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质量状况分析

2022-09-11

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俗称内墙乳胶漆, 其主要成分包括合成树脂乳液基料、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 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内墙涂料品种, 它借助特定的施工方法, 涂覆于建筑物表面, 可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涂膜, 对建筑物起到装饰、保护和赋予其特殊功能的作用。乳胶漆以水作为溶剂, 相对于溶剂型涂料来说,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量较少, 更加绿色、环保。此外, 乳胶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含有甲醛的物质作为原料, 只是为改善使用性能添加少量含醛类的助剂 (如防霉剂等) , 而带入少量游离甲醛, 因此, 在家装材料市场上更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 随着家装材料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些不法厂家为追求利润、节省成本, 不仅偷工减料, 减少涂料产品中合成树脂乳液的用量, 有的甚至采用低廉的聚乙烯醇溶液替代合成乳液作为基料的水性涂料冒充乳胶漆出售, 坑骗消费者。近年来, 内墙涂料耐洗刷性不够, 易起拱、起泡、脱皮等消费者投诉新闻也时见报端。此外, 涂料生产企业规模小, 技术能力差, 自主研发能力不强, 导致乳胶漆游离甲醛超标, 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据统计, 目前辽宁省建筑涂料生产企业大约有200家左右, 普遍规模较小, 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省内涂料产量在500吨以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沈阳和大连这两个城市。辽宁省涂料企业的产品绝大多数在本省销售, 少量销售到周边省份, 销售半径较短, 国内知名的品牌基本没有。并且相对于外省的知名品牌, 我省的生产企业要远远落后于对方, 在省内销量前几名的企业都被外省或进口品牌占据。为进一步了解省内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质量状况, 本研究从流通领域随机采样, 并对内墙涂料产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含量、游离甲醛、耐碱性、对比率、耐洗刷性等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安全性及使用性能指标进行检测, 以期能对省内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质量状况做一个客观的分析。

1. 实验方法及采样情况说明

本次实验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推荐性国家标准GB/T9756-2009《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对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的以下项目进行了检验, 检验项目、依据及指标要求见表1。

本次实验重点在大型商场、建材超市及批发市场三个流通领域购买不同品牌及不同产地的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 总采样量为40批次, 采样地区涉及沈阳、大连、营口、锦州4个城市。

2. 结果及分析

2.1 按采购领域统计

本次实验的40批次产品分别从产品流通最为广泛的大型商场、建材超市及批发市场3个典型领域进行随机采样, 涉及生产企业共33家, 各不同流通流域采样数量、企业合格率及产品合格率见表2。

由表2数据可见, 本次实验涉及大型商场、建材超市、批发市场共3个流通领域, 其中大型商场8个批次样品, 均合格, 产品合格率及企业合格率均为100.0%;建材超市4个批次样品, 不合格2批次, 产品合格率为50.0%, 企业合格率为33.3%;批发市场28个批次样品, 不合格19批次, 产品合格率为32.1%, 企业合格率为22.7%。相对而言大型商场出售的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质量明显优于建材超市和批发市场出售的产品。而作为消费者装修采购内墙涂料的最主要领域-建材批发市场, 出售的产品质量相对最差, 高低档次都有, 消费者需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才能购得价廉质优的内墙涂料产品。

2.2 按采购地区统计

本次实验的40批次产品分别从沈阳、大连、营口、锦州4个城市的流通随机购得, 各不同采购地区的采样数量及产品合格率见表3。

由表3数据可见, 省内经济水平较高, 涂料产品相对集中的沈阳及大连两地, 采样数量相对其他两个城市更高, 分别为20批次及11批次;并且沈阳及大量两地采购的内墙涂料产品质量合格率情况也明显优于营口及锦州二市, 分别为60%及54.5%, 高于省内内墙涂料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可见, 省内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有利于形成产业集中区, 资金及生产技术情况要优于经济水平较差的城市, 因此, 相对而言内墙涂料产品质量情况要明显优于经济水平较差的城市。

2.3 按检验项目统计

本次实验主要针对内墙涂料产品性能中一些可能对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 并受消费者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项目以及在国内已导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项目进行检验的, 包括安全性指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VOC) 及游离甲醛, 以及交易出现不合格的物理性能指标:对比率、耐碱性及耐洗刷性等。按个检验项目情况统计产品合格率情况见表4。

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规定, 水性墙面涂料中游离甲醛含量不得高于100mg/kg、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含量不得高于120g/L。由表4可见, 在本次实验中并未发现有强制标准项目不合格的产品及企业。而不合格产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对比率、耐碱性和耐洗刷性项目上, 尤其是耐洗刷性项目上。国家标准GB/T9756-2009《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中规定, 面漆合格品耐洗刷次数不得低于300次, 一等品不得低于1000次, 优等品不得低于5000次。本次实验采集的40批次产品, 其中1批次产品为底漆, 不检耐洗刷性和对比率项目;其余39批次产品面漆产品中, 38批次产品为面漆合格品, 1批次产品为面漆一等品。39批次面漆产品中共发现20批次产品的耐洗刷性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 检验项目不合格率高达51.3%。可见, 由水作为主要溶剂的内墙乳胶漆产品, 只要稍加注意其游离甲醛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含量等安全、环保指标既可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然而随着社会对装修材料环保性的日益重视, 一些技术较落后的生产厂家在盲目重视环保性的同时却忽略了产品的物理性能提升, 使得内墙涂料的耐碱性、耐洗刷性成为不合格产品的重灾区, 使内墙涂料失去了原有的也是最基本的对墙体表面的保护与装饰功能。

2.4 检验项目解析

针对以上产品检验项目对产品性能影响、可能带来的危害及造成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简单解析如下:

游离甲醛是内墙乳胶漆生产厂家为改善产品存储性能, 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一种防腐剂, 导致产品中混有游离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的强烈剌激性气体, 甲醛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具有强烈的促癌和致癌作用, 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国家强制性标准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规定水性墙面涂料中游离甲醛含量不得高于100mg/kg。一些生产厂家, 特别是一些作坊式企业生产场地窄小, 生产技术落后, 产品销路不畅, 为了延长产品的存储期, 节省生产成本, 不按标准添加甲醛, 导致产品中游离甲醛超标, 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

挥发性有机物, 常用VOC表示, VOC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影响。当居室中的VOC达到一定浓度时, 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 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 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 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同游离甲醛一样内墙乳胶漆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是由于一些生产厂家采用劣质原材料生产乳胶漆产品, 导致原料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较高, 加之生产技术落后, 一些助剂添加不合理, 导致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超标, 危害人体健康。

耐洗刷性是内墙乳胶漆最基本的物理性能指标, 它是指涂膜在特定的条件下, 经反复擦洗最终完全消失时, 被擦洗的次数。耐洗刷性高的产品, 经久耐用。用在工作和生活场所的建筑涂料, 特别是靠近门窗的部位等涂料, 常常易被弄脏, 这就需经常擦洗。耐洗刷性差的涂料, 易掉粉, 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反复擦洗几次就容易脱皮、露出墙底腻子, 使建筑墙体表面失去保护, 影响室内美观。导致产品耐洗刷性差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家为节省成本, 生产时偷工减料, 降低产品中合成树脂乳液的含量, 甚至采用水溶性树脂或质量较差的合成树脂乳液替代优质合成树脂乳液, 以次充好。

耐碱性作为内墙涂料产品最基本的物理性能反映了涂料产品对碱侵蚀的抵抗能力。耐碱性差的涂料产品, 不仅对墙体起不到保护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起泡、裂痕、剥落、粉化、软化和溶出等现象, 影响室内美观。导致产品耐碱性差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中合成树脂乳液的含量不够, 或是采用水溶性树脂或质量较差的乳液替代优质乳液。

对比率是指施涂于规定反射率的黑色和白色底材上的同一漆膜的反射率之比, 可反映白色和浅色涂料消除底材上颜色或颜色差异的能力, 也可以间接地反映遮盖同一面积底材用漆量的大小。对比率差的涂料遮盖力差, 使用时需要多次涂覆才能达到遮盖效果, 间接地提高了涂料的施工成本。涂料中影响对比率的主要成分是钛白粉, 钛白粉含量不够或采用低廉的碳酸钙粉替代钛白粉都会导致涂料产品的对比率降低。

3. 结论

综上分析,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 辽宁省内出售的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中游离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含量等有害物质限量指标均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产品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耐碱性、对比率及耐洗刷等物理性能上。大型商场出售的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的质量较好, 所检项目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规定要求。批发市场出售的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的质量较差, 产品合格率仅为32.1%。辽宁省内企业生产的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质量远低于其他地区企业生产的产品, 产品合格率仅为33.3%。辽宁省内出售的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产品, 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出售的产品质量好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城市。

摘要:针对辽宁省内流通领域的随机购买的40种内墙涂料产品进行性能检测, 分别从采购领域、采购地区及检验项目等四个方面对产品合格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大型商场出售的产品质量较好, 批发市场出售的产品质量较差, 省内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出售的产品质量好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城市, 省内出售的内墙涂料产品有害物质限量指标均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不合格项主要集中在对比率、耐碱性及耐洗刷性等物理性能项目上。

关键词: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质量状况,有害物质限量,物理性能

参考文献

[1] GB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2] GB/T9756-2009《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3] 郑玉娉.游离甲醛的危害与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2) :204;

[4] 蔡祖善.室内游离甲醛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山西建筑, 1987 (1) :41-45;

[5] 柳领君, 魏全伟.室内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与人体健康[J].环境与健康, 2008 (11) :313-3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下一篇: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及营销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