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风机和轴流风机

2023-03-05

第一篇:离心式风机和轴流风机

混流风机与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斜流风机的区别

斜流(混流)风机,风压系数比轴流风机高,流量系数比离心风机大。添补了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之间的空白。同时具备装简单方便的特点。混流式(或轴向冲流式)风机结合了轴流式和离心式风机的特征,尽管它看起来更像传统的轴流式风机。

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主要区别在于:

1、离心风机改变了风管内介质的流向,而轴流风机不改变风管内介质的流向;

2、前者安装较复杂

3、前者电机与风机一般是通过轴连接的,后者电机一般在风机内;

4、前者常安装在空调机组进、出口处,锅炉鼓、引风机,等等。后者常安装在风管当中、或风管出口前端。此外还有斜流(混流)风机,风压系数比轴流风机高,流量系数比离心风机大。添补了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之间的空白。同时具备装简单方便的特点。

混流式(或轴向冲流式)风机结合了轴流式和离心式风机的特征,尽管它看起来更像传统的轴流式风机。将弯曲板形叶片焊接在圆锥形钢轮毂上。通过改变叶轮上游入口外壳中的叶片角度来改变流量。机壳可具有敞开的入口,但更常见的情况是,它具有直角弯曲形状,使电机可以放在管道外部。排泄壳缓慢膨胀,以放慢空气或气体流的速度,并将动能转换为有用的静态压力。

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在机械通风中的作用

1由于气温和粮温相差较大,第一次通风时间要选在白天,以减小粮温和气温的差距,减轻结露的发生。以后的通风尽量选在晚上进行,因为本次通风是以降温为主,晚上大气湿度相对偏高、温度较低,这样即减少了水份损耗,又充分利用了晚上的低温,提高了降温效果。 2用离心风机通风初期有可能会出现门窗、墙壁结露,甚至表层粮面轻微结露,只要停止风机,打开窗户,开启轴流风机,必要时翻动粮面,将仓内的湿热空气排除仓外就可以。而用轴流风机进行缓速通风就不会出现结露现象,只会出现中上层粮温缓慢上升,随着通风的继续进行粮温会平稳下降。

3用轴流风机进行缓速通风时,由于轴流风机的风量小,另外粮食是热的不良导体,通风初期容易出现个别部位通风缓慢,随着通风的继续进行全仓粮温会逐渐平衡。 4进行缓速通风的粮食必须经过震动筛的清理,并且入到仓内的粮食必须及时清扫自动分级造成的杂质区,否则易造成局部通风不均。

5能耗计算:14号仓用轴流风机累计通风50天,平均每天15小时,共用750小时,水份平均降了0.4%,粮温平均降了23.1度,单位能耗为:0.027kw.h/t.℃。28号仓累计通风6天,共用126小时,水份平均降了1.0%,温度平均降了20.3度,单位能耗为:0.038kw.h/t.℃。 6以轴流风机进行缓速通风的优点:降温效果良好;单位能耗低,在倡导节能的今天尤为重要;通风时机易掌握,不易出现结露;不用单独配备风机,方便灵活。缺点:由于风量小,通风时间长;降水效果不明显,高水份粮不宜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

7离心风机的优点:降温、降水效果明显,通风时间短;缺点:单位能耗高;通风时机掌握不好易出现结露。

第二篇:玻璃钢离心风机叶轮生产现状

就全国来说,玻璃钢离心风机叶轮的工艺为手糊玻璃钢工艺,2.8、3.

2、3.6、

4、4.5、

5、6号的玻璃钢离心叶轮,1450转时为全玻璃钢材质。2.8、3.

2、3.6号2900转时有些地区为全玻璃钢材质,有些地方为钢衬玻璃钢材质。

4、4.5、5号的2900转叶轮为钢衬玻璃钢材质。6号高转数、8号、10号、12号叶轮一般都是钢衬玻璃钢材质。

全玻璃钢离心风机叶轮的树脂材质由好到差一般又分为乙烯基、双酚A型、邻间苯树脂。用较好树脂做的玻璃钢离心风机叶轮不仅耐酸碱性好,耐温、强度、动态载荷性能、耐疲劳性能、玻纤浸润性能都比较优越。

为什么有些叶轮要用钢衬玻璃钢材质呢?这是因为比较大的叶轮,尤其是高转数叶轮要求的强度与刚度较大,全玻璃钢离心风机叶轮不能满足,容易散掉,容易坏。

钢衬玻璃钢离心风机叶轮强度高,但是有一个缺憾,就是使用寿命短,一般在3-6个月(腐蚀性小的地方要长一些)。这是因为玻璃钢容易脱落、分层。

河北曼吉科工艺玻璃钢有限公司正在研发的模压玻璃钢离心风机叶轮,是用液压机压制而成,密度更大,强度更高。2.8、3.

2、3.6、

4、4.5、

5、

6、

8、

10、12号叶轮高低转数都是全玻璃钢材质。这将迎来玻璃钢离心风机叶轮使用寿命长与节能的新时代,并将替代钢质与钢衬玻璃钢离心风机叶轮,详情可登陆:。

第三篇:离心通风机叶轮的设计方法简述

如何设计高效、工艺简单的 离心通风机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问题, 设计高效叶轮叶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叶轮是风机的核心气动部件,叶轮内部流诱导风机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机的性能和效率。因此国内外学者为了了解叶轮内部的真实流动状况,改进叶轮设计以提高叶轮的性能和效率,作了大量的工作。

为了设计出高效的离心叶轮 , 科研工作者们从各种角度来研究气体在叶轮内的流动规律 , 寻求最佳的叶轮设计方法。最早使用的是一元设计方法 [1] ,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一定的理论分析,获得离心通风机各个关键截面气动和结构参数的选择规律。在一元方法使用的初期,可以简单地通过对风机各个关键截面的平均速度计算,确定离心叶轮和蜗壳的关键参数,而且一般叶片型线采用简单的单圆弧成型。这种方法非常粗糙,设计的风机性能需要设计人员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有时可以获得性能不错的风机,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设计的通风机效率低下。为了改进,研究人员对叶轮轮盖的子午面型线采用过流断面的概念进行设计 [2-3] ,如此设计出来的离心叶轮的轮盖为两段或多段圆弧,这种方法设计的叶轮虽然比前一种一元设计方法效率略有提高,但是该方法设计的风机轮盖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很难用于大型风机和非标风机的生产。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进叶片设计,对于二元叶片的改进方法主要为采用等减速方法和等扩张度方法等 [4] ,还有 采用给定叶轮内相对速度 W 沿平均流线 m 分布 [5] 的方法。 等减速方法 从损失的角度考虑, 气流相对速度在叶轮流道内的流动过程中以同一速率均匀变化,能减少流动损失, 进而 提高叶轮效率 ;等扩张度方法是为了避免局部地区过大的扩张角而提出的方法。 给定的叶轮内相对速度 W 沿平均流线 m 的分布是柜式风机通过控制相对平均流速沿流线 m 的变化规律,通过简单几何关系,就可以得到叶片型线沿半径的分布。以上方法虽然简单,但也需要比较复杂的数值计算。

随着数值计算以及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可以采用更加复杂的方法设计离心通风机叶片 。 苗水淼等 运用“全可控涡”概念 [6] , 建立了一种采用流线曲率法在叶轮流道的子午面上进行叶轮设计的设计方法 , 该方法目前已经推广至工程界 , 并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

[7] 。但是此方法中决定叶轮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 即如何给出子午流面上叶片涡的合理分布。这一方面需要具有较丰富的设计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结果不断改进以消防风机符合叶片涡的分布规律 , 以期最终设计出高效率的叶轮机械。对于整个子午面上可控涡的确定,可以采用 rCu 沿轮盘、轮盖的给定,可以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确定 rCu 在整个子午面上的分布 [8-9] ,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确定可控涡的分布 [10] ,也有 利用给定叶片载荷法 [11] 设计离心通风机的叶片。以上方法都是采用流线曲率法,设计出的是三元离心叶片,对于二元离心通风机叶片还不能直接应用。但数值计算显示,离心通风机的二元叶片内部流动的结构是更复杂的三维流动。因此,如何利用三维流场计算方法进一步来设计高效二元离心叶轮是提高离心通风机设计技术的关键。

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粘性流场计算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据此,有一些研究

者提出了近似模型方法。该方法是 针对在工程中完全采用随机类优化方法寻优时计算量过大的问题, 应用统计学的方法, 提出的一种 计算量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设计准确性的方法。在近似模型方法应用于叶轮机械气动优化设计方面 , 国内外研究者们已经做了相当一部分工作 [12-14] , 其中以响应面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居多。如何有效地将近似模型方法应用于多学科、多工况的优化问题 , 并用较少的设计参数覆盖更大的实际设计空间 , 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007 年,席光等提出了近似模型方法在叶轮机械气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15] 。 近似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包括 : ( 1 )选择试验设计方法并布置样本点 , 在样本点上产生设计变量和设计目标对应的样本数据;( 2 )选择模型函数来表示上面的样本数据;( 3 )选择某种方法 , 用上面的模型函数拟合样本数据,建立近似模型。以上每一步选择不同的方法或者模型,就相应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近似模型方法。该方法不仅有利于更准确地洞察设计量和设计目标之间的关系,而且用近似模型来取代计算费时的评估目标函数的计算分析程序,可以为工程优化设计提供快速的空间探测分析工具,降低了计算成本。 在气动优化设计过程中,用该模型取代耗时的高精度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 , 可以加速设计过程 , 降低设计成本。基于统计学理论提出的近似模型方法,有效地平衡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的叶轮机械气动优化设计中计算成本和计算精度这一对矛盾。该近似模型方法在试验设计方法基础上,将响应面方法、 Kriging 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叶轮机械部件的优化设计中,在离心压缩机叶片扩压器、叶轮和混流泵叶轮设计等问题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 展示了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目前,席光课题组已经建立了离心压缩机部件及水泵叶轮的优化设计系统,并在工程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 年,李景银等在近似模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 控制离心叶轮流道的相对平均速度优化设计方法 [16] ,将近似模型方法较早的应用于离心通风机叶轮设计。该方法通过给出 流道内气流 平均速度 沿平均流线的设计分布,设计出一组离心风机参数,根据正交性准则,在充分考虑影响叶轮效率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优化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并结合基于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的数值模拟,最终 成功开发了与全国推广产品 9-19 同样设计参数和叶轮大小的离心通风机模型,计算全压效率提高了 4% 以上 。该方法 简单易行、合理可靠, 得到了很高的设计开发效率。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设计方法的不断提高,对于 降低叶轮气动损失、改善叶轮气动性能的措施, 提高离心风机效率的研究,将会更好的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风机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1.3.1 通风机

通过应用叶轮、蜗壳等元件的研究成果,以及进一步提高制造精度,力求使各种通风机的效率平均提高 5% ~ 10% 。有的离心通风机已采用了三元叶轮,效率提高 10% ;大型离心通风机出现了采用较大直径和较窄宽度叶轮、较高转速的高效结构,其最高效率可达 87% 以上;效率较高的轴流式通风机,最高效率已达 92% 。从而使产品本身就是节能产

品。

在运行中的调节节能方面,除了采用较先进的动叶可调、双速电动机、液力耦合器及交流电动机的各种方法调速外,对大型通风机又出现了调速节能的新装置——多级液力变速传动装置 MSVD ( Multi Stage Variable Speed Drive )。

1.3.2 鼓风机

未来将会大力开展节能型鼓风机的研制工作。如日本对蜗壳及叶轮等通流部分的形状做了适当改进,有效地防止了涡流及流动分离的产生,其绝热效率比原来的鼓风机提高 5% ~ 10% ;瑞士制造的大流量离心式鼓风机,每级均设有进口导叶,其多变效率亦达 82% ;日本制造的多级离心式鼓风机,采用进口导叶连续自动调节后,节能率达 20% ;高速单级离心式鼓风机采用高周速、高压比、半开式径向三元叶轮后,其效率可提高 10% ;还有的在鼓风机主轴的另一端设有尾气透平,回收尾气排放时的膨胀功来达到节能目的。

高炉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 Top Gas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 ,简称 TRT 装置),是利用高炉炉顶煤气压力能经透平膨胀做功,驱动发电机的能量回收装置。该装置既节能,又符合环保要求。目前,该装置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是日本。

1.3.3 离心式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将会越来越多地采用三元流动叶轮,使效率平均提高 2% ~ 5% 。如美国研制出的管线压缩机的 3 种大流量三元叶轮,叶轮效率可达 94% ~ 95% ;日本的单轴多级离心压缩机的效率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其首级的大流量半开式三元叶轮的绝热效率达 94% 。

其调节方式将会更多地采用汽轮机或燃汽轮机驱动,以改变转速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国内在风机节能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 1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风机。改造低效的旧式风机,开发高效的系列化的节能风机,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推广使用,是风机节能的根本措施。

( 2 )更换使用中的旧风机。对使用效率低又没有改造价值的风机,采取逐步淘汰的措施。

( 3 )尽可能地采用经济性好的调节方法。

( 4 )利用引进技术开发高效节能风机。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风机制造企业对此已做了大量工作。例如,上海鼓风机厂和沈阳鼓风机厂分别引进了德国 TLT 公司和丹麦诺文科公司的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技术;成都电力机械厂和沈阳鼓风机厂引进了德国 KKK 公司的静叶可调轴流通风机技术;武汉鼓风机厂引进了日本三菱重工的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技术;广州风机厂引进了丹麦诺文科通风设备有限公司的轴流和离心通风机技术;石家庄风机厂引进了日本荏原滨田送风机株式会社 NEW3S 4 个系列离心通风机产品技术及加工工艺技术;沈阳鼓风机厂引进了意大利新比隆公司 MCL 、 BCL 、 PCL 3 个系列的离心压缩机及日本日立公司 DH 型离心压缩机技术;陕西鼓风机厂引进了瑞士苏尔寿公司的轴流压缩机技术;长沙鼓风机厂引进了日本大晃机械工业株式会社的罗茨鼓风机技术。

离心风机气动噪声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建议

1 引言

离心风机的噪声以气动噪声为主,在性质上可以分为离散噪声与宽带噪声。其气动噪声主要由气体与叶轮叶片以及蜗壳的相互作用产生,并通过进、出气通道加以传播。蜗壳内部的三维非稳定流场以及壳体的特殊形状使得对其开展研究变得困难。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如: Lowson 、 Wan-Ho Jeon 等都针对离

心风机噪声做了很多研究,在发声机理和声源传播、数值模拟、测试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突破,但仍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的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方法,同时提出了新的建议。

2 理论计算方法

2.1 点源模型

对于风机而言,点源模型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技术。这种近似的准则是,所要研究的最高频率的波长 λ 应该远大于声源的物理尺寸L。为满足这个准则要求,对发射较高频率噪声的叶片,在应用点源模型时,可将每个相关面积或相关体积视为一个小尺寸的孤立声源,将风机叶片用沿着叶片展长分布的孤立点源的总和来模拟。目前有人研究了自由声场旋转点声源的声学特性;Lowson 通过波动方程推导出了运动点源产生的声场公式,该公式适合于叶片上的每个微元体,然后对叶片上的所有微元求积分就可以求出叶片运动产生的声场。但拟定叶片微元的点源尺寸是一个难题,而且一般来说风机叶片都不是直叶片,甚至在空间有很大扭曲,用点源模型进行模拟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另外,上述研究针对的是自由声场,而离心风机必须考虑蜗壳的影响。

2.2 蜗舌的尖劈模拟

静止平板尾缘紊流边界层声发射的理论计算公式早已得出,但用于叶轮机械噪声还需进一步改进。陆桂林考虑了叶片旋转对声发射的影响,并结合有关试验资料,引入叶片几何参数的组合关系式,推导出了一个有 个叶片的离心风机叶轮叶片尾缘紊流边界层声发射计算公式。这些都是在无蜗壳假定下噪声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了模拟有蜗壳存在的情况,Wan-Ho Jeon 在叶轮附近放置一个尖劈模拟蜗舌,以它来作为产生离散噪声的声源,如图1所示。

通过此模型计算出流场,然后用非定常的伯努利方程计算出作用在叶片微元上所受的力, 最后利用 Lowson 导出的任意运动点源的声场公式计算声压:运用该模型进行风机噪声的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数值计算结果,改变其中一些参数,如叶片数,叶轮旋转速度和叶轮与尖劈之间的间隙等来重新进行计算,并加以比较可以分析叶片通过频率噪声的影响因素,对离心风机的降噪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分析离散噪声的成因及其降噪方法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只能模拟风机的基频噪声,且仍没有考虑完整蜗壳的存在。

[next]

2.3 基于宽频噪声的模拟

宽频噪声也称作涡流噪声,它主要取决于对应的流场。至今尚未看到与离心风机蜗壳内部完整流场所对应的声场解,所以涡流噪声很多都还是实验研究或者理论上的定性分析。

第四篇: 风电场风机的检修和维护

风电机组的传动系统由叶片、轮毂、主轴、齿轮箱和联轴器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风的动能转化成旋转的机械能,其过程是机组通过轮毂、主轴、联轴器等部件把叶轮的力矩传送给齿轮箱,经齿轮箱增速到发电机匹配的转速,完成能量转化过程。风机作为风电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进行状态检修和故障诊断,发现故障并制定经济有效的检修与维护一直是风机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1风机的运行和维护对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

1.1风电机组运行维护人员必须是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要求熟悉设备和运行维护手册。

1.2要熟悉掌握风电机机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3要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方法步骤。

1.4要掌握风电机组的各种状态的信息,故障发生的信号以及故障属性,了解掌握一般故障的原因判断与处理方法。

1.5要掌握“引用标准”中有关规程的基本工作,熟悉操作票和工作票的填写方式。

1.6能够独立进行容量系数、风能利用系数、故障率和年可利用率等的统计计算。

2风机检修维护的内容

2.1风机的维护

风机的保养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两种,目前风电场主要以定期维护为主。其维护的主要内容有对设备的润滑、防腐、紧固、调整和保养,其目的是为了使设备达到清洁、整齐、安全等效果。风机维护需要达到的目标是:第一,使风电设备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转;第二,使风电设备保持高运转率;第三,使风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可靠性增加;第四,应用先进的技术,不断进行技术革新。

2.1.1风电机组运行维护的要求

(1)操作人员要尽可能的在地面进行正常操作。(2)现场需要配备手动控制提升装备。(3)如果发生电网停电后再恢复供电这类不危及今后风电机组安全的外部事故,允许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4)运动部件的设计要具有可靠的安全性,防止由于接触运动部件而发生意外,以保护人员的安全,若该部件需要频繁使用且其运动是可见的情况除外。(5)防护装置应该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设计中要规定用于故障诊断的设备,设计还要包含对保证检测人员和检修人员安全相关的安全保护措施。

2.1.2风电机组的维护

(1)风电场运行的监视工作

风电场的运检人员应每天收听记录当地的天气状况,对风电场安全运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好准备对策。运检人员要每天随时通过主控室计算机监控监管风电机组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运检人员要根据计算机每天显示的风电机组的各项参数,分析其变化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应立即通过计算机监控对该机组进行连续监控,并根据变化情况做出必要处理。同时,要在运行日志上作出详细的记录。

2.2定期巡回检查

运检人员要定期对风机机组、升压站、风电场测风装置、场内高压配电线路等进行巡视,如果发现缺陷应及时处理,并作出记录。

2.2.1检查风电机组在运行中有没有异常的声响;电缆是否有绞缠的现象;调向系统动作以及叶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2.2.2检查风电机组的每个部位是否有渗油的现象发生。当有新设备投入机组运行、气候出现异常或者风电机组运行出现异常的时候,要增加巡回检查的次数。

2.3维护举例——轮毂与变桨系统

2.3.1检查变桨轴承

(1)防腐检查

首先要先检查变桨轴承表面的防腐涂层有没有出现脱落的现象,如果有,要及时补上。然后再检查变桨轴承表面清洁度是否合格。

(2)变桨轴承密封检测

第一步,先检查变桨轴承的密封是否完好。第二步,检查变桨轴承齿面是否完好。第三步,检查齿面有没有点蚀、断齿、腐蚀等现象,发现有的话应立即修补或更换新的变桨轴承。第四步,检查变桨轴承有没有异常噪音。如果有,查找噪音的来源,判断原因并进行修护。

2.3.2检查轮毂安装螺栓是否牢固

风机的检修

风电机组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各设备元器件的运行情况;设备的外观、锈蚀及清洁情况。风机的检修分为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和特殊检修。

经常性检修主要包括风机机组的检查、清理、调整、润滑以及其临时性故障的排除。定期检修是指负责人按照公司规定的机组定期维护规程将所规定的项目逐步完成,把完成的维护项目列入机组维护记录中并整理存档。特殊检修是指消耗器材多,费用高或者是系统设备结构要作重大改变的检修[2]。其工程复杂,工作量大,工期长。新投入运行的风电机组一般在500小时后进行维护检修,风电机组的检修周期一般为6个月/次和12个月/次。

3风机常见故障的检修维护

3.1齿轮箱故障

3.1.1齿轮箱故障的原因分析

(1)齿轮箱润滑不良会造成齿面、轴承过早磨损。(2)如果轴承选择不合适,由于轴向载荷相当大,而造成轴承损坏。(3)齿轮箱在设计上有缺陷。由于风载荷的不稳定性,使得齿轮的承载能力设计与实际有偏差,造成齿轮表面咬伤甚至损坏[1]。(4)失速调节型风电机组安装角如果设置过大时,冬季就会出现功率过高的现象,过高载荷影响齿轮箱的寿命。

3.1.2齿轮箱的检修和维护

(1)在齿轮箱初次运行时,润滑系统必须要进行泄露测试。根据齿轮箱运行地点、运行方式以及润滑油的特点确定维护时间间隔。(2)根据齿轮箱的运行温度、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空气中的灰尘含量等因素,齿轮油定期化验等情况确定齿轮箱润滑油更换频率。(3)齿轮油滤清器的维护。齿轮油滤清器的维护主要是更换阻塞的过滤器的芯。更换时间间隔不固定,它主要取决于过滤器芯的饱和程度。当滤清器进出口的压力差达到2bar时,说明过滤芯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了,此时就要及时对滤清器进行维护。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过滤芯使用最好不要超过12个月[1]。

3.2并网开关动作频繁

风电并网引起的主要问题是电压稳定的问题。由于风能资源分布限制,大多风电场都建设在电网的末端,那里网架结构比较薄弱,所以电网的电压质量和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必然会受到影响。并网开关的作用是当发电机脱网时,能确保机组安全停机,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对风况、机组和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和记录,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能自动判断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当电网发生系统故障造成断电或线路故障导致线路开关跳闸时,运检人员应检查线路断电或跳闸原因,待系统恢复正常后,重新启动机组并通过计算机并网[2]。运检人员还应定期对并网开关本体进行检查与维护,防止因并网开关频繁动作引起开关本身机械故障,影响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4结束语

风力发电是未来电力能源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风力发电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解决。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提倡以人为本,多思考,多总结,认真细心,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加强日常维护减少风机的故障频率以及重复性故障的出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风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技术会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敏尧.风机运行中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其处理[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9(5).

[2]乔建强,杨水丽,陈江涛,李蓓.风电场并网布局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

[3]刘文艺.风电机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D].重庆大学,2010.

[4]张亮.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早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5]王成福.风电场并入电网的调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

第五篇:煤矿局部停风安全技术措施和局部通风机的管理

四川恒鼎实业有限公司

煤矿局部停风安全技术措施和局部通风机的管理

一、风机安设:

1、符合《安全规程》第128条等规定。

2、风机应有0.3米以上高的支架,设备齐全,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高压部分有衬垫。

二、管理和安全措施:

1、由班组安全员管理通风设施,加强日常检查维护工作,保证正常运行。

2、采用反边或罗圈接头法连接风筒,及时修补或更换破损风筒防止漏风;风筒要每个吊环逐段吊挂平直、风筒拐弯处要缓慢拐弯,也可设弯头平缓过渡,要拉紧拉稳,风筒出风口到齐头小于4米,要保证风量充足。工作面附近要有40米长的备用风筒。

3、临时停工不准停风,因检修等原因停风要设栅栏,揭示警标,撤人停电,严格按盲巷管理规定和要求进行处理,复工时由安全员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检查以后,如有瓦斯超限现象,按规定排放处理瓦斯以后方可作业。

4、因一次爆破时消耗的炸药量较大,需风量也大,所以延长通风时间至30分钟后,安全员和班长方可先进入检查通风和瓦斯等安全情况,符合要求后方准其他人员进入工作面工作。

5、爆破时,在风筒靠近工作面的前端,可设置一向下侧宽不小于40厘米防护板,也可设置3—4米或更长的一段铁风筒,随工作面推进向前移动,以防崩坏胶皮风筒。

四川恒鼎实业有限公司原料部技术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劳务派遣人员管理规定下一篇:理想课堂教学模式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