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因我而美丽

2024-05-10

中国因我而美丽(精选6篇)

中国因我而美丽 第1篇

学校因我而美丽

孔家小学

学校因我而美丽,因我遵守纪律而美丽。纪律是学校的基础,是学校最美丽的一部分。

沐浴晨风,你是否想过,今天你要干什么。踏着夕阳,你是否问过,今天你努力了吗?

约翰·洛斯金曾说过:“把每一个黎明看作你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你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可爱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是啊,我们是否敢大声地说:“我们做的事情使我们的生命更充实,让我们生活的校园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更加精彩,更加美丽。”

学校的模样由我们勾勒,学校的美丽由我们建设,学校的形象由我们树立。随手拾起一块地上的纸屑,随手将垃圾送往指定的地点。随手拧紧滴水的水龙头,厚重的脚掌不要压迫嫩绿的草芽,宽大的手掌不要涂抹雪白的墙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这样我们就可以大声的说:“校园因我而美丽”

菁菁校园,悠悠我心。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朗朗的读书声,用心来充实我们的每一天,用真诚来点缀我们的校园,用感动书写校园里最美的风景,这样,我们就可以大声的说:“校园因我而美丽。”

校园多么熟悉的字眼啊!这里是我们撒下种子等待收获的地方,这里是我们经历失败等待成功的地方,直立式我们播下梦想等待实现的地方。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今天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今天而付出,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变得更加愉快!

从每一件小事做起,那样,沐浴晨风,迎着夕阳,我们可以抬起头骄傲的说:“今日我为校园添光彩,明天校园因我而美丽。

校园的美不是靠说的,是靠做的。我们要树立以学校为荣的思想,要有主人翁的意识,我们是学校的一份子,学校美只能由我们来维护,从我做起,俗语说: 1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纪律,学校将变得更加美丽,所以我们要尊守纪律,才能为校园献上美的一份。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平安校园。祝愿我们每天平平安安到校,高高兴兴回家。祝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安全的港湾,和谐的校园!

中国因我而美丽 第2篇

美景 荣誉 帮助 游戏 劳动

中心小学红*校区四年级张远英

我们的校园,虽然没有桂林那样的山水。但它也有它自己的风景,它更因我而美丽,我一定要把它装扮得更漂亮。

漫步绿茵茵的草地,抬头仰望,天空是那样地高远,阳光是那样地柔和,云朵是那样地洁白。。。一阵微风从眼前拂过,一群鸟儿飞来欢快地飞向蓝天。走进草地,那是我们常常玩耍的地方,在那里,我总会回忆起一二年级的情景。每天我们把这里打扫干净,让空气更清新。四周的花草树木,在它们需要时,我就会给它浇水,让它们茁壮成长。我们的校园种有三棵桂花树,我精心地护理它们,浇水施肥除杂草。桂花也不亏待我们,开花时节,它们是那样地灿烂那样地芬芳。有时风儿把清香送入我们的课室,我们醉了,我们更有神听课了。这就是校园风景因我而美丽。

学校因我而美丽,因为我给学校带来荣誉,有几次我的数学科进入了全镇前20名,老师常常提起它,说我为学校争了光。

校园因我而美丽,因为我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小女孩;校园因我而美丽,因为我是老师的好帮手。每个星期我们都把校务处打扫干净,让老师们的工作环境因我们而美好。

校园因我而美丽,因为我是一名出色的小老师。我常常把老师教过的知识教给我的同桌,我的同桌成绩不好,有了我的辅导,他的成绩慢慢上升了,老师也轻松了。

学校因我而美丽,因为我专心听课,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不再为没人参与课堂而烦恼,我们的班级充满了希望。

绘本因我而精彩 第3篇

一、原创绘本, 让人感受到童心世界别样的美

众多的学者、画家研究绘制绘本, 众多的教育者关注和倡导阅读绘本, 他们的关注点都是如何为孩子创造优秀的绘本, 如何让孩子读好绘本, 最大化地发挥绘本阅读的启智教育作用。目前,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主要依赖引进的国外优秀书籍, 我国儿童绘本创作市场并未成熟, 人们对绘本创作、发行不够重视, 原创作品不足。我发现孩子具有自己做绘本的潜能, 从小引导就可以培养儿童创作符合自己审美需要的绘本故事, 让人们感受到童心世界别样的绘本之美。

在2012 年, 我校确定了《小学低年级绘本涂鸦的创意实验研究》的校本课题, 并在一年级三个班开设了校本实验班, 定位在低年级绘本涂鸦教学研究, 目的是引导低年级孩子尝试创作绘本, 探寻适合儿童创作的形式, 观测孩子绘本创作的可行性以及绘本创作与开发孩子的发散思维、培养孩子创作能力、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内在联系。本课题的研究为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孩子创作绘本的可行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分析发现, 感受绘本

为了帮助和引导孩子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教学初期, 师生一起边欣赏边了解绘本的构成:分析封面的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关系, 内容、形式和色彩的特点。了解环衬的作用, 从扉页中发现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封底蕴含的意义等, 为设计做好铺垫。正文的表达形式是整个环节的重中之重。孩子习惯完成独立的一幅画, 很少用连贯性的画面完整地表达一个故事或事件。在欣赏中, 要带着问题共同探讨:是否有着共同的主角, 围绕一个主题?引导孩子理解绘本前后故事情节必须是相互联系的, 后发生的事件是承接前面发生的情节。同时通过直观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了解绘本版面的基本设计形式。

三、随性涂鸦, 创作绘本

绘本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融合了美术中的色彩、线条、构图及文学中的语句、结构等巧妙构思形成的外在形式美, 同时又有作品内容所呈现出的意蕴美。我们尝试通过学习创编故事, 注入现代的科学、人文、自然、社会等元素, 帮助孩子形成创意思维方式, 学会捕捉生活中常见事件, 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创作出个性化的儿童绘本。

1. 别具一格的故事再创。经典的童话、寓言等故事适合儿童认知年龄特点。通过赏析优秀的读本, 了解故事的内容, 然后提出质疑, 打破已有认知, 对经典故事构成、主人公形象等元素进行再创, 对文本创新, 这样绘本画面就有了新颖的创意。如《小红帽》, 针对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小红帽被大灰狼哄骗去了祖母的住处, 害得祖母被狼吃掉, 又被狼伪装的祖母所欺骗, 所以说小红帽其实是很傻的, 遇到事情不会动脑子, 不能保护自己, 不能对付坏人, 你还喜欢只是外表可爱的小红帽吗?她应该是什么样的?如果是你, 会怎么办?现代的孩子多数能知道一些“防狼术”或者是通过视频等获得一些自保知识, 如香水喷眼、针头扎手。他们在此时, 就能够把生活常识巧妙地引入到故事情节的设计上, 使传统的故事体现出了现代生活的气息。同样, 大灰狼的形象受动画片的影响也产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 创编后的《狼和小羊》中的大灰狼虽然仍旧凶恶、贪吃, 却再也不可能像课本中描写的那般轻易吃到可怜的小羊。在追逐小羊的过程中, 大灰狼被蟹子夹到脚丫, 掉进陷阱里, 被滚石砸倒山下, 受尽折磨却无功而返。

2. 有血有肉的生活表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从生活的实践中可以获得创作动机和灵感。同时创作又是一种创造, 它不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简单重复, 而是对生活实践的提炼和概括。选择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绘本内容, 表达孩子心中世界的情境, 孩子的创作兴趣会更高, 如教孩子形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尊重爱护弱小, 等等。《上学啦》是为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设计的绘本内容。从起床、穿衣、洗漱、吃早餐、到上学途中、问候老师、各种课程的学习等, 一系列的情节随着孩子初入小学内心充满好奇、激动之情展开, 教会孩子表现每一天不同的新奇经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适时加入大胆的想象。这些画面稚拙、生动, 充满了趣味, 在表现起床的情景时, 小闹钟扭着腰, 鞋子蹦起来, 枕头弓起身子, 它们都在卖力地喊小主人起床, 画面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拜新年》是春节之后开学第一个故事。孩子们刚刚过了年, 对年的记忆深刻。如蛇年, 就以蛇为故事的主人公, 让孩子们围绕蛇如何准备礼物、如何出行、给谁拜年、如何拜年等展开创作, 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就把自身的经历和看到的、想到的融合进画面中, 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长呀长》绘本从婴儿刚刚出生到学习吃饭、走路、上学……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点滴生活经历表现得妙趣横生, 孩子们能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 并学会感恩。

3. 互助共进的课堂生成。绘本课程需要固定的时间完成, 我们称之为社团课程, 为完成省编美术教材的课程, 我们称之为常态课。教学中, 我们常常把二者融合, 常态美术课中有意识地学习表现一些同期绘本课中需要的造型、场景等, 并将其运用到绘本创作中, 绘本创作中获得的思维启发又打开了常态美术课的表现形式, 互为所用, 学生的技能与思维都得到发展。如:美术课中学习《干干家务活》时, 引导孩子认识空间处理, 生活物品摆放以及造型表现, 等等。在创作绘本《数字故事》时, 有的孩子绘制数字掉到了老鼠洞情景, 他就把美术课上学到的画法、技法用到了老鼠的家中。在学习《形的组合》时, 孩子们有意识地学习设计机器人、外星人等形象;《太阳、月亮》中孩子们用拟人化的手法处理二者, 学习不同年龄、神态的人物画法及想象他们在天际间的娱乐活动, 而在教学绘本《夏日旅行记》时, 孩子们让自己飞上了天空, 在宇宙中遨游, 拜访太阳、月亮、星星, 还受到它们的盛情款待。常态课为绘本社团教学积累了素材, 社团课程思维方式的表达又潜移默化地促进常态课教学质量, 甚至促进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例如语文教师评价绘本班学生:思维敏捷、活跃;数学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式多样化, 许多想法出人意外。

4.丰富多彩的动画元素。选择适合孩子的动画素材, 根据孩子的个性差异采用多样的启发式教学, 以满足不同孩子个性需要, 创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拔萝卜》儿歌脍炙人口, 动画诙谐动人, 如何突破如此优秀的已有素材, 关键在于“拔”。谁来拔?怎样拔?拔过后怎么办?女孩子会想到好看的蝴蝶、美丽的小鸟;男孩子会想到机器人、挖掘机等事物。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大胆添加到故事情节中, 让常见的故事颠覆传统, 绽放出创新之花。

四、绘本生成, 从我做起

自信是成功的助推剂。绘本创作可以让孩子获得喜悦和成功的感受, 增强孩子的自信。通过多种形式, 给予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 如让孩子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借助学校网站、微信群、QQ群等媒体传播, 让社会、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成果;邀请专家、领导、兄弟学校同行现场交流, 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促使孩子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绘本创作中。

王金乔: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第4篇

不惑之年,梦想起航

1994年春,京城满目鹅黄嫩绿,蓬勃的生机却让王金乔突然感到有些惶恐。回想过去的日子,她愕然发现又是10年时间匆匆过去了,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做。平日里和朋友聊天,别人都说:“你都40了,也没做成什么事儿。”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不惑之年的王金乔就有了自己做点什么的打算。

于是她干脆决绝地辞职下海,不留后路,哪怕是之后的创业之路筚路蓝缕。她对自己说:“人,总要对自己负责,无论什么时候,不要放弃自己。做事情永远不晚,除非你不去做!”打小就喜欢做手工的王金乔,当年在河北农村插队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巧手。所以决定创业的时候,她自然而然就选择了服装行业。

之所以在服装行业里选择了中式服装,则是王金乔一直以来的夙愿。1988年的夏天,当时还在写毕业论文的王金乔因为布料不够,无奈地照着书上的图样做了一件旗袍。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她把这件旗袍穿上身,看着镜子里完美展现的女性曲线,自己都惊呆了。在那个衣着普遍宽大保守的年代,这件旗袍显得如此惊艳。从此,王金乔就迷上了旗袍,迷上了中式服装。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注册的中式服装企业之一,格格刚创办的时候很小,做好的衣服就在前门的一个卖场做代销。但王金乔的心却很大:“实际上,从一开始我的经营模式就是生产加销售,而不是零活加工。”于是,后来的王金乔没有成为裁缝店老板,而是成为了新时代中式服装的发起者与创新发展的开拓者。

只可惜王金乔刚创业的时候,以旗袍为代表的中式服装却少有人知。所以当时的生意并不好,很多货都被商场退了回来。这年秋天是一个转机,正当王金乔看着一堆被商场退回来的产品发愁时,商场又打电话来让她们回去。后来她才知道,原来格格产品刚下架不久就有不少老顾客去商场询问:“之前这里不是有家卖旗袍的吗?怎么不在了?”这时候王金乔就知道,中式服装始终是有市场的,而且潜力还不小。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格格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第一年也有了几万块钱的流水。用王金乔的话来说:“1994年刚开始的时候亲力亲为,挣辛苦钱。这样慢慢积累,从几万到几十万,再到过百万,资金、技术、人才、渠道……企业的架子也渐渐成型了。”

一个人的企业不是好企业

有人评价王金乔是“亦动亦静”的性格。“动”表现在她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力和雷厉风行的决策力,勇于直面困难。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企改制,许多企业都倒闭了,无数人才流向社会。王金乔当机立断,只要有工作经验,是熟手,也不管之前是做什么行业的,有能力的人都挖过来做管理,格格的基础就这样打下了。

而“静”则表现在她的“慈母情怀”。在格格的办公区,有乒乓球室,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都能在业余时间进去打乒乓球。王金乔不止一次说过,不管以后如何都不能把乒乓球室撤掉,员工们需要用它来调节工作压力。不仅如此,公司一共四层楼,王金乔将第四层整整一层楼用作活动室,供员工读书休息。

格格有这样一个传统:公司每周都举办思想交流会,员工们在一起读推荐的好书,并把读书的感想拿出来一起分享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大调动了格格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王金乔说:“‘格格’不是我一个人的‘格格’,靠我一个人也不会有现在的‘格格’”。

是的,一个人的企业不是好企业,王金乔深有体会。曾经有一段时间,她几乎将格格全部托付给了一位副总,生产经营大权由他负责,甚至公司80%的资金都从他的手上进出。然而,当王金乔发现企业陷入瓶颈,决心锐意改革之时,却因为理念不同遭到副总的反对。由于这位副总当时在公司威望极高,故而王金乔的新理念、新制度,在公司内部可谓寸步难行。

曾经被王金乔寄予厚望的企业干才,如今却背道而驰,让她失望痛心。因为分歧无法弥合,那位副总最终选择了离开,当时格格的管理层也因而经历了一场人事地震,让王金乔刻骨铭心:“不要把企业的命运押在一个人的身上,应该发展一个团队、一个好的机制,培养一群人。”

从那以后,王金乔着力于团队的打造,专门引进了一大批专业化的人才,又改革了管理体制,形成莲蓬头式的结构。同时她还强调企业文化,以此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王金乔相信,经营企业就是要经营人,经营人首先要尊重人。正是这样人性化的管理,让格格旗袍逐渐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团队构架。最后,沉淀下来的是一个稳健的企业和成熟的品牌。

传统与时尚之间的舞蹈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世界各民族的服装在变化,中式服装也都应该变一变。”正是有着这样的观念,十几年来,王金乔始终关注着中式服装的创新,格格也陆续推出了与时尚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多种系列服饰。如今,格格旗下的服装分为“婚庆系列”、“礼服系列”、“旗袍系列”、“中式生活装系列”、“高级定制系列”五大系列上千款式。

2008年,受北京市主管市长委托,王金乔率领格格承办了“迎奥运盛世中华”民族服饰展演。这次展演一改常规服装秀的模式,为服装展示融入主题,并与奥运五环标志颜色巧妙融合。当模特身着沉淀着中国人文历史美感的青花蓝、水墨黑、琉璃黄、中国红等五大主题色系的服装粉墨登场,现场掌声经久不息。王金乔鼎力推出的“格格新中式”概念,在奥运的大舞台上惊艳绽放!

无独有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由莫斯科爱乐乐团担纲的“2011年北京新年音乐会”上,年过七十的指挥家尤里·西蒙诺夫,身着一套极富民族文化特色表演礼服,甫一登场就让观众眼前为之一亮,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而这套礼服正是格格为他量身定制的新中式服装。

演出结束后,西蒙诺夫先生激动地握着王金乔的手,感谢她为自己的指挥历程增添了精彩的一幕。连外国人也赞不绝口,王金乔理应觉得自豪,不为别的,只为她成功地为中式服装注入了时尚的生命力。她说:“格格的产品,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就是让中式服装体现了当代的时尚,不肤浅、不媚俗,在现代之中包裹着传统的精髓。”

“格格新中式”概念的提出,无疑是王金乔引领中式服装潮流的一次创新。在保留传统中式服装设计元素的同时,在服装结构和款式设计方面大胆突破,使之更简约、更生活化;同时,在面料、花型、色彩等多方面融入众多传统文化元素的精华,又增加了服装的文化内涵。凭借独特的时尚与传统兼容的设计风格,王金乔成功掀起了一股“中国风”的流行热潮。

精彩在更远的未来

“把每一件服装当作艺术品来塑造”,一直是王金乔对格格最严苛的要求。产品品质的无可挑剔,设计功力的出类拔萃,成为了格格获得市场话语权的根本。于此同时,王金乔自成一格又不拘一格的创新设计,成功地用悠久的民族文化符号,表达出丰富的国际时尚内涵。不单纯复制古典,而是在演绎中创造传奇,“新中式服装”标杆、“时尚引导者”等标签,已然成为格格的品牌标签。

如今,看着不断发展壮大的“格格”,王金乔更是决心将“品牌化经营”之路深入下去。除了继续发扬独一无二的设计功力,格格还将继续丰富产品品类,优化产品结构,坚持“弘扬中华文化,振兴民族产业,打造国际品牌”的宗旨,将国际时尚潮流融入渊源的中华民族文化,再现东方元素的服饰文化魅力。

王金乔常给员工们传达的理念是:“我们现在不是只做好一个品牌,而是要做一家百年老店”。只有不断提升品牌的创意含量,才能稳固品牌的信誉,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这也许就是近几年国内立足于中式服装的企业层出不穷,但格格旗袍却始终长盛不衰的原因。

在王金乔2013年的计划里,格格的步子会迈得更大。往年格格都会增5~6家店,而今年的计划新开10家以上,会比往年翻一番。新的一年,潮流风向将如何变化现在还言之尚早。但对格格而言,仅仅是这个春天漂亮的销售成绩,就已经让这一年值得更多的期许。

当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格格在今年会有怎样精彩的表现时,王金乔的目光,却已经掠过2013的春夏秋冬,因为她相信更精彩的,还在更远的未来……

城市因我而美丽作文 第5篇

我是一名环卫工人,我们一年365天都在工作,凌晨大多数市民还在熟睡中,我们已经在大街上辛勤劳作了,当寂静的大街上还没有一个人影的时候,我们早已拿着扫帚奔波在大街小巷。我们每天早晨4时就要集合,直至零晨,城市里处处都有我们的踪影。

我们默默奉献,用辛勤的汗水洗刷着城市的污垢,为人们创造着一个崭新而又温馨的环境。城市因我们而美丽!!!

家乡因我而更美丽 第6篇

四河——我的家,四河,四面环水,美丽富饶!家乡的景美,人更好!

暑假到来,我很兴奋。我可以从繁重的学习中挣脱出来了,更重要的是小姑本周带我去参观她城里的家,还要在哪里居住一段时间,一想到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我都激动的不得了。小姑家在县城的一个小区里,听说这个小区还是比较有名气。

进入小区大门,我所看到的让我很吃惊。这么大的一个小区怎么连一片垃圾都看不见,小区的绿化也非常的好,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花园之中,让人感觉到十分的惬意舒服。

暑期过后,我返回家乡四河。

走进我们的乡镇社区,我从心里就不自主的进行对比。虽然我们乡镇的社区楼房也整整齐齐的,但总感觉住着不舒服。原来我们和城里的差距还很大,不仅仅在硬件建设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区环境不行。我开始向我们社区的同学们说了我的想法,于是我们开始成立一个自主的环境治理小队伍,并美其名曰:“四河雪峰环保红旗队”。我们每位成员都为我们的社区环境治理付出自己应有的力量,得到了社区中爷爷奶奶的称赞。

清明节,姑姑回家探亲。我们这里的变化让姑姑很是吃惊。她说:“这样的家我要常回来!”

上一篇:国外影视旅游规划分析下一篇:成功在于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