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通道治理实施方案

2024-05-13

线路通道治理实施方案(精选8篇)

线路通道治理实施方案 第1篇

输电线路通道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依据上级公司要求,我单位组织线路运维单位对所辖的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通道逐线、逐档、逐塔开展设备状况排查,主要隐患治理有树障、交跨不足、违章施工等。

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方面:发放电力宣传单500余份,竖立警示牌115块,签订安全事项告知书35份,张贴杆塔反光膜47处,安装拉线护套20个,张贴大型施工车辆电力安全小贴示25份。

二、隐患排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1.运行时间较长线路,其廊道环境变化较大,由以前戈壁滩地形变为现在的农田地、经济林,树线矛盾的问题日益突出。

2.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输电线路廊道出现违章施工的事件愈加频繁,有限的线路维护人员无法管控每条线路通道的施工情况,易造成外破事故。

3.线路附近的居民电力设施保护意识淡薄,在线路下方自行架设低压照明线、种植大棚蔬菜及超高树木。

三、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本次输电线路通道安全环境和防风害专项排查治理中,在属地化单位的协助下,树障及交跨隐患治理工作尤为突出。形成隐患从发现-审核-录入-下发-整改-验收-归档的一套完整的流程,保证隐患消除的及时性。其中发现廊道内树障隐患85处,治理81处;交叉跨越不足隐患3处,治理3处;违章施工2处,制止2

处。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对所辖输电线路按照特殊区段进行划分更新,建立线路特殊区域台账,根据季节、气候变化进行动态巡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督促输电线路通道环境外委的实施,建立管理制度,划分线路责任段,达到线路通道可控的目的。

3.梳理输电线路通道环境难以治理的隐患,提前勘察现场,做好治理方案,通过大修、技改项目予以解决。

线路通道治理实施方案 第2篇

一、工作目标

坚持全面消除隐患的原则,对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的树障进行砍伐,对保护区外倾倒会压到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超高树木进行砍伐或修剪。同时,进一步规范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植树行为,建立健全电力线路隐患排查整改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不发生因树障隐患引发人身触电,电力线路跳闸停电等事件,维持全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良好秩序。

二、实施步骤

专项清理行动从2022年4月18日开始,至2022年6月1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排查摸底阶段(2022年4月18日至4月22日)。

组织人员对全区树障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对隐患按照严重隐患、一般隐患等类别进行登记造册。对于排查中发现的已经危及电力线路安全的隐患,立即清理,及时排除。

(二)集中治理阶段(2022年4月23日至5月20日)。

根据调查摸底结果,列出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树障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清理。

(三)检查验收阶段(2022年5月25日至6月10日)。

对树障安全隐患排查清理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安全隐患基本治理和管控到位。

三、工作职责

(一)各村(社区)做好宣传动员,协调沟通,矛盾纠纷化解,实时上报道路树障排查清理情况。

(二)供电所是树障安全隐患排查清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全区清障行动具体施工作业和安全保障。

在完成排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清理标准,组织对树障砍伐(修剪),对清理难度较大的,要及时上报。

(三)派出所负责树障清理工作中的秩序维持,切实保障树障安全隐患清理行动顺利进行。

对打击、报复、围攻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要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林站要积极支持配合树障清理行动,依法从快,从简办理采伐审批手续,及时下达采伐标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清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XX区架空电力线路通道树障专项清理行动领导小组(详见附件),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县有关工作要求,组织实施架空电力线路通道树障专项清理工作,统筹协调解决行动中出现的困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清理期间,各村、有关部门要及时向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开展情况,交流经验和工作做法,推动专项清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清理标准。

按照《XX省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相关规定,树障清理标准具体为:架空电力线路1-10千伏5米,35-110千伏10米。现有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所有树木、竹木清理无补偿。

(三)严格验收考核。

6月10日前完成辖区内所有电压等级电力线路通道树障清理工作。区电力设施建设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在进行2022工作考评时一并验收,对工作不力而造成工作被动或出现事故的,将严肃追责。

线路通道治理实施方案 第3篇

贵港供电局光传输网络由广西光传输Ⅱ网(贵港网区)和贵港地区光传输Ⅰ网组成。光传输Ⅰ网为华为设备,网络覆盖贵港地区110 kV及以上变电站、调度机构等,主要承载110kV及以上站点的保护、安稳、自动化等生产控制业务,目前该网络运行正常。

广西地区光传输Ⅱ网(贵港网区)为烽火设备,网络覆盖贵港地区220 kV及以上变电站、调度机构,主要承载220 kV及以上站点的保护、安稳、自动化等生产控制业务。目前,该网络设备运行不稳定,设备板件故障率较高。为了降低烽火设备运行不稳定对贵港供电局电力通信网所造成的影响,2010年底通过进行广西地区光传输Ⅱ网生产控制业务安全转移工作,已将贵港供电局220 kV瑞安Ⅰ线主一保护等共8条差动保护通道调整为专用纤芯,但仍有220 kV逢大线主一保护、逢社线主二保护等6条保护通道及其他网区的过网保护通道在Ⅱ网进行传输。

2 保护通道存在的问题

《南方电网二次系统“十二五”规划(技术原则)指导意见》要求如下。

(1) 220 kV线路保护技术原则:线路保护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并独立组屏。每套保护采用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一体化的微机保护装置。具备通道条件时,每套保护宜采用双通道。

(2)线路保护通道:①线路纵联保护应优先采用光纤通道。对于长度小于60 km的线路,保护通道可采用专用光纤芯,尽量减少保护通道中的转换设备。②500 kV线路每套主保护应采用两路完全独立的通道。220 kV线路每套主保护宜采用两路完全独立的通道。每套保护可采用专用光纤芯+2 M通道或双2 M通道。

(3)继电保护业务:①220 kV及以上线路每套电流差动保护装置配置两条独立的通信通道,两条独立通道分别由不同传输平面与光缆路由承载,每套保护装置的两个通道不开通自愈保护,通道切换由继电保护装置完成。②220kV及以上线路方向保护和距离保护优先采用光通信传输,线路主保护装置采用E1通道时,应开通自愈环。③220 kV及以上长度小于60 km的线路保护通道可采用专用光纤芯,并同时配有2M迂回。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通过通信、保护专业人员认真分析,贵港供电局网区保护通道存在如下薄弱环节:①大部分220 kV线路主一保护通道为专用纤芯方式,存在若光缆发生故障后,需要抢通时间过长的问题,尤其是平南、桂平区域变电站的保护通道。②仍有部分保护通道在烽火光传输网(Ⅱ网)上进行传输,通道故障率较高,通道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3 需要改造的线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根据《广西电网2011年设备风险分析报告中的通信设备风险及对策》(桂电生函[2011]37号文)及《南方电网二次系统“十二五”规划(技术原则)指导意见》,需要对以下几条220 kV线路保护进行双通道改造。现有的220 kV线路保护通道方式见表1。

4 具体改造措施

贵港供电局220 kV主要为南瑞RCS-931、RCS-902和南自PSL-603、PSL602等保护装置,通过和南瑞、南自技术人员的共同研究,对这4种保护装置进行改造。表2为南瑞保护装置具体实施方案,表3为南自保护装置具体实施方案。

本方案分两部分进行通道更改:①不停电施工,光纤敷设,放好从通信机房接口柜(或配线架)到保护屏柜的光纤,并熔好光纤,测试正确;对于2M通道,需要增加接口装置的,必须提前安装好,并敷设好接口装置的电源电缆。②停电施工,要求开关冷备用,更换装置插件,更改接线(增加主保护压板)及定值,进行通道自愈环主保护测试,开关传动,通道对调等试验。另外,对于2008年以前的保护装置,还需要更换电源插件及相应的装置空开,由原来的2 A空开更换为4 A空开,2008年以后的不需要更换电源插件。

对于南自插件更换方案,由于要增加插件,装置背后整体插件全部需要调整背板大小,并且由于不同线路定货年代差异较大,某些年代较早或特殊配置的装置内部插件为非常规插件,可能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存在一定的风险,现场升级时需要另行调整方案;考虑到接线及装置匹配问题,建议使用整机更换方案更简单和方便。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M].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线路通道治理实施方案 第4篇

关键词:线损治理;稽查应用

1 灵寿某线路的基本状况(可以根据灵寿县高损线路真实做方案)

灵寿县某条10kV线路基本状况为:线路共有专变、公变共计66台。200kVA以上的变压器共有17台。负荷性质以工业用户为主。平均线损率在10%-15%。线路共有6个比较大的分支。针对目前科技含量高、作案方式隐蔽、危害范围广的高科技窃电,灵寿供电公司和北京新源绿网远程反窃电中心合作,开展节能降损专项行动,对重点行业安装能够远程防范高科技窃电的用电远程稽查仪。

2 方案目标

①对该线路进行分段,采用监测一次侧电流数据的方法,快速查找出线路的高损分支。②定位高损分支后,监测所选分支确定重点窃电用户。③在重点怀疑用户处安装智能远程反窃电稽查设备进行闭环监测,定位窃电点的具体位置。④通过对重点用户的稽查定性用户窃电,直接给供电公司追补电量弥补因窃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震慑嚣张的用户窃电。

3 方案构成及原理

3.1 方案构成 本方案由安装在线路上的高压无线电流采集装置、数据记录仪和智能远程反窃电稽查系统主站组成。

3.2 方案原理 将线路分为十一段进行监测,在需监测的部位安裝高压无线电流采集装置及数据记录仪。智能远程反窃电稽查系统主站安装在监控中心。线路上所有的高压无线电流采集装置同步采集线路上的10kV电流并发送到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与主站实时通讯,并将带有时标的高压无线电流采集装置采集的电流数据通过GPRS方式发送给主站系统。

主站系统将数据记录仪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每个监测点一天24小时的电流数据累加。利用现有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每天24小时整点定时抄表,并将每段所属的所有计量表计的电量累加。通过每个分支电流和电量数据的比值可清楚地判断出高损分支所在。

4 重点用户监测

采用本方案可准确快速的查找出线路的高损分支,并进一步在高损分支中确定窃电嫌疑用户,最终对嫌疑用户进行重点监测。以下为重点用户监测方法:①在用户10kV进线侧安装三支高压无线电流采集装置。②在计量表箱内安装数据记录仪。③在计量表箱内安装表前电流采集装置。

功能说明:高压无线电流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用户10kV的实际负荷,并以无线方式发送到数据记录仪上;表前电流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用户二次侧电流线缆上的电流数据直接传送给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通过485通讯口实时监测电表的各项用电数据,监测表计周边磁场强度,接收高压无线电流采集装置和表前电流采集装置发送过来的电流数据,并将其与表计内的二次电流数据进行比对,当发生失压、分压、失流、分流、错相、功率失衡、强磁干扰、遥控器修改表底等异常现象时,将异常信息以GPRS方式发送到后台,并以短信方式发送到设定的管理员手机上。

5 查获案例

以下是某产建材厂运行情况。稽查仪对接线盒前电流、接线盒后电流及电表电流分段进行对比分析,准确的定位故障点,以下是安装示意图。

5.1 某建材厂运行情况

通过监测以下是“某建材厂”远程诊断表:

[\&\&\&\&\&\&\&\&\&\&\&\&][用户名

建材厂][电流互感器变比

75/5][计量方式

高压计量][安装时间

2013.09.27][窃电开始时间

2013.11.09][远程诊断用户窃电方式及位置

初步诊断为高频窃电]

“某建材厂”高频告警记录,初步诊断为高频窃电。

下图是一次电流、电表电流和表底比较的曲线图。红线是一次电流,黑线是接线盒前电流,蓝线是电表电流,一次电流很时电表电流是零,表底不走,初步诊断为高频窃电。

由以上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项目

电表平均电流(折合到10kV侧)

实际负荷电流

日损失电量

月损失电量

年损失电量

年损失电费][某建材(倍率:1500)

4.35A

20.25A

6609kW·h

198279.3kW·h

2379352.2kW·h

237.9万元]

线路通道治理实施方案 第5篇

实施方案

各行政村、镇直各有关部门:

为深入推进火灾隐患集中清查整治行动,按照《xx县“畅通生命通道”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实施方案》(xx防[20xx]x号)要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自即日起至x月x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畅通生命通道”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镇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成立“畅通生命通道”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小组,镇长、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组长xxx任组长,镇纪检书记xxx、派出所所长xxx、综治中心主任xxx任副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商、信用社、文化等部门及镇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行动开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扎实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切实解决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突出问题,提高建筑物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等疏散引导设施和建筑防排烟设施完好率,增强群众逃生自救能力。

三、治理重点

(一)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二合一”)商业店铺人员住宿部门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等障碍物;

(二)大型公共商业建筑外墙违规设置的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广告牌等障碍物;

(三)各类公共建筑内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建筑防排烟设施配置不符合标准、严重缺失或损坏等现象;

(四)居民小区、商业密集区、城中村内违规设置墩柱等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物,以及擅自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的违法行为。

(五)公共疏散通道、居住建筑楼梯间内存放影响安全疏散的杂物、电动车,堵塞、封闭安全出口以及常闭式防火门损坏、处于开启状态等消防违法违规行为。

四、整治措施

(一)对在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临时查封并强制拆除。

(二)对符合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A 703-2007)的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内的人员住宿部分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的,责令拆除,确有困难的,要在铁

栅栏上开设方便从内部开启的出口;拒不改正的,依法强制拆除。

(三)对大型公共商业建筑外墙违规设置广告牌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强制拆除,所需费用有违法行为人承担。

(四)对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五)对在公共疏散通道、居住建筑楼梯间存放影响安全疏散的杂物、电动车的,责令立即清理,并对直接责任人予以警告或罚款处罚。

(六)对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常闭式防火门损坏、处于开启状态,久拖不改、屡治屡犯的,依法从重处罚。

(七)对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防排烟设施设置不符合标准的,责令立即改正,依法予以处罚。

(八)对公共建筑内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防排烟设施严重损坏,不具备原有功能的,依法予以临时查封。

五、工作方法

(一)坚持政府主导。镇政府统一部署、统一组织开展“畅通生命通道”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统一制作、印发集中拆除、清理影响消防安全障碍物的公告,出台政府职能

部门联合执法规定和硬性整治措施,确保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二)开展网格排查。按照行政区域和主要街道,划分成中、小网格,由镇政府分包中网格,村民委员会分包小网格,细化排查整治责任及标准,量化工作任务,逐家单位开展排查整治,对占用、堵塞、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的逐一登记造册,督促相关单位和人员及时改正。对排查中发现的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现象严重的区域要及时上报专项治理领导组织,由镇政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组织联合执法,集中拆除。

(三)发动群众参与。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公布火灾隐患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及时举报身边的火灾隐患。发动消防志愿者,承担火灾隐患查找、举报义务,最大限度地扩大排查整治覆盖面。镇火灾隐患举报电话:xxx;电子信箱:xxx

(四)强化宣传培训。公安派出所要继续深入推进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确保社会单位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设施损坏等火灾隐患,具备组织引导人员疏散技能。要加大针对社会公众的消防宣传力度,强化消防安全意识,使群众掌握辨识、使用消防设施的基本技能,增强逃生自救能力。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开展“畅通生命通道”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是解决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深化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的重要举措,也是减少火灾人员伤亡、坚决预防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有效手段。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纳入火灾隐患集中清查整治的重要内容,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务求实效。

(二)严格执法。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消防车道不畅、疏散通道堵塞等突发问题要坚持综合治理,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强力整治,形成合力。公安机关要坚持上限执罚,从严从重从快查处违法行为,充分运用临时查封、行政拘留等硬性措施,始终保持政治消防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三)加强宣传。要以宣传贯彻《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为契机,要组织消防志愿者、消防宣传车每天深入大街小巷、单位场所等,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和消防安全通告,迅速营造“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浓厚氛围。

线路通道治理实施方案 第6篇

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消防车通道管理和维护,全力维护社会公共消防安全,深入推进消防车通道专项治理工作,解决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突出问题,切实改善文化馆消防安全环境,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馆实际,决定自即日起至12月20日,在我馆开展消防车通道专项治理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消防车通道专项治理,督促指导学馆落实消防车通道管理措施,健全完善消防车通道管理长效机制,有效减少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的行为,确保灭火救援顺利开展,坚决遏制亡人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

成立消防车通道专项治理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行动开展。

三、治理重点

1、我馆教学、办公室、排练厅、剧场、等设施的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等障碍物。

2、教学楼、排练厅楼等建筑物上设置的可能影响逃生和灭火的固定广告牌、标语牌等。

3、在教学楼、排练厅等各类教学和生活设施的楼梯等通道内违规设置、存放影响安全疏散的杂物等障碍物。

4、教室、会议室、等教学生活场所只设一个门或前后门有被堵塞、上锁等不能同时打开的情况。

5、教学楼、排练厅未按规定安装应急照明设施情况,特别是楼梯转向平台没有安装应急灯的情况。

6、馆门口、文化馆内违规设置墩柱等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物,以及违规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的违法行为。

四、工作步骤

专项治理工作从即日起,到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按照上级工作方案,结合本馆实际,研究制订具体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统一认识,周密部署,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任务要求。将专项治理的工作时间、范围、标准和要求等情况向全体师生及社会发布,发动师生及人民群众对消防车通道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监督,营造良好的整治工作氛围。

2、集中查改阶段。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辖区内所有消防车通道进行排查,确保排查全覆盖,积极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人员职责分工、量化工作任务,进行排查并登记造册。对占用、封堵消防车通道现象严重、整治难度大的区域,组成专门工作组,衔接相关职能配合蹲点帮扶整治,充分运用物防技防措

施,强化整治效果,开展联合执法,该查封的查封,该强拆的强拆,严厉打击占用、封堵消防车通道的消防违法行为。

3、自查迎检阶段。集中查改结束后,对消防车通道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情况进行自查迎检。并结合整治工作情况,研究制定长效管理措施,巩固整治成果。

五、治理要求

1、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迅速组织实施,并按要求完成检查整治工作。

2、要充分认识消防车通道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组织落实,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全面彻底,不留死角,整治彻底有力,不留隐患。

3、要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对整治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以及不按时报送信息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行动期间,制定具体措施,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做好数据的统计填写及资料报送工作。

线路通道治理实施方案 第7篇

为有效遏制电气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吉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精准实施道路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吉安委办〔2018〕36号)要求,结合我省电力行业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守安全红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安委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开展电力企业电气线路专项治理,有效遏制电气安全事故,促进全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各电力企业加强源头管控和过程监管,集中力量全面排查治理电力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电气线路使用管理、电气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各监管部门督促电力企业开展输配电线路和受(送)电设施安全检查,加强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宣传。通过专项治理,电力企业安全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电力企业电气线路安全风险和防控得到有效管控,电气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三、治理重点及措施

(一)建设工程领域电气专项治理

1.加强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治理。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电气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规范建设工程的电气设计和产品选用,确保电气设计质量。严查电气设计和选用电缆及绝缘导线的材质、标称截面积、绝缘性能、电阻值等电气产品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标准的行为,落实电气工程设计质量终身负责制,依法追究因电气设计和产品选用不符合标准规范而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设计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加强电气施工治理。落实电气工程施工质量责任制,严格电器产品及其线路施工进场检查验收,规范电气施工行为,确保电气施工质量。严查施工单位不按设计图纸施工、偷工减料、使用劣质电线及质量不合格电器产品等隐患问题;严查监理单位不履行施工质量的监理责任,严查质量不合格电器产品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装;严查施工不规范造成电线绝缘层损坏、电缆井(沟)封堵不严密等隐患问题。依法追究因电气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火灾事故的施工、监理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加强电气产品质量治理。把好电气产品采购关,严禁采购无证或伪造、冒用认证证书、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 和不合格电器产品。把好电气设施安装关,进一步加强本单位建设工程电气设计质量管理,严格要求设计单位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把好电气设施管理关,建立完善并严格落实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严禁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用电负荷超额、电源插座数量不足以及未设短路保护装置、私拉乱接电线、使用无证、“三无”电器产品等问题,定期检测电气线路和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及检测电气系统,消除电气安全隐患能力。把好电气作业、检修审批关,严格落实临时用电作业的审批,明确作业人员无证不得进行操作,作业前未进行作业危害风险分析和安全培训的不得进行作业,认真核实安全措施的落实和监护人员的监护条件。

4.落实建设单位电气质量管理责任。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标准,降低电气设计和施工质量。按照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有关电气及配套产品的,建设单位应当保证电气及配套产品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二)电器产品使用管理领域专项治理

1.强化电力企业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各发供电企业要认真组织摸排本单位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电气线路安全风险,建立隐患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严查本单位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实等问题,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用电负荷超额、电源插座数量不足以及未设短路保护装置、私拉乱接电线、使用无证、“三无”电器产品等问题,未按规定配备专业电工、定期检测电气线路和设备等问题,严格落实电气系统定期维护保养及检测制度,提高社会单位发现和消除电气安全隐患能力。

2.强化城乡社区、村镇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电力企业按管辖区域,以街道、乡镇为基本单元,排查城乡社区、乡镇电气线路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电表箱设置位置是否符合规范,线路连接是否符合标准;核查用电负荷是否超过初装容量;检查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线、使用“三无”电器产品等问题。督促落实安全用电、电工持证上岗、定期开展电气安全检查等制度,提高城乡社区、村镇发现和消除电气安全隐患能力。

3.强化电气相关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治理。加强电气设备管理、使用和维护等相关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和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大处罚力度,健全规范电气相关资格证书的发放、考核机制,切实提高电气从业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水平。

4.强化安全用电宣传教育。各有关单位,特别是供电企业,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安全用电的宣传教育,传播电气安全知识和火灾防范常识,报道火灾事故及教训。积极协助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用电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推动用电安全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提高全社会用电安全水平。引导社会加强舆论监督,鼓励群众举报电气安全隐患,形成全民关注参与电气火灾防治的良好氛围。5.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各地电力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依法、依职责履行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对电力企业落实电气线路专项整治工作指导、督查,确保全省电力生产供应安全可靠。

四、职责分工

(一)组织机构

省能源局成立电气线路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省安委办关于电气线路专项治理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全省电气线路专项治理工作,协调解决治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具体负责全省电力企业电气线路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职责分工

1.省能源局按照省安委办统一部署,指导省内电力企业电气线路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全省电力企业电气线路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积极配合省安委办开展督导检查。

2.各地电力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电气线路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落实安全监管责任,采取定期分析研判、督导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督促电力企业落实电气线路专项治理工作。

3.各电力企业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电气线路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组织做好本单位电气线路专项治理工作,加强电气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主动及时向当地电力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和材料。

五、时间安排

电气线路专项治理分四个阶段进行。2018年4月开始至2018年12月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4月底前)。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8年5月至8月底)。各电力企业要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按照电力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自行组织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三)建章立制阶段(2018年9月至11月底)。各电力企业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电气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健全用电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建筑电气防火性能、电气系统维护保养及电气检测等方面要求。各地电力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全面推进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巩固专项治理成果。

(四)集中治理阶段(2018年12月20日前)。各有关单位要按照专项治理工作要求,依法开展排查治理。各地电力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组成检查组,集中督促整改电气安全隐患。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电气线路专项治理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各地电力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各电力企业要充分认清当前安全形势的严峻性,提高对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分解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措施,明确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务求治理实效。

(二)加强合作,协调推进。电力企业电气线路专项治理工作专业技术性强,设计部门较多,各有关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加强协作配合,主动沟通协调,形成合力,营造齐抓共管的局面,齐心协力推动电力企业电气线路专项治理工作。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电力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各电力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开展电气线路专项治理的目的和意义,提高社会和公众对专项治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引导发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专项治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请各市(州)电力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唐、华能、国电、国电投将专项治理最终工作总结于2018年12月23日前报省能源局。联系人:田逶岭

线路通道治理实施方案 第8篇

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利用故障线路的故障信息和一侧断路器率先跳闸后的二次扰动信息实现配电线路不对称故障的快速有选择性隔离[1,2,3,4,5,6]。基于无通道保护的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基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技术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实现了一种基于本地信息的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7], 满足了配电线路故障就地保护、就地跳闸、供电就地恢复的要求。

基于无通道保护的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配电线路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方案, 有效解决了配电线路不对称故障快速隔离和快速供电恢复问题。但是对于配电线路中危害更加严重的对称故障, 新系统既不能快速隔离, 也不能快速恢复供电。原因在于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基于故障时故障相和健全相二次扰动信息的不同实现故障快速隔离, 而在对称故障时, 不存在健全相。虽然配电线路中很少发生对称故障, 但是对称故障相比不对称故障危害更加严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对称故障的快速隔离和供电恢复是新型配电自动化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

另外, 配电网中一台配电变压器向一段母线上馈出的所有线路供电, 一台变压器的非计划性退出将导致多回出线同时失去供电。因此, 在现场应用中, 一条配电线路的故障严禁影响上级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为满足该要求, 配电线路故障必须在变压器保护动作之前切除, 因此配电线路保护需严格与上级变压器的后备保护配合。

针对上述三相对称故障的隔离与供电恢复问题, 和与上级变压器保护的配合问题, 本文结合配电网的运行实际, 提出了按照与上级变压器保护配合时间要求灵活分段配置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无选择性快速切除对称故障、基于重合闸技术恢复非故障区供电的实用化方案, 满足新型系统的现场应用要求。论文首先回顾了现有的基于无通道保护的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 接着讨论了与上级变压器保护配合要求的无通道保护配置和对称故障的解决方案, 最后提出了完整的现场应用方案。

2 现有的基于无通道保护的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

图1为现有的基于无通道保护的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示意图[7]。配电网为闭环结构, 开环运行。整个配电线路分段运行, 每个分段点配置单断路器和单台保护。为了实现故障从线路两侧切除, 任意保护既要承担电源侧故障保护任务, 又要承担负荷侧保护任务。电源侧保护按照定时限方向过电流的原则全网整定, 并同时配备加速过电流保护;负荷侧保护按照定时限方向低电压的原则全网整定, 并同时配备加速低电压保护。开环点的保护继电器集成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功能。

系统正常运行时, 配电线路上发生不对称故障由定时限保护首先动作, 再由加速保护从另一侧隔离故障。与传统的定时限保护相比, 故障切除时间缩短至少一半, 并且越是靠近电源侧的故障, 切除时间越快, 有力保证了配电网设备的安全, 并且为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提供了条件。配电线路上发生对称故障, 仍由定时限保护动作, 一方面设备承受过电流时间长, 不能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 另一方面不能确定故障区域, 无法实现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如图1所示, 在靠近电源端的线路L1或线路L6上的对称故障, 隔离时间为2.1s, 不能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

3 考虑与上级变压器保护配合

按照现场的实际运行要求, 为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和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 线路保护动作时间有上限, 如1.0s。而现有保护方案中的时间整定是从线路末端开始, 每一段线路增加一个阶梯时间, 不考虑配电线路出口的保护动作时间上限, 如图1所示, 有可能造成配电线路的故障切除时间过长, 变压器保护越级跳闸。因此, 为满足现场的运行要求, 现有的无通道保护时间整定原则需要调整。考虑无通道保护动作后的系统运行方式为非正常方式, 只会短时运行, 因此, 本文提出首先根据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的保护动作时间上限和阶梯时间进行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分段配置, 再进行时间整定的方法。

假定为满足与变压器保护配合的时间要求, 配电线路保护动作时间上限为1.0s, 考虑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之和的阶梯时间为0.4s, 则图1中的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按照六段开环运行配置, 每一段的时间整定如图2所示。实际上, 随着快速断路器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阶梯时间可进一步缩小, 如0.3s, 甚至0.2s, 因此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的配置段数还可进一步增加。

如图2所示, 按照无通道保护原理, 系统正常运行时, 任一线路上的不对称故障都能快速切除, 最长动作时间0.46s左右。与原有的方案相比, 故障切除时间更短, 不仅保证了配电线路的安全, 也保证了上级变压器的安全。

即使在故障后的配电系统中, 新型自动化系统也能满足运行要求。当正常运行的系统发生故障, 保护动作,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后, 系统转为临时方式运行。图2中的线路L5上发生不对称故障, 保护继电器R4在0.4s动作跳开断路器B4, 继电器R5在0.46 s左右加速跳开断路器B5, 1.0s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模块BZT动作环网开关Br合闸, 恢复L4上负荷的供电, 配电系统转为故障后的临时方式运行, 此时的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在图3的运行方式下, 即使配电线路上再次发生故障, 也能快速有选择切除。不对称故障的切除时间最长为线路L6故障, 故障切除时间为0.9s, 其他线路上的不对称故障切除时间都将在0.5s以内。因此与原有的方案相比, 故障切除时间更短, 有力保证了配电线路的安全, 也保证了上级变压器的安全。因此, 按照与上级变压器的保护动作时间配合, 灵活分段配置整定无通道保护, 不仅能满足现场的运行要求, 还能更快地切除故障, 保证设备的安全和提高供电可靠性。

4 对称故障处理

虽然配电线路中很少发生对称故障, 但对称故障电流相比于其他类型故障电流更大[8], 对称故障引起的危害最大, 必须快速隔离。本文借鉴输电线路无通道保护的思想[9,10,11], 提出先瞬时无选择性地隔离故障, 再逐一重合, 确认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供电的保护方案。

当发生对称故障时, 保护继电器瞬时跳开断路器。接着保护继电器检测断路器两侧的电压, 如果断路器一侧三相电压正常, 而另一侧三相无电压, 则延时一段时间后, 闭合断路器。当断路器闭合到故障时, 瞬时跳开断路器, 并闭锁, 确认故障区域。最后依次重合非故障区域的断路器, 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保护继电器的对称故障动作判据为, 三相电压有效值均低于整定值, 如下:

保护继电器的重合动作判据为, 一侧三相电压有效值均低于整定值, 另一侧三相电压为额定值, 并且满足一定的持续时间, 如下:

式 (1) 是故障判据, 式 (2) 是重合判据;Ua1、Ub1和Uc1分别是断路器一侧a、b、c三相电压;Ua2、Ub2和Uc2分别是断路器另一侧a、b、c三相电压;Uset故障整定电压, 一般幅值设置为30%额定电压;Uset1是无压判定中的整定电压, 一般幅值设置为15%额定电压;ε是有压判定中的误差整定电压, 一般幅值设置为10%的额定电压;t是时间;tset是时间整定值, 一般设置为配电线路故障最长切除时间。

在图3所示的配电系统中, 当线路L5上发生对称故障时, 在最不利的情况下, 继电器R4、R5和R6瞬时跳开对应的断路器B4、B5和B6。断路器B5和断路器B6跳开后, 断路器B6两侧的电压互感器分别检测到一侧三相电压正常, 另一侧三相无电压。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后, 如1.0s, 继电器R6闭合断路器B6。断路器B6闭合后, 断路器B5两侧的电压互感器分别检测到一侧三相电压正常, 另一侧三相无电压。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后, 继电器R5闭合断路器B5。断路器B5闭合到故障上, 继电器R5瞬时跳开断路器B5, 并闭锁。对开环处的断路器Br而言, 断路器B4打开后, 断路器Br两侧的电压互感器分别检测到一侧三相电压正常, 另一侧三相无电压。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后, 开环点的继电器Rr闭合断路器Br。断路器Br闭合后, 线路L4上的负荷恢复供电, 并且断路器B4两侧的电压互感器分别检测到一侧三相电压正常, 另一侧三相无电压。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后, 继电器R4闭合断路器B4, 断路器B4闭合到故障上, 继电器R4瞬时跳开断路器B4, 并闭锁。重合到故障后, 所有断路器都打开, 故障区域的断路器应没有达到tset的时间再次打开, 则闭锁, 其他非故障区域的断路器再次依次重合, 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至此, 故障区域L5被隔离, 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得到恢复。

5 现场应用方案

综上, 本文所提的现场应用方案如图4所示。保护装置实时采集系统中的电压电流信息, 判断系统中是否发生了故障。当判断系统中发生了故障后, 基于电压信息判断是否发生了三相对称故障。如果判定系统中发生了三相对称故障, 保护瞬时无选择性地跳开所有相关断路器, 并从电源侧首端开始重合, 直到重合到故障上, 跳开所有断路器, 并闭锁最后合上的断路器, 再次依次重合非故障区段的断路器, 恢复非故障区段的负荷供电。如果判定系统中发生了不对称故障, 则根据无通道保护原理, 首先延时较短的定时限保护动作, 从一侧隔离故障区域, 接着对侧的保护检测到二次扰动信息, 加速本侧断路器跳闸, 从另一侧隔离故障区域。最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单元恢复非故障区域的负荷供电。

6 结论

提出一种实用化的基于无通道保护的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方案。该方案基于重合闸技术实现对称故障的快速隔离和非故障区域供电的恢复, 解决现有无通道保护不能适用于对称故障的问题。另外, 考虑与上级变压器保护配合的保护时间整定要求, 提出灵活分段配置无通道保护的实用化方案。实用化的保护方案不仅缩短了不对称故障下非故障线路负荷的停电时间, 也实现了对称故障的快速隔离和供电快速恢复。该方案整体提高了原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的性能, 有利于该系统的现场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Bo Zhiqian.A new non-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tech-nique for transmission lines[J].IEEE Transaction onPower Delivery, 1998, 13 (4) :1073-1078.

[2]董新洲, 苏斌, 施慎行 (Dong Xinzhou, Su Bin, ShiShenxing) .二次扰动信息及其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Secondary disturbance in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relay protection) [J].电力系统自动化 (Automation ofElectric Power Systems) , 2004, 28 (2) :21-25.

[3]施慎行, 董新洲, 刘建政, 等 (Shi Shenxing, DongXinzhou, Liu Jianzheng, et al.) .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研究 (Non-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for power lines indistribution system) [J].电力系统自动化 (Automation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2001, 25 (6) :31-34.

[4]刘建凯, 董新洲, 薄志谦 (Liu Jiankai, Dong Xinzhou, Bo Zhiqian) .有分支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研究 (Non-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for distribution systems with thetapped-load) [J].电力系统自动化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2003, 27 (1) :37-41.

[5]陈飞, 董新洲, 薄志谦 (Chen Fei, Dong Xinzhou, BoZhiqian) .快速有选择性的辐射状配电网无通道保护 (Fast and selective non-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for ra-dial connected distribution systems) [J].电力系统自动化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2003, 27 (22) :45-49.

[6]张梅, 董新洲, 薄志谦, 等 (Zhang Mei, DongXinzhou, Bo Zhiqian, et al.) .实用化的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方案 (Practical non-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fordistribution feeders) [J].电力系统自动化 (Automation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2005, 29 (12) :68-72.

[7]董新洲, 施慎行, 王宾, 等 (Dong Xinzhou, Shi Shenx-ing, Wang Bin, et al.) .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 (Novel distribution line automation mode) [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Autom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Universities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 andAutomation) , 2007, 19 (3) :1-7.

[8]贺家李 (He Jiali)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Powersystem relay protection)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Beijing: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 2004.

[9]Bo Z Q.A new non-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techniquefor transmission lines[J].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Delivery, 1998, 13 (4) :1073-1078.

[10]甘忠, 董新洲, 薄志谦 (Gan Zhong, Dong Xinzhou, BoZhiqian) .输电线路自适应无通道保护 (一) 故障分析与保护原理 (Adaptive non-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fortransmission lines, Part I:fault analysis and protectionprinciple) [J].电力系统自动化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2002, 26 (7) :33-37.

上一篇:有一种声音高中作文600字-高一作文下一篇:2021出纳转正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