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粉在饲料中的应用

2022-11-02

第一篇:血粉在饲料中的应用

粪链球菌在饲料中的应用

粪链球菌是目前专用的微生物青贮接种剂主要菌种之一, 它经过系列工艺制成的微生物制剂直接投喂养殖动物后, 有利于改善肠道内微生态平衡, 防治动物肠道菌丛区系紊乱, 有分解蛋白质为水肽、合成B 族维生素等功效。它能促进养殖动物的免疫反应, 提高抗体水平, 增强巨嗜细胞的活性。粪链球菌在国外饲料行业中已普遍使用, 在国内生产与应用中尚处起步阶段。 ( 一) 粪链球菌的生理特性

1、粪链球菌分泌的乳酸为L 型乳酸, 又称为自然乳酸或生理乳酸, 可完全被动物吸收利用。乳酸杆菌分泌的乳酸L 型和D 型都有, 但D 型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 双岐杆菌分泌的乳酸也是L 型乳酸。

在动物的肠道里, pH 值可显著影响微生物的数量与类型, 大部分来自食物和唾液里的微生物在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存活很少,仅剩下大约103/mL 细菌, 主要是粪链球菌和乳酸菌、耐酸和不耐酸的细菌在肠道中还会受到不同的抗生因子如酸、蠕动、抗体等的影响, 但主要是pH 影响最大。而粪链球菌可在肠内形成生物薄膜附着在肠道粘膜上, 可以在肠道内发育、生长、繁殖,繁殖时间很短,19分钟分裂一次。

粪链球菌还可把部分蛋白质分解成酰胺和氨基酸, 把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的无氮浸出物转化为乳酸, 而且能使饲料里的纤维变软,所以饲料的转化吸收率就比较高.粪链球菌分解的这些特殊营养成分弥补了常规饵料的营养缺陷, 对各种养殖动物幼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营养强化和促生长作用。

2、粪链球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大多是肽或蛋白质,被称为细菌素。粪链球菌可分泌两类细菌素, 一类仅只是对相关的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较窄, 可阻碍病原微生物接触肠粘膜细胞; 另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它们对致病菌如: 沙门氏菌、致辞贺氏病和假单孢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 长期在饲料中添加粪链球菌可以减少养殖动物肠炎等疾病的发生。

粪链球菌在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对养殖动物有益的营养物质,如乳酸、氨基酸、维生素、酶及抑菌物质。在饲料添加中, 既有防腐作用, 又增加饲料的风味, 促进养殖动物的食欲。

3、饲料中添加粪链球菌可减少养殖中有机物质排泄量,有较地减少水质污染。

在水产养殖水体中,添加了粪链球菌不仅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同时又相应降低了排泄物中的氨态氨的浓度,减少了排泄物的不消化物, 改善了饲料环境, 减少了污染。

粪链球菌除了具有一般微生物所产生的有关酶外, 它还有一些特色的酶系, 正因为有 了这些酶系, 才赋予它重要的生理功能。由于饲料中饼粕、麦麸等农副产品中的植酸磷含 量较高, 对钙等矿物质元素利用造成影响, 而在粪链球菌的生理作用下通过催化、水解等 反应分泌出L- 乳酸, 它可以对钙质合成L-乳酸钙, 促进养殖动物对钙质的吸收。

( 二) 在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过程中, 粪链球菌添加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在研究进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原因是:

1、菌种失活

菌种失活导致功效降低是目前应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问题之一, 除微生物制剂生产中的因素外, 饲料加工中的高温、机械、制粒等操作以及养殖动物的肠道环境、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都与菌种失活有关。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已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国内的一些公司和高校科研中心也在研究, 也取得了初步成功。

2、菌种的选育

粪链球菌的菌种不同, 它对不同养殖动物和不同饲粮类型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因此在发展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 根据养殖对象、饲粮的特异性来选育菌种, 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另外, 现有一些实验结果表明, 在低水平的日粮中使用粪链球菌饲料添加剂的效果比在营养较为全面的全价配合日粮中使用效果更为显著。因此, 选育在高日粮水平条件下应用的菌种, 也是菌种选育的方向之一。

3、质量监督的制定和管理

由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关于产品的质量、贮存期限、监督管理 程序及规章尚未制定出来, 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不仅具有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相似的有益作用, 而且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无抗药性, 同时也不污染环境, 所以,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必将逐步发展, 并取得广泛的应用。

第二篇:酶制剂在水产养殖饲料中的应用(精)

酶制剂在水产养殖饲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 :酶制剂 ; 水产养殖 1 酶制剂 (酶、酵素 的概念

酶制剂是由一种或多种可以分解饲料营养分 子链的生物活性物质组成的微量添加剂。它可降 解饲料中各营养组分的分子链 , 或者改变动物消化 道内酶系的组成 , 促进消化 , 大幅度提高饲料效率 , 促进动物生长。酶制剂的探索性应用已有多年 , 但 是作为商品酶制剂应用到实际生产上只是近年的 事。

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酶主要有淀粉酶 (蛋粉

酶、糖化酶 、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 、纤 维素酶 (C1酶、 B-葡萄糖苷酶 、半纤维素酶、果胶 酶、植酸酶等 , 可以分别降解饲料中的淀粉、蛋白 质、纤维素、果胶质和抗营养因子等。在商品酶制 剂分类中又可以分为单一酶和复合酶。 2 酶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溢多酶是一种复合酶 , 含有较高活性的木聚糖 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通过在草鱼 (Ctenopha- ryngodon godonidells饲料中添加 0.1%的溢多

酶 , 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提高了 6.6%,饵料系数下降 了 0.29, 每千克养殖成本降低了 8.93%。处理组 的粗蛋白和灰分明显增加 , 说明在草鱼饲料中添加 合适的酶制剂可以增强蛋白转化率 [1]。陈天华 [2] 发现在彭泽鲫 (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饲料中添 加 0.05%、 0.1%、 0.2%、 0.3%的溢多酶时 , 幼鱼的 平均增长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 8. 0%、 7. 6%、 17.3%、 9.0%,畸形率明显下降。在幼鱼阶段添加 酶制剂的效果较好是因为该阶段的鱼类消化系统 尚未发育完全 ,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尚不充足 , 所 以在此阶段添加外源性酶以补充内源性酶的不足 是必要和可行 , 需要掌握合适添加的量。在鲤 (Cyprinus carpio饲料中添加复合纤维素酶可提 高生长率和降低饲料成本 , 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 了 11.96%和 14.63, 饵料系数降低了 16.36%[3]。 木聚糖酶类是专门降解木聚糖的一种复合酶 , 能降 低肠道内容物的粘度 , 发挥促生长作用和提高饲料 转化效率 [4-5]。鱼类的消化道不能分泌木聚糖酶 , 在基础饲料中大豆粕、次粉含量较多时 , 添加木聚

糖酶可以提高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 [6]。 饲料中有复合酶制剂和单一酶制剂。黄锋 等 [7]在对异育银鲫 (C.auratus gibelio添加复合酶 制剂和单一添加木糖醇酶制剂对比银鲫的增长率 和特定生长率试验结果发现 , 复合酶制剂稍好于单 体木聚糖酶。这可能得益于复合酶制剂的叠加效 应和协同效应 , 提高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 率 [8]。

植酸和非淀粉多糖是植物蛋白源中最主要的 抗营养因子 , 是限制鱼类利用植物蛋白源的制约因 素之一 [9]。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饲料中 , 容易和饲 料中的磷结合成植酸磷 , 使鱼类无法吸收饲料中的 磷 , 导致磷被大量排到水体中 [10]。植酸酶能螯合 钙、铁、锰、锌等金属离子 , 也能与蛋白质作用形成 不溶的络合物 , 降低这些元素和蛋白质的利用率。 非淀粉性多糖是植物组织中除淀粉以外的所有碳 水化合物的总称 , 进入肠道后能结合大量的水分 , 使消化道内容物黏度增加 , 降低了应用物质的消化 率 [11]。张璐等 [12]在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

黄豆基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发现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酶对大黄鱼成活率、鱼 体粗蛋

白、粗脂肪的影响都不显著 , 但均能显著提高特定 生长率 , 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 性 , 也显著提高了鱼体灰分含量。比较 Lanari 等 [13]将植酸酶应用到虹鳟 (Oncorhynchus mykiss 饲料中的研究结果和 Oliva 等 [14]见将植酸酶应用 到日本鲈 (Dicentrarchus labrax的饲料研究结果 , 植酸酶对上述 3种研究对象的影响基本相似 , 均能 促进生长。而对灰分的影响 , Veilma、 Jackson 等 [15-16]则分别在虹鳟和斑点叉尾鮰 (Ictalurus punctatus 饲料中添加了的植酸酶 , 研究结果也表 明能够提高鱼体灰分含量。张璐等 [12]认为饲料中 添加植酸酶能够显著提高鱼体灰分含量 , 说明植酸 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大黄鱼对矿物质 (主要是 磷 的生物利用率 , 使鱼体灰分增加。 在鲤饲料中按 175 mg/kg量单一添加蛋白酶 Aquagrow(加拿大 JEFO 营养科技优先公司生产 的一种蛋白酶制剂 , 鲤的质量增加率提高了

6.4%,饲料系数降低了 5.4%,但是对鱼体肌肉水 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肠道组织蛋 白酶活力提高了 39.66%,肠道内容物蛋白酶活力 提高了 76.42%,所以蛋白酶制剂可提高生长性能 和降低饵料系数 , 提高消化道内酶活力 , 增强对饲 料的消化吸收能力 [17]。

添加酶制剂也能显著影响养殖鱼类的生理性 状。其实酶制剂也正是通过影响养殖对象的生理 性状而影响其经济性状。在异育银鲫的配合饲料

中添加复合酶制剂 (木聚糖酶 2700 U/g、 B-葡聚糖 酶 1000 U/g、 750 U/g不仅可以提高异育银鲫的 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 , 还可以提高银鲫血清、 脾脏、肝胰脏和头肾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溶菌 酶的活性 ,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18],相同的结论在尼 罗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上也得到证实 [6]。 添加酶制剂的饲料不仅可以提高养殖对象的

经济性状和抗逆性 , 还能增加鱼类对钙、磷的吸收 利用 , 降低氨氮排泄和磷排泄 [9,19]。对水产养殖业 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也符合国家节能 减排的政策导向。

3 酶制剂的作用机理

添加酶制剂提高水产养殖对象对饲料利用率

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某些酶制剂中的 木聚糖酶、 B-葡聚糖酶等可以破坏饲料中的植物性 原料的细胞壁 , 使细胞内大分子营养物质充分释

放 [20]。二是在一定剂量内酶制剂的添加可以促进 鱼类与外源性酶具有协同作用的内源性酶的分泌 , 加强鱼类对营养物质的转化率 [21]。三是木聚糖酶、 B-葡聚糖酶等具有降解非淀粉质抗营养因子的作 用。四是适量添加木聚糖酶可以调控鱼内分泌系 统 , 调节血清激素水平 , 促进鱼生长 [22]。五是木聚 糖酶添加可以促进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 (SGLT1 mRNA 的表达 , 从而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聂国兴

等 [23]就利用在尼罗罗非鱼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 , 研 究其尼罗罗非鱼前肠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 (SGLT1mRNA的表达发现这一结论。

4 在鱼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的注意事项及存 在的问题 4.1 适量添加

所有的酶制添加都有一定的范围 , 只有适量才

能使养殖对象生长最佳。过量添加可能会抑制内 源性酶的分泌 , 影响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 [24]; 外源性酶的过量添加 , 降低了食糜的粘度 , 缩短了 食物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 , 降低对营养成分的吸

收 [25]。

4.2 添加的种类要适合

酶的催化反应有专一性。不同水产动物食性 和食物组成不同 , 所需的外源酶种类和剂量也各 异。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水产动物的酶制剂。

4.3 所选酶制剂的作用条件应与动物消化道内环 境相适应 不同动物、不同生长阶段 , 消化道内环境差异

很大。因此 , 应用于一种动物的酶制剂 , 不一定适 用于其他动物。另外水生生物生活于水中 , 消化生 理特点与畜禽类等陆生动物有很大不同 , 在选择酶 制剂时要充分考虑。

4.4 合适的添加方法 , 保证添加酶的活性 众所周知酶制剂是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 但在制 粒过程中 , 由于蒸汽的加入和压模机处理时的摩擦 等 , 温度可达 60~100e,导致酶活性的损失 [26]。 一般认为低于 60~65e,经稳定载体处理的酶制 剂可保持约 80%活性 , 某些经特殊包被处理的酶制 剂在 75e 以下可保持较高的活性。若考虑到沙门 氏菌 (Salmonlla的灭活 , 制粒温度至 85e 以上或 膨化处理 , 最稳定的酶制剂也将变得无效。制粒或 膨化冷却后将稳定的液体酶制剂喷于颗粒表面 , 可 被饲料颗粒很好地吸收并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4.5 酶制剂的检测

目前 , 大部分酶制剂检测没有统一的国家标 准 ,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饲料厂家难以辨别酶制剂的 优劣。在检测中也存在酶活性定义混乱 , 检测中反

应的底物、温度和 pH 均有差异。多数酶制剂来自

799第 12期林少珍等 :酶制剂在水产养殖饲料中的应用畜禽业 , 专门的水产酶制剂尚有待开发 研究。

参考文献 : [1] 张满隆 , 邓理 . 草鱼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的效果试验 [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2,(5:36-37. [2] 陈天华 . 复合酶制剂对彭泽鲫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 [J].饲料工业 ,2001,22(3:27-28. [3] 阎有利 , 韩如政 . 喹乙醇、酶制剂在鲤鱼饲料中的添加 效果 [J].饲料工业 ,1994,15(4:13. [4] 王海英 , 呙于明 , 袁建敏 . 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 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J].饲料研究 ,2003(12:1-5. [5] Inborr J.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eed enzyme[J].Feed Compounder,1993(10:41-49. [6] 钟国防 , 周洪琪 . 木聚糖酶和复合酶制剂 PS 对尼罗罗 非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J].海洋渔 业 ,2005,27(4:286-291. [7] 黄锋 , 张丽 , 周艳萍 , 等 . 木聚糖酶在制粒前后的热稳 定性及对异育银鲫生长的影响 [J].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08(1:29-31. [8] 胡雪峰 . 饲用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合理应用 [J].中 国水产 ,2006(5:59-61. [9] Lee S M.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of various feed ingredients for juvenile and grower rockfish(Se- baste schlegeli[J].Aquaculture,2002(207:79-95. [10]白冬清 , 乔秀亭 , 魏东 , 等 . 植酸酶对鲤钙磷吸收等营 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J].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3 (10:6-10. [11] Bedford M B,Classen H I. Reduction of intertional viscosity through manipulation of dietary rey and pen- tosanase concentration is effected through changes in carbohydrate:Composition of the aqueous phase and results in improved growth rate and food conversion efficiency in checks[J].J Nutr,1991(122:560-569. [12]张璐 , 麦康森 , 艾庆辉 , 等 .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 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J].中 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6,36(6:923-928. [13] Lanari D E,Agaro D,Turri C.Use of nonlinear regres- sion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phytase enzyme treat- ment of plant protein diet for rainbow trout (On- corhynchus mykiss[J].Aquaculture,1998(161:345-

356. [14] Oliva-Teles A,PereiraJ P,Gouveia A.Utilization of d-i ets supplemented with microbial phytase by sea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 juveniles [ J]. Aquaculture, 1998,114:255-259. [15] Vielma J,Ruobonen K,Peisker M.Dephytinization of two soy protein increase phosphorus and protein util-i zation by rainbow trout(Oncorhynchus mykiss[J]. Aquaculture,2002(204:145-156. [16] Jackson L S,Li M H,Robinson E H.Use of microbial phytase in channel catfish(Ictalurus punctatusdiets to improve utilization of phytate phosphorus [J]. J World Aqua Soc,1996(27:309-313. [17]刘鼎云 , 冷向军 , 卢永红 , 等 .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 Aqua- grow 对鲤鱼生长和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J].淡 水渔业 ,2007,37(5:50-52. [18]黄锋 , 张丽 , 周艳萍 , 等 . 复合酶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 SOD 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8,27(1:96-100. [19]唐建勋 .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 发展趋势 [J].水产养殖 ,2001(3:38-40. [20]赵林果 , 王传愧 . 复合酶制剂降解植物性饲料的研究 [J].饲料工业 ,2001(1:2-3.

[21]马光 , 邵庆均 . 饲用酶制剂及其在水产业中的应用 [J].水利渔业 ,2005,25(6:79-81. [22]聂国兴 , 王俊丽 , 周洪琪 . 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对尼罗 罗非鱼生长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J].中国水产科 学 ,2007,14(2:249-256. [23]聂国兴 , 王俊丽 , 华雪铭 , 等 . 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

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1mRNA 表达的影响 [J].水产学报,2007,31(6:765-770. [24]胡雪峰.饲用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合理应用[J].中 国水产,2006(5:59-61. [25]王爱民,刘文斌.外源酶对异育银鲫鱼种生长及表观 消化率的影响研究[J].饲料工业,2006,27(2:26-29. [26] Silversides F G,Bedford M R.Effect of pelleting temperature on the recovery and efficacy of xylanase enzyme in wheat-base diets[J].Poultry Science,1999,78 (7:184-190. Application of Enzyme Mixtures in Aquaculture Feed LIN Shao-zhen1,2,3, LIU We-i cheng2,3, SHAN Le-zhou2,3 ( Faculty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2.Zhejiang Ma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Wenzhou 325005, China; 3. Zhejiang Key Lab of Exploit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oastal Bio-resources, Wenzhou 325005, China Key words:enzyme mixture; aquaculture (责任编辑:小 舟 800 水 产 科 学第 28 卷

第三篇:有机铁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应用,比无机铁有较高的生物利用效价,对猪生产性能可提高采食量、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健康水平等。近年来,有机铁的研究应用受到重视。

1 生化特性

有机铁可分为金属络合铁(配体化合铁)和螯合铁两类。络合剂有蛋白质、氨基酸、糖、有机酸等天然有机物。金属络合铁是由一个中心离子(或原子)如Fe

2+

和配位体以共价键相结合所形成的复杂离子或分子。配位体是指那些含有可提供孤对电子原子的分子,有机分子中的N、O、S都可提供孤对电子,这些供体可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作用,从而形成复合物。螯合铁是一种特殊的络合铁,它是指一个或多个基团与一个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而生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络合铁。螯合铁也称作内络合铁,由于它的环状结构,通常比络合铁稳定。

美国官方饲料监测局(MFCO,1996)确定了有机铁的定义:对氨基酸和蛋白质金属螯合铁,是指可溶性盐的金属离子同氨基酸按照1:(1~3)(最佳为1:2)的比例反应,生成配位的共价键所得产物。水解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50左右,生成的螯合铁的分子量不得超过800。这种结构使分子内电荷趋于中性,它的稳定常数适中,从而使金属在消化道中易于释放出来,比相应的无机离子更为优越。

2 效价作用 2.1生物利用效价高

许多研究证明,有机铁比无机铁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且对动物的生长、生殖、健康及饲料转化率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妊娠母猪的日粮中添加200 mg/kg的氨基酸螯合铁,有相当的铁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中,可降低胎儿的死亡率,提高仔猪的出生重和断奶重,说明螯合铁可通过胎盘转运,进入到发育中的胚胎(无机铁无法通过)。有机铁的效价相对于FeSO4的效价范围为125%~185%。

Kuznet-sor等(1987)报道,蛋氨酸铁对7~28日龄的哺乳仔猪和4~5月龄的育肥猪的相对生物学效价分别为120%和115%(设硫酸亚铁为100%);Spears(1992)也研究了蛋氨酸铁对哺乳仔猪的相对生物学效价为183%,Kuznetsor(1987)以红细胞计数和过氧化氢酶为指标,研究了氨基酸螯合铁对26日龄仔猪的相对生物学效价,结果分别为103%和114%。从大量的研究结果以及生产实践来看,氨基酸螯合铁的生物学效价明显高于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等无机铁源添加剂。

2.2化学结构稳定

植物性饲料中所含的植酸、草酸、磷酸根离子,容易与铁元素结合生成动物难以吸收的不溶性盐而排出体外,从而影响铁元素的吸收。有机铁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分子内电荷趋于中性,缓解了矿物质之间的拮抗作用,在消化过程中减少了pH值、脂类、纤维、胃酸等物质的影响,有利于动物机体对金属离子的充分吸收和利用。

2.3免疫功能增强

有机铁接近于酶的天然形态而有利于吸收,被吸收后可将螯合的铁元素直接运输特定的靶组织和酶系统中,从中发挥作用和满足机体需要。有机铁具有增强抗病力,提高免疫应答反应,促进动物细胞和体液免疫力的功效,发挥抗病、抗应激作用,改进动物皮毛状况,减少早期胚胎死亡,对某些肠炎、皮炎、痢疾和盆血有治疗作用;在接种、去势、运输、气温过高和变更日粮等应激条件下,有良好的效果。

2.4副作用小和适口性好

无机铁因有特殊味道而影响动物的适口性,又因其性质不稳定,易与其他营养物质产生拮抗作用,并在消化吸收过程中还会影响胃肠道的酸碱平衡,而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应用过量会造成动物的中毒。有机铁如氨基酸螯合铁,既提供动物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又提供铁元素,适口性好,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吸收率高,易转运,可加强动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利用率,从而促进动物生长性能的发挥。

2.5吸收率好利于环保

有机铁中金属离子在配位体氨基酸或小肽的保护下,形成稳定的化学结构,既避免了矿物质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又消除了无机铁易对维生素氧化的弊端。无机铁被动物吸收及蓄积的量很低,吸收率仅为10%左右,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影响环境,破坏地力,引起农作物富集,危害人畜健康。由于有机铁生物学效价高,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即可代替高剂量的无机铁。

3 吸收机理

Dreosti认为影响矿物吸收的肠道的物理化学因素对其生物利用率的高低起主要作用。生物利用率高的微量元素吸收率也比较高。有机铁是利用配位体的转运系统吸收,而不是金属的转运系统。如氨基酸、蛋白螯合物分别利用氨基酸、肽的吸收通道。尤其是研究小肽的吸收机制后,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蛋白质螯合物。通过氨基酸和肽的转运系统,螯合物完整地透过肠粘膜层进入血液,大大地提高了铁元素的利用率。 有机铁受到配位体的保护,不易受到胃肠道内的不利于金属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胃肠道PH值对金属复合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的影响较大,试验认为氨基酸或肽的螯合物的稳定常数适中,既有利于与铁元素结合成螯合铁被运输,需要时又能有效地从螯合物(载体)中释放出来。有机铁分子内电荷趋于中性,在体内pH值环境下溶解度好,吸收率高,易于被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供给周身细胞需要。

4 生产应用 4.1哺乳仔猪

国内外研究表明,有机微量元素铁可通过母猪胎盘和母乳传递给仔猪,从而促进仔猪生长发育,预防缺铁性贫血,降低乳猪死亡率。

Close(2001)研究发现,在妊娠母猪或哺乳母猪日粮里添加有机铁,仔猪断奶重增加,血液中Hb 升高,证明有机铁通过胎盘容易进入胚胎。据英国Darneley (1993)研究报道,母猪在1-8胎次产前28d开始采食有机铁(56.7g/头·d)平均每胎育成离乳仔猪头数提高7.1%,仔猪死亡率降低26.8%。Yamamoto(1982)研究亦表明,有机铁可穿过母猪胎盘为胎儿所用,提高仔猪的铁储备,改善仔猪生长性能,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均显著增加。

4.2断奶仔猪 有机铁应用于断奶仔猪有显著效果,徐建雄(1993)在35~80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铁60mg/kg,使生长猪的日增重、饲料效率分别提高9.99%~12.98%、6.60%~10.61%。据四川省畜科院动物营养研究所研制.省畜科公司生产的中华富铁康,取代1/3的FeSO4试验,结果日增重提高3.34-5.47%,料肉比降低4.23-4.26%,皮肤健康红润被毛光滑亮泽,增重成本降低经济上可行。

4.3生长育肥猪

添加有机铁使生长育肥猪提高了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据黄国清试验看出,添加蛋氨酸铁日增重提高9.56%,饲料报酬提高7.63%。鞠继光等(2000)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添加羟基蛋氨酸铁40mg/kg代替等量相应的无机铁,可提高40-75kg生长猪的日增重8.3%,降低料肉比13.7%。

5 问题与对策

有机铁作为新一代高效的安全营养添加剂,有其自身的功能作用,是有良好的市场应用领域。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上解决。

5.1生产成本较高 现市场上的有机铁产品售价是无机铁的10倍以上,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大量应用;国内生产厂家如氨基酸螯合铁还没有研制出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工艺新方法,生产出市场能接受经济可行的有机铁产品,应改进产品配方,工艺设计,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路线和简化生产程序,降低生产成本。

5.2提高产品质量

有机铁产品(除富马酸亚铁外)的质检方法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当前有机铁产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尚待研究解决,通常采用的分光光度法、电位法等不适应其产品的定性定量分析,难以确定其有机的螯合度或络合度的质量,很难规范有机铁的生产、销售和应用。为了利用廉价的螯合剂生产有机铁,优化合成方法和新生产工艺路线,建立定性、定量的检测新技术,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5.3研究作用模式

有机铁在动物体内的吸收机制和代谢原理及对机体造血机能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金属氨基酸螯合铁和蛋白盐利用肽与氨基酸的吸收机制,而并非小肠中普通金属的吸收机制,但作用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5.4探讨利用条件 继续研究适合动物机体的最佳螯合物(络合物)结构形式,最佳添加时间和剂量。不同的螯合剂组成的有机铁、不同的动物、不同日粮营养水平、不同生理条件,都影响有机铁需要量,因此明确有机铁的利用条件很有必要。

5.5强化示范推广

加大对有机铁的示范宣传推广,终于有一天,它将成为常规的矿物质元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一旦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普及使用,将会给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四篇:蒸汽阀门在饲料机械行业的应用

饲料机械厂的蒸汽阀门成功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鱼虾、禽、畜的需求迅速增长,因此各种饲料厂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饲料厂应用成熟的生产工艺和成套的饲料机械生产线,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过程普遍采用计算机POC系统实现集中控制。在各种工艺参数中,蒸汽参数的控制对饲料成品的质量和成本控制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主要的生产线有颗粒机和膨化机。饲料原料经喂料绞龙将原料送至调质器,经调质的饲料送往颗粒机或膨化机。蒸汽在饲料机械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粒机

这是饲料厂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器。其目的是通过颗粒机生产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饲料,满足鱼虾、禽、畜等的食用,其中的各种添加剂更是满足动物的营养,避免动物挑食引起的各种问题。

蒸汽在颗粒机上主要是应用在调质器上,加入蒸汽与饲料混合。主要作用与效果是: 1)使饲料中淀粉糊化,提高饲料消化率。

2)经调质,饲料流动性好,增强饲料的粘着性,有利于饲料成型。

3)软化饲料,提高成型速度,节省电耗,减少模辊磨损,延长模辊寿命。 工艺要求:物料水分控制在17%以内,温度控制在75-90℃之间。

在蒸汽管路中可用到我们苏州瑞克阀门公司产品有:压力表、截止阀、汽水分离器、过滤器、减压阀、安全阀、疏水阀(FT

14、TD10)、止回阀、气动调节阀系列执行器、减压阀等。

2.膨化机

这是饲料厂比较新颖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饲料通过高压挤压后,突然降至大气压下,使饲料体积急速膨胀,得到膨化状的饲料。这种饲料主要用于鱼虾养殖,膨化状的饲料能浮在水面,使鱼虾能长时间食用,不至于沉入水底。

蒸汽在膨化机上与颗粒机一样,主要是应用在调质器上,加入蒸汽与饲料混合。另外在物料挤压流动过程中,需要用蒸汽保温(夹套保温)。

工艺要求:物料水分控制在15%-45%。温度控制在90-105℃之间。

在蒸汽管路中可用到我司产品与在颗粒机上类似,在膨化机夹套保温上还用到IB倒置桶疏水阀。

3.干燥机

将刚生产的饲料送入干燥机干燥,防止发霉变质,便于保存。用蒸汽加热盘管,风机吹风,要求一般。有时会用到我司产品有疏水阀等。

一般饲料厂都自备一台1至2吨/小时蒸发量的锅炉,供汽压力为6barg左右。生产线的蒸汽耗量一般不超过一吨,所以其蒸汽管路口径不超过50mm。

第五篇:五种发酵木薯渣在罗非鱼饲料中应用的养殖性能比较(精)

五种发酵木薯渣在罗非鱼饲料中应用的养殖性能比较 张伟涛 叶元土 尹晓静 邱 燕 高艳玲

张 俊 张宝彤

随着水产业的蓬勃发展,水产饲料产量逐年成倍增长,随之而来的是饲料原料的短缺,除蛋白饲料不足外,能量饲料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示出来。近年来,各地都在开发廉价的饲料资源替代部分玉米等能量原料。

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是世界3大薯类作物之一,有“地下粮仓”、“淀粉之王”和“特用作物”之誉称。木薯的单位面积食物的能量超过水稻、小麦、高粱和玉米,是人类主要的食物资源之一[1]。许多国家研究木薯做畜禽饲料,以补充粮食的不足[2-5];我国畜牧科技人员用木薯代替玉米饲养猪禽取得良好广西等省用木薯粉替代玉米等能量饲效果[6,7];广东、

料应用在畜禽饲料中,并取得较好养殖效果[8]。

罗非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适应力强、疾病少,而且肉嫩味美等优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本研究旨在开发新型高能水产饲料原料———木薯渣,并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以提高木薯的营养效价,从而减少玉米等原料在水产配合饲料中的大量使用,以达到节省粮食、降低成本的目的,为实际生产创造更大的价值。 组别

原料

进口鱼粉豆粕菜粕棉粕次粉木薯渣肉骨粉米糠菜油豆油膨润土 基础日粮组成见表1,各试验组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实测值见表2。 表1

基础日粮组成 含量(%)

Ca(H2PO4)2沸石粉预混料合计

382020102029112211100 表2 粗水分

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实测值(%)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灰分 钙 磷

11.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计

在罗非鱼饲料中,分别添加5种发酵木薯渣原 A

BCDE8.557.649.718.327.9127.7726.7828.2127.6927.817.918.669.488.437.9613.7413.9113.9713.6414.122.452.412.462.382.031.521.511.591.491.50 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为广西建邦经贸有限公司提

供,利用提取木薯淀粉后的残渣采用不同发酵处理方法得到的产品。样品干物5种木薯渣样品的蛋白含量、质消化率、样品蛋白消化率见表3。 表3

样品5种木薯渣样品蛋白含量、干物质消化率、蛋白消化率(%) 样品

样品粗蛋白

样品干物质消化率 样品蛋白消化率

料,共5个试验组,5组试验饲料以A、B、C、D、E表示,每组3个平行处理,每个处理放平均体重(44.49± 0.31)g的罗非鱼9尾,养殖周期60d。1.2 试验鱼

选择自然健康的罗非鱼作为养殖试验鱼,为当年的池塘养殖鱼种。经1周暂养、驯化后,选择体格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进行随机分组。 1

2345

1.3饲料配方与常规营养水平

20.75±0.2120.05±0.12b18.54±0.17c19.88±0.12b17.84±0.18d a22.64±3.68 19.30±6.0517.98±3.5121.38±2.6721.47±0.1365.60±0.37a 59.89±0.08a51.15±4.38b61.27±4.06a65.15±0.70a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 张伟涛,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凤翔工业园荣业六路1号正对面。

叶元土、尹晓静、邱燕、高艳玲、张俊,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宝彤,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收稿日期:2008-02-21

将木薯渣原料样品粉碎,过60目筛后,与其它原料均匀混合,用小型饲料制粒机制成直径2mm的硬颗粒饲料,饲料制成后自然冷却,装袋,放于冰箱冷藏保存、待用。

1.4饲养管理

养殖试验在室内同一循环养殖系统进行,使用直 28

肝胰脏酶液:取肝胰脏称重,加入10倍体积的

径70cm、高85cm的养殖桶。养殖用水为经过曝气的自来水,每天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以减少残余饲料和粪便对水体的影响。养殖水体经过滤、沉淀后流回蓄水池,经过增氧、控温后由水泵抽回各养殖桶。日投饵3次(8:00、12:30、17:00),投饲率为体重的3% ̄4%。 1.5检测指标

1.5.1生长性能指标及形体指标

饲养试验结束时,使鱼空腹24h后称重。每个养殖桶取鱼6尾,击打头部致死,称取鱼体重、测量鱼体

长,解剖取鱼背部肌肉,取内脏团并分离,记录内脏团重和肝脏重。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增重率(%)=(末重-初重)(g)/初重(g)×100; 体重特定生长率(%/d)=(ln末重-ln初重)/天数×100;体长特定生长率(%/d)=(ln末体长-ln初体长)/天数×100;

存活率(%)=试验末鱼尾数/试验初鱼尾数×100;饵料系数=总投饲量(g)/(末重-初重)(g);肝体比(%)=肝脏重量(g)/体重(g)×100;脏体比(%)=内脏总重(g)/体重(g)×100。 pH值7.4、0.2mol/l的磷酸缓冲液。用匀浆器匀浆, 6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备用。1.5.2.2测定方法

溶菌酶活力测定:采用Hultmark法[9]的改进方法,用0.1mol/l、pH值6.4的磷酸盐缓冲液将溶壁微

球菌(干菌粉)配成一定浓度的反应底物,底物浓度确定为570nm、OD值0.303。取0.1ml待测样品加3ml菌悬液,测Ao值,在37℃温浴30min后立即置冰浴

10min终止反应,测A值。LSZ活力=(Ao-A)/A。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进行测定。 谷草转氨酶活力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进行测定。

血红蛋白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盒测定。 1.5.3鱼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水分测定用105℃烘干恒重方法,粗蛋白测定采 用凯氏定氮法(总氮×6.25),脂肪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粗灰分测定采用高温炉灰化法(550℃),钙含量采用乙二胺四乙二酸二钠滴定法(GB/T6436—1992)测定,总磷含量按GB/T6437—1992测定。 1.5.2生理指标

免疫防御力:以血清及体表粘液中溶菌酶(LSZ), 血清、体表粘液和肝脏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 SOD)表示。

肝胰脏功能:以血清和肝脏中的谷草转氨酶(GOT)活力来反映肝胰脏功能。 造血功能:以全血血红蛋白含量来评价。 1.5.4离体消化率的测定

参照叶元土(2004)提出的水产饲料离体消化率

蛋测定方法[10],测定5种木薯渣样品的离体消化率、白消化率。 1.5.2.1酶液的制备1.6数据处理

标准差”表示,结果采用Ex-试验数据用“平均数±

血清:尾静脉抽血,以3000r/min,冰冻离心15min,取上清液作为酶液。

体表粘液:用滤纸轻轻吸去鱼体表水分,用解剖刀刮取体表不同部位粘液(不能含有鳞片),3 ̄5尾鱼样品合在一起,称重。采用0.02mol/l、pH

值7.4磷酸盐缓冲液5倍稀释,匀浆器匀浆,6000r/min冷冻离心,取上清液作为酶液,-20℃冰箱保存备用。 表4 组别

成活率(%)

cel和SPSS11.5版统计软件中One-WayANOVA过程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显著水平为0.05。2结果 2.1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见表4)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体重特定生长率(%/d)

体长特定生长率(%/d) 饵料系数 增重率(%)

ABCDE100±0.00 6.4196.3±96.3±6.41100±0.0096.3±6.41217.23±3.73 204.71±10.12205.18±4.99208.65±1.70202.54±14.481.92±0.02 1.85±0.061.86±0.031.88±0.011.84±0.080.54±0.06 0.53±0.040.53±0.030.54±0.050.53±0.051.47±0.03a 1.53±0.03ab1.51±0.04ab1.53±0.01ab1.54±0.05b

从表4结果可知,各试验组成活率均较高,为体重特定生长率、体长特定生长96.3%以上。增重率、

率,均以A组最高,最低的为E组;饵料系数,以A组最低,最高的为E组,A、E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9

2.2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形体的影响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等本试验以体重/体长、

A组,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GOT活力

最大组为A组,最小组为B组,A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

表8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谷草转氨酶(GOT)活力的影响(U/100ml) 组别 肝脏 血清

指标来反映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形体的影响,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各试验组鱼体的体重/体长、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5

组别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形体的影响 体重/体长(g/cm) 肥满度(%) 脏体比(%) 肝体比(%) A

BCD8.70±1.208.60±1.458.69±1.198.60±1.298.52±1.663.43±0.24 3.43±0.223.41±0.213.41±0.247.77±0.85 7.47±0.717.43±1.387.78±0.711.12±0.37 1.13±0.451.18±0.370.93±0.29A BCDE234.90±9.80253.43±17.72248.73±32.26249.18±29.44257.94±8.2763.82±5.95a

21.91±8.14b27.79±2.11b30.59±10.96b25.29±4.16b

2.3.4血红蛋白(Hb)

测定5个试验组鱼体全血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见 2.32.3.1

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生理指标的影响溶菌酶(LSZ)活力(见表6) 表6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溶菌酶(LSZ)活力的影响 组别 血清

粘液

表9。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最高组为E组,显著高于

B、D组(P<0.05),但与其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含 量最低的为B组,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不同的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体血红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表9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血红蛋白(Hb)活力的影响(g/l) 组别

血红蛋白含量 A

BCDE0.68±0.06ab0.75±0.06bc0.78±0.09c0.65±0.06a0.62±0.08a0.10±0.02a 0.09±0.02ab0.07±0.02bc0.08±0.02abc0.06±0.02c

从表6可以看出,血清溶菌酶活力最高的为C组,显著高于A、D、E组(P<0.05);粘液溶菌酶活力以A组为最高,活力最低组为E组,A、E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A

BCDE74.72±9.28ab60.30±6.29c74.48±11.17ab72.64±8.34a81.63±4.09b 2.4 影响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鱼体成分各试验组鱼体全鱼、肌肉和肝脏组成成分见表10。

2.3.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肝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5个试验组鱼体粘液、

酶(SOD)活力结果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粘液SOD酶活力最高组为C组,最低组为E组,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SOD酶活力最高为E组,最低组为B组,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

从表10可以看出,各试验组全鱼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全鱼粗蛋白以C组含量最高,为60.44%

±2.55%,显著高于A、D组(P<0.05);粗脂肪含量以D组最高,为23.69%±1.59%,各试验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各试验组鱼体肌肉水分含量以C组含量最高,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鱼体肌肉粗蛋白含量以C组含量最高,B组含量最低,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各试验组鱼体肝脏水分含量以A组最高,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鱼体肝脏粗蛋白含量以E组含量最高,B组含量最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组与A、C组差异显著(P<0.05), SOD酶活力最高组为B组,最低组为E组,各试验组 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7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的影响(U/ml) 组别 粘液 肝脏 血清 A

BCDE192.88±31.53195.31±39.65203.66±18.66195.01±18.96189.38±13.44557.41±6.54

556.65±24.21557.28±19.60558.94±26.36571.52±23.5893.64±30.85 102.59±12.0687.93±13.93100.00±19.7585.15±19.13

2.3.3谷草转氨酶(GOT)活力

鱼体肝脏和血清GOT活力值见表8。从表8中

C、D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粗脂肪含B组与A、 量以D组含量最高,C组含量最低,两组之间差异显 可以看出,肝脏GOT活力最大组为E组,最小组为 30

表10 组别 水分

全鱼粗蛋白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鱼体成分的影响(%) 粗脂肪 水分 肌肉 粗蛋白 粗脂肪 ab 水分

肝脏粗蛋白

粗脂肪 a

ABCDE73.89±0.1973.54±1.2374.84±1.8073.25±0.8173.67±1.2358.33±1.32 59.58±2.55bc60.44±2.55c57.24±1.41a58.84±1.28abc ab22.91±1.27 23.59±1.4522.78±1.0423.69±1.5923.18±1.7478.87±0.73 78.78±0.6278.98±0.3878.62±0.1178.49±0.6589.43±1.17 88.39±1.40a89.69±0.82b88.69±1.39ab89.45±1.28ab8.61±0.61 9.25±0.888.64±0.698.70±0.949.07±0.5278.45±5.13 75.33±0.7378.25±3.9375.29±0.6877.62±2.5950.42±2.79 44.15±1.65c49.93±2.48a52.12±5.13ab54.56±4.80b28.29±1.96ab 28.72±1.89ab27.49±1.50a30.29±2.65b28.77±2.14ab

著(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响。溶菌酶存在于鱼类的粘液、血清、吞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胞浆内。溶菌酶通过酶解病原体细胞壁的粘多糖将其杀死,溶菌酶活力高,可以说明鱼体对外来异物的抵抗能力较强,因此,鱼体内溶菌酶的水平和活性,直接关系到鱼类的免疫功能和健康

[13,14]。本试验中,各试验组罗非鱼血清、粘液溶菌酶活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结果反映出不同的木薯粉样品饲料,对于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力影响差异较大。 33.1 讨论

罗非鱼的生长以及对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饲料本试验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饲料,对试验罗非鱼 的利用

养殖均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成活率、增重率值较高,表明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添加到饲料中,对鱼体没有产生不良影响,相反,在保证鱼体成活的同时,促进了鱼体的增重;从饲料利用效率上看,饵料系数均为1.5左右,表明5个试验组罗非鱼对饲料的利用率都比较高,摄食情况良好。从生长试验结果上看,A组养殖效果最优,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最高,饵料系数低,木薯渣样品通过此种处理模式添加到配合饲料中,不仅满足了罗非鱼正常的生长需求,也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效果较好。

SOD作为一种特异性消除超氧自由基的循环酶,

主要负责过氧化和噬菌作用造成的组织损伤的防御保护作用。SOD活性越高,说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越强[15]。王雷等(1994)[16]的研究表明了SOD的活性与水生动物的免疫水平密切相关,对于增强吞噬细胞防御能力和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水产动物机体的免疫性指标,与鱼类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试验可以发现,各试验组罗非鱼 3.2罗非鱼形体生长效果

鱼体形体指标的评判,主要包括体重/体长关系、 SOD酶活力差异不显著;并且通过整个养殖过程来

看,鱼体健康状况良好,进而说明鱼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具有良好的抵抗、防御病害能力。

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体重/体长比反映鱼体单位体长的重量,值越大表明鱼体较肥;脏体比是鱼体内脏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反映鱼体肌肉生长情况;肝体比反映了肝胰脏重占内脏重的百分比;肥满度是反映鱼体横向骨骼的生长情况[11]。本试验条件下,5个试验组鱼体的体重/体长、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饲料对鱼体形体指标的影响上差异不显著(P>0.05)。 3.3.2肝脏生理机能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氧化分解时氨基转移到α-

酮酸的酶,正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在血清中的含量也很低。当组织中毒发生病变,或者受损伤的组织范围较大,引起生物膜通透性增加时,可导致细

胞内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的量异常增加,从而引起血清中该酶浓度上升或活性突然持续性增强[17]。因此,在人体医学上以血清转氨酶活力大小作为肝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验测定了5个组罗非鱼血清和肝胰脏的谷草转氨酸(GOT)活力,结果显示,试验罗非鱼肝脏转氨酶活力远高于血清转氨酶活力,各试验组鱼体肝脏未受到损害,肝功能正常;同时,试验结束取样解剖观察,发现鱼体肝脏颜色为紫红色,且柔韧有弹性,进而证实了上述观点。 3.33.3.1

饲料中添加不同木薯渣样品对罗非鱼生理指标非特异免疫力 鱼类属较低等的变温脊椎动物,其特异性免疫应 的影响

答能力相对低下,因此,非特异性免疫在其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是鱼类行使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重要工具,它们对于保护鱼体,杀灭细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

水产动物体内的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因子,特别是鱼的生理防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可体现病原菌及其它环境对鱼体健康的影 3.3.3造血功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对机体组织运 输氧的关键成分。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 31

鱼体整个生命活动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量是反映鱼体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临床试验中常用血红蛋白含量来检测动物的造血机能[18,19]。本试验通过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来依此评价鱼体造血功能。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个别组含量相对较低,从而影响了鱼体的造血功能。因此,对于木薯粉样品,不同的处理方式,在鱼体造血功能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6]

南京农业大学编.饲料生产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169- 172.

[7]黎民伟,唐明诗,吴日辉.用木薯代替玉米饲喂育肥猪试验[J].饲 料研究,1990(7):18-20.

[8]唐靖.甘薯及木薯粉能量饲料[J].饲料研究,1988(3):21-23.[9]

HulmmrkD.Insectimmunity:PunficationandpropertiesofthreeinduciblebactericidalproteinsfromhemolymphofimmunizedpopaeofHyatophomcecropia[J].EurBiochem,1980,10(6):7-16.[10][11]

叶元土.水产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研究评价指标体系[J].饲料广角,2004(8):25-27.

叶元土.水产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研究评价指标体系[J].饲料广角,2004(20):19-21.

3.4罗非鱼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各试验组罗非鱼的全鱼、肌肉和肝脏水分含量差

异不显著(P>0.05),而粗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试验结果结合5种发酵木薯渣试验饲料基础配方营养成分组成来评价分析,由于基础饲料配方中B组样品饲料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几个试验组,而从试验结果来看,B组的的蛋白沉积量在肌肉和肝脏中也是最低的;粗脂肪含量在全鱼、肌肉中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肝脏中粗脂肪含量存在差异性,表明不同的木薯粉样品饲料饲喂罗非鱼,鱼体肝脏对饲料脂肪的吸收、运转、代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影响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2]ChristopherJBayne,LenaGerwick.Theacutephaseresponseand

innateimmunityoffish[J].DevelopmentalandComparativeIm-munology,2001,(25):725-743.[13]

高晓莉,岳淑芹,王丽敏,等.重金属对鲢鱼肝组织SOD和CAT活性影响研究简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4):56-59. [14]徐延震,王震龙,宋憬愚.鱼类的免疫机制[J].中国兽药杂志,1995,

29(4):57-60.

[15]MUNOZM,CEDENOR.Measurementofreactiveoxygeninterme-

diateproductioninhaemocytesofthepenaeidshrimp.penaeusvannamei[J].Aquaculture,2000,191:89-107.[16]

王雷,李光友,毛远兴.口服免疫药物对养殖中国对虾病害防治作用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4,25(5):486-488.

4结论

木薯渣样品,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不仅提高了

[17]郑永华,蒲富永.汞对鲤鲫鱼组织转氨酶活性的影响[J].西南农 业大学学报,1997,19(1):41-45.

木薯渣样品营养成分含量,同时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可被鱼体吸收利用,满足其正常的营养需求。综合评价,本试验5种发酵木薯渣样品,尤以A样品添加到饲料中养殖效果最佳,当然,本试验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同时,应开展后续针对不同添加量的梯度试验等研究,从而指导实际生产,进而创造更大的价值。本项目重点在于开发新的饲料原料替代品———木薯渣,因此在木薯的应用和科技研究方面,它依然是一个待开发的作物资源;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也为后续的研究做一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耀南.国外木薯作饲料的利用与研究[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1986(2):20-27.

[2]孙竹珑,黄友鹰译.用木薯作畜禽饲料[J].国外畜牧科技,1985(3):

40-43.[3][4][5]

唐学成译.国外木薯饲料的应用研究[J].饲料研究,1983(5):46-

[18]黄国钧,宋浩亮,罗华菲,等.升白片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 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6):44-45.

[19]朱壮春,史相国,张淑杰,等.中药复方Ⅱ对鲤鱼耐缺氧能力RBC 及HB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6(5):8-10. !!!!!!!!!!!!!!!!!!!!!!" (编辑:徐世良,fi-xu@163.com

)

征订启事" 欢迎订阅2008年《饲料工业》

本刊为半月刊,大16开本,每期正文64页,公开发行,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向本刊发行部订购。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1-991X,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

1169/S,邮发代号:8-163。每期定价6元,全年24期共144元。

!!!!!!!!!!!!!!!!!!!!!!" 47.

AdemosunAA,EshiettNO.Feedingcassavarootmealtostarter,growerandlayingchickens[J].TropAgr,1980,57(3):277-284.NgoTD,NguyenTM,LedinI.Effectofreplacingacommercialconcentratewithcassavahay(ManihotesculentaCrantz)ontheper-formanceofgrowinggoats[J].AnimalFeedScienceandTechnology,2005,119:271-281. 3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分转换申请书格式下一篇: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