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教学法”论文

2023-01-16

愉悦的心理是高效的认知基础, 兴趣是学语文的内动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利于倾听你的课并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就必须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并让他们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近一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根据所教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大胆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 尝试“抽签教学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抽签教学法”, 即教师在备课时, 把要讲授的课文内容归纳分类, 精心设计成一个个问题, 分别写在纸签上, 并分成集体作答和个人作答两套不同类型的签, 待课堂教学时使用。

在课堂上教师就是主持人。首先是让各小组长抽集体作答签。签中的内容就是每个小组要解决的问题。抽签后给5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 分组讨论后再作答。此时教师应进行启发,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为了调动全班学生积极性, 有时可根据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 发音咬字的清晰、宏亮, 语言表达的简练、集中, 是否用普通话思维和坚持讲普通话等项内容, 综合给小组评分。当个别小组不能完成回答任务时, 其他小组可抢答补充, 为自己的小组争取加分, 在此基础上教师纠正学生理解的偏差, 补充学生回答不全面的地方。

集体作答题目进行完后, 再进行个人作答题抽签, 不过抽签的对象和回答的形式要进行调整, 区别于前者。这时的对象主要是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学生, 对于平时沉默寡言, 而在抽签教学中表现活跃的学生, 不但要给予肯定, 还要多给他抽签机会实行奖励。这套题目多采用定人、定时、抢答和演讲的回答方式。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有些问题分组讨论后解决了, 有些问题定人、定时完成了, 有些问题用抢答、演讲的方式明确了, 通过两个学期的尝试, 师生都受益匪浅。

1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为了给小组加分和争得再次抽签的机会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连平时不爱发言、学习较差的学生也会发挥点滴所长, 为集体争荣誉,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期末考试后, 我进行了问卷小调查, 其中对“你对语文课的评价:A.很喜欢上;B.感兴趣;C一般;D.讨厌上”这题的回答, 竟有60%的学生答“A.很喜欢上”, 96%以上学生答“B.感兴趣”。可见, 学生们对抽签教学法确实情有独钟, 学语文的兴趣也大增。

2能促使学生加强课前预习

抽签教学法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刚开始教这个班时, 不少同学根本没有预习的习惯, 就是有也是走马观花, 随便看一下课文, 效果不佳。自从进行此教学法以后, 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认真预习, 并且是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 在预习时, 学生会利用工具书对照注释, 解决字词问题, 也能认真阅读“思考”、“练习”、“学习重点”, 对文章的段落、中心和写作特点等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 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当学生抽完签后, 会互问互答、激烈争论, 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 所以那些不同要求的题目, 会使不同层次, 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满足表现欲, 保持愉悦的情绪。教育心理学证明: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心境, 不仅能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 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此时, 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之中, 容易同化、吸收新的信息观念, 处于高度清晰活跃的状态, 同学们都积极回答问题, 即使基础差的同学, 也会争着抽一些简单的问题回答。针对基础差的同学我专门设计了一些诸如回答作者、文体、课文选自、写生字词等题目, 消除了他们怕回答问题的畏难心理。而对于其他大多数学生, 我设计问题时更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以及对作品语言的感悟和赏析能力。

实施抽签教学法后, 老师讲的虽然少了, 但讲的效果增强了, 因为都是有针对性的讲, 学生听得进、记得牢,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语文的兴趣, 有了兴趣就能高高兴兴地去学, 有了兴趣学习就会有积极性, 就会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回答问题, 成绩自然就会好起来了。

抽签教学法, 不失为消除学生怕提问题, 怕回答问题的良方!她为我消除了心中积淀多年的烦恼, 为我, 也为我的学生们带来了欢乐, 我爱我的抽签教学法, 更愿和同行们一起来探讨, 改进此种方法。此文权作引玉之砖。

摘要:愉悦的心理是高效的认知基础, 兴趣是学语文的内动力, 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 尝试“抽签教学法”, 受益匪浅: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二、能促使学生加强课前预习;三、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关键词:兴趣,内动力,竞争机制,“抽签教学法”,良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的问题研究下一篇:从儿童早期语言教育谈幼专生语言能力培养