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2024-05-12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精选8篇)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第1篇

论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管理机制的构建的论文

一、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指标及模型的构建

(一)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模型的选择: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

1.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的地位在西方国家,培训项目的评估方法及模式已形成相当完善、科学的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D.L.Kirkpatrick。他的“Kirkpatrick评价模型(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评估工具较为实用,它不仅要求观察学员的反应和检查学员的学习效果,而且强调衡量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因此,该模型的评价框架被许多国际公司广泛接受,并且影响较大。在对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进行评价时,我们选择了该模型作为评价的模型和方法。

2.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的基本框架柯氏将评估活动分为四个层次,即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

(1)反应层次主要评价学员对培训的满意程度,其内容包括对培训的师资和培训课程、培训设施、培训的方式方法以及自己收获的大小等方面的看法。反应层评估是在培训项目结束时,通过问卷调查或评估访谈等形式来收集受训人员对于培训项目的效果和有用性的反映。

(2)学习层次主要评价学员对培训内容的了解和吸收程度。这里的“学习”仅指学员理解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不考虑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的运用。学习层评估可以采用笔试、实地操作和工作模拟等方法来考查。组织者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操作测试等方法来了解学员培训后,在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

(3)行为层次主要评价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应用和熟练程度,其目的在于了解学员是否真正掌握了课程内容并运用到了工作中去。这一层次的评价是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由学员的上级、同事、下属或者客户等观察他们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这个层次的.评估可以包括学员的主观感觉、下属和同事对其培训前后行为变化的对比,以及受训人员本人的自评。

(4)结果层次主要评价培训内容使学员个人绩效及其组织绩效提升的程度。效果的评估即判断培训是否能给学员所在单位的经营成果带来具体而直接的贡献,比如产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利润的增长和投资回报的增加等。效果层评估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衡量,如事故率、生产率、次品率、员工士气以及客户满意度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管理层能够了解培训所带来的收益。

3.应用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1)从反应层评价到结果层评价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每一低级层次的评价结果都是高一级层次的基础,培训评价应从反应层评价开始,逐级进行。同时,从反应层到结果层评价也是一个难度逐渐加大的过程,需要逐渐加大人力物力来开展评价,其评价的意义也随层次的上升而逐渐增强,一级评价意义最低,四级评价意义最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量从低级逐渐做到高级评估。

(2)培训评价应该是系统性的评价。影响培训成效的因素较多,培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对结果造成影响,任何单一的或阶段性的评价都很难得出客观的、全局性的结论。因此,在建构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重视总结性评价,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必须整体设计,综合评价。

(二)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体系的构建

完整的培训评价体系包括指标系统、权重系统和评价标准系统三部分。指标是根据评价目标而确定的具体条目,不同层级的指标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就构成指标系统。权重是表示某一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重要程度的量数,按照每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对每一指标进行赋值,就是确定权重的过程,全部权重值就构成权重系统。评价标准是对末级指标达到要求的程度,在数量和质量上制定的判断准则和尺度,全部评价标准就构成标准系统。可见,建构培训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1.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体系构建的技术路径

(1)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指标确定的方法。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我们将知识产权培训项目评价的相应指标按照培训评价的逻辑结构,结合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的四级评价框架,设定了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学员的满意度、学员的学习结果、工作中行为的改变,以及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提升程度。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二级指标时,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发散性思维,也可以采取“因素分解法”按照培训评价内在的逻辑结构逐级分解,提出初拟指标。初拟指标确定后,就要对初拟指标进行筛选,把那些符合设计原则、反映培训评价本质要求的指标保留下来。通过逐级筛选确定各级指标,最终形成培训评价的指标系统,并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

(2)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同一层次为基准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项指标分配权重。确定权重可以采取“特尔斐法”,即通过多次汇总整理专家意见确定指标权重;也可采取“层次分析与矩阵对偶法”,即通过区分各级指标影响评价目标实现的相对重要程度,将判断结果以数值形式表示,构成判断矩阵,然后经过运算确定同一层次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值。不同层级指标权重的集合就构成权重系统。

2.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前述方法,我们设计了四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初步形成了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

(1)学员的满意度。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结束当天,通过培训调查问卷、学员访谈,以及综合对学员现场表现的观察评估来衡量学员对培训的师资队伍、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教材、培训条件以及培训组织管理等工作的满意程度。

(2)学员的学习结果。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容,通过笔试、实际操作等方式,来评价学员对培训课程中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员对该培训的接受程度。

(3)工作中行为的改变。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通过学员的同事和客户等群体的观察和测试,对学员在培训后在工作中行为的改变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主要评价学员在经过知识产权培训的基础上,在工作中主动运用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情况。

(4)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提升程度。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学员的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进行评估,评估学员是否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绩效。此外,还可采取问卷、访谈和行为观察等方式,进行学员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的评估。

二、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

(一)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反馈的原则

1.客观、科学的原则反馈的信息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信息,应不受各阶段文件资料的束缚和项目干系人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和评价项目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

2.及时、方便的原则反馈的信息可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评价后的信息应及时送达,以及时对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项目、课程内容或者方式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反馈的信息应当是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简明扼要的信息,而不能是原始资料的传递,即在对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进行评价后,应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精简的信息反馈报告,这才方便信息的使用。

(二)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

1.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反馈制度的建立

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评价管理制度中,应将反馈机制以制度的形式确立。在该制度中,应对信息反馈的职责、程序和责任等相关内容加以明确的规定,进而使得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信息反馈能有序进行。

2.建立规范的反馈流程

通过建立规范的流程、标准的接口,将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评价结果及其相关信息反馈到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手中,这才可能对今后工作的改进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使评价的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3.强化反馈信息的运用

在一个阶段的评价结束后,要及时对评价结果特别是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既要总结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又要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并针对不足之处深入查找根源,制定完善制度的措施,根据反馈信息对培训的课程和方法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强化知识产权反馈信息的运用。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第2篇

[摘要]1999年以来,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领域,学术界开始研究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知识管理等问题。知识运行机制主要指促进知识创新、共享与应用高效有序运转的机制。1、创新失败宽容机制,创新是有风险的,不可能每一次创新都能成功。要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就应该对各个岗位和职位予以定级,根据不同的级别走出可以失败的辞书、项目数、时间和经费规模。2、企业知识分类与标准化制度,为了使企业的知识更好地共享和应用,企业应该建立知识分类制度与知识标准化制度。3、企业文档积累与更新制度。4、知识型项目管理机制,知识型项目与传统项目不一样,它更依赖于人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对规定的时间和场地的依赖倒在其次。5、外部知识内化机制,企业为了使外部知识内部化,就应该建立起相应的.外部知识内化机制。6、知识宽松交流机制,知识运行机制的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建立知识宽松交流的机制和宽松交流的环境。

1999年以来,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领域,学术界开始研究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知识管理等问题,企业界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进行知识管理以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大好机遇。1999年,许多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著作被翻译出版,国内不少学者也敏捷地投入该领域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文章。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将“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研究”作为2000年鼓励研究领域为标志,国内学术界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并波及到企业界,引发了一个企业知识管理实践的热潮。

知识运行机制

知识运行机制主要指促进知识创新、共享与应用高效有序运转的机制。包括:微弱市场信号收集机制、创新失败宽容机制、企业知识分类与标准化制度、企业文档积累与更新制度、知识型项目管理机制、外部知识内化机制、知识宽松交流机制等,下面分别予以阐释。

1.创新失败宽容机制

创新是有风险的,不可能每一次创新都能成功。创新成功了有奖励甚至是重奖,那么失败了呢?是不闻不问,还是不予理睬,或者予以相应处分?应该讲,大多数企业对于创新失败并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处理机制。然而,要将创新作为企业竞争力来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必须建立起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除了有创新成功奖励机制外,还应该建立起创新失败宽容机制。

要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就应该对各个岗位和职位予以定级,根据不同的级别走出可以失败的辞书、项目数、时间和经费规模。在上述范围内允许失败,超出范围的失败是不受支持的或者是要受到惩罚的。这样,由于在一定范围内的失败可以被宽容,企业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就会非常高涨,创新意识就会非常强,显然,创新成果也会随之增多。除了限定宽容的范围之外,创新失败宽容机制还要求失败者将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整理成相应材料,供其他人参考。这样,就将主观上不愿意看到的失败客观上规范起来,纳入有效管理的范畴,同时找寻失败原因,为后续的成功奠定基础,真正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2.企业知识分类与标准化制度

为了使企业的知识更好地共享和应用,企业应该建立知识分类制度与知识标准化制度。企业知识的分类既要根据岗位、专业分类,更要按照局部知识和全局知识,例常知识和例外知识进行分类。

局部知识指的是在企业的一个班组、一个部门应共享的知识,而全局知识则是指企业所有部门都应该共享的知识。企业应该成为学习性组织,员工应该成为一个终生学习的个体,然而由于受时间、经费等资源的限制,又必须强调“适时学习”?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探讨 第3篇

一、当前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现状分析

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贸易争端数量猛增,特别是从全球金融危机与到现在仍然有着较为强烈影响的欧债危机之后,每一个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所在,基本都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这一措施,对其打击的目标进行打击。虽然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企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且开始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知识产权管理的方法,但是从总体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竞争中仍然是出于劣势的,在很多时候都表现得难以自如的应付,想要主动的出击就更加的做不到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上还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

(一)对知识产权的维护与运用做的不足

很多企业都清楚的知道商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知识产权,并且通过各种方法去申请注册。截止2012年的上半年,我国的商标申请量已经达到了1054万件,累计的注册量这是达到了717万件,其中有效注册商标达到了609万件。申请量增长相当迅猛,但是很多企业在获取了商标的批准之后,却基本没有进行过系统地策划,没有考虑过如何去进行品牌宣传,增强商标的知名度,因此虽然申请的较多,但是却不能够发挥其作用,仅仅只是在产品广告宣传册上一印,当作普通的图标进行使用,基本没有几个成为了国际上著名的品牌。

对技术的重视程度,我国的企业也已经非常重视,在2011年时,我国的发明专利的申请量突破了50万件,授权量也大增。到2011底时我国的有效专利突破了270万件。但是企业对于这些专利的利用却并不是时候的理想。有很多企业申报专利并不是为了对研发成果进行保护,而是为了能够获取专利申请的补助或者是其他各种优惠政策,只要专利证书到手就不再继续研究如何实用化。因此我国的无效专利数量是相当庞大的,其中垃圾专利在专利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难以估计。

(二)只重视司法维权,对于综合保护缺乏重视。

很多企业往往都只是发现了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了或者是市场被扰乱之后受到了严重的挤压才会想到通过司法的途径进行维权。而司法保护作为一种最后的手段,有着相当复杂的程序,其花费也相当大,往往并不是一个普通企业与常人能够承受的。但是对于这一点仍然是很多人都没有能够认识到。

而综合保护则是要对侵权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对预防的方法进行确定而减少被侵权所带来的损害,同时对于发现问题之后如何对证据的保存于举证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都需要预先考虑的。在另一个方面则是要对自身的长期的侵权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通过专利信息进行预警分析,对风险进行规避,同时对订单中是否存在侵权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三)管理上不够科学化、规范化

虽然我国在知识产权的管理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科学化、规范化上仍然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还停留在一些不够严谨的管理制度、整理一些相关资料、知识产权汇总登记、与一些中介服务机构联络上。这一点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表现的相当的明显。不过相对而言如海尔、华为、联想等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则是能够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灵活的运用,并做到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但是在我国是中小企占据了大多数,他们的知识产权管理现状是需要进行关注的。

二、改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的措施

要有效的对当前的知识产权管理现状进行改善,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出发:

(一)企业需要对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进行构建与完善

要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就需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利用。为此,企业必须要更加实际情况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将其作为企业中的重要管理部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对外是对自身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对外则是要积极的促进知识产权开发、管理与使用,让知识产权能够发挥出其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中小企,在资金与人员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那么就不能够仿效那些大型企业来设置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这样很容易让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形同虚构。

(二)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为了能够使得知识产权管理能够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必须要建立起一系列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了以下的一些制度: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建立知识产权取得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保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建立知识产权实现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应对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制度。这些制度的形成于完善能够全方位的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提供保障。知识产权激励制度是为了能够激励企业员工产生良好的知识产权意识,调动他们参与到知识产权管理中来。知识产权取得制度是为了规范企业获取相关的知识产权的制度。保密制度是为了防止知识产权被泄露以及相应的公开流程的制度。评估制度是为了及时的掌握知识产权的变化对企业的总体资产带来的影响,方便调整发展战略。知识产权的实现制度则是为了更好的对各种专利、发明等实用化。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应对制度则是为了在出现被侵权时更好的保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对可能产生的侵权行为进行预防。

结语

总之,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各种挑战,企业必须要构建起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新形势下保障自身的利益所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摘要:良好的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企业从改革开放到现在, 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但是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文中主要就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本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10 (04) .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第4篇

企业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_曲利华 第5篇

北京交付中心曲利华

知识运行机制主要指促进知识创新、共享与应用高效有序运转的机制。在企业内部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会对知识管理的实施产生很有利的影响,使企业的知识管理更好地达到管理目标,完成知识管理任务。在知识管理模式下的知识运行机制,运用得好就能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知识运行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创新失败宽容机制,创新是有风险的,不可能每一次创新都能成功。要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就应该对各个岗位和职位予以定级,根据不同的级别走出可以失败的辞书、项目数、时间和经费规模。

2、企业知识分类与标准化制度,为了使企业的知识更好地共享和应用,企业应该建立知识分类制度与知识标准化制度。

3、企业文档积累与更新制度。

4、知识型项目管理机制,知识型项目与传统项目不一样,它更依赖于人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对规定的时间和场地的依赖倒在其次。

5、外部知识内化机制,企业为了使外部知识内部化,就应该建立起相应的外部知识内化机制。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第6篇

□ 作者:安徽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杨露 黄世祥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企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对知识这种无形资源的管理目前企业的推行大都成效不佳,知识管理仍然被忽视或执行困难,本文从知识的属性及知识管理的特征入手,就企业知识管理实施中的困难与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 知识管理 信息 知识经济[---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认为,基本的经济资源将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或劳力,而将是知识;知识员工将成为其中的主角。现实也印证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成长率最高,并且它的价值与产值也最大。

企业知识管理的概念

用知识管理来形容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初始于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些公司,例如麦肯锡、埃森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内部知识管理活动,是知识管理实践领域的引领者。目前,许多组织都愿意积极地 投入,也都有各自期望的目标,有些公司还设立了首席知识官的职位。可以说,知识管理是人类管理史上的一次伟大而深刻的革命。

不同的学者及企业家对知识管理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应从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活动及目的三方面对其全面定义: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存在于组织内、外部的个人、群体或团队中有价值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定义、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和利用等一系列活动,以达到其帮助人们进行知识交流、提高组织生存能力及竞争优势的目的。

企业的知识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当前核心业务活动的改善和提高,也可以帮助企业锤炼长期发展的能力,提高企业智商,是全球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个权变的思考,没有绝对的标准和最好的模板。目前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推行大都成效不佳,如果不排除实施道路上的障碍与阻力,企业就无法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中存在的困难

知识的隐性

学者Nonaka和Takeuchi(1994)曾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图形或其他方式清楚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深植在个人的经验、判断、联想和潜意识的心智模式内,包括企业、经营者或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习惯等,是属于个人经验与直觉的知识。对于 企业来说也是如此,知识既包括存在于数据库中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并不像有形资产或数据那样清楚明确。如果不善加管理,员工则无法及时找到已经存在的重要知识。忽略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可能造成如下两种后果:

其一,由于没有及时进行隐性知识的定义与存储,公司内部重复劳动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事情其实已经有人做过了,有着宝贵的经验和技巧,但是由于这些经验与技巧没有被发掘或记录下来,新来的员工无法明确了解企业内部存在哪些知识,仍须重头再来。实施知识管理后,通过建立文档、产品定义等方法,重复投资开发已存在的知识所产生的浪费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其二,由于隐性知识的流失,造成了组织失忆。技术人员走时带走技术,销售人员走时带走客户,重要的隐性知识只掌握在几个关键员工身上,重要能力很容易流失,甚至流向对手。而后来的人又对过去的事情不了解,企业因此流失了最重要的顾客、伙伴关系、业务和利润,甚至因某些核心员工的流失损害了组织的整合能力。

知识共享的失缺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它的充分实现又是极其困难的。根据统计,现在企业一般的知识都只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里,共享的状况极不普遍,且有大于 50%的知识资产因为没有充分共享而被荒废,没有产生应有的价值。

知识共享最大的障碍来自于缺乏分享的意愿、动机和习惯。人们花许多时间发展个人知识,以凸显自己,这自然地引发所谓“知识即权力”的态度。传统上,员工担心自己辛苦获得或因时间累积而得的知识与人分享后,职务将被取代,因此,不愿分享知识,这就造成了“越好的知识越不流传”的现象。以布兹-爱伦-汉密顿咨询公司为例,在Booz公司原有的文化中,崇尚个人成就,漠视彼此合作,知识被当成用来与同事们比较的个人资本。结果是已经积累的经验知识不能共享,造成很多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不流畅,这不仅仅是浪费资源,而且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公司采取了渐进改良的方式,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吸引员工们参与知识共享,以往公司内部的知识封闭文化慢慢转变为知识共享文化。到1996年,Booz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建立起了覆盖全球的基于Web的Intranet系统知识在线。借助这个系统,公司内商业咨询部门的3500名咨询人员可以与全公司所有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以获得有关业务培训、市场营销、案例研究等方面的知识。Booz公司通过知识共享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休斯航天公司也通过建立了知识存储与共享的知识管理系统,让从事设计工作的员工不必像过去一样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做,而是 快速地利用过去的设计经验,不仅使每个太空飞行器节省了760~2500万美元,而且缩短了产品上市的时间。

缺少专人负责

企业很难找到一名合格的知识主管,因为通常熟悉企业整体情况的人,如人力资源部门或高级主管,却不懂知识管理与信息工具;而懂知识管理软硬件的信息人员,又对企业内部现状知之甚少,所以具备统筹规划能力、系统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学习创新能力等复合型管理人才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内部较为欠缺。然而,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职位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西方这一职位被称为CKO,是企业内知识管理的最高负责人。由知识主管领导的专门知识管理小组,负责将企业的知识变成企业的效益,他必须了解企业的环境和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能够创造一个促进学习、积累和信息共享的环境,完成知识的搜集、整理、编辑、更新等一系列知识管理的具体活动,监督保证知识库内容的质量、深度、风格,指导员工相互间的交流与探讨。因此,找到一名合格的知识主管既是困难的又是必要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企业真正实施知识管理的还在少数。中国惠普有限公司、长天公司、三星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是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先行者。以三星SDS为例,其知识管理是在该公司总部CEO的个人决策下开始的。1999 ~XX年间,共选定了450名知识主管,综合了业务程序和知识管 理程序,并为此专门设立了人员和部门。到XX年为止,三星SDS知识库中积累了10万多条知识资料和20多万件知识资源。多年来,三星SDS的这种由上而下的知识管理推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于XX年获得了首届亚洲MAKE奖,而且截至XX年,该公司通过实施知识管理节省了1.6亿元人民币。

知识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新课题,可以肯定,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通过引入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绩效。只要充分认识到每一项知识管理问题在业务上可能造成的实际后果,不断的探索与完善,并运用新的知识管理策略去解决,必将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对策

知识管理必须生长在适合其环境里,在一个对知识管理不利的文化、领导、组织结构及技术下,企业可能不仅花巨资,甚至还会挫伤今后发展知识管理的积极性。针对以上所提出的困难,笔者认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是必须采用的。

形成一个知识导向的企业文化

知识共享的实现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文化如同空气,无形无色却无处不在,它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最根本、影响层面最广,但却最难培养的因素。凡是世界上著名的成功企业,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企业必须要建立愿意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塑造有利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

在世界级新经济企业里,成功塑造企业文化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创建乐意分享的企业文化方面,摩托罗拉公司则更为突出。摩托罗拉鼓励在跨部门间推行各种提案活动,并辅以实质奖赏来鼓励员工。主管会主动让员工了解知识投资不会像实际资本一样贬值,知识投资同样可以增加产能、创意及投资报酬率,并营造一个鼓励员工分享知识的环境。成功的知识管理需透过企业文化的改造,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知识分享的文化,每个管理阶层对活动都给予高度支持,并鼓励系统化的创新,使创新成为个人的优先目标,藉以改变员工的心态与行为。而取得巨大成功的海尔公司,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创新,该公司在从家庭式小企业发展成世界级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充满创新,产品开发平均每个工作日开发一个新产品,每天申报二项专利,管理模式上更是不断创新,兼并、收购、上市、向海外扩张等,不断有新思路、新举措,使得海尔公司长盛不衰。

总之,知识管理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鼓励员工分享知识,知识分享不是一个可以自行发展的过程,企业必须以新经济时代要求来塑造新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充满活力,健康向上。

激励机制

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实现知识共享,必须建立一种类似于市场经济的合约机制。一个员工愿意把他的知识与人分享,他一定要有回报,这种利益驱动并不是负面的,如果企业只让员工贡献,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市场经济很重要的就是在利益驱动下实现这种平等的交换。

如何激励对知识管理贡献大的人或部门,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出相应的一套办法。笔者认为:设计激励制度时,可以把外在、内在甚至是负面的激励因素结合起来。即不仅仅着重于调整薪资、职位以及提供工作保障等方面,还应该注重如何激励员工内在的荣誉感、成就感以及被同事肯定等方面,同时对知识管理不力的人将不给予晋升职务。在这方面,德国西门子公司尤为突出,该公司通过一个质量保证和奖励计划来激励员工共享有价值的知识。员工可以通过知识共享活动获得“知识股票ShareNet”,当“股票”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获得公司的特别奖励。同时,公司也注重加强员工责任心以及不予提拔那些不共享知识的人,获得了很好的成果。

实用的信息技术支持

建立健全的知识共享信息网络是实现知识管理的物质平台。知识管理IT系统是最常用的知识共享工具,它的分类知识功能使用户能直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而从中受益;它的搜索功能使用户快速正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与知识;它的 协作功能可以快速地为群体合作的任务进行编组、资源分配、分派任务和把握进度,并提供信息和知识共享的平台。总之,外在的技术手段是实现知识共享的物质保证,适合的知识共享技术平台是现代化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必要条件。

但是,技术的先进必须立足于企业的需求,不能一味追求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因为知识管理的成败更多的是依赖人文管理。信息技术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或者通过组织的学习,才能真正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做贡献。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找到最适合本企业的技术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钱军,周海炜.知识管理案例.东南大学出版社, XX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第7篇

制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属于扩张型战略的是__。A.合并战略 B.抽资转向战略 C.调整战略 D.放弃战略

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转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A.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

B.记名和无记名股票进行转让,都必须经过背书才能进行转让 C.持有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D.一般情况下,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

3、下列关于中心商业区(CBD)优势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A.客流量大

B.远离商务和社交设施 C.交通便利

D.商品或服务组合丰富

4、适合对环境变化预测比较准确,而且经营又相当成功的商品流通企业的战略选择是__。A.扩张型战略 B.收缩型战略 C.稳定型战略 D.组合型战略

5、案例(一)

某市一个商业区内有两家经营十分成功的商业企业。甲企业为大型连锁超级市场,乙企业是某着名品牌服饰的经销商。甲企业在经营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及时获取产品和市场信息,并进行快速处理和准确传递。根据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甲企业实现了对各连锁店准确而及时的供货,加速了存货周转,降低了成本,其经营的商品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量的顾客。乙企业经营的品牌服饰由知名设计师设计,手工制作,样式独一无二,虽然价格昂贵,但也吸引了部分顾客,销售收入也很可观。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自__。A.人力资源 B.价值观 C.设备状况 D.信息系统

6、德国经济学家攸士第认为,国家征税,必须让人民有能力纳税,基于此,他提出了税收的__原则。A.量能课税 B.福利 C.伦理 D.适度

7、某商品流通企业在经营中发现,钢材的销售额(万元)与机械工业产值(亿元)有密切关系。根据近15年的统计资料,得出回归系数a=3279,b=5.5,预计下一年的机械工业总产值为3500亿元,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预测,下一年的钢材销售额为__万元。A.9289 B.14180 C.16816 D.22529

8、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被称为__。A.国债依存度 B.财政偿债率 C.居民应债率 D.国债负担率

9、某邮政企业分发部门分拣封发工序的生产定额为40件/分钟,共有2个席位。现有3000件函件需处理,则该工序的工序时长为____分钟。A:20 B:37.5 C:50 D:75

10、契税实行幅度比例税率,其税率幅度为__。A.1%~3% B.3%~5% C.7%~10% D.10%以下

11、企业租赁或承包给他人经营的,以____为纳税人。A:承租人或承包人 B:企业 C:出租人 D:机关团体

12、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帐款”项目,其填列方法是____ A:直接根据“应付收款”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B:根据“应付帐款”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和“应收帐款”科目的期末借支余额计算填列

C:根据“应付帐款”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和“预收帐额”科目借方余额计算填列

D:根据“应付帐款”科目和“预付帐款”科目所属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1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自该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A.30日 B.60日 C.90 D.1年

14、单个企业无力单独积聚进行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巨额资金、先进技术、生产设备及市场营销设施时,一般会采取__。A.垂直渠道系统 B.水平渠道系统 C.混合渠道系统 D.合并渠道系统

15、特许连锁总部与分店的关系是__。A.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B.协商与服务的关系 C.平等的合作关系 D.合同关系

16、从国际金融市场上曾发生过的国际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来看,爆发危机国家的共同特点是__。A.财政赤字货币化 B.实行盯住汇率制度

C.本国货币已成为国际货币 D.资本账户已实现完全可兑换

17、税收的职能是指税收__存在的固有功能。A.客观 B.主观 C.实际 D.应该

18、物流中心确定什么商品可以从仓库里提货送货、送多少,什么商品需要订货进货的依据来自__。A.社会需求计划 B.生产企业资源文件 C.订货进货计划 D.库存文件

19、关于生产同步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装配线与机加工几乎平行进行  B.生产同步化是为了实现适时适量生产  C.工序间设仓库,前一工序为后一工序提供原料储备  D.生产计划只下达给总装配线

20、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企业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__。A.企业哲学 B.企业使命 C.企业宗旨 D.企业改革

21、由总量指数及其若干个因素指数构成的数量关系式称为__。A.综合体系 B.指数结构 C.指数体系 D.指标体系

22、____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A:再贴现 B:公开拍卖 C:证券回购 D:再贷款

23、某造纸企业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实际发生广告费支出5万元,则该项企业2001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税前扣除广告费为__。A.1万元 B.4万元 C.6万元 D.2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部门预算的原则有__。A.合法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真实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稳妥性原则

2、关于税收征收管理法对税款追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__。A.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追征偷税税款的期限为10年

B.因纳税人失误造成的未缴或少缴税款,追征期一般为5年

C.因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造成的少缴税款,追征期一般为3年

D.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追征期为5年,不加收滞纳金

E.由于纳税人的责任造成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追征税款外,还要追征滞纳金 3、2001年开始的辽宁养老社会保险改革试点对个人账户资金的运用规定是__。A.用于国债投资或存入银行 B.用于股票投资或存入银行 C.用于房地产投资或存入银行

D.用于国债投资或其他有价证券投资

4、除特殊情况外,国际税收应由本国全体公民共同负担,任何个人或法人不允许享有免税特权,这体现了税收的__。A.普遍原则 B.公平原则 C.效率原则 D.分配原则

5、某饭店2005月5月份餐饮经营的主要数据如下营来收入90万元,原料成本40万元,饮料成本5.5万元,人工工资3.6万元,广告费0.2万元,维修费0.3万元。据此,该饭店5月份餐饮销售的毛利率应是____ A:44.89% B:45.22% C:49.44% D:55.55%

6、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属于__。A.公共物品 B.纯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垄断物品

7、如果开发单位根据用户企业的初步需求,开发出一套具有基本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在以后应用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直到逐步成为一套相对稳定的系统,那么,这种开发方法是__。A.原型法 B.生命周期法 C.面向对象法 D.计算机辅助法

8、某个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厂商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____ A: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C:生产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经济

9、管理各级预算的国家行政机关是__。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民政府

C.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D.各级审计机关

10、当前发票领购的主要方式为__。A.现金购买 B.交旧换新 C.验旧领新 D.批量供应

11、税务登记的种类包括__。A.设立登记 B.纳税登记 C.变更登记 D.注销登记

E.停业、复业登记

12、下列有关完全垄断企业中需求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B:企业的需求曲线和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 C: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 D:企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3、绩效评价指标中的共性指标的主要类型有__。A.绩效目标完成程度 B.预算执行情况 C.财务管理状况 D.经济和社会效益 E.员工收入情况

14、利润表的附表是__。A.利润分配表 B.资产减值明细表 C.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D.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15、某些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在市场上的数量是__。A.供过于求 B.供不应求 C.供求平衡

D.供远远大于求

16、关于纳税担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A.国家机关不得作为纳税担保人

B.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没有担保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纳税担保人 C.纳税担保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具有纳税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D.纳税担保,包括符合条件的纳税保证人为纳税人提供的纳税保证,以及以符合担保条件的财产提供的担保

17、车船税实行的计税方法是__。A.从量计税 B.从价计税 C.累进计税 D.定额计税

18、下列营业额的确定,符合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是__。A.保险业实行分保险的,初保业务以全部保费收入为营业额 B.娱乐业的营业额为经营娱乐业向顾客收取的各项费用

C.销售不动产,以取得的销售收入减除规定的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营业税 D.旅游业的营业额为向游客收取的全部费用

19、下列各项业务,不会引起现金变动的有__。A.到期未能收回的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 B.出售固定资产取得价款 C.赊购商品

D.计提坏账准备

E.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0、根据我国公司法,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组成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__。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21、简单商品流通作为一个完整过程,可以用公式表述为__。A.W-G-W B.G-W-G C.G-G-W D.W-W-G

22、根据我国《专利法》,下列有关专利权的表述,正确的是__。

A.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B.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使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期限为10年 C.专利权人以口头方式表明放弃其专利权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D.专利权转让,应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办理登记和公告 E.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专利年费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探赜 第8篇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的模式选择

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中, 我们应当考虑两个要素, 一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成为一个专门的机构;一是要解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上级组织的关系问题。由于知识产权在现代竞争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能应以知识产权的取得、利用、保护为核心, 将其作为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有利于集中精力做好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 以更好的发挥知识产权在竞争中的关键作用。知识产权部门在企业中的关系归属, 应当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权力的实现方式来确定其隶属关系。权力实现的方式我们可分为直线权力的实现与参谋权力的实现。直线权力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权力, 也就是指挥权。参谋权力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助性权力, 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一般地, 如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隶属于最高管理者, 其所获得的是直线权力;如果其隶属于研究与开发部门或隶属于法律部门, 其所获得的是参谋权力。

从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看, 在隶属关系问题上, 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有的直属总公司经理管辖, 是企业中技术与经营两个部门的支撑单位。知识产权管理部、技术部、经营部共同组成企业的核心, 与生产部、财务部一道组建成企业最高层组织管理机构。如IBM公司、三菱公司均属于集权管理的组织机构;有的属于集权与分散相结合的折衷模式, 如日本的东芝公司。以IBM公司、东芝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为例:

IBM公司设有知识产权管理总部, 其职责是负责处理所有与IBM公司业务有关的知识产权事务, 如专利、商标、著作权、半导体芯片、布图设计保护、商业秘密及其他有关知识产权的事务;知识产权管理总部内设两大部:法务部和专利部。法务部是负责相关法律的事务;专利部负责专利事务。专利部下设6个技术领域, 每一个领域由一名专利律师担任专利经理。

东芝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是由知识产权本部和四个研究所、11个事业本部, 及在各研究所和各事业部下属分别设置专利部、科、组共同构成。本部内设7个部门, 分别是:策划部, 技术法务部, 软件保护部, 专利第一、二部, 专利申请部, 设计商标部, 专利信息中心。各研究所和各事业部配置知识产权部, 直接隶属于负责技术工作的副所长或总工程师, 主要担负该研究所、事业本部的知识产权行政事务, 并负责从产品研究开发初期的专利发掘、专利调查制作专利关系图到国内外专利的申请等所有业务。

我们认为, 由于不同模式的各自的特点,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于自身的组织模式。从知识产权在现代竞争的地位来分析,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不仅应作为一个专门的机构, 并且其作为核心部门应当直接归属于企业的最高管理者, 这样才能高效、充分的发挥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市场竞争中的积极作用。另外, 不同类型的企业, 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内部的组织架构方面可结合本企业的经营方式有所侧重。比如作为技术生产型企业, 专利的取得及利用应当是企业的重心, 那么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中, 应当围绕专利权的取得、利用、管理、保护等各个环节规划内部管理部门的建立, 这点可从上述IBM公司及东芝公司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可见一斑;如果是贸易服务型的企业, 商标权的取得、运用则应当是重点。但我们也应认识到, 知识产权其实是一个权利集合, 对企业的经营来说, 知识产权管理应当是权利体系的运用与实现, 比如专利与商标、商业信誉、商业秘密、著作权等权利其实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对此在企业竞争过程中我们应当进行综合考虑, 将这些权利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管理部门的设置, 也就是说, 我们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设置中, 应当将所有与企业竞争有关的知识产权考虑进来, 不能片面强调某一项权利的管理而忽略其他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管理的模块设计

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及知识产权制度的特点, 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内容可分为四大模块, 即知识产权的战略管理、知识产权的取得管理、知识产权的实现管理、知识产权的组织管理。

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应当确立自身的目标定位, 因此, 知识产权的战略管理首先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 这是从宏观角度针对关涉全局的问题所做的长期性规划。知识产权战略是指“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为充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并遏制竞争对手, 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整体筹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与手段”。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就是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 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实现制定的长远的规划, 并在战略的实现过程中确保企业的战术运用符合战略目标的要求。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已经在西方各企业广泛使用, 并在提高、保持企业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 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认识不足, 大多数企业只是被动地、局部地去应付一些可能侵权的行为, 没有从战略高度系统地审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运营策略, 没有将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定结合起来。在这方面, 海尔集团集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其从一个濒临破产的集体小厂发展到国际知名公司, 与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及实现具有直接的关系。海尔在1987年就建立了知识产权部门, 并逐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 围绕战略目标实施知识产权规划, 用技术创新与品牌管理两条腿走路, 最终确立了自己在同行业中的龙头地位。现在又提出了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由单一的技术竞争、专利竞争向国际标准竞争, 从而占据更具优势的至高点, 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核心与灵魂。我国企业应该从战略管理的角度, 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 制定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现状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管理。

但战略的实现是通过一系列战术目标实现完成的, 本文认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制定固然重要, 但实现该战略的具体步骤更需要我们关注, 这是战略实现的前提与基础。

2. 企业知识产权的取得管理

知识产权作为法律上的权利, 在权利取得方面具有严肃的法律性, 除著作权、商业秘密权属于自动取得外, 其他知识产权的取得如专利权、商标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都要求权利主体履行必要的行政手续, 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 才能取得相关权利。否则, 作为知识产品创造者的企业对自己创造出的知识产品就不存在法律上的权利, 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另外, 知识产权权利的申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专门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因此, 企业在知识产权取得方面应当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加强权利取得的管理, 确保应当取得权利的知识产品能获得法律的保护。

3. 企业知识产权的实现管理

知识产权只有通过知识产权的实现才能体现其存在价值, 知识产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利, 权利主体经济利益的取得必须通过权利的实现完成。知识产权的实现管理是企业取得知识产权的目的所在, 应当是知识产权管理的中心。结合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规定, 本文认为知识产权的实现包括如下几项内容:知识产权的实施;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把知识产权的实现管理停留在保护层面上, 知识产权资本化运作意识比较薄弱, 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运营策略及实现技巧, 这大大妨碍了知识产权的实现, 阻滞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4. 企业知识产权的组织管理

知识产权的组织管理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的建设。管理组织指管理机构与人员。管理组织建设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等。管理制度指企业围绕知识产权战略的实现在知识产权的取得、实现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的规章准则, 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须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

知识产权组织管理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基础。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组织管理, 建立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明确界定知识产权的管理部门、所辖关系、职权范围以及奖惩责任, 任用高层次、高素质、知识结构多元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通过高质量的组织建设, 是保障企业知识产权有效管理的基础。

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构成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构成与上述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块应当是密切联系、互成一体的关系, 因此管理制度要以企业知识产权的战略、知识产权的取得、实现以及管理机构的设立为中心, 并以此为基础, 体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体系。

1. 建立知识产权激励制度

员工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 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激励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激励通常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

2. 建立知识产权取得制度

由于法律在不同种类的知识产权在取得方面有不同的要求, 有的是自动取得, 有的申请取得, 有的是登记取得等, 因此企业内部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建立起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知识产权取得制度, 这样才能企业的知识产品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

3. 建立知识产权保密制度

知识产品具有无形性, 一旦公开就可能进入公有领域。企业应当针对不同的知识产品结合法律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保密制度。

4. 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制度

企业对其拥有的无形资产应当定期进行评估, 因为无形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进行评估, 有利于及时掌握企业资产的变化, 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5. 建立知识产权实现制度

企业获得知识产权根本目标在于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 因此, 对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应当尽快的进行转化, 在知识产权的实现制度中, 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实施制度, 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制度, 知识产权的投资制度。

6. 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应对制度

一方面, 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设立预防机制, 尽量避免侵权纠纷的发生;另一方面, 一旦侵权纠纷发生, 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防止损害后果的扩大, 减少损失,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7. 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制度

企业应建立网络化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 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知识产权情报信息, 并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构建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络, 重点是专利文献的研究和利用, 通过对专利文献的系统分析、综合比较跟踪预测科技动态、行业动态和市场走向, 弄清竞争对手技术发展动向和该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监视与企业有关的国内外专利申请动向, 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 超前介入未来起主导作用的技术领域。

摘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对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取得或者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机构设置方面企业应当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知识产权进行战略管理、取得管理、实现管理及组织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 应建立体系的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 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组织设计要素及原则[J].现代管理科学, 2007, (2)

[2]于 涛:国外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 2003, (6)

[3]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1, P41

[4]甘春梅 肖 晨: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22)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健康优质教案《年兽来了》下一篇:小学升初中范文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