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中主题性前置的认知分析

2022-09-13

根据Charles N.Li和Sandra A.Thompson的研究 (1976) , 语言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即主语突显、主题突显、主语主题都不突显以及主语主题都突显。一般来说, 汉语属于主题突显的语言, 而英语则属于主语突显的语言。因此, 汉语被称为T C (topic-comment) 语言, 英语为SV (subjectverb) 语言。

1 中英文中的主题性前置现象

1.1 中文中的主题性前置

在中文中, 很多时候都是突显主题的, 因为说汉语的人通常更关注语篇。因此, 中文的主语往往不明确, 有些句子甚至没有主语。一般说来, 中文的主题和主语的关系大致为以下几方面。

(1) 当主题与主语一致时, 句子的主题就是句子的主语。如在句子“我放了本书在桌子上。”中, 主题和主语都是“我”。

(2) 当主题与主语不一致时, 这类句子就称为主题突显性句子。赵元任先生曾统计过, 中文中至少有一半的句子属于这一类型。而这些句子大部分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 主题为句子的宾语。例如:他的饭得自己做。在以上例句中, “他的饭”置于句首, 是句子的主题。但是从句法的角度来看, 它只是句子的宾语, 而真正的主语应该是“他”。

(2) 主题为句子的状语。例如:李教授知识渊博。在这个句子中, 主题是“李教授”, 而主语则是“知识”。

(3) 主题为句子的状语。例如:全市都在兴建新工厂。这句话中, “全市”是主题, 但“新工厂”是主语。

(4) 主题为句子的同位语。例如:王明, 他是我的邻居。其中, “王明”是主题, 也是真正主语“他”的同位语。

总之, 主题性突显在中文中是非常普遍的, 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强调人们认为更重要的信息, 而且大家也不会觉得这类句子的语序很奇怪。

1.2 英文中的主题性前置

大部分英语句子的主语是不可以省略的, 且常置于句首。一般情况下, 主题就是主语, 我们从英语的七大基本句型就能看出。然而, 人们也可以把任何非主语的成分放在句首以实现某种文学效果, 这种以为通常成为主题性前置。

总之, 英语中的主题性前置与中文中的主题突显在形式上和功能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就形式而言, 英语中的主题性前置是由于改变原词序形成的倒装, 而中文中的主题突显不属于倒装, 因为这就是人们平常说话的语序。

2 中英文中的主题性前置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

尽管中英文中的主题性前置在形式上和功能上存在差异, 但是它们的成因却相差无几。我认为,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 它们的成因基本相同, 主要有以下三点。

2.1 语境

根据认知语言学形成的哲学观点, 即经验认知观, 所有的语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下发生的, 句法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 而是与对话发生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Halliday和Hasan认为, 大部分的话语都与谈话的主题一致。

(1) 我们说的话要尽量与先前讨论的主题保持一致。例如在句子“As long as mo th er t hi nk s I mu st h av e a ch an ge, change I must have.”中, 第二个“change”本应该放在句末的, 但由于前面的从句是以“change”结尾, 为了形成呼应的效果就把它放到句首了。

(2) 连续对话中的主题应该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 说话人很少改变主题。下面有一组英语的例子。

在没有语境限制的时, 人们使用A句或B句都可以, 但在C中就不可以随意选择。短文的第二句话由两个平行分句组成, 而每个分句都由充当从句宾语的名词短语开头。这种特殊结构的功能有三:第一, 它将文章很工整的结合在一起;第二, 它使得这两个分句在意思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 它强调了发生移位的那两个单词。因此, 我们在短文中最后使用B句。

中文的情况也是一样:

(1) 天上现在下起了毛毛雨。

(2) 现在天上下起了毛毛雨。

如果之前的语境是“这座小镇已经有好几个月没下过雨了。”的话, (2) 句就比 (1) 句更恰当, 其原因与上面提到的那三点是一样的。

2.2 突显观

为说明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 我们常提到著名的“人脸/花瓶”图片。如果将“人脸/花瓶”图片给不同的人看, 有些先看到的是人脸, 而有些第一眼看到的是花瓶, 这说明, 一部分人先感知到的是图形, 而另一部分人先感知到的是背景。

2.3 象似性

象似性有三条原则:顺序象似、接近象似和量象似。以下我们着重讨论顺序象似的原则。众所周知,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往往是由外向内的, 或由具体到抽象。说话人一般都急切的想说出别人不知道、想知道的信息, 这样, 听话人就能第一时间获得新信息, 这对听话人而言更重要, 也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下面有一些中英文的例子。

(1) Of the lady’s sensations they remained a little in doubt.

(2) 她却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 竟至于熟读了一般, 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 就如一张我所看不见的影片挂在眼下, 叙述得如生, 很细微… (鲁迅, 《伤逝》)

以上两个例句都使用了主题性前置。 (1) 句中的“they”是句子的主语, 而句首部分的“of the lady’s sensation”是主题, 说这句话的目的是想告诉听话人他们怀疑的是那位女士的感觉, 而不是其他什么。

总而言之, 英语中的主题性前置不如中文中那么常见、自然, 但这两者的成因却是一样的, 原因就在于无论我们来自世界的哪个角落, 人类大脑的构造是一样的, 因此, 认知的过程当然也是一样的。

3 结语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中英文中主题性前置的现象及成因。我们不难看出, 中文是主题突显的语言, 而英语中虽然有许多主题突显的句子, 但仍属于主语突显的语言。然而, 这两种语言中主题突显现象的成因却是相同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看, 语境、突显观和象似性都能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也就是说, 不论我们说的是哪种话, 人类语言通常都有相似之处。了解了这一点, 人们在学习外语时就会觉得简单多了。但毕竟由于中英文中主题性前置句使用的频率和方式存在差异, 因此笔者借此提醒习得二语的人要注意自己母语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要:汉语是一种突显主题的语言, 而英语则是一种突显主语的语言。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 主题和主语往往都不能等同。然而, 现代英语中也出现了许多突显主题的句子, 这一现象被称为主题性前置。本文首先将中英文中的主题性前置结构进行对比, 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并提醒人们在习得语言时要注意母语负迁移在这一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主题性前置,突显观,象似性

参考文献

[1] F.Ungerer,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 刘恩祥.汉语主题句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分析[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2003, 2 (3) .

[4] 杨维秀.英汉语序选择因素的语用综观论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6)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下一篇:企业财会团队建设对策研究

热门文章

中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