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例子

2023-03-06

第一篇: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例子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高三(1)

肖孜卓

指导老师:喻渝

在我的理想中,所谓自然,就是“顺其自然”,何谓顺其自然?老子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也就是说,人要按照自然的法则去生活,不强求,不贪婪,不做作,不呆板,在自然中顺应法则,随自然而发展。人生的发展亦是如此,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顺其自然的发展,才可能做你最想成为的人。

万物尽显,生机勃勃,周而复始,循环运动。初时,繁花似锦,绿叶欲渍;终了,枯萎凋零,回归本根,入眸幻灭,红尘万丈,存在的,忘记了;逝去的,记住了,刹那永恒,驻留心田,世事纷扰,不入我心,不执着,不强求,顺其自然,但愿本心。

人生一路,几多起伏,昨日花开,今朝凋落,谁能自主。烟花绽放,热烈热心,碎屑纷飞,落幕落寞。有些人,不用等,有些念,不必追,放下心中的执念,顺其自然,是否连山川都变明秀了?陶渊明放下心中的执念,带月荷锄,内心明净,南山东篱下悠然采菊;苏东坡放下内心的执念,遵循本心,寄情山水,竹杖芒鞋,逍遥于山川日月间;李叔同放下心中的执念,弃娇妻幼子,黄卷枯灯,破钵芒鞋,一代俊彦成了泓一法师,道在脚下,走过的路就是道;道在路上,踏上路就是入道。凡事只需“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又能有何事不成?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顺其自然,不妄为,不着相,顺应本心,自然而然。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大道有垢,无暇必毁,做了的事,不必后悔,凡事没有完美,活着的时候,要把握现在,到回去的时候,很自然就回去了,一切环境、身心的变化都没有关系,那是自然本来的变化。穷亦乐,通亦乐,顺应境遇,莫去强求,顺应命运,随遇而安,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当然,“顺其自然”,不等于“听其自然”,前者积极,后者消极,“听其自然”者常放弃努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甘于落后;而“顺其自然”

者常以一颗“平常心”达观处事,不强迫自己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会去不断努力,追求进步,虽无“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悲壮,但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愿长生,不争百世,不求永恒,但问本心,顺其自然。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话,告诉我们顺应自然,就是顺应本心。只要我们能够顺其自然,我们就能够处理好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就解除了烦恼和苦闷,生活自然快乐。作者从万物的自然规律,写到了人生的“放下”,引经据典,古今纵横,既道出了“顺应自然”的真谛,也点出了处事的人生哲学。

第二篇: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高中语文教材上的作文范文展示】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王鐘影

当我第一眼看到“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这个题目时,我便想起了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盛夏的下午,天空中刚刚下过暴雨,空气中夹杂着清新的气息。我和朋友在小树林中漫步。走着走着,忽然,朋友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跑向两棵大树旁。

“什么呀?”我问道。

“你看,好大一张蜘蛛网!”

我走过去一看,不禁也大吃一惊。只见两棵相距约一米的树干之间赫然挂着一张网,丝线细密而整齐地排着,网上还挂着无数细微的水珠。这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啊!大自然真是太美妙了。不过相必这张网应该花那只蜘蛛不少的精力与时间。

朋友看了一会后,说到:“我最讨厌蜘蛛了,这儿肯定有一只大蜘蛛。我把这张网弄掉,蜘蛛就会跑了。”话音刚落,我还未来得及回应,网已被戳开一个大洞。随即她便把剩下的残网给消灭干净了。

第二天,我们又到那儿散步,又惊奇地发现,原来蜘蛛网被毁的旧址上又重新结了一张网,和昨天的那张网一样精美,而且中间还躺着一只蜘蛛,似乎因为劳动而变得疲惫,躺在网上惬意的休息,又仿佛在想我们炫耀。朋友看了看,皱皱眉,说道:“真讨厌!我这次要把它彻底清除掉。”蜘蛛惊醒,麻利地逃走了。第三天,我们又看到了和前两天一样的网,不过,朋友或许已懒得再弄了,或许被蜘蛛感动了,所以便悄悄走开了。

蜘蛛的这种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不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吗?这件事告诉我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成功就一定在不远处等着你。 古人云:师法自然。是啊,大自然不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吗?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多么深刻,有时候虽不声响,却给人以力量。

山崖上的迎客松茂盛挺拔,那是在启示我们要坚强;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启示我们要勤劳;原野里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

大自然是美妙而又神奇的,它用一则则鲜明的事例给了我们一个个耐人寻味的道理,使人受益一生。

点评:本文紧紧围绕中心行文,结构紧凑,中心突出。前面记叙的蜘蛛结网被破坏,为下面的议论作铺垫。后面的排比既有文采也切题、点题,是文章的亮点。本文在谋篇布局方面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避免了四平八稳;重点突出,详略相宜。

第三篇: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高二(11)班

李亚文

独居一隅。凌乱的书架,明亮的灯光,清淡的书香„„这一切,与理想中的生活相差甚远。

浩荡天地间,仅有山水自然最能陶冶情性。王安石发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有思有得,明白了志与力两者深层包含的关系,收益匪浅。尽志不悔。

北宋词人苏东坡被贬黄州,游历赤壁,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横江,水光接天”中感悟人生,品味自然,与感慨之时写下千古绝唱《赤壁赋》,名垂青史。

而今天,你是否在为学业的“无为”而怨天尤人?你是否在为明天的课程而烦恼?你终日为眼前的问题殚精竭虑,而忘了头顶那片天,发现自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严于名利中,一身污泥„„你的眼睛蒙了会灰。

生活本绿色,本性既如此,何苦惹尘埃?

你终究还是去追求自然。还原本性,捧起那一只透明玻璃杯,泡一杯香茗,青翠而自然,你极目望去,仿佛在那专注而热情的眼光,表达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捧一杯香茗,春色三分,这杯中的茶,摇曳在这小小的透明杯中,绿波荡漾,雾气弥漫,这已不是墙上的画,书上的诗,而是对大自然的感悟,是锦绣河山浓于身体里的悠然体会。

你,喝一口茶,转向四周,扶扇品味,发现苍翠葱郁,青石红瓦,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切匍匐在万绿丛中,怡然自得。

感悟自然,摇曳情趣,你将便得更加睿智,多一份洞明,少一点儿盲目。在学习生活中,多一份谦虚和稳重,多一份勤劳和才思,你将超越自我,享受幸福人生。

行走于天地之间,感悟于山水之间,豁然而达观,快乐而自然。

单纯而闲适,善良而淳朴,这一切,大自然的神奇的力量都会赋予于你。

第四篇: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曾经学过一篇《敬畏自然》的课文,当时我疑惑大自然到底具有怎样的力量值得我们去敬畏?现在我终于明白,她是万物的源头,是最伟大的哲学家。

再大的树也是由一颗种子发育而来,初出的婴儿就如这渺小的种子,种子需要特定的条件发芽,然后吸收土壤里的养分,经过时间的雕琢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人的成长同样如种子的发育一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要从小事开始学习,慢慢积累生活的经验,才有可能成“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的一生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每个阶段的经历都不可能尽如人意,大海告诉我们不要逃避,要面对每一条汇入你的河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条“河流”里寻找你要的养分。

只有接受才能得到经验,才能让人成长。

鳄鱼在捕食完之后会爬到岸上张开大嘴,牙签鸟便会飞到鳄鱼嘴里替它清理残肉。牙签鸟从鳄鱼的嘴里得到了食物,鳄鱼也因此降低了患上牙病的可能性。人们把鳄鱼与牙签鸟的和谐共处归结为利益关系。人与人的相处也是,换个不那么物质化的词就是互惠。这一点在商界尤为明显,你给我好处我才回报你,这样纵然太世俗,但人毕竟也是一种生物体,与自然界的一些动物多少有点共性。还有一种和谐的关系却只是因为爱。“虎毒不食子”,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就像英文国家广为流传的一句话:“I love you,not because I need, but because I want you.”翻译过来就是:我爱你,不是因为我需要你,而是因为我想要你。个体间的这种关系是干净的、纯粹的、非利益的,仅一字之差,却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在大自然里,爱是永恒的,美丽的,也是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共性之一。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多数人都显得恐惧不安,可在大自然中,结束却又另一番美。韩国某部热播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大自然的东西,结束的时候最美。落日的时候美,落叶的时候也美,只有人老了最没有看头。我反而觉得,老人与落日落叶都是一样的美丽。老人褪去了年少的锐气,仿佛连棱角都变得柔美;他们收集了生活的点滴精华,更显得智慧与沉稳。在老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和蔼、温柔的人性美。日薄西山的太阳不是更能给人柔和之感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算面对消逝,我们也要留下价值。生命是脆弱的,深看死亡,我们更应该像落花一样,留下价值。人的一生不应该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至少我们该为家人、为朋友、为社会做出一点点的贡献。没有人知道自己何时会陨落,所以我们要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不一定要十分精彩,但要追求充实和价值。

我们都是自然的子女,她给我们经验,教我们成长。

大自然是万物的源头,是最伟大的哲学家。

第五篇: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一阵阵寒风吹过,一束束鲜花凋零,一片片树叶飘落,一阵阵春雨,这就是继冬天寒冷的天气以后,过完新年的总体天气趋势。过了立春却依旧寒风刺骨,走在淅淅沥沥的雨中还是令人瑟瑟发抖。不免让人有些落寞,不得不感受冬季的萧瑟,经历着阴雨连绵的天气。没有皑皑白雪,也没有大家的吵闹喧哗,更增添了几分寂静与寒意,而这些也都是冬季之中少不了的那份自然。

动物需要冬眠,四季需要更替,冬眠是为了节省体力消耗,等待来年开春再继续生存,在恶劣的环境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战胜困难,重获新生。

一样的道理,我们碰到困难,即使你有很强的意志力。意志力是很强的一种能量,但如果你没有体力的话就一事无成。这时就需要找对一种方法,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就像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全局观念,做好本职工作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树立全局意识是首要的问题,现场技术服务也不例外。我认为售后服务工作的全局就是,“树立企业形象,使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保护客户的利益,是提高我们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同时也是对公司产品的宣传,以及对公司产品性能的情报收集,以便作出及时改进,使产品更好的满足现场的使用要求。

同时,每个员工都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对自己负责,对产品负责,对公司负责,

二、善于沟通交流,强于协助协调

不管是同个部门之间,还是部门与部门人员之间,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一些问题往往都是由于沟通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不沟通,才使问题更严重,我们进行售后服务时,不光要和客户沟通好,还要和工厂相关人员沟通好。

三、精于专业技能,勤于现场观察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随着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专业生产滑移的厂家,我们更要注重专业技能,从现场小事抓起,努力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四、技术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熟练

在过去的工作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在工作中心态很重要,工作要有激情,保持阳光的微笑,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便于与客户的沟通。尤其是对售后服务的工作,积极的思想和平和的心态才能促进工作进步和工作的顺利,在售后工作中要有好的方法技术与判断力才能使工作顺利。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使我明白,我也应该像动物一样,在“冬眠”中保存一定能量时,再稍作努力,得到的就会更多,因为效率好。所以,从现在起,你,我的朋友,也应该劳逸结合。当你加班时,你不妨想想,休息后,你会用少一倍的时间做完这些工作,停下来吧!喝口水!休息下!你一定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冬季,在等待,等待球的落寞,等待雪的飘零,更重要的是,他在等待春的来临,要记着,等待是为了寻找另一个合适的机会给自己。

所以,朋友,大约在冬季你将成长!

这,就是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廉政文化进校园策划书下一篇:莱州双语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