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社会教育活动

2024-05-13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社会教育活动(精选15篇)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社会教育活动 第1篇

主要涉及领域:

社会、艺术

设计意图:

活动选自于学习教材中的主题《我要上小学》,在大班幼儿幼儿园毕业临别之际,这样的活动中显得十分有意义。想到孩子们在《毕业歌》的活动都留下了感动、不舍的泪水,于是,我将“毕业照”的活动进行仔细设计,希望给我的孩子们呈现一次欢乐大家庭的气氛,使孩子们记住这三年里与同伴和老师愉快的生活。

活动目标:

1.大胆说说自己的朋友,体会同伴间的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共同画出“毕业照”。

活动准备:

1.和同伴的事情打印黑板展示。

2.自制以幼儿园为背景的大相框。

3.绘画工具。(绘画用的长卷)

活动过程:

1.提问导人,情感激发

师:再过几天你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就在小朋友即将离开幼儿园的时刻,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虽然刚刚上幼儿园时你们有点爱哭,但老师发现现在的你们真的长大了,能勇敢地来到幼儿园学本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学会了唱歌、跳舞、画画等许多本领。

2.看照片,说说自己的好朋友以及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

(1)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师:我们在一起已经有三年了,这么多日子里,你一定有了自己的好朋友。这里有一些我们在三年里和好朋友拍的各种照片,请找出你好朋友的照片,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什么优点?要离开幼儿园了,你想对好朋友说些什么?

(2)说说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帮助孩子提升一些认识。)

小结:三年里,我们和好朋友们在一起发生了许多事情,有快乐的,也有生气的时候,但是这些都让我们更加爱我们的朋友。

3.画“毕业照”

(1)师:我们共同画一幅“毕业照”。每个小朋友画一个你的好朋友的像。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好朋友脸部特征。(让孩子说说朋友的长相特征,对为朋友画像有帮助,此时可以是一个孩子说,也可以其他孩子补充说说而相互取长补短。)

师:就是因为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我们才会把自己的朋友记得牢牢的。谁也忘不了谁。如果让你闭上眼睛,你能说出你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吗?

(3)为朋友画像,教师指导幼儿共同画出“毕业照”。

师:是啊,大家把自己朋友的样子深深地记在脑子里了。为了永远记住我们的朋友,我们一起来把朋友画下来,就像杨老师画王老师,王老师画杨老师一样,只要画出头部,比如发型、脸型,还有脸上有什么特别的。然后剪下来,贴在这个大大的相框上变成一张我们自己画的毕业照。最好把好朋友高兴的样子画出来。

(4)将画好的朋友画像贴到大相框里,一起欣赏,分别猜猜是谁。

小结:你们画的朋友真的很像,老师都能猜出来呢。但是这张大大的毕业照是不完整的。还有很多空位,我们一起拿到班级让其他小朋友也来画画你们,让大四班所有的小朋友都画到毕业照里,好不好?

活动反思:

还记得自己刚踏上幼师的工作岗位时,常常听到经验教师对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的建议就是关于师幼互动,新教师在师幼互动方面比较薄弱。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也深深地觉得当初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而现在,每次设计活动时,我都会将每一个设计的提问仔细斟酌,充分考虑幼儿可能做出的反应和回答。这样的话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就能更加有效、和谐。如在这次的活动中,特别是在欣赏照片之后的交流环节,我都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重点是帮助幼儿提升一定的知识经验。如当幼儿说到:想起了小时候和好朋友一起玩理发店。我的回应是:嗯,我们在一起玩游戏,游戏总是让我们觉得很快乐。当幼儿说到:我去小班帮弟弟妹妹穿衣服。回应:是的,大班的我已经长大了许多,能够帮助弟弟妹妹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现在觉得这样的回应会更好:你能帮助弟弟妹妹可真棒,那你帮助了弟弟妹妹心里是什么感觉?)像这样的回应,我觉得是比较适宜的,不会显得空洞,尤其是其中情感的感化更是生命启蒙教育的体现。所以,教师的回应是一门大学问,以后继续努力,为孩子们带来有价值又快乐的活动。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社会教育活动 第2篇

1.使幼儿知道树木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懂得爱护树木。

2.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促使其逐步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判断、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重点:了解和掌握树木对人类的作用。

三、活动难点: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爱护树木良好行为习惯。

四、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表演歌曲《大树妈妈》,引导幼儿讨论:

刚才小朋友表演的大树妈妈真好,小朋友们知道大树妈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作用吗?

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二)教师出示表现环境的两幅图,请幼儿观察图片,认识树的作用。

1.美化环境的作用。

(1)这两幅图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有花草树木……)

(2)如果这两个环境不同的地方让你选择,你愿住在哪儿?为什么?(环境美……)师:(指甲图)树木(花草)可以把周围环境打扮得非常美丽,是人们心情舒畅、愉快,这是树的一个作用。这种作用我们能用一句话说出它叫什么吗?(小朋友讨论、发言)小结:这种作用我们叫它“美化环境”(幼儿学记)。

2.净化空气的作用。

(1)这两幅图片里的工厂的上空有什么不同?(乙图冒着许多黑烟,甲图冒着淡灰色烟)

(2)(指乙图)如果你从冒黑烟的地方走,会有什么感觉?(呛嗓子、咳嗽)

(3)一阵风吹来,黑烟灰随风飘落,周围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师:是啊,如果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呛的咳嗽、恶心。时间长了,还会生好多疾病呢。

(4)小朋友再看,(指甲图)树多的地方,空中冒的烟为什么不黑呢?(幼儿讨论)师:原来,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树多的地方,空气特别新鲜,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除氧气,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于是,人们就在工厂的周围种了好多树。小朋友,这又是树的一个作用,你能说出这叫什么作用吗?(启发幼儿讨论)小结:树木能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除氧气,能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这种作用叫“净化空气”(幼儿学记)。

3.调节气候的本领。

(1)观察图上的人,在树下的人感觉会怎么样?(在树下的很凉快)没在树下的人感觉又会怎么样?(这边没有树,太热了)

(2)为什么有树的地方就会凉快呢?这又是树的一个作用呢?(幼儿讨论)小结:原来夏天天气炎热,树木里的水分大量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它像空调一样可以使温度有高度变低,这种作用叫“调节气温”(幼儿学记)。

(三)防风、防沙、防洪的作用。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了故事后,你就会知道树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呢?

教师讲述《大森林的故事》:

聪明的小朋友,村子被风吹垮了吗?被洪水淹没了吗?被沙子埋了吗?提问:村子被风吹到了吗?(没有)被沙埋了吗?(没有)被洪水淹没了吗?(没有)那么,小朋友想想树还有什么更大的作用?(防风、防沙、防洪)

(四)复习巩固树的作用通过启发提问,使幼儿加深印象,说出树的几种作用。

(五)游戏:“我是小法官”看图片探讨人类对树的破坏与保护。

(六)律动:学种树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树的作用那么大,它为我们做了许多好事,我们要多种树,让我们一起种树吧。

音乐起(律动),幼儿随教师动作挖坑、栽树、浇水,小树发芽长大,小朋友高高兴兴拍手、跳舞。

附故事: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社会教育活动 第3篇

2016年的4月, 一场“武汉马拉松比赛”在大班幼儿之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 大家都热衷于谈论这个话题。即将跨入小学大门的大班幼儿, 他们在情感、意志力、独立个性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他们喜欢自由活动, 盼望快点长大, 希望更多地了解社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也指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是生动的, 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 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 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 使教育内容真正被幼儿所理解、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继而产生特定的情感和行为。

于是借助这次“汉马”比赛的契机, 我设计了“‘汉马’从我家门过”的社会领域活动, 让幼儿了解武汉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为自己家乡的变化感到自豪和高兴, 并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完成各项任务和挑战后坚持闯关到终点时的成功感。我希望用贯穿活动始终的三个闯关游戏, 让幼儿在快乐中游戏, 在情感体验中成长, 在社会学习中发展, 鼓励每位幼儿自信、自主地进行表现。

二、活动目标

1. 为“国际马拉松”在家乡武汉举行感到自豪。

2. 初步了解“汉马”赛道上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

3. 能想办法完成游戏中的任务。

三、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

(1) 开展“我对‘汉马’知多少”的调查活动;了解有关“汉马”的资讯。

(2) 开展亲子小分队活动: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参观武汉风景点或地标建筑, 了解相关知识。

2. 物质材料准备

(1) 制作“‘汉马’从我家门过”的教学活动课件及活动中相关音乐、视频。

(2) “汉马赛道上湖泊”任务调查表。

(3) 教师、幼儿共同收集“汉马”相关的视频、图片。

四、活动过程

1. 小“汉马”跑手 (回顾经验, 律动导入)

幼儿跟随“跑步歌”音乐跑进活动室。

2.“汉马”跑起来 (闯关游戏, 初步了解“汉马”)

第一关:快速答题——观看“汉马”比赛的相关视频, 根据提问说出答案, 了解简单的“汉马”相关信息。

(1) 武汉国际马拉松是什么时候举行的?

(2) “汉马”的起点在哪儿?终点是在哪儿?全程多少公里?

(3) 为什么它被称为“最美赛道”?

第二关:拼图大赛———根据拼图上的信息, 猜出景点名称, 了解“汉马”赛道上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

比赛规则:幼儿人手一张拼图, 猜猜拼图上的风景是哪里?再到小伙伴中找一找拼图的另一半, 组合在一起放到“汉马”赛道上大致的地方。

提问:你去过汉马赛道上的什么地方?向大家介绍一下那里有什么?你觉得它美在哪里?

师幼共同小结:武汉很美, 有古香古色的风景, 还有现代化的建筑, 而且每天还在建设和变化。这么美丽的景色就在我们身边, 武汉是我们的家乡, 我们为武汉感到骄傲。

第三关:为我点赞———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获得点赞, 进一步感受武汉的特色和武汉的美。

(1) 幼儿自然分组, 抽取任务卡。

(2) 看视频, 听取任务要求。

任务一, “身体动一动”

小组幼儿合作用身体模仿汉马赛道上的一座桥。让大家猜一猜模仿的是哪座桥, 猜对获取点赞。

任务二, “小手写一写”

幼儿针对“汉马”赛道上途经的五个湖泊展开系列调查,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在班级幼儿面前介绍调查结果 (提示幼儿遇到困难时可寻求客人老师的帮助) , 完成后获取点赞。

任务三, “耳朵听一听”

幼儿学唱武汉歌曲, 并进行集体表演唱, 获得点赞。

3.“汉马”从我家门过 (情感提升, “汉马”跑进自己家门前)

请幼儿一起打开武汉全景图, 感受、认识武汉的大和美。

五、活动延伸

1. 区角活动

美术区:继续设计“汉马”跑道上的风景, 并相互交流自己的创意。

建构区:准备好“青马” (虚构的青山马拉松比赛) 跑道沙盘, 请幼儿利用各种材料, 为“青马”跑道上添加各种风景。

图书区:自制“汉马”宣传手册、美丽的武汉画册。

2. 家园联系

和爸爸妈妈一起, 利用多种方式寻找更多的武汉美景。

3. 领域渗透

健康:进行多种体育锻炼活动, 开展一次亲子跑步比赛活动。

艺术:共同布置主题墙“汉马知多少”。

社会:了解武汉的“过早”, 了解“过早”的意思, 知晓早点的种类和名称。

六、活动反思

一场“武汉国际马拉松比赛”让全世界喜欢跑步运动的跑友们相聚在武汉, 也让武汉人迎来了一场全城大狂欢。这样一场运动盛事自然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有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汉马”比赛中的亲子跑, 有的亲临现场为选手们加油, 有的在电视机前全程关注这场跑步盛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孩子们的讨论一直离不开汉马相关的话题。

关注生活, 注重游戏, 于是“汉马从我家门过”的活动由此而来!

《指南》指出: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 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 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汉马从我家门过”的活动中, 教师意图通过三个不同的闯关游戏, 让幼儿了解武汉, 知道自己生活的家乡有多么美丽, 为自己是个武汉娃感到骄傲和自豪。

1.“汉马从我家门过”的社会教育内容生动, 并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关注了时事、热点新闻事件。因为活动内容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所以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并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掌握。“快速答题”的第一关, 基于幼儿前期对“汉马”相关资料的调查, 教师以简单的抢答游戏进行热身, 让幼儿初步了解了“汉马”的基本知识, 扩展了幼儿的经验。这种游戏方式使教育内容真正被幼儿所理解、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继而产生特定的情感和行为。

2.“‘汉马’从我家门过”社会活动的关键是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 让幼儿为武汉的发展和变化感到自豪。社会领域的教育同样离不开知、情、意、行。在知、情、意、行四个要素中, 社会认知是基础, 有了深刻的认识, 才有可能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社会行为是体现知、情、意的结果。

在“拼图大赛”的第二关, 幼儿通过合作游戏, 拼出“汉马”赛道上的风景, 通过自己的讲述和教师的小结发现最美赛道上的最美风景, 从中感受武汉的发展和变化。第三关“为我点赞”环节, 幼儿通过主动承担任务, 在任务中出主意、想办法等。幼儿以手脑相结合的方式去完成一系列活动任务, 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了大武汉, 深切感受到自己作为个武汉娃的骄傲。这个活动环节增强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加强了幼儿的社会认知, 能有效改善幼儿的社会行为。

3.“汉马从我家门过”社会活动关注了与其他领域的渗透。在活动中, 教师鼓励幼儿与他人交往, 与同伴分工合作, 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克服;鼓励幼儿主动承担任务, 大方、大胆地向大人请教, 关注了培训幼儿语言领域的讲述能力;引导幼儿调查时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引导幼儿在具有武汉特色的歌曲欣赏中感受武汉方言的艺术魅力等等。

在充满关爱、信任、尊重、鼓励、支持的环境下开展的活动, 让幼儿变得自信, 并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这些都是幼儿形成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前提和基础, 是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行为的基本条件。

在活动中, 当然还有不足之处:

1.分组完成任务时, 教师的关注不够及时, 需要在现场执教的活动中随时调整。

2.活动中的社会认知学习充足, 而社会情感体验则稍显不足, 教师在活动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幼儿对社会情感的感受。

3.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来营造和提升幼儿闯关游戏的氛围。

大班社会活动:朋友 第4篇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发现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有一定范围,有的孩子总是和固定的几个人玩,有些孩子几乎看不到他们之间的交往。如何增进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让更多的孩子都成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呢?为此我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 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能用不同的语言和身体动作表达友好。

2. 能相互协商、合作完成游戏,体验朋友友好相处的乐趣。

3. 在游戏中体验关心帮助朋友的快乐,初步理解同伴间应相互原谅。

活动准备

1. 录音机、录有歌曲《朋友》的磁带。

2. 心型纸板若干

3. 塑料瓶、扣线小纸球

4. 大树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

播放周华健歌曲《朋友》

提问:谁能听出这首歌是说什么的?

(二)激发孩子主动与同伴交往的愿望

你们有好朋友吗?能说说你的好朋友都有谁?

见到好朋友你们会说什么?做什么动作?

现在就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和你的好朋友打招呼吧!

你刚才和谁打招呼的?是怎么打招呼的?

现在老师再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去跟好朋友打招呼,看谁的朋友多?

说说你都和谁打了招呼?小朋友们帮我算一算,看我们班谁的朋友多?

(三)游戏:抢占爱心纸板。游戏中体验关心帮助朋友的快乐 1. 出示心型纸板(纸板数少于幼儿数):喜欢这些“爱心”吗?现在老师把这些“爱心”放在地上,等会儿小朋友随着音乐围着“爱心”跑,音乐一停,你们就找一个“爱心”站在上面。

师:你们几个怎么没有站到爱心上?(没有了)怎么办呢?谁愿意帮助他们?

小结: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都找到了“爱心”。

2. 老师收起几个爱心,进行第2次游戏(这次是2个小朋友站一个“爱心”),音乐停,有几个孩子没有站到“爱心”。

师:哎呀!又有几个小朋友没有找到“爱心”,现在让我来采访一下他们。你们没有找到爱心,怎么办?你们能自己想办法站到“爱心”上吗?你跟朋友怎么说(鼓励幼儿主动寻求朋友的帮助)

师:让我们为他们鼓掌,他们没找到“爱心”,虽然心里很难受,但他们能自己想办法,主动找朋友帮助,真了不起!

3. 再次游戏,这一次我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站在“爱心”上。

小结:这次所有的孩子都站到“爱心”上了,看来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都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四)游戏:智取小球,在游戏中体验朋友间相互合作取得胜利的快乐

1. 出示塑料瓶,里面装有扣线的纸球,让幼儿观察,并请一名幼儿做取球示范:拉着瓶口外面的线,轻轻往上提(瓶口较小,一次只能取一个)。

2. 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先把球取完。

交流:刚才取球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请得到第一名的一组演示。

3. 再进行一次比赛。让幼儿充分体验朋友间通过合作取得成功的经验。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玩了抢占爱心、取小球的游戏,在刚才的游戏中,什么事让你最开心?(帮助朋友、得到朋友的帮助、好朋友一起想办法)

(五)教育幼儿要像小树叶一样,相亲相爱,团结在一起

出示挂图:假如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班级,那么小朋友就像大树上的什么呢?

现在请你们到大树这里来,取下代表自己的树叶。

没有树叶的大树你们觉得怎么样?还有刚才漂亮吗?

提示幼儿将手中的树叶再送到原来的位置。

老师伸开双手轻轻地揽着小朋友,说:“这一片片树叶就像我们这么多的好朋友一样,团结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咱们给这棵大树取个名就叫“朋友树”吧!

小朋友你们看,“朋友树”的叶子多茂盛啊!但有时,风吹过来,树叶也会互相碰撞,就像我们现在站在这里挤挤抗抗的,可是他们一点也不生气。我们也要像小树叶一样,碰撞了不生气,学会互相原谅,要相亲相爱,团结在一起。

活动延伸

1. 将“朋友树”贴在活动室里,让孩子们装饰代表自己的树叶或在上面画上自画像。

2. 在手工区里制作名片,同伴间相互赠送名片。

3. 鼓励幼儿打电话问候同伴。

大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第5篇

幼儿升入大班以后,常常在区域活动、过渡环节聚在一起游戏,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合作动机也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的合作行为发展还不够明显。而让孩子通过合作化的共同学习一起感受合作的快乐,学会与人合作,不仅是他们现在成长的需要,对其今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现阶段我们班也在开展关于合作品格的主题课程,为了更好的满足孩子们发展的需要,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翻转垫子游戏中,幼儿感受合作的重要,学习合作的方法,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成功感和乐趣,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3.知道自己的任务,有初步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难点:能够相互配合翻转垫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自由分组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经验。

物质准备:垫子3块,记分牌、课件、黑板、桌子3张、布、幼儿操作材料(布、小人偶)3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课件,介绍游戏材料和规则。

2.幼儿自由分组。

二、基本部分。

(一)初次尝试。

1.三组幼儿尝试并探索翻转垫子的方法。

2.幼儿分享交流。

教师提问:“你们是怎么翻垫子的?翻垫子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3.小结:总结翻垫子的方法,小组成员的双脚都踩在一层垫子上再去翻折会更容易。

(二)体验协作。

1.播放课件,介绍游戏新规则。

2.2分钟小组讨论时间,然后幼儿再次尝试,学习合作翻垫子的方法。

3.统计得分,并邀请速度最快的一组幼儿分享交流。

教师:“你们用了什么好方法?在讨论时都商量了哪些内容?”

4.教师小结:“想要成功翻转垫子不仅要掌握翻垫子的方法,还要先商量好分工,学会配合,听从指挥,才能配合的默契。”

(三)难度升级,加深体验协作。

1.播放课件,介绍游戏新规则,小组进行比赛。

2.统计得分,公布比赛结果。

3.思考:在合作翻垫子的游戏中,我们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好?

4.小结: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会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合作完成,我们要商量好分工、听从指挥,相互配合,还要关注到同伴,帮助同伴一起获得成功。

三、活动延伸

利用户外时间开展合作游戏《翻箱子》,继续探索与学习合作的方法。

教师:你们敢不敢挑战更有难度的合作游戏《翻箱子》?户外游戏时间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活动总结

一个真游戏,是能够快速吸引幼儿主动玩、主动学的愿望。因此,在活动中,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用音乐创造出愉快的合作游戏氛围,用倒计时器增加比赛紧迫感,烘托团队竞赛的氛围。

为了解决游戏中相互配合翻转垫子的难点问题,我最终投放易于幼儿操作的“布、小人偶”,在小组讨论环节投放,先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商量好翻垫子的方法,再通过在布上移动人偶,协商好成员移动的先后顺序,知道自己的任务,为合作翻垫子做好准备。

寓教于乐、寓社会教育于游戏之中,注重体验,在体验中实现教育目标,帮助幼儿理解内化。活动中所呈现的三次游戏,难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第一次游戏,尝试探索合作翻垫子的方法,使孩子感受合作的愉快与重要。第二次游戏,在具有协商、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幼儿体验分工对合作的重要性。第三次游戏,巩固团队合作方法的同时,能够关注到同伴,相互配合,和同伴一起获得胜利。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 第6篇

1、使幼儿理解“人多力量大”,“大家团结起来力量大”,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到团结的重要性和合作成功的愉悦。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牙签若干、视频《三只羊》、音乐《拔萝卜》

2、准备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今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选举大力士。

规则:按要求折牙签,谁能一下子折断最多的牙签,谁就获胜

2、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信封,里面有一些小牙签,轻轻地先拿出一根,试着折断它。(每个人都轻易地折断了)

3、好,再拿出五根,放一起,(师作示范)折折看。

现在已经分出一些胜负了,一下子就把6根牙签折断的请站起来,呵,真行,大力士将在你们这中间产生。

好,其他同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0根牙签能不能难倒他们。

大力士产生了“大力士你好,请问你折10根牙签与折6根时,用力有什么不同?”

(折6根时我稍稍用力就折断了,10根时我用出了全身力气才折断)

4、教师小结:是啊,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一根牙签很弱小,不堪一折,可是当他们紧密地集合在一起的时候,小小的牙签也能像大树一样强壮有力。

二、通过体验,进行感知

1、小朋友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叫拔萝卜。

2、出示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大萝卜头饰。请小朋友们听着音乐一起来拔萝卜。

3、提问:通过这个游戏你们发现什么问题?(告诉幼儿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拔起萝卜)

三、观看视频,展开讨论

1、播放视频:《三只羊》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团结的重要。

小朋友们帮老爷爷把萝卜拔出来了,老爷爷要奖励大家一起来看动画。

2、提问:故事中有谁?谁想吃谁?

小羊没有被狼吃掉,为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团结会怎样?

四、活动迁移、共同合作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班级活动方案 第7篇

1、了解闹元宵的活动之一:划旱船,丰富幼儿我国民俗文化的知识。

2、学习划旱船的表演方法,培养幼儿的表演兴趣。

3、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旧蛋糕盒两个,大小适合幼儿套在身上当“船”,一米长的小棍两根当“桨”;铅笔、剪刀、电光纸若干。

2、鼓一,钹一副。

幼儿情况分析:

元宵节幼儿看闹元宵已经积累了一些感官经验,这次活动让幼儿自己制作旱船、亲自学习划旱船,大家一定会很感兴趣。注意两人之间的合作,正确、安全地使用剪刀。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闹元宵的队伍里都有哪些表演?请你来学一学好吗?(唐僧师徒、锣鼓、扭秧歌、赶毛驴、大头娃娃、踩高跷、划船……)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见闻并模仿。

2、当幼儿模仿划旱船时,给幼儿套上旧蛋糕盒当船,用木棍当桨,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3、我们的旱船还不够漂亮,我们一起来设计、打扮一下,然后再来表演。

(1)先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装饰,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

(2)讨论:怎样用电光纸剪出“流苏”?剪到纸的一半,不能剪到头;间隔要均匀才漂亮。

(3)讨论:怎样才能剪得均匀?用铅笔先画出线条(错误控制线),沿着线条剪。

(4)两人结合,分工合作,一个画,一个剪。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铅笔和剪刀。

(5)幼儿剪好后,教师协助沿“船”边贴好,同时装饰一下船桨。

4、教师示范怎样划船,怎样“坐船”,讲解表演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两人眼神的交流,路线要走曲线,“坐船”人紧跟划船人,身体自然、协调地动作等。

5、请幼儿分组表演,加上锣鼓伴奏。对幼儿表演中的问题及时纠正。

6、评出“最佳划船手”,最佳“坐船人”。

延伸活动:

1、将自制旱船和船桨放在区角,供幼儿继续练习。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社会教育活动 第8篇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大班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 也会说“一个接一个”“要有秩序”之类的词语, 但在具体情况中, 自我中心意识的本能还是会让他们不自觉地做出一些争抢、拥挤的行为。设计“我们不拥挤”活动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 强化幼儿的行为, 从而达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的效果。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 充分体验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2.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多种形式, 增强规则意识。

3.在遇到拥挤情况时, 会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2.物质环境准备

(1) 两个玻璃瓶、系着绳子的小球、计时器、时间记录板、记号笔、两个钻圈。

(2) PPT (生活中有秩序的场景图片) 、视频短片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

四、活动过程

(一) 游戏体验, 感知秩序的重要性

1. 第一次游戏:瓶中取球

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知道一个一个地拉, 才能成功取出小球。

(1) 教师交代要求:小球被困在瓶子里了, 小朋友们要快速地取出来, 请听规则:8人为一组, 听到三次钟声后, 每人拉一根绳子, 取出小球, 音乐停止, 游戏停止。

(2) 记录两组用时。

(3) 讨论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分析成功与不成功的原因。

(4) 教师小结:拉球时, 不着急, 看清拉绳的位置, 等上面的球出来后, 才能拉下面的球, 这样一个接一个、有序地拉就能成功。

2. 第二次游戏:逃生游戏

(1) 教师交代要求:警报声响起时, 所有小朋友快速通过指定的两个“安全出口”, 在15秒内通过, 逃生成功, 超时为失败。

(2) 记录两组幼儿的活动用时。

(3) 分享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

(4) 讨论分析在撤离过程中, 遇到了什么困难, 怎么解决困难的。

(4) 教师小结:当我们在公共场所或者人多的地方, 危险来临时, 要从最近的安全出口, 冷静地、有秩序地撤离, 不拥挤, 方可成功脱离危险地带。

(二) 观看PPT, 进一步感知秩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 看一看:观看一组在飞机上、火车站等有序场景的课件。

2. 说一说:谈感受, 并说一说秩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我们遵守秩序的地方。

小结:在生活中, 我们会遇到各种情况需要我们遵守秩序、不慌乱、不拥挤, 做一个文明的小朋友。

(三) 经验提升:拥挤时刻的自救方法

1. 观看视频:播放2014年12月上海外滩的踩踏视频。

2. 谈感受。

3. 学习自救方法。

五、活动延伸

1.开展演习活动, 观察幼儿是否将行动落实到日常活动中。

2.日常生活中, 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发现还有哪些方面要做到遵守秩序。

3.与父母共同抓拍与生活秩序相关的照片到园分享。

六、活动反思

“我们不拥挤”实际上就是一种规则意识的培养。在本主题活动中, 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和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一是活动以“问题情境萌发幼儿对规则的内在需要”。一个人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外在, 而是来自于内在。内需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同样, 要让幼儿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就要让他们从内心对规则秩序充满渴望。活动开始“瓶中取球”的游戏就成功地营造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瓶口小, 每次只能取出一个球, 如何快速取出瓶内的球?孩子求胜心切, 都想在规定的时间将球取出来, 所以“怎样才能取胜”已经成为孩子迫切想解决的问题。这时, 这个规则就是幼儿自主想要建立的。

二是“以有效的提问完善幼儿对规则的自主建立”。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合作行为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小班、中班的训练, 大班幼儿已初步具备了合作意识, 但由于社会认知能力、交往水平的限制, 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水平仍然不稳定, 面对复杂的合作任务往往会显得措手不及, 而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问题逐个分解, 逐步解决。我通过提问层层递进, 引发幼儿思考如何解决拥堵问题。这种不断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正是在帮助幼儿自主建构规则意识吗?带着体验、带着反思, 充满挑战的主题活动有效地强化了幼儿对规则的积极情感。

三是“以案例分析引发幼儿对社会规则的体悟反思”。社会性教育来源于生活, 也将运用于生活、指导生活。通过两个游戏, 幼儿对“不拥挤、有秩序”的社会行为规则有了较深切的体验后, 就会在于“生活的细节处紧用力”。活动中安排了正面教育 (播放PPT) , 帮助幼儿感知生活的美好源自于人们对各种规则和秩序自觉遵守的行为。当然, 通过PPT, 也让幼儿了解了已经发生的一些残酷的社会事件, 从而触动孩子内心最深处的那份情感, 让幼儿在比较中将自主建构的规则意识进行内化。其后, 通过自救和救援方法的学习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提高幼儿安全保护意识, 也为其以后的社会生活服务, 这就是社会性教育生活化的必然途径。

大班社会活动:千人糕 第9篇

在我们农村一年一度的新年要吃年糕,九月初九要吃重阳糕,在丰收农忙以后为庆丰收要吃糕,一年四季吃糕的机会很多,可在吃糕的时候,再也没有香甜的感觉了,那是为什么呀?那是因为现在的一些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的优越及长辈的宠爱,养成了浪费等不良习惯。何不抓住这个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于是设计本次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发扬光大我国劳动人民的光荣传统——勤俭。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千人糕”以及生活中常见食物的来源。

2.知道食物都是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关于“千人糕原料培育或生产过程”的图片。

2.“千人糕”一个。

3.人手一份食物图卡。

4.教学课件。

(三)活动过程

1.以故事导入课题。

(1)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

(2)简单了解故事内容。

师:老爷爷给国王吃的是什么?

幼A:老爷爷给国王吃了糕。

幼B:老爷爷给国王吃了千人糕。

师:国王吃了一点以后怎么样了?

幼A:眼睛睁开了。

幼B:国王吃了一点以后眼睛睁开了。

师:又吃了一点后又怎么样了?

幼A:站了起来。

幼B:国王又吃了一点后慢慢站了起来。

师:又吃了一点后又怎么样了?

幼A:力气很大。

幼B:能走来走去了。

(评析:幼儿按照故事内容回答,其中有的幼儿在回答的时候,还加上了形体动作,非常形象。教师提问直接点题,揭示教学课题,通过三次的提问,突出了千人糕的神奇作用,为下面了解千人糕埋下了伏笔。)

2.多种方式了解“千人糕”和生活中常见食物的来源。

(2)猜测“千人糕”的制作者及它的样子。

师:“千人糕”是由谁制作出来的?它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呢?

幼A:千人糕有一千个人来做的。

幼B:千人糕很大很高,像楼房。

幼C:千人糕很大很高,像宝塔。

幼D:千人糕上有许多水果。

幼E:千人糕上有许多果仁。

幼F:千人糕上有奶油。

幼G:千人糕上有芝麻。

(评析:用猜测的方法,猜测了千人糕上有许多的东西,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为千人糕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为探讨了解千人糕进一步打下了伏笔。)

(2)探讨“千人糕”的原料及原料的来历。

①神秘地出示“千人糕”。

师:千人糕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评析:幼儿的热情非常高,都急切想看见千人糕,于是我就请三四个幼儿来帮助老师抬出千人糕,其他幼儿为我们加油鼓劲,然后通过揭开三个盖子,最后才打开千人糕,为千人糕的出现再次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②在看看讲讲中了解“千人糕”。

③分组看图片,寻找“千人糕”的原料的生产或培育的过程。

(评析:这时提供的卡片都是较零碎且顺序颠倒的,幼儿在看看讲讲中自己组织寻找答案,充分给以幼儿想象和求异的空间及机会。)

师:千人糕有哪些人用什么材料怎么做成的?

幼A:农民在地里播种、插秧、施肥、洒农药等,然后收割、脱粒稻子,再把稻子送到工厂由工人碾成米,最后碾成细细的米粉,用来加工千人糕。

幼B:农民在地里种甘蔗,把甘蔗送到工厂,由机器压出甜水,再加工成糖,用来做千人糕。

幼C:农民在地里种蔬菜,经常给蔬菜浇水、施肥,然后把蔬菜送到农贸市场,做千人糕的人来购买蔬菜,用来制作千人糕。

幼D:农场里的饲养员饲养了小鸡,经常给它们喂水、喂食物,小鸡长成了母鸡,母鸡生下了鸡蛋,司机叔叔把鸡蛋送到加工厂,人们就用鸡蛋来制作千人糕了。

幼E:农场里的饲养员饲养了奶牛,每天给他们喂水、喂草,奶牛长大了,人们挤下了牛奶,人们就用牛奶来制作千人糕了。

④师小结:“千人糕”的制作需要很多的人,很多的材料。

(3)讲讲生活中还有哪些食物也像“千人糕”一样,是有许多人许多材料制作成的。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食物像“千人糕”一样,是谁做出来的,用什么做成的?

幼A:馒头也是由很多人制作出来的。

幼B:面条。

幼C:饼干。

幼F:冷饮。

(评析:幼儿讲述了许多生活中自己爱吃的东西,把千人糕所表述的含义引申到小朋友的实际生活中。)

(4)为幼儿提供人手一份的食物图卡,自由讲述它们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3.品尝“千人糕”,教育幼儿从小爱惜粮食。

(1)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2)品尝“千人糕”。

(评析:幼儿在品尝的时候都吃得格外香甜,格外小心,可见,已达到了本活动的教学目标。)

(四)活动延伸

1.继续说说生活中其他食物的来源。

2.向其他班小朋友讲述“千人糕”的故事,请他们共同品尝“千人糕”。

三、活动评价

1.体现了教学者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教学不以灌输知识为重点,而是注重幼儿情感的激发,特别是注重幼儿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所倡导的,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2.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方法。

教育思想决定着教学的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思想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这一教学案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幼儿生活中的常见食物。通过这一食物,利用猜测、参观、讨论、交流、品尝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了千人糕的来源,养成了爱惜粮食好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课件导入课题,猜测千人糕的由来,千人糕的神奇出现等,都为幼儿探索活动打下了伏笔,可见老师的良苦用心。

3.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幼儿的学习方式奠定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可以这么说,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在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上的。因此,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更具有现实意义。这一活动的创设和设计,在幼儿的学习方式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在活动中大胆放手,幼儿自由地选择看看讲讲,非常轻松获取了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

附故事: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特殊的朋友》 第10篇

现代生活条件优越,孩子们丰衣足食,个个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孩子们不懂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结合大班整合活动课程《到处都有好朋友》,让幼儿了解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特殊人群——盲人。真正感受盲人的生活、学习,感受盲人克服困难的精神,学会关心、帮助他们,从而让孩子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光明,从小保护视力。

活动目的:

1、通过观看课件,感受盲书、盲道,了解盲人生活。

2、感受盲人克服困难的精神。

3、知道10月15日是世界盲人节,学会关心、帮助盲人。

活动准备:

1、盲道、盲书、盲杖……

2、课件、图片、投影设备。

活动过程:

一、知道眼睛对我们很重要。

1、谜语(眼睛)

两间房子一样大,上下都把窗帘挂。

房里能容千万人,就是不容一粒沙。

2、通过游戏,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1) 画嘴巴 (一个幼儿不戴眼罩,一个幼儿不戴眼罩)

(2) 找座位 (全体幼儿戴上眼罩)

3、全体幼儿朗诵诗歌——《明亮的眼睛》

二、了解并感受盲人的生活,学会关心,帮助他们。

1、提问:“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的眼睛看不见,他们是谁?”

2、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和盲人有什么不同?

3、知道10月15日是世界盲人节。

4、请幼儿观看课件,了解盲人的生活。(观看盲童的学习、生活过程;观看《幸福时光》的片段)。

5、提问:“你们知道盲人是怎么看书的吗?”

6、部分幼儿戴上眼罩,感受盲书与普通书的不同之处。

7、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盲人安全的在道路上行走。”

8、部分幼儿戴上眼罩,感受盲道与普通道路的不同,知道盲道的作用。

9、让幼儿观察样板币,知道人民币上有盲点。

10、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的如何去关心、帮助盲人。

11、请幼儿为盲人挑选礼物。

12、观看课件,知道导盲犬的作用。

13、欣赏《二泉映月》,观看课件《盲人按摩》,感受盲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14、教育幼儿奉献一片爱心,学会关心、帮助盲人。

社会领域活动方案 第11篇

社会领域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环境对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能够大胆地在集体面前阐述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二、活动准备:

1、被人们破坏的森林图片一幅,装在笼子里的几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幅;

2、浆糊、颜色水、毛笔、调色盘、清水桶、抹布;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小动物被关在笼子里的图片,提问引入课题。老师:“小朋友,它们是谁?现在住在什么地方?怎么会住在笼子里?”

2、辩论活动:让幼儿尝试,分两队开展对“动物关在笼子里好不好”的讨论。

(1)提问引出辩题:你认为动物关在笼子里好不好?

(2)分队进行辩论:引导幼儿试着为坚持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

①老师:有的小朋友觉得动物关在笼子里好,有的小朋友觉得动物关在笼子里不好,大家的理由呢?

②幼儿按两种不同观点分成两队,并引导幼儿讲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3、听说活动:用录音(需老师提前准备)帮助幼儿了解环境对人类、动物的重要性,知道动物更需要属于自己的家园。

(1)老师:两队小朋友的争论很激烈、很精彩,讲得都很有道理,那么,动物关在笼子里到底好不好?请大家听听动物朋友怎么说。

(2)听录音,了解动物、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提问巩固: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动物朋友的心愿了吗?“动物关在笼子里好不好?这个问题的最后结论是什么?(让动物回到美丽的大自然中)

4、操作活动:(浆糊画)帮助动物朋友建造美丽的家园。

(1)老师:(出示被人们破坏的森林图)可是,现在人们已经把动物的家园破坏了,怎么办?就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动物朋友建造一个美丽、整洁的家园吧。

(2)幼儿操作活动:以浆糊画绘制美丽的森林公园。

社会领域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体验坚持到底获得成功的快乐。

2.知道做一件事情要有始有终,战胜困难,坚持做好。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学习跳绳、运球等经验。

2.材料准备:故事有关的动物图片跳绳、球等。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引题,“小猫是怎样学本领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小猫学本领》,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猫生病还坚持学本领的可贵精神。

第一次欣赏提问:小猫看见别的小动物是怎么帮助别人的,他是怎么想的?

第二次欣赏提问:小猫怎么对妈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讨论:小猫生病了,为什么不休息还坚持捉老鼠?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

小结:要向小猫学习做事有始有终、不怕困难,最后终于学会了捉老鼠。

3.讨论“你做什么事能坚持”,启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历,大胆表达。

讨论:在生活中你在做事情时能有始有终吗?是怎样做的?

小结:生活中做每件事都要有始有终,而且许多事情是需要坚持才能做好的。

4.指出幼儿在坚持方面存在的问题,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坚持做好每件事。

5.开展竞赛游戏:跑步、跳绳、拍球等。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表扬坚持到最后的孩子。

活动资料:

小猫学本领(故事)小猫一天天地长大了。

一天,小猫看见小马帮马妈妈运粮食、小牛帮牛妈妈耕田、小公鸡打鸣催小朋友早早起、小狗帮助警察叔叔捉坏人、小青蛙捉害虫等,心想:小伙伴们本领可真大,我也要学有用的本领帮助别人。

于是,小猫回家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您教我学捉老鼠的本领吧!”妈妈说:“孩子,学本领最重要的是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你要学捉老鼠的本领,这很好,你就先练基本功,学跑步吧。”小猫想这还不简单,它就在院子里跑起来了。可才跑了一会儿,它就眼冒金星头发晕,真想坐下来休息一下。这是,它想到妈妈说的话,要学好本领,就要不怕困难,因此,它坚持跑下去。结果,小猫很快就掌握了跑步的技巧,跑得又快又好。

小猫又对妈妈说:“妈妈,妈妈,现在您能教我捉老鼠的本领吗?”妈妈说:“可以,但是学本领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能做到吗?”小猫说:“能!”在猫妈妈的鼓励下,不论刮风下雨,小猫都跟着妈妈专心、认真地学习捉老鼠的本领。有一天,小猫生病发烧了,妈妈说:“小猫,你今天就休息一下吧!”可小猫说:“妈妈,这一点病难不倒我,我能坚持下去。”妈妈说:“小猫,你真是好样的!”接着,小猫又练习起来了。

在不懈的努力下,小猫很快就掌握了捉老鼠的本领。谁家有老鼠,都请小猫来帮忙,大家都夸小猫是捉老鼠的能手,都非常喜欢它!

社会领域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生病的原因。

2、学习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

3、增强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挂图《地球病了》。

2、地球受污染和排除污染后的多媒体课件及其设施。

3、教师绘画一幅:地球病了。

4、幼儿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导入课题。

(1)出示挂图,同时放录音:孩子们,我病得厉害,难受得很,你们快帮帮我吧!

(2)提问:

a.图上有什么?

b.地球妈妈怎么了?

c.地球妈妈为什么会生病?

2、组织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知道地球受到污染的原因。

(1)说说多媒体所展示的地球被污染现象。

a.森林被砍到了许多。

b.工厂冒浓烟。

c.水变成了黑色。

d.到处是垃圾。

e.汽车排放尾气。

(2)提问:地球妈妈还生了哪些病?

3、请幼儿当医生已到幼儿讨论保护地球的方法。

(1)针对污染,幼儿自由讨论排除污染的方法。

(2)引导幼儿观看受污染和排除污染的课件,比较并说出怎样是地球妈妈的病好起来。

小结:建立污水处理工厂,把脏水变干净,工厂不要放黑烟,汽车用电、天然气、太阳能来开动,建立垃圾处理大工厂,多种花草树木,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是地球妈妈的病好起来。

4、绘画活动:打扮地球妈妈。

(1)教师出示地球妈妈“生病时”不美的画像,激起幼儿给“治好病”的地球妈妈画一幅美丽的画像,打扮打扮地球妈妈。

(2)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中自由作画。

(3)展示、评价。

社会领域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活动中让孩子掌握一些缓解、转移不良情绪的方法。

2、培养幼儿豁达开朗的性格。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消气吧”场景布置。

2、消气棒三个,蹦蹦床一个。

3、动物图3个:小狐狸河马小猪。

4、小朋友扮演小老鼠两只。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鞭炮声)这是什么声音?有什么高兴事?小狐狸那开张了,“消气吧。”

(介绍“消气吧”)这是一家让生气的人很快消气而变得快乐的地方,是一个特别的地方。

二、讨论主题

1、出示河马

①第一天开张小河马来了,它心里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②原来河马参加棒球赛,赛场上被球打得鼻青脸肿,输给了对方。

③小朋友想办法帮他消气;看小狐狸想什么办法?(请小朋友用消气棒实践)

2、出示小猪

①小猪怎么了?他的身材长的怎么样?它为什么气呼呼的?(小猪太胖穿衣服不好看)

②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帮小猪减肥?

③请小朋友实践蹦蹦床

3、帮小老鼠消气

①“吱吱”谁来了?(两只小老鼠表演)

②快帮小老鼠快乐起来吧。

三、归纳主题

1、大家都说:“消气吧”好,它好在哪?

2、你们平时遇到过生气的事吗?你用什么方法消气而变得快乐?

3、小结: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人人都有生气的时候,如果你有不高兴的事生气了,可以哭一哭、叫一叫、不再生气,也可以把生气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爸爸妈妈,他们会劝你安慰你,你的心里会好受些,你还可以吃点东西、玩玩玩具、看看电视。如果别人惹你生气,你就要想想别人对你好的时候,这样就会原谅别人,就会消气,变得快乐,身体也就会更健康了。如果你经常生气又不消气,就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4、延伸活动:家长和孩子共同商讨消气的方法,贴在展板上。

社会领域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2、能共同探索,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3、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带来的快乐,增强进一步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球、筐。

2、四组操作材料。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运球游戏,感知合作。

1、教师出示球。

师:请一个小朋友把球从这里运到对面的筐里去。

幼儿第一次运球。

师:要求你们不用四肢,不借用任何工具,再把球放到对面的筐里。

幼儿第二次运球。

师:这次成功了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教师小结:合作就是2个或2个以上的人,一起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

二、讨论研究,了解合作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一个人削苹果、一个人拼拼图、二胡独奏、一个人玩跷跷板、拔河、推车、音乐会、搬桌子)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请你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里哪些是合作的?

幼儿分辨交流。

三、游戏感悟,如何合作

师:究竟我们应该怎样来合作呢?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游戏,请你们去玩一玩。

1、介绍游戏规则。

第一个游戏:同心鞋。

第二个游戏:站孤岛。

第三个游戏:过河拆桥。

第四个游戏:搭小桥。

师:玩的时候请你们尝试合作着去完成,我只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哦,看看哪组能完成!

2、幼儿第一次尝试。

师:你玩的哪个游戏?你们成功了吗?

幼儿交流合作的方法。

师:那现在你们还想不想再去尝试一下?刚没成功的可以再去试一试,刚已经成功的可以去玩玩你感兴趣的游戏。

3、幼儿第二次尝试。

师:这次你们成功了吗?你们这次是怎么合作的?

师小结:原来合作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只要我们互相谦让,相互协商,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就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一件事情。

四、联系生活,运用合作。

1、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游戏中也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合作,那你看到或遇到过什么合作的事情吗?

2、教师小结:看来,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互相合作,什么事都难不倒我们,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合作、合作愉快!

3、那现在就让我们众人划桨开大船吧!(播放音乐退场)

中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 第12篇

1:能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人行道,红绿灯的意义和作用

活动准备:

1:知识储备:事先观察红绿灯及行人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斑马线场景

活动过程:

1:观看多媒体欣赏故事《马路上的大黑球》后提问:

谁是马路上的大黑球?为什么会变成大黑球呢?大灰狼做的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过马路?

2:实践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讲解游戏玩法后,开始游戏,扮演不同角色,如骑自行车,走路,开车

3:总结游戏中出现的情况,进行指导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社会教育活动 第13篇

(1) 人际关系方面。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性以及最基本的自我控制和应变能力;逐渐了解父母、老师、同伴以及其他社会成员, 引导幼儿逐渐学会同情、关心他人, 并乐于帮助他人, 激发幼儿初步的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诚挚、勇敢、守纪律等基本品质, 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 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了解家庭、幼儿园, 初步认识主要的生活机构和设施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主要自然景观, 初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名称;感知我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 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 激发幼儿热爱和平的情感;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人文景观;初步感受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的艺术作品, 引发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3) 社会行为规范。初步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规则, 初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基本的公共交通规则;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生活中的各种规范;初步懂得要保护环境;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劳动的情感;初步懂得正确与错误, 培养幼儿初步的是非观念。

二、学前英汉双语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

(1) 人际关系。自己:使幼儿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和自我体验。同伴及同伴交往:同伴的姓名、性别及年龄。集体:自己所在的小组、班级及幼儿园的名称, 幼儿园里工作人员的称呼以及他们的活动, 能适应集体的生活, 乐于与人交往。

(2) 社会环境。家庭:家庭的住址、电话, 有关自我安全保护的知识, 家里主要的生活用品, 家庭成员与自己、邻里的关系。幼儿园:幼儿园的名称、地址, 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 集体活动的基本规范, 自己的班级和小组,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及其与自己的关系。社区:社会主要机构的名称、工作人员、主要活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社区的交通设施, 包括码头、桥梁、车站等。

(3) 社会文化。社区人文景观:所在社区著名人文景观的名称、特征及有关的故事、传说。民间节日:一些重要的民间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记住名称、时间、主要特点。民间艺术:本地的一些主要工艺品, 它们的名称、用材及简单的制作方法, 本地的一些天然工艺品, 本地主要的地方剧种, 一些健康有益的民间歌谣、故事等。

三、学前英汉双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 活动名称的设计。活动名称是指活动的题目, 活动名称的设计要求为: (1) 从活动名称能大概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 在取名称时注意尽量符合幼儿情感和认知的特点; (3) 书写内容要完整, 体现活动类型、年龄班级、具体内容等。

(2) 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不仅要指导活动的开展, 也是检验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设计活动目标的原则:与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的原则;充分考虑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的原则。设计活动目标的具体要求:活动目标应包括社会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三个方面;目标的表述应符合本教育领域的要求;目标的要求应难度适中;目标内容不重复;目标表述应做到明确、重点突出、具有可操作性。

(3) 活动准备的设计。活动准备主要包括环境创设、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三个方面。物质准备是指各种电教设备、教玩具、操作材料、模拟的社会生活场景等。知识准备是指活动前需要幼儿事先有一定的认识、知识方面的基础。

(4) 活动过程的设计。 (1) 活动导入部分的设计:导入部分是引导幼儿活动的第一步, 设计得好能起到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作用; (2) 活动基本部分的设计:这是完成活动目标的主要部分, 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师引导幼儿活动的大部分时间都应放在这一部分; (3) 活动结束部分的设计:通过歌曲表演、手指游戏表演、律动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而然地结束活动。体验到活动所带给他们的开心快乐, 以期盼的心情和态度等待下次活动的到来。

四、活动延伸的设计

大班社会活动《心情预报》 第14篇

关键词:社会活动;心情预报;帮助别人

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并逐步引导他们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境,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方法。

2.能完整连贯地播报心情预报,并能帮助他人获得好心情。

3.感受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看天气预报,了解表示天气情况的各种符号。

2.小松鼠、小鸟唱歌、孔雀开屏、小熊、小蜜蜂的照片;天气预报的图标(每组一套);话筒。

【活动重点】

通过故事情境,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方法。

【活动难点】

能完整连贯地播报心情预报,并能帮助他人获得好心情。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过天气预报吗?那些符号代表什么含义呢?

小结:天气预报真不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2)森林电视台不仅有天气预报,还有心情预报呢,你们有没有听过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吧。

2.分段讲述故事,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和用途。

(1)师讲述故事并结合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播报森林心情预报。

讨论:心情预报是怎样说的?引导幼儿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

(2)引导幼儿分析大象的心情,学习心情预报的方法。

提问:为什么大象的心情是雨天?你还可以用哪些天气来表示不开心的心情?引导幼儿利用天气预报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心情。

(3)组织幼儿观察讨论,帮助大象快乐起来。

提问: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看了这个预报后,会怎样做呢?

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4)出示多媒体课件,讲述小动物们对大象的帮助,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提问:现在大象的心情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

3.分组讨论、交流,了解同伴的心情,尝试做心情预报员。

(1)选择表示自己心情的图标,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心情。

“心情预报真是太好了,请你也来选择一个天气图标来表示你今天的心情,想想可以用什么图标来表示。”

(2)分组讨论:请每个组推选一位代表播报一位同伴的心情。

(3)小結:在生活中,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心情,我们应该关心别人的心情变化。

4.组织幼儿交流应该怎样帮助别人获得好心情。

(1)提问:“如果我们身边的人不开心,我们应该怎样让他们变得快乐起来呢?帮助了别人,你快乐吗?”

(2)小结:别人不高兴的时候要帮助他,让他高兴起来。保持高兴的心情,经常笑一笑,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开心、幸福。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东方蓓蕾幼儿园)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社会教育活动 第15篇

大班社会领域《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加深友谊,了解一些交朋友的方法,增强交往能力。

2.初步形成热爱集体的情感。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班级集体照片。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的好朋友

1.开学已经一个月了,我们现在是大班的孩子了,我们从小班到中班已经两年了,现在小朋友已经越来越喜欢到幼儿园来了。除了我们要学本领之外,还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请你们说说你最好的朋友。

2.幼儿自由讨论。

二、情感激发

1.你们是怎样交到好朋友的呢,老师先告诉你们我和我最好朋友的故事,然后请你们来说说你们是怎样交到好朋友的。

2.教师总结,原来可以有很多交朋友的方法。

三、为朋友画像

(1)现在,请你们仔细地看看你的好朋友,他长得有什么特别让你一眼能够认出他?

(2)现在你们已经熟悉朋友的长相了,去为你的朋友画张相吧,我们的墙上有很多照片,还有我们的集体照,你们可以看着画,也可以看着朋友画。

四、在区角展示

猜猜他们是谁?

活动反思:

上一篇:听书优秀作文下一篇:读狐假虎威的启示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