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亲子活动论文

2022-05-17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田野亲子活动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亲子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教育模式逐渐成为幼教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亲子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和家长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分享交流,形成教育共识。本文还列举出多种亲子活动形式,能有效加强亲子关系,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家园共育。

第一篇:田野亲子活动论文

活动方案.2~2.5岁亲子活动方案

问候时光:点名游戏(10分钟)

活动过程:

1.问早: 家长和宝宝一起跟着老师唱问早歌。

2.点名:和老师抱抱。

家长指导:家长要耐心地引导宝宝,家长自己要投入到活动中,用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参加活动。

家庭延伸:平时可以在家里给宝宝唱唱问早歌,使宝宝在下次的活动中更好地参与。

动感时光:亲子健身操(5~10分钟)

活动目标:愿意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老师做操,并愿意模仿一些简单的动作。

家长指导:做操时,家长可以引导宝宝看老师做操,也可以手把手地教宝宝模仿。

家庭延伸:在家里玩时,可以有意识地教宝宝做几个动作,让他在下次活动中能自信地模仿。

聪明时光:(25分钟)

一、一只小乌龟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让幼儿模仿。可重复几次,刚开始时,教师的动作要慢,便于幼儿掌握。

附《一只小乌龟》:有只小乌龟,它在龟壳里。饿了把头伸出来,困了把头缩进去。

二、搭拱桥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尝试用身体来搭拱桥,探索和体验身体的功用。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钻爬,体验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单人拱桥

1.爸爸俯卧,然后双手和双脚着地,腰弓起,头低下,使手、头、背和脚面形成一座弯曲的“拱桥”,幼儿设法从拱桥下穿过。

2.爸爸坐在地上,双脚并拢着地,膝盖朝上弯曲,使弯曲的腿面形成一座“拱桥”,幼儿设法从拱桥下穿过。

(二)双人拱桥

1.两人相对而站,间隔一定距离,上身前倾,双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头碰头低下。这样,两人的身体形成一座大的“拱桥”。

2.两人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而坐,上身向后仰,用肘部支撑着地,双脚并拢前伸,与对方的双脚合拢。这样,两人的下肢形成一座低矮的“拱桥”。

家长指导:在玩这个游戏时,成人应在旁边加以指导和保护。

家庭延伸:在家可播放活泼欢快的乐曲,以增添游戏的趣味性。

三、美丽的书本花

活动目标:学习一页一页翻书。

活动准备:每个宝宝一本婴儿用图画书。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怎样才能让孩子爱读书,喜欢看书?(家长回答,教师解答。)

2.教师示范游戏:用图画书折出一朵花,激发宝宝的兴趣。

3.家长和宝宝一起用书本折成一朵花。

4.教师示范一页一页翻书,宝宝练习。

家长指导:在活动中一定要耐心地引导宝宝学习一页一页翻书。

家庭延伸:宝宝在家阅读时,可以和宝宝做类似的小游戏,激发宝宝对书本的喜爱。

休闲时光:(5分钟)

家长辅助宝宝喝水,盥洗,教师借此机会与家长交流。

快乐时光:高尔夫球杆(10~15分钟)

活动目标:

1.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制高尔夫球杆。

2.用自制高尔夫球杆打球。

活动准备:饮料瓶,挂历纸,透明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高尔夫球杆引起家长和幼儿的兴趣,讲解示范制作高尔夫球杆的方法。

2.教师介绍准备用具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3.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球杆,教师给予指导。

4.家长与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5.教师示范用自制高尔夫球杆进行家庭高尔夫比赛的游戏方法。

6.请家长引导幼儿自由练习。

7.分组进行活动。

家长指导:制作过程中,家长可向宝宝介绍材料,让宝宝了解废旧材料可制作玩具;幼儿制作遇到困难时,家长要适当给予帮助;游戏时,家长注意幼儿安全。

家庭延伸:家长在家可多与孩子玩此游戏,并自创游戏玩法;常使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

再见时光:(5分钟)

活动过程:一起唱再见歌,和同伴老师说再见。

家长指导:活动结束时,引导孩子帮助爸爸妈妈和老师一起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箱。

(浙江省宁波市宝韵早教园楼宏霞设计供稿)

原方案的设计比较完整,在有限的时间里整合了语言、社会、健康等诸多领域的内容,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该方案的优点。但是,该方案忽视了对幼儿原有经验的了解和一些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也缺乏必要的提升。主要表现如下:

1.个别环节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在《美丽的书本花》中,教师示范游戏:用图画书折出一朵花,激发宝宝的兴趣。这一细节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有不好的影响。教师为了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试着把图画书折成花的模样,以期收到好的效果,忽略了这个过程给孩子带来的负面认识:书是可以用来折的。这样的结果不是老师想看到的,有违我们一贯坚持的“爱护图书”的教育目标。要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建议采取其他方法,比如:选择色彩比较鲜艳的、图案形象且富有童趣的图书,或者选择一些立体的婴幼儿图书和画册。这些图书给孩子带来的视觉冲击,足以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2.教育内容未能较好地体现生活教育的原则

在《高尔夫球杆》的安排上,教师缺乏对幼儿生活经验的了解和分析。高尔夫球对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根据生活教育的原则,我们提倡教育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开心地探索,自由地发展。而且,用制作好的球棒打高尔夫球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也有难度,他们手部肌肉的发展程度还不适宜进行这一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目的。

要开展类似的教育活动,建议老师开展“玩纸球”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的报纸制作纸球,尝试纸球的不同玩法。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能够慢慢体会到变废为宝的魅力。而尝试纸球的不同玩法能帮助家长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逐步了解和掌握生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密切关注日常随时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和物,不断去挖掘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契机。

3.缺乏音乐的渗透和培养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所以婴幼儿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在特定的音乐活动中进行,也可以把音乐渗透于各个教育活动之中,使教育活动变得轻松,让孩子们精神愉悦。但是在这一活动中,老师设计的内容和环节缺少音乐元素的渗入。我们建议在孩子喝水或手工制作时适当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曲子,帮助孩子们放松身心,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什么是活动目标?用直白的语言来说,活动目标就是通过活动促使受教育者在某些方面发生教育者预期的变化。对照这一概念,我们来衡量一下本活动目标的表述:

1.目标主语要统一

从活动目标表述的主语出发,我们有两个维度可以选择,其一是以幼儿为主语,如:“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快速找到自己的站位”;其二是以教师为主语,如:“让幼儿知道并记住几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但无论选择哪个维度,我们必须保证活动中一条目标的前后主语或者几条目标主语的统一性,比如,本案例中“搭拱桥”活动的目标“让孩子尝试用人的身体来搭拱桥,探索和体验身体的功用”,前半部分的主语是成人,后半部分又是幼儿;再看目标“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钻爬,体验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的快乐”,其主语又是幼儿。由此可见,本案例在活动目标的表述上需要更规范。

2.目标不是活动内容或环节的呈现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而活动内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活动环节则是达成目标的分解过程,由此可见,目标和内容、环节之间是统领与细化的关系,是骨骼和血肉的关系,二者之间不能画等号。立足于此,我们来看本案例中“高尔夫球杆”部分的活动目标:“1.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制高尔夫球杆。2.用自制高尔夫球杆打球。”其表述更像活动内容和活动环节,而非活动目标。

3.可以更加凸显亲子活动目标指向的双重性

众所周知,婴幼儿亲子活动不可能解决孩子所有的发展问题,也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的全部。所以,教师能做的,就是指导家长更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更好地做好家园配合。

透过本案例中每个活动后面的“家长指导”和“家庭延伸”,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特别注重活动中和活动后对家长的指导、鼓励和发散,这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然而,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强化活动前目标指向的双重性,即在突出幼儿发展目标的同时,注重家长成长目标的确立,并在活动前,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让家长明确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如此,亲子活动对家长的指导才更具系统性,婴幼儿通过活动也能更好地发展。

这是一篇完整的活动方案,对此,本人有些见解,现分环节来点评一下:

1.问候时光:点名游戏

让每位宝宝有一个好心情是各种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在点名环节中设计了“和老师抱抱”的内容,宝宝在家长的鼓励下跑到老师面前抱抱老师,体会到了来自老师的爱,与老师不再那么陌生,气氛也跟着活跃起来。

2.动感时光:亲子健身操

宝宝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爱动是他们的天性。在此环节中,让宝宝和家长一起观看老师做操,宝宝有时也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欢快地动起来,此时不要强求宝宝做得和老师一样标准,只要他能动起来,就要及时给予口头表扬,让宝宝在家长的陪伴下放松心情,感受快乐。

3.聪明时光

亲子健身操后,宝宝就要开始“聪明时光”的活动了,这是“动”与“静”的交替环节。教师设计了手指谣“一只小乌龟”,让宝宝的注意力从欢快的音乐转移到手指游戏上,这样的游戏能让宝宝及时“收心”,很不错。我们在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场中也会用类似的游戏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效果很好。

在活动“搭拱桥”中,“单人拱桥”是由一位家长完成的。家长用自己身体构造好“拱桥”,宝宝在桥下钻来钻去,这样的游戏宝宝最喜欢玩了。在通过桥时,宝宝会有成功感:“我钻过来了。”因此会乐此不疲,一次一次地钻来钻去。“单人拱桥”后又安排了“双人拱桥”,活动量和时间长度都有些不适宜,会达不到预期的活动效果。建议将“双人拱桥”安排在下次活动中,待宝宝进行了“单人拱桥”有了“钻”的体验后,再让其和同伴集体体验“双人拱桥”会比较好。老师在组织“双人拱桥”前,要考虑到男女家长合作搭桥的问题(要求两人双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头碰头低下),可以邀请宝宝父母一起参加,以减少家长之间的尴尬。

我认为“美丽的书本花”活动中让宝宝“折书花”的安排不合理,建议采用其他方法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4.休闲时光

家长在此时间内辅助宝宝喝水、盥洗,不适宜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在所有活动未结束之前,要关注的是全体宝宝,要时刻留意每位宝宝的情绪状态,为下一个活动做准备。如果每一位宝宝家长都要和教师交流,围着教师问这问那,教师将无法应对。因此,交流最好放在活动结束之后。

5.快乐时光:高尔夫球杆

宝宝在2~2.5岁时,动手能力还不是很强,实现活动目标“在家长帮助下自制高尔夫球杆”有难度。据我的工作经验来看,宝宝不能完成在饮料瓶上剪洞的工作,也完成不了用挂历纸卷成纸棍的动作,那么,如何让宝宝参与制作呢?建议教师给每位宝宝发一张漂亮的贴画,让宝宝装饰家长制作好的高尔夫球杆,这样的操作还可以发展宝宝小手的灵活性。

6.再见时光

活动结束了,让宝宝和周围的小伙伴道别,大家相互抱抱、拉拉小手,这是对宝宝进行礼貌教育的好机会,可以促使宝宝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教师在结束环节让宝宝帮助爸爸、妈妈和老师一起把垃圾捡起来放到垃圾箱,培养其环保意识,会让宝宝明白这样做不仅自己方便,也为保护环境做了小小的贡献。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这样要求自己和宝宝。

宝宝的成长离不开鼓励。如果教师能以奖励的方式来吸引宝宝参加下次活动,效果会好一些。可以在活动结束时给每个宝宝发一张小贴画,为宝宝参加下一次活动埋下伏笔。

该活动的整个过程都体现了成人与孩子的互动,给孩子和成人双方都带来了乐趣,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让家长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值得肯定。活动设计能考虑到动静交替,大肌肉运动与小肌肉运动交替,孩子通过说、唱、跳、游戏、阅读等一系列活动体验了成功,发展了身体的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父母真挚的关爱,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

此外,我对本活动也有一些个别见解:

1.对2岁的孩子来说,与成人之间建立安全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孩子的交往焦虑。教师与孩子抱一抱,可以让孩子得到教师传递来的信息:老师爱你,老师喜欢你,从而拉近孩子与老师的距离,让孩子愿意亲近老师。建议在点名游戏“抱一抱”活动之后增加一个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幼儿:“你是谁呀?你叫什么名字?”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帮助幼儿明白“我”与名字的关系,知道名字就代表了“我”,也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

2.建议家长在和孩子玩“搭拱桥”游戏时,将游戏设置得由易到难。先进行双人拱桥游戏,从父母二人用身体搭拱桥让孩子钻爬,到父母用下肢搭拱桥让孩子钻爬。再进行单人拱桥,由爸爸俯卧做拱桥到爸爸用并拢的双腿做拱桥,拱桥的桥洞由大到小,游戏的难度逐步增加,孩子一步一步地完成挑战,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增强了对游戏的兴趣。

3. “美丽的书本花”游戏中,用图书折出一朵花的做法不可取,会误导孩子:图书可以随便地撕、折。这样,孩子会不爱惜图书,甚至故意去破坏图书。建议通过变魔术、玩游戏、选用适合婴幼儿的立体书、拉拉书,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爱上图书。

4.在制作高尔夫球玩具环节,幼儿手部小肌肉群发育尚不够成熟,无论是搓球杆还是安装,难度都较大。建议制作环节由家长完成,幼儿参与简单的装饰工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家长要让幼儿明白只要合理利用,废旧物也可以变为宝贝的道理。

2~3岁的幼儿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内涵,这个时期幼儿的学习更多地是通过与环境中的材料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和感知,并积累经验、形成技能。让家长认识和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并帮其将这些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养方式,才是对2~3岁幼儿家长最好的教养指导。基于此,本次活动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稍作修改:

1. 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减少教师的讲解和示范,适当增加幼儿或家长的演示和展示,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活动设计可适当增加幼儿自由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减少活动过程中老师的全程指导。

3. 让家长献计献策制定活动内容,让家长更多地参与。

4. 增加项目的竞赛性,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和竞赛意识。

有价值的亲子指导活动应该基于观察幼儿、观察家长、了解家长的真正需求来开展,要将理念和需求结合起来,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亲子指导活动,从而让其发挥更大的意义和价值,使每个2~3岁婴幼儿都能在合适、合理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高尔夫球杆”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只是出示了高尔夫球杆引起家长和幼儿的兴趣,然后就开始讲解示范制作高尔夫球杆的方法,没能真正发挥家长和幼儿的主动性。我认为应稍作调整:

1.出示高尔夫球杆,让幼儿观察高尔夫球杆的外形特征,鼓励幼儿和家长大胆猜测:高尔夫球杆是用什么做成的?

2.出示制作高尔夫球杆的材料。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多做高尔夫球杆的材料。那,高尔夫球杆究竟是用什么做成的呢?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教师展示所用材料,并要求幼儿和家长说出材料名称。)

3.教师向家长和幼儿示范制作方法。

4.家长和幼儿共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高尔夫球杆。

2岁多的孩子运动功能发达,喜欢做模仿动作,《动感时光:亲子健身操》让孩子与父母一起模仿做动作,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孩子有积极的情绪进行下面的活动。

在《聪明时光》环节,教师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手指谣、钻爬能力训练和动手翻书练习,时间为25分钟。根据2岁孩子动作发展和注意力发展的特点,我认为,搭拱桥的目标性不明确,放在这里不太合适;并且,2岁是跳跃敏感期,爬的动作对于2岁孩子来说有点简单。

《休闲时光》是家长引导孩子喝水、盥洗的环节。我认为,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分钟。一方面是家长帮助孩子喝水、盥洗,另一方面是根据2岁孩子社会交往需要,让家长引导孩子们相互认识,成为朋友。但是,如果此时家长顾着与教师交流,就有可能会忽视孩子。

亲子活动的过程应借助游戏的特性安排尽可能多的肌肤接触。亲子活动不能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需要的是爱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活动中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安排身体触摸类的内容就很重要。经常拍拍幼儿、搂搂幼儿、抱抱幼儿,不仅能满足幼儿肌肤的渴望, 又能增加亲子间的感情交流,还能为幼儿提供语言刺激, 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游戏:“切、切、切、切白菜,揉、揉、揉,揉面团,炒、炒、炒、炒鸡蛋,捏、捏、捏,捏饺子,咕噜,咕噜煮饺子。”家长在幼儿身上切一切、捏一捏、揉一揉,从幼儿发出的咯咯的笑声中, 可以想象嬉戏型游戏对幼儿来说是多么重要。

活动由来:

入园半年后,大部分托班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喜欢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但是,小朋友还不知道应该怎样友好地和别人交往,甚至会用拉、拽、强行搂抱等方式表示想和别人在一起玩儿,常被同伴误认为是不友好的行为,而引发冲突。因此,教会托班幼儿友好的交往方式十分有必要。

活动目标:

1.理解课件内容,学习用友好的方式(微笑、点头、拉手、拥抱等)表达对同伴的喜爱之情。

2.体验大家在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点:在欣赏课件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在游戏中能尝试运用一些友好的交往方式。

物质准备:课件《伤心的小鱼》。

经验准备:大家一起随音乐游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小鱼做客》,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有一个小客人到咱们班来做客了,你们看它是谁呀?

二、课件欣赏《伤心的小鱼》,学习友好的交往方式。

1. 出示课件一

师:有一条小鱼每天自己在水里游来游去,没有朋友,很孤单,也很伤心。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鱼伤心的样子。

师:宝宝们能想个好办法让小鱼高兴起来吗?

2. 出示课件二

师:又来了一条小鱼,现在几条小鱼了?两条小鱼在一起怎么玩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鱼在一起玩的样子。(重点引导幼儿用微笑、点头、拉手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同伴的喜爱之情。)

师:小鱼有了一个好朋友,不那么伤心了,但它还是觉得不太高兴。宝宝们能不能再想一个好办法,让小鱼更高兴呢?

3. 出示课件三

师:又来了一条小鱼,现在有几条鱼了?三条小鱼在一起是怎么玩的?我们一起学一学小鱼在一起玩的样子。(继续引导幼儿用微笑、点头、拉手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同伴的喜爱之情。)

三、音乐游戏《小鱼游》,感受大家在一起的快乐。

师:三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好高兴啊!可是,小鱼说,如果有更多的小鱼和它一起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会更高兴。我来做鱼妈妈,你们做鱼宝宝,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和小鱼一起游来游去吧!

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点评要求:“活动点评”栏目是《保育与教育》杂志为促进读者的交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而开设的。我们每期会预先公布一篇由教师设计的方案供读者点评。这些方案有的是经过多次验证的优秀活动,有的则刚刚设计出来,还有待改善,需要读者出谋划策。希望各位读者能根据每篇方案的风格,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方案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可包括方案的特色、优点、不足及有待改进之处,对于方案的不足之处,读者可在点评后重新加以设计。在点评中,读者也许会有不同意见,我们会尽量将这些意见都发表出来,以期激起读者在杂志外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共同成长。

对本活动的点评,请附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邮箱,于2011年6月28日前发到编辑部邮箱:349128415@qq.com,主题注明:“8期活动点评”。读者如果有方案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也可作为点评方案投稿到本邮箱,主题注明“活动点评方案投稿”,期待您的参与。

作者:楼宏霞

第二篇:关于亲子活动促进家园共育的思考

摘 要:亲子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教育模式逐渐成为幼教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亲子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和家长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分享交流,形成教育共识。本文还列举出多种亲子活动形式,能有效加强亲子关系,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家园共育。

关键词:亲子活动 家园共育 幼儿

亲子活动是施教者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的,用以发展幼儿的情商、智商、体能的系列活动过程。亲子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幼儿独立个性和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很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和家长的代沟日益明显,逆反心理严重,家长们都觉得孩子越来越难管理。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家长因为工作压力大,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亲子之间出现了隔膜,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这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结果。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陈帼眉教授曾说,“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一是在日常生活中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二是通过亲子活动,培养亲情,开发幼儿潜能,通过系统的教育、引导使幼儿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的开展各项亲子活动,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由一味训斥转变为活动过程中给予孩子以关怀、发展和教育,让父母增强对孩子的了解,增进亲子关系,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奠定基础,更好的完成家庭教育,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亲子活动中,教师不仅直接设计、组织、指导幼儿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对家长进行教养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指导,兼指导者和示范者为一身。家长同时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的双重角色:作为学习者,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接受教师的示范指导,学习教养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者,在活动中按照教师的示范和要求指导自己的孩子进行活动。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往往自以为是教育孩子的主导者,把家长看成是单纯的受教育者,“配合”变成了“支配”,联系不够密切,不能全面的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现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孩子的双向互动,无法将家长在活动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不仅应该转变观念,更应该不断更新观念,应当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本着尊重、信任的态度,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家长相互探讨,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亲子活动中教师要逐渐转变家长错误的、落后的教育观念,由指导家长参与亲子活动转向指导家长帮助幼儿发展。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合作中应该持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同时还应该征求家长意见,集思广益。家长虽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也有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教师与家长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园双方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从而有效的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家园共育。因此,教师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

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精湛的业务能力;

2.与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进行良好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能够在交流和活动中及时发现家长的教养问题,并指导家长提升教育技能;

3.优秀的情绪表达能力,富有爱心、性格开朗、活泼外向、善于交流的教师更容易开展亲子活动,也容易受到幼儿和家长的欢迎。

二、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形成教育共识

很多家长往往有这样的思想,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教师是幼儿教育的承担者,家长只要负责孩子的生活方面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心理专家和育儿专家指出:父母对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人们想象的更重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基石。

现代教育学认为,感情的深化是由不断地交流堆积而成的。亲子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和幼儿一起合作的活动。它是幼儿园提供的一个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一起游戏的机会,也是幼儿园和家长工作的一部分。家长对亲子活动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活动成果,关系到幼儿的发展。

亲子活动是以家长和幼儿为主体的,家长在活动中既是承载者又是传递者。为此我们在开展每一次活动前,应先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亲子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告知家长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对幼儿发展的作用,预测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问题,让家长知道该如何引导幼儿。根据每个孩子的自身情况、能力水平,与家长商议活动的具体方案,让家长知道自己在活动中应承担的任务,从而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策划活动、给活动提出宝贵建议的积极性。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规划亲子活动的具体形式,力争家园双方形成一致,从而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结束之后,应及时对活动效果进行讨论和评估,督促家长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以期为以后的活动提供更宝贵的经验。

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水平以及教育技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早期潜能开发。只有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技能,与家长共同携手,才能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行动迁移到对幼儿的教育中,使幼儿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发展。

三、以亲子活动为载体,多种形式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年龄小,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可塑性较大,家长很难判断孩子在哪一方面具有特别的天赋,也较难判断孩子哪些方面需要加强锻炼。亲子活动是家长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亲子活动不仅是认知的活动,更是一种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幼儿和家长一起活动能感受到快乐,能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孩子们会把在和家长一起活动中获得的对待事物和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作为现阶段的幼儿教育者,一定要充分利用亲子活动作为教育载体,以多種多样的活动方式促进家园共育。

(一)依托主题活动,实现家园共育

主题活动,是指在幼儿园组织的集体活动中,以一个主题为核心线索,围绕主题进行活动与交流。在教师设计、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节假日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适合的。教师应结合幼儿实际,联系家长充分利用春节、清明、端午、重阳来开发教育资源,一方面实现对幼儿关注这些节日的启蒙教育,使他们能够初步的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另一方面,通过了解这些节日的相关内容,培养孩子们养成关注传统习俗、尊老敬老、善良友善的良好品质。例如,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在植树节这一天,教师组织《我们的环境大家爱》的亲子活动。教师、孩子和家长一起走进种植园,一起种小树苗。在活动中,家长负责挖土、放树苗,孩子们则根据自身情况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男孩子手拿小铁锹学着父亲的样子铲土,女孩子拿着水桶给树苗浇水。家长和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环境的爱护、对地球的关心。家长们将此项活动延续至家中,将活动照片反馈于班级墙报上,活动效果极佳。这样的活动既能使孩子们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又能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同时对幼儿形成优良的品质,如言行举止、道德规范、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各种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会把和家长一起活动时获得的对待事物、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式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因此,主题活动是创建家园共育的好方式。

(二)举办体育游戏,促进家园共育

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幼儿来说,尤其如此。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来说,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是最符合他们这一阶段的学习特征的。亲子游戏可以拉近家长和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家长和孩子的情感得到满足,也会加强亲子间的亲密性,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

体育游戏有其趣味性,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强健孩子的体魄,对于幼儿的教育和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体育游戏往往成为在幼儿园举行的亲子活动中最主要的形式,也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形式。在“我运动,我快乐”亲子运动会中,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具有趣味性、合作性的亲子小游戏如:小脚穿大鞋、小青蛙跳荷叶、彩虹伞、蚂蚁搬豆等,为每个家长和孩子创设宽松欢乐的游戏氛围。在活动过程中,孩子感受到了全家人为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拼搏的气氛,树立了家庭责任感,家长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惊慌,想尽各种办法解决困难,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通过这样的亲子游戏,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意志力也得到了增强。

随着家长们参加活动次数的增多,他们会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会更加有的放矢,达到家园共育的目标。

(三)开展亲子阅读,加强家园共育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体会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幼儿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可在幼儿园走廊设置阅读天地,置办适合各年龄段幼儿阅读的书籍和温馨座椅,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亲子阅读的空间和机会。此外,还可以发动家长和幼儿,把自己的藏书带到幼儿园的阅读天地,与他人分享,达到资源共享。同时,教师指导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故事卡、小头饰等,分饰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亲子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亲子共读,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亲子共读,提高幼儿对新鲜事物的探索精神,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行为表现力。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父母将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索知识的渴望、对真、善、美的崇敬等灌输给孩子,使孩子在观察父母、模仿父母和学习父母的过程中得到全方面的提高,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四、分享交流,促进家园共育

(一)教师与家长的交流

亲子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加强了家长与教师的密切聯系,每一次亲子活动,在构思主题、设计形式、开展活动等一系列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多次沟通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亲子活动,更达成了教育共识。亲子活动后,教师应与家长进行集体或个别交流,讨论活动目的是否达成、活动形式是否恰当、活动过程是否有更好改进等。通过交流,教师可以把活动的意图再次向家长阐明,同时与家长交换对活动的看法。家长也可提出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分享在幼儿教育中的经验和感想。教师与家长之间加强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对幼儿的教育。

(二)家长间的交流

幼儿的教育有共性教育也有个性教育。家长在自己孩子的个性教育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是经过多次的摸索并通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因此,我们应该把这些宝贵的经验介绍给更多的家长,这样不仅调动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使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少走弯路,尽快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又可以弥补在教育中的不足。亲子活动为家长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创设了有力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一同探讨育儿经验,更增进了相互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教师也可以将家长在参加亲子活动时的一些有效事例记录下来,在活动后通过集体或小组形式,请他们将这些好经验介绍推广给所有家长,使其他家长在今后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启发和借鉴。幼儿园为家长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为促进家园共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次次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大大吸引了家长和幼儿的主动参与,他们在策划、准备、参与的同时更体会着活动的乐趣。从一开始家长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完成活动任务到现在灵活自如地指导幼儿。事实证明,亲子活动的推行,不仅提升了家长的育儿水平,更转变了家长们传统的育儿观念。同时,在参加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也体会着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繁琐,切身的感受到教师工作所需要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并逐渐理解教师、配合教师、信任教师。

总之,现代教育的发展给幼儿园教育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亲子活动这一家园共育的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随着幼儿园亲子活动次数的增多、内容的丰富多变,家长对亲子活动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家庭和幼儿园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向家长宣传家园共育的理念、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使班里的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全面的发展。

作者:刘子晴

第三篇:有效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策略浅谈

摘 要:幼儿园亲子活动是一个新型的家园教育途径,主要以教师为指导者,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与家长共同组织亲子活动,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为此幼儿园要为有效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场地和硬件设施,转变家长观念,激发家长对亲子活动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热情,同时教师要设计好亲子活动的方案和环节,指导活动过程,达到亲子活动的效果和价值的有效延续。

关键词:幼儿园亲子活动;参与热情;指导作用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151

一、幼儿园要为有效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场地和硬件设施

亲子活动分为室内与室外两种,幼儿园要依据亲子活动的客观需要和幼儿的认知规律,为幼儿、家长参与活动提供合理的场地与硬件设施。在室内,教师可设置“小小美发厅”“小厨房”“美工活动室”等,便于家长和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和区域游戏。在室外,教师可提供大型玩具和丰富有趣的活动器械,用于开展亲子趣味运动会、亲子游园活动以及亲子种植活动等,让家长带幼儿在沙池玩耍或进行沙雕。此外,组织新幼儿和家长亲子活动时,我们的环境创设就要温馨和宽松,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柔软的小垫子,这既保证了幼儿活动时的安全,又能让幼儿有亲切感,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二、转变家长观念,激发家长对亲子活动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热情

由于缺乏亲子教育的育儿理念,很多家长都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甚至有的家长参加活动就是为了给孩子照张相。我们通过家长会、讲座、观摩等多种途径,向家长介绍亲子活动的意义,向家长发放亲子活动的宣传资料,请骨干教师对家长开展亲子活动咨询,从而让家长对亲子活动教育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我们设立了家园联系栏,让家长提前知道亲子活动的方案流程、指导建议以及在家庭中的延伸教育。我们还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设计,讨论方案和计划,使家长自觉、积极、愉快地配合参与亲子活动。家长的有效参与是亲子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我们根据家长的特长、文化程度、空闲时间等合理安排亲子活动时间,提高了家长来园参加活动的参与率。

三、做好亲子活动的方案和环节设计

我们在设计亲子活动时,根据幼儿年龄、认知及心理发展特点,以主题式、自主式、区域式等多种形式将亲子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亲情化、趣味化,开展了亲子郊游、亲子健身操、亲子社会实践、亲子阅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我们以“欢乐一家人”为主题,设计了移圈圈、背着宝宝快快跑、大脚找小脚等以发展动作为主的亲子趣味游戏,锻炼了幼儿的体能。根据节日的特点,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主题亲子活动:“三八”妇女节组织亲子制作活动“我和妈妈做衣服”,给妈妈、奶奶表演节目,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亲子活动的乐趣;清明节举行“亲子同乐放风筝”活动;在“世界节俭日”时,让家长与幼儿一起用各类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此外,我们还开展“亲子民间游戏”活动,家长们兴致高昂,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手把手教幼儿“跳房子”“抽陀螺”“滚铁环”“踢毽子”等,幼儿也在努力尝试中收获了快乐。实践证明,通过各种亲子活动的开展,幼儿和家长互相协助,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亲情的温暖,不但提高了各项能力,而且增进了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和情感。

四、注重教师在亲子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在亲子活动中,教师是活动场地和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组织的引导者,还是家长和幼儿的合作者。因此,教师要很好地发挥沟通和指导作用,了解家长和幼兒的心理需求。每一次的亲子活动前,教师都要做好各种预想和准备工作,如活动中的安全工作以及如何调动家长和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何分配任务等,细致地观察在亲子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能拉近自己与家长的距离,带给家长一些启发,使家长在活动中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悟出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在家长带幼儿进行亲子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设计并组织一次亲子活动很不容易,要提前做大量工作。因此,每次活动后,教师都要征求家长的意见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找出解决办法,积累经验,在下一次的亲子活动中扬长避短,把活动做得更好,让家长更满意。亲子活动后,教师还要将延伸活动落到实处,并以照片等各种形式展示活动成果,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亲子活动的效果和价值的有效延续,达到亲子教育活动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的要求。

五、合理安排留守儿童亲子活动

当前,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远家离家乡外出打工或经商,孩子留守在家由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特殊群体。他们因为缺少家庭亲情的温暖而易引发生理和心理的亲情饥渴。每到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时,他们都特别羡慕其他幼儿能和父母开心地游戏,因此倍加想念自己的父母。可现实是:这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因为没有时间或不重视的缘故,从没有或极少参与孩子的活动,导致亲子关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幼儿园为起点,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手拉手”活动,请一些文化素质高、有爱心的家长作为我园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帮助留守儿童开展各种类型的亲子活动,有效地祢补了家长和幼儿之间的裂痕,加强了他们的情感交流。如结合重阳节开展亲子歌表演“给爷爷奶奶捶捶腿敲敲背”,让幼儿知道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要懂得关爱爷爷奶奶,提高幼儿的感恩意识。此外,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尽量将时间调整为打工外出的家长回乡之际,方便留守儿童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亲子活动。

总之,幼儿园亲子活动已成为一种最佳的教育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今后,我们将不断地深入研究,更深层次地理解亲子活动的内涵,让家长更好地走进亲子教育,共促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1] 么娜.浅谈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组织策略[J].教育导刊,2011(4):57-

59.

[2] 白艳.浅谈幼儿园节日亲子活动的开展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2):238.

[责任编辑 房晓伟]

作者:李明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视觉设计分析论文下一篇:物流企业运作论文

热门文章

田野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