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42例临床分析

2023-01-1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6月至2006年7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卵巢肿瘤154例, 其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卵巢肿瘤蒂扭转42例, 患者年龄17~55岁, 平均31岁。患者均有下腹疼痛, 妇科门诊初检有下腹部包块, 其中4例在院外以“急性阑尾炎”和“肠梗阻”转入我院。腹痛就诊的最短时间为2h, 最长时间为2d。疼痛的性质与程度从剧烈腹痛到间歇性隐痛不等。其临床表现与蒂扭转程度、圈数、年龄大小及个体反应敏感度等因素有关, 18例伴有恶心呕吐, 1例出现休克。

1.2 检查仪器

德国西门子公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G60, 荷兰飞利浦公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HDI5000, 探头频率3.5~7.0MHz。

1.3 检查方法

除2例未婚经腹部扫差外, 其他均采用腹部和阴道超声2种方法检查, 扫查时特别要注意子宫直肠陷凹、两侧附件区、子底前方及两侧髂窝等处, 观察病变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测定大小判断其来源。

2 结果

42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病理分型分别为粘液性囊腺瘤12例, 浆液性囊腺瘤7例, 畸胎瘤10例, 颗粒细胞瘤2例, 黄体囊肿6例,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例。超声检查均发现盆腔有异常包块, 直径5~18cm, 平均11.5cm。位于腹正中线及盆底者24例 (57%) , 子宫右前上方或左前上方18例 (43%) , 子宫直肠陷凹积液35例 (76%) 。发生于右侧卵巢27例, 左侧卵巢15例。

3 讨论

3.1 卵巢肿瘤蒂扭转的成因及发生率

卵巢肿瘤的蒂一般是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韧带和输卵管组成, 当其发生蒂扭转后可引起动、静脉血供受阻, 卵巢肿瘤广泛性水肿, 直至缺血坏死, 一经明确诊断, 须立即手术。但在超声下卵巢肿瘤的蒂不是完全能显示出来, 其超声特点: (1) 当不完全扭转时卵巢肿瘤的壁可因水肿而增厚; (2) 完全扭转时瘤壁整齐光滑, 其内可因出血坏死而有不规则团块回声, 扭转蒂部回声杂乱。造成卵巢肿瘤蒂扭转的原因, 大多数学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肿瘤蒂长, 活动度大的中等大小、重心偏一侧 (如囊性畸胎瘤) 的囊肿多见。 (2) 囊性和混合良性肿瘤易扭转, 这可能与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包膜完整、囊壁光滑、不向毗邻组织浸润有关;而卵巢恶性肿瘤不易扭转, 这与肿瘤生长迅速、病程较短、包膜破裂、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或浸润有关。 (3) 发生蒂扭转的原因可能与患者体位的突然改变以及肿瘤的位置在妊娠期或产褥期随子宫位置的升降而改变有关。 (4) 也可能与腹压急剧变化, 肠管蠕动亢进有关。

3.2 超声对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价值

卵巢肿瘤蒂扭转在妇科急症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 临床医生根据病史特点、年龄及内诊可初步诊断是否为卵巢肿瘤蒂扭转。一旦卵巢肿瘤蒂发生急性扭转后, 首先是蒂内静脉回流受阻, 瘤内高度充血以致出血, 肿瘤迅速增大, 继而循环中断, 动脉受阻, 瘤组织发生坏死或梗塞。肿瘤的颜色变为紫黑色, 周围腹膜发生炎性反应。若扭转发生圈数少, 扭转力度小, 则疼痛较轻, 有时扭转也能自然恢复, 疼痛亦随之缓解。Helvie MA等认为:若是一位年青女性患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下腹部疼痛, 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休克, 体检时可触及盆腔腹正中线有较大肿块, 有压痛、反跳痛, 首先应想到卵巢肿瘤蒂扭转诊断可能性。尽管如此, 临床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及时明确诊断。然而, 本组患者超声检查发现声像图有如下特征: (1) 患者患侧卵巢消失, 盆腔及下腹部出现异常包块; (2) 包块多位于腹正中线及子宫前方或在盆底; (3) 包块中等大小 (平均11.5cm) , 以囊性及实液混合性包块多见, 边界清晰, 瘤壁光滑; (4) 彩色超声显示包块内血流减少或消失; (5) 患侧包块区域探头检查触痛试验阳性, 可伴有子宫直肠陷凹积液。以上几点说明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蒂扭转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3.3 与其他盆腔包块的鉴别要点

为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率, 超声医生要掌握以下极易与卵巢肿瘤蒂扭转混淆的盆腔包块的鉴别要点。

(1) 阑尾脓肿:于右下腹阑尾区可探及边界模糊的非均质肿块, 内部可见气体或粪石声影。有时肿块与周围大网膜及肠管粘连, 甚至穿孔, 脓液可被肠袢包裹。麦氏点压痛明显。 (2) 子宫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带蒂的子宫浆膜下肌瘤也可发生扭转, 但超声上肌瘤回声与子宫体回声基本一致, 呈实质性改变, 有明显衰减。仔细探测可发现有蒂与宫体相连。再者, 双侧卵巢依旧存在可帮助诊断。 (3) 宫外孕:盆腔可探及混合性包块, 多位于盆腔一侧, 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晰, 无完整的包膜。子宫增大、饱满, 宫腔内回声增多, 子宫直肠陷凹内可见积液, 临床可做后穹窿穿刺, 及患者有停经史、阴道不规则出血、尿HCG阳性的特点, 较易诊断。 (4) 盆腔腹膜囊肿:此种囊肿多在外科或妇科手术后发生。由于感染粘连, 常在肠管、大网膜、乙状结肠壁及内生殖器官形成包裹性积液。声像图表现囊壁不完整, 形态极不规则, 其内可有多条分隔带, 部分区域夹杂有肠管蠕动存在, 其大小取决于粘连程度。患者常在术后不久出现腹胀、腹痛及大便次数改变可协助诊断。

实践证实, 超声在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占有重要地位, 检查迅速方便, 可反复检查, 患者无痛苦, 尤其能测知肿物部位、大小、形态及性质, 一旦超声检查时发现了患者患侧卵巢消失, 盆腔有完整光滑的混合性包块, 加上彩色血流减少或消失, 子宫直肠陷凹有游离的积液, 患侧探头检查触痛阳性, 要考虑卵巢肿瘤蒂扭转之存在。

摘要:卵巢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占女性生殖器肿瘤32%, 其并发蒂扭转系急腹症, 临床较易与其它急腹症相混淆, 诊断较为困难。为研究超声对卵巢肿瘤蒂扭转诊断的临床价值, 最终寻找出一些超声诊断规律, 对我院4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临床资料和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对选择手术也极为重要。所有患者超声图像有如下共同特征: (1) 患侧卵巢消失, 盆腔及下腹部发现异常包块; (2) 包块多位于腹正中线及子宫前方或在盆底; (3) 包块中等大小 (平均11.5cm) , 以囊性及混合性多见; (4) 包块中彩色血流减少或消失; (5) 患侧探头触痛试验阳性, 部分病例可伴有子宫直肠陷凹积液。这些特征为本病及时诊断以及与不同的盆腔包块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卵巢肿瘤,蒂扭转,声像图特征

参考文献

[1] 王纯正, 徐智章.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 乐桂蓉, 张青萍.卵巢肿瘤蒂扭转B型超声诊断的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3] Helvie MA, Silver TM.Ovarian Torsion:Sonographic Evalution.J Clin Ultrasound.

[4] 李国杰, 张正荣, 张轶清.妇科盆腔肿块超声误诊漏诊原因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

[5] 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 (修订版)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社, 1991.

[6] 黄冬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囊肿扭转的体会[J].海南医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班级企业化管理之精细化管理论文下一篇:临床观察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治疗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