的改变 (即由学习后进生变为指导者) , 增强了学生的价值感;指导工作的经历使他们能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与学, 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 从而增强对教师的理解, 变课堂的压抑气氛为合作的气氛。

引导学生合理调节生理和情绪状态。个体的生理状况和情绪反应传递的信息本身并不会直接影响个人效能, 但当个体对其进行一定的认知解释后, 这些生理指标就会改变个体的自我效能。所以, 教师在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生理和情绪调节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适当的解释, 例如, 把心跳加快看成是自己走得太急而不是害怕。

2.2 教师教学自我效能

所谓教师教学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的知觉和信念。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大致围绕两方面:第一, 影响教师教学自我效能的因素;第二, 教师教学自我效能对教学的影响。

2.2.1 影响教师教学自我效能的因素

首先, 教师外部因素的影响。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学校特点、教师之间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学历因素等。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中国古代素有尊师重教传统, 但也有“家有二斗粮, 不当孩子王”的偏见, 随着社会的进步, 教师地位日益提高, 这种社会风气的改变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国外的研究表明, 学校的结构和气氛对教学效能感, 有显著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强有力的学校管理、高的学习期望是区分教师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信念与其个人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是否善于控制学生的行为, 受学生的尊重。

其次, 教师内部因素的影响。与外部因素比较, 教师的主观因素则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因此, 要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 作为管理者应加强对教师工作意义认识, 将个人自我价值的发展与实现与教学相联系, 建立一个既有利于个人发展又服务于社会的动态的价值观体系。

2.2.2 教师教学自我效能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教学自我效能影响学生成绩。J.A.Ross的研究表明, 教师教学自我效能与学生成绩呈显著正相关。高教学效能感总是与认为学生的成功和失败都在其控制范围之内、学生有秩序性和更高的能力、学校内压力水平较低、能提高学生认知和情感目标的达成等相联系。

教师教学自我效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对学校、科目和教师的态度。在学习新的内容时, 如果教师强烈相信每个学生即便遇到困难也都能学好, 并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时, 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图1显示了教师效能感与学生效能感的互动模式)

综上所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我们应该自觉地将它应用于教学实践,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为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成才和人生幸福提供心理保障, 而这必将要求重视教师本身教学效能的提高, 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要:自我效能理论研究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对自我效能理论的了解来阐述其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体现。在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对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进行了阐述。简要指出了自我效能理论在该领域存在的价值及重要性。

关键词:自我效能理论,教育领域,学生自我效能感,教师自我效能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和整合下一篇:燃油、燃气工业锅炉烟气脱硝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