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生猪生产预测预警研究

2022-09-14

一、河北省生猪生产波动分析

近年来, 河北省重视生猪产业发展, 初步实现了生猪科学化饲养, 优良化生猪繁育, 在生猪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从存栏量与出栏量波动方面看, 1979年河北省生猪存栏量为1352万头, 2016年河北省生猪存栏量为1819万头, 增加了467万头, 达到1979年的1.35倍。1979年河北省生猪出栏量为677万头, 2016年河北省生猪出栏量为3434万头, 增加了2757万头, 约是1979年生猪出栏量的5.10倍。近几年河北省猪肉产量波动也较大, 1979年河北省猪肉产量为32.7万吨, 2016年猪肉产量为265.4万吨, 增加232.7万吨, 是1979年猪肉产量的7.11倍, 但较2015年相比下降3.5%。

综合来看, 河北省生猪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从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来看, 仍不够高, 河北省生猪具有较大波动性, 对河北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不利。河北省生猪产生波动, 影响河北省生猪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 研究河北省生猪生产预警预测对于河北省生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河北省预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猪生产预警指标可分为三个指标:警源、警兆和警情。划分依据为指标系统中各指标发挥的不同影响。

(一) 生猪生产警情指标体系。

一般都是使用增长率来衡量警情指标。由于各种经济指标的绝对值在现代经济中普遍呈现上升趋势, 但是其增长率是变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便是增长率。增长率过高还是过低都不是理想的表现, 都是对经济发展的警告, 就是经济的警情。生猪生产的增长率将作为本文的预警情况研究指标。

(二) 生猪生产警源指标体系。

下面来分析和探讨一下警情的来源, 警情产生的根源是警源。警情的来源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外部警源, 即来自其他国家的警源。例如, 我国生猪和猪肉产品出口的价格受到国际猪肉价格的影响, 国际猪肉价格下降导致我国猪肉出口价格下调, 最后使猪肉出口的养殖户无法获得理想的收入。第二种是内部警力来源, 包括警力来源的分配和内部生产警力来源。从经济体系内部看, 这是维持治安的根本。第三种是自然警源, 包括土壤因素、气象因素等。然而, 警情出现在生猪生产中一般是在几种警源共同影响下产生的而不是由于一种警源引起的。

(三) 生猪生产警兆指标体系。

在警情出现之前有警源的存在, 而从警源到产生警情, 需经历一个出现很多种的警情的先兆现象的过程,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警兆。可以通过分析警报标志及其警报间隔来预测警情。因此, 通过研究警兆来预测和报道警情是预警的重要过程和阶段。根据获取数据的可靠性和生猪生产的特性, 可供选择的警兆指标分是人口数量、年人均收入、年初生猪数量、产猪周期、猪肉价格、猪仔价格、玉米价格、复合饲料价格、其他相关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

(四) 在预警指标系统中有领先、同步和落后指标, 指标的经济意义在时间上对生猪的生产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有些会影响当前的生猪生产, 如短期的警兆指标。

有些产生影响则需要很长的时间, 如长期的警兆指标。领先指标、同步指标和落后指标是在确认了警源指标、警兆指标和警情指标后, 根据指标对生猪生产作用的前后顺序区分出来的, 生猪生产预警系统的核心便是对领先指标、同步指标和落后指标的划分。

三、建议及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可得出, 河北省生猪的总产量长期增加, 但短期内生猪的产量周期性变动较为明显, 近几年来警情已经频繁地出现在了河北省生猪生产的经营过程中, 而且未来几年生猪生产发展呈现波动比较大的特点, 因此, 需要加强对猪生产的支持和控制。通过对生猪生产过程的分析, 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大对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周期性变动的研究力度。

生猪生产波动是市场经济作用下的产物, 受到市场价格机制的影响, 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呈现周期性的变动。因此, 必须要加大对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周期性变动的研究力度, 合理的预测猪的生物特征, 利用生猪市场变动规律组织规模化生产、规范市场价格。

(二) 提高生猪生产模式的转变的速度。

政府和生猪养殖户应当采取行动制定政策支持和引导养猪业走向规模化、集中化, 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力度, 为社会提供安全健康的畜牧产品。此外, 要吸取发达国家养殖业走向规模化的成功经验, 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依据河北省省情, 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三) 加快改进生猪流行病防控系统。

生猪流行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养猪行业的发展。目前, 当任何流行的病毒出现时, 生猪都面临者感染的高风险, 而大规模的发病率会带来重大的损失。动物种群的主动免疫能力本来就非常的微弱再加上没有完备的疫病防控体系, 免疫麻痹现象很常见, 因此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 加强宏观政策的指导。

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并实施有效的措施, 稳定或提高猪肉和生猪的价格来保持甚至提高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为了稳定生猪和猪肉的价格, 保证市场供给, 需要构建一个生猪预警信息和实时市场信息更新系统, 养殖者便可以及时获得生猪市场、饲料市场供求信息, 尽量稳定生产发展情况, 避免盲目性的生产。

摘要:生猪生产是农业与畜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 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 同时, 猪肉占据人民日常肉类消费品的50%, 由此生猪产业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从生猪生产波动出发, 建立河北省预测预警体系, 并由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加大对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周期性变动的研究力度;提高生猪生产模式的转变的速度;加快改进生猪流行病防控系统;加强宏观政策的指导。

关键词:生猪生产,预警研究,生猪波动

参考文献

[1] 李敏.河北省生猪生产风险及预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5.

[2] 唐子乔.湖南省生猪生产预测预警研究与实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 张富.我国生猪生产波动与预警调控[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4] 潘春玲.辽宁省生猪生产预测预警研究与实证分析[A].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 2009: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老井自然产量变化规律下一篇: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