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能力测试卷

2024-05-11

高三学生能力测试卷(精选6篇)

高三学生能力测试卷 第1篇

高三语文能力过关检测卷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1.某杂志社开辟了一个以“珍惜时间”为主题的专栏。下面是编者写的开栏语的开头和结尾,请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有文采,7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花开花谢,稍不留神,岁月就会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珍惜时间吧,你的一生都将富有。下面一组文章将会让你领略到时间的真谛。

2.下面是某校团委书记在同学们的18岁成人仪式上的致辞,请你根据语境,在横线处把句子补充完整。

18岁,这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羡慕的年龄!在儿童、少年眼里,18岁的人是大哥哥、大姐姐,因为你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年人、老年人眼里,18岁的人是岁月的富翁,因为你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两种情景,请以“感动”为描写重点,任选一个情景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30字。

情景一:奥运 火炬 接力 感动 情景二:河边 儿童 救援 感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部分家长对推行素质教育心存疑虑。他们认为,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减少在校学习时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请你写一段文字进行解释,以消除父母的疑虑。要求恰当引用一句名言,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所有的诗意、幻想和美在客观冷静的知识里奄奄一息。当想像力和创造力被磨成光滑的鹅卵石,当诗情画意消失后,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光彩呢?

参照示例,从“谢冰心”“高行健”两位作家中任选一个,以其姓名为对象写一段语意明确、完整的话。

示例:张恨水的“恨水”二字,出自五代词人李煜《相见欢》中的词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寄托了作家对世事蹉跎、人生恨事无限的感受和慨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以“翅膀”为主要对象,分别写两段话,7.电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字编辑、图片处理、上网浏览等都离不开它。不知你是否注意,有些软件、网站的名字很有创意。请你对下面两个网站或软件名称的创意进行简单评析。

百度(搜索网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迅雷(网络下载软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把下面两句古诗改写成一段话。(70个字以内)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①备考前夕:某学校高三(10)班晚10∶30下自习。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求:考入重点大学。解:众里寻他千百度。

答:那人(周公)却在灯火阑珊处。

(1)这是一道别出心裁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请写两条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给该学校提一条切合实际的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字,分别针对显示器、鼠标、键盘的话,从积极的角度选写一句话进行劝说。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

某君出差在外,家里的电器满腹牢骚。首先叹息的是显示器:“唉,瞧我多可怜,天天被那个人盯着看。”鼠标一听,不乐意了,说:“看算什么?我还天天被人攥在手里挪来挪去呢!”键盘接过话茬,委屈地说:“我天天都被他敲打。”这时,主机开口说话了:“哥几个都别说了,你们哪有我惨,我天天被人按肚脐眼„„” 对显示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鼠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键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为下面的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6个字。

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27日从海关总署获悉,自9月1日国家大幅度调高大排

高三语文能力过关检测卷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1.[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及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简明、连贯的能力。要紧扣主题,就必须围绕“珍惜时间”来写;要有文采,就要运用多种修辞格;有字数限制,表达就必须简明。[答案] 时间是无情的,它让红花凋谢,让绿叶枯萎,让青丝变成白发;时间又是有情的,它使树木结出硕果,使青春赢得成功,使人生收获财富。

2.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补写时要注意语境,一是要表达团委书记对18岁这美好年龄的赞美之情;二是应注意“在儿童、少年眼里”和“在中年人、老年人眼里”这两个不同的角度。

[答案] 高大强健 青春妩媚 身姿矫健 年轻有为

3.[答案] 情景一:让中国人民最感动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拉开了赛前序幕——全球火炬接力路线排定。

情景二:昨天下午,映秀河边又上演了一幕令人感动不已的精神故事:一位民工兄弟跳入湍急的水流,对一位不慎落水的儿童展开救援。

4.[答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减少在校学习时间,增加实践活动,会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发展特长,提高素质,这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会加倍努力适应这种新形势。

5.[答案] 谢冰心的“冰心”二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蕴含着作家对正直清白,冰清玉洁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或:高行健的“行健”二字出自古代儒家经典《周易》中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了作家对自强不息、发奋有为精神的赞扬和推崇)6.[答案](1)翅膀是大自然的杰作。蝴蝶的翅膀色彩斑斓,蜻蜓的翅膀薄如轻纱,天鹅的翅膀洁白柔软,雄鹰的翅膀威武刚健。

(2)人类本没有翅膀,但知识为人类插上了翅膀,使人类能够飞翔于蓝天,遨游于宇宙,达到了有翅膀的动物远不能达到的高度。

7.[答案] 百度:化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既表明网站广泛搜索的功能,又暗示使用该网站搜索会收到令人欣喜的结果。

迅雷:借用成语“迅雷不及掩耳”,说明使用该软件下载快捷、方便。

8.[答案] 已是暮春时节,细雨霏霏,落花满地,燕子成双成对在天空中游戏来去,落寞的诗人却只能孤身一人,穿行在雨中,独自感怀着苦涩的人生、逝去的年华。

9.[答案](1)信息:某学校用“时间+汗水”的方法进行高考备考;这种方法极大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建议:应推行素质教育,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请多给学生一些睡眠时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10.[答案] 对显示器:别人盯着你看,证明你在被关心。对鼠标:被人攥在手心,何尝不是一种温暖。对键盘:常常被人敲打,才能时时保持警觉。(任选其一)11.[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新闻标题应当设定为一个陈述句,将材料的主题词抽取出来,然后连缀成句即可。

[答案] 消费税调整有效抑制大排量汽车进口

12.[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关键句“当又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到树枝上时,枝条断了”和“兴许只差一个人的力量,和平就会来临了”。

[答案] 坚持不懈地点滴积累就会有成果出现。或: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总会产生质变。

高三学生能力测试卷 第2篇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A项扺zhǐ。B项拈niān。C项皴cūn)

2.B(A项不合逻辑,“增长至5.2%和4%”有误,可删去“至”。C项搭配不当,“成交”与“增长”不能搭配,可改为“成交量”。D项成分残缺,“并因演唱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应去掉“并”然后在“因”前加“昆曲”)

3.(示例)播客是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制作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供分享的个人网络广播。(4分。符合下定义要求得1分;要点“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供分享”“个人网络广播”各1分。超过字数倒扣1分)

4.(1)记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或人生美好的往事,会成为珍贵的回忆)(4分。意思正确2分,语言平实2分)(2)《朝花夕拾》(1分)

5.A(喻:告诉)

6.D(①写苏轼的身体状况。③设想太虚修炼后的情景。⑥写的是胡定之,与苏轼无关)

7.C(“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与原文“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文意不符)

8.(1)太虚(你)将来一旦受到官务的束缚,想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又哪里能再次得到呢?(4分。“一”、“为„„所”、反问语气各1分,句意通顺1分)(2)(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的力量。(3分。“示”“胜绝”“娓娓焉来逼人”各1分)(3)(我)刚到黄州,薪俸已经断绝,(家中)人口却没有减少,我心里对这件事十分担忧。(3分。“廪入”“少”“忧”各1分)

9.(1)“冰壶”比喻美好品德、纯真友情。一片冰心在玉壶。(2分。每问1分)(2)渲染了凄清、空寂的氛围。写出了词人与朋友分别后孤寂失落、依依不舍之情。(4分。每问2分)

(3)运用拟人(或想象)手法,寄语鸳鹭(或王叔济),问能不能在西湖边结茅而居,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思想(或追随友人的愿望)。(4分。手法1分,内容分析1分,情感2分)

10.(1)浑欲不胜簪(2)奈何取之尽锱铢(3)君子不齿(4)水落而石出者(5)驾一叶之扁舟(6)寻常巷陌(7)大巧若拙(8)失之东隅

11.①第一次,表达了傅玉涛对核桃的珍爱之情。②第二次,是为了证实“子孙万代”就是他曾经收藏的那一对。③两处内容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向前发展。(4分。第①点1分,第②点1分,第③点2分)

12.①两颗核桃大小、分量、形状完全一样,是天生的一对;核桃上的疙瘩都是一个一个天生长成而不是刻出来的“小葫芦”。②够年份,经过两代人之手,透进了人的血气,“揉”成了神奇的颜色,是珍贵的文物。(4分。每点2分)

13.①酷爱文物,见识不凡。②本真坦诚,爱收藏而不功利。③遇事想得开,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得失。(6分。每点2分)

14.①故事时间跨度大,叙事有波澜,“子孙万代”得而失,失而复见,见而又失,情节“奇崛”。②主人公情感复杂,得到的欣喜,失去的痛苦,复见的惊奇,最终失去的失落,五味杂陈,情感“奇崛”。③这些都是通过小人物、小物件、小事件来表现的。④都是通过平静、从容的语言来叙述描写的。(6分。前两点每点2分,③④点答出一点即可)

15.写诗动情在先或下笔后逐渐动情都值得肯定,不必强求一律。事例生动具体、典型,说服力强;从不同角度举例分析,论证更加严密。(6分。每点2分)

16.①写诗时超脱现实,如入无人之境。②展开想象和联想,人事景物可触可感。③忘却世间俗务,进入梦一般美丽境界。(6分。每点2分)

17.①由感而情,由情而诗,没有情就没有诗。②诗歌靠情感打动感染读者,作者用自

己的火去点燃读者的火。③不管形式、风格如何变化,动情才是新诗的根本。(6分。每点2分)

18.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苏轼启:五月底,我弟弟来到这里,(从他手中)得到你写给我的信,(你)慰问的情谊十分深厚。近来天气进入初寒季节,你生活得怎么样?

我寄居在这里,大体上还过得去。但我弟弟刚到筠州,就失去了一个女儿,而我的一位老奶妈也去世了。悼念他们的心情还未消退,又得到家乡来的消息,说我的堂兄太子中舍(苏不欺)在九月份去世了。我身处他乡,身体衰弱有病,眼见的都是使人感到凄凉的事物,想来我的命就是如此脆弱。

又承蒙你告诉我,你中间有段时间得病不轻,暂且使人高兴的是你又恢复了健康。我们这些人渐渐衰老了,不能够再像年轻时那样对待自己的身子,应当赶快采用道书写方士说的办法,加强养身方面的修炼。我被贬住在这里没有事做,稍微了解一点养生术。现已借到本州天庆观三间道堂,冬至后就住到里面去,过四十九天才会出来。假如不是被贬官、遭到放逐,我怎么能有这样的机会养炼呢?太虚(你)将来一旦受到官务的束缚,想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又哪里能再次得到呢?应该趁现在有空闲去做。做时,只要选择平时所谓简明扼要、容易做到的方法去做就行,日夜修炼,除吃饭睡觉以外,不做别的事。只要满了这期限,养身的根基就建立了。从此以后,纵然再出来处理人世间的事务,事情办完了,心情又会回到原来的闲静状态,(修炼身性的事)自然不会废止。

(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的力量。太虚你免不了要去求官位俸禄,将要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去追求,参加科举考试不一定能实现愿望。我私下替你考虑,应该多写书,像你给我看的论兵和论盗贼等几篇文章就很好,就像这样写几十篇,那就是见识高超又切于实用的,但不必涉及当今的时政。只是你转过来写这类文章的时候,也不能停止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

刚到黄州,薪俸已经断绝,人口却没有减少,我心里对这件事十分担忧。只好尽量节俭,每天费用不准超过一百五十钱。每月初一就取出四千五百钱,把它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天一亮就用画叉挑取一份,然后把叉子藏起来。未用完的钱仍然用另外的大竹筒装好贮存起来,用来招待客人。估计袋中的钱还可用一年多,到时候再另想办法了。

我住处的对岸武昌,山水美妙到了极点。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过江后常常因为风涛阻隔,不能马上回家,王生能为我杀鸡煮饭,甚至几天他都不厌烦。又有一位潘生,在樊口开有酒店,可以划船直接到他店旁,虽是乡村酿的酒,自是味醇汁酽。岐亭监酒胡定之,随行带有万卷书,喜欢借给人看。黄州官署的一些官员,家家都会做吃的东西,很喜欢举行宴会。你看这些情况,我的生活难道不是已经过得去了吗?你打开信纸读到这里,我想象得出你一定笑得须髯都会抖动起来。

年底天气十分寒冷,希望你万万自己多加保重。夜里酒喝得多了点,字写得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不一一说了。苏轼再拜。

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一)(南京、盐城)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9.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6分。每处1分;多于六处,每多答一处倒扣1分)

20.国别(体);史部。(2分。每问1分)

21.揭示邪说具体内容,让世人知道不可信从邪说;再加以禁止。(2分)

22.AD(A项中“抗日战争中”应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D项中“单四嫂子”是小说《明天》中的人物)

23.(1)被监禁是因为欧也妮把自己的6 000法朗送给了堂弟。被放出来是因为欧也妮母亲病重,如果她去世,葛朗台的财产将被重新登记,欧也妮也有继承母亲遗产的权利,他害怕财产被分割。(4分。每问2分)

(2)宝钗为避嫌,故意放重脚步,笑着叫:“颦儿,我看你往哪里逃!”故意让红玉他们听到,把“嫌”推给了与此事毫无关联的黛玉。(3分)宝钗表面宽厚,(1分)却富有心机,有些刻薄和虚伪。(2分)

24.最大限度考虑不同群体的诉求(充分吸收民意),找到各阶层、各群体利益的最大平衡点(最大程度得到民众的认可)。(4分。“不同诉求”“最大平衡点”两个要点各2分)

25.养老保险制度中“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缺位;就业岗位本来就不多,年轻人更难找工作;行业收入分配不均。(5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自学能力 第3篇

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授人鱼, 供一餐之用;授人渔, 则享用不尽。”学习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正确的方法, 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交给学生的应当是一把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针对高考要求, 历史学科尤其应侧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内容的规律性把握以及高考解题的引导。

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历史事件本身都有其发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在自己善于把握规律的同时, 应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规律分析历史问题。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将讲授的侧重点从以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以历史发展的逻辑关系为中心。很多教师对教材相当熟悉, 每到高考复习时把线索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却在下面不知所云。其实历史教科书上占篇幅最大的是一件件具体的历史事件。这些就高中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言, 完全可以通过阅读得到解决。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应把重点放在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事件发生后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上。即透过历史事件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本质联系, 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高考解题方法的引导, 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非同小可。历史题型分选择、材料和问答三种, 各大题型内部又分为若干题型。有关历史题型的解法比比皆是。但考试下来, 很多学生仍答得不得要领, 其主要原因在于答法与题目脱节。运用“讲练结合”讲授法, 可轻松解决这一难题。“讲”要精神, “练”要活练。在讲授历史事件的同时,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将涉及相关知识点的历年高考试题糅合其中, 以讲带练, 以练带讲, 趁热打铁, 当堂巩固。至于表达能力, 首先要学生理清思路;其次要文字通顺, 表达简洁;再次要史论结合, 以理服人, 观点鲜明, 逻辑严密。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史学科博大精深, 针对高考能力要求, 高三学生独立学习时应具备以下良好习惯: (1) 读与释疑习惯:阅读课文并善于从字里行间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必寻找问题答案。 (2) 记习惯:包括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 (3) 写提纲习惯:即理清线索和课本知识结构。 (4) 理习惯:将每次试卷、每本笔记、每张卡片、每份表格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 尤其是建立错题库。

上列习惯中较难培养的是阅读释疑和编写提纲。阅读释疑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吃透教材, 形成精读、分析、钻研的习惯。教材不光蕴含着丰富史实, 而且也是史与论结合的最好的范例。根据课本史实, 探究历史问题, 得出历史结论并对之进行研究, 这是对高三学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编写提纲是整理教材结构, 将课本由厚变薄的过程。历史知识包罗古今中外、纷繁复杂, 但万变不离其宗。课本各个具体历史时期的编写一般分纵横向两个方面。将线索一开始复习时便教给学生, 让其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学会自己纵横归纳, 做到胸有丘壑。

学生难以把握的往往是具体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此, 教师应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 将教材化难为易。逻辑推理分为:对应推理、因果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迁移推理、线索推理、规律推理、分解推理、顺向推理、逆向推理等十种方法。教师可将各类知识进行归类之后, 再让学生举一反三。

三、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教师应当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因为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影响到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情况, 这是做好因材施教的前提。只有这样, 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具体帮助。

(2) 教师还应该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深刻性、趣味性,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 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热情。当前历史课的教学方法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 如直观教学法、图文示意法、四段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等, 教师可根据不同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法。同时, 高三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都较强, 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也明显增强。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还应注意思维品质的培养, 较为有效的是充分引用史料。史料分析首先能使历史课更生动具体, 有深度, 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其次, 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性教学状况, 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再次, 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最后, 通过分析史料, 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增强对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理解。

高三学生能力测试卷 第4篇

【关键词】高考英语;阅读能力;要求

阅读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阅读能力的高低影响着语言学习的成败。阅读理解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和考试中始终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试题占据了很大比例,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文章,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优秀的成绩。

一、充分了解高考英语全国卷,增强信心

在高三的第一学期开始时,考生对高考英语卷就应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历年高考英语广东卷的题型主要是听说15分,单独提前考;卷面部分包括阅读40分、完形填空30分、信息匹配10分、语法填空15分、基础写作15分及读写任务25分。再结合广东省2016年高考英语试卷来看,其题型分布主要为阅读理解30分、七选五10分、完形填空30分、语法填空15分、改错10分及写作25分,再折算成120分*1.125,得出总分135;听说仍然提前单独考,高考英语总分为150分。不难看出,总体上原广东省自主命题英语卷与全国卷还是有一定区别,但是当考生在知道高考英语卷的题型与分数分布范围后,心理有了个底,多少会安稳一些,能减轻一定的压力。

二、阅读能力在英语高考全国卷的体现方面

(一)阅读理解

在英语高考全国卷中,阅读理解占据的篇幅相当大,所持有的分数也较高,充分说明了高考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特别是阅读理解里很多都是比较长、比较难的句型,对于这些长句、难句,若是在高考答题时间受限下,对其细嚼慢咽,分析结构以及理顺内容未免不太现实,考生只需了解其基本内容,然后再根据材料的上下文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捕捉到文章的关键信息,可以很好的帮助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因此,为了更好的做到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加强对单词的记性、词汇量的运用以及语法的构成和体系,扎实培养提高快速阅读以及对整体理解的能力。

(二)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一篇短文的阅读,短文中设有20个空格的选择填空,每小题皆有A、B、C、D四个选项,选项答案的设置通常是词性相同的单词或者短语。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完形填空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高要求。学生在处理完形填空时,一定先要整体阅读短文,对短文的情境、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若是学生了解到的内容零零碎碎,没有很好的把握短文的主体线索,就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该题型。很多学生在高考的紧张氛围下,为了节约时间,直接进入短文来答题,还有些学生,平时英语成绩本就不好,对于完形填空题型中20个空格不知从何下手,缺乏对短文通篇阅读的自信心。在完形填空解题过程中,其每个空格多少可以参照点上下文,以此寻找最佳答案,因此,学生要加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整体联系,同时做到关联性阅读答题。

(三)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也是一篇小短文,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对语法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同样在面对该题型时,学生依然要做到通篇的阅读短文,了解短文的整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语言的内容和结构做分析。

(四)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题型的处理主要是需要学生先阅读整篇短文,了解其整体内容,而后以句子做单位,分析句子内容和结构,从中找出句子中的语言及语法错误。此类题型的考查重点在于考生对短文中句子内容和结构的分析,学生若是想要更出色完成该题,就需要重视对短文的整体阅读,在短文的整体背景下进行句式分析,一定不要将短文分裂成一个一个的单词。

三、结束语

阅读是一个发生在读者和其阅读的文本间的选择性过程,这个过程中,读者的背景知识以及语言知识和文本中的信息相互作用,进而达到阅读理解。其中,英语阅读可以渗透到很多方面:每一个单词、每一个短句、每一种语法,都是一种阅读,由这些再排列组合而成的每一个长句、每一个段落,每一篇文章,都需要高考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充分理解并加以运用。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英语阅读技能,并朝着这个方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自然能达到高效率的英语学习。总之,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是每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应做到的一点。

参考文献:

[1]阮银苟.谈高考英语全国卷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J].高考(综合版),2015,09:210-211.

[2]董曼霞.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测试历时分析与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02:31-37.

高三学生能力测试卷 第5篇

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2016.1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朱光潜

①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物,而又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

②这里要进一步研究一个浅例。比如我们看下列六条垂直线,往往把它们看成三个柱子,觉得这三个柱子所围的空间(即A与B、C与D、E与F所围的空间)离我们较近,而B与C以及D与E所围的空间则看成背景,离我们较远。还不仅此。我们把这六条垂直线摆在一块看,它们仿佛自成一个谐和的整体;至于G与H两条没有规律的线则仿佛是这整体以外的东西,如果勉强把它搭上前面的六条线一块看,就觉得它不和谐。

(1)A、B、C、D、E、F为六条平行垂直线,G与H为两条没有规律的线。(2)A与B、C与D、E与F距离都相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这个有趣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很重要的道理。

一、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把六条垂直线看成三个柱子,就是直觉到一种形象。它们本来同是垂直线,我们把A和B选在一块看,却不把B和C选在一块看;同是直线所围的空间,本来没有远近的分别,我们却把A、B中的空间看得近,把B、C中的空间看得远。由此可知在外物者原来是散漫混乱,经过知觉的综合作用,才现出形象来。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

二、事物本来也要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A至F六条线可以看成一个整体,G与H两条线何以不能纳入这个整体里面去呢?这里我们很可以见出心和物的关系。我们从左看 到右时,看出CD和AB相似,DE又和BC相似。这两种相似的感觉便在心中形成一个有规律的节奏,使我们预料此后都可由此例推,右边所有的线都顺着左边诸线的节奏。视线移到EF两线时,所预料的果然出现。预料而中,自然发生一种快感。但是我们再向右看到G与H两线时,就猛觉与前不同,不但G和F的距离猛然变大,原来是像柱子的平行垂直线,现在却是两条毫无规律的线。这是预料不中,所以引起不快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这里所谓“预料”自然不是有意的,好比深夜下楼一样,步步都踏着一步梯,就无意中预料以下都是如此,倘若猛然遇到较大的距离,或是踏到平地,才觉得这是出于意料。许多艺术都应用规律和节奏,而规律和节奏所生的心理影响都以这种无意的预料为基础。

⑦懂得这两层道理,我们就可以来研究美与自然的关系了。一般人常欢喜说“自然美”,好像以为自然中已有美,纵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也还是在那里。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说“自然美”就好比说上文六条垂直线已有三个柱子的形象一样,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过艺术化,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比如你欣赏一棵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湾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

⑧美的欣赏就如“情人眼底出西施”,不过寻常恋爱都有意无意地存有“欲得之而甘心”的态度,美感的态度则丝毫不似这样。一朵花无论是生在邻家的园子里或是插在你自己的瓶子里,你只要能欣赏,它都是一样美。老子所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可以说是美感态度的定义。

(选自《谈美》第七篇,有删改)

1.根据文意,将文中附图下面的说明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整语序并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三面下个单句组合成一个复句,使之成为第⑤段的结尾句。

(1)G与H两线被摈于整体之外。

(2)G与H两线在情感上和其他六条线不能谐和。(3)G与H两线在物理方面和其他六条线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西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作者认为“美的欣赏”与“寻常恋爱”不同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下列对“美”的阐释,最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A.荀子: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B.柳宗元: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C.休谟: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理。D.狄克罗斯:不管有没有人,卢浮宫的美不会因此而荡然无存。6.本文对“美与自然”的阐释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0分)

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

沈诞琦

①我必须写写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可我难以下笔。

②我入学那年他已经八十岁了,不常在校园里走动了。我是在大一的尾声才第一次见到了约翰·纳什。大一末的某天偶尔在路上走,迎面走过来两个老人,男的高大而干枯,女的矮胖而臃肿,他们穿着正装,大约要参加什么仪式。我认出了男人是纳什,很兴奋地推推边上同行的朋友。他说,“早看到啦。”我又问边上的女人是谁,“还有谁?当然是他老婆。”我心里又吃了一惊,这形象与詹妮弗·康纳利饰演的美丽妻子实在相差太大。朋友看我怔怔的,便半是劝慰半是嘲讽,“年轻的时候大约挺漂亮的,现在老了嘛。说起来,《美丽心灵》里讲得他们如何神仙眷侣,其实他疯了不久后她就要求离婚,直到2001年拍了电影,他们才又复婚。”两位老人从我们身边走过,步履蹒跚,一声不吭,他们间是那么疏离,既像是陌生人的疏离,又像是熟识无睹太多年的疏离。《美丽心灵》在我心中营造的那个关于爱的奇迹的泡沫就这么被戳破了,我只是看到一个寻常老人的卑琐晚境。

③大二春天我阴差阳错地当选了普林斯顿数学俱乐部的主席,这个俱乐部一年也就搞三次大活动:夏天派队去参加国际大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秋天组织面向高中生的普林斯顿数学竞赛、春天组织数学教授和本科学生同乐的正式聚餐。我新官上任没几天,就要办正式聚餐,前任指点我说:“你就在海报上写,‘想见见约翰·纳什的真身吗?来参加数学俱乐部的聚餐吧!’保准无数人跑过来看热闹。”我照办了,果然很快就有许多同学报名。

④聚餐那天是五月的第二个周末,我们包下了数学楼最高层的大厅。赴宴的学生还一个未到,我们正在摆放器皿和食物,就看到电梯门一开,出来三个人,正是约翰·纳什还有他的妻儿。我慌慌张张地去迎接他。“你是发邮件的沈小姐?”“是,是我发的邮件,我叫Lily。”“沈小姐,你好。约翰·康威会来吗?我听说他会来。”“康威教授的确回复说会来,他还说要为聚餐致辞呢。”

⑤聚餐开始了,康威教授没有到。我打电话去他家,他妻子说,“太不好意思了,他彻底把这事忘了。”“沈小姐,约翰·康威会来吗?聚餐已经开始半小时了。”纳什教授又问我。我说,不会了,他忘记了这事。“是吗。”纳什有些失落,于是我也有些失落,不过同

【注】

学们个个欢欣万分,不少人在去拿吃食时故意从纳什身边经过,腼腆地打个招呼。只是没有一个人,敢在纳什一家坐的一桌坐下来。聚餐快结束了,纳什那桌剩下的七个位子仍然孤零零地空着。他的儿子趴在桌子上,他的妻子板着脸叉着手端坐在那里,而纳什默默地极缓慢地吃着一片肉。我看着这番景象,自责却无计可施。

⑥正在这时,一个女孩子走到纳什面前,结结巴巴地说:“纳什教授,我能和你合影吗?我真的——我觉得——你真伟大!”纳什愣了愣,点点头。她站在约翰·纳什身后,甜甜地合了影,然后拿着相机,奔向自己的朋友,笑呀嚷呀,像是做了件顶了不起的事情。大家受了感召,纷纷站起来,走向约翰·纳什,自觉排起了队。突然,我同桌的数学系毕业生也站了起来,他平日里总一副愤世嫉俗、据傲不羁的姿态,这时他手里竟然也有个照相机,他自嘲似地辩解:“我在数学系混了天天被恶心的证明题虐,到头来连张纳什合影都没有,说出去不是要笑死人了?”

⑦我想告诉你,那个晚春的傍晚所有男生都穿着衬衫和西裤,所有女生都穿着花裙子。我想告诉你,数学楼是全校最高的建筑,数学楼最高层的大厅360度都是没有间隔的观景玻璃。透过玻璃看出去,校园美丽如画:卡耐基湖上荡独木舟的游人正在悠悠地往回划,研究生院的塔楼下几只大肥鹅笨头笨脑地在聊天,教堂和美术馆前还有很多人在拍照,而布莱尔拱门下晒日光浴的孩子们正收起毯子准备回家,那些遍布校园角角落落的几千只灰色和黑色的松鼠们呢,它们恐怕又在忙活着筹备寒冬的一场盛宴,或许能从这个食堂偷一只甜甜圈,从那个寝室偷一块巧克力„„我们排着队等着和纳什拍照,顺便透过观景玻璃张望着校园的一草一木,而夕阳也张望着我们,大家的脸上身上都覆盖着玫瑰色的光晕。我想告诉你,《美丽心灵》里那让人动容的授笔仪式完全是导演的杜撰,可是,那个傍晚,在数学楼顶层排着队等着和纳什教授合影或谈话的年轻人们,他们的结结巴巴、推三搡四,难道不比那个子虚乌有的授笔仪式更让人感慨?“纳什教授,我真的——我觉得——你真伟大!”

⑧纳什教授已经从疯癫康复了;或者说,自诺贝尔奖和《美丽心灵》后,不再有人觉得他的不正常是件非纠正不可的事情。而他还是孤独的,学生们不敢和他讲话,更别提和他一桌吃饭。但是,那个晚春时节为纳什排起的长长队伍,还有诸多类似于这样的温暖的轶事,大概就足够支撑着他保持淡泊平和,度过自己的晚年。

„„

⑨上周二,约翰·纳什教授在我所选的博弈论课上做客座演讲。“我想讲讲纳什均衡的历史。”四十分钟里,他一直在讲他所写的几篇论文,太深奥了,恐怕学生中没一个能听懂。可是这不妨碍整个教室坐满了听众,不但有选这门课的学生,还有旁听者闻讯而来。

[注]约翰·纳什,著名经济学家、博弈论大师。他提出的纳什均衡理论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传记被改成电影《美丽心灵》。2015年5月24日,约翰·纳什夫妇遭遇车祸逝世。

7.第②段中作者写电影《美丽心灵》中的情节,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8.对本文④⑤两段的描写,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纳什一家的最早赴宴表现出纳什的严谨性格,也隐约反映出他日常生活的寂寞。B.纳什反复询问康威教授是否会来,显示出他对同事的关心以及对康威教授的重视。C.写康威教授的失约是从侧面来表现纳什对聚会的重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失落。D.作者用一组动作描写表现其儿子的百无聊赖、妻子的恼怒以及纳什的落寞凄凉。E.餐桌场景呼应了上文,进一步表现了纳什的凄凉晚境并为下文的拍照场面蓄势。9.辨析文中两次出现的“纳什教授„„我真的——我觉得——你真伟大!”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⑦段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校园美景图,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联系全文,简析作者“难以下笔”写约翰·纳什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邂逅霍金》中葛剑雄否掉了自己想给霍金拍照的念头,而本文作者却肯定了一群年轻人与纳什合影的行为。两者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古之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且从师问焉。(韩愈《师说》)(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5)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6)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7)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8)夜静云帆月影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卢挚《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

次韵孔宪蓬莱阁

【1】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忆我去年曾望海

【2】

,杭州东向亦楼台

【3】。

【注释】【1】次韵,和人的诗并依原诗用韵的次序。诗人的赵姓友人登蓬莱阁时,有诗赠赵抃,此诗为赵抃所作的和诗。孔宪:一说指孔宗翰,一说指孔延之。宪:官名的简称。蓬莱阁: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在山东省蓬莱市北丹崖山上。【2】望海:此处实指望钱塘江潮。【3】楼台:指望海楼。

14.“山巅危构傍蓬莱”是倒装语序,这句诗的正常语序是。(1分)15.对此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快哉”表现了水阁临风的快感,为全诗奠定基调。B.“两潮来”描写了晨昏两次起潮时大海的动荡不息。C.“逾觉”直接抒情,表达诗人临海观潮的心境感受。D.“忆我”由对方转而联想到自己,“忆”字引人回味。16.从结构角度,赏析本诗颈联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汉光武讨王郎时,河北皆叛,独巨鹿、信都坚守,议者谓可因二郡兵自送,还长安。惟邳彤不可,以为若行此策,岂徒空失河北,必更惊动三辅。公既西,则邯郸之兵,不肯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逃亡可必也。光武感其言而止。东坡曰:“此东汉兴亡之决,邳彤亦可谓汉之元臣也。”彤在云台诸将之中,不为人所标异,至此论出,识者始知其然。.②汉高祖没,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以故不发丧。郦商见食其曰:“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比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向以攻关中,亡.可翘足待也。”食其入言之,乃发丧。然则是时汉室之危,几于不保,郦商笑谈间,廓廓无事,其功岂不大哉?然无有表而出之者!迨吕后之亡,吕禄据北军,商子寄绐之出.游,使周勃得入。则郦氏父子之于汉,谓之社稷臣可也。寄与刘揭同说吕禄解将印,及文帝论功,揭封侯赐金,而寄不录,平、勃亦不为之一言,此又不可晓者。其后寄嗣父为侯,又以罪免,惜哉!

(《容斋随笔·邳彤郦商》)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识者始知其然 ____________(2)非尽族是 ____________ .. 6(3)比闻帝崩 ____________(4)商子寄绐之出游 ____________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1)公既西,则邯郸之兵(2)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B.(1)以故不发丧(2)必连兵还向以攻关中 ..C.(1)迨吕后之亡(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D.(1)不为人所标异(2)平、勃亦不为之一言 ..19.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1)然无有表而出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后寄嗣父为侯,又以罪免,惜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邳彤阻止光武帝西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表达)(2分)21.根据文意,概括邳彤、郦商的共同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与孙季逑书(清)洪亮吉

①季逑足下:日来用力何似?亮吉三千里外,每有造述,手未握管,心悬此人。虽才分素定,亦契慕有独至也!

②吾辈好尚既符,嗜欲又寡。幼不随搔首弄姿顾影促步

(1)

之客,以求一时之怜;长实思研精蓄神忘寝与食,以希一得之获。惟吾年差长,忧患频集,坐此不逮足下耳。然犬马之齿三十有四,距强仕之日,尚复六年。上亦冀展尺寸之效,竭志力以报先人;下庶几垂竹帛之声,传姓名以无惭生我。

③每览子桓(2)之论:“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及长沙

(3)

所述:“佚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感此数语,掩卷而悲,并日而学。

④又佣力之暇,余晷尚富,疏野之质,本乏知交,鸡胶胶则随暗影以披衣,烛就跋

(4)则携素册以到枕。衣上落虱,多而不嫌;凝尘浮冠,日以积寸。非门外入刺,巷侧过车,不知所处在京邑之内,所居界公卿之间也。

⑤夫人之知力有限,今世之所谓名士,或悬心于贵势,或役志于高名,在人者未来,在己者已失。又或放情于博奕之趣,毕命于花鸟之妍,劳瘁既同,岁月共尽,若此皆巧者之失也。间尝自思:使扬子云移研经之术以媚世,未必胜汉廷诸人,而坐废深沉之思。韦宏嗣舍著史之长以事棋,未必充吴国上选,而并亡渐渍之效。二子者专其所独至,而弃其所不能,为足妒耳。每以自慰,亦惟敢告足下也。

[注]:(1)顾影促步:形容风流自赏。(2)子桓:魏文帝曹丕的字。(3)长沙:东晋长沙郡公陶侃。(4)烛就跋:蜡烛将尽。

22.这封信开头的“___________”二字,即紧扣主题。(1分)

23.第③段两处引用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对第④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晷尚富”表明作者在京城的生活比较优越。B.“衣上落虱”“凝尘浮冠”写出作者读书之专注。C.“入刺”“过车”的环境反映出作者交游之广阔。D.此段写作者虽身处繁华、生活安逸,仍一心向学。25.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结合文章结尾段,简析“形散神聚”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己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如今,互联网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更容易彰显真实的自我,也更容易掩饰真实的自我。

2015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阅读(80分)

(一)16分 1.B与C, D与E距离相等,略大于A与B的距离。/F与G的距离较B与C的距离大。(写出一点即可,2分)2.因此(由此)G与H两线不但在物理方面和其他六条线不同,在情感上也和它们不能谐和,所以就被摈于整体之外。(3分)3.欣赏者眼中的(审美)自然(2分)

4.寻常恋爱都带有强烈的占有欲,美的欣赏则是精神的满足,超越了物质层面的利害得失。(2分)5.B(3分)

6.首先说明美感是外物与人心相结合的产物;进一步以人对图形的感受为例,阐释了“心”和“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说明美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美是经过人情化的);最后以审美的非功利性为补充。(4分)

(二)20分

7.用《美丽心灵》的美好故事与眼前所见的纳什夫妇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的震惊与失望。同时也为下文将电影中的授笔仪式与现实中的拍照场景对比做了铺垫。(3分)8.B(2分)

9.第一处反映出那个女孩子对纳什的崇拜和她面对纳什时的紧张激动;第二处是用强烈的语气表达学生们对纳什发自内心的崇敬,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面对这个向“纳什致敬”的场景时由衷的激动与感慨。(4分)10.通过运用比拟/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写景角度的变化等(比拟的修辞手法。如“肥鹅笨头笨脑地在聊天”,松鼠们在“忙活着筹备”“一场盛宴”,夕阳“张望着我们”,生动而又充满情趣。/虚实结合。实写了校园中的游人、孩子、肥鹅,虚写了松鼠们的忙碌,既生动,又让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动静结合。由校园黄昏游人的悠然、动物的忙碌,转为静静等候的排队的人们脸上身上的玫瑰色的光晕,增添了画面的悠然宁谧。/写景角度的变化。由俯视与远景描写,转为平视与近景描写,立体、全方位地表现出校园美景。)刻画了黄昏的校园既生机勃勃又宁谧悠然充满温情,烘托了学生们和纳什排队合影的感人一幕,表达了人们的纳什的敬意。(任选一个角度即可,4分)11.“难以下笔”一是因为纳什形象的复杂难以概括。他既是伟大的数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又曾患精神疾病陷入疯狂;既受众人敬仰又孤独凄凉。二是因为作者对他的了解毕竟不多,难以全面反映。三是作者及他人对纳什的情感的复杂交织,既又崇敬赞美又带着怜悯嘲讽,一言难尽。(写出两点即可,4分)12.并无矛盾。可从写作意图的不同(葛剑雄是藉此反思对名人过分好奇的干扰之举,呼唤平等、尊重的社会环境;本文作者是反映学生们对纳什的敬意,藉此表现纳什更需要人们的关注和温暖)、写作对象的差异(霍金的高度残疾所导致的形象不该随意曝光在镜 9 头前,他对宇宙空间与时间的思考使他超越了对身边人事的关注;而纳什的人生颇为曲折,晚景孤独凄凉)、场景的不同(与霍金是在路上的偶遇,表现的是周围路人对霍金的态度;写纳什是在特定的聚会场合,表现的是与会学生对纳什的态度)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3分)

(三)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二水中分白鹭洲(2)其出入也远矣(3)何时倚虚幌(4)或异二者之为(5)脉脉不得语(6)来者犹可追(7)拣尽寒枝不肯栖(8)载我在潇湘画里

(四)8分

14.蓬莱危构傍山巅(1分)15.C(3分)

16.颈联收束前四句。“遥思”照应题目,点出前面四句是想象之景,又将视角由景而及观景之人,“游观远”“度量开”都是对友人观潮景象的描绘,想象友人在蓬莱阁上游目骋怀,心胸豁然开朗,以情结景。同时,“遥思”“逾觉”又巧妙引出下联自己的回忆,转出心境。章法上显出转折回环之美。(4分)

(五)17分

17.(1)才(2)诛杀,灭族(3)等到(4)欺骗(4分)18.C(2分)

19.(1)可是没有人表彰他让他得以显露。(表、出,2分)

(2)后来,郦寄承袭他父亲的爵位成为侯,又因为获罪被削夺了爵位,这真可惜呀!(嗣、以、被动句,3分)

20.不但白白失去黄河以北地区,还会惊动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邯郸的兵马也会逃散(2分)21.(1)有远见卓识(2)有拯救汉室之危的大功(3)有功而无名(4分)【参考译文】

汉光武帝征讨王郎时,河北地区都叛乱了,只有巨鹿、信都两地还在坚守,有人建议光武帝可由这两郡的兵马护送回长安。只有邳彤不赞同,认为如果按照这个计策行事,不是会白白失去河北地区,更必定惊动三辅吗。且西行之后,邯郸的兵马不肯背弃守城的主将而千里护送,必定会离散逃跑。光武帝被他说服而没有西行。苏东坡说:“这是决定东汉兴亡的关键,邳彤也可被称之为汉的重臣。”邳彤在云台众多将领之中,不被人们认为有与众不同之处,到苏东坡这一论断出现,人们才认识到他的出色。

汉高祖死后,吕后与审食其谋划说:“将领们以前与皇帝都出身于普通百姓,现在侍奉少主,如果不杀尽他们,天下将会不安定。”因为这个缘故而不发丧。郦商见食其说:“如果真的这样做,形势危急了。陈平、灌婴带领十万兵马镇守荥阳,樊哙、周勃带领二十万兵马镇守燕、代,等到听说皇帝驾崩,诸将都被诛杀,必将都率兵马回来攻打关中,汉室的灭亡就在眼前。”审食其入朝陈述了郦商说的意思,朝廷才为高祖发丧。大汉的天下面临危险,几乎被覆灭,郦商笑谈之间,天下平安无事,他的功劳岂不是很大吗?可是没有人表彰他让他得以显露。等到吕后死,吕禄统领北军,郦商的儿子郦寄骗吕禄出游,使周勃得以入主北军。郦氏父子对于汉朝而言可说是决定社稷安稳的重臣。郦寄与刘揭同劝说吕禄交出兵权,到汉文帝论功行赏时,刘揭被封侯赐金,而郦寄却不被任用,陈平、周勃也不为他说话,他 还是不为人所知。后来,郦寄承袭他父亲的爵位成为候,又因为获罪被削夺了爵位,这真可惜呀!

(六)13分 22.用力(1分)

23.都强调生命短促不能荒废,由此触发自己潜心于学问,是借古人之口说明自己加倍用功的原因。(2分)24.C(3分)

25.此句运用对偶有力批评了醉心权势和虚名的“名士”,表达对丧失进德修业时机的惋惜。文气充沛,语句整齐有力。(3分)26.最后一段结合社会现实,又以扬雄、韦曜为例,说明不追求浮名、不讨好世俗,专注于有用的学问、发挥专长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不但抨击了世人的盲目追求虚度时光,也是紧紧围绕作者主张潜心学问,珍惜光阴的中心,可谓形散而神不散。(4分)【参考译文】

季逑阁下:近来用功如何?我在数千里之外,每有著述,还未提笔之时,心里就挂念着你啊。虽然你我才能、天赋早已注定,然而我也深深地仰慕你有自己的专长啊!我们这些人的爱好和崇尚相符合,嗜好和欲望又少。年轻时不跟随那些装模作样卖弄姿态,自我欣赏(边走边回顾自己的影子)的人,以求得世人一时的爱慕;长大后认真思考、聚精会神、废寝忘食,来寻求一点学问上的收获。只是我略微年长一些,忧虑又多,因为这个缘故比不上您。然而我三十四岁的年龄,距离强仕之日(即四十岁),还又有六年。向上也希望能竭尽自己的智力,展示微薄的力量,来报恩于先人;向下希望在史册留名,传布我的姓名于天下而使父母不以生了我而感到惭愧。每每读到曹丕的观点:“日月在天上消逝,形体相貌在人间衰亡,忽然与万物化而为一。”以及陶侃的论述:“沉溺游乐,饮酒无度,活着的时候无益于当时,死了以后不能留名于后世,这是自暴自弃啊。”感念这些话,掩卷而悲,于是把一天作两天用,勤奋学习。又加上受雇于人的余暇时间,还有富余的空闲时间,由于我粗野的本性,原本就缺乏知心的朋友,(因此得以)鸡叫时就伴着自己的暗影披衣起床,蜡烛烧完了就带着书卷睡觉。衣上落满了虱子,虽多却不嫌;浮尘凝集于冠,每日都有一寸厚。不是门外有名刺递入,巷侧有车辆经过,不知自己处在京邑之内,住的地方界于公卿之间呀。

高三学生能力测试卷 第6篇

17.上题中的《规定》对公务接待中暴露的部分“顽疾”——开出药方,说明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扎扎实实地推进。要根治公款大吃大喝、遏制公款旅游、娱乐等顽疾还要加强监督问责机制建设。下列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监察部门的监督③法制部门的监督④政协的监督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8.为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宗教政策理论水平,激励各民族干部群众更加坚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新疆某地认真开展了“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该地开展这一活动的原因是

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②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宗教与民族是密切相关的④在我国,国家主导宗教活动的开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9.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北台的《中华好诗词》和河南卫视的《成语英雄》均得到了全球华人的追棒,收视全线飘红,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这表明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经典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和文化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注重系统优化、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②注重创新发展、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搞好局部,部分对整体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④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1.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比如男性头长和鼻指数。容貌的这种特点就会给大年龄跨度的人脸识别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从而为一些疑难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方便。这说明

①辩证的否定观就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和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人们突破规律的刚约,可以限制容貌变化的不利影响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非洲当代艺术美术馆”的艺术家将整个美术馆分为草图间、图书馆、餐厅、游戏室等不同主题,展品结合个人创作和现成物,探 讨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世界。这表明由

①美术作品创造了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 ②美术作品是人脑对客观材料加工的产物③作品通过物质材料表现了作者的主观联系④美术作品与日常生活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清朝末年魏源提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这一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抓住主要矛盾,要搞好重点突破 ②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全流支流

③抓住矛盾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抓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要以人为本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38.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材料二某县政府在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提出:全面推进各领城各环节改革,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城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增强发展意识,加快重大功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民本意识,扎实推进道路、教育、卫生、水利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建设,着力改善民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增强稳定意识,着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建立健全维稳长效机制,推进社会长治久安。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坚决刹住破坏资源环境违法行为,建设美丽县城,增强政治意识,培养改革的本领、发展的能力,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在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该县政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10月13日,《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些在孩子们中影响颇深的动画片遭到央视点名批评。这引起某校高三学生的关注,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1)你支持哪方的观点?结合材料,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2 分)(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知识,谈谈如何看待关于《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热播的争鸣。(10分)

上一篇:七夕情人节浪漫表白的句子签名下一篇:八布中学2013年世界献血日宣传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