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蒹葭》读后感

2024-05-12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蒹葭》读后感(精选6篇)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蒹葭》读后感 第1篇

《蒹葭》读后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我读《秦风·蒹葭》《蒹葭》是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在秦国这个好战乐斗的尚武之邦,竟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实乃一大奇事。作品文字很简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如此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是改变了个别的字。诗的内容也极为单纯,写古今中外所谓“永恒”的题材,男女恋爱。而且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那么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如此而已。但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

《蒹葭》的取境朦胧由为显著。“伊人”的意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爱”的境界。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蒹葭》除了取境朦胧还存在形象朦胧,伊人在什么地方?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还是其它地方。如果非要寻找一个答案,那恐怕只能说伊人在主人公的心中诗歌中的伊人没有正面出现,但在虚拟的想象中,“伊人”的形象则更显得

神韵飘逸,风致焉然。而伊人又会是谁? 钟惺评曰:“异人异境,使人欲仙。”人物形象充满了朦胧的美。

再说说含蓄美。我读了文章后,又参考了一些文学家的解说,总结:文章以少少许表现多多许,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像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者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她)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这一点颇有《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情致。然而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以及他(她)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是通过这寻求的行动、左寻右找的连续匆忙过程,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现出来的。一会儿“溯洄从之”,一会儿又“溯游从之”,谁知会有几个反复呢?陈启源说:“夫说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毛诗稽古篇》)惟其“慕悦益至”,而可见不可求,则失望怅惘愈甚。

就像很多文学家都看出来一样,作品虽未着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在碧水澄滢的衬托下,“伊人”是高洁的,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可爱。不然,他(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磁石般的吸引力,那么强烈地吸引着这位追求者,那么令追求者心驰神往!而这位伊人的追求、倾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和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同时,诗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下文就不再表了。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也许仍在继续他(她)的热烈追求,因为世界上的事情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觉得它的可贵,也就愈加产生了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但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说,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了。

《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在感受“《蒹葭》之美”时,自己的心灵精神与情感也得到了“美”,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值得我们不断地探寻。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蒹葭》读后感 第2篇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新)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4错!

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简述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由乐及悲到理性了悟的思想历程。

参考:

乐:描绘月夜泛舟大江的美好景色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

悲:客人洞箫的幽怨声调,喟叹人生短促的渺小与变动不居。

理性了悟:将人生须臾与时空无限的矛盾统一起来,赋予人生以积极的意义,表现了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所追求理想的坚持,以致身处逆境依然豁达乐观和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结合诗文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参考:《长恨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讽喻,又有对唐明皇爱情悲剧的同情。在创作构思之初,作者的主观意图中同情与讽喻是二者兼有的,但是本诗对李杨悲剧的描述,虽依据了一定的史实,但融进了作者许多的艺术想象和加工创造,因而出现于读者面前的,是一出被美化了的宫廷爱情悲剧。作品的前半部分以史实为根据,先是“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写唐玄宗的沉迷,“三千宠爱在一身”写杨妃所受的宠幸;接着切入“渔阳鼙鼓动地来”写马嵬之变,“宛转峨眉马前死”写杨妃之死。作者在这里将逸乐的生活当作安史之乱的原因,是有荒淫误国的讽喻的。但诗歌的第二部分作者却匠心独运,铺写了唐玄宗自蜀到京、从春到秋、从日到夜睹物思人的缠绵悱恻之情,并引出了道士寻方的一段。这

一部分描摹玄宗的相思之情可谓细腻、真挚,字字深情,也写出了杨妃的忠贞。在这里,作者已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二人帝、妃的身份,而是着力同情、赞美这苦苦相思的感情的,其中的感动和激赏,强化了“长恨”的主题,使本诗浓郁的哀婉抒情气氛,成为患难、忠贞的爱情的颂歌。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使得本诗半部分的讽喻并非主要,对人物的悲剧性爱情的同情和歌颂却更具感染力。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首句写秦淮夜景。次句点明夜泊,而以‘近酒家’三字引起后二句。‘不知’二字感慨最深,寄托甚微。通首音节神韵,无不入妙,宜沈归愚(人名)叹为绝唱。”(《诗法易简录》)

请结合杜牧的《泊秦淮》一诗,谈谈你对“寄托甚微”这一评语的理解。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参考: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蒹葭》读后感 第3篇

多年来, 国内外二语研究者都在努力寻求有效促进学生外语学习的方法。在国外有关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中, 美国学者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 (the Input Hypothesis) (Krashen, S.D.1985) 和加拿大学者Swain提出的语言输出假说 (Output Hypothesis) (Swain, M.1993;1995) 对二语教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者认为在语言学习中, 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基本条件, 而后者指出光靠语言输入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在输入的同时强调输出才能内化目的语知识, 成功习得语言。无独有偶, 国内二语习得研究专家王初明也曾指出:“外语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语言理解和产出结合的紧密程度;两者结合产生协同效应。结合得越紧密, 协同效应越强, 外语学习效果也就越佳。”由此可见, 语言输入和输出或者说语言理解和产出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两者缺一不可。而最重要的是, 如果要使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或者说要使语言的理解和产出达到一定的协同效应, 就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 促其互动。王初明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创立、推广的“读后续写法”正迎合了这一机制。

在王初明根据多年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读后续写的促学效果 (王初明2012;2015) 之后, 国内其他学者也展开了相应的探讨。例如, 郑超教授主编的著作《以写促学:英语“写长法”的理念与操作》 (2004) 从“理念篇”和“操作篇”两部分入手, 在很好地总结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几年来以“写长法”为主要特色的“以写促学”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 对大学英语写作课程进行了全程的策划;还有学者 (如王敏、王初明2014;薛慧航2013;庞颖欣2014;彭进芳2015;姜琳、陈锦2015) 探讨了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以及趣味性、同伴互动模式、语言难度对协同的影响;另有学者 (如孙莉2013;辛铜川2014;黄贻宁2015;迟学骞2015) 作了有关读后续写法如何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还有学者 (如黎娅玲、金鑫2014;朱亚玲2013) 作了有关读后续写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和作为新型英语学习方法方面的可行性探讨等。

以上学者贡献的智慧对本文研究的顺利开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读后续写在“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课程中的具体实践

(一) 实践背景

在大多数前人的研究中, 读后续写的基本操作方法是:给学生提供一篇原本就缺失结尾的英语读物, 或者一篇已被人为地抹去结尾的英语短文, 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续写, 补全内容。

由于本文的研究是围绕“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课程而展开的, 所以在操作方法上会与前人有些许不同。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完成每一篇短篇小说的讲解后,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学生将原文的结尾 (通常是故事的最后一两段或两三段) 删去, 根据阅读材料中的故事发展情节, 充分发挥想象力, 给缺失结尾的故事补上一个合情合理的新结尾。其实, 此操作方法与改写故事结尾如出一辙。以下是针对读后续写任务的实施而设计的具体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示例。

根据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 笔者将教学步骤大致分为三部分, 归纳如下:

课前:教师挑选合适的文本, 撰写评价标准初稿, 准备好每则短篇故事的预习思考题, 布置故事梗概写作任务。

课中:教师以问题驱动为原则, 组织各种形式的小组讨论及其他课堂活动, 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教师布置读后续写任务, 组织读后续写前的小组讨论活动。

课后:教师组织评价学生作品的活动, 先组织学生互评, 再完成教师自己对学生的评价, 最后与学生一起参与优秀作品挑选并予以展示。

(二) 教学实例

在展示具体的教学过程前,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教学课程、教学时间、学情以及教学内容做一个具体介绍。本研究的依托课程为“英美短篇小说选读”, 此为笔者所在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教学对象为笔者所在院校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 (以17周计, 每周3课时) 。班上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已达到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规定的要求。考虑到文学选读课程的特殊性, 本课程没有使用任何指定教材, 其教学内容是笔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对学情的了解, 经再三严肃思考而选定的5个短篇小说, 分别为:Araby (by James Joyce) ;A Rose for Emily (by William Faulkner) ;The Story of an Hour (by Kate Chopin) ;The Lottery (by Shirley Jackson) 和The Magic Barrel (by Bernard Malamud) 。

现以讲授短篇小说Araby为例, 尝试探讨实施读后续写的具体教学过程:

1. 导入

简单介绍作者生平、创作成就、写作特点等。

2. 阅读

本环节大致分两步走。第一步, 为了督促学生预习, 教师根据文本的主要内容设计以下问题, 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1)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protagonist lives?

(2) Any reader who has experienced“young love”should be able to identify with Joyce’s protagonist.How old do you think he is?What are the chief qualities of his character?

(3) What effect does the word“Araby”have on the boy?Does the bazaar match the boy’s expectations?Why or why not?

(4) Why does the protagonist fail to buy a present for Mangan’s sister from Araby?

(5) Note that there are certain words the narrator uses to express his feelings and perceptions and certain gestures he mak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Christian religion.What are these words and gestures?What do they tell you about the protagonist?What do they suggest about his attachment to Mangan’s sister?

(6)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protagonist’s feelings described in the last paragraph of the story?

第二步, 教师组织学生就以上问题以及学生自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均有5名成员, 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在其他4名成员积极讨论时, 小组长负责记录并总结小组成员的观点和看法, 并在最后汇报讨论结果。当然, 如果有些话题具有一定的深度或争论性较强, 教师还可以根据正、反两种观点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 要求每组推选出主要辩手4~6名, 其他学生作为辅助, 组织正、反方学生进行辩论。

3. 角色扮演

通过前三个环节的实施, 学生对文本的主题展示、情节构思、叙事方式以及语言特点等方面的认知已逐渐清晰, 对于好故事是怎么构思出来的这一问题也已有深刻体会。

在该环节,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让学生课前准备两个场景的表演, 分别为小说主人公及叙述者“I”与“Mangan’s sister”第一次对话的场景和阿拉比集市上“I”与一家瓷器店的“Saleswoman”互动的场景。

4. 读后续写

本环节大致分为三步走。第一步, 教师布置续写任务, 要求学生将原文本的最后两段删去, 自己添加一个300词以内的新结尾。第二步, 为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并起到同伴间互相鼓励的作用, 教师组织学生就续写任务开展小组讨论。第三步, 教师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续写任务, 并提醒学生在续写时一定要继续与原文本积极互动。

5. 评价

本环节分三步走, 且第二步和第三步须同时进行。

第一, 学生将自己续写的结尾中模仿原故事的字、词标记出来。教师这样的要求在于鼓励学生尽量多用原材料中的地道表达, 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第二, 同一小组内学生互评续写作业。要求认真批阅, 习作上要留有圈圈点点, 习作后面要实事求是地写上一定量的评语, 并打分。组员的打分占读后续写总分数的30%。

第三, 教师评价学生的续写作业, 反馈评价信息后打分。教师的打分占读后续写总分数的70%。在师生一起计分后挑选出优秀作品并在班上传阅、展示。

关于评价环节, 还需特别说明的是, 开学第一次课上, 教师向学生明确读后续写任务后, 就应与学生一起商讨评价标准初稿。接着, 在师生共同分析完第一则短篇故事, 学生完成第一个续写任务并根据评价标准对初稿进行完评价后, 师生就具体细节再次一起讨论、完善评价标准, 以此增强学生对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认同感。

三、实践效果及结论

笔者所在院校2014级和2013级英语专业学生在各自完成了基于“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课程的读后续写后, 笔者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见附录) 和随机访谈。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共94人, 实收问卷94份, 有效问卷94份, 问卷收回率为100%。本问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共设置了10个问题。另外, 随机访谈学生共10位, 从2013级与2014级各抽5位学生参加。

问卷调查结果是:接受调查的94名学生中, 86人 (占总人数的91.5%) 认为读后续写教学模式很有新意并可行;85人 (占总人数的90.4%) 认为教师组织的各种阅读活动对续写任务的完成很有帮助;83人 (占总人数的88.3%) 认为读后续写中组员间无论在阅读活动时还是同伴互评环节中的互动都很有用;85人 (占总人数的90.4%) 认为, 与其他评价方式 (如写课程论文) 相比, 他们更乐意接受读后续写, 90人 (占总人数的95.7%) 认为课程考核由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组成比较合理;80人 (占总人数的85.1%) 认为通过读后续写, 他们的写作欲望增强了;78人 (占总人数的83%) 认为通过读后续写, 他们的写作自信心得到了提高;80人 (占85.1%) 认为读后续写教学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有帮助;82人 (占87.2%) 认为读后续写教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82人 (占87.2%) 认为读后续写教学对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帮助。

访谈结果与问卷调查结果一致, 绝大部分学生从各方面表达了他们对读后续写教学及相关评价模式的喜爱程度, 这里不再赘述。另外, 从笔者评阅学生的续写作业来看, 一方面,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认真程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 学生的习作质量在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不仅言之有物, 而且别具匠心。综上所述, 笔者可以得出结论:在“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课程中开展读后续写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分析讨论

读后续写法很好地契合了二语习得研究专家提出的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如果将其运用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 都将产生很大的启发作用。下面笔者将根据本次研究实践就英美文学选读课中开展读后续写的促学意义进行分析讨论。

(一) 有助于学生将阅读与写作高度一体化, 使语言输入与输出紧密结合

在读后续写中, 具有“输入”作用的阅读和具有“输出”作用的写作不得不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一方面, 输入是输出的前提条件, 反之, 输出有助于更好地输入。没有输入就很难完成输出。所以, 续写会不自觉地督促学生加深自己的阅读体验, 积极投入课堂中的阅读讨论活动, 完成与文本的亲密互动。另一方面, 输出是输入的最好归宿。正如有人说:“高层次的阅读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是一个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转引自洪明, 2014)

小说文本的阅读体验可谓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阅读。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对小说主人公或喜或悲的境遇感慨万千, 或对故事作者的匠心独运击节称赏, 或对故事中丰富又地道的英语表达赞不绝口, 所有这些情感因素促使阅读者自然地产生移情、共鸣, 继而产生强烈的输出欲望。因此, 读后续写法促使阅读和写作、输入和输出相互影响、交互作用, 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将模仿与写作有机融合

学生在完成续写任务时, “伴有前文构建的语境, 伴有语言模仿的样板, 伴有内容创新的依据;学生在强烈表达意愿的驱动下, 必定会熟读前文, 将创作与模仿有机结合, 使得前读与后读连贯, 内容新颖, 语言流畅” (姜琳、陈锦2015) 。与一般读物相比, 英美文学课程中教师讲授的文学作品一般更具情节性, 也更具移情功能。以笔者讲授的短篇小说举例, 学生或同感于年轻主人公追梦失败后的切肤之痛 (如短篇小说Araby) , 或感慨于女主人公沦为时代牺牲品的悲怆人生 (如短篇小说A Rose for Emily) , 或慨叹于父权制下女主人公的凄凉结局 (如短篇小说The Story of an Hour) , 或义愤填膺于愚昧无知的现代村民对死祭保丰收传统的坚持 (如短篇小说The Lottery) , 或庆幸于年轻主人公对自我身份的最终认同 (如短篇小说The Magic Barrel) , 所有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成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意愿, 而续写任务的布置正迎合了他们的创作诉求。另外, 从上述的教学步骤来讲, 笔者往往从分析这些优秀的英美原著入手, 组织学生积极讨论, 并提醒学生不断学习其中地道的语言表达、篇章结构及修辞方法等, 这种方法确保了学生在续写前先有一定量的语言输入, 然后教师在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的同时, 鼓励学生对原著中的语言进行借鉴和模仿, 要求他们尽量做到续写中的语言与原著的语言风格相近。因此, 读后续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而且能促使他们积极与前文进行互动, 对前文进行模仿。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孙有中 (2011) 指出, 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个体的思辨能力被置于最为核心的位置。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一直受到国内外高校的高度重视。然而十多年来, 越来越多的国内知名学者经过调查发现, 国内英语专业学生被认为普遍存在知识面窄、思想缺乏深度、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不足等问题, 即所谓的“思辨缺席症” (黄源深2010) 。因此, 根除“思辨缺席”的顽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那么, 该如何解决思辨能力缺失这个棘手的问题呢?笔者认为,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的读后续写教学模式能为化解此危机提供一定的启发。

以“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课程为依托, 经过一学期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教师开展的各项阅读活动能有效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文化或文学思辨;之后的续写任务又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由此可见, 读后续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结束语

近年来, 国内外语教学改革一直强调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 而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明显重视不够。当然, 英语专业学生在参加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前或许可以通过背诵“作文黄金模板”和掌握教师讲解的解题技巧轻松应付考试,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关于如何解决学生“重说轻写”的现状以及如何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笔者认为这不应是大学英语写作课授课教师一个人的任务, 而是所有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共同解决的问题。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然后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的特点, 合理设计相应的写作训练。希望笔者以“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课程为依托设计的读后续写任务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当然, 由于本文的研究只能做到定性, 无法定量。同时, 由于研究条件有限, 本研究并未进行平行班对比试验, 通过对比方法研究“读后续写”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促学效果还需时日。另外,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读后续写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不能用统一、僵化的衡量标准评价学生, 更何况这是一种运用在与英美文学相关课程中的教学模式, 因为相对于评价其他英语读物而言, 评价者在评价文学作品时的思维往往会更加开放, 不同的评价个体对不同的文学作品一般都会有独到的角度和看法。因此, 要针对续写制订统一、高效、公平、公正且极为细致的评价标准并不容易, 这也是本文有待继续探讨之处。

附:

关于读后续写教学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解本学期你对读后续写教学模式应用于“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课的相关看法, 了解你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意见, 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请你按照实际情况填写以下问卷, 谢谢你的配合!

对以下陈述, 你持何种看法?请在题前面括号中填上你的答案。答案请从阿拉伯数字1~5中选择。 (1至14题中1=完全赞同2=基本赞同3=不确定4=基本不赞同5=完全不赞同)

() 1.读后续写教学模式有新意并可行。

() 2.教师组织的各种阅读活动对续写任务的完成有帮助。

() 3.读后续写过程中组员间的互动对英语学习有用。

() 4.与其他评价方式 (如写课程论文) 相比, 你更乐意接受读后续写。

() 5.课程考核由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组成比较合理。

() 6.通过读后续写, 你的写作欲望增强了。

() 7.通过读后续写, 你的写作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 8.读后续写教学对于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有帮助。

() 9.读后续写教学有利于培养你的创新能力。

() 10.读后续写教学对于你的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帮助。

摘要:以浙江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课程教学为例, 阐述读后续写这种新兴的语言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验证读后续写法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读后续写教学法在促进学生输入、输出,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蒹葭》读后感 第4篇

【关键词】泛在学习 网上教学 教学评价

我国远程教育在发展的初期,主要依赖于广播、电视、磁带、文本等形式来传递教学资源,使远程教育课程传播不受时间的限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上教学又成为远程教育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面授和网络等多种方式来组织教学。而如今超微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通过更为泛在的学习环境组织学习。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网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次对分校教学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学生访谈,就现行我校远程教学的缺失进行如下分析:

(一)网上资源点击率较低

我校目前使用的远程资源主要分为多媒体和文本两种资源形式,而目前我校远程资源的点击率较低。就文本资源而言,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远程文本资源缺少使用反馈;二是远程资源间互动、人人互动、人机互动不持续,范围窄,视觉信息交换难以实现,引导性差。

(二)网上教学缺少过程性引导

电大网上学习资源太多太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是一味地、无序地选择资源,随心所欲的学习。资源与资源之间都相对独立,学生的学习流程更是杂乱而不完整,网上教学缺少了过程性引导。

(三)教学资源忽略了“工学矛盾”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学生用于电大学习的日时间多为20分钟左右,电大学生学习时间呈现散离状,无法实现传统教学的集中性学习。而我校授课视频资源多为45分钟,中央电大午间直播课更长达90分钟。强烈的工学矛盾让学生无法参与如此长时间的集中学习。

(四)课程考核重知识目标,轻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

目前本课程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来实现的,这种方式过于注重知识能力的考核,忽略了该课程应该实现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考核。同时教学氛围的缺失也让教学互动监控评价体系难以建立。

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泛在教学模式一体化设计

基于我校现行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三级教学平台的实际以及学生“泛在学习”条件,通过科健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实现双向交互,搭建适合于我校实际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泛在教学模式一体化方案:

(一)优化虚拟环境下的教学方法

网上教学采用“科健系统、双向视频”环境组织系统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课前导学——课堂学习——课后反思——实训拓展”四流程。首先在“课前导学”环节设计任务活动让学生对本章所学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学生带着老师布置的任务、问题进入课堂学习阶段,每堂课后师生共同对本章内容进行课后反思,总结归纳本章知识节点,最后进入实训拓展。

在使用任务驱动模式推进教学的过程中,“任务”一直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对于任务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以任务设计与布置、任务教学、任务管理、任务评价这四个环节为“任务驱动”模式建设的核心。

(二)建设适宜于现代环境下教学资源库

1. 基于MP3/MP4的古代文学音/视频资源库

我校学生越来越难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来学习新的知识,那些短小精悍、并能随时随地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资源,则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综观所有泛在学习设备,MP3/MP4学习资源具有制作难度小、运行成本低、普及广泛、实用性强的优点。把远程教育的学习内容做成MP3/MP4资源,让学习者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学习,真正实现方便地学习。

2. 基于WAP技术下的远程周教学资源库

随着WAP技术的不断成熟、运用,现在大量的同学通过手机浏览WAP网页,登陆WAP邮箱查阅邮件。鉴于我校学生学习缺乏过程性引导,特制作以周为单位的教学资源。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每周,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周学习目标,便于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周学习资源将通过WAP邮箱发放到学生手机上,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实现系统化地移动学习。

3. 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根据本课程知识特点及本专业学生结构特点,将“学习态度”“个人任务”“小组任务”作为本课程考核的三个重要维度,其中“学习态度”和“个人任务”作为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部分,“小组任务”则为本课程的“终结性考核”。

三、课程效果反馈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蒹葭》读后感 第5篇

考试方式:省开课程考试平台进行http://218.7.19.250:8080/SmartExam/customize/nwc_755_newvexam/login/login.aspx 试题类型:每套试题随机生成含50道单选题(每题2分)答题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可多次提交,但系统只默认最后一次提交!

1.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描写的是()。A.南京 B.杭州 C.长安 D.洛阳 答案:A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顾况 D.贺之章 答案:D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处是 A.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B.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D.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答案:D

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中所用修辞手法为 A.比喻 B.互文 C.夸张 D.谐音 答案:B

5.“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 A.对《诗经》的评价 B.对《楚辞》的评价 C.对《汉乐府》的评价 D.对唐诗的评价 答案:C

6.陶渊明开创了 A.山水诗 B.田园诗

C.山水田园诗 D.边塞诗 答案:B

7.汤显祖《牡丹亭》的男女主人公是()。A.张君瑞和崔莺莺 B.柳梦梅和杜丽娘 C.蔡伯喈和赵五娘 D.侯方域和李香君 答案:B

8.下列出自高适《燕歌行》中的诗句中,反映军中苦乐不均的一句是()。A.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B.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D.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答案:C

9.从诗歌体裁上看,李白最不喜欢写()。A.七绝 B.乐府 C.古风 D.七律 答案:D

10.“此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中的“此人”是指()A.鲁仲连 B.荆轲 C.项羽 D.苏武 答案:B

11.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A.《 有所思》

B.《 行行重 行行 》 C.《 十五从军征》 D.《陌上桑》 答案:D

12.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韵》“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中的“蚩尤”是指()。A.人名 B.地名 C.动物 D.大雾 答案:D

13.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描写的是()。A.南京 B.杭州 C.苏州 D.南昌 答案:B

14.《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 A.《氓》 B.《东山》 C.《七月》 D.《伐檀》 答案:C

15.下列《水浒传》人物中,绰号与相关故事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杨志——青面兽——斗杀西门庆 B.吴 用——智多星——大闹野猪林 C.宋 江——及时雨——怒杀阎婆惜 D.李 逵——黑旋风——智取生辰纲 答案:C

16.《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阴历()。A.十五 B.十六 C.十七 D.十八 答案:B

17.《国语》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 B.国别体史书 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答案:B

18.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 A.高适的《燕歌行》 B.曹丕的《燕歌行》 C.卢思道的《从军行》 D.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答案:B

19.袁宏道属于明代诗文流派中的 A.后七子 B.茶陵派 C.唐宋派 D.公安派 答案:D

20.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有 A.《春秋》《左传》 B.《左传》《国语》 C.《春秋》《国语》 D.《国语》《战国策》 答案:D

21.对苏轼把黄州赤壁当作周瑜破曹的赤来写,看法正确的是 A.苏轼学识浅薄,误把黄州赤壁当作周郎破曹的赤壁 B.苏轼误信传闻,把黄州赤壁当作周郎破曹的赤壁

C.苏轼对黄州赤壁是不是周郎破曹的赤壁不敢肯定,所以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苏轼意在借他人之酒杯消自己之垒块,借赤壁的名义怀古伤今,抒写怀抱,并不认为黄州赤壁就是周郎破曹的赤壁 答案:D

22.下列谢灵运《登池上楼》的诗句中,不对偶的一联是 A.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答案:C

23.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答案:A

24.教材中反映周代女性遇夫不淑的遭遇的诗篇是 A.《氓》 B.《东山》 C.《七月》 D.《伐檀》 答案:A

25.下列作品出自《相和歌》的是 A.《战城南》 B.《上邪》 C.《陌上桑》 D.《平陵东》 答案:C

26.《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乐歌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答案:D

27.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杜甫 B.韩愈 C.刘禹锡 D.白居易 答案:D

28.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所描写的季节是()。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答案:A

29.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中的“霸陵”埋葬的是()。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 答案:C

30.《诗经》中,按时间顺序写周代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的诗篇是 A.《氓》 B.《东山》 C.《七月》 D.《伐檀》 答案:C

31.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中所用修辞手法为()。A.比喻 B.互文 C.夸张 D.谐音 答案:B

32.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诗人的有 A.张说 B.杜审言 C.陈子昂 D.宋之问 答案:A

33.下列作品中,曹操所作的是 A.《燕歌行》 B.《蒿里行》 C.《白马篇》

D.《野田黄雀行》 答案:B

34.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李贺 答案:B 35.王昌龄属于盛唐的 A.山水田园诗派 B.边塞诗派 C.山水诗派 D.田园诗派 答案:B

36.《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 A.《乐府诗集》 B.《玉台新咏》 C.《文选》 D.《古诗源》 答案:B

37.《子夜歌》出自 A.《神弦歌》 B.《吴歌》 C.《西曲》 D.《汉乐府》 答案:B

38.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中的“霸陵”埋葬的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 答案:C

39.《齐晋鞌之战》中逢丑父是 A.齐王的车右 B.卻克的车右 C.齐王的御者 D.卻克的御者 答案:C

40.元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A.白朴 B.马致远 C.张养浩 D.睢景臣 答案:B

41.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答案:B

42.下列各项,哪一项不是词牌? A.水调歌头 B.满江红 C.蝶恋花 D.丽人行 答案:D

43.苏轼悼念夫人王弗的悼亡词是

A.《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B.《江城子》(密州出猎)

C.《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D.《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答案:A

44.下列成语中,出于《邵公谏弭谤》的是()。A.门庭若市 B.高枕无忧 C.退避三舍 D.道路以目 答案:D

45.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韵》“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中的“蚩尤”是指 A.人名 B.地名 C.动物 D.大雾 答案:D

46.《前赤壁赋》:“壬戌人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阴历()A.十五 B.十六 C.十七 D.十八 答案:B

47.《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A.儿童 B.青年 C.壮年 D.老年 答案:D

48.《齐晋鞌之战》中韩厥是 A.齐国的主帅 B.晋国的主帅 C.齐国的大夫 D.晋国的大夫 答案:D

49.按照班固的解释,“离骚”的意思就是()。A.遭受忧患 B.离别的忧愁 C.发牢骚

D.被离间骚扰 答案:A

50.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表现的主题思想是 A.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B.游子的孤独寂寞之情 C.人生离别之感 D.人生短暂之叹 答案:C

51.善于用构思奇特的比喻和寓言来说理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老子 答案:C

52.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A.《诗经》 B.《楚辞》 C.《论语》 D.《庄子》 答案:B

53.为律诗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的诗体是 A.永明体 B.台阁体 C.西昆体 D.正始体 答案:A

54.《西塞山怀古》的作者是 A.钱起 B.李益 C.柳宗元 D.刘禹锡 答案:D

55.标志着古代文言小说走向成熟的是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唐代传奇 D.章回小说 答案:C

56.()是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佳句。A.王勃 B.王绩 C.宋之问 D.陈子昂 答案:D

57.()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A.欧阳修 B.苏轼 C.陆 游 D.柳永 答案:A

58.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谁的名句 A.李白 B.李贺 C.李商隐 D.杜甫 答案:B

59.晚唐文人中,涌现出一批以填词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家,其最著名的代表是()。A.张志和 B.白居易 C.温庭筠 D.刘禹锡 答案:C

60.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植 C.曹丕 D.王粲 答案:D

61.下列杂剧中,关汉卿的作品是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救风尘》 D.《南柯记》 答案:C

62.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 A.汉乐府民歌 B.《古诗十九首》 C.永明体诗歌 D.山水田园诗 答案:B

63.“建安”这一年号属于()A.汉 B.魏 C.蜀 D.吴 答案:A

6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答案:A

65.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 A.《诗经》 B.楚辞

C.《庄子》 D.《老子》 答案:A

66.杨万里诗句“中流以北即天涯”中的“中流”指的是当时宋金的分界()。A.长江 B.淮河 C.泗水 D.桑乾河 答案:B

67.下列成语中,出于《邵公谏弭谤》的是 A.门庭若市 B.高枕无忧 C.退避三舍 D.道路以目 答案:D

68.“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出自 A.《李凭箜篌引》 B.《金铜仙人辞汉歌》 C.《长恨歌》

D.《雁门太守行》 答案:A

69.柳永《望海潮》词写的是钱塘的景象,这“钱塘”就是现在的 A.南京 B.杭州 C.上海 D.合肥 答案:B

70.姜夔的词集为 A.《稼轩词》 B.《白石词》 C.《芦洲词》 D.《龙川集》 答案:B

71.归有光属于明代诗文流派中的 A.后七子 B.茶陵派 C.唐宋派 D.公安派 答案:C

72.《齐晋鞌之战》中两军将帅分别是 A.齐侯与郤克 B.邴夏与解张

C.郑丘缓与逢丑父 D.邴夏与郤克 答案:A

73.《舜发于畎亩之中章》的中心论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B.人恒过,然后能改。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D

74.《苤苢》选自国风中的 A.周南 B.召南 C.秦风 D.卫风 答案:A

75.()是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佳句 A.王勃 B.王绩 C.宋之问 D.陈子昂 答案:D

76.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是 A.《望岳》 B.《丽人行》

C.《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D.《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韵》 答案:C

77.《木兰诗》出自 A.汉代乐府 B.南朝乐府 C.北朝乐府 D.文人乐府诗 答案:C

78.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 A.《山居秋暝》 B.《终南山》 C.《鸟鸣涧》 D.《使至塞上》 答案:D

79.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 A.《离骚》 B.《七月》

C.《孔雀东南飞》 D.《陌上桑》 答案:C

80.《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指()A.华山 B.嵩山 C.泰山 D.恒山 答案:C

81.“小说”之名,始见于___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论语》 答案:B

82.据考证,“三国周郎赤壁”应该是 A.黄州赤壁 B.武昌赤壁 C.蒲圻赤壁 D.九江赤壁 答案:C

83.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 A.内容 B.地区 C.音乐 D.作者 答案:C

84.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A.《有所思》 B.《行行重行行》 C.《十五从军征》 D.《陌上桑》 答案:D

85.“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是描写《红楼梦》中的哪一个人物 A.林黛玉 B.薜宝钗 C.王熙凤 D.贾探春 答案:D

8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春秋》 B.《左传》 C.《史记》 D.《汉书》 答案:D

87.《论语》是 A.儒家的代表作 B.道家的代表作 C.法家的代表作 D.墨家的代表作 答案:A

8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作品中,陆机所作的是 A.《典论?论文》 B.《文赋》 C.《诗品》

D.《文心雕龙》 答案:B

89.龚自珍《咏史》中“咏史”的一联是()A.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B.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C.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 D.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答案:D

90.下列四首词中,从游子和思妇两个方面写离愁别绪的是 A.欧阳修的《踏莎行》 B.晏殊的《浣溪沙》 C.范仲淹的《渔家傲》 D.欧阳修的《蝶恋花》 答案:A

91.元散曲〔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A.白扑 B.马致远 C.张养浩 D.睢景臣 答案:B

92.对“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句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羌管”泛指乐器

B.“菱歌”是采菱女的歌声

C.晴日,只有笛声清脆;夜晚,才有菱歌悠扬 D.此处运用了互文的手法 答案:C

9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中的“谢公”是指 A.谢安 B.谢庄 C.谢灵运 D.谢朓 答案:C

94.王昌龄《出塞》(其一)的主题是 A.表示渴望保卫边境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B.表达渴望早日结束战争的心情

C.表示艰苦奋战、克敌致胜的高昂斗志 D.表达盼望良将保卫和平的心愿 答案:D

95.我国古代文学名作《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A.刘义庆 B.汤显祖 C.干宝 D.柳宗元 答案:A

96.屈原的《九歌》基本上是歌唱自然神,唯有一篇追悼楚国阵亡将士的祭歌是 A.《国殇》 B.《山鬼》 C.《河伯》 D.《云中君》 答案:A 97.《前赤壁赋》的文体是 A.骚体赋 B.散体大赋 C.抒情小赋 D.文赋 答案:D

98.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离别后”中,“玉箸”是指 A.玉做的筷子 B.白色的筷子

C.比喻思妇的眼泪 D.人名 答案:C

99.下面属于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句是()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B.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C.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答案:A

100.咏物诗(词)多是借物喻人或借物抒怀。下面对几首咏物诗(词)的理解错误的是 A.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借蔷薇以自喻,抒迟暮落寞之感

B.陆游《卜算子》(咏梅)借梅以自喻,表现自己的高洁本性和孤傲品格

C.苏轼《水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借杨花喻思妇,写思妇候人不归所产生的幽怨。D.贺知章《咏柳》借柳以喻人,写人春风得意。答案:D

101.著名组诗《咏怀诗》八十二首的作者是 A.阮籍 B.嵇康 C.鲍照 D.庾信 答案:A

10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 A.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B.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C.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D.杨炯的《从军行》 答案:D

103.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用典故出自 A.《诗经》 B.《楚辞》 C.《论语》 D.《庄子》 答案:A

104.晚唐文人中,涌现出一批以填词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家,其最著名的代表是()。A.张志和 B.白居易 C.温庭筠 D.刘禹锡 答案:C

105.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韵》“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中的“蚩尤”是指()。A.人名 B.地名 C.动物 D.大雾 答案:D

106.下面几支曲子中,抒发游子思家不得归惆怅心情的是 A.[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B.[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C.[越调?天净沙]《秋思》

D.[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答案:C

107.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苏轼的是 A.《荔枝叹》 B.《日喻》

C.《江城子?密州出猎》 D.《游山西村》 答案:D

108.按照班固的解释,“离骚”的意思就是 A.遭受忧患 B.离别的忧愁 C.发牢骚

D.被离间骚扰 答案:A

109.()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A.欧阳修 B.苏轼 C.陆游 D.柳永 答案:A

110.孟浩然写《临洞庭》的用意是 A.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B.为得到美好的隐居地而高兴 C.抒发客游异乡的惆怅 D.希望得到推荐任用 答案:D

111.元杂剧作家中被王国维推为“元人第一”的大戏剧家是()A.王实甫 B.马致远 C.郑光祖 D.关汉卿 答案:D

112.曹操反映建安群雄并起讨伐董卓、以及军阀混战的史实,哀悼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首诗是 A.短歌行 B.蒿里行 C.观沧海 D.龟虽寿 答案:B

113.下列诗人中,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A.陈琳 B.阮籍 C.刘桢 D.嵇康 答案:A

114.“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谁称赞李白、杜甫诗歌的名句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白居易 答案:B

115.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作者是()。A.曹操 B.曹植 C.曹丕 D.王粲 答案:D

116.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基讯开朗乐观,虽写愁也是“闲愁”;后期词情调哀伤愁苦。下列李词中,写于后期的是

A.《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B.《声声慢》(寻寻觅觅)C.《渔家傲》(记梦)D.《醉花阴》(九日)答案:B

117.在下面几支曲中,表现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苦难人民同情主题的是 A.[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B.[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C.[越调?天净沙]《秋思》

D.[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答案:D

1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的作者是()。A.黄遵宪 B.龚自珍 C.李清照 D.李商隐 答案:B

119.汉代文坛上拥有作家最多的文体是 A.乐府诗 B.赋

C.五言诗 D.传记文学 答案:B

120.《过故人庄》的艺术风格是 A.悲壮 B.豪放 C.平淡 D.雄浑 答案:C

121.屈原所写的一个山林女神在阴暗的天气里,徒然盼望所爱的人前来相会的忧愁心情的诗篇是 A.《国殇》 B.《山鬼》 C.《河伯》 D.《云中君》 答案:B

122.开创山水诗的人是 A.谢朓 B.鲍照 C.谢灵运 D.王维 答案:C

123.宗臣属于明代诗文流派中的 A.后七子 B.茶陵派 C.唐宋派 D.公安派 答案:A

124.《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指淇水,在今()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答案:A

125.杨万里诗句“中流以北即天涯”中的“中流”指的是当时宋金的分界()。A.长江 B.淮河 C.泗水 D.桑乾河 答案:B

126.下列不是陆游的诗句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伤心桥下春波渌,疑是惊鸿照影来。”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答案:D

127.《诗经》中写久戍的战士在还家途中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的一首诗是 A.《氓》 B.《东山》 C.《七月》 D.《伐檀》 答案:B

128.白居易把自己所作的诗歌分为四类,《宿紫阁山北村》属于 A.讽谕诗 B.感伤诗 C.闲适诗 D.杂律诗 答案:A

129.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用典故出自()。A.《诗经》 B.《楚辞》 C.《论语》 D.《庄子》 答案:A

130.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摩诘”指的是 A.岑参 B.王维 C.孟浩然 D.储光羲 答案:B

131.汤显祖《牡丹亭》的男女主人公是()A.张君瑞和崔莺莺 B.柳梦梅和杜丽娘 C.蔡伯喈和赵五娘 D.侯方域和李香君 答案:B

132.“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语出自 A.班昭《为兄上书》 B.司马迁《报任安书》 C.杨恽《报孙会宗书》 D.邹阳《狱中上梁上书》 答案:B

133.“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评论 A.李白的诗 B.杜甫的诗 C.李商隐的诗 D.杜牧的诗 答案:C

134.《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A.《乐府诗集》 B.《玉台新咏》 C.《文选》 D.《古诗源》 答案:B

135.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 A.传奇 B.南戏 C.杂剧 D.院本 答案:A

136.下列诗中,属于曹丕作品的是 A.《送应氏》 B.《白马篇》 C.《燕歌行》 D.《龟虽寿》 答案:C

137.“建安”这一年号属于 A.汉 B.魏 C.蜀 D.吴 答案:A

138.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一诗抒发的感情,如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A.“愤” B.“怨” C.“乐” D.“哀” 答案:C

139.《古诗十九首》是指《文选》中选遍在一起的十九首 A.原始歌谣 B.先秦古诗

C.汉代文人五言诗 D.汉乐府民歌 答案:C

140.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A.汉乐府民歌 B.《古诗十九首》 C.永明体诗歌 D.山水田园诗 答案:B

141.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玉龙”是指()。A.人名 B.玉做的龙 C.玉色的龙 D.宝剑 答案:D

142.《进学解》的作者是 A.钱起 B.李益 C.张籍 D.韩愈 答案:D

143.“诚斋体”的创造者是 A.陆游 B.范成大 C.杨万里 D.辛弃疾 答案:C

144.今本《诗经》是汉代四家诗中的 A.毛诗 B.齐诗 C.鲁诗 D.韩诗 答案:A

145.《古诗十九首》是指《文选》中选编在一起的十九首 A.原始歌谣 B.先秦古诗

C.汉代文人五言诗 D.汉乐府民歌 答案:C

146.项羽破釜沉舟的事迹发生在 A.钜鹿之战中 B.鸿门宴上 C.垓下突围时 D.乌江自杀前 答案:A

14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的作者是 A.黄遵宪 B.龚自珍 C.李清照 D.李商隐 答案:B

148.以下哪篇不是屈原的作品? 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天问》 答案:C

149.下面属于李商隐《锦瑟》的诗句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B.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C.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答案:A 150.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中的“杜郎”是指()。A.杜甫 B.杜牧 C.杜荀鹤 D.杜审言 答案:B

15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庄子》的是 A.《逍遥游》 B.《齐物论》 C.《盗跖》 D.《五蠹》 答案:D

152.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收在 A.国风中 B.小雅中 C.大雅中 D.颂中 答案:A

153.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说的是 A.杜甫 B.苏轼 C.黄庭坚 D.陈师道 答案:C

154.为孟尝君市义并营建三窟以留退路的是()。A.邹忌 B.邵公 C.冯谖 D.烛之武 答案:C

155.《鵩鸟赋》是一篇 A.散体大赋 B.骚体赋 C.抒情小赋 D.文赋 答案:B

156.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一诗抒发的感情,如用一个字概括就是()A.“愤” B.“怨” C.“乐” D.“哀” 答案:A

157.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离别后”中,“玉箸”是指()。A.玉做的筷子 B.白色的筷子

C.比喻思妇的眼泪 D.人名 答案:C

158.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 A.左思 B.陶渊明 C.谢灵运 D.江淹 答案:B

159.《日知录》的作者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王士桢 答案:B

160.苏轼《前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窈窕之章”所指的作品见于 A.《诗经》 B.《楚辞》 C.《汉乐府》

D.《古诗十九首》 答案:A

161.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 A.《咏荆轲》 B.《饮酒》 C.《归园田居》 D.《桃花源记》 答案:A

162.唐开元初“吴中四士”是()A.贺知章 张旭 包融 张若虚 B.贺知章 张旭 王翰 王湾 C.张若虚 张旭 王翰 王湾

D.王之涣 张九龄 贺知章 张若虚 答案:A

163.“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出自 A.《离骚》 B.《洛神赋》 C.《燕歌行》 D.《七发》 答案:B

164.《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 A.儿童 B.青年 C.壮年 D.老年 答案:D

165.《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指 A.华山 B.嵩山 C.泰山 D.恒山 答案:C

166.“初唐四杰”是指

A.沈全期、宋之问、王勃、杨炯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C.王勃、杨炯、杜牧、李商隐

D.王维、孟浩然、卢照邻、骆宾王 答案:B

167.《史记》中记写诸侯事迹的是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书 答案:B

168.《氓》选自《诗经》中的 A.郑风 B.卫风 C.齐风 D.秦风 答案:B

169.《将进酒》是一首 A.七律 B.七绝

C.七言排律 D.古题乐府 答案:D

170.中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小说在唐代叫做 A.传奇 B.话本 C.拟话本 D.小说 答案:A

171.《枫桥夜泊》的作者是 A.钱起 B.张继 C.顾况 D.韩翃 答案:B

172.王维的名诗《送元二使安西》在现在的 A.西藏境内 B.新疆境内 C.内蒙境内 D.甘肃境内 答案:B

173.魏晋南北朝时期集南北文学之大成的作家是 A.曹操 B.鲍照 C.谢灵运 D.庾信 答案:D

174.元代散曲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关汉卿 B.张可久 C.马致远 D.乔吉 答案:A

175.陆游诗词中,写自己爱情婚姻悲剧的是 A.《关山月》 B.《书愤》 C.《诉衷情》 D.《钗头凤》 答案:D

176.《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指淇水,在今()。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答案:A

177.“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王粲 B.陈琳 C.孔融 D.刘桢 答案:A

178.《野望》的作者是 A.薛道衡 B.王绩 C.王勃 D.卢照邻 答案:B

17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北固亭”在现在的 A.南京 B.镇江 C.九江 D.南昌 答案:B

180.《战国策》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 B.国别体史书 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答案:B

18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A.智取红孩儿 B.三打白骨精 C.真假美猴王 D.大闹天宫 答案:D

182.著名组诗《咏怀诗》八十二首的作者是()。A.阮籍 B.嵇康 C.鲍照 D.庾信 答案:A

183.魏晋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A.刘义庆 B.干宝 C.张华 D.陶渊明 答案:A

184.《滁州西涧》的作者是 A.刘长卿 B.韦应物 C.顾况 D.韩翃 答案:B

185.下列出自高适《燕歌行》中的诗句中,反映军中苦乐不均的一句是()。A.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B.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D.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答案:C

186.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中所描写的被灭亡的政权是()。A.秦 B.东汉 C.东吴 D.东晋 答案:C

18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串全诗的中心景动是()。A.江 B.月 C.花 D.夜 答案:B

188.“苏门四学士”指的是 A.张耒 晁补之 秦观 黄庭坚 B.黄庭坚 贺铸 张耒 秦观

C.黄庭坚 张耒 晁补之 周邦彦 D.黄庭坚 贺铸 张耒 姜夔 答案:A

189.下面几支曲中,关汉卿的作品是 A.[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B.[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C.[越调?天净沙]《秋思》

D.[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答案:A

190.《史记》是一部 A.编年史 B.国别史

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答案:C

191.“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A.王粲 B.陈琳 C.孔融 D.刘桢 答案:A

19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新乐府诗的是()A.《卖炭翁》 B.《琵琶行》 C.《长恨歌》

D.《钱塘湖春行》 答案:D

193.《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指()。A.华山 B.嵩山 C.泰山 D.恒山 答案:C

194.下列不是陆游的诗句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伤心桥下春波渌,疑是惊鸿照影来。”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答案:D

195.下列四首词中,写边塞生活的是 A.欧阳修的《踏莎行》 B.晏殊的《浣溪沙》 C.范仲淹的《渔家傲》 D.欧阳修的《蝶恋花》 答案:C

196.唐开元初“吴中四士”是()。A.贺知章 张旭 包融 张若虚 B.贺知章 张旭 王翰 王湾 C.张若虚 张旭 王翰 王湾

D.王之涣 张九龄 贺知章 张若虚 答案:A

197.“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指()。A.孙权 B.刘备 C.周瑜 D.刘裕 答案:D

198.中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A.钱起 B.李益 C.张籍 D.韩愈 答案:B

199.按照班固的解释,“离骚”的意思就是()A.遭受忧患 B.离别的忧愁 C.发牢骚

D.被离间骚扰 答案:A

200.中国小说最主要的起源是 A.神话传说 B.寓言故事 C.史传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蒹葭》读后感 第6篇

1.《离骚》的艺术特色是什么?(1)浪漫主义是《离骚》最突出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诗中优美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上。诗人的自我形象,在诗中是崇高的、优美的、充满理想的。在长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从神话传说中吸取养料,通过大胆的艺术想像,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艺术画面。

(2)广泛而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是《离骚》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离骚》中的比兴,不只是以具体的事物比具体的事物,而且以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内涵极为丰富复杂;而且一系列的比兴,相互联缀,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构成一种诗的艺术境界,有机地表现出全诗的内容,因而给人以整体的美的享受。特别是诗人创造的“香草美人”意象,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艺术传统。

(3)《离骚》作为一首抒情诗,同时兼具政治诗和叙事诗的特质,三个方面融合无间地构成了一个和谐一致的艺术的有机体。这样,《离骚》这首抒情诗就具备了一种少见的政论的品格,并在抒情中创造性地融进了叙事的成分,表现出鲜明的叙事特色。

(4)在诗歌的语言形式上,《离骚》也有创造性的发展。它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短章复沓的形式,每句的字数参差不齐,连成数百句两千多字的长篇巨制,加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吸取和发展了南方民歌的特点,在诗中大量锤炼和使用对偶句,使得诗句既富于变化而又显得整饬,增强了诗歌的语言美;大量采用方言口语特别是“兮”字入诗,使加长了的诗句产生一种节奏感,增强了诗的咏叹的抒情气氛和音乐美。另外,《离骚》的语言华实并茂,一方面大量地使用华丽的词藻,同时又并不舍弃质朴本色的语句,两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极强表现力的语言风格。

2.举例分析《项羽本纪》中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1)《项羽本纪》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项羽本纪》中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司马迁精心选材,通过多种材料详略互异的穿插描述,使项羽这个人物丰满生动,个性鲜明。

第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如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卤莽的项羽,形成了鲜明有力的对比衬托,从而突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第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如在“鸿门宴”这场力与智的冲突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第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例如写霸王悲歌别姬,十分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

第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2)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项羽是秦末历史的核心人物之一。灭秦前,他是反秦斗争所造就的起义领袖;灭秦后,由于他有大勇而无大略,善打硬仗而不善计谋的弱点,逐渐陷于孤立,最后失败自杀,成了悲剧人物。项羽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如他揭竿而起,率领天下英雄兴兵灭秦),又有儿女情长(如与虞姬悲歌死别);既仁爱恻隐(如经常思虑百姓的疾苦),又残暴无情(如坑杀俘虏,纵火咸阳);既义重如山(如与部下同甘共苦,财物分享),又吝啬小气(如刻好的官印迟迟不发给得到分封的功臣);有时果毅决断(如杀宋义而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如鸿门宴不忍杀掉刘邦)。

3.举例分析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

下面以《短歌行》为例,分析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曹操诗歌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第一,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本诗抒写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急切心情,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作者的远大抱负和开阔胸襟奠定了本诗激越高昂的基调,但他是在对人生短暂的感伤和不得贤才的忧思中来表现自己的抱负和胸襟的,所以笔调显得沉郁顿挫,形成了慷慨悲凉的风格。

第二,曲折跌宕、反复咏叹的情感表现。本诗在谋篇构思上独具匠心。诗人一面饮酒听歌,一面凭空作想,想出诗中这许多曲曲折折,絮叨说来,似连贯,似不连贯,却围绕着一个中心——思得贤才。先写 人生短暂的忧思,为什么忧思,因为没有贤才的辅助,不能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次写思贤若渴的心情,反复抒写不得的忧思和即得的欢乐。最后写延揽人才的态度,还是思贤。一条线索,贯穿全诗,所以作者思绪的流动看似随意而毫不散乱。

第三,比兴手法。本诗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使用比兴手法相当成功。如“明明如月,何时可辍”,把贤才比作明亮的月轮,表达了尊贤爱贤之心;再如“月明星稀”四句,比喻还有贤才无所依托,表达自己应广纳贤才的心意;又如“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招纳贤才,多多益善。都起兴恰当,比喻贴切,使诗人思贤若渴的心情的表达更加曲折婉转,更有艺术感染力。

第四,语言形式特点。曹操的时代,《诗经》的四言形式早以衰落,而曹操却仍用四言形式写出卓越的作品,本诗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诗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呦呦鹿鸣”四句,是引用《诗经》成句,引得自然,与全诗融合无间,无剽窃之嫌,有借助之美。

4.曹操《短歌行》开头两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经常被一些人引用来表达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说说这样引用是否符合作者的本意。

曹操《短歌行》开头两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言面对美酒歌舞,感慨时光流逝人生苦短。表面上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以及后面六句似乎表现了“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实际上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对时光的分外珍惜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接下去从“青青子衿”一句开始直到结束,着重抒写的是对贤才的渴望。

“青青子衿”八句,前半写求贤不得的深沉忧思,后半写得到贤才的尽情欢乐。由深沉忧思到尽情欢乐,感情波澜起伏,互相连贯,其根基都是对贤才的渴望。

“明明如月”八句,先用明月不可揽取比喻贤才难以得到,因而产生了无法断绝的忧思。接着笔锋一转,写故旧当中有贤才来归附自己的喜悦。刹那间感情由忧到喜,忽忧忽喜,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这种复杂的心理,仍是由思贤若渴这一主旨生发出来的。

“月明星稀”四句,既是当时景物的写照,同时也是一种暗喻。诗人在渴望得到贤才时,情不自禁地把目光由宴会投向广阔的夜空,由情见景,见景生情,看到月明星稀、乌鹊无栖,暗喻当时的贤才犹疑不定、无所依托,但又没有来归附自己。诗人因惋惜贤才无所归宿,非常渴望他们来归附自己,因而最后以山不辞土才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才能成其深作比方,用周公为了接待贤才,曾经“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作榜样来勉励自己,表现了诗人生命不息、求贤不止的博大胸怀和使“天下归心”的宏伟理想。

综上所述,引用曹操《短歌行》开头两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来表达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不符合作者的本意。

5.简要分析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描写田园风光,通过创造出一种恬美静穆的艺术境界,以表现诗人那种“任真自得”的个性,并曲折地传达出他对与这种真淳美好的境界相对立的污浊的现实社会的否定。最著名的是《归园田居》的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二,表现农村的劳动生活和在劳动中的真切体验。如《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第三,表现与农民的交往和亲切关系。如《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有云: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第四,一部分作品表现了自己的贫苦生活和农村的凋敝景象。写自己贫困生活的,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写战乱之后农村凋敝荒凉景象的,如《归园田居》其四云: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6.《饮酒(其五)》与《读山海经》反映陶渊明作品的什么思想? 《饮酒(其五)》由诗人自身的隐居田园生活感受出发,表现其不同寻常的隐逸理念,既反映了诗人与充斥着丑恶黑暗的现实社会尤其是官场的对立,又表达了对那些标榜隐逸而与官场纠缠不清的所谓“朝隐”、“市隐”的假隐士的讽刺,也显现了诗人不同于避地林薮寻求解脱的“小隐”,而是做出脚踏实地地追求心灵净化精神超越的人生选择。此中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品格个性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读山海经》反映了陶渊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读<山海经>》共13首,其十借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以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精卫和刑天的形象,曲折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虽遭受挫折,甚至溺死断首,化为异物,也不后悔。这组诗作于陶渊明晚年58岁时,但仍表现出“猛志固常在”的精神面貌,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不过,猛志虽常在,却没有实现的机会和可能,所以内心是十分悲愤的。7.简述屈原及其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屈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首先是他那砥励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如西汉贾谊因为才高受嫉,谪迁长沙,作《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拟。司马迁从“屈原放逐,乃著《离骚》”的事迹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完成了《史记》的撰述。屈原以其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

屈赋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与《诗经》相比,楚辞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形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就句式而言,楚辞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就语言描写而言,楚辞善于渲染、形容,词语繁富,很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这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其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这种浪漫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想象的奇幻等。楚辞中另一浪漫特征表现在它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离骚》、《九歌》、《招魂》中都有不少神话或神话形象,使得诗歌显出飘渺迷离、谲怪神奇的美学特征,对李白、李贺等后世诗人有巨大的影响。

再次,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由于屈原卓越的创造能力,使香草美人意象结合着屈原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经历,从而更富有现实感,也更加充实,赢得了后世文人的认同,并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8.简述《战国策》长于辞令的艺术特色。“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可说是《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

战国时代,君德浅薄,多庸主暴君,游士为说服君相,说辞大都不以直接方式,往往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楚策四》载庄辛说楚顷襄王,庄辛针对楚顷襄王淫逸侈靡、不顾国政而进谏,说明国君如此行径必遭杀身之祸。他运用四种譬喻,即蜻蜓为五尺之童所黏捕,黄雀被王孙公子射杀,黄鹄被射者用网罗捕获,蔡灵侯因放荡逸乐被楚大夫发用绳索捆缚。四种譬喻,由小到大,逐渐过渡到楚顷襄王本身,指出其所作所为,正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形象生动,引喻谐调,气势充沛,说理充分。再如《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也是从切身体验的生活趣事,来形象喻示所要阐述的道理,贴切深刻,饶有风趣,很有说服力。

《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如《燕策二》苏代以鹬蚌相争,说赵惠王不应伐燕,以免强秦坐收其利。这类例子《战国策》中俯拾皆是,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等。这些寓言大都即事编撰,独出心裁,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用具体的形象概括抽象的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战国策》的铺张扬厉,气势充沛,还与行文的夸张铺陈,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有关,如《赵策三》“鲁仲连义不帝秦”,列举了周烈王之斥齐威王,殷纣王之醢鬼侯、脯鄂侯、拘文王,齐闵王之欲仆妾邹鲁等,肆意夸张铺陈,极言尊秦之害。又如《齐策一》记苏秦说齐王合纵,极力夸张渲染齐国之强,临淄之胜,排比对偶层出不穷,文辞瑰丽多姿。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考作业2答案

1.请根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一文,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准确地说出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忧患能激励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可使身亡。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艰苦的环境,一方面给人们以困苦,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困苦,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干。人在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能力,一句话,表现了他“生”的价值。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内没有能干的大臣,时时注意修明法度;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士,处处提醒国君克己慎终。在外又没有敌国的抗衡、外寇的侵略。如此安适的环境,首先带来的必然是精神的怠惰和意志的消沉。这是精神上的死亡。紧接着必然是物质上的死亡——“国恒亡”。

2.分析《搜神记•干将莫邪》中赤遇山中客一段,说说两人的性格特点。

在赤遇山中客一段中,客一问赤为何而哭,赤就说出自己是谁,要为父报仇的秘密,这表现了赤一心只想着为父报仇,心地单纯的特点。而客对赤说:“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这样的话,非豪侠之士不能说出。赤听说后,只说了“幸甚”二字,即自刎。这同样表现了赤的心地单纯,同时也表现了他强烈的复仇精神,只要能为父报仇,需要死也毫不犹豫。而客见赤尸身不倒,只说了一句:“不负子也。”这同样是重然诺、轻生死、重行而不重言的豪侠气概。

3.谈谈你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学习体会。

(1)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的特点是:文、史、哲三位一体,与现实政治、社会人生紧密结合,功利色彩浓重,奠定了中国文学、文化的民族特色与传统。

从文体言,先秦文学主要是韵文和散文。韵文中,《诗经》是北方礼乐文化的产物,《楚辞》是在南方巫文化基础上南北文化融合的结晶。散文中,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的产物,多为叙事散文。先秦诸子说理散文发展的整体趋势是:文辞由简约趋于富赡,篇幅由短趋长,说理由简括趋于详尽,风格由简朴趋于纵恣。

(2)秦汉文学

秦代文学实际上几乎是一片空白。遗留下的文献,只有作于秦始皇巡狩封禅时,散见于泰山、琅琊山等处的刻石文,内容是歌功颂德,文体模仿《雅》、《颂》,文学价值不高。

秦代的民间文学,如《长城歌》等民间歌谣,形式新颖,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但是在文化专制统治下,没人收集整理,也就没有更多地流传下来。

西汉初期的文学主要是政论和辞赋。汉代文学最辉煌的是武帝时期,其中司马相如的辞赋和司马迁的散文,都达到了我国古代辞赋与散文的高峰。

东汉前期的代表作家是班固和王充。张衡是汉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的代表人物。

汉代乐府诗现存数量不多,但大部分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极大。五言诗是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文人创作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是《古诗十九首》。

(3)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代。其特点是:文士们的文学意识觉醒,将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诗歌得到文人的普遍的重视,有着长足的发展;辞赋文章骈文化;文人笔记小说粗具规模;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发展繁荣。文人诗歌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南北朝乐府民歌也有新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的文章创作有散文与骈文两类。建安、正始时期曹操与嵇康、阮籍的散文皆以清峻、通脱见长。东晋陶渊明以平淡自然的独特风格取胜。北魏时期郦道元以地理学著作《水经注》著称。骈文在魏晋时期形成,南北朝时期盛行。

小说创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规模。笔记小说成为文人文言小说创作的基本样式。笔记小说有志怪与志人两类。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有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有刘宋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文学理论非常繁荣,正是这一时期人们文学意识自觉的标志。这时期涌现了大量杰出的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著述著作,代表作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还出现了梁昭明太子萧统以文学观念编选的文学总集《文选》。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为唐代文学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奠定了基础。4.解释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句子:“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况且天地之间,万物都各自有主,假使不是我所有的,就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不会被人禁止,使用它们也不会完结。这是自然界无穷的宝藏,我和您可以共同享受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考作业3答案

1.从《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分析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1)感情的潮水伴随着奔驰的想像。

《行路难》其一以酒发端,展开丰富想像。诗人的思绪忽而奔向群冰塞川的黄河渡口,忽而转向大雪封山的太行山麓;忽而是“垂钓碧溪”的姜尚,忽而是“乘舟梦日边”的伊尹。最后诗人的思绪又由远古飞向了未来,展现了一幅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壮丽画面。诗人的想像冲破时空的限制,在寥廓的宇宙间纵横驰骋。诗人感情的潮水也伴随着奔驰的想像,汹涌起伏,时而徘徊在失望痛苦的低谷,时而激荡于希望的峰巅。正是在这大起大落的急剧变化之中,诗人展现了内心的痛苦与自信,也使这首并不算长的诗歌具有了起伏跌宕的节奏和纵横翻卷的气势。

(2)丰富的想像结合着神奇的夸张。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想像和夸张相结合的方法,描写天姥山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展现神奇绚丽的神仙世界。尤其是在描写神仙世界时,诗人采用了梦游的方式,这使得诗人的想像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仙界中的一切被诗人描写得如此神奇美丽而又变幻多姿。这秀丽的山水,神奇的仙界,反衬出现实社会的黑暗与丑恶,表现了诗人对纯洁自由生活的向往。

2.分析《兵车行》、《石壕吏》的现实主义特色。

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反映了时代的面貌,特别是反映了他所亲身经历的时代的巨变和人民在**中的痛苦。

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需要对人民进行横征暴敛来维持,也需要不断进行开边战争,以掠夺边疆兄弟民族的财富。《兵车行》这首诗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这一历史情况。诗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这年,唐王朝连续进行开边战争,都告失败,遭受巨大损失。但统治者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征战,而是继续在两京(长安、洛阳)和河南、河北进行大规模的征兵,无人应征就分道抓兵。这首诗就是诗人在咸阳桥边亲见亲闻的诗的记录,不仅以惨不忍睹的具体景象,揭露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而且同样将揭露的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唐玄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诗人怀着满腔的愤怒对他们的罪行进行了血泪控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石壕吏》这首诗写杜甫夜宿石壕村目睹官吏半夜抓丁的情形,通过老妇被抓,反映出当时民间已经无丁可征的悲惨现实。诗人对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抱以深切的同情,但面对当时国难当头的危急形势,为了民族大义,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又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时刻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诗人来说,其当时的心情是相当矛盾而又无可奈何的。诗歌通篇句句叙事,完整地记述了事件的整 个过程,其中没有一句直接的抒情和议论,但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强烈的倾向性完全融注在这平实的叙述中,且又鲜明而自然地流露了出来,展现了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沉情怀。

3.举例分析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诗人往往改变现实生活中事物大小、多少、轻重的比例关系,通过形体规模的变形来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他忽而化重为轻,如“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结袜子》),“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忽而又化轻为重,如“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在这种对比关系中,诗人写出了他的愤激和自信。

(2)李白的写景诗又常常打破空间方位的拘限,把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任意安排,通过空间的变形展示出诗人宽阔的襟怀。例如他的《横江词》六首,本来是从“横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南)这一地点着眼的,但诗人的视角却没有限于这个局部的地段,它忽而跳到远在江宁城外的瓦官阁,甚至到了地处江宁县北、比瓦官阁更远的三山,忽而又跳到当涂西南三十里的天门,忽而又写了钱塘江的潮水。又如《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诗人醉后竟想把君山削去,好让湘水一无遮拦地流泻,借以发挥他奔放的豪情。此外如写庐山瀑布的“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海风吹不断,明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之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同题之二),也无不是在想象中变换空间,以壮大气势。

(3)李白诗中还可以依据情感的要求,改变时间的速度,出现了所谓的“主观时间”。例如《将进酒》里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把人的一生说成如朝夕之间的短暂;《寄韦南陵冰》“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又把一天放大为三年的时间。

(4)李白在更多的诗里,好以游仙、梦境或幻境来补充或组织画面,在虚拟的描写中更加恣肆汪洋地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感情。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开始时所作的描述就带有很大的虚拟成分,例如“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这些是诗人在写胸中丘壑,不能当作真山真水看待的。从“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以下,诗进入了神话般的世界,自在遨游的神仙激发了诗人追求自由的热情,终于迸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反抗呼声。

4.分析杜牧《早雁》的艺术特色。

杜牧《早雁》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时空为序,视通万里。首联写八月的北方边塞,群雁为躲避虏弦而南翔。大雁本是群居鸟类,飞翔时会组成队形,但在虏弦的威逼下却是四散惊飞,境况更加堪忧。次联的时间略晚,空间则转移到了长安,孤雁夜鸣,无人理会。后半首则想像明春的潇湘岸边,嘱托雁群切莫冒险北返。

第二,托物寓意,借雁写人。大雁是候鸟,南翔北归本有一定时间,与人类活动也无必然联系。此诗题目中的“早”字已透露出或另有所指的消息,而“虏弦”与“胡骑”更表明诗是借用比兴手法,用雁喻指边民。写雁就是写人,表层意象中蕴含着深层意象,深沉而含蓄。

第三,场景描写中暗寓嘲讽,倍觉凄婉深沉。第二联写孤雁飞过帝都长安,数声哀鸣却无人理会,隐寓着对执政者的讽刺。场景凄凉,感情沉痛。

5.李商隐有许多诗借写爱情来作政治寄托,这些诗又往往以《无题》或取篇中两字为题命名,你认为他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应该怎样理解?并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锦瑟》这首诗历来岐解最多,有的说是悼亡,有的说是一生的回忆。联系李商隐全部作品来看,诗中追悼的应是他早年爱过、后来死于湘江水中的一位女冠。诗中大意是写华年逝去之后回忆这段爱情悲剧的怅惘,犹如庄生梦蝶般恍如隔世。“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分别用杜鹃啼血和鲛人泣珠的典故,想象那女子孤魂无依的痛苦寂寞。“蓝田日暖玉生烟”则追忆他们相爱的地方(“蓝田”一名玉山,正切西王母所在之玉山,借指他与女冠相遇的玉阳山),形容他们当初像阳光那样明媚的爱情如今回想起来已像良玉生烟一样隐约迷幻。“沧海”与“蓝田”两句以死别的凄凉和欢爱时最好的光景相对照,用有关典故作暗喻,取其中最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构成优美而又迷惘的境界,即使不知所悲何事,也能为它忧郁而又迷乱的深情所打动。

李商隐非常喜爱而且擅长用典故,也非常善于捕捉富于情感表现力的意象。如《锦瑟》全诗共八句,中间四句各用了一个典故:第三句用《庄子•齐物论》中庄生梦蝶的故事,呈现了一种人生的恍惚迷惘;第四句用《华阳国志》中蜀王望帝化为杜鹃,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直至出血的故事,包含了一种苦苦追寻而又毫无结果的悲哀;第五句用《博物志》里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在这里具有浓厚的伤感意味;第六句虽不知出自何典,但中唐人戴叔伦曾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诗景(见司空图《与极浦书》),这里大致也是指一种朦胧虚幻的感觉。这样,四句中四个典故便传达了迷惘、悲哀、伤感、虚幻的情绪体验,并与开头两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无端”,末尾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惘然”交相映衬,构筑起全诗朦胧、伤感地追忆华年的情绪氛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考作业4答案

1.从《单刀会》看元杂剧艺术特色。

元杂剧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在戏剧冲突中刻划人物形象。剧本的唱词,则更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思想情绪,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心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这些艺术特色在关汉卿的代表作《单刀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剧本写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鲁肃为了索还荆州,约请关羽过江赴会。他设下了三步计策:先是以礼索取;不成则拘留关羽,胁迫对方献还;再不成则出伏兵擒住关羽,用武力攻取荆州。鲁肃跟关羽的矛盾,实际上是东吴与蜀汉之间的矛盾,因此关羽单刀赴会,不但关系到他个人的生死,而且也关系到蜀国的安危。戏剧冲突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关羽明知过江是置身于“千丈虎狼穴”,但为了蜀汉的利益,还是以大无畏的精神,单刀赴会。席间,以他非凡的英雄气概,拒绝交出荆州,并喝退伏兵,在关平的接应下安然地回到了荆州。

剧本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地刻画和歌颂了关羽的智慧、勇敢和忠心,完成了英雄主义主题的表现。在第一、第二折里,剧本写鲁肃征求乔公和司马徽的意见,两人都不同意,在申说理由时都极力夸赞渲染了关羽的勇武过人。这样,通过人物之口,在关羽尚未出场前,他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威武的形象,就已经鲜明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两段虚写,为后文正面刻画关羽的英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映衬作用。

第三折通过鲁肃派黄文下书,着重表现关羽的机智。他一下子就看穿了鲁肃的阴谋诡计:“那里有凤凰杯满捧琼花酿!他安排着巴豆砒霜,玳筵前摆列着英雄将!”他看出了杀机,却又不避危险,奋然前往,这就充分地表现了这位英雄人物的智勇和胆气,以及对蜀汉的一片忠心。等到第四折高潮到来,正面写跟鲁肃的冲突时,作者便没有费多少笔墨和力气,举重若轻地就写出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来。

再如《单刀会》第四折中关羽过江时那一段脍炙人口的唱词:

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由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驻马听》)这既是关汉卿化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并以熟语写出新意,又是作者借剧中人物来抒情。

2.以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例分析明代戏曲艺术特色。明代戏曲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胆而又奇异的想像。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她的青春的觉醒,她的爱情追求,在她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有《惊梦》。惊梦是由女主人公内心的渴求而产生的一种虚幻的境界,或者说是在一种虚幻的境界中去实现她所希望实现的事物。然而好梦不长。醒来以后,热恋的情人像烟雾一样地飘散,无影无踪,留下的依旧是包围着她的冷冰冰的世界。于是又有《寻梦》。寻梦是现实中的人的现实要求,在得不到实现时的一种无望的追寻。这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才有因情而病,感病而死,现实中的人于是又进入到另一个幽冥的世界。人死了,但爱和青春不死,活的生命附丽到本来并不存在的幽魂身上。于是又有了《幽媾》。人和鬼——富有人情的、美丽的鬼——之间终于实现了爱的结合——一种为人间所无而为人们普遍渴求的结合。而后是死而复生,回到现实世界,重又经历种种磨难和曲折,最后才出现人们期待的大团圆的结局。

其次,人物形象各具面貌,刻画得真实细致,特别是发掘出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杜丽娘作为一个贵族闺阁小姐的思想性格和内心矛盾,除了通过她与春香关系的对比,刻画得十分细致传神以外,还通过一 些含蓄蕴藉、富有诗意的曲词,揭示出她爱情和青春的觉醒。如第十出《惊梦》,在写杜丽娘游园以前,对镜整妆,在赞了一句“好天气也”以后,唱了一段[步步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通过春日景色的描写,以及女主人公在游园前对镜整妆,突然间意想不到地发现那面菱花镜偷偷地照见了自己,从镜中看到自己的面容以后,竟挑逗得她羞答答地把美丽的发髻也弄歪了。这样,就将一个青春开始觉醒的少女,那种顾影自怜、含情脉脉而又羞涩娇艳的心理和神态,传神入妙地表现出来了。

第三,曲词优美动人,具有抒情诗的特色。《牡丹亭》中的曲词,在音乐上,兼采南北曲的长处,各尽其用。南曲婉转清丽,多用来写生旦诉情;北曲泼辣动荡,多用来描写战争和神鬼。雅俗并存,浓淡有致,各尽其妙。它的语言,一方面有元杂剧来自口语的自然真切的本色,同时又融进了六朝辞赋、唐诗、宋词典雅绮丽、含蓄蕴藉的风格。曲词与音乐相配合,有浅有深,有浓有淡,有雅有俗,铸成了一种与音乐和谐一致的富于诗的特质的戏剧艺术语言。如杜丽娘在游园前和在园中唱的两支曲子,是描写贵族小姐的感情世界的,偏于深、浓、雅的一面,它能真实地描绘出环境气氛,又能刻画出人物细微的内心活动,读来回肠荡气,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3.《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曲文是如何体现莺莺送别恋人时的情感波澜的? 《西厢记•长亭送别》

这折戏主要刻画莺莺不忍离别的心理。作者抓住“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加以生发,以暮秋天气渲染离人伤感,把离愁别恨写得层次井然,细腻感人。

全折可分四层。第一层为前三曲,写莺莺在赴长亭别宴途中的内心伤感。以下八曲为第二层,写离宴上莺莺哀怨悱恻的离愁别绪。再下六曲为第三层,写莺莺即将离别的心情和对张生的叮咛嘱咐。第四层为末二曲,写莺莺与张生分别后留恋低徊不忍即去的悲痛心情。

在表现手法上,中间二层曲文侧重于直抒胸臆,开头和结尾的曲词将抒情和写景交融起来,既为全篇渲染了缠绵哀怨的气氛,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开始第一支曲子《端正好》就为送别的特定环境作了生动的描绘和点染。蓝天白云、遍地黄花、秋风阵阵、北雁南飞、红叶满林,这些色彩斑斓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暮秋的景色,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气氛。这种环境气氛既能勾起人的离情别绪,又能衬托出离别所造成的痛苦心情。经霜的枫林变成红色,这在为离别而痛苦地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看来,竟是被离别之人伤心的泪水所染红,不言而喻是血泪。客观的景物,既抹上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又饱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最后一支曲子《收尾》以夕阳残照下的四围山色映衬离愁,并以夸张手法把离愁写成车载不动,将抽象的情思化为具体的形象,耐人寻味。

4.分析《聊斋志异•促织》的艺术特色。(1)情节跌宕,悬念连连。

小说全文不过千余字,但情节几起几落,悬念迭起,引人入胜。如成名被责供奉蟋蟀,虽百般努力,却只得到两三头“劣弱不中于款”的;为此家产荡尽、屡遭责打,几乎落入山穷水尽的境地。然而村中忽来一“驼背巫”,在他的指示下,成名终获良种,于是柳暗花明。这构成小说的第一番波折。紧跟着成名之子因好奇而误杀蟋蟀并随之投井,成名一家再次陷入绝境。正在夜不交睫、“僵卧长愁”之际,忽又意外捉获一虫,且矫捷无比,于是成名再次绝处逢生,从而构成小说的第二番波折。成名因献虫而获长官青睐,得入“邑庠”,“后岁馀,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这又构成故事的第三度波折。

这还仅仅是大的起落。小的起落则如成名第二次捉获蟋蟀,开头因其体貌短小而失望,甚至想以此虫聊搏一笑;不料此虫表现神勇,竟一举战胜村中少年所蓄“庞然修伟”的“蟹壳青”,这是一度小转折。而正当此时,一鸡忽至,成名“骇立愕呼”,以为厄运又至;不想雄鸡竟为小虫所制,这又是一小转。此外,与“蟹壳青”对阵时,“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甚至以猪鬣毛撩拨“仍不动”;而一朝奋起,顿时显示出旺盛的斗志,令人刮目相看,这应是更细小层次的起伏转折。

(2)心理刻画,妙笔点睛。另外,蒲松龄还特别善于描写人物细微的心理变化。如随着情节的几起几落,人物内心也乍悲乍喜。初得蟋蟀时,成名“大喜归,举家庆贺”;听说蟋蟀被儿子弄杀,则“如被冰雪,怒索儿”;及见儿子投井,又“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此后儿虽得救,却因无以交差而“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这种表情、心理的描写虽然文字不多,却有点睛之用,很容易使读者进入人物内心,与之同悲共喜,从而收到感同身受的艺术效果。此外,作者又稔熟蟋蟀之戏,对蟋蟀状貌及赌斗场面的描写,也都栩栩如生。

5.分析黄遵宪《哀旅顺》的思想感情和构思特点。(1)《哀旅顺》的思想感情

黄遵宪的《哀旅顺》是一首旅顺失陷的纪实诗,诗人在诗中抒发了爱国情怀,表现了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强烈不满和对帝国主义武力入侵的满腔仇恨,写得沉痛悲愤。

(2)《哀旅顺》的构思特点

一是诗人既没有具体记叙旅顺的失陷,也没有抒发自己的悲愤。全诗十六句,前十四句从多个侧面不无夸张地描写了旅顺的“坚不可摧”,使得帝国主义“昂头侧睨何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清政府更是“谓海可填山易憾,万鬼聚谋无此胆”,而写旅顺失守一事,也只是说“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上一篇:路桥规范下一篇:2022春季党课考试题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