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论文

2023-01-03

卵巢交界性肿瘤 (BOT) 是一种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交界范畴内的一类肿瘤亚型, 亦称低恶性潜能肿瘤 (LMP) 。1929年由Taylor首次提出, 1971年被FIGO列入卵巢肿瘤分类, 成为独立的临床和病理学类型。BOT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0%~20%, 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 与浸润性卵巢癌相比, 更可能发生在绝经前妇女。BOT生长慢、低度潜能浸润或转移的肿瘤, 预后比癌好, 5~10年生存率在92%以上[1]。国内外许多学者对BOT的病理学特性、名称、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方案已进行了较多研究, 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2]。本文收集我院1999年11月至2009年10年间收治的BOT患者共22例, 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疾病预后和治疗的分析与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9年11月至2009年10年间收治的BOT患者共22例, 均采取手术治疗, 病理切片, 根据WHO关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标准[3~4], 证实为BOT。患者年龄34~76岁, 平均39.54岁。肿瘤单侧者20 (90.91%) , 双侧者2例 (9.09%) 。病理类型浆液性12例 (54.55%) , 黏液性9例 (40.91%) , 子宫内膜样肿瘤1例 (4.54%) ;年龄<50岁者15例 (68.18%) , 其中浆液性10例, 黏液性5例;>50岁者7例 (31.82%) , 其中子宫内膜样肿瘤1例, 浆液性2例, 黏液性4例。BOT临床无特异性表现, 主要表现为腹胀、腹部包块及下腹痛, 本组22例腹部胀大者4例 (18.18%) ;腹部包块者6例 (27.27%) ;突发下腹剧烈疼痛2例 (9.09%, 肿瘤蒂扭转所致) ;本组资料中10例 (45.45%) 无自觉症状, 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肿瘤最大直径32cm, 最小直径5cm。术前CA125测定, 14例≥35IU/mL, 其中浆液性升高11例, 黏液性升高3例)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合会 (FIGO, 1988年) 卵巢癌分期诊断标准[5], 对22例患者进行分期:Ⅰ期16例 (72.73%) , Ⅱ期2例 (9.09%) , Ⅲ期4例 (18.18%) 。

1.2 治疗

2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 术后辅助化疗。其中单纯肿瘤剥除术4例, 病灶侧附件切除术6例, 病灶侧附件切除+子宫全切术7例, 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切除术3例, 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2例。所有病例术后均辅助化疗, 化疗方案为CP方案, 即环磷酰胺 (CTX) 600mg/m2, 静注, 顺铂 (DDP) 60~80mg/m2, 腹腔注射。最多12个疗程, 人均2.24个疗程。

2 结果

患者术后出院开始随访, 止于2010年8月31日, 最长随访时间为10年, 最短8个月。Ⅰ期16例至今均无瘤存活, 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正常。本组1例于术后2年因卵巢肿瘤复发死亡, 5年存活率为95.45%, 2例于术后5~10年因卵巢肿瘤复发导致的肠梗阻死亡, 10年存活率为86.36%。

3 讨论

BO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 又称之为“低恶性潜力癌”, 多数学者报道, 其发病年龄较轻, 确诊时Ⅰ期占50%~80%, Ⅱ期10%~30%, Ⅲ期5%~28%, 无Ⅳ期患者[6], 本组资料平均39.54岁, Ⅰ期占72.73%, 与文献报道相符, 给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3.1 BOT的特点及诊断

BOT一般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随着瘤体的增大表现出腹部、泌尿系压迫、胃肠道不适等症状。肿瘤蒂扭转或瘤体破裂可出现急腹症。多数患者为妇科查体时偶然发现。因此, 育龄妇女定期行妇科检查及盆腔B超检查, 对于卵巢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因卵巢肿瘤起病隐匿, 病情早期不易发现, CA125监测有一定的意义。我院已将CA125的检测作为卵巢肿瘤的常规监测指标。本组病例22例术前查CA125, 14例增高, 敏感性与文献报道相符[7], 术后复查CA125, 均恢复正常。

3.2 BOT的手术治疗

手术是BOT的主要治疗手段, 目前认为Ⅰ、Ⅱ期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 Ⅰ期年轻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 也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或患侧附件+对侧卵巢楔切术, 也有行患侧囊肿剥出+对侧卵巢探查术者。Ⅲ、Ⅳ期患者主张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本组资料患者手术范围视其年龄及临床期别而定, 包括单纯肿瘤剥除、患侧附件切除、患侧附件切除及对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卵巢癌根治术。预后结果显示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张振宇[7]认为交界性肿瘤保守治疗应满足以下条件:患者年轻渴望生育;经正规的分期探查术及对侧卵巢活检, 确认为Ⅰ期, 对侧卵巢和输卵管正常;术后有条件长期随访;患者生育后, 应建议其切除子宫和卵巢。

3.3 术后辅助化疗

BOT化疗效果报道不一, 目前尚有争议, 一项对399例BOT治疗分析后认为, 接受与不接受化疗的患者比较, 复发及进展率无明显差异[8]。但也有学者认为, 化疗并不是完全不敏感, 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特别对残余灶或晚期患者, 化疗可缩小病灶, 争取再次手术切除。由于化疗对分化好、代谢活性类似正常上皮的交界性肿瘤敏感性差, 效果不佳, 一般选择温和的方案 (CP) , 疗程3~6个。腹腔化疗优于静脉化疗。本组22例病例均行CP方案化疗死亡3例, 其中2例因经济原因未能完成化疗疗程, 最终因肿瘤复发死亡。因此及时、规范的化疗对BOT的预后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BOT恶性程度低, 预后好, 易复发, 复发后, 绝大多数仍为交界性, 再次手术仍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但需密切随访。

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 (borderlineovariantumor, BOT) 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22例BOT患者, 病理类型为浆液性12例 (54.55%) , 黏液性9例 (40.91%) , 子宫内膜样肿瘤1例 (4.54%) ;手术病理分期Ⅰ期16例 (72.73%) , Ⅱ期2例 (9.09%) , Ⅲ期4例 (18.18%) ;治疗以手术为主, 辅以化疗。结果 随访10年死亡3例, 5年存活率95.45%, 10年存活率86.36%。结论 浆液性肿瘤所占比例高于其它病理类型;手术是治疗BOT的主要方法, 应力求将肿瘤完全切尽, 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02.

[2] 包磊, 蔡红光, 杨惠英, 等.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8, 17 (1) :59~61.

[3] 舒宽勇, 于晓红, 朱其舟, 等.66例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交界瘤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 2010, 37 (1) :106~107.

[4] 徐淑娟.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变特征及病理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10) :112~113.

[5] Bell DA, Weinstock MA, Scully RE.Peritoneal implants of ovarian Serous borderline tumors[J].Histologic Features and prgnosis Cancer, 1988, 62:2212~2222.

[6] Zanetta G, Rota S, Chiar S, et al.Behavoir of borderline tumors with particular interest to persistence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to invasion carcinoma:a progressive study[J].Clin Oncol, 2001, 19:2658~2664.

[7] 张振宇, 洪婉君, 李凌.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8, 33 (9) :556.

[8] Zanetta G, Rota S, Chiari S, et al.Behavior of borderline tumors with particular interest to persistence,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to invasive carcinoma:a prospective study[J].J Clin Oncol, 2001, 19 (10) :2658.

上一篇:浅谈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有机地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下一篇:智用资源妙趣横生——议数学课堂动态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