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网络社区的规划与管理

2024-05-13

商业网络社区的规划与管理(精选9篇)

商业网络社区的规划与管理 第1篇

网络社区被认为是成功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区究竟能产生多少直接的商机,恐怕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但是,从营销的角度来考虑,一个成功的商业网络社区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收集潜在顾客信息;增强与潜在顾客的交流;增加潜在顾客的数量;增加顾客忠诚度;便于顾客服务等。

如果您需要在自己的网站建立社区,在规划和管理网络社区时,需要在下列几个方面给予特别注意。

(1)明确网络社区的定位和主题

根据社区的规模和参与者的成分,可将网络社区划分为综合性社区和专业社区两种主要形式,每种社区通常又会按照不同的主题分为若干版块,象我们熟知的网易虚拟社区就是一个包含几十个版块的综合性社区,内容覆盖了生活、情感、文学、电脑、音乐、股票等等年轻人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25yt.com网上社区定位于在校大学生及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而定位于网上商人社区,根据行业性质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网站的商业价值来讲,综合性社区和专业社区各有优势,前者通常可以吸引大量人气,首先取得网民的注意力,然后通过网络广告等形式取得收入,而专业性社区往往直接蕴涵者商机,例如一个关于汽车的社区,其会员中很可能有大量潜在购买者。

除了门户网站之外,其它专业网站或者企业网站,在创建社区时通常会定位于专业社区,那么,是不是生产什么产品的企业就建一个该产品的论坛,让消费者来发表关于某产品的意见?这样显然不行,因为社区成员之所以参与的基本原因是可以与其他成员交流信息,并了解自己希望的信息,同时,网络社区又是一个休闲的场所,会员希望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2)确定社区的功能

一般来说,一个社区中最常用基本功能如下,可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况决定:

论坛:也称为电子公告板(BBS),是虚拟网络社区必不可少的功能,大量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BBS完成的,会员通过张贴信息或者回复信息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有些简易的社区甚至只有一个BBS系统。

聊天室:在线会员可以实时交流,对某写话题有共同兴趣的网友通常可以利用聊天室进行深入交流。

讨论组:如果一组成员需要对某些话题进行交流,通过基于电子邮件的讨论组会觉得非常方便,而且有利于形成大社区中的专业小组。

免费邮件:为了避免不同邮件提供商电子邮件之间通信的时间差甚至相互屏蔽的现象,经常在同一社区的成员之间交流往往倾向于使用该社区提供的web mail。

即时信息:如果为在线成员提供类似于ICQ的即时信息交流工具,将为会员交流提供更大的方便,

留言系统:如果错过了与网友同时在线交流的时间,留言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

回复通知:如果你在论坛上发的帖子希望得到别人的回复,而又不能经常上网查看的话,就需要回复通知功能,将别人回复的信息发送到指定的电子邮箱中。

信息定制:社区可以提供管理者与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之间的多向交流,管理者可能有许多信息要向会员发布,应该允许会员定制自己需要的信息。

(3)网络社区的管理

互联网上现有的许多网络社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的缺陷,我曾留意过一些商业网站的社区,参与者寥寥,一个主题下面每天只有几条信息,甚至几天才有一条信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网站访问量比较小,话题过于专业或类别过于详细等。所以,如何吸引尽可能多的成员来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成功的社区在管理时,需要在下列方面充分考虑会员的需要:

利益共享:这是网络社区的基本出发点,如果会员从中不能分享到自己所期望的利益,也许就不会对该社区关注。会员期望的利益包括切实的物质利益,也包括了解有价值的信息、与志趣相投者的交流、获得心理满足等多方面内容。

开放性:一个社区最活跃的是其核心成员,但仅有核心成员的参与是不够的,据估计80%以上的社区成员通常不发表任何言论,但总会有新的成员不断加入进来,应该营造一种开放、平等的氛围,无论新老会员,都可以自由参与。

潜在会员:由于互联网的社区很多,新用户在决定是否加入一个社区时,一般会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了解,对于还没有注册为正式会员的用户,应该给予了解社区的机会。

会员忠诚:为会员提供附加价值增进对社区的忠诚度和依赖性,例如特别的折扣、不定期的奖励措施等,必要时可利用网下的沟通机会增强会员与社区的关系。

环境保护:不要让喧闹的广告出现在社区里,大量的广告会使会员觉得厌烦,也可以聘请主要成员参与社区管理,授权他们删除与主题无关的帖子,或者其它非法言论、恶意中伤等信息。

(4)网络社区的推广

现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社区不计其数,并非随便一个社区都会有大量用户主动参与,因此,网络社区建成发布之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推广活动。

网络社区的推广的推广方法实际上类似于新网站的推广方法,可以提交给搜索引擎的相关分类,在分类广告中发布信息,到其他相关社区发布新社区开张的消息,甚至可以利用网络广告、邮件列表等方式吸引目标用户的注意。

此外,如果你的网站(www.aqy88.com)已经先于网络社区发布并拥有一定量的访问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站来为网络社区开展推广活动。例如,在网站上发布社区开张的消息;象为产品做广告宣传一样在网站上宣传参与社区的好处;在网站公布其他成员参加社区取得收获的证明材料或推荐书;定期邀请专家或知名人士作为嘉宾参加社区的活动,与会员现场交流,或者解答会员的问题;为社区会员创建一份免费电子杂志,可以在每期电子刊物的结尾处提醒会员回来参与社区的活动

商业网络社区的规划与管理 第2篇

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人群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偏好,社区商业的规划布局和业态组合则必须准确把握消费群体的出行方式、出行路线以及生活需求之后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以人为本,从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出发,这是统领商业规划布局以及业态组合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如在天津某大型居住区项目的商业研究过程中,对于社区主力店(超市)位置的研究,就是通过对社区消费人群的购物时间、出行

方式、出行路线、甚至停车方式、回家路线进行“模拟感受”之后所确定的。

规划布局

在业态组合的规划设计中,首先应明确各业态的意义和作用差别。

■主力店:是各业态的龙头,具有较强的聚客能力和导向作用;

■必备性商业:满足生活基本需求;

■特色性商业:吸引客流,丰富业态。

其次,根据各业态在社区商业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及作用分别确定适宜的位置,其中主力店的设置极为关键,应结合社区的整体规划设计最先确定(如设在社区主、次出入口或黄金分割点处),利用聚合效应有意识地引导。组织人流,达到引发商机、聚拢人气的目的。对于某些重要而又非经常性参与的必备性商业(如银行等),一方面要考虑到便利性、易达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三明治策略”将其设置在商业街的端头,与位于社区入口的主力店构成“三明治”的“首、尾”两端,特色性商业夹在其中呈线性排布,促使消费人群从有意识的目的性购买转化为游走体验,从而增加商机和人气。

再次,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业态之间的匹配程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作用。某些商业业态需要组成商业集群以增强吸引力(如妇女与儿童用品),而另一些带有排斥性的商业业态则必须相互避开{如医疗诊所

与餐饮店}。

业态组合各业态之间的“同业互补、错位经营”是进行业态组合设计的关键原则,通过对前期商业结构和业态分布的调控,将休闲、购物、服务、娱乐等各业态的比例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形成较为理想的业态组合和良性互补;项目实施后则可通过专业化管理,运用市场手段,利用级差地租对经营业态进行调

整。

此外,不同的业态对于规划位置及作为业态场所的建筑空间需求是不同的,在社区商业规划乃至社区规划之初,必须先行对社区商业的业态进行充分的研究,初步形成社区商业业态的战略布局,并以此战略

商业网络社区的规划与管理 第3篇

【关键词】O2O;网络社区;管理;软件

1.开发背景

O2O电子商务模式是最近几年来非常流行的商业模式。其本质特征在于商家通过线上(Online)的网店将商家信息,商品介绍,营销策略等相关信息展现给消费者,消费者通过页面浏览,商品筛选,在线体验,网络支付等方式完成在线商品订购与汇款,而在线下(Offline)进行具体的消费验证及体验,把网络上的信息流,资金流与线下的物流和商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模式形式灵活,既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也能够借助于网络平台提高商家的知名度,实现互惠双赢的目标。正因为这种模式形式新颖,操作性强,这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据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的研究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O2O市场规模为562.3亿元,2012年达到986.8亿元,增长率为75.5%。预计到2015年,中国O2O将达到4188.5亿元的市场规模。[1]

但是,O2O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如下:

1)商业界对于o2o的电子商务模式认识不足,采用o2o模式的商家较少。许多商家与客户容易将它与B2B,C2C,B2C模式相混淆,未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它的潜力与发展前途。

2)o2o未能深入到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影响力不大。许多城市本地的O2O应用都未能与各生活小区的居民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也未能建成业主,物业,商家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平台,无法充分地发挥出O2O商业模式的潜力。

3)未能真正地实现实名制,网上交易面临风险。只有所有注册用户都经过实名认证,将现实生活中的社区搬移到网络上来,让大家都能够在真实透明的环境下进行交易,这样才能确保交易的真实性。

4)缺乏o2o 的开发平台。各个O2O运营商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造成很大的资源损耗。迫切需要开发一套普适性的O2O系统将不同公司的O2O应用整合起来,依托与该平台进行运营开发,实现商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2.开发思路

1)所有注册的用户必须确保自己的注册信息真实可信,只有通过实名验证后的用户才可以使用系统的全部功能。

2)本系统依托于居民生活小区的发展,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为目标,通过建立实名制网络论坛的方式,实现业主,物业管理者和商家三方的交易互动。在论坛的基础上,允许用户建立自己个性化的个人站点,发布商业化的讯息与网上支付体系。

3)在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动方式上,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发布――选购”的方式,也引入了“推送――响应”的方式。除传统的网站交易功能之外,本系统还允许消费者将自己的需求发送给系统,由系统进行识别确认之后,转发给能够提供商品与服务的商家。再由商家来主动地联系客户。

4)系统规模较大,内容繁多,可以边建边运维,边改良,边产生经济收益。首先建立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o2o运作平台,从满足业主的基本生活需求入手,从在线缴费,在线买菜等生活必需功能着手,逐步地建立以社区生活为服务对象的全方位的电子商务体系。

3.系统用例详解

(图1:实名制互动网络社区用例图)

本系统提供给四种类型的用户使用:“业主”,“物业管理者”,“商家”,“游客”。这四种类型的详细说明如下:

1)业主:居住于特定的小区,且拥有房产所有权的用户,是系统服务的主体。可以申请在本系统中进行注册,注册时需要提供本人真实身份信息,由系统管理人员进行验证核实之后,分配唯一的身份标识号。业主凭借该身份标识号登录系统。同时可对个人的数据进行维护。登录论坛之后,业主可以发表自己的帖子,也可以浏览或回复其他用户发表的帖子。亦可直接访问物业管理公司与商家的站点,通过浏览网站上的信息来了解物业管理与商品交易的最新信息,同时能够在网页上预览自己心仪的服务或商品信息并下单支付。业主还能够在系统中建立自己的个性化的个人网站,作为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同时,系统还支持业主将自己的需求信息推送给其他相关的用户,联系获得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2)物业管理者:小区物业的管理企业,负责小区的运维。由系统管理人员进行认证核实之后,分配唯一的物业管理者身份认证号。物业管理公司凭借此身份认证号登录系统。可以在系统里开设自己的站点,提供管理服务的相关功能,满足业主网上办公的要求。也可以凭借身份认证号登录论坛,在论坛里通过发贴回帖的功能来与自己所属的业主进行交流互动。向业主传送物业管理方面的相关信息与政策。可以浏览属下的各个小区的业主信息,以及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商家信息。可以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进行公示,也可以推送的方式进行精准信息推送。而所有与社区管理相关的商家,都可以与物业管理公司取得联系,通过本系统可以实现。能够通过本系统接受业主的代办需求,如代缴话费、水电费,煤气费等。并能够将代办的结果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给用户。

3)商家:向系统管理部门提供真实详尽的个人资料,分配给唯一的商家身份验证号之后,商家可以通过该唯一的身份验证号登录系统。可以在系统中建立网店,能够发布商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系统在相应的措施,也可以在论坛里发布自己的商业信息,能够浏览及回复其他用户的帖子信息。浏览业主与物业管理者的站点,从中获得相关信息,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以求最大的销售业绩。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实现在线交易的功能,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完成所有的交易活动。并将自己的促销商品或打折信息推送至需要的消费者手中,实现精准营销。

4)游客:对虚拟社区或对小区O2O模式感兴趣訪问者,通常不会参与在线交易的活动,但有可能注册成为社区的一员。在系统中为这种游客设置专门的页面,向他们介绍本系统的核心理念。提供比较完备的小区信息资料,以供浏览阅读。

4.应用前景分析

1)有利于小区业主,物业管理方及商家的联系和沟通

在当前小区的管理活动中,由于缺乏一个信息交流与商品消费的开放性平台,致使小区业主,物业管理及相关商家三方的联系不方便。而当该项目顺利实施之后,将极大地改变小区的商业生态,为上述三方提供极大的便利。极大地节约了交易成本,实现三方的互利互赢。

2)提高小区业主的日常事务处理能力。

小区业主的日常事务实际上也是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内容,包括物业相关费用的缴纳,物业维护,食材的收集,日用品的消费,家政服务,物流快递,休闲娱乐等。本系统将极大地提高小区业主的日常事务处理能力。

3)便于物业管理者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 物业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分为“常规公共服务”,“针对性专项服务”,“委托性特约服务”这三大部分,这些工作都可以在本系统内完成。节省了物业管理公司的交易费用。

4)便于商家在线进行产品推广与营销。商家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商品与服务的信息,或利用推送系统精准定位地传达给小区中所有的相关业主,同时也能够让用户真正地享用到便捷周到的商业服务。

参考文献:

[1]http://www.ebrun.com/20121103/60015.shtml.

[2]http://finance.qq.com /a/20150122/013180.htm.

[3]http://w w w.199it.com /archives/187745.htm l.

[4]PaulTim m ers.BusinessM odelsforElectronicM arkets[J].Jo-urn alonElectronicM arkets,1998,8(2):3-8.

[5]安翊乙,牟援朝.影响 B2C 电子商务顾客信任的卖方因素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139-143.

[6]孙建昆.线下到线上:另一种 O 2O 的思考[J].互联网周刊,2011.

[7]http://tech.qq.com /zt2014/txw d/index.htm.

商业地产的前期规划与招商管理 第4篇

做商业地产规划方案时要考虑的因素:

一、战略层面理解商业地产开发与经营

1、项目选址到运营管理各阶段地位与作用

2、采用的盈利模式

3、从政府、行业、开发商各层面看待项目的发展趋势二、二三线市场地域特点与商业需求分析

1、了解当地市场与商业需求

2、市场容量与辐射范围

3、地域特点与消费者群体特征

4、商业地产资源要素整合三、业态解析与业态组合1、正确理解各种商业业态

2、业态组合与商户定位

3、如何做好业态互补

4、如何做好业态分布

5、如何做好业态配比

6、主力店在业态组合中的运用

7、地段与主力业态的选择

四、项目的 市场定位与业态规划

(一)如何做商业项目定位

1、业态定位

2、功能定位

3、经营定位

4、客群定位

(二)明确商业模式

1、只售不租出让产权

2、只租不售统一管理

3、不售不租自主经营

4、租售结合收放自如

5、开发商与商家联营

(三)商业规划设计

1、创意的独特性

2、空间的合理性

3、环境的舒适性

4、动线的合理性

5、设计的经济性

(四)商业规划设计步骤

1、建筑设计

2、配套规划

3、立面规划

4、主力商家诉求

5、设计深化

6、装修规划

五)商业设施规划

1、道路规划

2、停车场规划

3、环境设施规划

4、商业建筑体外装规划

5、商业空间内装规划

6、商业街设施规划

7、CIS规划

8、SIGN设计

(六)商业空间规划

1、规划最佳使用率

2、开间合理的黄金分割点

3、消费人流习惯的运用

4、导示系统的设计

5、如何合理预留广告位

商业地产招商模式

(一)商业地产招商策略的组合运用

1、商户定位及组合策略

2、招商条件及谈判策略

3、招商团队的组建及管理

4、招商进度及品质控制

5、业务流程及条件审批控制

6、招商推广策略

(二)商业地产招商的基本原则

1、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原则

2、放水养鱼原则

3、同业相助异业互补原则

4、先主力店后散户之先后有序原则

5、优质商户与平庸商户区别对待原则

6、各功能合理配比原则

7、形像与效益相平衡原则

8、招商执行可行性原则

(三)商业地产项目的招商计划

(四)商业地产项目招商计划组织实施

浅谈山区小县城的社区规划与管理 第5篇

黄天湖

一、几个基本问题的界定

(一)山区小县城

山区小县城是指常住人口(非农业户籍人口)一般在1—10万人的地处山区环境的县政府所在地城镇。说它小,是因为它和地级以上的城市相比较,无论是在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政治层级与辐射幅度、文化水平与社会规模、交通路径与运营布局、基础设施与城市体量等方面,都显得微不足道。但它毕竟是我国的一级政府所在地,而且,麻雀虽小,五脏健全,一般除了没有大学和外交机关外,其它所有中央一级政府有的机构基本都具备。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小县城哪怕是山区小县城也在不断地扩大体量,有的甚至具有了中等城市的规模。但是由于它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所在地,是城乡连接的最后一个桥头堡,一个环节,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功能,它本身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一方面,它不是农村却要直接面向农村,要做农村工作,要切实履行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职能和巩固政权基础的职能;另一方面,它不是城市,没有完整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功能,尤其是居民还基本没有市民意识和城市公民能力,但它又不能不担负起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职能。尤其是山区小县城,还受到地形条件、交通状况、社会文化基础等方面的条件制约,在城市的建设管理与综合发展上还会具有更多的尴尬之处和自己特色。当我们纯粹面对农村的时候,它却是一个“城”;可当我们面对真正的都市的时候,它又呈现出它强烈的农业文明的色彩,因为它姓“县”,叫“县城”。这是我们进行小县城规划与管理时必须面对的基点与现实。

(二)社区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管理最基本的单元。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础,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最密切,是社会问题最敏感、最集中的地方。城市社区即城市居民共住一地,在服务性的活动和设施上有着共同利害关系的社会单元。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社区的主要功能应体现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上,体现在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上,体现在自主性和参与性上,衡量一个社区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看这个社区居民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的程度,而社区居民自主性和参与性的程度与这个社区的服务程度相关。人群、地域、设施、管理、文化和认同等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社区建设的目的是推进社区民主、发展社区经济和文化、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基层政权,其终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实行社区真正的自治。城市社区是我国现阶段社区建设的重点。具体说社区有如下功能:管理协调功能、社会保障服务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环境管理功能、医疗保健服务功能、安全稳定功能、文教体育功能。

(三)社区规划

1、社区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中本来并没有社区的概念,但随着人们对人类居住环境关注的宽度与深度的发展,以及随着规划行业自身在理论及方法论上与相关学科的互补发展,社区的概念和理论被引借到城市规划中。人文主义规划思想和公众参与均注重人际交流的社区的发展,强调社区资源的培育,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支持,融合成现代城市“社区规划”的规划思想和工作方法。社区规划工作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一是经济规划,如帮助发展社区企业,协调企业与社区建立关系,主办就业培训等。二是住房规划,如调查居住现状,促进社区和政府以及开发商合作。三是环境规划,如保护自然环境,修整历史建筑,增加绿地和游戏场等。四是社会规划,如增加社区设施,发挥社区设施的作用及协助组织社区活动等。在城市规划中,社区多数时候与城市、居住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是城市某一特定区域内居住的人群及其所处空间的总和。一般认为,社区是指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居住社区。社区规划最基本的含义仍然是居住

1区规划,但所针对的对象并非是即将建设的居住区,而是已经相对形成规模的、基本成形的居住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规划。根据国内所称之社区,其范围是指行政区划所界定的“街道”的范围。

2、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社会单元,社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之一,社区文化、社区个性等直接影响城市规划布局;反之,城市社区规划直接受城市规划的制约,社区规划应服从城市规划的全局。社区规划从整体上讲所涉及的内容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具有一致性,只不过由于所涉范围和层次的不同而在内容深度、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规划的思想和方法等方面会有所不同。社区规划更加接近于市民的生活。

3、社区规划与行政区划

一般认为,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政权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遵循有关法律的规定,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文化等各种因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全国领土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划分的过程。人口、地域、等级、行政中心和与行政建制相对应的政区名称是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行政区划的目的是通过调整行政区划或理顺行政区划体制,加强政权建设,发展地方经济,方便行政管理。城市型政区是我国现阶段行政区划工作的重点。行政区与社区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行政区是政府辖区,代表政府,是行政行为;社区是社会,是自治体,二者之间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但中国的城市社区都是“行政社区”,行政区管理与社区管理不可分割,大城市内部的纵向管理体系实际上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区——社区体系。

4、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思想观念陈旧,认识未到位;社区类型单一;社区组织职能错位;管理服务的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对社区管理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

(四)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社区管理靠两种力量的推动,一是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力量,二是政府的力量。也有人定义为,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允许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功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过程。

二、山区小县城的社区规划

(一)传统社区规划存在的问题

自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的规划基本上都是按照居住区的方式而开展的。社区规划的基本模式源自于美国的“邻里单位”和前苏联的社区规划。

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不同类型的社区无论从建构过程,建构内容以至社区的发展需求都不尽相同。然而传统的社区规划模式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有:

1、社区规划理念上是以开发性为主,是对社区建设的预先安排,因此,往往是在需要进行建设时才进行规划,也就是针对于一定的具体项目而来进行安排,至于其建设的效用、安排得是否合适等,以及一旦建成后,如何完善、如何进一步发展等则在规划过程中是可以不予考虑的。

2、社区规划通常只是工程性的。规划只是为了给建设提供某种方便,在相当长时期内,社区的详细规划所提供的成果非常类似于建筑总平面设计成果,因此也就只能关注实际所要建设的内容,对社区的社会功能、居民的生活空间组织以及社区的组织等很少涉及也无从涉及。

3、社区规划过程基本上是由静态的思维方式和具体的指标所控制,国家有国家的标准,有的大城市还有其自己的社区标准,这些标准又往往是统一的,适合于各个城市的,也适合于城市中的各个地区。规划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所开展的工作,也就草率地以此作为规划的依据。

4、社区规划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在住房严重短缺的时代,它是作为实物福利分配的状况下,政府主宰了整个过程,个人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建设和规划的任务就是解决住的问题,而且尤为强调经济性,即用最少的投入解决最多人的居住问题。及至近年住房体制改革后主要通过市场来提供住房,则转变为由开发商来主导社区的规划和设计,在住房仍相对短缺的状况下,投机性的开发占有较大的市场,社区规划则转变为为开发商寻取超额利润的工具。到现在为止,社区规划基本上是顺应政府或开发商的意志而

2展开,地区居民基本上参与不到规划的过程中。

总之,现有的社区规划都是为了建设而进行的规划,对已经建成的地区尤其是各建成的居住小区或组团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带来的空间使用的需求等都没有相应的规划机制来进行调整。任何的社区规划都是将已建成地区作为现状,而在所进行的改建中也仅仅只局限于拆旧建新。

(二)山区小县城的社区规划

山区小县城有着自身的区位特色、人文特色和功能特色,因此其社区规划不会等同于大中城市。它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现实:首先,山区小县城的居民(尤其是城市化过程迅速开始后)绝大多数都不是纯粹的市民,应该说农民的特性还很重;其次,山区小县城一般来讲文化底蕴并不深厚,有的甚至还显得荒芜;再次,山区小县城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影响,并没有形成有的大城市那样的截然分明的富人区和贫民窟,往往是贫富交错杂居;第四,山区小县城的体量小,又紧靠农村,城市功能分区并不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那样明显与突出;第五,山区小县城的社区划分没有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复杂,管理幅度也不大等等。但山区小县城在社区规划和社区管理上要克服的毛病与大中城市又基本是一样的。所以,怎样搞好富有特色的规划与管理就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进行简要分析和构思。

1、以城市规划为龙头,以自然片区为基础,区隔社区。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它是政府管理城市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处于重要的“龙头”地位。城市规划要注意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要注意城市中各种要素在发展上有其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效益。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整体着眼,从战略上和空间布局上,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正确区分各功能区,努力做到整体效益与局部效益的统一协调。以便发挥城市多功能的作用,使其做到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社会安定、科技发达、信息灵敏、文化昌盛、环境优美。山区小县城往往地处山环水绕之境,狭小的空间既是劣势也可能是优势,如果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把眼界放宽一点,我们就会豁然开朗。我们完全可以把原来阻隔我们的山与水规划于城市之中,让山与水成为城市的园林景观,最后形成“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城市布局,打造出山水园林城市。这种城市与“田园城市”在思路上虽然有相近的地方,但并不同于在广阔的平原地区打造的符合几图案要求的“田园城市”。这种山水园林城市依山而建,依水而构,借景成景,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符合自然。在大手笔规划山水园林城市的基础上,以自然片区作为区隔社区的依据,这一方面使得社区居民基于乡风民俗和地缘关系的天然纽带而更容易进行整合管理,新来居民也容易被迅速同化于社区,另一方面管理幅度和难度都小得多。

2、居住区和社区一体化

居住区和社区一体化规划是人们在逐渐失去亲切和睦的邻里关系、共同的价值与文化认同以及与地域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古老传统之后,对于人自身的反思和感悟的自然诉求。实际上,居住区和社区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实际是期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建构一种广义交流层次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从物质形态构筑而言是提供一些场所。

首先,居住区与社区一体化规划能够实现物质载体和精神实质的融合。早期的居住区规划追求最优化和定量化,试图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预测可能产生的结果,偏重于功能,强调对物质的占有,忽略人的深层次精神需求。而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汲取社会学领域的养料,开始更多地关注各项社会目标的实现,并形成一种明确的社区发展的思路。实际上,居住区是社区的依托,社区是居住区的归宿,居住区与社区最终要归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物质与精神、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其次,居住区和社区一体化规划更有利于社会单元的组织与管理。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社区是“城市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居住区是社区的物质载体。我国早期的居住区建设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和企业投资自建两种形式,管理上也主要受行政支配。但是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住房的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住房货币化政策实施以后,人们可以凭借个人的经济实力、偏好和需要购买自己的住宅,开发商则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选择不同地段,建造不同标准不同规格的住房,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因而发生了变化。“行政区——社区”模式与其载体——居住区之间的不匹配现象越来越严重。理顺居住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改革现有的社区模式已成为必然。

第三,居住区和社区一体化既是自然片区地缘关系的必然结果,也是走出传统功能社区、单位社区窠

3臼的必然要求。一体化后“两区”既是居民的家园,又是居民作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议园”,还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园。

总之,如果说传统的社区是一种功能社区、行政化社区的话,那么,山区小县城新规划下的社区就是一种自然社区、人性化社区。

3、让公众参与山区小县城的社区规划

“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员、城市居民以及公众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的不断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并“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和施工。”社区规划设计已不再是规划者独有的领域,其规划设计理论需要更加开放,让社区的最基本要素——居民参与到社区规划当中。另一方面,规划者也必须加入公众参与的行列,进行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便使社区规划更趋完善与合理,以追求社区环境的最优化和最合理化配置。山区小县城一眼就望得到边的体量和它天然的亲民属性决定了其规划更应该让广大公众“指点江山”,参与规划。

三、山区小县城的社区管理

(一)传统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1、体制结构的设置上是乏专业性

基层社区组织管理一直实行的是居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党支部 “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机构设置,履行的是偏重管理的“准行政机关”工作模式和以完成街道布置任务为主的“被动式”工作方式。除居委会以外,其它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不仅数量有限,发育不足,而且缺乏专业性和自主性,没有形成社区特色。

2、管理职能的分配上是政社不分

政府部门对社区工作大包大揽,除了指导、管理和监督,还管了许多自己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造成“条块分割”和角色错位。社区居委会除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街道、政府机关单位或部门交办的各种名目繁多的行政性任务。居委会实际上成为一级准行政组织,使得其根本无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自治功能。

3、管理目标的设定上是不够合理

社区管理的工作目标主要应是社会(社区)发展、人的发展包括文化、教育水准提高等。而以往我们却把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来规划,过分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从而忽略了人的建设,导致辖区居民的互助精神不够,认同感、归属感、参与感不强。

4、运行体制建立上是尚不健全

社区工作到底怎样运行,社区职责内容如何界定,目前,相当一部分社区对自身的职责范围没有制订明确的规章制度,从而造成管理的随意性和服务的不到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事务,条线因力量有限而管不到底,处在第一线的社区由于缺乏相应的职权而管不到边,使一些社会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二)山区小县城的社区管理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的基层组织——社区,其自身整体建设日益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自80年代城市社区开始萌生,人们就逐渐被社区简捷、便民的服务方式所凝聚。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建设也必须逐步朝着集居民管理、服务与教育功能为一体,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推进。

1、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定位

转型时期特定的国情和社会背景,决定了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必须选择“政府主导”的模式。社区管理中的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政府必须扮演多种角色、行使多样职能,更好地培育和扶持社区的持续发展。但是,政府角色的不当和政府行为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容易导致社区管理中的“政府失灵”现象。因此要推进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稳步、健康发展,就必须解决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何进行功能定位的问题。

①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表现为:倡导、动员、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的推广,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

②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是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和

4公共管理的平台、场所,因此建立完善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是社区建设的关键。

③政府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政事分开的有效载体,要按照行业职能“同类项合并”的原则,界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工作界面,逐步将现在由行政机构承担的一些技术性、服务性、事务性工作进行彻底的剥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承担,而不要再层层下放到社区。

总之,政府要改变原来的政社不分的做法,因应形势,实行政社分立,提高管理效率。

2、让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在社区内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并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这是城市居民社区自治的重要内容。要使首先,剥离居委会无法承担的繁重行政职能,回归其社区自治组织的地位,明确其为非政府的居民自治的社会法人资格。其次,完善民主程序,构建新型居委会。山区小县城社区的人口并不多,这有利于实现直接民主,进行居委会成员的直接选举。居委会成员选举程序的完善对调动新型居委会建设,培育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三,健全制度,划分职能,明确分工,确定社区四个主要组织(社区党支部不是自治组织,但是社区中一个主要的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即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层,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为权力层,社区协商议事会为监督层,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执行层,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组织系统,为新型居民委员会的建设及其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广大社区居民广泛而持久地参与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第四,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对于关系本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社区建设和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都应该召开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由社区全体居民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决策,逐步实现社区建设和社区事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3、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社区归属感

山区小县城一般文化底蕴较薄,居民的农民习气较重,小生产者各人自扫门前雪,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共同生活习惯,不遵守规则等等,都使得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于真正成为“市民”。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就是增加人们在社区居住的相对稳定性,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培养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以及激发人们社区参与热情,提高居民社区归属感的最有效方法。

政府要把社区文化建设纳人议事日程,加大投人,开展各种讲座、培训、学习、兴趣团体等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科教、娱乐活动;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社区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投人倡导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举办活动为辅的文化建设格局。

组织和宣传部门, 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有步骤地整合现有的图书、音像、信息的等文化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活动室和文化广场等设施,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鼓励社会举办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有益文化活动, 引导他们形成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发扬基层民主,界定社区自治权限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该是完全的群众自治组织,有权对社区的发展规划、管理规章和关乎社区居民的重大事情做出自主决定。在依据“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指导下,应保障社区拥有以下自治权:公共事务的决策权、日常事务的管理权(包括社区硬件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权、社区设置的医疗服务机构管理权、社区自办的服务网点管理权、社区民间纠纷调解权等)、社区人员的聘用权、社区财产的自主权、一定的检举监督权。

5、实行数字化社区管理

数字化社区,就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系统,使社会化信息提供者、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由于现代网络浏览器的先进性以及多态的表现性,加上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营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社区。

社区实现数字化后数字信息的交互直接了,管理中心对所要进行管理的住户状况可以快速准确的反映出来,住户有问题也可以直接通过管理中心要求;管理中心可以直接监控各种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及时发出处理指令;对于小区经常性的事务处理包括内部办公自动化和面向住户服务指南、投诉、维修、查询、缴费、建议等功能将会更加方便。

山区小县城由于区位、经济和交通等原因,大多数居民不可能接受较高的学校文化教育和获得丰富的一手信息资源,数字化社区平台恰恰就可以弥补这一个缺陷。同时,数字化社区平台也方便了管理部门的管理,使得管理更加直接、高效。所以,政府要有必要的投入建立这个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涛.社会发展与社区发展.社会学研究,1997(2)

[2]孟华.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泰山学院学报,2003(1)

[3]吴铎的.社区建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4]周文建、宁丰主编.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村庄社区规划与管理汇报讲稿 第6篇

陈明泉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下午好!

今天在这里向各位汇报《村庄社区规划与管理》这本教材的基本情况,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谅解并提出批评!

我今天给大家汇报这七个方面的内容:作者介绍、编写背景、主要特色、使用建议、教学体会、教学资源等。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参加这本教材的编者:

这些同志都是多年从事农业类成人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对农业的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在此就不多讲解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本教材的编写背景:

1、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要让广大人们知道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农村建设,这是本书第一个编写背景。大家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可以这样说,纵观这些成就,我们的农民兄弟作出的贡献是最大的。天津的一位副市长,在谈到农民时,这位市长认为中国的农民建国后有三次大的贡献“第一贡献是农副产品,第二次贡献农民工,第三次贡献农用地,没有这三次大的贡献,工业化“化”不了,城市化“成”不了。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这个为中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群体,却越来越穷、城乡差别也越来越大,“三农”问题日益成为阻碍“小康社会”建设的瓶颈。为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让广大农民兄弟

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并制定了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可以说本教材就是按照这四项具体目标而编写的,而不是片面地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让农民住楼房,要通过村庄规划,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本教材编写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培训,普及“村庄社区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知识,让广大农民、干部知道知道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2、解读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为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的相关部委出台了很多政策,同时各省、市、县也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也在国家的大政策下,出台了适合自己当地一些办法,这些政策普通农民和农村干部一般是看不到的,因此在本教材中对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作了解读,以引导农民加强政策意识,维护自身利益。

3.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需要普及村庄社区规划知识。根据我们从济宁当地实际调研,不仅看到了村庄社区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我们先看存在的问题,一是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套搬城市模式,缺乏实用性,主要体现在重短期轻长期、重局部轻整体、重住房建设轻配套设施等;二是在村庄社区建设过程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政府包办代替,农民主体意识差、资金等靠要,政府包办代替、忽略农民主动性,政府强拆强建、农民强对强抗。三是基层干部缺乏村庄社区建设知识,对新农村建设有认识误区,体现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规划、轻执行,重建设、轻管理,重形象、轻效能,重片面、轻全面等。四是在部分村庄社区建设中,损害了农民的集体和个人利益,体现在农村复垦土地、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指标,用于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显而易见,我在这里不在详述。

第三部分内容是本教材的内容要:

首先是本书分为六大模块,总体来说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为核心,按工作程序而展开的,因教材大家都有,在此不在赘述。其次是本课程的课时安排,本课程共64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习34学时,充分彰显了本书《前言》中“力求少谈理论,多讲实务操作”的编写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尽量“多现场讲解,少课堂灌输”。第三是教材内容展开的特点,用这几句话或许可以概括,那就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实用性;以提升能力为目标,突出操作性;以拓展知识为辅助,突出开放性。”

第四部分内容是本教材的主要特色: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一是贴近农村管理工作实际,强调实用技能操作。例如在“模块二项目二 村庄社区规划原则、要求及模式示例”的“分析与思考”就是“在村庄社区规划建设的常见模式中,你认为你们村适合哪种建设模式,为什么?”。这就要求学员(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贴近工作实际,解决相关问题。二是贴近农村管理岗位实际,强调工作程序。例如“模块五村庄社区规划建设项目的实施程序”这部分内容从“前期调查”,到“申请立项”,到“设计和施工”,到“竣工验收”,再到“产权登记”,都是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所展开,而做这部分工作的同志就是在一定的领导岗位上的同志,有了程序就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效率,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三是贴近农村居民实际,解读大政方针。如模块五项目二(P84)“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

转”,例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1997]第11号)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2006]第52号)等四五个文件,以解决农民在政策上的困惑。四是贴近读者文化水平实际,设置知识“链接”“小贴士”。“行政事业性收费、农业标准化、生命线工程” “政府超市、公共品、社区公共设施、次生灾害„„” 等一系列拓展知识面的知识“链接”“小贴士”,是为了适应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读者阅读,而这些知识若在书中正文部分解读,则会影响正文的整体性、系统性。

第五部分是几年来的教学体会:

一是针对不同讲授对象,做到内容有侧重。针对县乡管理干部,“重政策法规,轻细枝末节”;针对村级基层干部,“重提升能力,轻技术环节”;针对新型农民培训,“重思想观念,轻程序技术”;针对在校青年学生,“重素质培养,轻政策法规”。二是结合当地基本情况,注重密切联系实际。例如“模块

四项目一村庄社区产业规划”,讲授时要立足当地资源、地理、经济、环境、社会、产业基础、市场等因素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产业发展的背景条件、定位、预期目标、发展措施。就像我们学校驻地的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是“中国落叶乔木之乡”全国十大苗木生产基地之一。。。。三是注入新的相关政策,突出教材 “实效性”,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对于各个层面来讲都是新东西,难免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党和国家会随时纠正偏差,正确引导,全国各地情况不同,当地也会随时出台相应办法,本书是2011年5月定稿,因此在讲课工程中,我们需随时补充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新政策、新办法。例如“2012年中央一号文: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

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财政适当补助工作经费”,这里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同时,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在以后的讲课过程中也需加上此项内容。四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常见的有案例引导法:通过讲解案例,解读知识要点,强化知识掌握。再就是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寻求工作方案,提升操作技能。还有就是现场访问法:通过实地参观,发现优点缺点,改进规划方案。

第六部分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一是是网络资源;二是示范性的村庄社区;三是报刊杂志。

在《村庄社区规划与管理》教学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也乐意分享我们的一些做法以供大家借鉴,同时,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还有不少的不足和问题,需要向在座的同行们虚心学习,欢迎批评和指教。

商业网络社区的规划与管理 第7篇

【关键词】接入技术;宽带化;网络规划;协议检测;通信网

视频电话、视频点播、网络电视和3G等宽带业务的飞速发展,极大刺激了宽带入网的发展需求。时下,电信业的发展趋势也已经很明朗,网络融合水到渠成,建立以以太网为基础的宽带社区网,满足用户更多需求,以及拓展更多业务的接入技术被提上了研发的日程。近几年各种宽带的接入技术粉墨登场,比较先进的技术有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光纤同轴混合网(HFC)、ATM无源网络(APON)以及交互式以太网。当然人们仍然在寻找一种已扩展、简单、高效率和经济的接入技术。

一、宽带网的概念

宽带指在某种特定且同一传输介质上,利用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使用不同的频道进行多重传输,速率要求高于56Kb/s。一般情况下,主干网的传输速率要求在2.5Gb/s以上、接入网速率满足不下于1Mb/s的网络才认为是宽带网。宽带IP城域网就是以TCP/IP协议为基础互联,利用电信网的易扩展性、易管理性为基础,在一定的范围内接入各种宽带、窄带的用户,面向满足团体和个人的用户对各式各样的网络多媒体业务需求的综合性宽带网。接入网就是从用户的需求节点用户网络接口间各种传送和接入手段的总称。

宽带业务节点对应的是宽带接入网。宽带接入网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宽带本地交换机、用于分配业务的前端(HED)、提供宽带无连接数据业务的无连接服务器(CLS)、提供数字视频点播业务的业务节点和提供租用线的业务节点等,也可以只是以上的某几个。

二、通信网的技术分析

通信网未来的发展要求网络综合化、数字化、宽带化。其中,网络交换层和网络的传输层已经达到数字化和宽带化的要求,但接入层因为投资巨大、接入手段落后单一、带快窄以及城市建设规划等因素一直不能达到技术要求,显然已经成为制约通信网发展的技术难关。所以通信网络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接入网实现优化网络结构及设备接入层的综合化、数字化、宽带化。

按照功能通信网可以分为接入网、交互网、传送网三个部分,位于通信网络最底层的是接入网,也是通信网为客户提供各式服务的平台。它在整个通信网络中的位置是客户和本地交换机的连接设备,他可以给客户提供各式透明的业务。业务节点是指为客户提供实际的电信业务的实体。接入网的功能模型包括五个方面的功能:用户端口功能(IJPF)、核心功能(CF)、傳送功能(TF)、业务端口功能(SPF)和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AN-SMF)。

三、宽带接入技术探究

宽带接入技术日新月异,前面已经提到了几种常用的,下面将对这几种接入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对比,以此找到我们需要的接入技术。

1.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非对称数字环路英文缩写为ADSL,它依托现有的铜线网络,也就是我们通常用的普通的电话线,在一对双绞线传输650kbps~7.5Mbps的宽带,并且它的MODE一直与网络连接,不用总是进行网络拨号,是一种专线的连接方式。利用离散多音频技术(DMT)还可以进行语音通信。目前,通过对ADSL在多方面的改进,例如:提高网络线路的检测能力、加长传输距离以及增强稳定性等,使ADSL有更强的控制功率的能力,逐渐形成了ADSL2以及ADSL+等接入技术。

2.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网顾名思义就是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而搭建的网络,也就是从用户到网络管理中心的通信系统都用光纤传输。光纤接入技术现今有如下几类:

①FTTx技术(FTTx,x=H for home,P for premises,C for curb and N for node or neighborhood),其中FTTH光纤到户,FTTP光纤到驻地,FTTC光纤到路边/小区,FTTN光纤到结点。

②有源点对点的以太网(P2P)。点对点接入技术就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现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传送。目前,国内外市场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产品,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0Mbit/s甚至1000Mbit/s,而且技术相对简单,安全性经过大量的实际检测也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在国外已经广泛使用。但是,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大量光纤的使用使成本急剧增加,以及大规模的铺设和节点的建设使很多城市望而却步。因此,人们又发明了另一种点对多的无源接入技术(PON),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成本,但相对已有的铜资源还是很昂贵,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弊端,那就是它的加密技术,也就是安全性有待考验。

通信网的接入技术俨然成为建立大规模宽带网的技术瓶颈,随着国家物联网以及三网融合的实际规划,一种高效、简单、经济而且安全的接入技术越来越重要。而且接入技术应经从有线方式向无线转变,笔者和大家一起期待这种新技术的问世,以及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顾淑珍,戴鑫等.宽带增值服务开发实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民,潘勇,徐荣.宽带城域网[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3]韦乐平.接入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我市社区建设与管理规划(精) 第8篇

基本思路:深化认识, 强化基础, 立足服务, 创新社区, 提升水平,最终把我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 新型社区。

(一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坚持居民民主选举制度,坚持直选选举方向,不断扩大 直选选举覆盖面,使广大居民能够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社区居委会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要不断完善民主决策制 度,凡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由社区居民依法民主决 策,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居民代表会议,讨 论并决定涉及居民利益的重要事项,并作出相关会议记录。要强化民主监督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党务、政务公开工作, 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委会干部向居民代表、社区党员述职及居 民代表、社区党员评议居委会工作制度,切实保障居民的知 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二加强社区组织管理理顺工作关系

完善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驻社区有关单位党组织参加的 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 委会为民主自治议事层,社区管理者为操作层,党员、群众 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进一步规范社区居委会职能,社区

居委会主要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建设,协助开展社会管理和城 市管理。与此同时,社区居委会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办、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依据社区开展相 关工作,完善社区组织的管理和服务。

(三加大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的作用,构建以派出所和社区民警 为主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加强对出租屋 和外来流动力人口的管理,对刑释解教人员,积极参与安置 帮教,强化消防安全监督,同时要充分发挥调解委员会的作 用,及时缓和、疏导、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组织开展 法制教育、法律咨询,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 求。

(四提高服务居民的水平和质量

积极开展面向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发展社区医疗 卫生、社区文化体育、社区家政等服务。实施面向困难群众 的社区救助服务,完善城市低保医疗救助,未成年人教育救 助、城镇最低收家庭廉租房求助等服务。掌握困难烈、军属 和其他优抚对象的真实情况,并及时做好优抚工作。为社区 的残疾人提供帮扶、康复和扶持就业服务。抓好社区“星光 老年之家”的运营管理,充分发挥“星光老年之家”为老服 务的功能。切实维护老年人的权益。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尽 快落实社区居家养和社区“平安钟”呼援服务系统的各项建

设准备工作。

(五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深入开展社区教育, 充分利用社区有效资源, 如宣传栏、图书阅览室、组织宣传活动等,宣传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 设实施纲要》 ,使“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观念深入社 区,并逐渐成为居民的自觉行为。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和家庭美德,建立互敬互爱的家庭关系和平等友善、互帮互 助、扶贫济困的邻里关系,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亲和力。(六加强和完善社区的基本建设

大力整治社区环境、绿化、美化社区。协助开展清拆违 章建筑,不规范防盗网,清理建筑物天面垃圾杂物,整治规 范户外广告招牌等工作。开展小区道路改造,市政配套设施 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绿化、休闲场所建设,小区绿化美 化等建设工作,经常性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 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落实社区服务和活 动场所,如设立多功能活动室、警务室、人民调解工作室、文化图书档案室、卫生计生服务室、星光老年之家、残疾人 康复场所、户外文体小广场等场所建设。落实社区办公用房 及正常工作经费。

(七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社区工 作者要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精神,加强

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业务理论水平,要充分发动社区党 员、下岗人员、社区义务工作者、领取社区低保人员,壮大 社区服务队伍,开展服务社区、建设社区一系列工作。加强 与驻社区机关团体单位的联系,增强共建社区的意识,把参 与平安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联建、共 建、参建等形式,拓宽社区服务的活动阵地,提高社区服务 和管理水平。

商业网络社区的规划与管理 第9篇

一、加强领导

健全完善社区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适应当前社区发展新形势,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一年多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村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一)在社区班子换届过程中,通过宣传引导,计划为今后三年推进我社区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奠定基础。在选举中民政局与组织部始终民主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推选了一些热心于社区事务发展、群众公认度高、善于发挥作用的优秀人员进入委员会;另一方面通过提倡和引导党员依法推选为居民代表,使居民代表充分体现了先进性和民主性。

(二)居民委员会意识到民主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任务,是事关本社区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持之以恒抓好落实。

(三)换届结束后按照要求,及时调整和充实了民主理财小组人员,并代表居民严格履行职责,依法开展工作,把知事权,议事权,监督权还给群众。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一)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制度。

1、完善了公开的内容,除了财务、、党务等固定公开的内容外,根据我社区实际,及时调整公开的内容,如社区居民土地转让金,集体资产发包等情况,都纳入公开的内容 ;

2、规范了社区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在形式上除了在固定的公开栏上实行公开外,还根据本社区的实际,利用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设立临时开公栏。

(二)进一步规范了民主决策机制。换届后对上任的两委班子成员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1、推进社区民主决策,实行重大事项一事一议民主决策,落实了重大事项向党委政府报告制度,便于党委、政府加强督促和指导;

2、落实了社区事务需经居民代表民主决策,由居民委员会召集。

(三)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制度,格化

通过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实现了权力下移,还权于民,由过去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变成了群众参与,集体决策,保证了村民的权利,调动了民主管理积极性,居民对村里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多功能活动室等文化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学习和娱乐空间。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组建了社区治安联防队,有效地减少了偷、盗、抢现象,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

(三)加强督察、总结提高

推进公开和民主管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不断通过检查、督促、完善的方法,才能逐步规范民主法治村建设。同时要经常接受上级的检查、监督,督促两委班子提高对社区公开和民主管理认识,促进社区干部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转变以往的为难想法,深刻认识到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能否贯彻落实直接影响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改善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才能巩固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成果。同时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西枳沟社区还设立了专门的意见箱和举报电话,完善了监督举报的有效途径。西枳沟社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紧紧围绕保障农民民主权利,不断推进和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工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把社区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上一篇:小学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沉默是金-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