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祥个人简历

2024-05-12

周有祥个人简历(精选5篇)

周有祥个人简历 第1篇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周有祥,男,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学科教育硕士,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生物高级教师,生物教研组组长。

我是一个时不时有点理想化的人,对现实生活总怀着良好的期望!

多年来,一直从事高中生物教学教研工作。专业基本功扎实深厚,教学风趣幽默,课堂灵动缜密。教学中强调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主张对“教”和“学”的“双重解放”,避免机械地填鸭和机械地学习。

所授学科学生成绩一直位于安徽省前列,所辅导的学生在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4人次,省市级一二三等奖50余人次。

从教以来先后荣获安徽省宣城市教坛新星、青年骨干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骨干教师称号;参加教学大赛先后荣获安徽省宣城市教师业务素质竞赛一等奖、北京市高中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昌平区一等奖、北京市高中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北京市一等奖。

曾被聘为安徽省高考命题教师库成员;安徽省纸质教辅资料编写专家组成员;安徽省宣城市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安徽省宣城市命题专家组成员;安徽省宣城市骨干教师讲师团成员;安徽省宣城市生物学会常务理事

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二十余篇获省市级奖项,在《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理科》《考试周刊》《中学生理化报》上均有论文发表,在“人教网(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思考网(教育部基础教育中心)”亦有教学设计或论文发表。

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学科命题,多次参加高中生物统考会考命题及中考命题。主编或参与编写了《安徽省宣城市高中同步训练——生物分册》《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校本教研成果——高中生物学习指导》《新高考》《金太阳学案》《高考红皮书》《安徽省江南十校名师考题》《安徽省课堂作业》《安徽省毕业班综合训练册》等多部教学辅导用书。

始终坚信“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愿竭尽所能帮助学生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周有光 一个人的110年 第2篇

周有光的110年,正是中国朝着现代化发展最关键的110年,历经了晚清、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新中国至今,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书写者和见证者。

刚过去的1月,老人周有光度过了他的生日,今年,他110岁(虚岁)了。

出生于1906年1月13日的他,可以说是一部活的中国现当代史。

他还是一名中学生时,就参加了五四运动;上了大学,他又经历了“五卅惨案”;抗日战争时期,他颠沛流离,抗日救国;新中国成立,他从美国归来,以经济专家的身份为国家服务;上世纪50年代的汉语拼音改革,他成为了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者;如今,网络时代来临,他仍站在时代的前列,他上网冲浪、看帖发言。

1923年,周有光考入著名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他从上海静安寺坐上独轮车去学校。独轮车在中国已经有900年的历史,在他心中,独轮车代表着传统,而圣约翰大学则代表着现代文化,坐独轮车上学,就是跨越900年的传统奔向现代。奔向“现代”,对一个人来说,可以在瞬间完成,而对一个国家来说,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周有光的110年,正是中国奔向现代最关键的110年,不经意间,他成了一个伟大的书写者和见证者。

周有光晚年回忆人和事,常有轻松有趣的评论。比如他谈到自己的连襟沈从文,只用一句话“沈从文脸皮厚,哈哈”,这句话足以描绘出当年轰动一时的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谈到胡适,他会说“他和我岳父是安徽老乡”。谈到蔡元培,则是“他和我岳父很熟”,虽然周有光结婚时,岳父赞助他的钱,只够到日本留学,而不能到他更喜欢的欧美,但寥寥数语,仍让合肥张家的“分量”凸显出来。

周有光的太太张允和,是有名的“合肥四姊妹”中最管家事的二姐。她的大姐张元和嫁给了昆曲当红小生顾传玠; 三姐张兆和与著名作家沈从文的爱情,成为现代史上的浪漫经典;四妹张充和则远嫁美国,她的丈夫傅汉思是著名汉学家,当今如日中天的史景迁,就是傅汉思夫妇的学生。如果我们把视角拓宽到合肥四姊妹,拓宽到合肥张家的流变,那又会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百岁以后的周有光,思维仍清晰尖锐。《百岁忆往》是他的自述,根据录音整理,原稿有十几万字,拿给他过目,他一点点删改,最后只剩下几万字,他说,这样才够精炼准确。浓缩的才是精华,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那样有足够多可供浓缩的内容。110岁的周有光看待自己的过往,视角不无挑剔,而他的过往对我们来说,已成为历史,我们需要采纳另外的视角。

尤其幸运的是,这还是一部活历史。爱因斯坦那么伟大,我们却只能从遗留下的文字和影像材料中去还原,而周有光1946年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应约与爱因斯坦聊过两次天。聊过什么,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曾和爱因斯坦聊过天如今仍然健在的,恐怕没几个人了。在这个意义上,周有光就是一段记录着历史的材料,鲜活地为我们保存着过去的110年。

亦中亦西 吉中有祥 第3篇

吉祥斋的绣花,在近些年广受关注和喜爱,将绣花立体的创新,营造出“绣花花生香,绣鸟鸟飞天”的境界,使平面变出层次,与平庸拉开距离,提升了服装的附加值,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来自中国的花鸟和东方美人。

有顾客说吉祥斋的设计富有内涵,没有时间的界限,这就是文化的吸引,文化的价值。如今吉祥斋全国已拥有两万余名VIP会员,消费者满意度高,口口相传,令品牌有一份坚实的可靠性和顾客忠实度,在已进注的商场,连创佳绩。销售排名前列,成为一名极具生命力的品牌。东方的智慧,透过百年前的丝绸之路逐渐让我们看见东方的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唤醒了人们对时尚和文化的认知和需求,当今的繁华都市,邂逅中国元素总让人心生莲花。

结缘

每一个推门进入吉祥斋的顾客,在我看来都是一种人生的相遇,一种结缘。她进入一池流动的清泉,展示出东方女性的本源,含蓄。而我们的快乐就是让她们宾至如归。

也就是那份久违的感觉……

作为中国原创设计师品牌的吉祥斋一直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将古老的技艺以崭新的角度演绎,优雅简约的造型,完美的细节设计,沉淀出如今鲜明独特的吉祥斋风格,演绎出富有渗透力的东方美。

吉祥斋的绣花,在近些年备受关注。写意的荷花,让我们在闹市中心生莲花,而水墨的竹影犹如将我们带回到多年前竹林的静坐,牡丹则是中国的国花,具有雍容大度的气质,梅花在冬日独自怒放而不惧寒冷,象征着一种坚持和勇敢的力量。绣花立体的创新,营造出“绣花花生香,绣鸟鸟飞天”的意境,使平面赋有层次,告别平庸,提升品位。

选择吉祥斋的女士,她们既是与时俱进的,用时也留连古典元素的,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她们希望找到体现自我、强调细节、独一无二的服装,从而体现她们的时尚主张。在我看来,每一个推门进入吉祥斋世界的顾客,在我看来都是一种人生的相遇。她进入一池流动的清泉,渴望展示东方女性的本源,东方女性特有的美丽。而我们的快乐就是实现所有女性的梦想,将情感融入设计,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让她们徜徉于吉祥斋,探寻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

明白老人周有光 第4篇

“明白”二字,听上去简单,实际上却是那么不容易做到。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人,及至老矣、及至死前都活不明白,还在争抢利益,争抢虚名,争抢万古流芳。而这些所谓的光环与周有光先生都绝不沾边。他真的是看明白了,真的是个明白人。

“明白”,首先表现在贯彻一生、始终不变的人生高远境界和远离世俗的理想追求上。周先生在一百零五岁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的专著《朝闻道集》,书名取自孔子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多么坦荡而清澈的胸怀!他退休后,把自己读书的心得和资料记录下来,分发小辈传阅,并称是“自我扫盲”。他说:“走出专业深井,遨游于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中。”周老本来是研究经济学的,研究语言是后来的事。他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贡献自不必多言,可贵的是八十五岁以后,他又从语言转而研究文化,并不断对自己的百年抑或对中国文明进步的百年进行反思。很难想象,一个高龄老人还有如此胸怀天下的眼界。

“明白”,还表现在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和思想界关注的社会话题不回避,不绕不躲,直抒胸臆,切中时弊。得享百岁高龄的文化名人不乏其人,但很少有像周先生这样,还在思考和写作。在他八十五岁的时候,他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大,写作领域也越来越广。他居斗室,阅古今,看中外,孜孜以求,探索真理。他写出了大量紧贴社会现实、抨击社会时弊的文章,思路清晰,判断明确,没有粉饰,没有雕琢,深受读者喜爱,成为社会尊重的公共知识分子。他在文章中多次呼吁,在全球化时代,知识分子应该跟着时代的科学和民主前进,要能够独立思考,还要有独立人格。而看看周围,有多少所谓知识分子深陷学术造假、学术泡沫,至少是学术不端的泥潭,而他决绝于这一切,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周先生讲真话、讲实话、讲自己心里所想的话,他戏称自己年轻时一味天真盲从,到了老年才开始探索真理。他对真理的探索包括对文化演进的思考,包括谈古论今,也包括对语文探索的新思考。读他的书,使我想到了巴金老人提倡的“把心交给读者”。他认为,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就是讲自己思考过的话。

周有光:仁者寿 第5篇

“我的夫人张允和,2002年8月14日去世了,享年93岁。张允和在世时,我们上午、下午都喝茶,有时喝清茶,有时喝英国红茶,有时喝咖啡。我们很少吃补品,我想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有规律,同时胸襟开朗。饮食上,不吃荤菜,不吃油煎食物,主要吃鸡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样。穿衣服也简单,舒服就行;喜欢小房间,有利于听觉。精神方面,第一是不要生气。第二,要思考。上帝给我们一个大脑,不是用来吃饭的,是用来思考问题的,思考问题会让人身心年轻。”

周老如此说过:“有些人常常为小事吵架、生气,我认为这完全没必要。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过:‘生气都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家做错了事,我生气,不是我倒霉吗?我就相信古人的两句话‘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也就是说,面对突然发生的事情不要惊慌,做到荣辱不惊,喜忧不惧。”

周先生高寿,取经者络绎不绝,他仿照刘禹锡《陋室铭》,新编了一篇周氏《陋室铭》,给予作答: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健康需要物质条件,更要精神滋养。周先生提倡“三不主义”:一不立遗嘱,二不过生日,三不过年节。日常生活越来越简单,生活需要也越来越少。现在的生活非常简单:睡觉、吃饭、看书、写文章。生活有规律,不乱吃东西,不抽烟,少喝酒。

周先生曾患过多年的失眠症。“文革”时,他被下放到农村,反而让久治不愈的失眠症不治而愈了。直到如今,从未复发。他与老伴相信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上一篇:初一的以家风的命题作文下一篇:公司奖金提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