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纪念馆实践报告

2022-12-25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白沙纪念馆实践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陈白沙纪念馆实践报告

陈白沙祠讲解线索[本站推荐]

讲解线索

陈白沙生平—大门—青铜像—贞节牌坊—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白沙祠周围建筑

陈白沙生平

在距今五百多年前的明代,江门出了一个著名的理学家陈献章,由于他是江门市白沙乡人,故世人称他为“白沙先生”,陈白沙以其渊博的儒学哲理,创立了哲学领域的“岭南学派”,亦称“江门学派”,其学说观点为“心即理也”,主张“自然为宗,忘已为大,无欲为主”。白沙先生是明代心学的奠基人,学术界素来把他和陆九渊,王阳明相提并论,可见其学说在当时影响之大。当时朝廷上许多大小官员及文人学士都喜欢与他交往,将他视为“奇才”,被朝廷封为翰林检讨(古代官名)。但是白沙先生淡泊名利,以侍奉母亲为名,辞官还乡。

大门

纪念馆坐落在江门市区的西区大道,由新建的纪念馆和白沙祠原址两部分组成。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来到了“陈白沙纪念馆”的门口,请大家下车随我参观。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处高大的门楼,门楼上有一副对联;

哲理绍程朱,紫水黄云兴邑里;

真如传孔孟,光风霁月耀江门。

这副对联,是我市著名的文学家陈一峰先生撰写的。其大意是:陈白沙先生继承了孔孟之道,将程朱理学发扬光大;一生专心治学教学,其思想为江门增添了光彩。

走进门楼,是1996年新扩建的纪念馆,其建筑带有显著的明代风格,与陈白沙祠交相辉映。纪念馆的建筑均以白沙祠为中心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分布。这些建筑及其名称来历,一会儿我们出来之后再慢慢给大家介绍。

请大家先随我来看看门楼左侧这一副书法作品,是我市现任市委书记陈继兴同志所书。2004年2月中共中央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到江门调研时,特地到陈白沙纪念馆参观。参观后,张德江书记深有体会的说,“文在悟,德在守,道在行,志在坚”。张书记的这一段话,高度概括了陈白沙先生的哲学思想和品行。

青铜像

广场正中矗立的是白沙先生的青铜像,他身着长袍,头戴方巾,神态庄严,气宇轩昂,颇有圣贤风范。铜像的这块石刻横匾,上书“千秋仰止”四个大字,是陈白沙先生往年收录的得意弟子湛若水题写的。湛若水的学问得到白沙先生的悉心传授,他后来官至南京宾部尚书,国子监祭酒和翰林侍读。白沙先生临终将代表自己的衣钵钓台交与湛若水,湛若水对白沙学说的弘扬发挥了重要作用。贞节牌坊

关于“贞节”的观念,相信各位游客从古代题材的电影或文学作品中看过不少,但是作为建筑实物的“贞节牌坊”,恐怕还从未真正见过吧?现在,我就带领各位去亲眼看一看。(经过青铜像继续往前行)现在请各位抬头望一望,前面这座牌坊就是陈白沙祠著名的“贞节牌坊”(又叫“贞洁坊”)了。白沙先生父亲早逝,母亲林氏夫人从24岁起便开始守寡,含辛茹苦将陈白沙兄弟抚育成人。明朝宪宗皇帝为表彰林氏夫人的事迹,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下诏修建了这座牌坊。牌坊上挂有一块刻有“圣旨”字样的木匾,在“圣旨”木匾下还有“贞节”木牌一块,木牌背面刻着“母节子贤”四字。

这座牌楼在建筑艺术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整座牌楼造型立面三间,楼分

三层,共十二柱。柱基为覆盆式。牌楼的明楼市布瓦庑(wu)殿顶,次楼是布瓦歇三顶,配以绿琉璃瓦剪边及如意斗拱。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座高达九米的牌楼,竟然没用一钉一铆(mao),外观瑰丽,结构严谨。它是我省仅存的两处明代建筑之一,对研究明代木石建筑很有价值。哪位游客如果对古建筑有兴趣的话,可要“用足眼力”去研究一番啦!

“贞节牌坊”的背后,便是陈白沙祠。祠堂建成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祠堂的结构为四合院式,坐北向南,共四进深。由春阳堂(门厅),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组成,每进都是一堂挂两廊。

春阳堂

白沙祠的首进是春阳堂,是为纪念白沙先生筑春阳台静养悟道的事迹而命名的。春阳堂的正中,悬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漆金大字,上书“陈白沙先生家祠”,另一块是“江门正派”,原来陈白沙先生的学说被人称为“江门学派”,由于这里是江门学派的发源地,所以后来拜祭白沙先生的官员便题下了“江门正派”四字。春阳堂的两旁,竖立着两组高脚牌,分别刻有“文庙从祀”,“乡贤崇祀”,“忠孝祔祀”等字样。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为表彰陈白沙先生开启明儒心学先河的贡献,朝廷批准其入祀山东曲阜的“文庙”(孔庙)。使他称为自古以来岭南地区唯一入祀孔庙的儒家人物,所以白沙先生又被誉为“岭南一人”。这些匾额,充分显示出陈白沙先生在理学界的重要地位。

贞节堂

贞节堂是为纪念陈白沙先生的母亲林氏的贞节事迹而命名的。门楣上“贞节堂”三个字是陈白沙的老师吴与弼(bi)写的。吴老先生是江西临川人士,博学多才,通晓古代圣贤之书。传说陈白沙先生早期曾跟随他学习了半年时间,未能入门。后来回到江门闭门苦思十年,终于悟道。这虽说是传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圣贤其实也没有“特异功能”,同样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说有什么超人之处,恐怕只有一样,就是毅力超常。如果能拿出白沙先生这样的精神,认真研究学问,相信即使是个凡人,也会在某些方面有些建树。

崇正堂

过了贞节堂,就到了崇正堂。崇正堂正中的木龛(kan)内供奉的是白沙先生的牌位。

碧玉楼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碧玉楼。碧玉楼原是白沙先生侍奉母亲的地方,母亲去世后,这里就成了他晚年休息的居室。为什么叫“碧玉楼”呢?原来,这里曾经藏有一块非常珍贵的碧玉圭,民间一种说法是朝廷赐给陈白沙先生的,也有一说是陈家家传之宝。稍后我们可以到白沙祠旁边的“陈白沙史迹陈列馆”参观一下,里边展览着一块碧玉圭和先生生前用过的一架古琴的仿制品,原物现保存在广东省博物馆。陈列柜里还有几只茅龙笔,据说先生当年就是用山上的茅草集成一束用来写字,风格自成一派,人称“茅龙书法”。其特点是笔法硬朗,刚健有力。春阳堂两边走廊里存放着“圣谕碑”,“敬义碑”,都是陈白沙先生的“茅龙书法”作品。现在,“茅龙书法”已成为书法界里的一个独特流派。

白沙祠周围建筑

离开白沙祠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欣赏一下屋檐下的砖雕,灰雕和陶塑,由此可对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特色有所了解。

白沙祠的周围,还有文献楼,嘉会楼,春阳台,楚云台,怀沙亭,讲学亭,洗墨池等多处建筑。

第二篇:暑假社会实践报告陈洁梦

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关于2010年暑期在丹阳市润扬金属贸易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的总结所在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学生姓名:陈洁梦学号:0920307322指导教师:职务/职称:实践单位:丹阳市润扬金属贸易有限公司实践日期:2010年8月2日―― 2010年8月16日单位联系人:张扬联系电话:15062239557关于2010年暑期在丹阳市润扬金属贸易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的总结

一、实践目的:充实生活,积累经验,丰富阅历,为踏上社会打下基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陈洁梦。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二、实践内容:

1、(1)在两个星期里,我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是办公室文员。在这个过程里,我采用了看、问、学等方式,初步了解了公司文员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拓展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以后正常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方面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我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所以我将在报告中首先讲述我在实习期间积累的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社会实践报告《暑假社会实践报告陈洁梦》。 暑假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我所工作的地方是一家私人工厂,所以我刚开始的工作并不忙,没有感觉到很累。只是每天都要守在电话和电脑旁边,接电话,在电脑上记每天的销售,制作一些简单的报表很耗时间,第一天就因为坐了一天腰酸背痛的。但是过了几天就稍有点习惯了,每天向我同一个办公室的阿姨学习一些办公知识。刚步入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有很多都不懂的。现在在办公室,有闲的时候就会看一些工厂货物的名称。我现在上班近两个星期了,在这短短两个星期中,曾有几次想过干完两个星期就不干了。也许我是刚开始工作,有时受不了同事和厂长给的"气",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就想辞职再重新换个工作得了。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再换个工作也是的,在别人手底下工作不都是这样么?刚开始。就应该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工作,毕竟又没有工作经验,现在有机会了就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不然,以后干什么都会干不好的。我现在的工作,相比其他人来说待遇挺不错的了,也不是和其他人比,工作也不是很难,很容易进入工作,关键是学习对人怎么说话、态度及其处事。由于经验少,我现在这方面还有欠缺。现在才明白,在校做一名学生,是多么的好啊!早晚要工作,早晚要步入社会,早晚要面对这些避免不了的事。所以,现在我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多学一点总比没有学的好,花同样的时间,还不如多学,对以后择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实践结果:

1、(1)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感受着工作的氛围,体验着工作的辛苦与快乐。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这里,没有人会告诉你要做什么,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1、团队合作的重要性(1)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2、充分结合知识,发挥十成能力(1)书到用时方恨少,要在课余时间不断阅读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面,争取能有过硬的理论知识。书本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并用之于实践,为实践服务,才能得到深化和完善。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

第三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实践报告

2011年4月,我和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是对伟人的崇敬,对自己心灵的审视„„

周恩来纪念馆坐落于淮安市楚州区,专为纪念周恩来同志的丰功伟绩而建,不知怎么,当踏入这片土地,心中便安然起敬,冥冥中竖起对这位开国总理的无限敬畏。纪念馆位于风景如画的桃花垠景区,宽阔的水面和环湖的绿地组成,总面积35万平方米。总理的一生是心为民系、情为民动的一生。“民事为天”、为人民服务是周恩来精神的核心,他是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典范。他关心群众,体察民众疾苦,同群众吃一锅饭,听到哪里的百姓饥荒或天灾,他都亲自过去,与民众共同度过困难。他时刻关注老区人民的生活状况,视察延安时举起的那杯酒饱含了总理对人民疾苦的几多焦虑和关注,延河边抬起的轿车寄托了百姓对总理为民操劳一生的几多感激与敬仰。不难理解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的泪雨横飞,那是人民对总理一生甘当人民公仆。

周邓纪念馆由三个主要展厅组成:瞻仰厅、生平厅和情怀厅。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胡耀邦同志于八四年瞻仰时题的“全党楷模”四个大字,周恩来的一生,一无留下一分钱的财产,二无留下子女,三没留下骨灰,他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他却又把什么都留下了,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全党楷模当之无愧。周总理总“为中华之 1 崛起而读书。”一句话说出了一代伟人的雄心壮志,年少的志向注定了为中华的复兴而奋斗终身!

踏入馆内,周总理的一生事迹便尽收眼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便出现在眼前,作为现代青年是否也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呢?我不停的反问自己。逐渐深入馆内,陈列室摆放着周总理一生的光辉业绩,记录下了周总理对全中国的贡献。周恩来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周恩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他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在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在多次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历史转折关头,为挽救党、为党的事业的继续与发展,周恩来总是顾全大局,沉着坚定,起了极为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鞠躬尽瘁,死而后矣。”总理的这句话使很多同学心中都百感交集!还有的同学把他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纪念馆的整体设计是“人”字型,充分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周总理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瞻仰厅内有一座两位伟人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两位伟人的形象十分亲切,同志们在此驻足仰望,感受着两位伟人的风采。生平厅是给人震撼最深的一个厅,它向我们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在中国从沉睡到苏醒再到崛起的各个时期做出伟大贡献。同时,陈列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珍贵历史文献、文物。我们看着一张张 2 风雨岁月中的照片,聆听着讲解员讲述不同时期的故事,心中对总理夫妇的敬意油然而生。

进入生平厅,我们从九大部分回顾了伟人的一生:1风采,

2、追求真理,

3、拯救中华,

4、总理国务,

5、领导妇运,

6、力挽狂澜,

7、继承伟业,

8、英灵永驻,

9、遗愿化宏图。现在40岁以上的人大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对周总理和邓大姐更是怀有特殊的感情,这份感情刻骨铭心,因而比现在的年轻人体会得深刻些。他们大多是崇拜总理的幽默、机智、儒雅、帅气,而我们却从总理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坚毅和隐忍,什么是睿智和魄力,什么是以大局为重,什么是高风亮节,什么是清廉正直。有人曾这样形容总理:谋国之忠,古今中外无人出其右;爱民之切,万里神州难有比肩;在于家庭,他忠贞不渝,执着永恒;在于人生,他矢志革命,坚持信念;在于民族,他驱除鞑虏,兴我中华;在于国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是人们心目中的丰碑,他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当我们踏入了英灵永驻展厅,荧幕上展示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和举国上下哀悼邓颖超同志的情景,人民缅怀周总理、邓颖超,是缅怀他们高尚的情操和高贵的人格。他们一生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不断学习和发扬的。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壮丽辉煌的事业,自己带走的却是一身忠骨,两袖清风。

3 情怀厅记录了周总理和邓颖超在革命中产生爱情,结为伉俪,爱情又激励他们献身革命的崇高情谊。同时还展现了他们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洒满人间。最让我感动的是展览的最后部分,总理去世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多媒体播放时刻,仿佛又回到了令人难忘,令人心碎的1976年,又回到了十里长街上,缓缓移动的灵车,悲痛的人群,那震撼、悲天恸地的场面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参观的人,再一次潸然泪下。后来我们又到了西花厅去看专题照片展,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我们以前所不到的照片,很感人,新中国国成立后,很多西方之本主义想干涉中国外交,他们想把一个新生的国家扼杀在摇篮里,经过党和国家人民的努力,西方国家的阴谋没有得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亚洲国家送给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礼物。碑昭后世,风范励来人。我们缅怀总理,缅怀革命先烈,不能只停留在献上几束鲜花,掉下几滴眼泪,唱上几曲颂歌,念上几段豪言壮语等形式上,而是要在心灵深处,保留一份纯朴的阶级感情,保留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坚持的对历史、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工作。我是他们中间的一员,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必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想着人民,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许多老干部和普通群众,每当听到“周总理”三个字,感到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倍受鼓舞,那么的令人振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终年78岁,噩耗传来,大地凋零,江河呜咽,举国上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全国降半旗致辞哀。他的骨灰尊重他老人家的遗愿拌

4 着鲜花撒向天津海河中„„一代伟人的躯体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灵魂、精神永恒! 一代伟人的高大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人民不会忘记,在当年中国人民最困难、最危难、最苦难的岁月里,“周总理”三个字是多么的有份量。许多老干部和普通群众,每当听到“总理”三个字,感到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倍受鼓舞,那么的令人振奋。周总理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同时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的稳定器,这归功于他在党内外、国内外有着极其崇高的威望和超凡的影响力。 人民怀念周总理,不仅因为他功盖天下,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智慧超人,更是因为他品德高尚。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人阶级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德,生动再现了“党魂”、“国魂”、“民族魂”。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不朽之盛事。我们这次的组织活动旨在让每个人亲临感受伟人风范思念,促成自我更快更新发展。总理渊深的学识,尽佳的修养,横溢的才华和建立的劳苦功高....无一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正是由于这些他才获得了崇高的声誉和无比的景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总理二者兼备,所以才成为世界公认的德超于群行高于众的非凡人物。 当今,中华民族正在崛起腾飞,而要面向世界,要成功的与世界各民族竞争,就必须着力培养造就出富于开拓,勇于创新,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民族个性。这样的组织活动对我们的教育更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

参观完后,心中一阵莫名的感动,似乎以前所立下去被弃于脑后的志向,在哪一瞬间又回来了,周总理的成功还告诉我们成功的前提是立志,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就没有了奋斗拼搏的方向,人生从而也

5 就失去了方向,从何谈到成功?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是立志后的奋斗,很多人在有了理想之后,依旧是那么的过,没有一点改变,行为上没有付出更多的汗水,又怎能期待结果上会有更多的回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没有行为上的付出就不可能会获得成功。年少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周总理为人谦虚礼让,不失君子风度。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志气,还要学习他的精神品质。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虽然走了,但振兴中华的信念并没有消失,建设国家的重任,将由我们这一代人扛起,让我们将“恩来”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很多同学对此次红色经典教育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纷纷表示很受教益,表达了对伟人的怀念。周总理是我最敬佩的也是最喜爱的一个新中国的领导人,他以其天才的能力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着我,和世界各国的人民。”“谢谢您给我们年轻了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您是我们的偶像.虽然您不喜欢个人崇拜,但是您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人生的向导.您的个人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我,并不时不客的激励着我,也指引着我,谢谢您,周总理. 因为你而充满希望!我们,真的应该向你学习很多.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总理和邓奶奶离我们去了而感伤。两位伟人的精神还在无时无刻的感染着我们,鞭策着我们。。亲爱的同学们,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扪心自问我们的思想是否应该刷新一下呢?从伟人们的身上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这样生活真的快乐吗?人生的意义又在于何呢?是不是我们只要有能力有才华就可沾沾自喜,满足现状了吗?不!我们缺少的是一种精神,伟人的精神。这才是人活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只有汲取了它,才

6 能给我们无限大的力量,才能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中国人,做风雨击不垮,枪弹打不透的——中国人!周总理故居给我的感觉是“两多两少”。房子多,同行的同事就说周总理的家庭条件不错啊,但这恰恰反映出周总理年幼时不因家庭条件而移其志,而是12岁就外出求学,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之复兴而奋斗;书多,故居的书房里堆了满满一屋子的书,正是这些书籍为周总理渊博的学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家具少,周总理一生廉洁奉公应该是从小就受家里这种甘于清贫的影响;人少,故居中的房间虽多,但大多是书房之类的房子,没有仆人的房子,应该是周家从小就教育子女事事亲为,不要依赖或指使别人。一天的行程匆忙而充实,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虽然离去多年,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懈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周总理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更加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 许多人默默地凝视,思绪万千,同学们还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中,久久不愿离去。

第四篇:八一起义纪念馆实践报告

暑假期间我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八一广场南昌起义塔,我在那里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一个社会青年,我的感慨很深。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地处南昌市繁华的中山路段380号,这幢外观呈银灰色,座南朝北,楼高四层的回字型建筑,它的前身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

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有一宽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格局。1927年7月下旬,参加起义的部队包租下这幢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后又多次在此举行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 1957年这里被定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馆额由陈毅元帅手书。199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为该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现供参观的有会议大厅即原“喜庆厅”、周恩来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办公卧室、军事参谋团办公室、第二十军第一师警卫连及卫生处住房,

二、三楼陈列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照片、图表、绘画和文物。

到了纪念馆外面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陈毅题写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几个大字,里面首先看到的是馆外一个一群指战员向前起义冲锋的大型雕塑。南昌起义纪念馆现有旧馆和新馆两个景点,旧馆为原来的江西大旅社,整栋楼房是一座呈“回”字形的中西合璧转泥建筑,是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步入旧馆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块由江泽民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几个醒目的金灿灿大字的石碑。在这里主要是陈列当年参加起义战斗人员的生活、工作及住宿场所的原貌,有会议大厅、周恩来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办公室卧室、军事参谋团办公室、警卫连及卫生处住房和缴获的敌军武器等,从中我们依稀能看到当年的指战员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的情形,也让我们再一次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以敬重英灵、告慰先烈。

看到陈列在纪念馆里的落后武器,再联系中国的历史,当时敌我的力量的那么的悬殊,但中国共产党凭着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要学习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那种为达到目标而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状态和思想品格,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开拓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为人民利益乐于奉献的行为品质。这种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实质上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们面对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的新形势,面对世界格局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在生活上我们要有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乐于奉献的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今后在学习上要有最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创造奋发向上的学风和严谨求学的校风还要有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创新精神。

这次参观活动,让我更深沉次的了解了八一起义这段武装反抗史: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代,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自此,马克思主义中国篇舒卷揭页,直接促成了中国革命摇篮、人民共和国摇篮的建立,引领着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等的形成。8月1日被中国共产党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八一南昌起义,注定成为我们心中不灭的火种。

站在伟人的雕塑下立志有所作为,贴在红旗旁重温那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在纪念馆剩下的时间里,导游陪同我们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辛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决心。

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会更勤奋刻苦,在生活中会更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要让自己在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历史在不断翻开新的一面,可八一精神仍在人民解放军的发展中薪火相传。八一起义纪念馆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不断创新,使爱国主义教育和军史教育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纪念馆如同一本教科书,它向人们昭示:八一起义的业绩和精神将代代相传。

作为一个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当我看到那些革命先辈们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时,真的感触颇多,因为这让我了解到曾经的革命条件是多么的艰辛,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一切艰难险阻,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感激,少一点牢骚。我们还应当认知到“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变得高尚,那时的我们也一定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五篇: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实践报告

2010年7月11日星期日,我们青年志愿者总队今天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地是新四军纪念馆。我们希望通过对新四军纪念馆的参观和实践,全面学习新四军的历史情况以及新四军的红色革命精神,同时我们将暑期社会实践第一天对周恩来周总理各方面的学习成果与的新四军精神融合,将两方面联合起来,共同学习。秉承我们团队“将恩来精神带出来,将新四军精神带回去”的宗旨。

今天一早本团队全体成员乘坐火车奔赴。

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专业性新四军纪念馆。该馆的展览大厅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物。醒目的蓝白相间的“N4A”臂章图案,镶嵌在展厅正门上方,两侧旗形的花岗石阴雕画,艺术地再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重建军部的历史场面。

该馆由主馆区、建军广场(大铜马)、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三部分组成。

通过今天一天对新四军纪念馆的参观实践和学习,在经过我们团队内部人员的积极探讨和与导游和其他游客之间的交流。我们对新四军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下面就来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青年志愿者总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天的成果。

一、新四军的含义和由来 新四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N4A”,即英语词组“新四军”。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战,向国民党提出统一整编南方各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开赴华中敌后抗战的建议。经过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同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不包括海南岛)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二、两淮战役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新四军军部为歼灭拒绝向抗日武装投降的日伪军,决定以第3师主力从淮南回师苏北,攻击淮阴、淮安城,发起两淮战役。据此,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作出部署,先以第10旅会同苏北地方武装攻取淮阴,然后以第

7、第8旅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取淮安。第10旅及淮海军分区新编第2团和师直属特务团,于8月26日由高良涧、蒋坝一线出发,向淮阴开进;苏北地方武装5个团从东、北两面配合,向淮阴逼进。8月27~31日,经过激烈战斗,全部肃清淮阴外围据点,并对淮阴城构成包围态势。第10旅等部随即调整部署,赶筑高于城墙的多座火力点,开挖数条直通城墙底部的交通壕,迅速完成攻城准备。同时,向守城伪军发出通牒,令其投降。伪军拒降后,第10旅等部于9月6日下午对淮阴守军发起总攻击。在对城墙实施爆破成功、炸开东门城墙后,突击部队迅速攻入城内,猛扑伪军师部,经1个半小时激战,击毙伪军第28师师长,全歼伪军第28师、淮阴保安团等部8600余人。淮阴战斗结束后,第10旅主力于13日进抵淮安城下,紧缩了对淮安城的包围。15日,黄克诚率第

7、第8旅进至淮安城下,接替第10旅进行攻城准备。第

7、第8旅及苏北地方武装,于22日晨开始总次。各攻击部队在炮火掩护下,迅速排除各种障碍,发起猛烈冲击,相继攻入城内,向伪军纵深实施多路穿插分割,各个围歼。经7小时激战,全歼伪军3个支队共5000余人。

三、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又称为新四军事件,此间的“皖南”即指事变发生地区:“安徽南部”,而新四军则是指中国共产党辖下;由叶挺、项英分别担任正副军长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发生于1941年1月4日-1月14日的该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事件中,共产党新四军所属军部兵力与皖南部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一般认为,此事件原因为稍早两党军队的军事冲突——黄桥事件。

四、新四军军歌 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动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3月间,首先由陈毅写出歌词初稿《十年》,后经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体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发表在新四军的刊物上,署名为“集体创作,陈毅执笔”。由何士德谱曲后,这首歌就在新四军中传唱开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歌曲之一。这首歌以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表现了新四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五、新四军烈士遗孀的淮安情 2006年(新四军三师二十二团团长)之子携夫人前往淮安自己的奶妈扫墓,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六、他人对新四军和周恩来的理解 在活动的最后我们采访了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他向我们简要表达了对新四军和周恩来的理解和评价,以及对怎样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对新生代传播红色革命精神需从小做起,从学校做起,同时培养吃苦的精神。

通过今天一天的学习,我们团队收获颇丰。对新四军的历史和精神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虽然我们不是生活在革命的年代,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无法真正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但我们通过后期的学习,同样能过感受到革命的激情以及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因此我们会尽自己所能去继承和发扬新四军精神和周恩来精神以及所有的革命精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出差及出差费用申请表下一篇:传承红色争做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