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生化检测结果质量因素的分析

2022-09-14

实验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 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最容易被忽视,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文献报道:分析前阶段的大多数工作由临床医务人员完成, 这正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 占检验过程所有时间的70%, 而且在可分析出检验误差原因的病例中, 出自于分析前阶段占60%以上[1]。为了总结出影响生化检验的质量因素, 笔者对生化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三个阶段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1 标本采集前的影响因素

常见的有生理因素、药物因素、饮食等都有可能引起结果异常的因素。

1.1 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理因素很多, 主要是患者的年龄、性别、运动、情绪、工作性质等

原则上患者应在平静、休息的状态下采集标本, 特别是血液标本。如新生儿的血浆中总胆红素 (T-BL) 和间接胆红素 (D-BL) 增加。

1.2 药物因素的影响

患者如在抽样送检前曾经服用过某些药物, 则会导致对实际值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有报道称10%的葡萄糖溶液即可影响磷、血糖、肌酐等的测定结果。而生理盐水溶液则会对氮、总胆固醇等测定结果造成影响。有些药物对造血功能, 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引起有关指标的变化[2]。

1.3 食物除了引起血液混浊形成乳糜血外, 还导致多项指标异常, 尤其对血糖、血脂、转氨酶等指标的影响更为明显

做好标本采集工作是控制检验结果质量的第一步。据统计分析, 因患者或标本采集因素引起的不正确检验结果在检验误差中占相当大的比例[3]。

2 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1 血液

血液采血时间, 溶血标本对结果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取得检验条件的一致性, 临床生化血样原则上必须坚持空腹采血。溶血是临床检验血标本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 由于不少物质在红细胞内外有特殊分布, 标本的溶血会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由于目前真空采血管的广泛应用, 使得检验结果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影响[4]。

2.2 大便

大便常规标本不能用吸水的卫生纸留取, 要用专用的标本盒留样。留取新鲜的指头大小的即可, 应选其中脓血粘液病理成份, 若无病理成份, 可多部位取材。注意不能混入尿液。

2.3 尿液

最好取清晨第一次尿液的中段尿, 可以提高发现管型、细胞等病理成份的阳性率。注意不要用装药物的药瓶留标本, 因有些药物对干化学尿的检测呈假阳性反应。

3 采集后的影响因素

血样抽取后应及时送检, 检验部门收到标本后立即专人核对, 尽早地进行检验或标本的预处理。放置时间过久可导致某些化学成份的改变。久置标本血氯、血浆中的二氧化碳与红细胞内氯发生转移而使结果偏高。如果不能及时测定的标本以3000r/min离心沉淀, 分离血清后置2~4℃冰箱保存。

检验仪器的影响:作为检验工作人员, 要熟读使用手册, 要了解工作原理观察仪器结构, 使仪器处于一个良好的稳定状态。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时, 要十分注意仪器的保养和维护问题, 及时发现问题, 减少污染, 保证仪器正常运转。严格执行仪器的校准程序, 试剂以及标准液符合测试仪器的反应条件, 试剂质量要稳定可靠, 分析方法要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每天进行质控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总之, 抓好质量控制, 提高检验结果可信性, 是医学检验工作者当前一项重要任务。重视生化检验分析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尽量减少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的误差, 要求医务工作人员对分析前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全面了解, 完善各项制度, 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好各个环节, 这样才能为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摘要:随着临床检验的不断发展更新, 检验质量是影响医学诊断的一个重要因素。生化检验分析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中一份有参考意见及价值的生化检验报告, 可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服务。

关键词: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 邓新立.实验室ISO15189认可对学科建设的几点启示[J].中华检验医学, 2007, 30 (2) :128~131.

[2] 陈吉生.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3 (19) :96~97.

[3] 吕珏.浅谈医学检验前质量保证[J].临床检验杂志, 2007, 25 (6) :428.

[4] 孙腩.血液标本采集不当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17:25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学教学应呈现具体的过程下一篇:东北民俗文化对地域视觉设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